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6472A -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56472A
CN115456472A CN202211246810.6A CN202211246810A CN115456472A CN 115456472 A CN115456472 A CN 115456472A CN 202211246810 A CN202211246810 A CN 202211246810A CN 115456472 A CN115456472 A CN 115456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supply chain
asset
enterpris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468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56472B (zh
Inventor
李开杰
张�林
陈克松
张晓风
曹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ye Industri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uye Industri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ye Industri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Ouye Industri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468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56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56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6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56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6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7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包括: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进行识别、采集以及统计;根据识别统计结果,对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根据所述分析评估,进行碳资产交易的模拟试算并分析。本发明将供应链企业从节能减排至碳资产交易的整个流程进行数据集成和智能管理,整体解决了供应链企业如何应用价值化的节能减排措施进行减少碳排放的量化评估并有效挖掘潜在碳资产的技术难题。

Description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节能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CN109272243B给出了一种碳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其通过约束条件来实现碳排放量配额盈亏情况,以提高碳资产的管理效率。
专利文献CN109272405B给出了一种碳资产交易方法及系统,其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碳资产交易,使得集团公司以低成本完成各个子公司的配额,实现集团公司利益最大化。
但是,这些专利文献均没有解决如何对碳数据进行识别核算量化的方案。经查询,教科书、国内外标准等也均没有给出相应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系统M1: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进行识别、采集以及统计;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系统M2:根据识别统计结果,对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系统M3:根据所述分析评估,进行碳资产交易的模拟试算并分析。
优选地,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系统M1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模块M101:对供应商企业整个生产运行范围内的碳排放应履约量、碳配额持有量和减排持有量进行识别记录和分行业、分区域归类展示,形成分项目、多维度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模块M102:根据所述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进行全面数据采集,包括从碳资产持有、履约、购入和交易四个方面,按照核定配额和减排两个维度采集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形成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统计分配模块M103:根据所述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核定排放量、政府配额发放量、碳资产交易量和碳资产持有量的方面进行在线实时统计和分配;其中,根据碳资产的收支属性和交易特性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进行统计和分配,形成供应链企业碳资产模块化展示数据。
优选地,所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系统M2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对供应链企业在生产运营期间,每年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数据核算,其中,对供应链企业生产运营投入的原材料、能源、外购热力和附带碳排放进行逐项核算,对供应链企业组织边界内的各类碳排放数据进行逐项核算并汇总输出,形成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模块M202: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进行碳排放对比分析;其中,按照企业自身对比、同类企业对比和同区域对比三个方面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得到量化分析结果;
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并结合所述量化分析结果,对供应链企业碳减排量进行计算分析,其中,根据供应链企业依赖技术措施或者非技术措施途径实现碳排放消减的数量进行计算分析,按照非价值转化碳减排和价值转化碳减排两个维度对供应链企业的碳减排进行量化计算,对供应链企业已经实现的碳减排可开发的潜在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
优选地,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系统M3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智能辅助模块M301: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和所述分析评估,从碳资产总量、碳资产履约计划、碳资产配额/减排持有量、全国各碳交易市场动态展示的维度,以数据化方式做好碳资产交易前期准备工作;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试算模块M302: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完成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的角度,按照已履约量和待履约量的计算口径,从配额净购入量和减排净购入量两个方面对填补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进行模拟试算;其中,结合碳交易市场当前可交易的碳排放配额、碳减排数额及每吨CO2当日履约交易成交价进行组合式模拟试算,以最低成本费用完成碳排放应履约量的目标,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交易进行试算,为供应链企业进行实际碳交易履约提供参考并形成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自动分析模块M303:根据所述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并结合供应链企业参与所在地方碳交易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交易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记录;其中,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变更、履约记录和碳资产增值情况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
优选地,对企业生产运营期间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活动要素相关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采用量化分析法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步骤S1: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进行识别、采集以及统计;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步骤S2:根据识别统计结果,对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步骤S3:根据所述分析评估,进行碳资产交易的模拟试算并分析。
优选地,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步骤S1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步骤S101:对供应商企业整个生产运行范围内的碳排放应履约量、碳配额持有量和减排持有量进行识别记录和分行业、分区域归类展示,形成分项目、多维度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步骤S102:根据所述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进行全面数据采集,包括从碳资产持有、履约、购入和交易四个方面,按照核定配额和减排两个维度采集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形成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统计分配步骤S103:根据所述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核定排放量、政府配额发放量、碳资产交易量和碳资产持有量的方面进行在线实时统计和分配;其中,根据碳资产的收支属性和交易特性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进行统计和分配,形成供应链企业碳资产模块化展示数据。
优选地,所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步骤S2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步骤S201:对供应链企业在生产运营期间,每年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数据核算,其中,对供应链企业生产运营投入的原材料、能源、外购热力和附带碳排放进行逐项核算,对供应链企业组织边界内的各类碳排放数据进行逐项核算并汇总输出,形成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步骤S202: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进行碳排放对比分析;其中,按照企业自身对比、同类企业对比和同区域对比三个方面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得到量化分析结果;
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步骤S203: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并结合所述量化分析结果,对供应链企业碳减排量进行计算分析,其中,根据供应链企业依赖技术措施或者非技术措施途径实现碳排放消减的数量进行计算分析,按照非价值转化碳减排和价值转化碳减排两个维度对供应链企业的碳减排进行量化计算,对供应链企业已经实现的碳减排可开发的潜在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
优选地,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步骤S3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智能辅助步骤S301: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和所述分析评估,从碳资产总量、碳资产履约计划、碳资产配额/减排持有量、全国各碳交易市场动态展示的维度,以数据化方式做好碳资产交易前期准备工作;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试算步骤S302: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完成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的角度,按照已履约量和待履约量的计算口径,从配额净购入量和减排净购入量两个方面对填补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进行模拟试算;其中,结合碳交易市场当前可交易的碳排放配额、碳减排数额及每吨CO2当日履约交易成交价进行组合式模拟试算,以最低成本费用完成碳排放应履约量的目标,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交易进行试算,为供应链企业进行实际碳交易履约提供参考并形成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自动分析步骤S303:根据所述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并结合供应链企业参与所在地方碳交易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交易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记录;其中,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变更、履约记录和碳资产增值情况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
优选地,对企业生产运营期间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活动要素相关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采用量化分析法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紧跟国内外当前比较热门的碳资产交易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工业品采购供应链企业对碳资产、碳交易的核算规则及运作流程普遍缺少认知,参与度比较低的现状,通过对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涉及的环节进行流程化梳理和方法提炼,对供应链企业在碳资产管理之前的碳资产识别、碳排放数据分析和碳资产交易服务多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和价值评估,将供应链企业从节能减排至碳资产交易的整个流程进行数据集成和智能管理,整体解决了供应链企业如何应用价值化的节能减排措施进行减少碳排放的量化评估并有效挖掘潜在碳资产的技术难题。
2、本发明特别结合当前供应链企业对碳资产识别存在的认识盲区和对碳资产交易理解不足的现状,在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模块M101和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模块M102着重协助供应链企业准确识别公司的各项碳资产并全面完整采集碳资产数据,解决了供应链企业无法以系统方式准确了解碳资产数据和历史记录等问题,为供应链企业快速适应碳资产交易市场发展趋势和规则限制创造了便利条件,是当前不断受到重视的采购供应链企业参与碳资产经营数字化管理的创新和完整的技术方案。
3、本发明从供应链企业碳资产识别统计开始,通过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现状的识别和数据梳理,在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核算分析和碳资产交易服务方面采用一系列技术路径和系统模型算法,整体实现了将供应链企业由传统的付出较高投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得到少量节能效果、按照既定碳交易市场履约规则支付碳排放费用的场景转变为在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的同时,应用碳资产核算方法量化企业碳资产,分析碳减排的经济价值并开发潜在碳资产,通过碳资产交易为供应链企业创造新节能减排方案的技术效果。同时,本发明有助于形成高效、系统和专业的碳资产识别、碳排放数据核算和碳资产交易服务一体化技术能力,从碳资产管理的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角度显著提高供应链企业参与碳资产交易市场的业务能力、技术储备能力和开发经营能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包括: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系统M1、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系统M2和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系统M3。
下面对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系统M1的子模块进行说明。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系统M1包括: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模块M101、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模块M102和采购供应链碳资产统计分配模块M103。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模块M101根据采购供应链上万家供应商企业在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碳排放政策及管理制度要求,以数据化体现碳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高效性,从碳资产管理的源头入手,基于供应商企业生产运营的现状,采用碳资产分项算法,即对供应商企业整个生产运行范围内的碳排放应履约量、碳配额持有量和减排持有量进行识别记录和分行业、分区域归类展示,形成分项目、多维度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模块M102根据上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模块M101形成的分项目、多维度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进行全面数据采集。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模块M102从碳资产持有、履约、购入和交易四个方面,按照核定配额和减排两个维度采集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基于模块化采集方法,实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数据的分项自动采集,形成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统计分配模块M103根据上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模块M102输出的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核定排放量、政府配额发放量、碳资产交易量和碳资产持有量等方面进行在线实时统计和分配。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统计分配模块M103根据碳资产的收支属性和交易特性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进行统计和分配,形成供应链企业碳资产模块化展示数据,从而为后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交易服务奠定基础。
其中,通过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模块M101,根据供应链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结合碳排放履约、配额和减排规则,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进行分项、多维度计算和展示。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模块M101通过收支分项算法对碳资产涉及相关子项目进行分类计算,达到了利用智能化算法实现对供应链碳资产高效、快捷识别及计算,并实现集约化展示的技术效果。特别适用于供应链企业纷繁复杂的生产经营场景,尤其是该收支分项算法将能够涵盖各行业的供应链企业,达到能够不受行业限制实现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全面识别和分项展示的技术效果。
下面对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系统M2的子模块进行说明。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系统M2包括: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模块M202、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对供应链企业在生产运营期间,每年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数据核算。所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对供应链企业生产运营投入的原材料、能源、外购热力和其他附带碳排放进行逐项核算。按照流程化和集约化逻辑,对供应链企业组织边界内的各类碳排放数据进行逐项核算并汇总输出,形成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模块M202根据上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形成的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采用量化分析法进行碳排放对比分析。按照企业自身对比、同类企业对比和同区域对比三个方面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得到量化分析结果。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根据上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形成的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并结合上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模块M202的量化分析结果,着重对供应链企业碳减排量进行计算分析。所述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根据供应链企业依赖技术措施或者其他途径实现碳排放消减的数量进行计算分析,按照非价值转化碳减排和价值转化碳减排两个维度对供应链企业的碳减排进行量化计算,对供应链企业已经实现的碳减排可开发的潜在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
其中,通过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采用价值转化算法对供应链企业的碳减排量进行价值转化的量化计算,在综合考虑供应链企业各种节能技术改造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从节能减排贡献到碳资产价值转化快速换算的技术效果。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将为供应链企业提高节能技术改造的价值贡献创造便利条件,进一步提高供应链企业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达到充分挖掘节能技术改造深层次潜在价值的技术效果。
下面对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系统M3的子模块进行说明。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系统M3包括: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智能辅助模块M301、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试算模块M302和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自动分析模块M303。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智能辅助模块M301根据上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模块M102形成的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和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的分析评估,从碳资产总量、碳资产履约计划、碳资产配额/减排持有量、全国各碳交易市场动态展示等维度,以数据化方式辅助供应链企业管理者根据本企业碳资产实际情况,做好碳资产交易的前期准备工作;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试算模块M302根据上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模块M102形成的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完成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的角度,按照已履约量和待履约量的计算口径,从配额净购入量和减排净购入量两个方面对填补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进行模拟试算。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试算模块M302结合碳交易市场当前可交易的碳排放配额、碳减排数额及每吨CO2当日履约交易成交价进行组合式模拟试算,设计最优化函数算法,以最低成本费用完成碳排放应履约量的目标,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交易进行试算,为供应链企业进行实际碳交易履约提供参考并形成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自动分析模块M303根据上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试算模块M302形成的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并结合供应链企业参与所在地方碳交易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交易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记录。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自动分析模块M303将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变更、履约记录和碳资产增值情况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
其中,通过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智能辅助模块M301,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总量、履约计划和碳资产配额/减排持有量等信息,以数据化形式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基于真实碳交易场景的碳资产数据系统展示,达到为供应链企业全天候、全方位展示本企业参与碳资产的动态记录并做好碳资产交易准备工作的技术效果。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智能辅助模块M301以适时更新的不同维度数据算法为基础,建立了高效服务供应链企业参与碳资产交易的参考数据系统平台,达到了全面支持供应链企业高效、便捷参与碳资产交易的技术效果。
下面结合更多的优选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
所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系统M2包括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模块M202、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采购供应链碳减排效益评估模块M204和碳减排技术汇集模块M205。
采购供应链碳减排效益评估模块M204是在上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和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模块M202对采购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量化计算、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为满足碳减排量向碳资产转化而建立的中间过渡模块。采购供应链碳减排效益评估模块M204着重从碳减排的节能效益和潜在碳资产的经济效益两个维度对供应链企业的碳减排经济效益进行量化评估,分析供应链企业碳减排的节能效益和潜在碳资产可产生的经济效益。
采购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汇集模块M205作为上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模块M202和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的重要补充,聚焦对目前及未来各种碳减排技术的价值化汇集。即对各种碳减排技术采用减碳效益分析和碳资产转化分析方法进行分类梳理和汇集。采购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汇集模块M205是将供应链企业的节能减碳技术应用按照效益评估和价值量化进行分类汇集的模块,也是满足供应链企业对本企业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如何进行效益评估和价值量化的重要实现路径,为供应链企业优选更加有效的节能减碳技术提供便利条件。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改进优势进行说明。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包含的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模块M101及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模块M102和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及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模块M202在工作配合中解决的技术难点如下:
第一,供应链企业碳资产的识别和数据收集:当前供应链企业通常只关注企业日常运营期间依靠技术改进或者流程优化实现节能降耗及成本削减,对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之间的关联,以及能源消耗与碳资产的内在联系的关注不足,缺少系统研究和数据分析,这一技术难题对供应链企业识别本公司的碳资产,将节能减碳效益价值化,参与碳资产交易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本发明系统的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子系统M1的子模块之间的工作配合中,直面这一技术难题,首先采用碳资产分项算法对供应链企业整个生产运行范围内的碳资产进行识别计算,用基于系统的数据算法协助供应链企业全面准确了解企业自身的碳资产数据现状,解决了原来需要供应链企业本身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碳资产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的技术难题,为供应链企业了解和参与碳资产交易市场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
第二,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和对比分析:采购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核算涉及诸多环节,生产流程各不相同,工序相互影响、难以完整准确核算供应链企业的碳排放数据。传统的碳排放数据核算通常只核算少数重要环节的碳排放数据,容易导致碳排放数据核算不准确,对比分析的数据缺乏公信力的问题。本发明系统创造性采用生产活动要素法,对企业生产运营期间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活动要素相关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解决了传统碳排放数据核算存在的数据缺失、核算不准确和运行状态难以把握的难题。同时在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中,相较于传统碳排放数据按照时间段进行简易对比,本发明系统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采用量化分析法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碳排放数据变化量没有得到准确、具体分析的问题。
第三,现有技术的发明构思主要是减少碳排放量以符合标准,但是这并非节能减排的最优化策略,更为优化的策略是由碳资产亏损转变为碳资产盈余,于是本发明改进得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试算模块M302,但是又遇到新的技术障碍是如何得到明确的碳资产数据,于是本发明又改进得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模块M101等模块,但是再次遇到新的技术障碍是如何进行量化,于是本发明继续改进得到了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模块M202等模块,最终才作为整体解决了由碳资产亏损转变为碳资产盈余的技术问题,整个思考和探索过程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并非是容易想到的。
下面通过应用场景来给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说明。
在一个假设的举例中,某公司作为被纳入碳交易范围的重点排放单位,2022年从政府获得的免费碳排放配额是100万吨,但该公司预计2022年的实际碳排放量为115万吨,即该公司预计将有15万吨(115-100)(亏损)是需要购买碳排放配额(碳资产)进行履约抵消的,预计投入履约费用约为15万吨*60元/吨=900万元。该公司领导与员工针对该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拟采取在厂房屋顶全面安装光伏发电、常规节电和减少天然气消耗三项技术措施来减少本公司的实际碳排放量。于是该公司应用上述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首先对公司的碳资产进行识别,在未投入光伏发电之前,因公司实际碳排放超过政府核发的免费碳排放配额,所以碳资产为负值。在通过光伏发电、节电及减少天然气消耗等一系列节能减碳措施之后,只有光伏发电技术可以根据上述系统的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评估为可产生潜在碳资产的技术措施。经过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对碳资产评估的量化估算,预计该公司投入厂房光伏发电技术措施后,可产生20万吨的减排碳资产收益。此时,该公司在115万吨实际碳排放的同样工况下,持有的碳资产数额=100+20-115=5万吨(盈余)。该公司在应用光伏发电技术后,将不用再支付900万元碳排放超额履约费用,并转为持有待出售的5万吨*60元/吨=300万元碳资产盈余。上述整个计算过程及数据处理均可通过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来快速、在线完成和展示记录。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程序。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程序的模块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模块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程序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步骤S1: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进行识别、采集以及统计;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步骤S1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步骤S101:对供应商企业整个生产运行范围内的碳排放应履约量、碳配额持有量和减排持有量进行识别记录和分行业、分区域归类展示,形成分项目、多维度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步骤S102:根据所述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进行全面数据采集,包括从碳资产持有、履约、购入和交易四个方面,按照核定配额和减排两个维度采集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形成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统计分配步骤S103:根据所述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核定排放量、政府配额发放量、碳资产交易量和碳资产持有量的方面进行在线实时统计和分配;其中,根据碳资产的收支属性和交易特性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进行统计和分配,形成供应链企业碳资产模块化展示数据。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步骤S2:根据识别统计结果,对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所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步骤S2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步骤S201:对供应链企业在生产运营期间,每年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数据核算,其中,对供应链企业生产运营投入的原材料、能源、外购热力和附带碳排放进行逐项核算,对供应链企业组织边界内的各类碳排放数据进行逐项核算并汇总输出,形成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步骤S202: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进行碳排放对比分析;其中,按照企业自身对比、同类企业对比和同区域对比三个方面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得到量化分析结果;
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步骤S203: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并结合所述量化分析结果,对供应链企业碳减排量进行计算分析,其中,根据供应链企业依赖技术措施或者非技术措施途径实现碳排放消减的数量进行计算分析,按照非价值转化碳减排和价值转化碳减排两个维度对供应链企业的碳减排进行量化计算,对供应链企业已经实现的碳减排可开发的潜在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步骤S3:根据所述分析评估,进行碳资产交易的模拟试算并分析,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步骤S3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智能辅助步骤S301: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和所述分析评估,从碳资产总量、碳资产履约计划、碳资产配额/减排持有量、全国各碳交易市场动态展示的维度,以数据化方式做好数据准备;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试算步骤S302: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完成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的角度,按照已履约量和待履约量的计算口径,从配额净购入量和减排净购入量两个方面对填补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进行模拟试算;其中,结合碳交易市场当前可交易的碳排放配额、碳减排数额及每吨CO2当日履约交易成交价进行组合式模拟试算,以最低成本费用完成碳排放应履约量的目标,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交易进行试算,为供应链企业进行实际碳交易履约提供参考并形成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自动分析步骤S303:根据所述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并结合供应链企业参与所在地方碳交易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交易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记录;其中,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变更、履约记录和碳资产增值情况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
对企业生产运营期间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活动要素相关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采用量化分析法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执行所述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实现所述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即可以将所述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理解为所述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系统M1: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进行识别、采集以及统计;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系统M2:根据识别统计结果,对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系统M3:根据所述分析评估,进行碳资产交易的模拟试算并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系统M1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模块M101:对供应商企业整个生产运行范围内的碳排放应履约量、碳配额持有量和减排持有量进行识别记录和分行业、分区域归类展示,形成分项目、多维度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模块M102:根据所述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进行全面数据采集,包括从碳资产持有、履约、购入和交易四个方面,按照核定配额和减排两个维度采集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形成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统计分配模块M103:根据所述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核定排放量、政府配额发放量、碳资产交易量和碳资产持有量的方面进行在线实时统计和分配;其中,根据碳资产的收支属性和交易特性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进行统计和分配,形成供应链企业碳资产模块化展示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系统M2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模块M201:对供应链企业在生产运营期间,每年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数据核算;其中,对供应链企业生产运营投入的原材料、能源、外购热力和附带碳排放进行逐项核算,对供应链企业组织边界内的各类碳排放数据进行逐项核算并汇总输出,形成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模块M202: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进行碳排放对比分析;其中,按照企业自身对比、同类企业对比和同区域对比三个方面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得到量化分析结果;
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模块M203: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并结合所述量化分析结果,对供应链企业碳减排量进行计算分析;其中,根据供应链企业依赖技术措施或者非技术措施途径实现碳排放消减的数量进行计算分析,按照非价值转化碳减排和价值转化碳减排两个维度对供应链企业的碳减排进行量化计算,对供应链企业已经实现的碳减排可开发的潜在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系统M3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智能辅助模块M301: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和所述分析评估,从碳资产总量、碳资产履约计划、碳资产配额/减排持有量、全国各碳交易市场动态展示的维度,以数据化方式做好碳资产交易前期准备工作;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试算模块M302: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完成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的角度,按照已履约量和待履约量的计算口径,从配额净购入量和减排净购入量两个方面对填补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进行模拟试算;其中,结合碳交易市场当前可交易的碳排放配额、碳减排数额及每吨CO2当日履约交易成交价进行组合式模拟试算,以最低成本费用完成碳排放应履约量的目标,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交易进行试算,为供应链企业进行实际碳交易履约提供参考并形成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自动分析模块M303:根据所述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并结合供应链企业参与所在地方碳交易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交易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记录;其中,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变更、履约记录和碳资产增值情况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企业生产运营期间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活动要素相关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采用量化分析法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
6.一种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步骤S1: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进行识别、采集以及统计;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步骤S2:根据识别统计结果,对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步骤S3:根据所述分析评估,进行碳资产交易的模拟试算并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统计步骤S1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识别步骤S101:对供应商企业整个生产运行范围内的碳排放应履约量、碳配额持有量和减排持有量进行识别记录和分行业、分区域归类展示,形成分项目、多维度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据采集步骤S102:根据所述碳资产信息数据原始清单,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进行全面数据采集,包括从碳资产持有、履约、购入和交易四个方面,按照核定配额和减排两个维度采集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数据,形成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统计分配步骤S103:根据所述采购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核定排放量、政府配额发放量、碳资产交易量和碳资产持有量的方面进行在线实时统计和分配;其中,根据碳资产的收支属性和交易特性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进行统计和分配,形成供应链企业碳资产模块化展示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分析步骤S2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核算步骤S201:对供应链企业在生产运营期间,每年组织边界内的碳排放量进行数据核算,其中,对供应链企业生产运营投入的原材料、能源、外购热力和附带碳排放进行逐项核算,对供应链企业组织边界内的各类碳排放数据进行逐项核算并汇总输出,形成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
采购供应链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步骤S202: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进行碳排放对比分析;其中,按照企业自身对比、同类企业对比和同区域对比三个方面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得到量化分析结果;
采购供应链碳减排计算评估步骤S203: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排放数据清单,并结合所述量化分析结果,对供应链企业碳减排量进行计算分析,其中,根据供应链企业依赖技术措施或者非技术措施途径实现碳排放消减的数量进行计算分析,按照非价值转化碳减排和价值转化碳减排两个维度对供应链企业的碳减排进行量化计算,对供应链企业已经实现的碳减排可开发的潜在碳资产进行分析评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服务步骤S3包括: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智能辅助步骤S301: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和所述分析评估,从碳资产总量、碳资产履约计划、碳资产配额/减排持有量、全国各碳交易市场动态展示的维度,以数据化方式做好碳资产交易前期准备工作;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试算步骤S302:根据所述供应链企业碳资产分项数据清单,从完成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的角度,按照已履约量和待履约量的计算口径,从配额净购入量和减排净购入量两个方面对填补碳排放应履约所需缺口量进行模拟试算;其中,结合碳交易市场当前可交易的碳排放配额、碳减排数额及每吨CO2当日履约交易成交价进行组合式模拟试算,以最低成本费用完成碳排放应履约量的目标,对供应链企业碳资产交易进行试算,为供应链企业进行实际碳交易履约提供参考并形成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
采购供应链碳资产交易自动分析步骤S303:根据所述碳资产交易模拟数据并结合供应链企业参与所在地方碳交易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交易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记录;其中,对供应链企业的碳资产变更、履约记录和碳资产增值情况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企业生产运营期间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活动要素相关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从碳排放消减量、增加量和技术减碳量三个维度,采用量化分析法进行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
CN202211246810.6A 2022-10-12 2022-10-12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5456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6810.6A CN115456472B (zh) 2022-10-12 2022-10-12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6810.6A CN115456472B (zh) 2022-10-12 2022-10-12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6472A true CN115456472A (zh) 2022-12-09
CN115456472B CN115456472B (zh) 2023-07-25

Family

ID=8430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46810.6A Active CN115456472B (zh) 2022-10-12 2022-10-12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564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8419A (zh) * 2023-05-10 2023-06-13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结构洞理论的汽车供应链分级减碳路径判别方法
CN117852727A (zh) * 2024-03-07 2024-04-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重叠联盟和共享碳配额的供应链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5192A (zh) * 2017-08-18 2018-10-02 赫普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交易系统
CN112330160A (zh) * 2020-11-06 2021-02-05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交易机制模拟分析方法、系统
CN113822605A (zh) * 2021-11-24 2021-12-21 北京笔新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碳资产管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139954A (zh) * 2021-12-01 2022-03-0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能源企业碳资产管理框架
CN114596162A (zh) * 2022-03-11 2022-06-07 张巧铃 一种智慧型碳交易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626628A (zh) * 2022-03-28 2022-06-14 王大成 碳排放核算系统及其核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5192A (zh) * 2017-08-18 2018-10-02 赫普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交易系统
US20190057396A1 (en) * 2017-08-18 2019-02-21 HEP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ijing) Co. LTD. Blockchain-based carbon trading system
CN112330160A (zh) * 2020-11-06 2021-02-05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碳交易机制模拟分析方法、系统
CN113822605A (zh) * 2021-11-24 2021-12-21 北京笔新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碳资产管理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139954A (zh) * 2021-12-01 2022-03-0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pdca循环模型的能源企业碳资产管理框架
CN114596162A (zh) * 2022-03-11 2022-06-07 张巧铃 一种智慧型碳交易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626628A (zh) * 2022-03-28 2022-06-14 王大成 碳排放核算系统及其核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文韵 等: "企业碳资产识别、确认与计量研究", 《会计之友》, no. 9, pages 41 - 46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8419A (zh) * 2023-05-10 2023-06-13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结构洞理论的汽车供应链分级减碳路径判别方法
CN116258419B (zh) * 2023-05-10 2023-09-08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结构洞理论的汽车供应链分级减碳路径判别方法
CN117852727A (zh) * 2024-03-07 2024-04-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重叠联盟和共享碳配额的供应链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7852727B (zh) * 2024-03-07 2024-05-2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重叠联盟和共享碳配额的供应链优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6472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ng et al.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China’s electricity market
CN115456472B (zh) 工业品采购供应链碳资产数字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Munasinghe Energy analysis and policy: selected works
Wilkerson et al. Survey of Western US electric utility resource plans
CN108596467B (zh) 一种适于售电公司的市场运营模拟交易仿真系统
KR100690088B1 (ko) 비용 효과 분석을 위한 웹 기반 전력 수요관리 평가 시스템
Hong-Shuo et al. China’s carbon accounting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 Current situation, 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
Ruihui et al. Cleaner production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polluting enterprises
CN111105333B (zh) 一种智能交通专业运营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Liang et al.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of companies: inheriting period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Li et al. Regulation effect of smart grid on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leader” trap
Wang et al. Can manufacturing output servitization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CN113657804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epc造价和进度管理系统
Rozentale et al. Energy Audit Information System
Borms et al. Occupations and Skills in the Circular Economy: Modelling the Recycling and Waste Sectors Using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CN111292127A (zh) 一种售电管控系统
Bicheno Exploring Productivity Accounting for Management andStrategy i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Wang et al. Supply chain diffusion mechanisms for AI applications: A perspective on audit pricing
Qiao et al.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of forest carbon note system in China
Jiang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technology in field verification of project cost
Xu et al. Leg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energy enterprises: based on panel threshold regression
Wanxin Modern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perspectives of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in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Wan et al. Improvement of ERP Cost Accounting System with Big Data
Siyin et al. Electricity Value-Added Service Business Model under Energy Internet
Dong-Bin et al. Carbon emission marke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based on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