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9543A - 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9543A
CN115469543A CN202211074874.2A CN202211074874A CN115469543A CN 115469543 A CN115469543 A CN 115469543A CN 202211074874 A CN202211074874 A CN 202211074874A CN 115469543 A CN115469543 A CN 115469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mode
propeller
motor
permanent magnet
tor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48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玲斐
王国强
林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22110748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695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69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9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及螺旋桨进行建模,分别列出永磁同步电机在自然坐标系、静止坐标系、旋转坐标系的电压、磁链、转矩方程以及螺旋桨的拉力、扭矩、功率、效率、前进比公式;为提高滑模变量的收敛速度,设计变指数幂次趋近律;设计基于扰动补偿的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系统仿真模型。本发明扩张了滑模干扰观测器对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并利用改进的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及观测器参数进行寻优。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推进电机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推进电机的滑模转速控制器的设 计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电机控制方面,许多研究人员以及机构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不断的优化永磁同 步电机的控制性能,以期进一步提升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效果。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要控制方法有直接转矩控制以及矢量控制【1】,其中直接转矩控制结构简单,但是低速运行时 会存在转矩脉动问题。而矢量控制则是将系统检测的电流和转矩分开来分别进行处理和 控制,为了提升矢量控制的控制效果,国内外学者基于矢量控制原理设计了很多改进型 控制策略。曾国宏等【2】针对双绕组PMSM设计了一种以每三相绕组作为一个单元的模块 化对等控制策略,构建了控制器与电机绕组的双冗余结构。文献【3】设计了应用于多电飞 机的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弱磁控制方法,获得了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控制效果。Li 等【4】设计了具有两种不同自适应规律的自适应内模控制方法,同时利用扰动观测器观测 PMSM的扰动信息进行补偿。Sarsembayev B等【5】设计了具有抗饱和跟踪的离散时间级联 PI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案的可行性。Gao等【6】对PMSM模型预测 控制当中的计算延迟时间内的电流变化设计了一种直接补偿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延迟补 偿方法效果更好。Liu等【7】针对PMSM设计了一种终端滑模控制方法,通过采用速度-电 流单环控制结构代替传统的串级控制,保证了实际转速可以快速的响应跟踪指令信号, 并能较好的抑制扰动。
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的永磁同步推进电机作为飞行推力的主要来源,是整个电推进 系统的关键。由于推进电机工作的高空环境极端恶劣,飞行过程中的振动以及高空的极端低温环境等可能导致转速传感器在使用过程出现故障。为了避免传感器故障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需要采取相应的主动容错控制措施。
滑模控制的目标是使状态轨迹到达自己设定的滑模切换面,并渐进的收敛到系统原 点。但是稳定性条件并不能反映系统如何到达滑模面,一些学者提出采用趋近律的方法, 这样可以加快系统响应速度,同时可以改善趋近运动的动态品质。
受自然界动物行为启发的各种优化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涌现,并在各个领域当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被证明能有效地优化复杂的参数及多维优化问题。现阶段优化算法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不同算法的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罗雯.基于三滑模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 2021.
【2】曾国宏,董玉昆,吴学智,等.双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块化对等控制[J].航空学报,2022,1(1):1-13.
【3】王翌丞.多电飞机用高功率密度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21.
【4】Li S,Gu H.Fuzzy adaptive internal model control schemes for pmsmspeed-regulation system[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12,8(4):767-779.
【5】Sarsembayev B,Suleimenov K,Do T.High order disturbance observerbased PI-PI control system with tracking anti-windup technique forimprovement of transient performance of PMSM[J].IEEE Access,2021,9:66323-66334.
【6】Gao J,Gong C,Li W,et al.Novel compensation strategy forcalculation delay of 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 inPMSM[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20,67(7):5816-5819.
【7】Liu X,Yu H,Yu J,et al.Combined speed and current terminal slidingmode control with 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 for PMSM drive[J].IEEEAccess, 2018,6:29594-29601.
【8】李鹏.传统和高阶滑模控制研究及其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
【9】Li X,Luk K M.The grey wolf optimizer and its applications inelectromagnetics[J].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2020,68(3):2186-2197.
【10】Kennedy J,Eberhart R.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 ICCN'9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1995.
【11】Mirjalili S,Mirjalili S M,Lewis A.Grey wolf optimizer[J].Advancesin Engineering Software,2014:46-6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 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对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并利用改进的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对 控制器及观测器参数进行寻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及螺旋桨进行建模,分别列出永磁同步电机在自然坐标系、静止坐标系、旋转坐标系的电压、磁链、转矩方程以及螺旋桨的拉力T、扭矩M、 功率PWprop、效率η、前进比公式;
步骤2,滑模控制的目标是使状态轨迹到达自己设定的滑模切换面,并渐进的收敛到系统原点,为提高滑模变量s的收敛速度,设计变指数幂次趋近律;
步骤3,设计基于扰动补偿的滑模转速控制器;
步骤4,设计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
步骤5,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系统仿真模型。
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首先建立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数学模型:
设理想永磁同步电机模型条件如下:
(1)不考虑趋肤效应、涡流、磁滞损耗和电机铁心的磁饱和等带来的影响;
(2)定子当中的三相绕组对称分布,同时忽略三相绕组电流中的各阶次谐波影响;
(3)由转子的永磁体产生的磁链大小恒定,三相对称;
则定子三相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磁链大小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31
其中,ψf为永磁体磁链;ψfA、ψfB、ψfC分别为定子A、B、C相绕组上产生的感应 磁链大小,θ是A相定子绕组和永磁磁链的夹角,也叫做转子位置角;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得知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电压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32
其中,ux(x=a,b,c)为定子三相绕组电压;ix(x=a,b,c)为定子三相绕组电流;Rs为定 子三相绕组的相电阻;ψx(x=a,b,c)为定子三相绕组的磁链;
三相绕组的磁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永磁磁链在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磁链,另一部 分为电枢电流作用产生的电枢磁链,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33
其中,LAA、LBB、LCC分别为定子三相绕组的自感;LAB、LBA、LAC、LCA、LBC、LCB分别为定子三相绕组的互感;
电磁转矩方程为:
Te=-npψf[iasinθ+ibsin(θ-2π/3)+icsin(θ+2π/3) (4)
其中,Te为电磁转矩;np为磁极对数;
运动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34
其中,ωm为机械角速度;J为转动惯量;B为阻尼系数;TL为负载转矩;
根据Clark变换,获得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及转矩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41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42
Te=npψf(iβcosθ-iαsinθ) (8)
其中,uα、uβ、iα、iβ分别为α、β轴上的定子电压和电流分量;ψα、ψβ为定子磁链 在α、β轴上的分量;Lα、Lβ为α、β坐标系下的电感;p为微分算子;对于表贴式永磁 同步电机有Lα=Lβ=Ls;ω为转子旋转角速度;Ls为定子电感;
根据式(6)-(8),并结合Park坐标变换,获得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永磁同步推 进电机的电压、磁链以及转矩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43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44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45
其中,ud、uq、id、iq分别为d、q轴上的定子电压和电流分量;ψd、ψq为定子磁链 在d、q轴上的分量;Ld、Lq为d、q轴的电感;
步骤1-2:螺旋桨建模:
螺旋桨的动力学特性包括拉力、拉力系数、转矩、转矩系数、功率、功率系数以及效率;
根据螺旋桨的气动力学特性及螺旋桨的结构特点,得知螺旋桨拉力T表示为:
T=Ctρns 2D4 (12)
其中,Ct为拉力系数;ρ为大气密度;ns为螺旋桨转速,当与推进电机直连时即为 电机转速;D为螺旋桨直径;
螺旋桨扭矩为螺旋桨在旋转时需要克服的阻力的力矩大小,螺旋桨扭矩M表示为:
M=CMρns 2D5 (13)
其中,CM为扭矩系数;
螺旋桨的功率为螺旋桨从推进电机获得的功率大小,螺旋桨功率PWprop表示为:
PWprop=Cpρns 3D5 (14)
其中,Cp为功率系数;
螺旋桨推进效率η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51
其中,V0为空速。
螺旋桨前进比λ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52
由前面的公式得知,对于定桨距螺旋桨,当结构参数以及飞行条件确定之后,螺旋桨转矩、功率与转矩系数、功率系数相关,而转矩系数与功率系数以及推进效率均与螺 旋桨前进比相关。
所述步骤2中,为提高滑模变量s的收敛速度,设计变指数幂次趋近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53
其中,x为状态量,其满足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54
ε>0,k>0,0,<b<1,α(s)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55
其中,p1、q1、p2和q2为正数,且有p1>q1>0,p2>q2>0;
基于VEPRL的滑模收敛过程分为|s|≤1和|s|>1两种情况讨论,当|s|≤1时,传统指数 趋近率由于s的减小而趋近速度大幅减慢,而式(17)中有sgn(|s|-1)=-1,则变指数项 变为k|s|-bs,显然k|s|-bs>k|s|bs,此时滑模变量s以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56
直接收敛至零;当系统远离滑模面时,即|s|>1,则sign(|s|-1)=1、α(s)>1,系统依靠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57
和k|s|bs共同作用趋近于|s|=1,然后再以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61
收敛至零;通过加入幂次 项α(s),使系统远离滑模面时,能够保持较快的速度趋近于滑模面,当系统接近滑模面 时,保证较小的α(s)以降低抖振,进而可以保证整体较快的趋近s=0的速度以及降低抖 振;
当系统趋近于滑模面时,基于式(17)所提出的变指数幂次趋近律简化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62
它的离散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63
其中,T是采样周期;
当满足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64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65
时,设n时刻有s(n)=0+,则: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66
同样地,设当n时刻有s(n)=0-,则: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67
基于式(20)和(21)得知,离散滑模带宽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68
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
为了便于控制器的设计,对式(9)进行变换有: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69
由于表贴式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其有Ld=Lq,并采用id=0的转子磁场重定向控制方 法,则转矩方程(11)简化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610
机械运动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1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2
考虑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当中存在干扰及不确定性因素 的影响,则机械运动方程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3
现取g=Δaiq-Δbωm-ΔmTL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4
分别表示系统的内部参数扰动和外 界扰动,则式(26)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5
其中,x1=ωm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6
为电流内环q轴参考电流,后续将使用自适应律对参数扰动进行估计,并设计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对外部扰动进行估计补偿;
定义转速跟踪误差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7
其中,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8
表示给定的参考转速;
对式(28)求导有: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9
在对转速控制当中,选取积分滑模面如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10
其中,c为积分系数,满足c>0;
对滑模面求导有: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11
将设计的变指数幂次趋近律与式(31)相结合,并进行相应变换即可得转速环的q轴 输出参考电流信号: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12
其中,x=e;d为基于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的估计进行前馈补偿;参数不确定的估计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713
的导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1
步骤3-2,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设计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在存在外界扰动情况下的控制性能,通过设计扩张滑模干扰 观测器在线估计扰动,然后用估计值进行前馈补偿;
对式(25)进行扩张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2
将电机转速以及外部扰动作为观测量,设计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ESMDO)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3
其中,y(ωe)为滑模控制律;g为滑模增益;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4
为电机转速的估计值;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5
为外部扰动的估计值;
将公式(36)与(37)相减,得ESMDO的观测误差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6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7
其中,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8
为转速估计误差;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9
为扰动估计误差;
然后对ESMDO进行滑模面设计,选取积分滑模面:
sω=eω+c1∫eωdt (40)
其中,c1为积分项系数;对滑模面求导有: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10
同时选取等速趋近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11
其中,k2>0为开关增益系数;
将ed/J作为扰动项,并结合式(38)、(41)和(42),则ESMDO的干扰估计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812
所述步骤4包括:
利用Logistic混沌映射产生灰狼的初始位置,使初始种群均匀分布,以提高初始时 刻的收敛速度,在搜索过程中可以通过混沌随机性和遍历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Logistic映射的映射方程为:
uk+1=auk(1-uk) (59)
其中,a=4,此时输出在[0,1]范围内分布较广,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91
设计自适应的收敛因子,用于保持全局和局部勘探能力之间的平衡,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92
其中,amin和amax分别表示收敛因子的最小值和最大值,i代表当前迭代次数,N为总迭代次数,n为递减指数,0<n≤1;
结合粒子群的速度矢量对头狼及狼群位置进行更新,融合位置和速度之后的更新公式 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93
Xω(k+1)=Xω(k)+vω(k+1) (62)
其中,c1和c2为加速度常数,也被称为学习因子;X1、X2和X3分别表示ω狼向α狼、 β狼和δ狼的前进距离;
选取绝对误差积分指标作为目标函数: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094
其中,e(t)为电机转速跟踪误差。
有益效果:本发明首先对永磁同步电机以及螺旋桨的数学模型进行搭建,接着设计 了基于变指数幂次趋近律(Variable exponential power reaching law,VEPRL)的推进 电机转速控制器,并利用改进的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Adaptive chaotic greywolf optimization,ACGWO)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寻优。设计的永磁同步推进电机滑模控制器, 利用改进的变指数幂次趋近律使系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趋近速度,在远离滑模面时, 能以较大的速度趋近于滑动模态,当系统趋近于滑动模态时,保证较大的指数系数,以降低抖振并保证趋近于滑模面的速度。本发明设计了永磁同步推进电机滑模控制器,利 用改进的变指数幂次趋近律使系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趋近速度,在远离滑模面时,能 以较大的速度趋近于滑动模态,当系统趋近于滑动模态时,保证较大的指数系数,以降 低抖振并保证趋近于滑模面的速度。随后基于改进的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对控制器 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本发明所设计的容错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相关理论在 电推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桨距螺旋桨工作特性曲线;
图3为当s趋于0时基于变指数幂次趋近律的滑模运动轨迹;
图4为灰狼优化算法流程图;
图5为粒子群优化算法流程图;
图6为收敛因子对比图;
图7为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流程图;
图8为函数曲线收敛效果对比;
图9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框图;
图10为VEPRL-SMC控制效果;
图11为三种控制策略抗负载扰动对比;
图12为基于PI控制策略的dq电流;
图13为基于ERL-SMC控制策略的dq电流;
图14为基于VEPRL-SMC控制策略的dq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本发明的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1,对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及螺旋桨进行建模,分别列出永磁同步电机在自然坐标系、静止坐标系、旋转坐标系的电压、磁链、转矩方程以及螺旋桨的拉力T、扭矩M、 功率PWprop、效率η、前进比公式;
步骤1-1:首先建立PMSM的数学模型:由于实际的PMSM模型复杂,存在很多非线 性因素,对条件进行简化,假设理想永磁同步电机模型条件如下:
(1)不考虑趋肤效应、涡流、磁滞损耗和电机铁心的磁饱和等带来的影响;
(2)定子当中的三相绕组对称分布,同时忽略三相绕组电流中的各阶次谐波影响;
(3)由转子的永磁体产生的磁链大小恒定,三相对称。
则定子三相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磁链大小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11
其中,ψf为永磁体磁链;θ是A相定子绕组和永磁磁链的夹角,也叫做转子位置角。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与三种坐标系结合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的相关参数如下:
A、B、C——定子三相坐标系下的坐标轴;
α、β——定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坐标轴;
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坐标轴;
θ——转子位置角度;
ω——转子旋转角速度。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可知PMSM的电压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12
其中,ux(x=a,b,c)为定子三相绕组电压;ix(x=a,b,c)为定子三相绕组电流;Rs为定子三 相绕组的相电阻;ψx(x=a,b,c)为定子三相绕组的磁链。
三相绕组的磁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永磁磁链在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磁链,另一部 分为电枢电流作用产生的电枢磁链,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13
其中,LAA、LBB、LCC为定子三相绕组的自感;LAB、LBA、LAC、LCA、LBC、LCB为定子 三相绕组的互感。
电磁转矩方程为:
Te=-npψf[iasinθ+ibsin(θ-2π/3)+icsin(θ+2π/3) (4)
其中,Te为电磁转矩;np为磁极对数。
运动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14
其中,ωm为机械角速度;J为转动惯量;B为阻尼系数;TL为负载转矩。
根据Clark变换,可以获得PMSM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及转矩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21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22
Te=npψf(iβcosθ-iαsinθ) (8)
其中,uα、uβ、iα、iβ分别为α、β轴上的定子电压和电流分量;ψα、ψβ为定子磁链在α、β轴上的分量;Lα、Lβ为α、β坐标系下的电感;p为微分算子;对于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 有Lα=Lβ=Ls;Ls为定子电感;
根据式(6)-(8),并结合Park坐标变换,可获得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PMSM的电 压、磁链以及转矩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23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24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25
其中,ud、uq、id、iq分别为d、q轴上的定子电压和电流分量;ψd、ψq为定子磁链 在d、q轴上的分量;Ld、Lq为d、q轴的电感。
步骤1-2:螺旋桨建模。螺旋桨是混合电推进系统的重要部分,用来产生飞行过程中的推力,对于混合动力的无人机或小型通航飞机来说,通常由两片或三片桨叶组成。 其具有较大的惯性,在飞行过程中会影响到推进电机与其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因此需 要对螺旋桨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以此来计算螺旋桨在不同转速条件下的性能参数,用来 作为推进电机的负载,来验证后续的推进系统控制性能。
螺旋桨数学建模的方法众多,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建模、理论公式建模以及三维流场 数值模拟建模等。本发明仅将螺旋桨视作电机负载,进行合理简化,采用定桨距叶片,因此选取基于机理公式的方法建模,以更方便快捷地计算出螺旋桨相关参数。螺旋桨的 动力学特性当中较重要的包括拉力、拉力系数、转矩、转矩系数、功率、功率系数以及 效率等。
根据螺旋桨的气动力学特性及螺旋桨的结构特点,可知螺旋桨拉力T可表示为:
T=Ctρns 2D4 (12)
其中,Ct为拉力系数;ρ为大气密度;ns为螺旋桨转速,当与推进电机直连时即为电机 转速;D为螺旋桨直径。
螺旋桨扭矩为螺旋桨在旋转时需要克服的阻力的力矩大小,螺旋桨扭矩M可表示为:
M=CMρns 2D5 (13)
其中,CM为扭矩系数。
螺旋桨的功率为螺旋桨从推进电机获得的功率大小,螺旋桨功率PWprop可表示为:
PWprop=Cpρns 3D5 (14)
其中,Cp为功率系数。
螺旋桨推进效率η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31
其中,V0为空速。
螺旋桨前进比λ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32
由前面的公式可知,对于定桨距螺旋桨,当结构参数以及飞行条件确定之后,螺旋桨转矩、功率与转矩系数、功率系数相关。而转矩系数与功率系数以及推进效率均与螺 旋桨前进比相关,其关系如图2的螺旋桨工作特性曲线所示。
步骤2,滑模控制的目标是使状态轨迹到达自己设定的滑模切换面,并渐进的收敛到系统原点,为提高滑模变量s的收敛速度,设计变指数幂次趋近律;
滑模控制的目标是使状态轨迹到达自己设定的滑模切换面,并渐进的收敛到系统原 点。但是稳定性条件并不能反映系统如何到达滑模面,一些学者提出采用趋近律的方法, 这样可以加快系统响应速度,同时可以改善趋近运动的动态品质。
为提高滑模变量s的收敛速度,设计了一种变指数幂次趋近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1
其中,x为状态量,其满足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2
ε>0,k>0,0,<b<1,α(s)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3
其中,p1、q1、p2和q2为正数,且有p1>q1>0,p2>q2>0。
基于VEPRL的滑模收敛过程可分为|s|≤1和|s|>1两种情况讨论。当|s|≤1时,传统指 数趋近率由于s的减小而趋近速度大幅减慢,而式(17)中有sgn(|s|-1)=-1,则变指数 项变为k|s|-bs,显然k|s|-bs>k|s|bs,此时滑模变量s以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4
直接收敛 至零。当系统远离滑模面时,即|s|>1,则sign(|s|-1)=1、α(s)>1,系统依靠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5
和k|s|bs共同作用趋近于|s|=1,然后再以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6
收敛至零。通过加入幂 次项α(s),使系统远离滑模面时,能够保持较快的速度趋近于滑模面,当系统接近滑模 面时,保证较小的α(s)以降低抖振,进而可以保证整体较快的趋近s=0的速度以及降低 抖振。
当系统趋近于滑模面时,基于式(17)所提出的变指数幂次趋近律可以简化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7
它的离散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8
其中,T是采样周期;
当满足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9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10
时,假设n时刻有s(n)=0+,则: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11
同样地,假设当n时刻有s(n)=0-,则: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12
基于式(20)和(21)可知,离散滑模带宽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413
基于VEPRL设计的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滑模运动轨迹在趋近律作用下在扇形区域内稳定趋近于平衡点, 这一优点有利于为本发明所设计的转速控制器消除转速跟踪误差及抖振。
步骤3,设计基于扰动补偿的滑模转速控制器;
步骤3-1: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
为了便于控制器的设计,对式(9)进行变换有: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51
本发明选用表贴式PMSM,其有Ld=Lq,并采用id=0的转子磁场重定向控制方法,则转矩方程(11)可简化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52
机械运动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53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54
考虑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当中存在干扰及不确定性因素 的影响,则运动方程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55
现取g=Δaiq-Δbωm-ΔmTL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56
分别表示系统的内部参数扰动和外 界扰动,则式(26)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57
其中,x1=ωm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58
为电流内环q轴参考电流,后续将使用自适应律对参数扰动进行估 计,并设计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对外部扰动进行估计补偿。
定义转速跟踪误差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59
其中,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510
表示给定的参考转速。
对式(28)求导有: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1
在对转速控制当中,选取积分滑模面如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2
其中,c为积分系数,满足c>0。
对滑模面求导有: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3
将设计的变指数幂次趋近律与式(31)相结合,并进行相应变换即可得转速环的q轴 输出参考电流信号: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4
其中,x=e;d为基于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的估计进行前馈补偿;参数不确定的估计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5
的导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6
下面对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首先定义参数不确定的估计误差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7
则有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8
选取Lyapunov函数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9
结合公式(17)、(31)和(33),对Lyapunov函数求导可得: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10
因为ε>0,k>0,sgn(s)与s符号相反,则-εs|x|α(s)sgn(s)-ks2|s|b·sgn(s-1)<0,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611
系 统的稳定性得证。
步骤3-2: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设计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在存在外界扰动情况下的控制性能,通过设计扩张滑模干扰 观测器在线估计扰动,然后用估计值进行前馈补偿。
对式(25)进行扩张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1
将电机转速以及外部扰动作为观测量,设计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ESMDO)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2
其中,y(ωe)为滑模控制律;g为滑模增益;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3
为电机转速的估计值;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4
为外部扰动的估 计值。
将公式(36)与(37)相减,可得ESMDO的观测误差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5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6
其中,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7
为转速估计误差;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8
为扰动估计误差。
然后对ESMDO进行滑模面设计,选取积分滑模面:
sω=eω+c1∫eωdt (40)
其中,c1为积分项系数。对滑模面求导有: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9
同时选取等速趋近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10
其中,k2>0为开关增益系数。
将ed/J作为扰动项,并结合式(38)、(41)和(42),则ESMDO的干扰估计可表示 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711
下面对ESMDO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选取Lyapunov函数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81
对Lyapunov函数求导有: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82
可知,当k2>0时,则所设计的ESMDO满足稳定性条件。
从式(32)可知,当系统存在扰动时,基于ESMDO观测得到的扰动量通过前馈至q 轴参考电流,则可以用较小的滑模开关增益就能保证负载变化需要的q轴参考电流。因 此,基于ESMDO的外界扰动补偿可以较好的减小推进电机受到的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同 时因为减小了滑模控制切换幅值,也进一步削弱了抖振的影响,有利于改善推进电机转 速控制的动态性能。
步骤4,设计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
受自然界动物行为启发的各种优化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涌现,并在各个领域当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被证明能有效地优化复杂的参数及多维优化问题。现阶段优化算法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不同算法的相互结合。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首先将混沌算法应用于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在初始化过程 中可以通过混沌随机性和遍历性保持初始种群的多样性以提高后续的收敛速度;同时结 合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收敛速度快及灰狼优化算法 局部搜索能力强的优点,将灰狼优化算法用作搜索工具,利用它的搜索机制开始搜索过 程,然后用粒子群算法改进阿尔法灰狼的位置,实现局部和全局搜索的平衡。
步骤4-1:灰狼优化算法
灰狼优化算法作为一种群智能优化算法,是受灰狼猎捕猎物这一过程启发,由于其 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它已被成功地用于处理多种优化问题。现实当中灰狼通常由5-12只组成,喜欢群体出动,共同捕猎。受灰狼的社会结构和群体活动的启发,灰狼优化算 法将狼群中的灰狼分为四类,分别表示为α、β、δ和ω。其中α狼是第一等级狼,也 称为支配狼,指挥着整个狼群,并负责领导整个狼群进行狩猎活动,它也表示当前离猎 物距离最优的解位置;灰狼社会等级中的第二级狼被称为β狼,β狼最有可能取代α狼, 它们帮助α狼做出决策,并指导下层狼群;δ狼处于第三级,其余的为ω狼。
灰狼的狩猎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包围猎物和攻击猎物。为了便于对灰狼优化算法 进行数学建模,下面分别对灰狼的社会等级、追踪及狩猎过程各阶段进行介绍,灰狼优化算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
(1)社会等级
为了便于数学建模,规定其中α狼表示当前最优的解位置,第二和第三优解分别为β狼和δ狼,其余的解为ω狼,ω狼会追随这三类狼进化。
(2)包围猎物
灰狼捕猎的第一阶段是跟踪和包围猎物,可以用下面的方程表达灰狼的包围形为:
X(t+1)=Xp(t)-A·D (46)
D=|C·Xp(t)-X(t)| (47)
其中,t表示当前迭代次数;Xp和X分别表示当前猎物和灰狼各自的位置;D为灰狼与 猎物之间的距离;A和C为向量系数,其具体表达式为:
A=2a·r1-a (48)
C=2r2 (49)
其中,a是收敛因子,为从2到0的线性递减参数;r1和r2均为[0,1]之间的随机数。
(3)攻击猎物
灰狼围猎过程由α狼引领,其他狼根据α狼、β狼和δ狼搜索到的最优解更新自己 的位置,此过程可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91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192
其中,Xα、Xβ和Xδ分别表示α狼、β狼和δ狼当前所在的位置;A1、A2、A3和C1、C2、C3为向量系数;Dα、Dβ、Dδ分别表示ω狼离α狼、β狼和δ狼的距离;X1、X2和X3分别表 示ω狼向α狼、β狼和δ狼的前进距离。
通过使用α、β和δ狼来更新ω狼位置的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201
步骤4-2:粒子群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另一种流行的优化算法,其灵感来源于鸟群的社会行为,PSO是通过模拟鸟类的觅食形为而衍生出来的,由Eberhart和Kennedy等学者在1995年提。 PSO最开始时为一群位置随机的粒子,根据优化规则不断地通过迭代寻找群体的最优解, 在每一代的进化过程中,粒子都根据全局最优解和个体最优解来更新自己。
假设在一个D维的搜索空间当中,包含Np个粒子组成的粒子群,其中第i个粒子的位置可以记为:
xi=(xi1,xi2,…,xiD),i=1,2,...,Np (53)
第i个粒子的速度可以记为:
vi=(vi1,vi2,…,viD),i=1,2,...,Np (54)
其中第i个粒子找到的最优值可以记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202
令PSO的全局最优值为:
gbest=(g1,g2,…,gD) (56)
当获得gbest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203
后,所有的粒子都根据公式(57)和(58)结合最优解来更新自己:
vid(k+1)=ω1·vid(k)+c1·rand·[pid(k)-xid(k)]+c2·rand·[gd(k)-xid(k)] (57)
xid(k+1)=xid(k)+vid(k+1) (58)
其中,ω1为惯性权重系数,当ω1较小时,粒子群的局部搜索能力较强,较大时全局搜索 能力强;d=1,2,...,D,i=1,2,...,np;k表示当前的迭代次数;c1和c2为加速度常数,也 被称为学习因子;rand为随机数,取值范围为[0,1]。
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的合理选择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粒子群算法的优点。粒子群 算法的主要参数包括惯性权重系数ω1,其主要用来控制算法的搜索及开发能力,直接影 响算法对于全局最优解的敏感程度,通常取值范围为[0.8,1.2];粒子群个体数量Np,相对来说Np越大,迭代计算的精度就越高,但是同时迭代时间也会变长,通常将Np设置 为20-50之间;学习因子c1和c2,其用来控制粒子向最优个体以及前次迭代学习的强度, 能起到保证全局和局部搜索强度的合理分配,通常取值为2;粒子速度范围v∈[vmin,vmax], 其与惯性权重系数作用相似,通常一般设定之后固定不变,通过调整惯性权重系数来实 现作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
步骤4-3: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
由于GWO算法是随机产生的初始种群,可能会导致初始种群缺乏多样性。为了保持粒子的多样性,本发明利用Logistic混沌映射产生灰狼的初始位置,使初始种群均匀 分布,以提高初始时刻的收敛速度,在搜索过程中可以通过混沌随机性和遍历性避免陷 入局部最优解。
Logistic映射的映射方程为:
uk+1=auk(1-uk) (59)
其中,a=4,此时输出在[0,1]范围内分布较广,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211
从公式(48)可知,A的大小受收敛因子a的影响。由文献可知,当|A|>1时,GWO 将进行全局搜索;当|A|≤1时,则进行局部搜索,传统的线性收敛因子实际中并不能充分 的反映优化过程,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自适应的收敛因子,用于保持全局和局部勘探能 力之间的平衡,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212
其中,amin和amax分别表示收敛因子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本发明取amin=0,amax=2,i代 表当前迭代次数,N为总迭代次数,n为递减指数,0<n≤1。
当迭代次数为200,n=1时的对比图如图6所示。可知,改进后的自适应收敛因子a以一条类正弦的规律变换,在迭代前期时收敛因子较大,并且以较小的速度减小,可以 提高全局搜索的效率;迭代后期时收敛因子较小,并且以较快的速度减小,有利于提高 搜索局部精度。
灰狼优化算法在位置更新时只是根据猎物与灰狼位置进行更新,未体现出寻优的方 向性,为了避免反向优化,本发明结合粒子群的速度矢量对头狼及狼群位置进行更新,融合位置和速度之后的更新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213
Xω(k+1)=Xω(k)+vω(k+1) (62)
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的计算流程如图7所示。
为了验证本发明所设计的ACGWO算法的性能,基于5维Rastrigin测试函数分别对PSO算法、GWO算法和ACGWO算法进行测试,运算100次得到的目标函数平均值分别为 2.511、0.091和0.002。图8(b)展示了分别基于三种算法的目标函数值的变化曲线图,可 以看到ACGWO算法不论是在收敛速度上还是在收敛精度都明显优于其它两种优化算法, 稳定性较好,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具有优越的寻优性能。
对于推进电机而言,其主要目标是实现转速的稳定控制,基于所设计的自适应混沌 灰狼优化算法,为了更好的实现速度跟踪的超调量、调节时间等指标的统一优化,本发明选取绝对误差积分指标作为目标函数: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221
其中,e(t)为电机转速跟踪误差。
本发明所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整体控制策略框图如图9示,其中永磁同步电机中由 一个转速环和电流环组成串联结构控制器,其中转速控制环为所设计的基于变指数幂次 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并结合ESMDO对干扰进行抑制,同时为找最优参数以实现最优的控制性能,结合了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电流环采用两个PI 控制器,分别用来控制dq轴电流的跟踪误差。
步骤5:仿真分析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系统仿真模型,永磁同步推 进电机的逆变器由直流母线供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仿真。首先,对所设计的结合ESMDO的变指数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VEPRL-SMC)策略与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ERL-SMC)以及双闭环PI控制策略在带螺旋桨负载转速变化情况下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其次, 在考虑突变负载扰动情况下对三种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当中所用永磁同步 推进电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参数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222
根据目标函数(63)可知,不同控制方法下的适应度函数值越小,控制效果越好。由前面的对比分析可知,与其余两种优化算法相比,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寻优能力 最好。为了避免对单独控制器优化导致的控制差异,因此利用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 对三种控制器均进行优化,表2基于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的对控制器的参数寻优结 果。
表2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寻优结果
Figure BDA0003829728930000231
步骤5-1:螺旋桨负载仿真分析
仿真条件为初始时刻发电机三相交流经过Vienna整流器整流,当直流母线电压稳定之后,在0.1秒时给定推进电机参考转速为1500r/min,电机带螺旋桨负载起动,然 后在0.25秒时转速突变为1150r/min,在0.45秒转速又突变为1650r/min。如图10 所示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结合干扰观测器的VEPRL-SMC控制策略在带螺旋桨负载情况下 的转速控制拥有较好的动态响应速度以及稳态精度,在转速不断突变的情况下都能保持 快速、平稳、无超调的跟踪上参考指令,并降低了电流的波动幅值,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步骤5-2:抗负载扰动仿真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对负载扰动的抑制效果,分别对三种控制策略进 行抗负载扰动仿真。仿真条件为在0.1秒时给定永磁同步电机参考转速为1500r/min,电机空载启动,然后在0.25秒时突加10N·m的负载转矩,然后又在0.35秒转速突卸 10N·m的负载转矩。图11为VEPRL-SMC、ERL-SMC和PI三种控制策略的抗负载扰动 能力仿真对比图,图12-图14分别为PI、ERL-SMC和VEPRL-SMC三种控制策略在负载 扰动情况下的dq轴电流。
VEPRL-SMC控制策略在面对外部负载突变时的q轴电流波动幅度最小,恢复至稳态也较快,其次为ERL-SMC控制策略,最差的为PI控制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知,VEPRL-SMC控制策略拥有较好的负载突变情况下的动态响应性能, 通过使用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来观测负载转矩,增强了控制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在 控制系统受到负载扰动时降低了转速的波动,加快了系统恢复稳定的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及螺旋桨进行建模,分别列出永磁同步电机在自然坐标系、静止坐标系、旋转坐标系的电压、磁链、转矩方程以及螺旋桨的拉力T、扭矩M、功率PWprop、效率η、前进比公式;
步骤2,滑模控制的目标是使状态轨迹到达自己设定的滑模切换面,并渐进的收敛到系统原点,为提高滑模变量s的收敛速度,设计变指数幂次趋近律;
步骤3,设计基于扰动补偿的滑模转速控制器;
步骤4,设计自适应混沌灰狼优化算法;
步骤5,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系统仿真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首先建立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数学模型:
设理想永磁同步电机模型条件如下:
(1)不考虑趋肤效应、涡流、磁滞损耗和电机铁心的磁饱和等带来的影响;
(2)定子当中的三相绕组对称分布,同时忽略三相绕组电流中的各阶次谐波影响;
(3)由转子的永磁体产生的磁链大小恒定,三相对称;
则定子三相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磁链大小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11
其中,ψf为永磁体磁链;ψfA、ψfB、ψfC分别为定子A、B、C相绕组上产生的感应磁链大小,θ是A相定子绕组和永磁磁链的夹角,也叫做转子位置角;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得知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电压方程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12
其中,ux(x=a,b,c)为定子三相绕组电压;ix(x=a,b,c)为定子三相绕组电流;Rs为定子三相绕组的相电阻;ψx(x=a,b,c)为定子三相绕组的磁链;
三相绕组的磁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永磁磁链在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磁链,另一部分为电枢电流作用产生的电枢磁链,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21
其中,LAA、LBB、LCC分别为定子三相绕组的自感;LAB、LBA、LAC、LCA、LBC、LCB分别为定子三相绕组的互感;
电磁转矩方程为:
Te=-npψf[iasinθ+ibsin(θ-2π/3)+icsin(θ+2π/3) (4)
其中,Te为电磁转矩;np为磁极对数;
运动方程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22
其中,ωm为机械角速度;J为转动惯量;B为阻尼系数;TL为负载转矩;
根据Clark变换,获得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磁链方程及转矩方程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23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24
Te=npψf(iβcosθ-iαsinθ) (8)
其中,uα、uβ、iα、iβ分别为α、β轴上的定子电压和电流分量;ψα、ψβ为定子磁链在α、β轴上的分量;Lα、Lβ为α、β坐标系下的电感;p为微分算子;对于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有Lα=Lβ=Ls;ω为转子旋转角速度;Ls为定子电感;
根据式(6)-(8),并结合Park坐标变换,获得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电压、磁链以及转矩方程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31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32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33
其中,ud、uq、id、iq分别为d、q轴上的定子电压和电流分量;ψd、ψq为定子磁链在d、q轴上的分量;Ld、Lq为d、q轴的电感;
步骤1-2:螺旋桨建模:
螺旋桨的动力学特性包括拉力、拉力系数、转矩、转矩系数、功率、功率系数以及效率;
根据螺旋桨的气动力学特性及螺旋桨的结构特点,得知螺旋桨拉力T表示为:
T=Ctρns 2D4 (12)
其中,Ct为拉力系数;ρ为大气密度;ns为螺旋桨转速,当与推进电机直连时即为电机转速;D为螺旋桨直径;
螺旋桨扭矩为螺旋桨在旋转时需要克服的阻力的力矩大小,螺旋桨扭矩M表示为:
M=CMρns 2D5 (13)
其中,CM为扭矩系数;
螺旋桨的功率为螺旋桨从推进电机获得的功率大小,螺旋桨功率PWprop表示为:
PWprop=Cpρns 3D5 (14)
其中,Cp为功率系数;
螺旋桨推进效率η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41
其中,V0为空速;
螺旋桨前进比λ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42
由前面的公式得知,对于定桨距螺旋桨,当结构参数以及飞行条件确定之后,螺旋桨转矩、功率与转矩系数、功率系数相关,而转矩系数与功率系数以及推进效率均与螺旋桨前进比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为提高滑模变量s的收敛速度,设计变指数幂次趋近律: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43
其中,x为状态量,其满足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44
ε>0,k>0,0,<b<1,α(s)的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45
其中,p1、q1、p2和q2为正数,且有p1>q1>0,p2>q2>0;
基于VEPRL的滑模收敛过程分为|s|≤1和|s|>1两种情况讨论,当|s|≤1时,传统指数趋近率由于s的减小而趋近速度大幅减慢,而式(17)中有sgn(|s|-1)=-1,则变指数项变为k|s|-bs,显然k|s|-bs>k|s|bs,此时滑模变量s以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46
直接收敛至零;当系统远离滑模面时,即|s|>1,则sign(|s|-1)=1、α(s)>1,系统依靠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51
和k|s|bs共同作用趋近于|s|=1,然后再以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52
收敛至零;通过加入幂次项α(s),使系统远离滑模面时,能够保持较快的速度趋近于滑模面,当系统接近滑模面时,保证较小的α(s)以降低抖振,进而可以保证整体较快的趋近s=0的速度以及降低抖振;
当系统趋近于滑模面时,基于式(17)所提出的变指数幂次趋近律简化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53
它的离散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54
其中,T是采样周期;
当满足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55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56
时,设n时刻有s(n)=0+,则: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57
同样地,设当n时刻有s(n)=0-,则: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58
基于式(20)和(21)得知,离散滑模带宽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5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步骤3-1,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
为了便于控制器的设计,对式(9)进行变换有: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510
由于表贴式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其有Ld=Lq,并采用id=0的转子磁场重定向控制方法,则转矩方程(11)简化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1
机械运动方程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2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3
考虑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当中存在干扰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则机械运动方程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4
现取g=△aiq-△bωm-△mTL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5
分别表示系统的内部参数扰动和外界扰动,则式(26)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6
其中,x1=ωm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7
为电流内环q轴参考电流,后续将使用自适应律对参数扰动进行估计,并设计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对外部扰动进行估计补偿;
定义转速跟踪误差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8
其中,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9
表示给定的参考转速;
对式(28)求导有: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10
在对转速控制当中,选取积分滑模面如下: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611
其中,c为积分系数,满足c>0;
对滑模面求导有: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71
将设计的变指数幂次趋近律与式(31)相结合,并进行相应变换即可得转速环的q轴输出参考电流信号: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72
其中,x=e;d为基于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的估计进行前馈补偿;参数不确定的估计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73
的导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74
步骤3-2,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设计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在存在外界扰动情况下的控制性能,通过设计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在线估计扰动,然后用估计值进行前馈补偿;
对式(25)进行扩张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75
将电机转速以及外部扰动作为观测量,设计扩张滑模干扰观测器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76
其中,y(ωe)为滑模控制律;g为滑模增益;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77
为电机转速的估计值;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78
为外部扰动的估计值;
将公式(36)与(37)相减,得ESMDO的观测误差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79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81
其中,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82
为转速估计误差;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83
为扰动估计误差;
然后对ESMDO进行滑模面设计,选取积分滑模面:
sω=eω+c1∫eωdt (40)
其中,c1为积分项系数;对滑模面求导有: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84
同时选取等速趋近律: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85
其中,k2>0为开关增益系数;
将ed/J作为扰动项,并结合式(38)、(41)和(42),则ESMDO的干扰估计表示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8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
利用Logistic混沌映射产生灰狼的初始位置,使初始种群均匀分布,以提高初始时刻的收敛速度,在搜索过程中可以通过混沌随机性和遍历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
Logistic映射的映射方程为:
uk+1=auk(1-uk) (59)
其中,a=4,此时输出在[0,1]范围内分布较广,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87
设计自适应的收敛因子,用于保持全局和局部勘探能力之间的平衡,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91
其中,amin和amax分别表示收敛因子的最小值和最大值,i代表当前迭代次数,N为总迭代次数,n为递减指数,0<n≤1;
结合粒子群的速度矢量对头狼及狼群位置进行更新,融合位置和速度之后的更新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92
Xω(k+1)=Xω(k)+vω(k+1) (62)
其中,c1和c2为加速度常数,也被称为学习因子;X1、X2和X3分别表示ω狼向α狼、β狼和δ狼的前进距离;
选取绝对误差积分指标作为目标函数:
Figure FDA0003829728920000093
其中,e(t)为电机转速跟踪误差。
CN202211074874.2A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 Pending CN115469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4874.2A CN115469543A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4874.2A CN115469543A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9543A true CN115469543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69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4874.2A Pending CN115469543A (zh) 2022-09-02 2022-09-02 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6954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1489A (zh) * 2023-09-05 2024-01-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永磁牵引系统列车无级联预测黏着控制方法
CN117879412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宝士达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功率变化的柴油发电机转速自适应升降控制方法
CN118244649A (zh) * 2024-05-29 2024-06-25 摩多利智能传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电机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41489A (zh) * 2023-09-05 2024-01-0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永磁牵引系统列车无级联预测黏着控制方法
CN117341489B (zh) * 2023-09-05 2024-04-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永磁牵引系统列车无级联预测黏着控制方法
CN117879412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宝士达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功率变化的柴油发电机转速自适应升降控制方法
CN117879412B (zh) * 2024-03-12 2024-06-04 宝士达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功率变化的柴油发电机转速自适应升降控制方法
CN118244649A (zh) * 2024-05-29 2024-06-25 摩多利智能传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电机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69543A (zh) 一种面向航空混合推进系统的电机滑模转速控制器设计方法
Yin et al. Research on autodisturbance-rejection control of induction motors based on a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Zhang et al. Receding horizon control for multi-UAVs close formation control based on differential evolution
CN110247586B (zh) 基于效率最优的电动公交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分配方法
Yu et al. Adaptive fuzzy backstepping position tracking control for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N116317794A (zh) 航空发动机电动执行机构高精度控制方法
CN113659895B (zh) 基于指令滤波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全状态约束有限时间控制方法
Wang et al. A Novel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PMSM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More Electric Aircraft
Xie et al. Optimization research of FOC based on PSO of induction motors
Gao et al. A summary of parameter tuning of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
CN115809603A (zh) 一种基于改进人工鱼群优化算法的pss参数优化方法
CN115808878A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优化方法和系统
Liu et al. Design of altitude control system for quadrotor UAV based on PID and LADRC
CN114337414A (zh) 一种2-dof分数阶智能pid三级式同步发电机调压控制方法
Wang et al. Design of fractional order pi controller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Lin et al. A PID 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servo system
Zhang et al. Vector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system based on new sliding mode control
Li et al. Data-drive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ontrol: Application to new energy aircraft PMSM
Wang et al. Research on thrust distribution control strategy of ship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CN113343592A (zh) 一种新能源飞机的永磁同步电机dqn智能控制方法
Yang et al. Sensor lessPMSM Control Algorithm for Rim-Driven Thruster Based on Improved PSO
Tang et al. Controller design for different electric tail rotor operating modes in helicopters
Xiao et al. Intelligent sliding mode fault-tolerant control of aviation propulsion motor system based on adaptive chaotic gray wolf optimization
Wei et al. Sensorless current model control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based on IPID with two‐dimensional cloud model online optimisation
Dong et al. Electric pitch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uzzy control with variable reg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