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1452B - 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1452B
CN115441452B CN202211156000.1A CN202211156000A CN115441452B CN 115441452 B CN115441452 B CN 115441452B CN 202211156000 A CN202211156000 A CN 202211156000A CN 115441452 B CN115441452 B CN 115441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quisition
compensation
result
harmonic
tim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560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1452A (zh
Inventor
李稳良
张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lai Zh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lai Zh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lai Zh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lai Zhej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560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1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1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1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1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1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涉及谐波补偿相关领域,对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生成采集补偿周期,控制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信号采集结果;根据用户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影响评价,基于影响评价结果生成新增采集时间节点;并得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基于所述信号采集结果和所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生成动态补偿信号,并基于所述动态补偿信号控制所述信号补偿装置进行所述监测区间的补偿,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谐波补偿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平衡谐波补偿周期和波动变化平衡关系,导致进行谐波补偿不够智能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谐波补偿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谐波是由非线性负载产生的,与所加电压不呈线性关系的非正弦电流。近三四十年来,各种电力电子装置的迅速发展使得公用电网的谐波污染日趋严重,由谐波引起的各类故障和事故不断发生,谐波的危害已经愈发的引起重视。
谐波使得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效率降低,电气设备过热,产生振动和噪声,并使设备绝缘和老化,使用寿命缩短。
现有技术在进行谐波补偿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平衡谐波补偿周期和波动变化平衡关系,导致进行谐波补偿不够智能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谐波补偿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平衡谐波补偿周期和波动变化平衡关系,导致进行谐波补偿不够智能的技术问题,达到结合用电信息设定采集补偿周期,进而智能进行补偿周期和波动变化平衡的补偿,降低谐波危害的同时,降低补偿成本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补偿系统,所述智能补偿系统与信号采集装置、信号补偿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监测区间的用户历史用电信息;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基于用电分析结果生成采集补偿周期;基于所述采集补偿周期控制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信号采集结果;获得所述监测区间的用户设备使用信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影响评价,基于影响评价结果生成新增采集时间节点;基于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基于所述信号采集结果和所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生成动态补偿信号,并基于所述动态补偿信号控制所述信号补偿装置进行所述监测区间的补偿。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监测区间的用户历史用电信息;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基于用电分析结果生成采集补偿周期;电信号采集模块,所述电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采集补偿周期控制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信号采集结果;新增节点模块,所述新增节点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监测区间的用户设备使用信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影响评价,基于影响评价结果生成新增采集时间节点;新增采集模块,所述新增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信号采集结果和所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生成动态补偿信号,并基于所述动态补偿信号控制信号补偿装置进行所述监测区间的补偿。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采集监测区间的用户历史用电信息基于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生成采集补偿周期;基于所述采集补偿周期控制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通过所述监测区间的用户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影响评价,基于影响评价结果生成新增采集时间节点;基于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基于所述信号采集结果和所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生成动态补偿信号,并基于所述动态补偿信号控制所述信号补偿装置进行所述监测区间的补偿。达到结合用电信息设定采集补偿周期,进而智能进行补偿周期和波动变化平衡的补偿,降低谐波危害的同时,降低补偿成本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的获得所述采集补偿周期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的细化获得所述采集补偿周期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的生成新增采集时间节点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信息采集模块1,分析模块2,电信号采集模块3,新增节点模块4,新增采集模块5,补偿模块6。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谐波补偿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平衡谐波补偿周期和波动变化平衡关系,导致进行谐波补偿不够智能的技术问题,达到结合用电信息设定采集补偿周期,进而智能进行补偿周期和波动变化平衡的补偿,降低谐波危害的同时,降低补偿成本的技术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补偿系统,所述智能补偿系统与信号采集装置、信号补偿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0:采集监测区间的用户历史用电信息;
步骤S200: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基于用电分析结果生成采集补偿周期;
具体而言,所述智能补偿系统为进行谐波智能采集、分析、补偿的系统,所述信号采集装置为可以进行电流信号、电压信号采集的设备,所述信号补偿装置为可以进行谐波补偿的装置,如有源滤波智能模块、谐波滤波电抗器等。且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和所述信号补偿装置分别与所述智能补偿系统通信连接,可以进行相互的信息传输。
所述监测区间为进行谐波补偿的补偿控制区间,为了对于谐波补偿更加的准确和智能,因此,将供电网供电区域分为多个控制区间,所述监测控制区间为多个控制区间中的一个,且所述多个控制区间相互之间的补偿和供电不相互影响。度所述监测区间内的所有用户进行数据统计,可以通过智能填表的方式,对所述监测区间内的所有用户进行用电器的信息统计,且通过信息统计结果结合实时监测的用户用电器的开合使用信息,得到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
更进一步的,为了准确统计每一户的用电器使用信息,可以通过电流监测结合用电设备联网验证统计的方式,在获得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后,对于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用电分析的过程为进行周期性数据分布后,进行每日用电评价。举例而言,采集三年的所述监测区间的用户设备使用时段信息,将采集信息按照季节特性进行首先的划分,即将存在特殊使用设备的周期提取,如将6-9月设定为第一季节周期,9-6月设定为第二季节周期,避免因为空调使用这一特征的季节性异常,引起后续每日使用设备的分析评价不准确,进而影响周期性采集的准确性的问题。将数据分为第一季节周期和第二季节周期后。对于第一季节周期和第二季节周期下的数据分别进行分析。以第一季节周期为例,将所述第一季节周期的数据分为周一数据集、周二数据集、周三数据集、周四数据集、周五数据集、周末数据集。对各个数据集进行电器每天的使用时段、使用数量的分析计算,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获得周一至周末的每一天的采集补偿周期。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步骤S200还包括:
步骤S210: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季节评价划分,获得季节用电划分结果;
步骤S220:构建用电设备的开合谐波影响值;
步骤S230:对所述季节用电划分结果进行同季节下用电设备开合频次统计,获得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其中,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包括时间标识;
步骤S240:基于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获得所述采集补偿周期。
具体而言,所述季节评价划分即为了避免与电器具有季节关联的设备造成季节性差异影响,进而影响频率采集结果而进行的分类。一般而言,对于季节性影响最大的即为夏季的空调或者冬季的制热空调。依据所述监测区间所在区域特性,进行所述季节性评价划分,示例性的,这里以只夏季开制冷空调为例,将季节性区间6-9月设定为第一季节周期,9-6月设定为第二季节周期。
依据所述第一季节周期和第二季节周期将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分为两组数据。所述用电设备的开合谐波影响值为依据各个设备的型号、功率、使用年限进行谐波产生影响的预估值,即将每一个可产生谐波的设备,基于大数据依据其产生谐波影响的大小,对其进行谐波影响值分配,根据分配结果构建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
对所述季节用电划分结果进行同季节下用电设备开合频次统计,获得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其中,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包括时间标识,更进一步的,对所述同季节下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划分,以使得获得的数据描述更加的准确,依据所述时间标识,将所述同季节下的数据分为周一至周末数据。依据周一至周末中每天的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进行一天中每个时间节点的谐波影响总值计算,根据总值计算结果进行采集频次分配,基于分配二级果获得所述采集补偿周期。通过进行季节性划分和开合谐波影响值的构建,进而使得后续的采集补偿周期的划分更加的准确,进而为后续进行准确的动态补偿提供了数据支持。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申请步骤S240还包括:
步骤S241:基于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进行时间节点影响值计算,获得时间节点影响值集合;
步骤S242:依据所述时间节点影响值集合进行采集周期权重分布;
步骤S243:通过采集周期权重分布结果获得所述采集补偿周期。
具体而言,在同季节下以周一数据为例,获得在所述同季节下所有的周一数据,且所述数据均具有精确到小时的时间标识,数据为设备的使用数据。根据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对所述设备进行影响值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和使用时间获得一天中各个时间节点的影响值集合,并将所述周一数据求取平均值,获得所述时间节点影响值集合。举例而言,1点:设备A,B,C,对应频次:A:10,B:5,C:20,2点:设备A,B,C,对应频次:A:20,B:0,C:30,3点:设备A,B,C,对应频次:A:30,B:10,C:0,且开合谐波影响值:A:1,B:2,C:3。则1点时间节点的影响值为:10×1+5×2+20×3=80;2点时间节点的影响值为:20×1+0×2+30×3=110;3点时间节点的影响值为:30×1+10×2+0×3=50。则1点:2点:3点=80:110:50,当一天中采集的总次数设定完成后,可依据此比例关系进行周一的采集补偿周期的分配。同样,其余时间均按照上述方法分布,这里不再展开解释。对于同为周一的数据,对每个周一数据求取后,取均值作为周一的采集周期权重分布的计算值。
步骤S300:基于所述采集补偿周期控制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信号采集结果;
步骤S400:获得所述监测区间的用户设备使用信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影响评价,基于影响评价结果生成新增采集时间节点;
具体而言,所述采集补偿周期是在一天中,依据一天中各个时段的设备使用情况的不同,设定的具有不同侧重间隔的采集周期。如在第一季节周期内,对于空调使用次数频繁的时段,具有更高的采集频次,以保证准确及时的监测和补偿,降低谐波影响。
在设定好所述采集补偿周期后,在所述采集补偿周期的各个控制采集的时间节点,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所述信号采集结果。
更进一步的,为了适应于每一天中可能存在的设备新增或者减少的使用,因此,还需要进行新增采集时间节点的确定,以此来提高谐波补偿的稳定性,避免因为谐波补偿的不准确造成谐波危害。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信息为实时用户的设备使用信息,通过对于用户的设备实时使用信息采集,为后续进行准确的新增采集时间节点的确定提供了支持。
进一步来说,如图4所示,本申请步骤S400还包括:
步骤S410: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信息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进行新增谐波影响值计算,获得新增谐波影响值;
步骤S420:判断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是否满足预设波动阈值;
步骤S430:当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时,生成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
具体而言,依据所述采集补偿周期获得a采集时间节点,b采集时间节点,且a采集时间节点和b采集时间节点为相邻采集时间节点,在a采集时间节点下,记录此时的设备使用信息,包括使用数量、使用种类,并基于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计算获得a节点初始值。而后,在所述a节点初始值基础上,对于在a采集时间节点到b采集时间节点中新增谐波影响值计算,即对于a到b之间任一时刻的新增值均为相对于a节点初始值的新增值。
所述预设波动阈值为进行新增预估谐波影响值对于实际谐波补偿的影响预设区间,当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不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即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在所述预设波动阈值范围内,此时认为a采集时间节点的谐波补偿仍在当前时间节点适配,未超过不许可范围,当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则表明当前采集节点下的新增谐波影响值已经不能单单依据a采集时间节点的谐波补偿进行补偿,否则可能出现谐波更大的危害影响,因此,当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时,将当前的采集节点生作为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通过进行新增谐波影响值的估算,进而获得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为后续进行准确、适配的动态谐波补偿提供了支持。
步骤S500:基于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
步骤S600:基于所述信号采集结果和所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生成动态补偿信号,并基于所述动态补偿信号控制所述信号补偿装置进行所述监测区间的补偿。
具体而言,基于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按照采集的时间节点,通过对应采集时间节点下的谐波分析结果生成所述动态补偿信号,基于所述动态补偿信号控制所述信号补偿装置进行补偿。
更进一步而言,在采集补偿周期节点中,依据各个采集补偿周期采集的信号,将其小波变换或者傅里叶变换的谐波检测等方式,分析获得与其匹配的补偿信号,并通过所述信号补偿装置在所述采集补偿周期的对应节点进行补偿;对于新增信号采集结果,同样生成补偿信号后,在采集新增信号的节点,通过所述补偿信号基于所述信号补偿装置进行补偿。通过进行采集周期的设定分布,结合新增采集信号点,进而使得最终的谐波补偿与实际谐波波动更加的契合,进而降低谐波危害,结合用电信息设定采集补偿周期,进而智能进行补偿周期和波动变化平衡的补偿,降低谐波危害的同时,实现降低补偿成本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430还包括:
步骤S431:根据采集补偿周期获得第一采集时间节点;
步骤S432:判断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时间间隔是否满足预设时间区间;
步骤S433:当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时间间隔满足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则将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提前至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为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的相邻采集时间节点,且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为未进行采集的时间节点。在进行新增采集时间节点设定时,不仅仅只依据新增谐波影响值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这一个判定条件,还需要判断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的时间关系。
所述预设时间区间为设定时间区间,可以根据大数据或者需求任意设定,这里不再进行限制性展开解释。判断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时间间隔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时间区间。当不能满足时,表明此时获得的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还有很久的时间,因此可以新增采集时间节点,来保证适配谐波的变化。当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时间间隔满足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表明此时的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时间距离较近,因此不需要盲目的新增采集节点,以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此时只需要进行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提前调整,来适配所述述新增谐波影响值,即将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提前至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通过进行新增采集时间节点的进一步限定判定,进而使得获得的采集节点更加的科学准确,进而为智能进行补偿周期和波动变化平衡的补偿,降低谐波危害的同时,实现降低补偿成本夯实基础。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420还包括:
步骤S421:当到达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时,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仍不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则对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进行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计算,获得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
步骤S422:判断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是否满足约束增长平均值;
步骤S423:当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满足所述约束增长平均值时,则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信号采集。
具体而言,在进行实际的信号采集执行的过程中,不仅仅只针对于异常使用的谐波影响生成新增采集节点,还需要针对于稳定区间的对应时间采集周期下的采集节点取消采集。这样,既能在保证控制谐波危害的同时,控制谐波治理成本。
对到达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前的新增谐波影响值进行持续监测,判断当到达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时,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是否仍然不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此时需要根据监测过程中的新增谐波影响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来判断是否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信号采集。
所述约束增长平均值为依据预设波动阈值设定的,单位时间内的增长平均值。通过在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下的新增谐波影响值和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前一采集时间节点的谐波影响值的差值,除以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和所述前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时长,获得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判断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是否满足约束增长平均值,当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满足所述约束增长平均值时,则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信号采集,当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不满足所述约束增长平均值,则仍然在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进行信号采集。通过进行采集时间节点的进一步取消判定和约束,进而使得获得的信号采集节点更加的科学合理,为后续进行智能化的补偿提供了支持。
进一步的,本申请步骤S423还包括:
步骤S4231:判断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后的连续累计取消次数是否在三次内;
步骤S4232:当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连续累计取消次数不在三次内时,则不允许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信号采集。
具体而言,为了避免多次连续取消,进而出现谐波补偿数据与实际的谐波波动出现过大的偏差,因此,需要进行连续取消的次数约束限定,即三次限定。当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满足所述约束增长平均值时,此时判断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临近三次采集时间节点,即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上一采集时间节点记作节点1,所述节点1的上一采集时间节点记作节点2,所述节点2的上一采集节点记作节点3,判断节点1节点2和节点3是否都取消采集,当节点1,节点2和节点3都已取消采集,则所述第一采集节点如果取消,则不能满足连续累计取消次数在三次内的约束,此时的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不能取消信号采集。通过进行连续采集次数的约束,避免因为评估出现误差,长时间未进行谐波补偿的修正,造成谐波的异常影响,进而为提高谐波补偿精度夯实了基础。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系统,如图5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1,所述信息采集模块1用于采集监测区间的用户历史用电信息;
分析模块2,所述分析模块2用于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基于用电分析结果生成采集补偿周期;
电信号采集模块3,所述电信号采集模块3用于基于所述采集补偿周期控制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信号采集结果;
新增节点模块4,所述新增节点模块4用于获得所述监测区间的用户设备使用信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影响评价,基于影响评价结果生成新增采集时间节点;
新增采集模块5,所述新增采集模块5用于基于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
补偿模块6,所述补偿模块6用于基于所述信号采集结果和所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生成动态补偿信号,并基于所述动态补偿信号控制信号补偿装置进行所述监测区间的补偿。
进一步的,所述分析模块2还用于:
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季节评价划分,获得季节用电划分结果;
构建用电设备的开合谐波影响值;
对所述季节用电划分结果进行同季节下用电设备开合频次统计,获得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其中,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包括时间标识;
基于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获得所述采集补偿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分析模块2还用于:
基于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进行时间节点影响值计算,获得时间节点影响值集合;
依据所述时间节点影响值集合进行采集周期权重分布;
通过采集周期权重分布结果获得所述采集补偿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新增节点模块4还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信息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进行新增谐波影响值计算,获得新增谐波影响值;
判断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是否满足预设波动阈值;
当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时,生成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新增节点模块4还用于:
根据采集补偿周期获得第一采集时间节点;
判断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时间间隔是否满足预设时间区间;
当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时间间隔满足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则将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提前至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新增节点模块4还用于:
当到达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时,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仍不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则对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进行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计算,获得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
判断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是否满足约束增长平均值;
当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满足所述约束增长平均值时,则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信号采集。
进一步的,所述新增节点模块4还用于:
判断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后的连续累计取消次数是否在三次内;
当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连续累计取消次数不在三次内时,则不允许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信号采集。
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系统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补偿系统,所述智能补偿系统与信号采集装置、信号补偿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监测区间的用户历史用电信息;
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基于用电分析结果生成采集补偿周期;
基于所述采集补偿周期控制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信号采集结果;
获得所述监测区间的用户设备使用信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影响评价,基于影响评价结果生成新增采集时间节点;
基于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
基于所述信号采集结果和所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生成动态补偿信号,并基于所述动态补偿信号控制所述信号补偿装置进行所述监测区间的补偿;
其中,所述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基于用电分析结果生成采集补偿周期,包括:
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季节评价划分,获得季节用电划分结果;
构建用电设备的开合谐波影响值;
对所述季节用电划分结果进行同季节下用电设备开合频次统计,获得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其中,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包括时间标识;
基于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获得所述采集补偿周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进行时间节点影响值计算,获得时间节点影响值集合;
依据所述时间节点影响值集合进行采集周期权重分布;
通过采集周期权重分布结果获得所述采集补偿周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信息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进行新增谐波影响值计算,获得新增谐波影响值;
判断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是否满足预设波动阈值;
当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时,生成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采集补偿周期获得第一采集时间节点;
判断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时间间隔是否满足预设时间区间;
当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与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时间间隔满足所述预设时间区间时,则将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提前至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到达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时,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仍不满足所述预设波动阈值,则对所述新增谐波影响值进行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计算,获得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
判断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是否满足约束增长平均值;
当所述谐波影响增长平均值满足所述约束增长平均值时,则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信号采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后的连续累计取消次数是否在三次内;
当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连续累计取消次数不在三次内时,则不允许取消所述第一采集时间节点的信号采集。
7.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监测区间的用户历史用电信息;
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基于用电分析结果生成采集补偿周期;
电信号采集模块,所述电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采集补偿周期控制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信号采集结果;
新增节点模块,所述新增节点模块用于获得所述监测区间的用户设备使用信息,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信息进行影响评价,基于影响评价结果生成新增采集时间节点;
新增采集模块,所述新增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新增采集时间节点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进行电流和电压信号采集,得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
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信号采集结果和所述新增信号采集结果生成动态补偿信号,并基于所述动态补偿信号控制信号补偿装置进行所述监测区间的补偿;
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用户历史用电信息进行季节评价划分,获得季节用电划分结果;
构建用电设备的开合谐波影响值;
对所述季节用电划分结果进行同季节下用电设备开合频次统计,获得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其中,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包括时间标识;
基于所述开合频次统计结果和所述开合谐波影响值获得所述采集补偿周期。
CN202211156000.1A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441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6000.1A CN115441452B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6000.1A CN115441452B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1452A CN115441452A (zh) 2022-12-06
CN115441452B true CN115441452B (zh) 2023-07-18

Family

ID=84249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6000.1A Active CN115441452B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145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0764A (zh) * 2022-02-23 2022-07-08 江苏森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表实时监测数据的谐波分析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1967B2 (ja) * 2007-04-17 2013-08-14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圧変動補償装置の制御方式
CN203617716U (zh) * 2013-09-05 2014-05-28 林川 电力系统新型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
CN203951199U (zh) * 2014-06-24 2014-11-19 湖北能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化的智能动态无功补偿控制装置
CN104155517B (zh) * 2014-09-03 2017-03-0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数字化电能表非整周期采样误差补偿方法及系统
CN105529823B (zh) * 2014-09-28 2019-05-17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基于用电负载管理识别系统的终端及终端搭建系统
CN106026095A (zh) * 2016-05-12 2016-10-12 毛书凡 利用动态电容实现终端补偿和谐波抑制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9472404A (zh) * 2018-10-31 2019-03-15 山东大学 一种电力负荷短期预测方法、模型、装置及系统
CN113839396A (zh) * 2021-10-10 2021-12-24 费莱(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电网线损修复的动态无功补偿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0764A (zh) * 2022-02-23 2022-07-08 江苏森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表实时监测数据的谐波分析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1452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ia et al. Historical-data-based energy management in a microgrid with a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5706325B (zh) 电网频率响应
CN103618383A (zh) 配电网监测管理系统
AU2014319347A1 (en) Control device, power storage device, battery control system, battery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battery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2087055B (zh) 一种应用于低压台区电表网络的拓扑识别方法
Ucer et al. An internet-inspired proportional fair EV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EP3427390A1 (en) Optimized smart meter reporting schedule
CN110346661B (zh) 一种用户电压异常自动巡检的方法及系统
CN115169999A (zh) 一种基于采集通信模块的电力负荷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504432B (zh) 一种变电站接地网监控系统
Kumar et al. Ramp-rate limiting strategies to alleviate the impact of PV power ramping on voltage fluctuations us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P3820011A1 (de) Lastverwalt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s solchen lastverwaltungssystems
Fang et al. A statistical approach to guide phase swapping for data-scarce low voltage networks
CN115441452B (zh) 一种基于谐波分离检测的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
CN111654112B (zh) 一种无功补偿电容器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50450B (zh) 一种电能质量干扰源特征谐波建模方法
CN116862036A (zh) 一种负载预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3934795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管理的电网预警系统
CN109494707B (zh) 用于监视和控制电网的方法
Goud et al. Enhancing the Share of Solar PV Energy in BVRIT Campus Distribution Grid using Campus Energy Monitoring System (CEMS)
Coster et al. Capacity management of low voltage grids using universal smart energy framework
CN112419699A (zh) 适用于电力系统的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1620250A (zh) 量测质量的自适应监测方法
Zarrilli et al. Receding horizon voltage control in LV networks with energy storage
CN109494739A (zh) 基于最大熵增的电网薄弱分区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