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9998A - 基于区块链的避免异常趋势的投票系统、方法及平台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避免异常趋势的投票系统、方法及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59998A
CN115459998A CN202211095166.7A CN202211095166A CN115459998A CN 115459998 A CN115459998 A CN 115459998A CN 202211095166 A CN202211095166 A CN 202211095166A CN 115459998 A CN115459998 A CN 115459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ting
data packet
public key
block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51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59998B (zh
Inventor
赵万侠
汪泽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an Yunma Technology E 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5459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9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59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9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43Hash functions, e.g. MD5, SHA, HMAC or f9 M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0Public key, i.e. encryption algorithm being computationally infeasible to invert or user's encryption keys not requiring secrecy
    • H04L9/3066Public key, i.e. encryption algorithm being computationally infeasible to invert or user's encryption keys not requiring secrecy involving algebraic varieties, e.g. elliptic or hyper-elliptic cur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4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digital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方法及平台,本发明中投票过程通过第一区块链记录,由于区块链是公开的,投票人可随时核验投票过程,与此同时,当有投票人短时间集中刷票形成异常趋势来影响甚至改变其他投票人的投票策略时,本系统挖矿难度会随异常趋势增大,从而加大出块时间,使得刷票有足够时间被稀释,减小人为因素对投票者决策的影响,保障投票的公正。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避免异常趋势的投票系统、方法及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方法及平台。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随着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的日益普及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 目前已经引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时序数据、集体维护、可编程和安全可信等特点, 特别适合构建可编程的货币系统、金融系统乃至宏观社会系统。
与此同时,现有的中心化投票系统存在投票过程不能复核不够公开透明,在某些情况下,部分投票群体可能采用在短时间内大量集中投票的方式急速拉大可选项之间的差距形成异常趋势,使其他投票人产生某一选项极大概率成功的预期,进而影响甚至改变其他投票人的投票策略和行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方法及平台。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该系统包括客户端、服务端及第一区块链,其中:
所述客户端,用于向所述服务端发送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包括身份标识及公钥地址,所述公钥地址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
所述服务端,用于对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当所述重复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存储;
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投票数据包;所述投票数据包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所述投票数据包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所述服务端,还用于对所述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当对所述投票数据包验证成功时,根据所述投票元数据构建投票交易,并向所述第一区块链发送所述投票交易;
所述第一区块链,用于根据投票趋势调整共识系数,并将所述投票交易构建第一区块;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合法验证;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第一区块发布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块链,用于根据投票趋势调整共识系数,具体用于:
计算投票趋势;
当所述投票趋势大于趋势阈值时,增加共识系数,当所述投票趋势小于等于所述趋势阈值时,降低所述共识系数;
其中,所述趋势阈值是预先设定的,所述投票趋势是第一投票率与第二投票率之间差值的绝对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块链,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合法验证,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区块区块体中所有公钥地址的公钥合集;
遍历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所有已发布公钥地址是否与所述公钥合集中的值相匹配;
当无相匹配值时,获取前区块投票结果并用所述第一区块区块体中所有投票选项进行累加后的值是否与所述第一区块区块头中投票结果相匹配;当两个值匹配时,确认合法验证成功。
优选地,所述服务端,用于对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登记数据包中的所述身份标识;
遍历所述服务端存储的身份标识集合,当所述身份标识集合中包含有所述身份标识时,确认所述重复验证失败。
优选地,所述服务端,还用于对所述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投票数据包中的所述投票元数据、所述数字签名及所述公钥地址进行数字签名验证;
遍历所述服务端存储的公钥地址集合中是否存在所述公钥地址;
当所述公钥地址存在于所述公钥地址集合且所述数字签名验证成功时,确认所述交易验证成功。
优选地,所述服务端,具体用于:
所述投票交易均由所述服务端构建。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包括身份标识及公钥地址,所述公钥地址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
所述服务端对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当所述重复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存储;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投票数据包;其中,所述投票数据包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所述投票数据包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所述服务端对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当对所述投票数据包验证成功时,根据所述投票元数据构建投票交易,并向第一区块链发送所述投票交易;
所述第一区块链根据投票趋势调整共识系数,并将所述投票交易构建第一区块;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合法验证;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第一区块发布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端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包括身份标识及公钥地址,所述公钥地址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
重复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投票数据包;所述投票数据包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所述投票数据包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交易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申请中一方面中的方法。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该处理器执行上述一方面中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方法及平台,本系统中投票过程通过第一区块链记录,由于区块链是公开的,投票人可随时核验投票过程,与此同时,当有投票人短时间集中刷票形成异常趋势来影响甚至改变其他投票人的投票策略时,本系统共识系数会随异常趋势增大,从而加大出块时间,使得刷票有足够时间被稀释,减小人为因素对投票者决策的影响,保障投票的公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的设备及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区块链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共识系数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端、服务端及第一区块链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涉及区块链相关技术。区块链技术是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技术基础,区块链技术采用哈希指针代替传统指针,并将数字资产的交易存储在区块体中,是一种交易驱动的状态机,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的设备及网络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投票终端10、中心服务器20、区块链网络30。其中,区块链网络30中可以包括多个区块链节点,该多个区块链节点之间可以相互进行数据交互,该多个区块链节点可以包括节点N1、节点N2、……和节点Nn等n个节点。投票终端10可以包括节点C1、节点C2、……和节点Cn等n个终端节点。
必须说明的是,中心服务器20同时也是区块链中的节点,区块链网络30中的节点通常为全节点。为了便于理解,将区块链中所有的节点划分为区块链网络30和中心服务器20。全节点用于保存整个区块的所有内容,轻节点仅仅保存区块的块头信息。当需要向轻节点证明某条交易是否被写入区块链网络30时,可以使用Merkle Proof,从交易到根节点的一条路径即为Merkle Proof也称为Merkle Path,全节点将整个Merkle Proof发送给轻节点,轻节点即可根据其算出根哈希值,和自己保存的对比,从而验证该交易是否被写入区块链。只要沿着该路径,所有哈希值都正确,说明内容没有被修改过。
更多的,区块链网络30中的一个区块链节点或者投票终端10中的一个节点,可以由服务器构成,也可以由终端设备构成。其中,用于构成区块链网络30节点的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用于构成投票终端10节点的服务器通常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等智能终端。其中,投票终端10中的所有节点可以通过网络,例如WiFi、移动蜂窝或以太网连接中心服务器20再与区块链网络3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现有的投票系统采用高度集中化的管理方式,人们几乎不可能对投票系统中的投票过程进行核验检查,即便能够核验,中心化系统中的数据易于篡改,不具有较强的公信力,此外,在某些情况下,部分投票群体可能采用在短时间内大量集中投票的方式急速拉大可选项之间的差距形成异常趋势,使其他投票人产生某一选项极大概率成功的预期,进而影响甚至改变其他投票人的投票策略和行为。
当然,可以具体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在本系统中投票过程通过第一区块链300记录,由于区块链是公开的,投票人可随时核验投票过程,与此同时,在出现异常趋势时,第一区块链300可以延长出块时间来“稀释”异常趋势,详见如下: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100、服务端200及第一区块链300,其中:
所述客户端100,用于向所述服务端200发送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包括身份标识及公钥地址,所述公钥地址是由所述客户端100生成的;
具体地,服务端200可以获取到客户端100所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客户端100向服务端200发送的登记数据包主要包括身份标识和公钥地址。
其中,身份标识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唯一身份标识,如身份证号、驾驶证号等。公钥地址可以是客户端100根据用户输入的唯一身份标识生成的。
进一步地,公私钥对的生成过程可以是,首先对身份标识进行sha256算法运算生成一个十六进制的原值,再将原值经过添加版本、sha256加密及58进制转换等操作后生成私钥,接着根据私钥和椭圆加密算法计算获得公钥原值,再根据公钥原值加密转换编码获得公钥地址。
具体地,私钥可以用于用户对投票数据进行签名,公钥可以用来验证用户的签名,防止恶意节点篡改和伪造投票数据。
所述服务端200,用于对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当所述重复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存储;
具体地,服务端200获取到客户端100发送的登记数据包之后,首先对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验证登记数据包中的数据是否已被存储。如果登记数据包验证成功,则将登记数据包存储至服务端200的数据库中。
可以理解的是,客户端100可以不断生成公私钥对,在某些情况下,部分恶意客户端100可能重复提交登记数据包来虚假登记进而进行刷票。
所述服务端200,用于对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登记数据包中的所述身份标识;
遍历所述服务端200存储的身份标识集合,当所述身份标识集合中包含有所述身份标识时,确认所述重复验证失败。
上述过程即为重复验证过程,通过对身份标识进行一一比较的方式来确定重复验证是否成功,这种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阻止客户端100进行重复登记,起到维护系统数据安全的作用。
所述客户端100,还用于向所述服务端200发送投票数据包;所述投票数据包是由所述客户端100生成的;所述投票数据包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具体地,服务端200可以获取到客户端100所发送的投票数据包,客户端100向服务端200发送的投票数据包主要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其中,投票元数据可以包括投票时间、投票选项等,投票选项可以是投票人最终选择的待选项中的一项或几项;数字签名可以是投票人用私钥对投票元数据进行加密后获得的。
所述服务端200,还用于对所述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当对所述投票数据包验证成功时,根据所述投票元数据构建投票交易,并向所述第一区块链300发送所述投票交易;
具体地,服务端200获取到客户端100发送的投票数据包之后,首先对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验证投票数据包中的投票元数据是否被篡改,验证投票数据包中的公钥地址是否已经在服务端200登记。如果交易验证成功,则将投票数据包中的公钥地址、投票选项等构建成投票交易。
可以理解的是,在客户端100将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和公钥地址打包成投票数据包并发送至服务端200的过程中,投票元数据可能遭到恶意攻击而篡改投票人选择的投票选项,此外,部分恶意客户端100也有可能想不经审核登记而制造虚假投票来影响投票结果。因此,有必要对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详见如下:
所述服务端200,还用于对所述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投票数据包中的所述投票元数据、所述数字签名及所述公钥地址进行数字签名验证;
其中,数字签名验证可以是用公钥地址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当解密数据与投票元数据匹配时,确定所述数字签名验证成功。当然,数字签名验证还可以是,首先对投票元数据进行哈希运算获得第一哈希值,再用公钥地址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获得第二哈希值,当第一哈希值等于第二哈希值时确认数字签名验证成功。
遍历所述服务端200存储的公钥地址集合中是否存在所述公钥地址;
当所述公钥地址存在于所述公钥地址集合且所述数字签名验证成功时,确认所述交易验证成功。
上述过程即为交易验证过程,通过数字签名验证保障了投票元数据不被篡改,通过服务端200遍历查询已登记的公钥地址集合,保证了该投票元数据对应的公钥地址已经经过审核登记,起到了防止出现虚假投票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系统中,投票交易如果由分散在第一区块链300中的各个节点完成,那么每次交易验证都需要与服务端200进行交互,不仅不安全,还会给系统增加额外的运算压力。
所述服务端200,具体用于:所述投票交易均由所述服务端200构建。
通过将投票交易的生成集中至服务端200进行,可以提高运算效率,减轻第一区块链300节点的运算压力。
所述第一区块链300,用于根据投票趋势调整共识系数,并将所述投票交易构建第一区块;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合法验证;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第一区块发布至所述第一区块链300。
具体地,共识算法确保了区块链技术系统协同工作并保持安全,共识算法是通过特殊节点的投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交易的验证和确认;对一笔交易,如果利益不相干的若干个节点能够达成共识,我们就可以认为全网对此也能够达成共识。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作量证明机制、权益证明机制、股份授权证明机制和Pool验证池,其中工作量证明机制可能会大量消耗电能,因此,本申请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以外的共识算法。
具体地,共识系数用于同共识算法一起调整各节点达成共识的时间,即区块发布时间应当为共识算法达成共识的共识时间与共识系数调整的共识系数时间的总和。其中,共识系数与共识系数时间成正比,当共识系数越大时,共识系数时间越长。
具体地,第一区块链300能够根据投票趋势调整共识系数,第一区块链300获取到服务端200发送的投票交易之后,第一区块链300上每个节点会构建第一区块。当某一节点达到区块发布时间时,该节点会将其构建的第一区块发布到第一区块链300中,第一区块链300再对第一区块进行合法验证,合法验证主要用于检查第一区块中数据是否合理,如区块体中的投票交易在之前的区块中是否已经存在等。如果验证成功,则将第一区块发布到第一区块链300的主链上。
请一并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区块链300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第一区块可以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区块头可以至少包括根哈希、投票结果、投票趋势、趋势阈值、共识系数等,当然还可以包括本区块哈希、前区块哈希等基本数据。
其中,本区块哈希是由区块体经过哈希运算生成的,前区块哈希即前一区块的的区块哈希,第一区块链300通过本区块哈希和前区块哈希前后链接;区块体中可以至少包括一个投票交易数据,投票交易中可以至少包括公钥地址和投票选项。
其中,本区块的投票结果是根据上一区块投票结果加上本区块区块体中所有投票选项选择结果后获得的。
当投票流程结束时,通过获取第一区块链300最后一个区块头中的投票结果,即可获知整个投票的统计结果。
当第一区块链300中的某个节点发布第一区块时,可以具体设计一种第一区块的合法验证过程,详见如下:
所述第一区块链300,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合法验证,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区块区块体中所有公钥地址的公钥合集;
遍历所述第一区块链300中所有已发布公钥地址是否与所述公钥合集中的值相匹配;
当无相匹配值时,获取前区块投票结果并用所述第一区块区块体中所有投票选项进行累加后的值是否与所述第一区块区块头中投票结果相匹配;当两个值匹配时,确认合法验证成功。
上述过程中,通过将第一区块中的公钥地址与第一区块链300中的公钥地址进行比较的方式,来确定第一区块中的每个公钥地址都没进行过投票,保障不重复计票。同时,还通过将前区块中的投票结果累加本区块中的投票选项的方式来确定区块头中投票结果的正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区块链中的数据是公开的,即整个投票过程都是实时可查询的。在某些情况下,部分投票群体可能采用在短时间内大量集中投票的方式急速拉大可选项之间的差距,使其他投票人形成某一选项极大概率成功的预期,从而影响甚至改变其他投票人的投票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状况会直接影响投票结果的公正,可以具体设计一种公布区块时间随投票趋势变化而变化的方法来均衡投票趋势的快速变化,详见如下:
所述第一区块链300,用于根据投票趋势调整共识系数,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投票趋势;
当所述投票趋势大于趋势阈值时,增加共识系数,当所述投票趋势小于等于所述趋势阈值时,降低所述共识系数;
其中,所述趋势阈值是预先设定的,所述投票趋势是第一投票率与第二投票率之间差值的绝对值。
其中,投票率可以是当前最新投票交易往前一定数量区间内某一特定投票选项的得票率;第一投票率选取的数量区间要小于第二投票率选取的投票区间。
其中,调整共识系数的方式可以是将投票趋势与共识系数之间设置为比例关系,即共识系数按一定的比例随着投票趋势的变化而变化。
请一并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共识系数流程图。
如图所示,计算投票趋势之前需要计算第一投票率和第二投票率,当投票趋势大于预设的趋势阈值时,可以按比例关系增大共识系数,当投票趋势小于预设的趋势阈值时,可以按比例关系缩小共识系数。
例如,第一投票率的数量区间为50,第二投票率的数量区间为200,特定投票选项为A。最新投票交易往前50个数量区间内特定投票选项A选项获得49票,即第一投票率为98%;最新投票交易往前200个数量区间内特定投票选项A选项获得100票,即第二投票率为50%;此时,投票趋势为第一投票率98%减去第二投票率50%等于48%。当设定趋势阈值为20%时,投票趋势明显大于趋势阈值,说明短时间内A选项的得票率非常集中,有集体刷票的嫌疑,为了避免投票趋势影响其他投票者的决策,应当增加共识系数来提高第二区块链的出块时间,让区块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投票交易来稀释集中刷票。
上述过程中,调整共识系数可以根据投票趋势来调节,投票趋势剧烈变化时,即可能出现人为集中刷票情形时,增大共识系数,从而增大出块时间,使得刷票有足够时间被稀释,避免出现短时间选票选项极速拉开差距的现象,减小人为因素对投票者决策的影响,保障投票的公正。
下面以客户端100、服务端200及第一区块链300之间的数据交互为例,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描述。
请一并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端100、服务端200及第一区块链300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场景示意图。
S501.客户端100生成公私钥对;
其中,私钥可以用于用户对投票数据进行签名,公钥可以用来验证用户的签名,防止恶意节点篡改和伪造投票数据。
S502.客户端100向服务端200发送登记数据包;
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包括身份标识及公钥地址。
S503.服务端200构进行重复验证验证成功进行存储;
其中,服务端200获取到客户端100发送的登记数据包之后,首先对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验证登记数据包中的数据是否已被存储;如果登记数据包验证成功,则将登记数据包存储至服务端200的数据库中。
S504.客户端100生成投票数据包;
其中,所述投票数据包是由所述客户端100生成的;所述投票数据包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S505.客户端100向服务端200发送投票数据包;
S506.服务端200验证投票数据包,验证成功生成投票交易;
其中,服务端200获取到客户端100发送的投票数据包之后,首先对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验证投票数据包中的投票元数据是否被篡改,验证投票数据包中的公钥地址是否已经在服务端200登记。
S507.服务端200向第一区块链300发送投票交易;
S508.第一区块链300设定共识系数并将投票交易构建至第一区块中;
其中,当投票趋势大于趋势阈值时,增加共识系数,当投票趋势小于等于趋势阈值时,降低共识系数。
S509.第一区块链300达到区块发布时间时进行合法验证,验证成功发布第一区块。
具体地,通过将第一区块中的公钥地址与第一区块链300中的公钥地址进行比较的方式,来确定第一区块中的每个公钥地址都没进行过投票,保障不重复计票。
上述过程即为客户端100、服务端200及第一区块链300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
综上,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本系统中投票过程通过第一区块链300记录,由于区块链是公开的,投票人可随时核验投票过程,与此同时,当有投票人短时间集中刷票形成异常趋势来影响甚至改变其他投票人的投票策略时,本系统共识系数会随异常趋势增大,从而加大出块时间,使得刷票有足够时间被稀释,减小人为因素对投票者决策的影响,保障投票的公正。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方法的流程图。
S601.客户端100向服务端200发送登记数据包;
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包括身份标识及公钥地址,所述公钥地址是由所述客户端100生成的。
S602.服务端200对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
当所述重复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存储。
S603.客户端100向服务端200发送投票数据包;
其中,所述投票数据包是由所述客户端100生成的;所述投票数据包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S604.服务端200对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
当对所述投票数据包验证成功时,根据所述投票元数据构建投票交易,并向所述第一区块链300发送所述投票交易。
S605.第一区块链300根据投票趋势调整共识系数,并将所述投票交易构建第一区块。
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合法验证;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第一区块发布至所述第一区块链300。
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客户端100、服务端200及第一区块链300之间实时、可靠的数据交互,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确保投票过程公开透明。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该投票平台1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重复验证模块12、第二获取模块13、交易验证模块14: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客户端100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包括身份标识及公钥地址,所述公钥地址是由所述客户端100生成的。
重复验证模块12,用于对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
第二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客户端100发送的投票数据包;所述投票数据包是由所述客户端100生成的;所述投票数据包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交易验证模块14,用于对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网络接口1004和存储器1005,此外,计算机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10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平台。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8所示的计算机设备1000中,网络接口1004可提供网络通讯功能;而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前文图7中任一个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方法的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描述的计算机设备1000,也可执行前文其余实施例中对投票平台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此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前文提及的投票平台1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且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时,能够执行前文图7中任一个所对应实施例中对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服务端及第一区块链,其中:
所述客户端,用于向所述服务端发送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包括身份标识及公钥地址,所述公钥地址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
所述服务端,用于对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当所述重复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存储;
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投票数据包;所述投票数据包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所述投票数据包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所述服务端,还用于对所述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当对所述投票数据包验证成功时,根据所述投票元数据构建投票交易,并向所述第一区块链发送所述投票交易;
所述第一区块链,用于根据投票趋势调整共识系数,并将所述投票交易构建第一区块;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合法验证;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第一区块发布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用于根据投票趋势调整共识系数,具体用于:
计算投票趋势;
当所述投票趋势大于趋势阈值时,增加共识系数,当所述投票趋势小于等于所述趋势阈值时,降低所述共识系数;
其中,所述趋势阈值是预先设定的,所述投票趋势是第一投票率与第二投票率之间差值的绝对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合法验证,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区块区块体中所有公钥地址的公钥合集;
遍历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所有已发布公钥地址是否与所述公钥合集中的值相匹配;
当无相匹配值时,获取前区块投票结果并用所述第一区块区块体中所有投票选项进行累加后的值是否与所述第一区块区块头中投票结果相匹配;当两个值匹配时,确认合法验证成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用于对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登记数据包中的所述身份标识;
遍历所述服务端存储的身份标识集合,当所述身份标识集合中包含有所述身份标识时,确认所述重复验证失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还用于对所述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投票数据包中的所述投票元数据、所述数字签名及所述公钥地址进行数字签名验证;
遍历所述服务端存储的公钥地址集合中是否存在所述公钥地址;
当所述公钥地址存在于所述公钥地址集合且所述数字签名验证成功时,确认所述交易验证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具体用于:
所述投票交易均由所述服务端构建。
7.根据权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包括身份标识及公钥地址,所述公钥地址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
所述服务端对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当所述重复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存储;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投票数据包;其中,所述投票数据包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所述投票数据包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所述服务端对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当对所述投票数据包验证成功时,根据所述投票元数据构建投票交易,并向第一区块链发送所述投票交易;
所述第一区块链根据投票趋势调整共识系数,并将所述投票交易构建第一区块;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合法验证;验证成功时,将所述第一区块发布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减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客户端发送的登记数据包;其中,所述登记数据包包括身份标识及公钥地址,所述公钥地址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
重复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登记数据包进行重复验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投票数据包;所述投票数据包是由所述客户端生成的;所述投票数据包包括投票元数据、数字签名及公钥地址;
交易验证模块,用于对所述投票数据包进行交易验证。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7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
CN202211095166.7A 2022-06-07 2022-09-08 基于区块链的避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5459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7154 2022-06-07
CN2022106371546 2022-06-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9998A true CN115459998A (zh) 2022-12-09
CN115459998B CN115459998B (zh) 2024-01-12

Family

ID=84302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5166.7A Active CN115459998B (zh) 2022-06-07 2022-09-08 基于区块链的避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5999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0403A (zh) * 2019-03-21 2019-07-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一人多票电子投票方法及系统
CN110097678A (zh) * 2019-03-13 2019-08-0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投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91911A (zh) * 2019-07-23 2019-10-29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匿名投票系统及方法
CN111404876A (zh) * 2020-02-20 2020-07-10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投票方法
CN111416709A (zh) * 2020-03-18 2020-07-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投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32629A (zh) * 2021-03-10 2021-04-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投票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10150542A1 (en) * 2020-11-13 2021-05-20 Nathaniel Loyd Voting system to prevent fraud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7678A (zh) * 2019-03-13 2019-08-0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投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60403A (zh) * 2019-03-21 2019-07-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一人多票电子投票方法及系统
CN110391911A (zh) * 2019-07-23 2019-10-29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匿名投票系统及方法
CN111404876A (zh) * 2020-02-20 2020-07-10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投票方法
CN111416709A (zh) * 2020-03-18 2020-07-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投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150542A1 (en) * 2020-11-13 2021-05-20 Nathaniel Loyd Voting system to prevent fraud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CN112632629A (zh) * 2021-03-10 2021-04-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投票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9998B (zh) 2024-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78682B1 (en) Authenticating a user device associated with a user to communicate via a wireless network in a secure web-based environment
EP4120114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mar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8490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ff-chain cryptographic 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CN11213219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服务器
US20200027080A1 (en) Scalable reconciliation of crypto assets in a blockchain network
CN112437938A (zh) 用于区块链地址和所有者验证的系统和方法
CN106878318A (zh) 一种区块链实时轮询云端系统
CN113302610B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平台
CN111475866A (zh) 一种区块链电子证据保全方法和系统
US20220329436A1 (en) Token-based identity validation via blockchain
CN115380303A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平台
CN113256297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2888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Private Keys Behind a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Gateway
Kalapaaking et al. Smart Policy Control for Securing Federated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CN113597608A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平台
CN113302612A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平台
CN115459998B (zh) 基于区块链的避免异常趋势影响的投票系统及方法
CN113491090B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平台
CN114896569A (zh) 基于区块链的代码版权登记系统、方法及平台
US20210090136A1 (en) Ai to ai communication
CN115459997A (zh) 基于区块链的可追溯投票系统、方法及平台
CN115529170B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誉管理方法
US2024016110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orensic investigations in contract networks
US2024012690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ccess to Confidential Data
US2024012719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Management of Durable Asse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1

Address after: 417000, 3rd Floor, Building 3, Binjiang International City, Shuanghe Community, Shimashan Street, Lianyuan City, Loudi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anyuan Yunma Technology E-commerce Co.,Ltd.

Address before: 405,000 Group 6, Hualin Village, Nanmen Town, Kaizhou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Zhao Wanxi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