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5970A - 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55970A
CN115455970A CN202211112121.6A CN202211112121A CN115455970A CN 115455970 A CN115455970 A CN 115455970A CN 202211112121 A CN202211112121 A CN 202211112121A CN 115455970 A CN115455970 A CN 115455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
image
representation
named entity
vis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121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荣
钟维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Minz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Minz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1121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55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55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5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289Phrasal analysis, e.g. finite state techniques or chunking
    • G06F40/295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42Glob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the whole pattern, e.g. using frequency domain transformations or autocorre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82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using neural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haracter Discr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主要聚焦于文本数据的实体识别,忽略了现存的大量图片、文本等多模态数据具有语义互补性,提出了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建立了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模型(Image‑TextJointnamedentityrecognition,ITJNER),在ITJNER中加入了图像描述作为额外特征丰富了多模态特征表示,用于过滤从图像特征中引入的噪声并以文本形式总结图像语义信息,还构建了多模态协同交互的多模态语义融合模型,用于加强多模态信息融合并减少图像信息的语义偏差。最后,在TWITTER‑2015和TWITTER‑2017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与AdaCAN、UMT、UMGF、Object‑AGBAN等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准确率、回召率、F1值分别提高了0.67%、0.95%、0.93%,在Twitter2015数据集上,召回率提高了0.19%。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知识挖掘和知识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自媒体的广泛应用,致使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呈现图像、文本、视频等多模态交融态势,这些数据具有语义互补性,因此,多模态数据的知识抽取和应用成为研究热点,作为基础任务的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multimodal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MNER)方法得到广泛关注。
MNER领域的初期工作旨在将图像信息利用起来以提升命名识别识别的效果,通过将单词与图像区域进行对齐的方式,获取与文本相关的有效视觉上下文。Diego首次在MNER任务中使用了视觉信息,将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带入研究者的视野。其后Zhang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LSTM模型(BiLSTM)和共注意力机制的自适应共注意网络,这是首个在MNER研究上有突出表现的工作。同年Moon、Lu等人也相继提出自己的MNER方法,前者提出了一个通用的注意力模块用于自适应地降低或增强单词嵌入、字符嵌入和视觉特征权重,后者则提出了一个视觉注意模型,以寻找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图像区域。在之前工作中仅用单个单词来捕捉视觉注意,该方式对视觉特征的利用存在不足,Arshad等人将自注意机制扩展到捕获两个词和图像区域之间的关系,并引入了门控融合模块,从文本和视觉特征中动态选择信息。但是在MNER中融合文本信息和图像信息时,图像并不是总是有益的,如在Arshad和Lu的工作中均提及了不相关图像所带来的噪声问题,因此如何在MNER中减小无关图像的干扰开始成为研究者的研究重点。
Meysam扩展设计了一个多模态bert来学习图像和文本之间的关系。Sun等人提出了一种用于预测图文相关性的文本图像关系传播模型,其可以帮助消除模态噪声的影响。为了缓解视觉偏差的问题,Yu等人在其模型中加入了实体跨度检测模块来指导最终的预测。而Liu等人则结合贝叶斯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不确定性感知的MNER框架,减少无关图像对实体识别的影响。Tian Y等提出了多头层次注意(MHA)来迭代地捕获不同表示子空间中更多的跨模态语义交互。上述方法学习了粗粒度的视觉对象与文本实体之间的关系。但粗粒度特征可能会忽略了细粒度视觉对象与文本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导致不同类型实体的错误检测。为此,一些研究开始采用探索细粒度的视觉对象与文本实体之间的关系。Zheng等人提出了一种对抗性门控双线性注意神经网络(AGBAN),将文本和图像的不同表示映射为共享表示。Wu等提出了一种针对细粒度交互的密集协同注意机制,它将对象级图像信息和字符级文本信息相结合来预测实体。Zhang[14]提出了一种多模态图融合方法,充分利用了不同模态语义单元之间的细粒度语义。除了直接利用图像的原始信息,一些额外信息加入也有益于MNER任务,如Chen等人在其模型中引入了图像属性和图像知识,Chen等人则研究了使用图像的描述作为丰富MNER的上下文的一种方法。
虽然上述技术,都能实现MNER任务,然而,MNER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无关的图像信息带来的噪声干扰,二是图文语义交互中有效语义信息的丢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引入图像描述以增强视觉数据的特征表示,建立多注意力机制耦合的多模态协同交互模块,通过多个跨模态注意力机制实现模态间语义的充分交互并过滤错误图像带来的噪声信息,实现图文联合下命名实体的有效识别。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
获取互联网上的推文数据信息,将推文数据表示为图文对集合: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31
其中,I为图像、S为文本,N为图像-文本数;
步骤2:建立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模型
该模型包括多模态特征表示网络和多模态协同交互与序列标注网络,其中多模态特征表示网络用于对图文对进行特征抽取表示,多模态协同交互与序列标注网络用于实现不同特征的语义交互,减少视觉偏差;
步骤3:将推文数据信息输入到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模型中,得到得到最终的命名实体识别的标注结果;
步骤4:根据标注结果实现推文数据的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
进一步地,步骤2的具体建立步骤包括:
步骤2.1:建立多模态特征表示网络
步骤2.1.1:将数据集D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对每个输入的文本进行标记处理,得到文本的标记表示向量E;
步骤2.1.2:将文本的标记表示向量E输入到ALBERT模型,进行文本特征提取,得到文本特征T:
T=ALBERT(E) (2)
其中,T=[T0,T1,T2,...,Tn+1]为ALBERT模型的输出向量,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41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42
为Ei生成的上下文感知特征表示,d是向量的维数;
步骤2.1.3:对数据集D中的图像和图像描述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视觉块特征以及图像描述特征;
步骤2.2:建立多模态协同交互与序列标注
步骤2.2.1:基于文本特征、视觉块特征和图像描述特征获取文本隐藏层表示、图像隐藏层表示和图像描述隐藏层表示;
步骤2.2.2:基于多头跨模态注意力机制,利用图像描述隐藏层表示进行文本融合,最终得到描述感知文本表示;
步骤2.2.3:利用图像与描述感知文本做跨模态注意力,最终得到该跨模态注意力层生成的图像感知文本表示;
步骤2.2.4:基于动态视觉门控,得到文本感知视觉表示;
步骤2.3:将图像感知文本表示与文本感知视觉表示进行拼接,得到图像与文本最终融合的隐藏层表示;
步骤2.4:将得到的图像与文本最终融合的隐藏层表示转化为最佳标记序列y=(y0,y1,...,yn+1),并增加CRF层标记全局最优序列;
步骤2.5:利用随机梯度下降学习算法训练参数θ,基于参数θ用维特比算法求得所有序列上打分最高的序列,并将其作为最终的命名实体识别的标注结果y*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51
其中,A为图像与文本最终融合的隐藏层表示。
进一步地,步骤2.1.1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步骤2.1.1.1:对输入的文本S中不存在的字符使用[UNK]替代;
步骤2.1.1.2:在文本S中的每个句子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插入特殊标记[CLS]和[SEP],得到文本S的标记表示向量E。
进一步地,步骤2.1.3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步骤2.1.3.1:将输入的图像缩放为224×224像素大小,并通过随机剪切和归一化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步骤2.1.3.2:将预处理后的图像输入101层的Res2Net-101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表示,最终得到特征抽取后的视觉块特征U:
U=Res2Net(I),I∈D (3)
其中,I表示预处理后的图像;
步骤2.1.3.3:将视觉块特征U进行线性转换得到V: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52
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53
是一个权重矩阵;
步骤2.1.3.4:将V输入图像描述生成模型得到图像描述,再将图像描述输入到ALBERT模型中,得到图像描述特征表示。
进一步地,步骤2.1.3.4所述的图像描述生成模型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解码器中设有多个LSTM单元,其将输入的图像的特征信息向量V输入到LSTM中得到LSTM的隐层状态向量hi=Rd,先通过式(5)计算输入图像的注意力权重值ci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61
再经过softmax层得到注意力权重ai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62
其中,Wc,V∈Rk×g,Wc,h∈Rk×d,Wa,V∈Rk是经过模型训练得到的参数矩阵,符号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63
为两个矩阵向量的加法运算符;
然后通过式(7)得到经注意力处理的视觉输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64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65
最后将视觉输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66
转换为自然语言,得到图像描述L: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67
其中,k是词汇表的大小,n是描述句的长度;Li代表句子中的第i个单词。
进一步地,步骤2.2.1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2.1.1:在得到的文本特征表示T之后增加一个标准自注意力层,得到每个单词的文本隐藏层表示R=(r0,r1,…,rn+1),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69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68
表示生成的文本隐藏层表示;
步骤2.2.1.2:在得到的图像描述特征L和视觉块特征U之后分别一个标准自注意力层,得到图像描述隐藏层表示O和图像隐藏层表示W:
O=(o0,o1,...,on+1)
W=(w1,w2,...,w49) (9)
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71
进一步地,步骤2.2.2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2.2.1:将图像描述隐藏层表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72
作为查询,将文本隐藏层表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73
作为键和值,将m设为多头数: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74
MHA(O,R)=WO[A1(O,R),...Am(O,R)]T (11)
其中,Ai表示跨模态注意力的第i个头,MHA表示多头注意力,m为多头跨模态注意力的最大头数,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75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76
分别表示查询、键、值和多头注意力的权重矩阵;
步骤2.2.2.2:在多头跨模态注意层输出后堆叠前馈神经网络和层归一化得到描述感知文本表示P=(p0,p1,…,pn+1)如式(12)-(13)所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77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78
其中,FFN表示前馈网络,LN表示层归一化,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79
表示向量中的过渡向量。
进一步地,步骤2.2.3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2.3.1:将图像隐藏层表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710
作为查询,将描述感知文本表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81
作为键和值,在多头跨模态注意层输出后叠加前馈神经网络和层归一化后输出Z=(z1,z2,...z49);
步骤2.2.3.2:在层归一化后再加入一个跨模态注意力层,以文本隐藏层表示R作为查询,将Z作为键和值,得到该跨模态注意力层生成的最终的图像感知文本表示H=(h0,h1,...,hn+1)。
进一步地,步骤2.2.4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2.4.1:将描述感知文本表示P作为查询,图像隐藏层表示W作为键和值,生成具有单词感知能力的视觉表示Q;
步骤2.2.4.2:通过视觉门控来动态控制每个视觉表示Q的贡献:
g=σ((Wh)TH+(Wq)TQ) (14)
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82
是权重矩阵,σ是元素级的S型激活函数;
步骤2.2.4.3:根据视觉门控g得到最终的文本感知视觉表示为G=g·Q。
进一步地,步骤2.4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4.1:对于给定的输入句子S及其关联图像V的标签序列y=(y0,y1,...,yn+1)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83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84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85
其中,score(A、y)为特征得分,由过渡得分和发射得分两部分组成,其中Tyi,yi+1是从标签yi到标签yi+1的过渡分数,Ehi,yi是标签yi的发射分数,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91
是yi特有的权重参数,其中C是类数;P(y|S,V)为输出序列y的概率分布即输入句子S对应的标签概率;
步骤2.4.2:为使P(y|S,V)最大,采用对数最大似然估计得到其代价函数: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92
步骤2.4.3:采用动态规划算法Viterbi求得所有序列上打分最高的序列,并将其作为最终的命名实体识别的标注结果如式(19)所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093
其中,y'代表真实的标记值,Y表示所有可能的标记集合,包括不符合BIOES标记规则的标记序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提出了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以图像描述丰富了多模态特征表示,丰富了图像语义信息的表达,减少了图文交互中有效语义信息的丢失,提出一个将多头跨模态注意力、多头自注意力、门控机制相互耦合的多模态协同交互方法,可以在实现图文语义间有效融合的同时抑制多模态交互中的不完整或错误的语义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模型有助于提取图文间的共同语义信息且在图文关联度更高的数据中表现更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整体架构图;
图2为ALBERT模型结构图;
图3为生成图像描述模型;
图4为多模态协同交互模块结构图;
图5a-图5b分别为Twitter2015和Twitter2017数据集上的实体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模型(ITJNER)
本发明提出的ITJNER模型通过协同表示学习图像、文本的深层特征,使用自注意力、跨模态注意力、门控机制通过协同交互的方式实现跨模态语义交互,并加入条件随机场,利用标签间的依赖关系得到最优的预测标签序列。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ITJNER模型主要包括多模态特征表示(图像信息抽取和文本信息抽取)、多模态协同交互与序列标注两个核心模块。
二、多模态特征表示
对图像与文本进行多模态特征表示是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工作的基础,这同样适用于本发明提出的ITJNER模型。大量研究表明,将文本表示和视觉表示作为多模态特征相结合,可以提高语义提取任务的性能。因此,为方便描述对图文特征抽取表示工作,将图文对数据集形式化地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01
其中,I为图像、S为文本,N为图像-文本数;
1、针对文本特征抽取与表示
对文本特征的抽取是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基础,更加轻量化且不影响性能,有助于降低后续从算法模型到应用落地的难度,本发明采用了ALBERT模型对文本进行特征提取。
ALBERT是一个轻量级的BERT模型,其参数比BERT-large更少,且效果更好,为了降低参数量和增强语义理解能力,其引入了词嵌入矩阵分解和跨层参数共享策略,并使用SOP(Sentence Order Prediction)任务替换原先的NSP(Next Sentence Prediction)任务。在模型中使用了多层双向Transformer编码器对输入序列进行编码,ALBERT模型结构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ALBERT模型的核心结构包括:输入层、编码层、输出层,编码层中的每一个Trm对应着一个transformer编码器。
由于图文对数据集D的文本数据中可能存在无用的特殊字符,因此需要对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对每个输入的文本S进行标记处理,对不存在的字符使用[UNK]替代,并分别在每个句子的开头和结尾插入两个特殊的标记即[CLS]和[SEP]。形式上,设S=[S0,S1,S2,...,Sn+1]为修改后的输入句子,其中S0和Sn+1对应插入的[CLS]和[SEP]。设E=[E0,E1,E2,...,En+1]为句子S的标记表示,其中Ei为字符向量、分段向量和位置向量的和。将E作为ALBERT编码层的输入。
T=ALBERT(E) (2)
T=[T0,T1,T2,...,Tn+1]为ALBERT模型的输出向量,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11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21
为Ei生成的上下文感知特征表示即文本特征表示,d是向量的维数。
2、图像及图像描述特征的抽取与表示
接下来,在获得文本特征表示的同时对图像与图像描述特征进行特征抽取。为丰富对图像语义特征的表示,本发明加入了图像描述丰富多模态特征,利用图像特征与图像描述特征更好的总结图像语义信息。
(1)图像特征抽取
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尺度表示能力,可用于提升图像特征的抽取能力,因此本发明采用预训练过的Res2Net来提取图像特征。Res2Net在粒度级别上表示了多尺度特征,并增加了每层的感受野,相比于传统ResNet网络,其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了网络的特征表示能力。更深层次的网络对视觉任务具有更强的表示能力,故而在综合考虑模型的性能与模型训练效率后,本发明最终选择采用101层的Res2Net-101用于图像特征的提取与表示。
由于不同图文对数据中的图像大小可能不同,因此将图像的大小统一缩放为224×224像素大小,并经随机剪切、归一化等图像预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增强。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图像输入Res2Net-101,得到特征抽取后的视觉块特征U,如式(3)所示:
U=Res2Net(I),I∈D (3)
其中,I表示预处理后的图像,本发明在预训练的Res2Net-101中保留了最后一个卷积层输出以表示每幅图像,通过代码设置,固定经Res2Net进行特征抽取后获得的视觉块特征U=(u1,u2,...,u49)大小为49,其中ui是第i个视觉块,由2048维向量表示。
在将图文特征(视觉块特征U和文本输出特征T)输入多模态协同交互模块前需保持图文特征向量的维度一致,因此对视觉块特征U应用了线性变换转换得到V=(v1,v2,...,v49),如式(4)所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31
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32
是一个权重矩阵。
(2)图像描述特征抽取
为了加强图像与文本间的语义融合,本发明加入了图像描述,并将其视为图文间的过渡信息特征,图像描述可以过滤掉从图像特征中引入的噪声,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总结图像的语义。本发明使用包含视觉注意力的编解码框架的图像描述生成模型来生成图像描述,该描述生成模型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使用提取到的视觉块特征U作为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输入,LSTM通过动态地选择图像特征,提取句子内部单词之间的句法特征、单词位置编码信息,学习图像特征与句法特征及单词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加入注意力机制赋予不同视觉区域以不同的权重,以此缓解视觉噪声干扰。将由(4)得到的图像的特征信息向量V=(v1,v2,...,v49),将V输入LSTM得到LSTM的隐层状态向量hi=Rd用于计算视觉注意力: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33
再经过softmax层得到注意力权重: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41
其中,Wc,V∈Rk×g,Wc,h∈Rk×d,Wa,V∈Rk是经过模型训练得到的参数矩阵,符号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42
为两个矩阵向量的加法运算,用于将向量添加到矩阵的每一列中。经式(5)计算得到的输入图像的注意力权重值,然后通过式(7)得到视觉注意力输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43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44
将经注意力处理的视觉输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45
用图像语义生成模型转换为自然语言,输出目标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46
其中,k是词汇表的大小,n是描述句的长度;Li代表句子中的第i个单词。
再将图像描述L作为输入使用ALBERT编码器,得到C=[C0,C1,C2,...,Cn+1],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47
是为Li生成的上下文表示即图像描述特征表示,d是向量的维数。在得到多模态表示后,将其作为协同交互模块的输入,从而实现多模态特征的语义交互。
三、多模态协同交互与序列标注
多模态协同交互模块,获取图像、文本、图像描述特征,利用图像引导进行文本模态融合、文本引导进行图像模态融合,实现不同特征的语义交互,减少视觉偏差。图4为多模态协同交互模块的具体框架结构,其包括了以文本向量为键值的跨模态注意力、以图像向量为键值的跨模态注意力、以原始文本向量为键值的非标准自注意力、视觉门控机制。
在ALBERT得到的输出后添加一个标准的自注意力层,以获得每个单词的文本隐藏层表示R=(r0,r1,…,rn+1),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51
表示生成的文本隐藏层表示。对得到的图像描述特征和视觉块特征添加一个标准自注意力层得到图像描述的隐藏层表示:
O=(o0,o1,...,on+1)、W=(w1,w2,...,w49) (9)
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52
表示生成的图像描述隐藏层表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53
表示生成的图像隐藏层表示。
1、图像引导的文本模态融合
如图4左侧所示,为了利用相关图像以学习更好的文本表示,本发明采用多头跨模态注意力机制,首先利用图像描述来引导文本融合,将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54
作为查询,将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55
作为键和值,得到跨模态注意力表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56
MHA(O,R)=WO[A1(O,R),...Am(O,R)]T (11)
其中,Ai指跨模态注意力的第i个头,m为多头跨模态注意力的最大头数,MHA表示多头注意力,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57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58
分别表示查询、键、值和多头注意力的权重矩阵。
在跨模态注意层(cross-modal attention)输出后堆叠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和层归一化(Add&Norm)得到描述感知文本表示P=(p0,p1,…,pn+1)如式(12)-(13)所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59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510
其中,FFN表示前馈网络,LN表示层归一化,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61
表示向量中的过渡向量;
在利用图像描述填补了文本与相关图像间的语义空白后,再利用公式(9)得到的图像特征W与描述感知文本P做跨模态注意力,将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62
作为查询,将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63
作为键和值,与文本和图像描述的融合方法相似,叠加前馈神经网络(Feed Forward)和层归一化(Add&Norm)后输出Z=(z1,z2,...z49),由于以视觉表示作为查询,所以生成的向量zi都对应于第i个视觉块,而非第i个输入字符,因此另外加入了一个跨模态注意力层,以文本表示R作为查询,将Z作为键和值,得到该跨模态注意力层生成的最终的图像感知文本表示H=(h0,h1,...,hn+1)。
2、文本引导的图像模态融合
为了将每个单词与其密切相关的视觉块对齐,加入跨模态注意力层为视觉块分配不同的注意力权重。此处与图像引导文本模态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此处将P作为查询,W作为键和值来实现跨模态注意力,从而实现了不同的效果,生成具有单词感知能力的视觉表示,并用Q=表示(q0,q1,……,qn+1)。
由于相关图像中的一些文本中的某些视觉块可能与单词没有任何关联同时文本中的一些单词如助词、数词等少与视觉块关联,因此,本发明应用一个视觉门控来动态控制每个视觉特征的贡献,式如(14)所示:
g=σ((Wh)TH+(Wq)TQ) (14)
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71
是权重矩阵,σ是元素级的S型激活函数。基于动态视觉门控,得到最终的文本感知视觉表示为G=g·Q。
在得到经多模态交互模块输出隐藏状态上下文特征向量H、G,本发明将H和G拼接,得到图像与文本最终融合的隐藏层表示A=(a0,a1,…,an+1),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72
3、标签依赖的序列标注
在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输出标签对其邻域有着强依赖性,如I-LOC不会出现在B-PER后。而多模态协同交互只考虑了图文对数据中上下文的信息,并没有考虑到标签间的依赖关系,因此,本发明增加了一个CRF层来标记全局最优序列,并将上述得到的图像与文本最终融合的隐藏层表示A转化为最佳标记序列,CRF可以有效提升此类任务的性能。本发明对给定的输入句子S及其关联图像V的标签序列y=(y0,y1,...,yn+1)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73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74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75
其中,score(A、y)为特征得分,由过渡得分和发射得分两部分组成,其中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76
是从标签yi到标签yi+1的过渡分数,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77
是标签yi的发射分数,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78
是yi特有的权重参数,其中C是类数。
本发明通过式(15)计算得到正确输出序列y的概率,即输入句子S得到正确对应标签的概率,模型的目标是使得正确标注的序列的概率最大,所以在训练过程中用对数最大似然估计得到该模型的代价函数,如式(18)所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81
采用对数最大似然函数的目的是鼓励模型生成正确的标签序列,因此采用动态规划算法Viterbi求得所有序列上打分最高的序列,并将其作为最终的命名实体识别的标注结果,如式(19)所示: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82
其中y'代表真实的标记值,Y表示所有可能的标记集合,包括不符合BIOES标记规则的标记序列。
实施例
为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使用python语言,利用pytorch等技术在Ubuntu系统上搭建实验环境,进行实验。
1、数据集选择
本发明选用复旦大学使用Twitter API收集的推文所构建的多模态数据集Twitter2015和伦斯勒理工学院收集的多模态图文命名实体数据集Twitter2017作为数据来源,在Twitter-2015和Twitter-2017两个公共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数据集信息如表1所示。
表1数据集详情
Table 1 Data set details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83
对于实验中比较的每种单模态和多模态方法,考虑到文本数据的实际输入范围,将句子输入的最大长度设置为128,考虑到训练速度的内存大小将批处理大小设置为8。对于本方法,对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参数设置多遵循原始论文设置。使用ALBERT-Base模型进行文本抽取初始化,使用预训练的101层Res2Net来初始化视觉表示,并在训练中保持大小固定。对于多头自注意力层和多头跨模态注意力层,考虑到训练效率与精度,在经过调整训练后本文使用了12个头和768个隐藏单元。同时经过对超参数多次微调,将学习率、dropout率和权衡参数λ分别设置为5e-5、0.1和0.5可以在两个数据集的开发集上获得最好的性能。
2、实验结果
在Twitter-2015和Twitter-2017上进行实验,并将使用召回率(Recall)、准确率(Pre)、F1值作为实验评价指标,与HBiLSTM-CRF-GVATT、BERT-CRF-GVATT、AdaCAN-CNN-BiLSTM-CRF等12种方法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验结果
Table 2 Experimental results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191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201
3、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图文联合方法通常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本方法在Twitter2017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回召率、F1值分别提高了0.67%、0.95%、0.93%,在Twitter2015数据集上,召回率提高了0.19%。
对于单模态方法,预训练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神经网络。例如,BERT-CRF在Twitter-2017数据集上Pre、Recall、F1的表现比HiBiLSTM-CRF分别高出0.29%、6.3%、和3.34%,这表明了预训练模型在NER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两个数据集使用CRF解码的BERT-CRF的性能略好于BERT,这说明了CRF层对NER的有效性。与单模态方法相比,多模态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例如,就两个数据集上的F1值而言,加入视觉门控注意力GVATT后HBiLSTM-CRF性能提高了1.63%和1.5%。此外,AdaCAN-CNN-BiLSTM-CRF的性能比LSTM+CNN+CR分别好3.54%和2.78%。这表明,结合视觉背景确实有助于完成NER任务。
本发明对数据集的内容进行分析,统计了两个数据集的实体分布状态,通过对比图文间实体分布的不同,从而表现出数据集的图文关联程度,并人工抽样统计了数据集的图文对关联度,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图像实体与文本实体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图像中的实体对象总量一般会多于其对应的文本所含的命名实体数量,这一差别也体现了数据集中图像文本对之间是存在无关联或弱关联情况的。对比数据集的图文内容可知,在Twitter2015中图文无关联或弱关联现象相比Twitter2017更多,因此本发明在Twitter2015数据集上表现略低于Twitter2017。
4、消融实验
为了研究本文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模型中模块的有效性,笔者对模型的核心部件进行了消融实验。如表3所示,图像描述、视觉门控、图像感知文本表示均对模型生效起了重要影响,在去掉图像描述后,模型在Twitter2017数据集上的表现明显变差而在Twitter2015数据集上的表现却并没有下滑甚至略有提升,这佐证了上节的观点即加入图像描述所带来的影响会因图文数据关联度不同而不同,图文间关联度更大的情况下可以为NER任务提供帮助,同时若图文间关联度不足则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多模态协同交互模块中,去除图像感知文本表示后性能明显下降,显示它对模型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去除视觉门控也会导致轻微的性能下降,这体现了它对整个模型有着一定的重要性。
表3消融实验
Table 3 Ablation Study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211
Figure BDA0003843879470000221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数据采集
获取互联网上的推文数据信息,将推文数据表示为图文对集合: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11
其中,I为图像、S为文本,N为图像-文本数;
步骤2:建立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模型
该模型包括多模态特征表示网络和多模态协同交互与序列标注网络,其中多模态特征表示网络用于对图文对进行特征抽取表示,多模态协同交互与序列标注网络用于实现不同特征的语义交互,减少视觉偏差;
步骤3:将推文数据信息输入到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模型中,得到得到最终的命名实体识别的标注结果;
步骤4:根据标注结果实现推文数据的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建立步骤包括:
步骤2.1:建立多模态特征表示网络
步骤2.1.1:将数据集D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对每个输入的文本进行标记处理,得到文本的标记表示向量E;
步骤2.1.2:将文本的标记表示向量E输入到ALBERT模型,进行文本特征提取,得到文本特征T:
T=ALBERT(E) (2)
其中,T=[T0,T1,T2,...,Tn+1]为ALBERT模型的输出向量,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12
为Ei生成的上下文感知特征表示,d是向量的维数;
步骤2.1.3:对数据集D中的图像和图像描述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视觉块特征以及图像描述特征;
步骤2.2:建立多模态协同交互与序列标注
步骤2.2.1:基于文本特征、视觉块特征和图像描述特征获取文本隐藏层表示、图像隐藏层表示和图像描述隐藏层表示;
步骤2.2.2:基于多头跨模态注意力机制,利用图像描述隐藏层表示进行文本融合,最终得到描述感知文本表示;
步骤2.2.3:利用图像与描述感知文本做跨模态注意力,最终得到该跨模态注意力层生成的图像感知文本表示;
步骤2.2.4:基于动态视觉门控,得到文本感知视觉表示;
步骤2.3:将图像感知文本表示与文本感知视觉表示进行拼接,得到图像与文本最终融合的隐藏层表示;
步骤2.4:将得到的图像与文本最终融合的隐藏层表示转化为最佳标记序列y=(y0,y1,...,yn+1),并增加CRF层标记全局最优序列;
步骤2.5:利用随机梯度下降学习算法训练参数θ,基于参数θ用维特比算法求得所有序列上打分最高的序列,并将其作为最终的命名实体识别的标注结果y*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21
其中,A为图像与文本最终融合的隐藏层表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1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步骤2.1.1.1:对输入的文本S中不存在的字符使用[UNK]替代;
步骤2.1.1.2:在文本S中的每个句子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插入特殊标记[CLS]和[SEP],得到文本S的标记表示向量E。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3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步骤2.1.3.1:将输入的图像缩放为224×224像素大小,并通过随机剪切和归一化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步骤2.1.3.2:将预处理后的图像输入101层的Res2Net-101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表示,最终得到特征抽取后的视觉块特征U:
U=Res2Net(I),I∈D (3)
其中,I表示预处理后的图像;
步骤2.1.3.3:将视觉块特征U进行线性转换得到V: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31
其中,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32
是一个权重矩阵;
步骤2.1.3.4:将V输入图像描述生成模型得到图像描述,再将图像描述输入到ALBERT模型中,得到图像描述特征表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3.4所述的图像描述生成模型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解码器中设有多个LSTM单元,其将输入的图像的特征信息向量V输入到LSTM中得到LSTM的隐层状态向量hi=Rd,先通过式(5)计算输入图像的注意力权重值ci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33
再经过softmax层得到注意力权重ai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34
其中,Wc,V∈Rk×g,Wc,h∈Rk×d,Wa,V∈Rk是经过模型训练得到的参数矩阵,符号⊕为两个矩阵向量的加法运算符;
然后通过式(7)得到经注意力处理的视觉输出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41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42
最后将视觉输出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43
转换为自然语言,得到图像描述L: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44
其中,k是词汇表的大小,n是描述句的长度;Li代表句子中的第i个单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1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2.1.1:在得到的文本特征表示T之后增加一个标准自注意力层,得到每个单词的文本隐藏层表示R=(r0,r1,…,rn+1),其中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45
表示生成的文本隐藏层表示;
步骤2.2.1.2:在得到的图像描述特征L和视觉块特征U之后分别一个标准自注意力层,得到图像描述隐藏层表示O和图像隐藏层表示W:
O=(o0,o1,...,on+1)
W=(w1,w2,...,w49) (9)
其中,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4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2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2.2.1:将图像描述隐藏层表示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47
作为查询,将文本隐藏层表示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48
作为键和值,将m设为多头数: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49
MHA(O,R)=WO[A1(O,R),...Am(O,R)]T (11)
其中,Ai表示跨模态注意力的第i个头,MHA表示多头注意力,m为多头跨模态注意力的最大头数,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51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52
分别表示查询、键、值和多头注意力的权重矩阵;
步骤2.2.2.2:在多头跨模态注意层输出后堆叠前馈神经网络和层归一化得到描述感知文本表示P=(p0,p1,…,pn+1)如式(12)-(13)所示: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53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54
其中,FFN表示前馈网络,LN表示层归一化,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55
表示向量中的过渡向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3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2.3.1:将图像隐藏层表示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56
作为查询,将描述感知文本表示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57
作为键和值,在多头跨模态注意层输出后叠加前馈神经网络和层归一化后输出Z=(z1,z2,...z49);
步骤2.2.3.2:在层归一化后再加入一个跨模态注意力层,以文本隐藏层表示R作为查询,将Z作为键和值,得到该跨模态注意力层生成的最终的图像感知文本表示H=(h0,h1,...,hn+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4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2.4.1:将描述感知文本表示P作为查询,图像隐藏层表示W作为键和值,生成具有单词感知能力的视觉表示Q;
步骤2.2.4.2:通过视觉门控来动态控制每个视觉表示Q的贡献:
g=σ((Wh)TH+(Wq)TQ) (14)
其中,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61
是权重矩阵,σ是元素级的S型激活函数;
步骤2.2.4.3:根据视觉门控g得到最终的文本感知视觉表示为G=g·Q。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4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2.4.1:对于给定的输入句子S及其关联图像V的标签序列y=(y0,y1,...,yn+1)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62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63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64
其中,score(A、y)为特征得分,由过渡得分和发射得分两部分组成,其中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65
是从标签yi到标签yi+1的过渡分数,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66
是标签yi的发射分数,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67
是yi特有的权重参数,其中C是类数;P(y|S,V)为输出序列y的概率分布即输入句子S对应的标签概率;
步骤2.4.2:为使P(y|S,V)最大,采用对数最大似然估计得到其代价函数: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68
步骤2.4.3:采用动态规划算法Viterbi求得所有序列上打分最高的序列,并将其作为最终的命名实体识别的标注结果如式(19)所示:
Figure FDA0003843879460000069
其中,y'代表真实的标记值,Y表示所有可能的标记集合,包括不符合BIOES标记规则的标记序列。
CN202211112121.6A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5455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12121.6A CN115455970A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12121.6A CN115455970A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5970A true CN115455970A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0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12121.6A Pending CN115455970A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5597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9987A (zh) * 2022-12-28 2023-01-31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双通道的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6341555A (zh) * 2023-05-26 2023-06-27 华东交通大学 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7035074A (zh) * 2023-10-08 2023-11-10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基于反馈强化的多模态知识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7151223A (zh) * 2023-10-31 2023-12-01 北京新广视通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可学习提示的多模态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方法
CN117542063A (zh) * 2024-01-10 2024-02-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语言多模态多分支文档视觉信息抽取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9987A (zh) * 2022-12-28 2023-01-31 华南师范大学 基于双通道的多模态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6341555A (zh) * 2023-05-26 2023-06-27 华东交通大学 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6341555B (zh) * 2023-05-26 2023-08-04 华东交通大学 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7035074A (zh) * 2023-10-08 2023-11-10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基于反馈强化的多模态知识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7035074B (zh) * 2023-10-08 2024-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基于反馈强化的多模态知识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7151223A (zh) * 2023-10-31 2023-12-01 北京新广视通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可学习提示的多模态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方法
CN117151223B (zh) * 2023-10-31 2024-01-23 北京新广视通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可学习提示的多模态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方法
CN117542063A (zh) * 2024-01-10 2024-02-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语言多模态多分支文档视觉信息抽取方法
CN117542063B (zh) * 2024-01-10 2024-04-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语言多模态多分支文档视觉信息抽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4771B (zh) 一种基于多注意力机制融合网络问答系统的实现方法
Zhang et al. Track, attend, and parse (tap): An end-to-end framework for online handwritten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CN115455970A (zh) 一种多模态语义协同交互的图文联合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CN111985239B (zh) 实体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0351A (zh) 一种通过问题生成数据集构建智能问答系统的方法及设备
CN111160343A (zh) 一种基于Self-Attention的离线数学公式符号识别方法
CN116204674B (zh) 一种基于视觉概念词关联结构化建模的图像描述方法
CN110781306A (zh) 一种英文文本的方面层情感分类方法及系统
CN115292463B (zh) 一种基于信息抽取的联合多意图检测和重叠槽填充的方法
CN111680484A (zh) 一种视觉常识推理问答题的答题模型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13822340A (zh)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图文情感识别方法
CN115293170A (zh) 一种基于协同注意力融合的方面级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
Xiao et al. A new attention-based LSTM for image captioning
CN113743099A (zh)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方面术语提取系统、方法、介质、终端
CN115630145A (zh) 一种基于多粒度情感的对话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17574904A (zh) 基于对比学习和多模态语义交互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
CN114020900A (zh) 基于融合空间位置注意力机制的图表英语摘要生成方法
Yang et al. CLIP-KD: An Empirical Study of Distilling CLIP Models
US20240119716A1 (en) Method for multimodal emotion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odal space assimilation and contrastive learning
Jia et al. Semantic association enhancement transformer with relative position for image captioning
Zhai et al. MLNet: a multi-level multimodal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architecture
CN114510569A (zh) 基于ChineseBERT模型和注意力机制的化工突发事件新闻分类方法
Xie et al. Enhancing multimodal deep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by fixed model reuse
Wu et al. Incorporating semantic consistency for improved semi-supervised image captioning
Jiang et al. Automatic Question Answering Method Based on IMGRU-Seq2seq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