CN115488753B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8753B
CN115488753B CN202211201151.4A CN202211201151A CN115488753B CN 115488753 B CN115488753 B CN 115488753B CN 202211201151 A CN202211201151 A CN 202211201151A CN 115488753 B CN115488753 B CN 1154887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tary seat
impeller
polish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11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88753A (zh
Inventor
赵凤
孙宏伟
伍先有
庞蒋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vi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Sichuan Space Advanced Technical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vi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Sichuan Space Advanced Technical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vi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Sichuan Space Advanced Technical School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vi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Sichuan Space Advanced Technical School
Priority to CN2022112011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88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88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8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88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8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1/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polishing or abrad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umbling apparatus or othe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and/or the abrasive material is loose;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31/1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polishing or abrad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umbling apparatus or othe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and/or the abrasive material is loose;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other means for tumbling of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1/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polishing or abrad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umbling apparatus or othe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and/or the abrasive material is loose;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31/1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polishing or abrad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umbling apparatus or othe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and/or the abrasive material is loose;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other means for tumbling of work
    • B24B31/1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polishing or abrad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umbling apparatus or othe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work and/or the abrasive material is loose;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other means for tumbling of work using an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9/00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 B24B49/10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involving electric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1/00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control of a series of individual steps in grinding a workpie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其操作简单、抛光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通用性好,可以直接完成叶轮的粗、精抛光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叶轮是涡轮式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等动力机械的关键部件,现新一代整体式叶轮较传统组合式叶轮的特点是将单个叶片与轮盘设计制造成一个整体,使之具有结构紧凑、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以及推重比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动力、船舶等领域。
叶轮依次需要经过粗抛光和精抛光。叶轮整体结构复杂,曲面多,现有技术的抛光方法:如多轴数控铣削加工只可实现叶轮的粗加工,且该加工方式对机床、刀具、夹具的刚性要求较高,需要编写专门的加工程序,对于叶片间距小的叶轮加工时很容易发生刀具干涉,表面加工质量一般;电解加工通仅适用于整体叶轮的精加工,需要针对不同的叶片需要设计专门的电极,且前期制造与后续修正困难;磨料流抛光加工针对的是整体叶轮的精抛,该工艺对设备要求非常高,加工成本高,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非常多,比如压力、循环次数;人工抛光是为提高整体叶轮表面光洁度,但人工抛光效率低、成本高、叶片型面精度一致性差,且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不利。
综上可知,目前国内外整体叶轮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加工装备制造困难、通用性差、成本高,加工效率低,整体加工质量差,无法通过一种方法完成叶轮的粗、精抛光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其操作简单、抛光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通用性好,可以直接完成叶轮的粗、精抛光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包括本体和均设置于本体一侧的抛光池、基座,所述抛光池内转动设置有转动速率可调节的转座,所述转座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基座上滑动贯穿设置有朝转座做靠近或远离运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转座一端可拆卸转动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轮毂外壁可拆卸设置有与卡接槽相匹配的卡接件,所述基座靠近叶轮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叶轮表面的粗糙度检测仪,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转座转动速率和连接杆移动的控制系统,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相连的驱动源,所述粗糙度检测仪信号连接有用于控制控制系统的管理平台。
所述连接杆靠近转座一端套设有两个间距大于叶轮轮毂高度,尺寸小于叶轮轮毂内径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壁可拆卸套设有压板。
所述驱动源为电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轮两侧啮合有用于控制转座转动速率的第一输出齿轮和用于控制连接杆移动的第二输出齿轮。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副轴和转座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齿轮通过第一转座传动杆连接有第二转座齿轮,所述第二转座齿轮上啮合有第三转座齿轮,所述第三转座齿轮上设置有转座动力输入轴,所述转座动力输入轴远离第三转座齿轮一端设置有第四转座齿轮,所述副轴上依次套设有第一转座传动轮、第二转座传动轮,所述第一转座传动轮与第四转座齿轮啮合,所述转座动力输出轴靠近转座动力输入轴一端滑动套设有第一花键毂,所述第一花键毂靠近第四转座齿轮一端端头与第四转座齿轮一端端面相匹配,所述转座动力输出轴远离转座动力输入轴一端套设有空心支撑杆,所述空心支撑杆靠近转座动力输入轴一端套设有始终与第二转座传动轮啮合的第三转座传动轮,所述第一花键毂靠近第三转座传动轮一端与第三转座传动轮端面相匹配,所述转座动力输出轴远离转座动力输入轴设置有第五转座齿轮,所述第五转座齿轮一侧啮合有第六转座齿轮,所述第六转座齿轮通过第二转座传动杆与第七转座齿轮相连,所述第七转座齿轮啮合有第八转座齿轮,所述第八转座与转座相连。
所述第一花键毂两端均设置有与第四转座齿轮、第三转座传动轮靠近第一花键毂的端面相匹配的第一同步器。
所述第一花键毂上开设有第一环形限位槽,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槽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滑块,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电磁滑块滑动安装与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一端连接有与第一电磁滑块相连的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管理平台与第一电磁铁信号相连。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输出齿轮上通过第一传动杆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套设于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两侧分别啮合有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所述输出轴均转动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中心处设置,所述输出轴上滑动套设有位于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之间的第二花键毂,所述第二花键毂两端分别与第四齿轮、第五齿轮靠近第二花键毂一侧的端面相匹配,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二传动杆与第六齿轮相连,所述第六齿轮位于基座内,所述第六齿轮上啮合有第七齿轮,所述连接杆贯穿第六齿轮中心处设置,所述连接杆上转动设置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转动安装在基座内壁上且与第六齿轮相连,所述螺母座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外壁开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第二花键毂两端均设置有与第四齿轮、第五齿轮靠近第二花键毂的端面相匹配的第二同步器。
所述第二花键毂上开设有第二环形限位槽,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槽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滑块,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电磁滑块滑动安装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一端连接有与第二电磁滑块相连的第二复位弹簧,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管理平台与第二电磁铁信号相连。
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的抛光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叶轮
将叶轮安装于连接件上,将卡接件安装于叶轮轮毂外壁;
2)粗抛前准备
在抛光池内配置粗抛所需的第一抛光液,驱动源驱动连接杆做靠近转座移动,卡接件与转座卡接槽卡接,叶轮完全浸没于第一抛光液中;
3)粗抛
驱动源驱动转座旋转,旋转速度为20~40rpm,粗抛时间为15~30min,转座停止转动后,驱动源驱动连接杆做远离转座移动至叶轮与粗糙度检测仪检测端相接,卡接件与转座卡接槽分离,粗糙度检测仪对叶轮进行粗糙度检测,检测结果通过信号发送于控制系统上,检测合格,则进行下一步骤,检测不合格,重新进行该步骤;
4)精抛前准备
在抛光池内配置精抛所需的第二抛光液,驱动源驱动连接杆做靠近转座移动,卡接件与转座卡接槽卡接,叶轮完全浸没于第二抛光液中;
5)精抛
驱动源驱动转座旋转,旋转速度为70~100rpm,精抛时间为30~50min,转座停止转动后,驱动源驱动连接杆做远离转座移动至叶轮与粗糙度检测仪检测端相接,卡接件与转座卡接槽分离,粗糙度检测仪对叶轮进行粗糙度检测,检测结果通过信号发送于控制系统上,检测合格,则可将叶轮取下,检测不合格,重新进行该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叶轮进行粗抛、精抛,实现了叶轮抛光过程的自动化,操作简单,效率高,通过设置粗糙度检测仪对每次抛光后的叶轮进行检测,保证了抛光效果,适用于不同叶轮。
(2)通过设置第一花键毂、副轴、转座动力输出轴和转座动力输入轴,可以在电机输出端功率恒定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转座的不同速率甚至转座不动,从而适应不同工作状态。
(3)通过设置第二花键毂、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输出轴,从而可以在电机输出端恒定不变的情况下,使连接杆朝靠近、远离转座方向移动或者不动,从而适应不同的工作状态。
(4)通过设置粗糙度检测仪与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信号连接,粗糙度检测仪将检测出来的结果信号发送至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根据接收信号对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根据做出相应控制,从而使装置处于不同工作状态,使叶轮抛光整个过程完全基于物联网上,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剖视图;
图3为叶轮连接剖视图;
图4为转座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1 A 处放大图;
图6为图1 B处放大图;
图7为图2 C处放大图;
图8为图2 D处放大图;
图中,1-本体,2-抛光池,3-基座,4-转座,5-连接杆,6-叶轮,7-卡接件,8-粗糙度检测仪,9-限位块,10-压板,11-电机,12-主动轮,13-第一输出齿轮,14-第二输出齿轮,15-副轴,16-转座动力输出轴,17-第一转座传动杆,18-第二转座齿轮,19-第三转座齿轮,20-转座动力输入轴,21-第四转座齿轮,22-第一转座传动轮,23-第二转座传动轮,24-第一花键毂,25-空心支撑杆,26-第三转座传动轮,27-第五转座齿轮,28-第六转座齿轮,29-第二转座传动杆,30-第七转座齿轮,31-第八转座齿轮,32-第一同步器,33-第一环形限位槽,34-第一卡块,35-第一固定杆,36-第一电磁滑块,37-第一滑槽,38-第一复位弹簧,39-第一电磁铁,40-第一齿轮,41-第一传动杆,42-第二齿轮,43-第三齿轮,44-输出轴,45-第四齿轮,46-第五齿轮,47-第二花键毂,48-第二传动杆,49-第六齿轮,50-第七齿轮,51-螺母座,52-第二同步器,53-第二环形限位槽,54-第二卡块,55-第二固定杆,56-第二电磁滑块,57-第二滑槽,58-第二复位弹簧,59-第二电磁铁,60-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此说明,以下方案中“左”、“右”、“上”、“下”、“前”、“后”、“内”、“外”的方位概念均为相对方向,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参考图1,包括本体1。本体1右侧设置有抛光池2和基座3。基座3位于抛光池2上端。抛光池2内转动设置有转座4。基座3上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连接杆5。连接杆5位置与转座4相对应。基座3下侧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杆5两侧的粗糙度检测仪8。粗糙度检测仪8与管理平台信号连接。本体1上设置有电机11。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转座4转动速率和驱动丝杆上下滑动、不动的控制系统。
参考图2,控制系统包括与电机11输出端相连的主动轮12、与本体1内部转动连接的复轴15和转座动力输出轴16。主动轮12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输出齿轮13和第二输出齿轮14。第一输出齿轮13左侧通过第一转座传动杆17与第二转座齿轮18相连。第二转座齿轮18啮合有第三转座齿轮19。第三转座齿轮19下侧连接有转座动力输入轴20。转座动力输入轴20下端端头设置有第四转座齿轮21。第四转座齿轮21与转座动力输出轴16上端端头位置相对应。复轴15上设置有第一转座传动轮22和第二转座传动轮23。第一转座传动轮22与第四转座齿轮21相啮合。转座动力输出轴16下半部分套设有空心支撑杆25。空心支撑杆25上端端头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座传动轮26。第三转座传动轮26与第二转座传动轮23始终啮合。
参考图7,转座动力输出轴16上端滑动设置有第一花键毂24。第一花键毂24上开设有第一环形限位槽33。第一环形限位槽33内滑动设置有第一卡块34。第一卡块34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杆35。第一花键毂24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第四转座齿轮21下端端面、第三转座传动轮26上端端面相匹配的第一同步器32。
转座动力输出轴16下端设置有第五转座齿轮27。第五转座齿轮27啮合有第六转座齿轮28。第六转座齿轮28通过第二转座传动杆29与第七转座齿轮30相连。第七转座齿轮30位于抛光池2底部。第七转座齿轮30啮合有第八转座齿轮31。第八转座齿轮31与转座4相连。
当第一花键毂24下滑与第三转座传动轮26相连,第三转座传动轮26带动转座动力输出轴16以较低速度旋转,从而使转座4处于20~40rpm速度转动。当第一花键毂24上滑与第四转座齿轮21相连。第四转座齿轮21带动转座动力输出轴16以较高速度旋转,从而使转座4处于70~100rpm速度转动。当第一花键毂24与第三转座传动轮26、第四转座齿轮21均不相连,则转座动力输出轴16不旋转,转座4保持不动。
第二输出齿轮14右侧通过第一传动杆41与第二齿轮42相连。第二齿轮42啮合有第三齿轮43。第三齿轮43固定套设于输出轴44上。输出轴44转动连接于本体1内壁。
参考图8,第一齿轮40上下两侧分别啮合有第四齿轮45和第五齿轮46。输出轴44均转动贯穿第四齿轮45、第五齿轮46中心处。输出轴44上滑动套设有第二花键毂47。第二花键毂47上开设有第二环形限位槽53。第二环形限位槽53内滑动设置有第二卡块54。第二卡块54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杆55。第二花键毂47上下两端设置有分别与第四齿轮45下端端面、第五齿轮46上端端面相匹配的第二同步器52。
第一齿轮40右端设置有第二传动杆48。第二传动杆48右端端头设置有第六齿轮49。第六齿轮49啮合有第七齿轮50。第七齿轮50与基座3内壁转动设置。连接杆5转动贯穿第七齿轮50设置。基座3下侧内壁转动设置有螺母座51。螺母座51内壁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杆5外壁开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螺母座51与连接杆5转动连接。螺母座51与第七齿轮50相连。
当第二花键毂47上滑与第四齿轮45相连时,输出轴44转动,带动第四齿轮4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40转动,带动螺母座51顺时针旋转,使连接杆5做上升运动。当第二花键毂47下滑与第五齿轮46相连时,输出轴44转动,带动第五齿轮4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40转动,带动螺母座51逆时针旋转,使连接杆5做下降运动。当第二花键毂47均不与第四齿轮45、第五齿轮46相连时,第一齿轮40不转动,螺母座51保持不动,连接杆5保持不动。
参考图3和图4。连接杆5下端设置有两个上下间距大于叶轮6轮毂高度、尺寸小于叶轮6轮毂直径的限位块9。将叶轮6安装于两个限位块9之间后,限位块9外侧可拆卸设置压板10,用于压叶轮6轮毂。叶轮6轮毂外侧可拆卸固定套设有卡接件7。转座4内开设有与转接件7相匹配的卡接槽60。连接杆5下降时,位于叶轮6上侧的压板10压住叶轮6,将卡接件7卡接于卡接槽60内,实现叶轮6与转座4的相连。当连接杆5上升时,位于叶轮6下侧的压板10提起叶轮6,使卡接件7与卡接槽60分离。
参考图5,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7,第一滑槽37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电磁滑块36。第一电磁滑块36与第一固定杆35相连。第一滑槽37下端端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38。第一复位弹簧38上端与第一电磁滑块36相连。第一滑槽37上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铁39。第一电磁铁39通过与本体1内的第一电源相连。第一复位弹簧38自然状态下,第一电源上连接有指令接收器。信号接收器与粗糙度检测仪8信号连接。当粗糙度检测仪8将检测结果通过信号方式发射给管理平台时,管理平台内的信号处理器将其处理,并发出相应指令。第一电源根据指令向第一电磁铁39输入正向、反向电流或不通电,从而使第一花键毂24上滑与第四转座齿轮21相连、下滑与第三转座传动轮26相连或保持不动。关于第一电磁铁39与第一电源相连方式、第一电源具体结构、指令接收器和管理平台等相关内容均可以采用非常常规的技术手段实现,在此不做过多叙述,重点也不在于此。
参考图6,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57,第二滑槽57上滑动设置有第二电磁滑块56。第二电磁滑块56与第二固定杆55相连。第二滑槽57下端端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58。第二复位弹簧58上端与第二电磁滑块56相连。第二滑槽57上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铁59。第二电磁铁59通过与本体1内的第二电源相连。第二复位弹簧58自然状态下,第二电源上连接有指令接收器。当粗糙度检测仪8将检测结果通过信号方式发射给管理平台时,管理平台内的信号处理器将其处理,做出相关指令并传送给指令接收器。第一电源根据指令向第一电磁铁39输入正向、反向电流或不通电,从而使第二花键毂47上滑与第四齿轮45相连、下滑与第五齿轮46相连或保持不动。关于第二电磁铁59与第二电源相连方式、第二电源具体结构、指令接收器、管理平台等相关内容均可以采用非常常规的技术手段实现,在此不做过多叙述,重点也不在于此。
10.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的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叶轮
将叶轮6安装于连接杆5上,将卡接件7安装于叶轮6轮毂外壁。
2)粗抛前准备
在抛光池2内配置粗抛所需的第一抛光液,向抛光池2内通入第一抛光液,第二电源提供正向电流,第二电磁铁59与第二电磁滑块56产生相斥,第二花键毂47下滑第五齿轮46相连,连接杆5向下移动,卡接件7与转座4上卡接槽60卡接,此时叶轮6全浸没于第一抛光液中。
3)粗抛
第一电源提供正向电流,第一电磁铁39与第一电磁滑块36产生相斥,第一花键毂24下滑与第三转座传动轮26相连,转座旋转速度为35rpm(也可以为20 rpm或40 rpm),转动时间为20min(也可以为15min或30min),当转座4转动时间到达停止转动后,第二电源提供负向电流,第二电磁铁59与第二电磁滑块56产生相吸,第二花键毂47上滑第四齿轮45相连,连接杆5向上移动,移动至叶轮6与粗糙度检测仪8检测端相接,卡接件7与卡接槽60分离,粗糙度检测仪8对叶轮6进行粗糙度检测,检测结果通过信号发送于管理平台处,管理平台对结果进行处理,并作出相应指令。检测合格,则进行下一步骤(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不在供电);检测不合格,重新进行该步骤。
4)精抛前准备
在抛光池2内配置精抛所需的第二抛光液,第二电源提供正向电流,第二电磁铁59与第二电磁滑块56产生相斥,第二花键毂47下滑第五齿轮46相连,连接杆5向下移动,,卡接件7与转座上4卡接槽60卡接,叶轮6完全浸没于第二抛光液中;
5)精抛
第一电源提供正向电流,第一电磁铁39与第一电磁滑块36产生相吸,第一花键毂24上滑与第第四转座齿轮21相连,转座旋转速度为85rpm(也可以为70 rpm或100 rpm),转动时间为40min(也可以为30min或50min),当转座4转动时间到达停止转动后,第二电源提供负向电流,第二电磁铁59与第二电磁滑块56产生相吸,第二花键毂47上滑第四齿轮45相连,连接杆5向上移动,移动至叶轮6与粗糙度检测仪8检测端相接,卡接件7与卡接槽60分离,粗糙度检测仪8对叶轮6进行粗糙度检测,发送于管理平台处,管理平台对结果进行处理。检测合格,则可将叶轮6取下(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不在供电);检测不合格,重新进行该步骤。
在此说明,第一抛光液由酸性溶液和磨粒混合而成,其中酸性溶液为40wt%的氢氟酸溶液,其中,氢氟酸溶液在其中浓度为40ml/L;磨粒为碳化硅,粒径为1000~2000μm,其在抛光液中的浓度为3.0~4.5g/ml。第二抛光液包括则是在第一抛光液的基础上添加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磨粒和溶解液混合而成,氧化剂为65wt%硝酸溶液,氧化剂在抛光液中的浓度为100ml/L;表面活性剂为10wt%聚氧乙烯醚溶液,表面活性剂在抛光液中的浓度为2g/L;磨粒为碳化硅,粒径为80μm,其在抛光液中浓度为2.8g/ml;溶解液为36wt%盐酸溶液,溶解液在抛光液中的浓度为50ml/L;磨粒为碳化硅,粒径为120μm,其在抛光液中浓度为2.7g/ml。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均设置于本体一侧的抛光池(2)、基座(3),所述抛光池(2)内转动设置有转动速率可调节的转座(4),所述转座(4)上开设有卡接槽(60),所述基座(3)上滑动贯穿设置有朝转座(4)做靠近或远离运动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靠近转座(4)一端可拆卸转动设置有叶轮(6),所述叶轮(6)轮毂外壁可拆卸设置有与卡接槽(60)相匹配的卡接件(7),所述基座(3)靠近叶轮(6)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检测叶轮(6)表面的粗糙度检测仪(8),所述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转座(4)转动速率和连接杆(5)移动的控制系统,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相连的驱动源,所述粗糙度检测仪(8)信号连接有用于控制控制系统的管理平台;
所述驱动源为电机(11),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与电机(11)输出端相连,所述主动轮(12)两侧啮合有用于控制转座转动速率的第一输出齿轮(13)和用于控制连接杆(5)移动的第二输出齿轮(14);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副轴(15)和转座动力输出轴(16),所述第一输出齿轮(13)通过第一转座传动杆(17)连接有第二转座齿轮(18),所述第二转座齿轮(18)上啮合有第三转座齿轮(19),所述第三转座齿轮(19)上设置有转座动力输入轴(20),所述转座动力输入轴(20)远离第三转座齿轮(19)一端设置有第四转座齿轮(21),所述副轴(15)上依次套设有第一转座传动轮(22)、第二转座传动轮(23),所述第一转座传动轮(22)与第四转座齿轮(21)啮合,所述转座动力输出轴(16)靠近转座动力输入轴(20)一端滑动套设有第一花键毂(24),所述第一花键毂(24)靠近第四转座齿轮(21)一端端头与第四转座齿轮(21)一端端面相匹配,所述转座动力输出轴(16)远离转座动力输入轴(20)一端套设有空心支撑杆(25),所述空心支撑杆(25)靠近转座动力输入轴(20)一端套设有始终与第二转座传动轮(23)啮合的第三转座传动轮(26),所述第一花键毂(24)靠近第三转座传动轮(26)一端与第三转座传动轮(26)端面相匹配,所述转座动力输出轴(16)远离转座动力输入轴(20)设置有第五转座齿轮(27),所述第五转座齿轮(27)一侧啮合有第六转座齿轮(28),所述第六转座齿轮(28)通过第二转座传动杆(29)与第七转座齿轮(30)相连,所述第七转座齿轮(30)啮合有第八转座齿轮(31),所述第八转座齿轮(31)与转座(4)相连;
所述第一花键毂(24)两端均设置有与第四转座齿轮(21)、第三转座传动轮(26)靠近第一花键毂(24)的端面相匹配的第一同步器(32);
所述第一花键毂(24)上开设有第一环形限位槽(33),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槽(33)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卡块(34),所述第一卡块(34)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杆(35),所述第一固定杆(35)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滑块(36),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7),所述第一电磁滑块(36)滑动安装与第一滑槽(37)内,所述第一滑槽(37)一端连接有与第一电磁滑块(36)相连的第一复位弹簧(38),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铁(39),所述管理平台与第一电磁铁(39)信号相连;
所述粗糙度检测仪与第一电磁铁信号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齿轮(40),所述第二输出齿轮(14)上通过第一传动杆(41)连接有第二齿轮(42),所述第二齿轮(42)啮合有第三齿轮(43),所述第三齿轮(43)固定套设于输出轴(44)上,所述第一齿轮(40)两侧分别啮合有第四齿轮(45)和第五齿轮(46),所述输出轴(44)均转动第四齿轮(45)和第五齿轮(46)中心处设置,所述输出轴(44)上滑动套设有位于第四齿轮(45)和第五齿轮(46)之间的第二花键毂(47),所述第二花键毂(47)两端分别与第四齿轮(45)、第五齿轮(46)靠近第二花键毂(47)一侧的端面相匹配,所述第一齿轮(40)通过第二传动杆(48)与第六齿轮(49)相连,所述第六齿轮(49)位于基座(3)内,所述第六齿轮(49)上啮合有第七齿轮(50),所述连接杆(5)贯穿第六齿轮(49)中心处设置,所述连接杆(5)上转动设置有螺母座(51),所述螺母座(51)转动安装在基座(3)内壁上且与第七齿轮(50)相连,所述螺母座(51)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5)外壁开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第二花键毂(47)两端均设置有与第四齿轮(45)、第五齿轮(46)靠近第二花键毂(47)的端面相匹配的第二同步器(52);
所述第二花键毂(47)上开设有第二环形限位槽(53),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槽(53)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卡块(54),所述第二卡块(54)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杆(55),所述第二固定杆(55)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滑块(56),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第二滑槽(57),所述第二电磁滑块(56)滑动安装与第二滑槽(57)内,所述第二滑槽(57)一端连接有与第二电磁滑块(56)相连的第二复位弹簧(58),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铁(59),所述管理平台与第二电磁铁(59)信号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靠近转座(4)一端套设有两个间距大于叶轮(6)轮毂高度,尺寸小于叶轮(6)轮毂内径的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外壁可拆卸套设有压板(10)。
3. 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叶轮
将叶轮(6)安装于连接杆(5)上,将卡接件(7)安装于叶轮(6)轮毂外壁;
2)粗抛前准备
在抛光池(2)内配置粗抛所需的第一抛光液,驱动源驱动连接杆(5)做靠近转座(4)移动,卡接件(7)与转座(4)上卡接槽(60)卡接,叶轮(6)完全浸没于第一抛光液中;
3)粗抛
驱动源驱动转座(4)旋转,旋转速度为20~40rpm,粗抛时间为15~30min,转座(4)停止转动后,驱动源驱动连接杆(5)做远离转座(4)运动,移动至叶轮(6)与粗糙度检测仪(8)检测端相接,卡接件(7)与卡接槽(60)分离,粗糙度检测仪(8)对叶轮(6)进行粗糙度检测,检测结果通过信号发送于管理平台上,检测合格,则进行下一步骤,检测不合格,重新进行该步骤;
4)精抛前准备
在抛光池(2)内配置精抛所需的第二抛光液,驱动源驱动连接杆(5)做靠近转座(4)移动,卡接件(7)与转座(4)上卡接槽(60)卡接,叶轮(6)完全浸没于第二抛光液中;
5)精抛
驱动源驱动转座(4)旋转,旋转速度为70~100rpm,精抛时间为30~50min,转座停止转动后,转座(4)停止转动后,驱动源驱动连接杆(5)做远离转座(4)运动,移动至叶轮(6)与粗糙度检测仪(8)检测端相接,卡接件(7)与卡接槽(60)分离,粗糙度检测仪(8)对叶轮(6)进行粗糙度检测,检测结果通过信号发送于管理平台上,检测合格,则可将叶轮(6)取下,检测不合格,重新进行该步骤。
CN202211201151.4A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Active CN115488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1151.4A CN115488753B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1151.4A CN115488753B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8753A CN115488753A (zh) 2022-12-20
CN115488753B true CN115488753B (zh) 2023-10-20

Family

ID=84472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1151.4A Active CN115488753B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8875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18841A (en) * 1968-02-05 1971-01-13 Joseph Sunnen Honing, grinding and finishing machines
US4693035A (en) * 1985-10-30 1987-09-15 Buehler Ltd. Multiple optical fiber polishing apparatus
CN101391385A (zh) * 2008-11-03 2009-03-25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钢轨打磨车的调速装置
WO2013159720A1 (zh) * 2012-04-26 2013-10-31 Xiang Yongchuan 自动变速器
CN103624663A (zh) * 2013-10-24 2014-03-12 株洲众欣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程序化控制系统的玻璃抛光机
CN110253345A (zh) * 2019-06-28 2019-09-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整体叶轮的化学机械抛光方法与抛光装置
CN111515852A (zh) * 2020-05-22 2020-08-11 南昌大学 一种电化学机械抛光机
CN112643523A (zh) * 2020-12-17 2021-04-13 新昌浙江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带有通孔的球形零件用的力流变抛光设备
CN113305650A (zh) * 2021-06-17 2021-08-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超光滑平坦化抛光方法及装置
JP2021146458A (ja) * 2020-03-19 2021-09-27 株式会社チップトン 遠心バレル研磨装置
CN216179521U (zh) * 2021-01-25 2022-04-05 南京达迈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镍合金丝材抛光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4097A (ja) * 2001-12-26 2003-07-09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ギア抜け防止機構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18841A (en) * 1968-02-05 1971-01-13 Joseph Sunnen Honing, grinding and finishing machines
US4693035A (en) * 1985-10-30 1987-09-15 Buehler Ltd. Multiple optical fiber polishing apparatus
CN101391385A (zh) * 2008-11-03 2009-03-25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钢轨打磨车的调速装置
WO2013159720A1 (zh) * 2012-04-26 2013-10-31 Xiang Yongchuan 自动变速器
CN103624663A (zh) * 2013-10-24 2014-03-12 株洲众欣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程序化控制系统的玻璃抛光机
CN110253345A (zh) * 2019-06-28 2019-09-2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整体叶轮的化学机械抛光方法与抛光装置
JP2021146458A (ja) * 2020-03-19 2021-09-27 株式会社チップトン 遠心バレル研磨装置
CN111515852A (zh) * 2020-05-22 2020-08-11 南昌大学 一种电化学机械抛光机
CN112643523A (zh) * 2020-12-17 2021-04-13 新昌浙江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带有通孔的球形零件用的力流变抛光设备
CN216179521U (zh) * 2021-01-25 2022-04-05 南京达迈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镍合金丝材抛光设备
CN113305650A (zh) * 2021-06-17 2021-08-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超光滑平坦化抛光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8753A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0888B (zh) 一种用于管内表面高效抛光的磁粒研磨装置及方法
CN115488753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整体叶轮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CN211163241U (zh) 一种水泵零件生产用去毛刺装置
CN114932476A (zh) 一种螺栓加工用表面磨削装置
CN110253345B (zh) 一种整体叶轮的化学机械抛光方法与抛光装置
CN209754883U (zh) 一种轮毂研磨设备用驱动装置
CN111702611A (zh) 一种风扇叶片打磨设备
CN112936534B (zh) 一种陶瓷胚体内外壁酸洗抛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562420U (zh) 一种端部削平装置
CN110586999B (zh) 一种轮盘零件大面铣削加工设备
CN201565675U (zh) 一种齿轮倒棱机
CN109488744B (zh) 航天航空燃油泵用镜面齿轮及其加工工艺
CN2414877Y (zh) 瓦形制动片内外弧面的高效自动进给磨削机
CN214817518U (zh) 一种工业打磨机器人
CN208276603U (zh) 一种液压杆生产用台式钻床清洁装置
CN210307016U (zh) 一种用于管内表面高效抛光的磁粒研磨装置
CN109454243B (zh) 一种电气控制的风电加工装置
CN207757383U (zh) 超精密光学加工设备
CN112427726A (zh) 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自反馈速度控制的工件去毛刺系统
CN219787729U (zh) 一种法兰毛刺打磨设备
CN112299294A (zh) 一种智能精密加工中心机器人集成系统
CN215786997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轮加工用铣刀
CN217317274U (zh) 一种调节阀加工端面修整装置
CN218874914U (zh) 一种叶片磨床
CN203779300U (zh) 超平衡磁力抛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