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4617B - 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4617B
CN115434617B CN202211011992.9A CN202211011992A CN115434617B CN 115434617 B CN115434617 B CN 115434617B CN 202211011992 A CN202211011992 A CN 202211011992A CN 115434617 B CN115434617 B CN 115434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door
photovoltaic module
door leaf
main body
flexible de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19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34617A (zh
Inventor
曾得雄
江勇军
李卫东
吴昊
曾伟清
彭成泉
李广立
程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huifa Xingye Technology Co ltd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Zhuhai China Construction Xingye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Zhuhai Xingye Energy Sa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Singyes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Shuifa Ene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huifa Xingye Technology Co ltd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Zhuhai China Construction Xingye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Zhuhai Xingye Energy Sa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Singyes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Shuifa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huifa Xingye Technology Co ltd, Shuifa Xingye Energy Zhuhai Co ltd, Zhuhai China Construction Xingye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Zhuhai Xingye Energy Sa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Singyes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Shuifa Ene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huifa Xi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19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34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34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4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34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4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48Wings connected at their edges, e.g. foldable wings
    • E06B3/481Wings foldable in a zig-zag manner or bi-fold wings
    • E06B3/483Wings foldable in a zig-zag manner or bi-fold wings folding upward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E06B7/08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28Other arrangements on doors or windows, e.g. door-plates, windows adapted to carry plants, hooks for window clean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40Thermal components
    • H02S40/42Coo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40Thermal components
    • H02S40/42Cooling means
    • H02S40/425Cooling means using a gaseous or a liquid coolant, e.g. air flow ventilation, water circ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折叠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其中,多个折叠门扇之间顺次铰接连接,折叠门扇包括柔性变形部和多个依次串联连接的主体部;柔性变形部的一竖直侧边与位于最首端的主体部相连接,柔性变形部相对另一竖直侧边与位于最尾端的主体部相连接,柔性变形部与多个主体部之间形成流体空腔,流体空腔的体积被配置为在多个主体部之间的展开状态与收扰状态之间相互切换时能够发生改变;主体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风格栅、光伏组件和第二通风格栅。本公开利用烟囱效应将光伏组件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时带走,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从而起到降低室内空调能耗的作用。

Description

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折叠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
背景技术
折叠门主要适用于工业车间、商场、办公楼、展示厅和家庭装潢等场所起隔断、屏风作用,内门、外门均可安装使用。折叠门为多扇折叠,可推移到侧边,占空间较少,同时具有隔温、防尘、降噪隔音、遮蔽等作用。随着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近年来大量光伏技术开始逐步运用到建筑领域中,在传统门窗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光伏发电功能的新型门窗系统成为了绿色建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光伏技术在建筑门窗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难点:首先,光伏组件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会严重下降,缩短光伏组件使用寿命;其次,夏季气温较高,光伏组件发电量大,发电产生的热量会造成门窗温度上升,从而增加室内空调能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产生的热量会影响发电效率以会增加室内空调能耗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门扇,所述折叠门扇包括柔性变形部及与所述柔性变形部连接的串联门结构,所述串联门结构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多个主体部,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柔性变形部位于所述折叠门扇的一侧,所述串联门结构位于所述折叠门扇的另一侧;定义在所述串联门结构的串联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的主体部分别为首端的主体部和尾端的主体部,所述柔性变形部的一竖直侧边与首端的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柔性变形部相对另一竖直侧边与尾端的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柔性变形部与所述串联门结构之间形成流体空腔,所述流体空腔的体积被配置为在所述串联门结构于展开状态与收扰状态之间相互切换时能够发生改变且不为零;每个所述主体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风格栅、光伏组件和第二通风格栅。
进一步地,所述的折叠门扇还包括雾化装置,用于沿由上至下的方向向所述流体空腔中喷雾。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柔性变形部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流体空腔内的温度值;
所述主体部的背向所述柔性变形部的一侧设置有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折叠门扇的室外侧的照度值;
所述雾化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温度值不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照度值不小于第一预设照度值时,向所述流体空腔中喷雾。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第一通风格栅、光伏组件和第二通风格栅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所述光伏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通风格栅和所述第二通风格栅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以改变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光伏组件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相铰接,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光伏组件相抵接,所述凸轮的转动能够使所述光伏组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固定于一凸轮轴上,所述凸轮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相平行;所述凸轮轴与支撑框架之间具有定位结构,用于通过所述凸轮使所述光伏组件转动后,使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方向之间能够保持预设角度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还设置回位弹性件,以使所述光伏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回位的趋势;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凸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蜗杆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蜗轮的轴线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变形部的表面固定弹性变形条,所述弹性变形条被配置为使所述柔性变形部能够向所述折叠门扇的室外侧的方向弯曲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门扇中的主体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光伏组件的高度不小于所述主体部的高度的70%;所述第一通风格栅的高度不大于所述主体部的高度的15%;所述第二通风格栅的高度不大于所述主体部的高度的15%。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折叠门系统,其包括:任一所述的折叠门扇,所述折叠门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折叠门扇之间顺次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伏折叠门系统还包括横向门框,多个所述折叠门扇吊装于所述横向门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伏折叠门系统还包括竖向门框,所述横向门框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竖向门框,所述竖向门框用于支撑所述横向门框;所述横向门框中设置吊轨,所述吊轨中安装有滑动滚轮,所述滑动滚轮的滚轮轴与所述折叠门扇相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本申请通过将一柔性变形部相对的两个竖直侧边分别与最首端及最尾端的主体相连接后,这样每个折叠门扇中的多个主体部及柔性变形部之间便形成一流体空腔,这样利于气体从第二通风格栅进入流体空腔,并利用烟囱效应将光伏组件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时带走,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并且利用柔性变形部减少热量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从而起到降低室内空调能耗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光伏折叠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光伏折叠门系统处于展开状态;
图2是图1提供的光伏折叠门系统的横剖示意图;
图3是图1提供的光伏折叠门系统的横剖示意图,其中,光伏折叠门系统处于收拢状态;
图4是图1提供的光伏折叠门系统的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提供的光伏折叠门系统的竖剖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提供的光伏折叠门系统中的光伏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提供的光伏折叠门系统中的光伏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框架上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折叠门系统中所应用的圆柱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光伏折叠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柔性变形部的底部安装有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光伏折叠门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柔性变形部上固定有弹性变形条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折叠门扇;100、柔性变形部;101、主体部;102、室内侧;103、室外侧;104、第一通风格栅;105、光伏组件;106、第二通风格栅;107、流体空腔;108、横向门框;109、竖向门框;110、底部门框;111、吊轨;112、滑动滚轮;113、喷淋水管;114、雾化喷头;115、光照传感器;116、温度传感器;117、支撑框架;118、径向凸轮;119、回位弹性件;120、蜗轮;121、蜗杆;122、圆柱凸轮;123、曲线凹槽;124、针杆;125、弹性变形条;126、集水槽;127、合页;128、手柄;129、凸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折叠门主要适用于工业车间、商场、办公楼、展示厅和家庭装潢等场所起隔断、屏风作用,内门、外门均可安装使用。折叠门为多扇折叠,可推移到侧边,占空间较少,同时具有隔温、防尘、降噪隔音、遮蔽等作用。在传统门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光伏发电功能的门成为了绿色建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光伏技术在建筑门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难点:首先,光伏组件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降温,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会严重下降,缩短光伏组件使用寿命;其次,夏季气温较高,光伏组件发电量大,如果不采取降温,发电产生的热量会造成门窗温度上升,从而增加室内空调能耗。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折叠门系统,以解决发明人认识到的问题。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折叠门系统,其包括折叠门扇10,折叠门扇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折叠门扇10之间顺次活动连接,每个折叠门扇10包括柔性变形部100以及与柔性变形部相连接的串联门结构,串联门结构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多个主体部,相邻两个主体部之间活动连接,即每个串联门结构中多个主体部101之间依次活动串联连接,柔性变形部100位于折叠门扇10的一侧,主体部101位于折叠门扇10的另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变形部100位于折叠门扇10的室内侧102,主体部101位于折叠门扇10的室外侧103。
在同一个折叠门扇10中,多个主体部101依次活动串联连接形成一个串联门结构,该串联门结构可以处于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串联门结构可以在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灵活变化。在该串联门结构的串联方向上,包括最首端的主体部101和最尾端的主体部101,在同一个折叠门扇10中,柔性变形部100的一竖直侧边与位于最首端的主体部101相连接,柔性变形部100相对另一竖直侧边与位于最尾端的主体部101相连接,多个主体部101形成的串联门结构与柔性变形部100之间形成流体空腔107,流体空腔107的体积在多个主体部101于展开状态与收扰状态之间相互切换时能够发生改变且不为零;每个主体部10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风格栅104、光伏组件105和第二通风格栅106,参见图4所示,光伏组件105位于第一通风格栅104和第二通风格栅106之间。
本申请通过在同一个折叠门扇10中将柔性变形部100相对的两个竖直侧边分别与最首端及最尾端的主体部101相连接后,这样每个折叠门扇10中的多个主体部101与柔性变形部100之间便形成流体空腔107,这样利于气体从第二通风格栅106进入流体空腔107,并利用烟囱效应将光伏组件105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时带走,提高光伏组件105的发电效率,并且利用柔性变形部100减少热量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从而起到降低室内空调能耗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折叠门扇10之间的活动连接可以采用铰接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折叠门扇10依次串联连接,且相邻两个折叠门扇10之间相活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折叠门扇10之间铰接。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折叠门扇10之间通过合页127相铰接,每个折叠门扇10中相邻两个主体部101之间也可通过合页127相铰接,这样可以提高铰接的稳定性,并且利于降低成本。多个折叠门扇10依次串联连接的方式,以及多个主体部101依次串联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在室外侧103观察折叠门扇10时从左至右依次连接,也可以是在室外侧103观察折叠门扇时从右至左依次连接;当多个主体部101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时,位于最首端的主体部101在位于最尾端的主体部101的左侧。每个折叠门扇中的多个主体部101之间具有展开状态及收扰状态;第一通风格栅104实现外界与流体空腔107之间的连通,第二通风格栅106实现外界与流体空腔107之间的连通。通过利用光伏组件105实现太阳能发电。
多个折叠门扇10展开状态下,每个折叠门扇中相邻两个主体部101之间的折叠角度B为预设值,例如在展开状态下,该预设值为60°、90°、100°、110°或120°,每个折叠门扇中相邻两个主体部101之间的折叠角度,即其中一个主体部的高度边与宽度边形成的面与另一个主体部的高度边与宽度边形成的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如此,在每个折叠门扇10中,当多个主体部101展开时,流体空腔107的体积不为零,同时,在多个主体部101收拢折叠时,流体空腔107的体积也不为零,即在同一个折叠门扇10中,多个主体部101形成的串联门结构不管处于展开状态还是处于收拢折叠状态,串联门结构与柔性变形部100之间仍具用流体空腔107,即流体空腔107的体积始终不为零,这样利于气流的流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折叠门扇中,设每个主体部的宽度为d2,柔性变形部的宽度为d1,柔性变形部的宽度为柔性变形部展平后的宽度;多个主体部101的总宽度大于柔性变形部100的总宽度。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折叠门扇的高度方向,柔性变形部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折叠门扇的高度方向。在同一个折叠门扇10中,当柔性变形部100完全展平时,多个主体部101中的相邻主体部101仍然处于弯折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个折叠门扇10中的主体部101的数量为两个。同一个折叠门扇10中的柔性变形部100的相对两侧边分别连接至两个主体部101上。同一个折叠门扇10中,柔性变形部100和两个主体部101合围的空间为流体空腔107。同一个折叠门扇10中,当柔性变形部100完全展平时,两个主体部101仍然处于弯折状态,当两个主体部101折叠收拢时,两个主体部101并未完全贴合在一起,而是形成设定的折叠角度,使得柔性变形部100随着两个主体部101一并折叠时仍然与两个主体部101之间形成有流体空腔107。每折叠门扇中的主体部101的数量为两个,这样两个主体部展开后,使柔性变形部展开张紧后,使得流体空腔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主体部的宽度为三角形的一条边的边长,柔性变形部的宽度为三角形的一条边的边长,这样两个主体部形成了三角形的两个边,这样由三角形的定义可知,两个边长的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即两个主体部的宽度的和大于柔性变形部的宽度。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折叠门系统还包括横向门框108和竖向门框109,横向门框108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竖向门框109,即竖向门框109的数量有两个;竖向门框109用于支撑横向门框108;多个折叠门扇10设置于两个竖向门框109之间。
多个折叠门扇10吊装于横向门框108上,多个折叠门扇10在横向门框108上滑动,以实现折叠门扇10的展开和收拢。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叠门扇10与横向门框108通过吊轨111和滑动滚轮112来实现活动连接,具体地,横向门框108中设置吊轨111,吊轨111中安装有滑动滚轮112,滑动滚轮112的滚轮轴与折叠门扇10相连接。光伏折叠门系统还包括底部门框110,竖向门框109固定于底部门框110上。
参见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门框108中设置雾化装置,用于沿由上至下的方向向流体空腔107中喷雾。通过雾化装置向流体空腔107中喷雾,这样利于实现对流体空腔107进行降温,从而利于对光伏组件105进行降温。在一个实施例中,光伏组件105的背面(即朝向柔性变形部100的一面)具有导热散热薄片,导热散热薄片可为铝薄,这样一方面利于导热,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水,可以理解地,导热散热薄片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导热和防水功能的金属或合金薄片。雾化装置包括喷淋水管113,沿喷淋水管113的长度延伸方向布设有多个雾化喷头114,喷淋水管113布设于横向门框108中,雾化喷头114用于向流体空腔107中喷入水雾。每个流体空腔107中至少对应一个雾化喷头114;雾化喷头114的出口方向可以朝向光伏组件105,也可以竖直向下喷雾,这样雾气与向上流动的气流形成对流,可以更好的实现对流体空腔107中的温度进行降温,也利于实现对光伏组件105的降温。流体空腔107的横截面大致呈三角形。
需要说明的是,喷淋水管113与水泵连通或与具有水压的水源相连通,以提供水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01的朝向柔性变形部100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6,温度传感器116被配置为检测流体空腔107内的温度信息;主体部101的背向柔性变形部100的一侧设置有光照传感器115,光照传感器115被配置为检测折叠门扇10的室外侧103的照度信息;雾化装置被配置为在温度传感器116所测的温度值不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光照传感器115所测的照度值不小于第一预设照度值时,向流体空腔107中喷雾。这样通过温度传感器116和光照传感器115可以较好的对光伏组件105提供预警保护及降温保护。第一预设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40℃-45℃,第一预设照度值的取值范围为1000lx(勒克斯)-1100lx(勒克斯)。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伏折叠门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未示出),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或单片机控制器,第一预设温度值为40℃,第一预设照度值为1000lx;雾化喷头114与喷淋水管113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未示出),通过电磁阀的开关控制雾化喷头114的启停。光照传感器115、温度传感器116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实现电磁阀的开关,以实现雾化喷头114的启停;控制器用于接收光照传感器115发送的照度信息,以及接收温度传感器116发送的温度信息,通过对照度信息和温度信息分别进行比较判断,以控制电磁阀的启停。
当温度信息不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照度信息不小于第一预设照度值时,雾化装置向流体空腔107中喷雾,雾化装置以持续喷雾的方式向流体空腔107中喷雾,当温度传感器116检测到流体空腔107中的温度持续低于第一预设温度第一设定时间后,雾化装置以间歇工作的方式工作持续工作第二设定时间后,雾化装置停止工作;间歇工作的方式为雾化装置喷雾设定时间后再停止设定时间后,再开启工作,以这样周期性的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照度值不小于第二预设照度值,且温度值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表示光伏组件105工作状态正常,雾化装置不进行喷雾操作。当照度值不大于第三预设照度值,且温度值大于第三预设温度值时,表示光伏组件105短路或发生故障,控制器通过使断路器断开光伏折叠门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供电线路。第二预设照度值为900lx~1000lx(勒克斯),第二预设温度值为40℃~35℃;第三预设照度值不大于为1lx~0.2lx(勒克斯),第三预设温度值为20℃~2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预设照度值为1000lx(勒克斯),第二预设温度值为40℃;第三预设照度值不大于为0.2lx(勒克斯),第三预设温度值为25℃。从而实现通过控制器、光照传感器115、温度传感器116和电磁阀之间的配合实现对光伏组件105的预警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风格栅104的下边侧中间朝向室外侧103安装光照传感器115,可选地,光照传感器115为光敏传感器;第一通风格栅104下边侧中间朝向流体空腔107的一侧安装温度传感器116,可选地,温度传感器116为热敏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横向门框108的两端的两个竖向门框109上分别安装有检测开关,检测开关用于检测多个折叠门扇10是否处于展开状态,当两个检测关开均检测到折叠门扇10的展开信号时,表示多个折叠门扇1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控制器控制光伏组件启动工作;当两个检测开关至多一个检测到折叠门扇10的展开信号时,表示多个折叠门扇10处于收拢状态,此时控制器控制光伏组件停止工作。启动开关为接近开关或触碰开关,当位于边侧的折叠门扇10接近接近开关或触碰到触碰开关时,表示检测到折叠门扇10的展开信号。
请同时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01还包括支撑框架117,第一通风格栅104、光伏组件105和第二通风格栅106分别安装于支撑框架117上,且光伏组件105位于第一通风格栅104和第二通风格栅106之间。支撑框架117包括主边框以及设置于主边框内的两根横向杆,以将支撑框架117分隔三个空格,主边框呈矩形。位于最顶部的空格安装第一通风格栅104,位于最底部的空格安装第二通网格栅。
参见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105固定于支撑框架117上,且位于第一通风格栅104和第二通风格栅106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105可以通过与丝杆配合,实现光伏组件105在支撑框架117上升降设置,以充分利于光照,光伏组件105的升降设置及角度调节配合设置更有利于提高发电效率。
在一些其它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和图8所示,光伏组件105以可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于支撑框架117上。在光伏组件105以可以转动的方式安装支撑框架117上时,光伏组件105四周边缘与支撑框架117之间具有柔性密封结构,这样保护气流不会从光伏组件105的四周流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密封结构为阻燃布。光伏组件105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以改变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的高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第一轴线与支撑框架117的高度方向相垂直,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的高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位于支撑框架117的室外侧103,也即该夹角为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的室外侧103的一面之间所成的夹角。光伏组件105的顶部与支撑框架117之间相铰接,且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之间设置有凸轮,凸轮与光伏组件105相抵接,凸轮的转动能够使光伏组件105绕第一轴线转动。第一轴线与支撑框架117的宽度方向相平行。凸轮的转动使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的高度方向之间的夹角能够改变,以适度调整光伏组件105与光线之间的角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度光伏组件105的发电效率。凸轮固定于一凸轮轴129上,凸轮轴与支撑框架117之间具有定位结构,用于通过凸轮使光伏组件105转动后,使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的高度方向之间能够保持预设角度的状态。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之间还设置回位弹性件119,以使光伏组件105具有相对于支撑框架117回位的趋势;定位结构包括蜗轮120和蜗杆121,蜗轮120与凸轮轴固定连接,蜗轮120与蜗杆相啮合,蜗杆121的转动轴线与蜗轮120的轴线相垂直。回位弹性件119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光伏组件105相连接,弹簧相对的另一端与支撑框架117相连接。蜗杆通过轴承(未示出)安装于支撑框架117上,且蜗杆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支撑框架117的厚度方向,可选的蜗杆的一端安装有手柄或蜗杆的一端与电机连接,通过手柄128使蜗杆转动以实现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的高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的手动调节,或通过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以实现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的高度方向之间夹角的自动调节。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实现自锁,即使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的高度方向之间能够保持预设角度的状态;其中,蜗杆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与蜗杆之间接触的摩擦角。凸轮轴和蜗杆固定连接后,两者形成两个端部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框架117上。参见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轮为径向凸轮118。当采用电机调节时,电机与控制开关相连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机的启停。
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凸轮为圆柱凸轮122,圆柱凸轮122的横截面最大直径处处相等,采用圆柱凸轮122用于对光伏组件105的夹角起到微调的作用。圆柱凸轮122上的曲线凹槽123为封闭的凹槽,即凹槽沿着一条封闭的曲线延伸形成,且曲线凹槽123平均分成两段,分别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以设定平面镜像设置,圆柱凸轮122的轴线位于设定平面中。圆柱凸轮122上的曲线凹槽123的第一段的槽深为由圆柱凸轮12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至第一设定值后,曲线凹槽123的第二段的槽深再由圆柱凸轮122的另一端向圆柱凸轮122的一端逐渐减小;而光伏组件105朝向室内侧102的一面具有沿光伏组件105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燕尾槽,燕尾槽中限位一移动滑块,移动滑块固定有针杆124,针杆124的一端伸入曲线凹槽123,当凸轮轴转动时,使得针杆124沿曲线凹槽123移动,由于针杆124与移动滑块固定于一起,因此移动滑块能够在燕尾槽中往复移动。凸轮轴不断转动,实现针杆124在圆柱凸轮122的曲线凹槽123中往复移动,由于曲线凹槽123的槽深是变化的,因此针杆124会随着曲线凹槽123的槽深的变化,而使改变光伏组件105与支撑框架117的高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105的高度不大于主体部101的高度的70%;第一通风格栅104的高度不大于主体部101的高度的15%;第二通风格栅106的高度不大于主体部101的高度的15%。
参见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变形部100的表面固定弹性变形条125,弹性变形条125被配置为使柔性变形部100能够向折叠门扇10的室外侧103的方向弯曲变形。弹性变形条125由弹性塑料制成,弹性变形条125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柔性变形部100以隔离室外与室内之间的空间。
参见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变形部100的底部和/或支撑框架117的底部具集水槽126,集水槽126用于收集雾气冷疑后在柔性变形部100的表面和/或支撑框架117的表面上形成的水珠,水珠向下流动后进入集水槽126,集水槽126端部位于最边侧折叠门扇10的边侧,并且集水槽126与外接水管相连接,这样可以将集水槽126中的水排到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变形部100采用隔热防水材料制成,具体的,柔性变形部100采用珍珠棉覆铝膜或铝箔玻璃纤维布制成,这两种材质均具有一定的防水和隔热性能。需要说明的是,集水槽126的材质可以与柔性变形部100的材质相同,集水槽126与柔性变形部100可以为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折叠门扇10中相邻两个主体部101之间形成的折叠角度的范围为0°~120°之间,可选地,在使用时,相邻两个主体部101之间形成的折叠角度的最小值大于0°。
本申请实施例中,光伏折叠门系统在使用时,当流体空腔107的顶部对应于屋顶,且流体空腔107的顶部与屋顶之间的距离较小时,气流经第二通风格栅106进入,并从第一通风格栅104流出。当流体空腔107的顶部处于空旷位置时,气流可以从第二通风格栅106进入,气流可以从第一通风格栅104流出,以及从流体空腔107的顶部排出,这样通风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伏折叠门系统采用被动式通风技术,由第二通风格栅106吸入冷空气,通过流体空腔107内产生的“烟囱效益”将光伏组件105发电过程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光伏组件105的发电效率,减少热量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起到降低室内空调能耗的作用。另外,采用主动降温技术,利用雾化装置、光敏传感器和热敏传感器,判定降温策略,以对流体空腔107进行喷雾降温;从而实现利用流体空腔107内的烟囱效应和雾化喷淋降温相结合的方式将光伏组件105发电过程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光伏组件105的发电效率,减少热量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起到降低室内空调能耗的作用,这样不仅保留了传统折叠门正常使用功能,同时也解决了光伏组件105在发电过程中,通风散热效果差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折叠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门扇包括柔性变形部及与所述柔性变形部连接的串联门结构,所述串联门结构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两个主体部,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柔性变形部位于所述折叠门扇的一侧,所述串联门结构位于所述折叠门扇的另一侧;定义在所述串联门结构的串联方向上的相对两端的主体部分别为首端的主体部和尾端的主体部,所述柔性变形部的一竖直侧边与首端的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柔性变形部相对另一竖直侧边与尾端的所述主体部相连接;所述柔性变形部与所述串联门结构之间形成流体空腔,所述流体空腔的体积被配置为在所述串联门结构于展开状态与收扰状态之间相互切换时能够发生改变且不为零;每个所述主体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风格栅、光伏组件和第二通风格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门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雾化装置,用于沿由上至下的方向向所述流体空腔中喷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朝向柔性变形部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流体空腔内的温度值;
所述主体部的背向所述柔性变形部的一侧设置有光照传感器,所述光照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折叠门扇的室外侧的照度值;
所述雾化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温度值不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且所述照度值不小于第一预设照度值时,向所述流体空腔中喷雾。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第一通风格栅、光伏组件和第二通风格栅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上,且所述光伏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通风格栅和所述第二通风格栅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以改变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光伏组件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相铰接,且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光伏组件相抵接,所述凸轮的转动能够使所述光伏组件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固定于一凸轮轴上,所述凸轮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相平行;所述凸轮轴与支撑框架之间具有定位结构,用于通过所述凸轮使所述光伏组件转动后,使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方向之间能够保持预设角度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还设置回位弹性件,以使所述光伏组件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框架回位的趋势;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凸轮轴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蜗杆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蜗轮的轴线相垂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变形部的表面固定弹性变形条,所述弹性变形条被配置为使所述柔性变形部能够向所述折叠门扇的室外侧的方向弯曲变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门扇中的主体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光伏组件的高度不小于所述主体部的高度的70%;所述第一通风格栅的高度不大于所述主体部的高度的15%;所述第二通风格栅的高度不大于所述主体部的高度的15%。
10.一种光伏折叠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门扇,所述折叠门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折叠门扇之间顺次铰接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折叠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门框,多个所述折叠门扇吊装于所述横向门框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折叠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门框,所述横向门框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竖向门框,所述竖向门框用于支撑所述横向门框;所述横向门框中设置吊轨,所述吊轨中安装有滑动滚轮,所述滑动滚轮的滚轮轴与所述折叠门扇相连接。
CN202211011992.9A 2022-08-23 2022-08-23 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 Active CN115434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992.9A CN115434617B (zh) 2022-08-23 2022-08-23 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992.9A CN115434617B (zh) 2022-08-23 2022-08-23 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4617A CN115434617A (zh) 2022-12-06
CN115434617B true CN115434617B (zh) 2024-02-27

Family

ID=84245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1992.9A Active CN115434617B (zh) 2022-08-23 2022-08-23 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3461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7916B1 (en) * 1998-02-06 2002-06-04 Nomafa Ab Door as well as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door
US6484972B1 (en) * 1999-11-04 2002-11-26 Alcatel Articulated set of sequentially opened solar generator panels
JP2008308892A (ja) * 2007-06-15 2008-12-25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折り戸
CN105221011A (zh) * 2015-09-29 2016-01-06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门
CN108005541A (zh) * 2017-12-26 2018-05-08 江苏金峰门业有限公司 折叠门
CN207485249U (zh) * 2017-11-22 2018-06-12 昆山日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隔音折叠门
CN208168676U (zh) * 2018-04-18 2018-11-30 无锡市陆通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门
CN210396512U (zh) * 2019-05-09 2020-04-24 东莞市合诚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门
KR102317097B1 (ko) * 2021-04-08 2021-10-22 박병태 양방향 프리격납이 가능한 폴딩도어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7916B1 (en) * 1998-02-06 2002-06-04 Nomafa Ab Door as well as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door
US6484972B1 (en) * 1999-11-04 2002-11-26 Alcatel Articulated set of sequentially opened solar generator panels
JP2008308892A (ja) * 2007-06-15 2008-12-25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折り戸
CN105221011A (zh) * 2015-09-29 2016-01-06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门
CN207485249U (zh) * 2017-11-22 2018-06-12 昆山日门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隔音折叠门
CN108005541A (zh) * 2017-12-26 2018-05-08 江苏金峰门业有限公司 折叠门
CN208168676U (zh) * 2018-04-18 2018-11-30 无锡市陆通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门
CN210396512U (zh) * 2019-05-09 2020-04-24 东莞市合诚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门
KR102317097B1 (ko) * 2021-04-08 2021-10-22 박병태 양방향 프리격납이 가능한 폴딩도어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4617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70044503A (ko) 공기식 태양광열 예열모듈을 이용한 공조시스템
CN115434617B (zh) 折叠门扇及光伏折叠门系统
CN106813353A (zh) 一种智能环保节能风幕机
KR20110057373A (ko) 에너지 절약형 다기능 블라인드 창호
CN101812957A (zh) 隔音通风窗
CN110145019B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便于调节的园区节能建筑
CN211447384U (zh) 一种光伏百叶幕墙
CN211475648U (zh) 一种可隐藏式智能照明灯具
WO2023226447A1 (zh) 一种环保玻璃幕墙结构
CN112049289A (zh) 一种呼吸式节能玻璃幕墙及其施工工艺
CN201232936Y (zh) 室外节能反光照明帘
KR20170062007A (ko) 햇빛 차단 시스템이 부착된 단열복합창
CN115111669A (zh) 一种节能型新风系统及其新风处理方法
CN1940248A (zh) 窗户的高效节能、遮阳方法
CN21286647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保客厅集成墙
KR20180088031A (ko) 커튼 내장형 창호
CN210118951U (zh) 回风组件和具有其的风管机
CN1237676A (zh) 一种能调节控制太阳辐射能量的节能中空玻璃
CN112728639A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器
CN113207490A (zh) 一种新型光伏农业大棚
CN102287127A (zh) 一体化外置遮阳节能窗
CN202064804U (zh) 一体化外置遮阳节能窗
CN201014639Y (zh) 一种安装在墙体内的太阳能热水与取暖两用节能装置
KR101209773B1 (ko) 층방용 태양전지 플레이트구조
CN2585127Y (zh) 轻板全透光式太阳能采暖降温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