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1932A - 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1932A
CN115471932A CN202210987959.3A CN202210987959A CN115471932A CN 115471932 A CN115471932 A CN 115471932A CN 202210987959 A CN202210987959 A CN 202210987959A CN 115471932 A CN115471932 A CN 115471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facial features
preset
unlocking
ident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79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昇隆
刘俊
黄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eim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eim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eimi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eim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79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719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71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1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06V10/761Proximity, similarity or dissimilar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共享单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将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和面部特征都进行匹配,在匹配都成功时才进行开锁,可快速识别未成年人的身份,提高使用共享单车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共享单车作为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逐渐成为市民群众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未成年人使用父母手机,或通过冒用他人身份等方式骑行共享电动自行车的现象。由于未成年对危险认知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在道路上的应变处置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交通事故伤害,未成年人骑行共享单车或共享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现有的共享单车身份认证无法识别未成年人的身份,未成年人使用了单车后造成的安全事故导致无法追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共享单车身份认证无法识别未成年身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开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
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
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包括:
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用户图像;
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用户人脸图像;
根据所述用户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面部特征。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包括:
获取所述面部特征的第一特征向量;
获取预设面部特征的第二特征向量;
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目标余弦距离;
将所述目标余弦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以将所述面部特征和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在所述目标余弦距离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时,判定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获取用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
根据所述身份证号码得到用户的年龄段;
在所述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建立用户账号,并将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作为预设身份信息。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采集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
对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得到平衡面部图像;
通过预设滤波算法对所述平衡面部图像进行滤波,得到用户的高清面部图像;
对所述用户的高清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预设面部特征。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登录账号;
基于所述登录账号对所述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根据实名认证结果得到用户的当前手机号码和当前身份证号码;
将所述当前手机号码和所述当前身份证号码作为用户的身份信息。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之后,还包括:
在用户骑行至预设时长时,获取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
对所述目标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目标面部特征;
将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在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维持所述共享单车的当前状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共享单车开锁装置,所述共享单车开锁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
所述匹配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开锁模块,用于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共享单车开锁设备,所述共享单车开锁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共享单车开锁程序,所述共享单车开锁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共享单车开锁程序,所述共享单车开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将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和面部特征都进行匹配,在匹配都成功时才进行开锁,可快速识别未成年人的身份,提高使用共享单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共享单车开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共享单车开锁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共享单车开锁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共享单车开锁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共享单车开锁程序。
在图1所示的共享单车开锁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共享单车开锁设备中,所述共享单车开锁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共享单车开锁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共享单车开锁设备,还可为其他可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以共享单车开锁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使用共享单车时,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或通过移动终端输入共享单车的开锁数字进行开锁,当用户扫描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或输入共享单车的开锁数字后,显示页面显示立即开锁按钮,当用户点击立即开锁按钮后,生成开锁指令,并将开锁指令发送至共享单车开锁设备。
当共享单车开锁设备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对开锁指令进行分析,提取开锁指令中的信息,得到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用户的手机号码、用户的证件号码,例如用户的身份证号码、用户的护照中的证件号码或通行证中的证件号码等能表征用户身份信息的证件号码,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步骤S20:将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
应理解的是,预设身份信息指的用户前期通过手机号码以及身份号码进行注册得到的账号中的信息,可通过账号信息得到用户注册时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信息,预设身份信息存储在共享单车开锁设备后台系统中,具体地,预设身份信息指的是用户的年龄符合用车年龄的身份信息,可通过预设身份信息中的身份证件号码进行年龄的识别,例如年龄大于等于16岁或年龄大于等于16岁,本实施例以预设身份信息中的年龄信息大于等于16岁为例进行说明。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将获取的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当获取的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匹配不成功时,说明用户当前提供的身份证号码或收集号码与前期注册账号时的身份证号码和收集号码不一致,账号可能存在盗用或将账号提供给他人用的情况,可弹窗提醒用户身份信息不一致,使用户检查输入的身份信息是否有误,并进行修改,当用户未修改输入的身份信息时,保持共享单车的锁定状态。
步骤S30: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当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可采集用户的图像得到用户的面部特征。
具体地,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包括: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用户图像;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用户人脸图像;根据所述用户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面部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移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拍摄含有用户的图像,可包括用户全身图像或半身图像,并对用户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将用户图像进行分割,得到用户人脸图像,通过特征提取模型对用户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面部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获取的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说明此时用户的身份符合提前存储的身份信息,初步验证成功,可进行下一步验证。则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判断用户的面部特征是否与用户注册时的面部特征一致。
步骤S40: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在具体实施中,预设面部特征指的是用户在注册账号时后台系统获取的用户的面部图像,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储存在后台系统,当用户需要使用共享单车时,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得到用户的当前的面部特征,并将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步骤S50: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
需要说明的是,当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说明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一致,用户的特征信息与用户预存的特征信息是同一人,可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供用户使用。
应理解的是,当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匹配不成功时,说明当前使用共享单车的面部图像与用户预存的面部图像不是同一人,可能存在用户将账号借给他人使用或给未成年人使用的情况,还可能是用户的拍摄角度不对导致获取的图像不完整或不清晰,可再次提醒用户切换角度重新拍摄,得到用户重新拍摄的更新面部特征,并将更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当更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当更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匹配不成功时,维持共享单车的锁定状态,避免未成年人使用父母的账号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的问题,提高共享单车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将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和面部特征都进行匹配,在匹配都成功时才进行开锁,可快速识别未成年人的身份,提高使用共享单车的安全性。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共享单车开锁方法所述步骤S40,具体包括:
步骤S401:获取所述面部特征的第一特征向量。
需要说明的是,当对用户人脸图像件特征提取后,可得到用户的面部特征,并根据用户的面部特征得到表征面部特征的第一特征向量。
步骤S402:获取预设面部特征的第二特征向量。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面部特征是用户在注册账号时采集的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的,可根据预设面部特征得到表征预设面部特征的第二特征向量。
步骤S403: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目标余弦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进行比较,计算第一特征向量对应的面部特征与第二特征向量对应的预设面部特征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即计算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目标余弦距离。
目标余弦距离计算过程如下式1:
Figure BDA0003802652460000081
式1中,dist(A,B)表示目标余弦距离,cos(A,B)表示余弦相似度,A指的是第一特征向量,B指的是第二特征向量,n指的是第一特征向量或第二特征向量的数量,通过式1对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目标余弦距离。
步骤S404:将所述目标余弦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以将所述面部特征和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距离阈值可提前设置,预设距离阈值表征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的相似度,预设距离阈值可设置为0、0.1、0.2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以0.2为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可通过将目标余弦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当目标余弦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阈值时,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高,确定面部特征和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说明第一特征向量与第二特征向量对应同一个用户的面部数据,可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当目标余弦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说明第一特征向量和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相似度低,面部特征和预设面部特征匹配不一致,维持共享单车的锁定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所述面部特征的第一特征向量;获取预设面部特征的第二特征向量;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目标余弦距离;将所述目标余弦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以将所述面部特征和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可快速准确的确定当前需要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与注册账号的用户是否一致,提高用户识别的准确率,提高用户使用共享单车的安全性。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在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11: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获取用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在用户首次使用共享单车时,可提醒用户进行注册,用户通过扫描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或输入共享单车上的编码,后台识别到用户未注册时,生成注册请求,提醒用户输入用于注册账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后台接收到用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后,对身份证号码进行识别。
步骤S12:根据所述身份证号码得到用户的年龄段。
应理解的是,由于身份证号码中有代表用户的年龄的数字,可识别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计算用户的年龄,得到用户所处的年龄段,例如得到用户的身份证号码中的出生年月日号码为20001115,根据开锁当天具体的日期时间计算用户的年龄,若当天的日期为2022年3月15日,计算得到的用户的年龄段为21岁4个月。若用户的身份证号码中出生年月日号码为20060515,当天的日期为2022年3月15日,则计算得到用户的年龄段为15岁10个月。
步骤S13:在所述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建立用户账号,并将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作为预设身份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预设年龄段可为15岁、16岁或18岁,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以16岁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的年龄段小于预设年龄段16岁时,说明用户不满足注册账号的规则,则关闭用户的注册页面,并弹窗提醒用户不符合年龄要求,无法注册。当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16岁时,可根据用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建立用户的账号,并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存储至系统中,作为用户的预设身份信息。
进一步地,当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可采集用户的面部图像,存储用户的面部图像便于后续进行人脸图像比对,则得到预设面部特征的步骤有:在所述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采集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对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得到平衡面部图像;通过预设滤波算法对所述平衡面部图像进行滤波,得到用户的高清面部图像;对所述用户的高清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预设面部特征。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的年龄段负荷预设年龄段时,通过前置摄像头采集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并对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对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进行色彩调节,得到色彩调节后的平衡面部图像。并对平衡面部图像进行滤波,预设滤波算法可为限幅滤波法、中位值滤波法、算术平均滤波法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通过易俗河滤波算法对平衡面部图像进行滤波,得到用户的高清面部图像,并使用特征提取模型对高清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预设面部特征。
进一步地,当用户完成注册后,若需使用共享单车,可直接在使用共享单车的界面点击开锁,生成开锁指令进行开锁,则根据用户的开锁指令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步骤包括: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登录账号;基于所述登录账号对所述用户进行实名认证;根据实名认证结果得到用户的当前手机号码和当前身份证号码;将所述当前手机号码和所述当前身份证号码作为用户的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弹出弹框提示用户输入账号信息,例如账号号码、密码或验证码等,进行登录,后台获取用户的登录账号,并根据登录账号对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弹出弹框提醒用户输入姓名、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根据实名认证结果得到用户输入的当前手机号码和当前身份证号码,并将当前手机号码和当前身份证号码作为用户的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获取用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根据所述身份证号码得到用户的年龄段;在所述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建立用户账号,并将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作为预设身份信息,在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对用户输入的信息建立用户账号,可快速准确的建立用户的账号并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作为预设身份信息,便于后续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提高匹配的效率。
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在所述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步骤S51:在用户骑行至预设时长时,获取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长可由工作人员具体设置,预设时长可为5分钟、10分钟、30分钟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本实施例以10分钟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骑行至10分钟后,可再次拍摄用户的面部图像,得到目标面部图像,以进行识别。
步骤S52:对所述目标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目标面部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特征提取模型对目标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目标面部特征。
步骤S53:将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在具体实施中,将目标面部特征将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若目标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匹配不成功,说明当前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与开锁时的用户不是同一人,可能存在开锁用户将共享单车借用给不符合年龄段的人使用或者开锁用户的共享单车被他人恶意使用的情况,为了保证用户的账户安全或骑行共享单车的用户的安全,可将当前用户使用的共享单车进行锁定,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步骤S54:在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维持所述共享单车的当前状态。
当目标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说明当前骑行的用户与开锁用户的身份一致,可继续维持共享单车的开锁状态,保证用户正常骑行。
本实施例通过在用户骑行至预设时长时,获取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对所述目标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目标面部特征;将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在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维持所述共享单车的当前状态,可实时获取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图像特征,并将用户图像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时继续维持共享单车的当前状态,提高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共享单车开锁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共享单车开锁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匹配模块20,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获取模块10,还用于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
所述匹配模块20,还用于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开锁模块30,用于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
本实施例通过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将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和面部特征都进行匹配,在匹配都成功时才进行开锁,可快速识别未成年人的身份,提高使用共享单车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20,还用于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用户图像;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用户人脸图像;根据所述用户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面部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20,还用于获取所述面部特征的第一特征向量;获取预设面部特征的第二特征向量;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目标余弦距离;将所述目标余弦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以将所述面部特征和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在所述目标余弦距离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时,判定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0,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获取用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根据所述身份证号码得到用户的年龄段;在所述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建立用户账号,并将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作为预设身份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0,还用于在所述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采集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对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得到平衡面部图像;通过预设滤波算法对所述平衡面部图像进行滤波,得到用户的高清面部图像;对所述用户的高清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预设面部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10,还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登录账号;基于所述登录账号对所述用户进行实名认证;根据实名认证结果得到用户的当前手机号码和当前身份证号码;将所述当前手机号码和所述当前身份证号码作为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锁模块30,还用于在用户骑行至预设时长时,获取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对所述目标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目标面部特征;将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在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维持所述共享单车的当前状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共享单车开锁设备,所述共享单车开锁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共享单车开锁程序,所述共享单车开锁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共享单车开锁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共享单车开锁程序,所述共享单车开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的步骤。
由于本存储介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
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
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包括:
对用户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用户图像;
对所述用户图像进行分析,得到用户人脸图像;
根据所述用户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面部特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包括:
获取所述面部特征的第一特征向量;
获取预设面部特征的第二特征向量;
计算所述第一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特征向量之间的目标余弦距离;
将所述目标余弦距离与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以将所述面部特征和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在所述目标余弦距离小于等于所述预设距离阈值时,判定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时,获取用户的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
根据所述身份证号码得到用户的年龄段;
在所述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根据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建立用户账号,并将所述手机号码和所述身份证号码作为预设身份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用户的年龄段大于等于预设年龄段时,采集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
对用户多角度的面部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得到平衡面部图像;
通过预设滤波算法对所述平衡面部图像进行滤波,得到用户的高清面部图像;
对所述用户的高清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预设面部特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登录账号;
基于所述登录账号对所述用户进行实名认证;
根据实名认证结果得到用户的当前手机号码和当前身份证号码;
将所述当前手机号码和所述当前身份证号码作为用户的身份信息。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之后,还包括:
在用户骑行至预设时长时,获取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
对所述目标面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的目标面部特征;
将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在所述目标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维持所述共享单车的当前状态。
8.一种共享单车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单车开锁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锁指令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身份信息与预设身份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预设身份信息匹配成功时,获取用户的面部特征;
所述匹配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面部特征与预设面部特征进行匹配;
开锁模块,用于在所述面部特征与所述预设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时,对共享单车进行开锁。
9.一种共享单车开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单车开锁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共享单车开锁程序,所述共享单车开锁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共享单车开锁程序,所述共享单车开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共享单车开锁方法。
CN202210987959.3A 2022-08-17 2022-08-17 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4719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7959.3A CN115471932A (zh) 2022-08-17 2022-08-17 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7959.3A CN115471932A (zh) 2022-08-17 2022-08-17 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1932A true CN115471932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66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7959.3A Pending CN115471932A (zh) 2022-08-17 2022-08-17 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71932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2009A (zh) * 2017-10-17 2018-03-13 小呔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基于驾驶员身份认证的车辆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7818254A (zh) * 2017-10-27 2018-03-20 南京坤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的禁止模式
CN108109275A (zh) * 2017-12-20 2018-06-01 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189935A (zh) * 2017-12-06 2018-06-22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共享单车及其解锁方法、上锁方法及锁具
CN109624927A (zh) * 2019-01-29 2019-04-16 盐城骏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共享汽车开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60509A (zh) * 2018-10-29 2019-04-1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登录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562202A (zh) * 2020-11-30 2021-03-26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共享单车的租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766169A (zh) * 2021-01-21 2021-05-07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开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3354674U (zh) * 2020-09-28 2021-06-04 陈冉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共享电动车防冒骑智能控制系统
CN113361486A (zh) * 2021-07-08 2021-09-07 北京淘车科技有限公司 多姿态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WO2022045746A1 (ko) * 2020-08-26 2022-03-03 주식회사 로보러스 얼굴 특징점 정보를 포함한 패턴 코드 인증을 수행하는 컴퓨팅 장치 및 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2009A (zh) * 2017-10-17 2018-03-13 小呔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基于驾驶员身份认证的车辆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7818254A (zh) * 2017-10-27 2018-03-20 南京坤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的禁止模式
CN108189935A (zh) * 2017-12-06 2018-06-22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共享单车及其解锁方法、上锁方法及锁具
CN108109275A (zh) * 2017-12-20 2018-06-01 深圳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660509A (zh) * 2018-10-29 2019-04-1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登录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624927A (zh) * 2019-01-29 2019-04-16 盐城骏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共享汽车开锁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45746A1 (ko) * 2020-08-26 2022-03-03 주식회사 로보러스 얼굴 특징점 정보를 포함한 패턴 코드 인증을 수행하는 컴퓨팅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3354674U (zh) * 2020-09-28 2021-06-04 陈冉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共享电动车防冒骑智能控制系统
CN112562202A (zh) * 2020-11-30 2021-03-26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共享单车的租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766169A (zh) * 2021-01-21 2021-05-07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开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61486A (zh) * 2021-07-08 2021-09-07 北京淘车科技有限公司 多姿态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1133B (zh) 身份信息的认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10664581B2 (en) Biometric-based authent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389723B (zh) 利用人脸识别的访客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US10332118B2 (en) Efficient prevention of fraud
AU2019415474A1 (en) Fixed-point authorization identity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erver
WO2019196303A1 (zh) 用户身份验证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85956B (zh) 共享单车车牌扫描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40270409A1 (en) Efficient prevention of fraud
CN110796054B (zh) 证件验真方法及装置
CN111861240A (zh) 可疑用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3271A (zh) 基于ai识别的开户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795714A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29244A (zh) 数字化身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228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istering biometric feature
CN111553241B (zh) 掌纹的误匹配点剔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05506A (zh) 核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71932A (zh) 共享单车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2301A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179723A1 (ja) 顔認証処理装置、顔認証処理方法及び顔認証処理システム
CN113553555A (zh) 一种客户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3315639A (zh) 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KR20220162335A (ko) 차량번호판 위조 대응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062727A (zh) 扩展型生物特征验证法
EP4328796A1 (en) Template coll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3344586B (zh) 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支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