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2816B -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2816B
CN115442816B CN202211060696.8A CN202211060696A CN115442816B CN 115442816 B CN115442816 B CN 115442816B CN 202211060696 A CN202211060696 A CN 202211060696A CN 115442816 B CN115442816 B CN 115442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error rate
block error
intelligen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606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2816A (zh
Inventor
袁磊
杜秋雨
杨楠
徐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0606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2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2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2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2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2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2Traffic simulation tools or mod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在一个下行两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基站要发送短数据包给两个用户以实现高可靠低延时通信,其中一个用户采用具有N个反射单元的智能反射面辅助基站实现和用户的高可靠低延时通信,另一个用户则直接和基站通信。首先,已知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智能反射面采用最优连续相位调整和离散相位调整时基站到两用户的端到端信道统计特性;其次,根据短包通信的最大可达速率计算公式,确定两用户在衰落信道下的平均块错误率;最后,在一定的可靠性约束下,确定系统的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和最小公共块长。本发明最大化利用通信资源实现了高可靠低延时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短包通信实现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是5G甚至6G移动通信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如何实现URLLC仍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难点和热点。URLLC要求端到端时延在毫秒量级和极低的块错误率(10-3~10-9)(见文献M.A.Uusitalo,H.Viswanathan,et al.,“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5G systemsfor port automation,”IEEE Commun.Mag.,vol.59,no.8,pp.114-120,Aug.2021.)。
伴随着人工电磁材料的快速发展,以超材料为基础的智能反射面也被认为是6G移动通信中能够显著提升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潜在关键技术,其原理为通过软件控制反射来重新配置无线传播环境。传统的智能反射面由大量低成本无源反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能够独立地诱导入射信号的振幅和相位变化,从而协同实现精细的反射波束成形并与来自其它路径的信号在接收机处相干叠加,以增强接收机处的接收功率。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短包通信和智能反射面等技术都被视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实现URLLC的物理层关键技术。文献(Y.Yu,H.Chen,et al.“On the performance of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in short-packet communications,”IEEE Commun.Lett.,vol.22,no.3,pp.590-593,Mar.2018.)研究了瑞利衰落信道下非正交多址接入和短包通信相结合的实现方法,文献(T.-H.Vu,T.-V.Nguyen,D.B.d.Costa and S.Kim,"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Aided Short-Packet Non-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Systems,"IEEETrans.Veh.Technol.,vol.71,no.4,pp.4500-4505,April 2022)研究了智能反射面、非正交多址接入与短包通信相结合的实现方法,上述两篇文献都是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展开的设计。而在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智能反射面存在大量无源反射元件,导致实时准确获取系统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存在较大难度,而获取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在工程实践中则更容易实现,所以本发明基于系统已知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设计。
目前如何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设计智能反射面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相结合的短包通信系统来实现URLLC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研究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智能反射面辅助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系统实现方法是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实现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其实现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A、建立一个智能反射面辅助的下行两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
步骤B、根据步骤A建立的系统模型,推导分析得到两用户的接收信号;根据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确定连续干扰消除的顺序,进一步写出瞬时信噪比;
步骤C、根据信道参数、智能反射面反射单元数N、智能反射面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最优连续相位调整或q比特量化离散相位调整条件,分别分析给出两用户端到端信道的分布特性;
步骤D、根据短包通信中的公式分别计算出两用户的平均块错误率表达式,并推导出其在高信噪比时平均块错误率的渐近表达式;
步骤E、在高信噪比时,在可靠性约束下,分别推导出两用户的最小块长表达式,根据此表达式,进一步分别推导得到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和最小公共块长。
进一步的,步骤A的具体实现如下:
A1,构建由一个单天线的基站、两个单天线用户设备和一个具有N个无源反射单元的智能反射面组成的下行两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UE-1是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用户,UE-2是与基站直接通信的用户。
A2,建模信道系数:信道系数包含传播距离相关的路径损耗和小尺度衰落两个部分,其中基站到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的信道系数g1l、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到UE-1的信道系数g2l表示为基站到UE-1的信道系数g3、UE-2的信道系数g4表示为其中,di为智能反射面中心到基站或UE-1的距离,dr表示基站到两用户的距离,β表示对应的路径损耗指数;hil和hr为归一化小尺度衰落,可以表示为 其中Ki和Kr是相应的莱斯因子,和/>为相应的视距传输分量,/>和/>为相应的非视距传输分量,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循环对称复高斯分布。
进一步的,步骤B的具体实现如下:
假定基站的总传输功率为P,分配给UE-1和UE-2的传输功率分别表示为αP和(1-α)P,其中α是功率分配因子。
UE-1和UE-2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y1=(g3+H)s+w1,
y2=g4s+w2
其中为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在单位增益反射系数假设下的相移;/>xj(j=1,2)分别为两用户对应的信号,w1和w2为均值0,方差σ2的复加性高斯白噪声;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表示剩余相位误差;在最优连续相位调整时,/>在最优q比特离散相位调整时,/>服从在(-2-qπ,2-qπ)的均匀分布,arg(·)表示求取复数角度函数。
根据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原理,当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分析知E(|g3+H|2)>E(|g4|2)时,且0<α<0.5,其中|·|表示复数的模值或及实数的绝对值,E(·)表示均值。
UE-2接收到信号s后,将x1当作噪声,UE-2恢复x2的瞬时信噪比为UE-1接收到信号s后,先把x1当作噪声,恢复x2,UE-1恢复x2的瞬时信噪比为/>当UE-1通过串行干扰抵消技术正确消除x2的干扰后,UE-1恢复x1的瞬时信噪比为γ11=α1|g3+H|2ρ,其中ρ=P/σ2表示传输信噪比。
进一步的,步骤C的具体实现如下:
基站到UE-2的信道增益为|g4|2,|g4|2的累积分布函数为其中/>
其中/>则基站到UE-1的信道增益为C,为了确定C,先确定H,H服从非循环对称的复高斯分布,即H=U1+jV1,其中U1、V1为实高斯随机变量;
1.当采用最优连续相位调整,即时,U1的均值为/>U1的方差为/>V1的均值为/>V1的方差为/>
2.当采用q比特量化的离散相位调整,即量化误差服从(-2-qπ,2-qπ)的均匀分布时,U1的均值为U1的方差为
V1的均值为V1的方差为
进一步/>可表示为/>其中U2为均值和方差/>的实高斯分布;V2为均值和方差/>的实高斯分布。
又因为利用矩匹配方法,可将C匹配成伽马分布,即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μC,/>为C的一阶矩和二阶矩。
进一步的,步骤D的具体实现如下:
D1、当给定信噪比γ、短数据包块长大小L和短数据包块错误率ε时,短数据包最大可达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符号,近似表示为:
其中,香农容量公式C(γ)=log2(1+γ),信道散度Q-1(·)表示/>的逆函数;
假定两用户的物理层信息速率为Rj=Tj/L,其中Tj为信息比特;UE-2恢复x2的瞬时块错误率为UE-1恢复x2的瞬时块错误率为/>当UE-1采用串行干扰抵消技术正确消除x2的干扰后,UE-1恢复x1的瞬时块错误率为/>由于ε12是个很小的值,因此,UE-1总体瞬时块错误率ε1为ε1=ε12+(1-ε1211≈ε1211;UE-2总体瞬时块错误率ε2为ε2=ε22
D2、根据瞬时块错误率和瞬时信躁比,衰落信道中平均块错误率E{εij}表示为:
其中为γij的概率密度函数;
根据的近似,衰落信道中平均块错误率E{εij}进一步近似表示为:
其中
其中为γij的累积分布函数;使用一阶黎曼近似,进一步得到平均块错误率的表达式/>
所以UE-1和UE-2的块错误率为:
D3、在高信噪比时,进一步得到块错误率的渐近表达式:
进一步的,步骤E的具体实现如下:将两用户的目标块错误率表示成那么在高信噪比时两用户的最小块长各自表示为:
其中
最小公共块长的计算步骤如下:
1.1.在给定的系统参数下,初始化功率分配因子
1.2.令计算/>
1.3.当时,如果/>时,令/>否则/>
1.4.更新α-或α+,继续步骤1.1到1.3,直到满足时,停止迭代得到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其中μ为可允许的最小误差;
1.5.将α*带入L2,min(α)可以得到最小公共块长:
智能反射面可以通过软件控制反射来重新配置无线传播环境,它可以密集部署,能显著提升用户的通信质量,降低系统的功耗。本发明研究了总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合理的分配功率,系统能够达到的最优性能,同时考虑了智能反射面的反射单元数目,信道的特性以及智能反射面相位误差等对最小公共块长的影响,随着块长的降低,系统时延得到了有效降低。
本发明首次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设计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系统,通过分析得出智能反射面辅助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系统的端到端信道统计特性分布,进而推导出两用户的平均块错误率表达式。在满足用户传输信息可靠性的约束条件下,得出了系统的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和最小公共块长。在联合优化各种资源情况下,实现了URLLC。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模型;
图2为本发明逻辑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采用最优连续相位调整时最小块长和最优功率分配因子之间的关系,其中K1=K2=K4=10,K3=5,d1=15,d2=10,d3=20,d4=20,P=1,β=2,L=200,T=300,ρ=63dB,μ=10-4
图4为本发明中采用q=1比特量化的离散相位调整时最小块长和最优功率分配因子之间的关系,其中K1=K2=K4=10,K3=5,d1=15,d2=10,d3=20,d4=20,P=1,β=2,L=200,T=300,ρ=63dB,μ=10-4,q=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从理论和具体实施两方面进一步说明。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A、建立一个智能反射面辅助的下行两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
步骤B、根据步骤A建立的系统模型,推导分析得到两用户的接收信号;根据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确定连续干扰消除的顺序,进一步写出瞬时信噪比;
步骤C、根据信道参数、智能反射面反射单元数N、智能反射面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最优连续相位调整或q比特量化离散相位调整条件,分别分析给出两用户端到端信道的分布特性;
步骤D、根据短包通信中的公式分别计算出两用户的平均块错误率表达式,并推导出其在高信噪比时平均块错误率的渐近表达式;
步骤E、在高信噪比时,在可靠性约束下,分别推导出两用户的最小块长表达式,根据此表达式,进一步分别推导得到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和最小公共块长。
其中,步骤A具体包括:
A1,构建由一个单天线的基站、两个单天线用户设备和一个具有N个无源反射单元的智能反射面组成的下行两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UE-1是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用户,UE-2是与基站直接通信的用户;
A2,建模信道系数:信道系数包含传播距离相关的路径损耗和小尺度衰落两个部分,其中基站到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的信道系数g1l、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到UE-1的信道系数g2l表示为基站到UE-1的信道系数g3、UE-2的信道系数g4表示为其中,di为智能反射面中心到基站或UE-1的距离,dr表示基站到两用户的距离,β表示对应的路径损耗指数。hil和hr为归一化小尺度衰落,可以表示为 其中Ki和Kr是相应的莱斯因子,和/>为相应的视距传输分量,/>和/>为相应的非视距传输分量,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循环对称复高斯分布。
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
假定基站的总传输功率为P,分配给UE-1和UE-2的传输功率分别表示为αP和(1-α)P,其中α是功率分配因子;
UE-1和UE-2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y1=(g3+H)s+w1
y2=g4s+w2
其中为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在单位增益反射系数假设下的相移;/>xj(j=1,2)分别为两用户对应的信号,w1和w2为均值0,方差σ2的复加性高斯白噪声;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表示剩余相位误差;在最优连续相位调整时,/>在最优q比特离散相位调整时,/>服从在(-2-qπ,2-qπ)的均匀分布,arg(·)表示求取复数角度函数;
根据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原理,当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分析知E(|g3+H|2)>E(|g4|2)时,且0<α<0.5,其中|·|表示复数的模值或及实数的绝对值,E(·)表示均值;
UE-2接收到信号s后,将x1当作噪声,UE-2恢复x2的瞬时信噪比为UE-1接收到信号s后,先把x1当作噪声,恢复x2,UE-1恢复x2的瞬时信噪比为/>当UE-1通过串行干扰抵消技术正确消除x2的干扰后,UE-1恢复x1的瞬时信噪比为γ11=α1|g3+H|2ρ,其中ρ=P/σ2表示传输信噪比。
步骤C、根据信道参数、智能反射面反射单元数N、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智能反射面采用连续相位调整或q比特量化离散相位调整分别分析给出端到端信道的分布特性;具体实现如下:
基站到UE-2的信道增益为|g4|2,|g4|2的累积分布函数为其中/>
其中/>则基站到UE-1的信道增益为C,为了确定C,先确定H,H服从非循环对称的复高斯分布,即H=U1+jV1,其中U1、V1为实高斯随机变量;
1.当采用最优连续相位调整,即时,U1的均值为/>U1的方差为/>V1的均值为/>V1的方差为/>
2.当采用q比特量化的离散相位调整(即量化误差服从(-2-qπ,2-qπ)的均匀分布)时,U1的均值为U1的方差为
V1的均值为V1的方差为
进一步/>可表示为/>其中U2为均值和方差/>的实高斯分布;V2为均值和方差/>的实高斯分布;又因为/>所以C最终可以表示为/>则有C的一阶矩和二阶矩:
利用矩匹配方法,可将C匹配成伽马分布,即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
其中,步骤D具体包括:
D1、当给定信噪比γ、短数据包块长大小L和短数据包块错误率ε时,短数据包最大可达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符号)可以近似表示为:
其中,香农容量公式C(γ)=log2(1+γ),信道散度Q-1(·)表示/>的逆函数;
假定两用户的物理层信息速率为Rj;UE-2恢复x2的瞬时块错误率为UE-1恢复x2的瞬时块错误率为/>当UE-1采用串行干扰抵消技术正确消除x2的干扰后,UE-1恢复x1的瞬时块错误率为/>由于ε12是个很小的值,因此,UE-1总体瞬时块错误率ε1为ε1=ε12+(1-ε1211≈ε1211;UE-2总体瞬时块错误率ε2为ε2=ε22
衰落信道中平均块错误率E{εij}表示为:
其中为γij的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文献(“Bitwise Log-likelihoodRatiosFor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s”,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Vol.19,No.6,June 2015),/>可近似为Zijij)
其中Rj=Tj/L,/>
衰落信道中平均块错误率E{εij}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其中为γij的累积分布函数;因为短包通信中N比较小,分析可得κj足够小,所以我们使用一阶黎曼近似/>进一步得到平均块错误率的表达式
所以UE-1和UE-2的块错误率为:
D3、在高信噪比时,进一步得到块错误率的渐近表达式:
其中,步骤E具体包括:
我们将两用户的目标块错误率表示成那么在高信噪比时两用户的最小块长各自可以表示为:
其中
计算最小公共块长,具体步骤如下:
1.1.在给定的系统参数下,初始化功率分配因子α-←0α+←0.5
1.2.令计算/>
1.3.当时,如果/>时,令/>否则/>
1.4.更新α-或α+,继续步骤1.1到1.3,直到满足时,停止迭代得到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其中μ为可允许的最小误差;
1.5.将α*带入L2,min(α)可以得到最小块长: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A、建立一个智能反射面辅助的下行两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其中包含一个单天线基站,两个单天线用户设备和一个具有N=48个无源反射单元的智能反射面;UE-1是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用户,UE-2是基站直接通信的用户。表示基站到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到UE-1的信道系数,基站到UE-1、UE-2的信道系数表示为/>其中,di表示智能反射面中心到基站或UE-1的距离,dr表示基站到两用户的距离,且d1=15、d2=10、d3=20、d4=20;β表示对应的路径损耗指数,β=2。hil、hr为归一化小尺度衰落,可以表示为/> 其中Ki、Kr是莱斯因子,K1=K2=K4=10,K3=5;/>为视距传输分量,/>为非视距传输分量,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循环复高斯分布。
步骤B、根据步骤A建立的系统模型,推导分析得到两用户的接收信号。根据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确定了连续干扰消除的顺序,进一步写出瞬时信噪比。
步骤C、根据信道参数、智能反射面反射单元数N、智能反射面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最优连续相位调整或q比特量化离散相位调整等条件,分别分析给出两用户端到端信道的统计特性。
步骤D、根据短包通信的相关公式分别计算出两用户的平均块错误率表达式,并推导出其在高信噪比时平均块错误率的渐近表达式。
步骤E、在高信噪比时,在可靠性约束下分别推导出两用户的最小块长的表示式,根据此表达式,进一步分别推导得到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和最小公共块长推导出最小公共块长的表达式。
图3给出了N=48的智能反射面采用最优连续相位调整时最优功率分配因子情况,此时最优的功率分配因子α*=0.072,且最小公共块长L*=333符号,图4给出了N=48的智能反射面采用q=1比特量化的离散相位调整时的最优功率分配因子情况,此时最优的功率分配因子α*=0.129,且最小公共块长L*=364符号。由此可见,相比于连续相位调整,q=1比特量化的离散相位调整虽然简化了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系统设计的复杂度,但是导致最小公共块长增加了31个符号,也就增加了系统传输延时。

Claims (2)

1.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其实现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A、建立一个智能反射面辅助的下行两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
步骤B、根据步骤A建立的系统模型,推导分析得到两用户的接收信号;根据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确定连续干扰消除的顺序,进一步写出瞬时信噪比;
步骤C、根据信道参数、智能反射面反射单元数N、智能反射面基于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最优连续相位调整或q比特量化离散相位调整条件,分别分析给出两用户端到端信道的分布特性;
步骤D、根据短包通信中的公式分别计算出两用户的平均块错误率表达式,并推导出其在高信噪比时平均块错误率的渐近表达式;
步骤E、在高信噪比时,在可靠性约束下,分别推导出两用户的最小块长表达式,根据此表达式,进一步分别推导得到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和最小公共块长;
其中,步骤A的具体实现如下:
A1,构建由一个单天线的基站、两个单天线用户设备和一个具有N个无源反射单元的智能反射面组成的下行两用户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UE-1是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的用户,UE-2是与基站直接通信的用户;
A2,建模信道系数:信道系数包含传播距离相关的路径损耗和小尺度衰落两个部分,其中基站到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的信道系数g1l、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到UE-1的信道系数g2l表示为基站到UE-1的信道系数g3、UE-2的信道系数g4表示为其中,di为智能反射面中心到基站或UE-1的距离,dr表示基站到两用户的距离,β表示对应的路径损耗指数;hil和hr为归一化小尺度衰落,可以表示为 其中Ki和Kr是相应的莱斯因子,和/>为相应的视距传输分量,/>和/>为相应的非视距传输分量,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循环对称复高斯分布;
步骤B的具体实现如下:
假定基站的总传输功率为P,分配给UE-1和UE-2的传输功率分别表示为αP和(1-α)P,其中α是功率分配因子;
UE-1和UE-2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y1=(g3+H)s+w1,
y2=g4s+w2
其中为智能反射面第l个单元在单位增益反射系数假设下的相移;/>xj(j=1,2)分别为两用户对应的信号,w1和w2为均值0,方差σ2的复加性高斯白噪声;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表示剩余相位误差;在最优连续相位调整时,/>在最优q比特离散相位调整时,/>服从在(-2-qπ,2-qπ)的均匀分布,arg(·)表示求取复数角度函数;
根据非正交多址接入基本原理,当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分析知E(|g3+H|2)>E(|g4|2)时,且0<α<0.5,其中|·|表示复数的模值或及实数的绝对值,E(·)表示均值;
UE-2接收到信号s后,将x1当作噪声,UE-2恢复x2的瞬时信噪比为UE-1接收到信号s后,先把x1当作噪声,恢复x2,UE-1恢复x2的瞬时信噪比为/>当UE-1通过串行干扰抵消技术正确消除x2的干扰后,UE-1恢复x1的瞬时信噪比为γ11=α1|g3+H|2ρ,其中ρ=P/σ2表示传输信噪比;
步骤C的具体实现如下:
基站到UE-2的信道增益为|g4|2,|g4|2的累积分布函数为
其中/>
其中/>则基站到UE-1的信道增益为C,为了确定C,先确定H,H服从非循环对称的复高斯分布,即H=U1+jV1,其中U1、V1为实高斯随机变量;
1.当采用最优连续相位调整,即时,U1的均值为/>U1的方差为/>V1的均值为μV1=0,V1的方差为/>
2.当采用q比特量化的离散相位调整,即量化误差服从(-2-qπ,2-qπ)的均匀分布时,U1的均值为U1的方差为
V1的均值为μV1=0,V1的方差为
进一步/>可表示为/>其中U2为均值和方差/>的实高斯分布;
V2为均值和方差/>的实高斯分布;
又因为利用矩匹配方法,可将C匹配成伽马分布,即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为C的一阶矩和二阶矩;
步骤D的具体实现如下:
D1、当给定信噪比γ、短数据包块长大小L和短数据包块错误率ε时,短数据包最大可达速率,单位为:比特每符号,近似表示为:
其中,香农容量公式C(γ)=log2(1+γ),信道散度Q-1(·)表示/>的逆函数;
假定两用户的物理层信息速率为Rj=Tj/L,其中Tj为信息比特;UE-2恢复x2的瞬时块错误率为UE-1恢复x2的瞬时块错误率为/>当UE-1采用串行干扰抵消技术正确消除x2的干扰后,UE-1恢复x1的瞬时块错误率为/>由于ε12是个很小的值,因此,UE-1总体瞬时块错误率ε1为ε1=ε12+(1-ε1211≈ε1211;UE-2总体瞬时块错误率ε2为ε2=ε22
D2、根据瞬时块错误率和瞬时信躁比,衰落信道中平均块错误率E{εij}表示为:
其中为γij的概率密度函数;
根据的近似,衰落信道中平均块错误率E{εij}进一步近似表示为:
其中
其中为γij的累积分布函数;使用一阶黎曼近似,进一步得到平均块错误率的表达式/>
所以UE-1和UE-2的块错误率为:
D3、在高信噪比时,进一步得到块错误率的渐近表达式:
步骤E的具体实现如下:将两用户的目标块错误率表示成那么在高信噪比时两用户的最小块长各自表示为:
其中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小公共块长的计算步骤如下:
1.1.在给定的系统参数下,初始化功率分配因子
1.2.令计算/>
1.3.当时,如果/>时,令/>否则/>
1.4.更新α-或α+,继续步骤1.1到1.3,直到满足时,停止迭代得到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其中μ为可允许的最小误差;
1.5.将α*带入L2,min(α)可以得到最小公共块长:
CN202211060696.8A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 Active CN115442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60696.8A CN115442816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60696.8A CN115442816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2816A CN115442816A (zh) 2022-12-06
CN115442816B true CN115442816B (zh) 2024-04-23

Family

ID=84245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60696.8A Active CN115442816B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281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3352A (zh) * 2020-04-23 2020-09-18 兰州大学 一种短包通信中基于喷泉码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跨层设计方法
CN114980140A (zh) * 2022-05-25 2022-08-30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多智能反射面和中继站辅助的下行通信系统及信息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3274B (zh) * 2020-10-29 2021-08-2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室内太赫兹bwp和功率调度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3352A (zh) * 2020-04-23 2020-09-18 兰州大学 一种短包通信中基于喷泉码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跨层设计方法
CN114980140A (zh) * 2022-05-25 2022-08-30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多智能反射面和中继站辅助的下行通信系统及信息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Full-Duplex Cooperative NOMA Short-Packet Communications;Lei Yuan Et.AL;《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220817;第71卷(第12期);13409 - 134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2816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bu et al. Evaluation of BER for AWGN, Rayleigh and Rician fading channels under various modulation schemes
CN106411799B (zh)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单载波频域均衡方法
WO2022160848A1 (zh) 基于功率分配的noma两用户下行链路的译码方法
Zhang et al. An intelligent wireless transmission toward 6G
Goldsmith 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over time-varying radio channels
CN111683352B (zh) 一种短包通信中基于喷泉码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跨层设计方法
Wang et al. Online LSTM-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HF MIMO SC-FDE system
CN110417515B (zh) 一种基于离散迭代估计的大规模mimo信号检测方法
CN101778465B (zh) Cdma蜂窝系统中基于误差估计的比例功率控制方法
CN115442816B (zh)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实现方法
CN114614835B (zh) 一种适用于水声通信的极化码bp译码方法
CN116015536A (zh) 一种非相干反射调制的方法
Yang et al.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Turbo Coding Technology in High‐Speed Underwater Acoustic OFDM Communication
Hassanin et al. Analog mappings for non-linear channels with applications to underwater channels
CN111431620B (zh) 一种基于ppm调制的差分空间调制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14641017A (zh) 智能反射面辅助的短包无线通信与能量传输系统优化方法
CN108199752A (zh) 一种低复杂度的双极化卫星mimo信号检测方法
AL-Khafaji et al. Simple analysis of BER performance for BPSK and MQAM over fading channel
CN116170856A (zh) 透射反射型智能反射面辅助非正交多址接入短包通信方法
Archana et al.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efficient power consump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IMO-OFDMA
Qin et al. Blind Equalization of 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 Algorithm in Multipath Propagation
CN113965281B (zh) 一种基于端到端学习的空中计算系统设计方法
Geiselhart et al. Graph Search based Polar Code Design
CN114389667B (zh) 一种多播物理层安全通信方法
Yu et al. Joint Physical Layer Frame Optimization and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