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6338A - 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6338A
CN115426338A CN202110600628.5A CN202110600628A CN115426338A CN 115426338 A CN115426338 A CN 115426338A CN 202110600628 A CN202110600628 A CN 202110600628A CN 115426338 A CN115426338 A CN 115426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media file
transmission mode
end devic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06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提纯利
韦家毅
孙瑞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06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63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6907 priority patent/WO202225284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6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63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在传输媒体文件时降低传输数据量,进而节约传输带宽。该方案包括:根据第一能力信息,获取媒体文件;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在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其中,发送端设备支持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第一传输模式由发送端设备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第二传输模式由发送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部分操作,第三传输模式由发送端设备透传媒体文件。

Description

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音视频体验追求的不断提升,带有高动态范围(high-dynamic-range,HDR)、三维声(3dimensions audio,3D Audio)等效果的超高清音视频媒体文件资源日渐丰富。对于高质量内容的版权保护需求也与日俱增,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management,DRM)、接口传输加密等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得媒体文件传输时的解压缩、解DRM、HDR、3D Audio渲染等,都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的支持。
当前,媒体文件在电子设备间传输时,发送端设备获取到媒体文件后,根据媒体文件的媒体文件,进行解压缩和解DRM获取裸码流(可以直接播放的码流),再利用传输接口,将未经压缩的裸码流或者无损轻压缩的裸码流直接传输至接收端,在接收端进行显示播放。
因此,媒体文件在电子设备间传输时,传输数据量大,占用传输带宽高,若同时传输多路高分辨率的媒体文件,该问题会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在传输媒体文件时降低传输数据量,进而节约传输带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发送端设备支持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第一传输模式由发送端设备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第二传输模式由发送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部分操作,第三传输模式由发送端设备透传媒体文件;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一个传输模式下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能力信息,获取媒体文件;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或者,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端设备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在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间支持多种传输模式,根据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由发送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为可播放的多个操作中的部分或全部,由接收端设备执行其余操作,不同传输模式中,发送端设备执行的将媒体文件恢复为可播放的多个操作中的操作不同。从而在媒体文件传输时,能够利用接收端设备的计算和媒体处理能力,降低收发端之间传输接口上的数据量,节约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端设备请求的媒体文件为多个,包括: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分别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通过每个第一传输通道在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分别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对应的媒体文件。该实施方式说明了在发送端设备同时请求多个媒体文件时,为每个媒体文件确定传输通道,向接收端设备传输每个媒体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第二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能力中的一项或多项: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间接口的传输能力、发送端设备的计算能力、接收端设备的计算能力。相应的,在按照规则分别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之后,若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不支持多个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进行调整,直至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支持所述多个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第一媒体文件为多个媒体文件中一个或多个。该实施方式说明了当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不支持多个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时,调整传输第一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直到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支持多个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从而实现多个媒体文件的同时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发送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发送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第一操作之前的操作的单元,以及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第一操作以及第一操作之后的操作的单元;第一操作为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接收端设备支持的任一操作;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该实施方式说明了三种传输模式分别对应的所使用的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中的媒体处理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具体可以实现为:根据第一能力信息,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每个传输通道的第三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每个传输通道支持传输的媒体文件的特征;确定第三能力信息满足规则的传输通道,作为第一传输通道。该实施方式说明了确定传输模式后,将第三能力信息满足规则的传输通道确定为第一传输通道,以使得确定的传输通道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规则可以包括下述内容中一项或多项:播放效果优先、发送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接收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接口传输带宽占用最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不支持第二操作,第二操作为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最后一个操作,确定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或者,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支持第二操作,确定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和第二传输模式;或者,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支持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所有操作,确定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该实施方式说明了根据接收端设备对媒体文件的处理能力,确定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支持的传输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包括:解码操作、渲染操作。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或者,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和解DRM操作。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发送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渲染单元;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发送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接收端设备中的渲染单元;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接收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渲染单元。相应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不支持渲染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或者,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支持渲染操作但不支持解码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和第二传输模式;或者,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支持渲染操作且支持解码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该实施方式说明了根据接收端设备所支持的媒体文件处理中的具体操作,确定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支持的传输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能力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一项或多项: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的编解码能力、解DRM能力、接口加解密能力、音视频渲染能力以及显示播放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媒体文件包括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裸码媒体文件,或者,媒体文件包括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内容压缩后的媒体文件。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接收端设备支持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第一传输模式为接收端设备接收可播放的媒体文件,第二传输模式由接收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部分操作,第三传输模式由接收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全部操作。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端设备根据第一能力信息,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或者,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一个传输模式下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接收端设备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在接收端设备中的单元,获取可播放的媒体文件,显示播放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间支持多种传输模式,根据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由发送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为可播放的多个操作中的部分或全部,由接收端设备执行其余操作,不同传输模式中,发送端设备执行的将媒体文件恢复为可播放的多个操作中的操作不同。从而在媒体文件传输时,能够利用接收端设备的计算和媒体处理能力,降低收发端之间传输接口上的数据量,节约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端设备请求的媒体文件为多个,包括: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分别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通过每个第一传输通道在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分别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对应的媒体文件。该实施方式说明了在发送端设备同时请求多个媒体文件时,为每个媒体文件确定传输通道,向接收端设备传输每个媒体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第二能力信息,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能力中的一项或多项: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间接口的传输能力、发送端设备的计算能力、接收端设备的计算能力。相应的,在按照规则分别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之后,若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不支持多个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进行调整,直至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支持所述多个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第一媒体文件为多个媒体文件中一个或多个。该实施方式说明了当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不支持多个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时,调整传输第一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直到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支持多个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从而实现多个媒体文件的同时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接收端设备中执行播放操作的单元;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发送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第一操作之前的操作的单元,以及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第一操作以及第一操作之后的操作的单元;第一操作为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接收端设备支持的任一操作;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以及执行播放操作的单元。该实施方式说明了三种传输模式分别对应的所使用的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中的媒体处理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具体可以实现为:根据第一能力信息,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每个传输通道的第三能力信息,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每个传输通道支持传输的媒体文件的特征;确定第三能力信息满足规则的传输通道,作为第一传输通道。该实施方式说明了确定传输模式后,将第三能力信息满足规则的传输通道确定为第一传输通道,以使得确定的传输通道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规则可以包括下述内容中一项或多项:播放效果优先、发送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接收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接口传输带宽占用最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接收端设备不支持第二操作,第二操作为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操作中最后一个操作,确定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或者,若接收端设备支持第二操作,确定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和第二传输模式;或者,若接收端设备支持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所有操作,确定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该实施方式说明了根据接收端设备对媒体文件的处理能力,确定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支持的传输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包括:解码操作、渲染操作。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或者,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和解DRM操作。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发送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渲染单元;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发送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接收端设备中的渲染单元;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接收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渲染单元。相应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不支持渲染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或者,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支持渲染操作但不支持解码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和第二传输模式;或者,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支持渲染操作且支持解码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该实施方式说明了根据接收端设备所支持的媒体文件处理中的具体操作,确定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之间支持的传输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能力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一项或多项: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的编解码能力、解DRM能力、接口加解密能力、音视频渲染能力以及显示播放能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媒体文件包括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裸码媒体文件,或者,媒体文件包括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内容压缩后的媒体文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播放可播放的媒体文件包括:根据媒体文件中的时间戳信息,同步播放可播放的媒体文件。该实施方式说明了接收端设备可以同步播放多个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媒体文件传输装置,该媒体文件传输装置部署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的发送端设备。例如,该媒体文件传输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处理单元。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能力信息,获取媒体文件,该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与发送端设备通信的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或者,该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一个传输模式下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在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面的各个单元具体实现同第一方面的方法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媒体文件传输装置,该媒体文件传输装置部署于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的接收端设备。例如,该接收端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获取单元、播放单元。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与发送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一个传输模式下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传输通道获取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播放单元,用于播放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方面的各个单元具体实现同第二方面的方法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媒体文件传输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发送端设备以及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接收端设备,具备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以及任一可能实现方式的功能。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方案不矛盾的前提下,均可以进行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媒体文件传输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媒体文件的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媒体文件的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媒体文件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媒体文件传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R/VR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媒体文件传输的场景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传输媒体文件的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媒体文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媒体文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媒体文件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该“第一”、第二”描述的技术特征间无先后顺序或者大小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便于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还可以描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本申请不做限制。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在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之前,此处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名词统一进行解释说明,后续不再一一进行说明。
媒体文件,是指包含音视频内容的文件。
裸码流,是指可以直接播放的音视频内容。电子设备从本地或者服务器获取的媒体文件,可以为加密编码后的音视频内容,对其解密解压缩可以获得裸码流。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相关技术的简要介绍:
当前,媒体文件传输的场景如图1所示,发送端设备(如手机、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的通信单元获取媒体文件(压缩媒体流)后,由解码器进行解码,获取裸码流及元数据,由渲染单元根据元数据对裸码流进行渲染,渲染后的裸码流可以直接在发送端设备中显示播放(可选)。发送端设备得到渲染后的媒体文件的可播放裸码流后,直接通过媒体接口(如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等媒体传输接口),传输到接收端设备(如智能电视、车载显示器等)显示播放。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设备的通信单元,可以从网络或本地存储单元获取媒体文件数据。其中,若媒体文件数据为数字版权保护内容,还需要对解码后的裸码流进行解DRM。
由于图1示意的场景中,媒体接口传输的媒体文件数据都是经过解码后的,因此数据量大,占用带宽高。
然而,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普及,接收端设备的计算和媒体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当前的媒体文件传输过程并未发挥接收端设备的能力。
再者,对于包含数字版权保护内容的媒体文件,若在发送端设备中进行了解DRM,之后经过媒体接口对其传输,由于版权保护内容传输的限定,必须要在接口两侧进行对称的接口加解密处理,若传输双方不支持对称的接口加解密,当前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将无法传输受版权保护的高质量媒体文件,限制了媒体文件传输的应用场景。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的过程中,该方法中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间支持多种传输模式,根据收发双方的能力信息,确定由发送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为可播放的多个操作中的部分或全部,由接收端设备执行其余操作,不同传输模式中,发送端设备执行的将媒体文件恢复为可播放的多个操作中的操作不同。这样一来,在媒体文件传输时,可以利用接收端设备的计算和媒体处理能力,降低收发端之间传输接口上的数据量,节约带宽。
进一步的,对于包含数字版权保护内容的媒体文件,即使传输双方不支持对称的接口加解密,可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在接收端设备中进行解DRM,这样就可以实现受版权保护的高质量媒体文件的传输。
例如,在一种传输模式中,当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优于发送端设备时,发送端设备获取到未解码的媒体文件数据后,可以直接将该媒体文件数据通过媒体接口透传至接收端设备,由接收端设备对媒体文件进行解码、解DRM(可选)、渲染后,再显示播放,相比于当前由发送端设备将媒体文件数据处理至可播放再通过媒体接口传输至接收端设备,媒体接口上传输的数据量大大减小,也就节约了传输带宽。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发送端设备201以及接收端设备202。发送端设备201通过媒体接口203与接收端设备202传输媒体文件。
具体的,图2示意的通信系统,可以为投屏场景、屏幕镜像场景或者AR/VR场景中用户端的传输媒体文件的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案的应用场景不予限定。
其中,发送端设备201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蜂窝电话、以及机顶盒等具有移动通信能力的设备。接收端设备202,可以为电视、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车载显示器、头戴式显示设备、以及投影仪等具有显示播放能力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发送端设备201和接收端设备202的具体产品形态不作具体限制。
媒体接口203是发送端设备201与接收端设备202之间的物理连接。媒体接口203可以是有线电信号接口、有线光信号接口或者无线信号接口等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媒体接口203的类型不予限定。
媒体接口203可以与发送端设备201中的输出接口连接,与接收端设备202中的输入接口连接。发送端设备201中的输出接口、接收端设备202中的输入接口可以加载于芯片中。
示例性的,发送端设备201为手机,接收端设备202为智能电视。用户使用手机播放视频时,通过投屏操作,由手机向智能电视发送手机播放的视频媒体文件。
请参考图3,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以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为手机100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进行介绍。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所示的手机100仅仅是一个范例,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并且手机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3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如图3所示,手机100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101、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02、存储器103、触摸屏104、蓝牙装置105、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06、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装置107、定位装置108、音频电路109、外设接口110、电源系统111以及指纹识别器112等部件。这些部件可通过一根或多根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图3中未示出)进行通信。
下面结合图3对手机100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处理器101是手机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手机1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3内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3内的数据和指令,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01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1中。例如,处理器101可以获取媒体文件,进行解码、解DRM、渲染等操作。或者,处理器101可以向其他设备透传媒体文件,或者发送可播放的媒体文件,或者发送进行了部分处理的媒体文件。
射频电路102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地,射频电路102可以将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01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102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102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码分多址、宽带码分多址、长期演进、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03用于存储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处理器1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3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3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以及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根据使用手机100时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此外,存储器103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存储器103可以存储各种操作系统,例如苹果公司所开发的
Figure BDA0003092795770000081
操作系统,谷歌公司所开发的
Figure BDA0003092795770000091
操作系统等。
触摸屏104可以包括触敏表面104-1和显示器104-2。其中,触敏表面104-1(例如触控面板)可采集手机100的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控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在触敏表面104-1上或在触敏表面104-1附近的操作),并将采集到的触摸信息发送给其他器件例如处理器101。其中,用户在触敏表面104-1附近的触摸事件可以称之为悬浮触控。悬浮触控可以是指,用户无需为了选择、移动或拖动目标(例如图标等)而直接接触触控板,而只需用户位于移动终端附近以便执行所想要的功能。在悬浮触控的应用场景下,术语“触摸”、“接触”等不会暗示用于直接接触触摸屏,而是在其附近或接近的接触。能够进行悬浮触控的触敏表面104-1可以采用电容式、红外光感以及超声波等实现。触敏表面104-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发送给处理器101,触摸控制器还可以接收处理器101发送的指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来实现触敏表面104-1。显示器(也称为显示屏)104-2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100的各种菜单。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器104-2。触敏表面104-1可以覆盖在显示器104-2之上,当触敏表面104-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事件后,传送给处理器101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01可以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器104-2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3中,触敏表面104-1与显示屏104-2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104-1与显示屏104-2集成而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可以理解的是,触摸屏104是由多层材料堆叠而成,本申请实施例中只展示出了触敏表面(层)和显示屏(层),其他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予记载。另外,在本申请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触敏表面104-1可以覆盖在显示器104-2之上,并且触敏表面104-1的尺寸大于显示屏104-2的尺寸,使得显示屏104-2全部覆盖在触敏表面104-1下面,或者,上述触敏表面104-1可以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100的正面,也即用户在手机100正面的触摸均能被手机100感知,这样就可以实现手机100正面的全触控体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触敏表面104-1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100的正面,显示屏104-2也可以以全面板的形式配置在手机100的正面,这样在手机100的正面就能够实现无边框的结构。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蓝牙装置105,用于实现手机100与其他短距离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智能手表等)之间的数据交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蓝牙装置可以是集成电路或者蓝牙芯片等。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6,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触摸屏104的显示器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器的电源。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100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1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予赘述。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手机100还可以具有指纹识别功能。例如,可以在手机100的背面(例如后置摄像头的下方)配置指纹识别器112,或者在手机100的正面(例如触摸屏104的下方,再例如手机100的主屏幕键上)配置指纹识别器112。另外,也可以通过在触摸屏104中配置指纹识别器112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即指纹识别器112可以与触摸屏104集成在一起来实现手机100的指纹识别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该指纹识别器112可以配置在触摸屏104中,可以是触摸屏104的一部分,也可以以其他方式配置在触摸屏104中。另外,该指纹识别器112还可以被实现为全面板指纹识别器,因此,可以把触摸屏104看成是任何位置都可以进行指纹采集的一个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纹识别器112可以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处理。例如,指纹识别器112可以对采集到的指纹进行指纹验证等处理。指纹识别器112还可以将指纹验证的处理结果(如指纹验证是否通过)发送给处理器101,以便处理器101根据接收到的指纹验证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响应。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纹识别器112也可以将采集到的指纹发送给处理器101,以便处理器101对该指纹进行处理(例如指纹验证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器112的主要部件是指纹传感器,该指纹传感器可以采用任何类型的感测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式、电容式、压电式或超声波传感技术等。
WI-FI装置107,用于为手机100提供遵循WI-FI相关标准协议的网络接入,手机100可以通过WI-FI装置107接入到WI-FI接入点,进而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WI-FI装置107也可以作为WI-FI无线接入点,可以为其他移动终端提供WI-FI网络接入。
定位装置108,用于为手机100提供地理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该定位装置108具体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定位系统的接收器。定位装置108在接收到上述定位系统发送的地理位置后,将该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01处理,或者发送给存储器103保存。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108可以是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AGPS)的接收器。AGPS是一种在一定辅助配合下进行GPS定位的运行方式,它可以利用基站的信号,配合GPS卫星信号,可以让手机100定位的速度更快;在AGPS系统中,该定位装置108可通过与辅助定位服务器(例如手机100定位服务器)的通信而获得定位辅助。AGPS系统通过作为辅助服务器来协助定位装置108完成测距和定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辅助定位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100的定位装置108(即GPS接收器)通信而提供定位协助。
音频电路109、扬声器113、麦克风114可提供用户与手机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9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14,由扬声器113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14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9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02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3以便进一步处理。
外设接口110,用于为外部的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鼠标、外接显示器、外部存储器、用户识别模块卡等)提供各种接口。例如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鼠标连接,通过用户识别模块卡卡槽上的金属触点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SIM)卡连接。外设接口110可以被用来将上述外部的输入/输出外围设备耦接到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3。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装置111(比如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电池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与处理器1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装置111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3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闪光灯、微型投影装置、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装置等,在此不予赘述。
示例性地,在手机100的存储器103中可以存储
Figure BDA0003092795770000111
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是一个以Linux为基础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并结合手机100中的上述硬件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下面,将详细说明该存储的
Figure BDA0003092795770000112
操作系统的软件架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以
Figure BDA0003092795770000113
操作系统为示例来说明移动终端要实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所需的软件环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以其它操作系统来实现。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媒体文件的过程中。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描述的媒体文件,可以包括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裸码媒体文件,或者,本申请描述的媒体文件,可以包括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内容压缩后的媒体文件,或者,本申请描述的媒体文件,可以包括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压缩后的网络媒体文件。
其中,发送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支持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
第一传输模式由发送端设备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接收端设备接收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第二传输模式由发送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部分操作,接收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部分操作。应理解,第二传输模式可以有一种或多种。比如,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包括A、B、C及D(A、B、C及D中不包含显示播放操作),第二传输模式可以包括发送端设备执行A,接收端设备执行B、C及D;或者,发送端设备执行A和B,接收端设备执行C和D;或者,发送端设备执行A、B和C,接收端设备执行D。
第三传输模式由发送端设备透传媒体文件,由接收端设备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
示例性的,假设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包括:解码操作、渲染操作。该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或者,该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和解DRM操作,在图4示意的传输媒体文件的系统中,发送端设备包括通信单元、解码单元、渲染单元和显示单元,接收端设备也包括通信单元、解码单元、渲染单元和显示单元。
在图4示意的系统中,第一传输模式可以为图4示意的模式1,由发送端设备将媒体文件进行解码及渲染,将渲染后的裸码流通过媒体接口发送至接收端设备的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第一传输模式中媒体文件的传输路径可以如图4中标注了模式1的箭头所示。
在图4示意的系统中,第二传输模式可以为图4示意的模式2,由发送端设备将媒体文件进行解码,得到媒体文件的裸码流和用于音视频渲染的元数据,将这些内容封装为bit流,通过媒体接口发送至接收端设备,接收端设备进行解封bit流获得媒体文件的裸码流和用于音视频渲染的元数据,利用元数据在渲染单元进行渲染后,由显示单元显示播放。第二传输模式中媒体文件的传输路径可以如图4中标注了模式2的箭头所示。
在图4示意的系统中,第三传输模式可以为图4示意的模式3,由发送端设备将压缩的媒体文件封装为bit流,通过媒体接口发送至接收端设备,接收端设备进行解封bit流获得压缩的媒体文件,接收端设备的解码单元对压缩的媒体文件进行解码,得到媒体文件的裸码流和用于音视频渲染的元数据,利用元数据在渲染单元进行渲染后,由显示单元显示播放。第三传输模式中媒体文件的传输路径可以如图4中标注了模式3的箭头所示。
具体的,可以通过配置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间的接口类型或者接口能力,使得发送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可以支持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配置过程不予限定。
其中,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进行通信之前,需先通过双方间的接口建立物理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有线电信号、有线光信号或无线信号等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定。在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建立物理连接之后,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通过设备发现协议和握手协议发现彼此并建立通信连接。
在两者建立通信连接之后,两端设备通过能力协商,以使得发送端设备获取第一能力信息,该第一能力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与发送端设备通信的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或者,该第一能力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
其中,媒体处理能力包括设备内各媒体处理单元对于媒体文件的处理能力。
示例性的,媒体处理能力可以包括:编解码能力、解DRM能力、音视频渲染能力、显示播放能力以及接口加解密能力中的一项或多项。
其中,编解码能力可以包括:能够解码的压缩协议类型,可实时解码媒体的分辨率、帧率、bit位数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解DRM能力可以包括:支持的解DRM协议类型,可实时解码的媒体分辨率、帧率、bit位数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音视频渲染能力可以包括:支持HDR、3D Audio等渲染的协议类型,可实时渲染的分辨率、帧率、bit位数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显示播放能力可以包括:可播放的分辨率、帧率、bit位数,显示峰值亮度、对比度,音频播放的声道数量、排布,支持的声音播放模式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接口加解密能力可以包括:支持接口加解密协议类型,可实时进行接口加解密的媒体分辨率、帧率、bit位数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媒体处理能力仅为示例,并不构成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媒体处理能力的内容。
进一步的,发送端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能力信息之后,就可以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其中,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第三传输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发送端设备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是指根据第一能力信息指示的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确定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哪些是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然后根据接收端设备支持的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
示例性的,若所有操作都是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能力信息就支持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若所有操作中,从最后一个操作开始,连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是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能力信息就支持第一传输模式和第二传输模式;若接收端设备不支持所有操作中最后一个操作,第一能力信息就仅支持第一传输模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可以包括:
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不支持第二操作,第二操作为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最后一个操作,确定支持的传输模式仅包括第一传输模式。或者,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支持第二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和第二传输模式。或者,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支持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所有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
示例性的,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包括:解码操作、渲染操作。该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或者,该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和解DRM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可以包括: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不支持渲染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或者,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支持渲染操作但不支持解码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和第二传输模式;或者,若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接收端设备支持渲染操作且支持解码操作,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
应理解,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建立连接传输媒体文件之前,就可以进行上述建立连接、获取第一能力信息以及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的操作,等待传输媒体文件。然后,在需要传输媒体文件时,执行如图6所示的方案。
进一步的,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在建立连接,或者在能力协商获取第一能力信息的过程中,还可以由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即将传输的媒体文件的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媒体文件的与传输相关的特征。例如,该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信息中一项或多项:大小、是否数字版权保护、渲染需求等。
进一步的,可以将媒体文件的传输路径称为传输通道,一种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每个操作的单元。因此,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的单元都在发送端设备中;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的单元一部分在发送端设备中,其他部分在接收端设备中;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的单元全部在接收端设备中。
具体的,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包括发送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包括发送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第一操作之前的操作的单元,以及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第一操作以及第一操作之后的操作的单元;其中,第一操作为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接收端设备支持的任一操作。第三传输模式中,包括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
示例性的,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包括:解码操作、渲染操作。该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或者,该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和解DRM操作。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发送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渲染单元;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发送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接收端设备中的渲染单元;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接收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渲染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送端设备和/或接收端设备中,执行相同操作的单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因此,一个传输模式可以对应多个传输通道。对于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多个传输通道,由于其工作原理相同,后续内容不再一一说明。
示例性的,在图5示意的传输媒体文件的系统中,发送端设备51包括视频接收单元511、视频解压缩单元512、解DRM单元513、媒体渲染单元514、接口加密单元515以及输出接口516;接收端设备52包括输入接口521、视频解压缩单元522、解DRM单元523、媒体渲染单元524、接口解密单元525以及显示播放单元526。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示意的系统中,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中,执行相同操作的单元只示意了一个,因此,一个传输模式则对应一个传输通道。
其中,视频接收单元511用于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总线或接口,接收来自视频源的视频流信息。视频解压缩单元512用于在发送端设备对媒体文件进行解压缩。解DRM单元513(可选)用于在发送端设备中对DRM加密的媒体文件进行相应的解DRM。媒体渲染单元514(可选)用于对视频进行HDR、三维声等渲染处理。接口加密单元515(可选)用于对视频信号进行接口加密。输出接口516用于通过接口编码、调制等将媒体文件转化为物理层信号,发送到传输信道。传输信道可以是有线电信号、光信号或无线电信号等。传输信道可以对原始额音视频数据信号、压缩的音视频信号和其他数据信号以及控制信号、握手信号做数据聚合。
其中,输入接口521用于从传输信道接收物理层信号,继续解调、接口解密等操作恢复出媒体文件。接口解密单元525(可选)用于对接收到的媒体文件进行接口解密。媒体渲染单元524(可选)用于对视频进行HDR、三维声等渲染处理。显示播放单元526用于对可播放的媒体文件进行显示播放。视频解压缩单元522用于在接收端设备对媒体文件进行解压缩。解DRM单元523(可选)用于在接收端对DRM加密的媒体文件进行相应的解DRM。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发送端设备51还可以包括内容请求单元517,用于根据应用需求和能力协商结果请求相应视频源。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发送端设备51还可以包括能力协商单元518,接收端设备52还可以包括能力协商单元527,能力协商单元518/527用于对两端的显示、渲染、解压缩、接口加解密、解DRM等能力进行协商,以获取第一能力信息。
在图5示意的传输媒体文件的系统中,传输受DRM保护的媒体文件时,第一传输模式对应传输通道1,其包括视频解压缩单元512、解DRM单元513、媒体渲染单元514、接口加密单元515以及输出接口516、输入接口521、接口解密单元525以及显示播放单元526。第二传输模式对应传输通道2,其包括视频解压缩单元512、解DRM单元513、接口加密单元515以及输出接口516、输入接口521、接口解密单元525、媒体渲染单元524以及显示播放单元526。第三传输模式对应传输通道3,其包括输出接口516、输入接口521、视频解压缩单元522、解DRM单元523、媒体渲染单元524以及显示播放单元526。
如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的方法可以包括:
S601、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一能力消息,获取待传输的媒体文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601中发送端设备可以直接获取待传输的媒体文件,且对获取的媒体文件不做的特征不进行限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601中发送端设备可以根据已经获取的第一能力信息,确定的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进而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然后分析并记录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每个传输通道的第三能力信息,该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传输通道的传输媒体文件的最高能力或者最低能力。示例性的,第三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下述内容中的一项或多项:分辨率、帧率、bit位数、是否有DRM加密、该通道支持的渲染能力等。S601中,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请求获取符合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的第三能力信息的媒体文件。
示例性的,发送端设备可以通过如图5示意的架构中的内容请求单元517,从媒体文件源(如网络服务器、本地存储等,可能提供多格式/参数的内容资源),请求符合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的第三能力信息的媒体文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符合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的传输能力的媒体文件,可以指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第三能力信息最弱的传输通道可以传输的媒体文件。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601中发送端设备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内容源同时获取多个媒体文件。
可选的,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媒体文件可以包括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裸码媒体文件,或者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内容压缩后的媒体文件,或者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压缩后的网络媒体文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媒体文件,可以为码流或者视频信号,或者其他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媒体文件的类型不予限定。
示例性的,S601中发送端设备获取的待传输的媒体文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媒体文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发送端设备本地存储的媒体文件、发送端外部存储或通过接口传输的媒体文件、来自网络的媒体文件(如点播、直播、视频通话、视频会议等应用的媒体文件)、本地渲染或录制生成的媒体文件(如游戏、录屏、摄像头拍的等媒体文件)。
S602、发送端设备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602中发送端设备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与接收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该媒体文件可以为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本次建立连接后进行传输的所有媒体文件。相应的,在该实现方式中,S602可以在S601之前执行。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方案中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并不予限定,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602中发送端设备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与接收端设备传输S601中获取的待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
如前述,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S602中确定的第一传输通道,是指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某一种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同一个操作的单元有多个时,S602中先根据规则确定某一传输模式对应的多个第一传输通道,此时可以根据负载平衡或者轮询机制或者其他方式,从多个第一传输通道中选取最终确定的一个第一传输通道。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从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多个传输通道中,选取一个传输通道的过程,不予具体限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同一个操作的单元只有一个时,S602中根据规则确定某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一个第一传输通道,就是最终确定的第一传输通道。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602中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具体可以实现为:根据第一能力信息,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每个传输通道的第三能力信息,该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每个传输通道支持传输的媒体文件的特征;确定第三能力信息满足规则的传输通道,作为第一传输通道。
其中,上述规则用于指示用户的需求,可以为系统预设也可以为用户手动输入,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规则的获取方式不予限定。
示例性的,上述规则可以包括下述内容中一项或多项:播放效果优先、发送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接收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接口传输带宽占用最低。
示例性的,假设规则为发送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第三能力信息满足规则的传输通道就是传输媒体文件的大小最小的传输通道。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待传输的媒体文件(同时传输)为多个时,S602中发送端设备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分别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
进一步可选的,当待传输的媒体文件为多个时,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602a。
S602a、发送端设备获取第二能力信息。
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的传输能力,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能力中的一项或多项: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间接口的传输能力、发送端设备的计算能力、接收端设备的计算能力。
相应的,在S602之后,如图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S602b。
S602b、发送端设备判断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是否支持多个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
若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支持多个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执行S603;否则,执行S602c,然后执行S603。
S602c、发送端设备将第一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进行调整,直至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支持多个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
其中,第一媒体文件为多个媒体文件中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选取第一媒体文件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定,可以随时选取,或者选取占用资源最高的媒体文件,或者其他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S602中选择的多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限定。
S603、发送端设备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在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
具体的,S603中,发送端设备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在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对媒体文件进行对应的操作后,通过输出接口(也可称为媒体接口),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
示例性的,如图5所述的系统,若第一传输通道为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通道1,S603中发送端设备对媒体文件恢复为可播放,然后将可播放的媒体文件进行接口加密后,通过输出接口,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示例性的,如图5所述的系统,若第一传输通道为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通道2,S603中发送端设备对媒体文件进行解压缩操作和解DRM操作,然后将裸码流和元数据进行接口加密,通过输出接口,向接收端设备传输接口加密后的裸码流和元数据,渲染操作在接收端设备中进行。
示例性的,如图5所述的系统,若第一传输通道为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通道3,S603中发送端设备对媒体文件接收后,通过输出接口进行透传,在接收端设备中进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待传输的媒体文件为多个,S602中获取了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S603中发送端设备则通过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在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分别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对应媒体文件。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待传输的媒体文件为多个,可以在每个媒体文件包括时间戳信息,用于在接收端设备中同步显示该多个媒体文件。
S604、接收端设备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与发送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
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都已经在前述内容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S604中接收端设备按照规则确定传输与发送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的具体实现,可以参照S602中发送端设备按照规则确定传输与发送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的具体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待传输的媒体文件为多个,S604中分别获取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
进一步的,S604中确定的第一传输通道,与S602中确定的第一传输通道,对应于同一个传输模式。
S605、接收端设备通过第一传输通道在接收端设备中单元,获取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具体的,S605中,接收端设备通过输入接口(也可称为媒体接口)接收发送端设备传输的媒体文件,接收的媒体文件为可播放的媒体文件,或者不可播放的媒体文件,取决于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模式。
示例性的,如图5所述的系统,若第一传输通道为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通道1,S605中发送端设备对媒体文件恢复为可播放,然后将可播放的媒体文件进行接口加密后,通过输出接口,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可播放的媒体文件,接收端设备通过输入接口接收到可播放的媒体文件,进行接口解密后,获取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示例性的,如图5所述的系统,若第一传输通道为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通道2,S605中发送端设备对媒体文件进行解压缩操作和解DRM操作,然后将裸码流和元数据进行接口加密,通过输出接口,向接收端设备传输接口加密后的裸码流和元数据。接收端设备通过输入接口接收加密后的裸码流和元数据,进行接口解密,然后在渲染单元按照元数据进行渲染操作得到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示例性的,如图5所述的系统,若第一传输通道为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通道3,S605中发送端设备对媒体文件接收后,通过输出接口进行透传。接收端设备通过输入接口接收加密的媒体文件,然后接收端设备通过解压缩单元对媒体文件进行解压缩操作,通过解DRM单元对解码后的媒体文件进行解DRM操作,得到裸码流和元数据,然后在渲染单元按照元数据进行渲染操作得到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待传输的媒体文件为多个,S604中获取了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S605中接收端设备则通过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在接收端设备中的单元,分别获取对应的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S606、接收端设备播放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具体的,S606中接收端设备播放S605中获取的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多个媒体文件需要同步播放时,S606中根据媒体文件中携带的时间戳信息同步后播放。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多个媒体文件需要同时显示时,可以利用窗口或画中画的形式进行显示。
通过本申请提供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间支持多种传输模式,根据收发双方的能力信息,确定由发送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为可播放的多个操作中的部分或全部,由接收端设备执行其余操作,不同传输模式中,发送端设备执行的将媒体文件恢复为可播放的多个操作中的操作不同。这样一来,在媒体文件传输时,可以利用接收端设备的计算和媒体处理能力,降低收发端之间传输接口上的数据量,节约带宽。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用于将发送端设备的移动通信能力共享给接收端设备,利用接收端设备的显示播放能力获得更好的媒体播放体验。在该场景中,发送端设备可以为具有5G等移动通信能力的手机、平板、无线通信路由器等,接收端设备可以为电视、车载显示器、PC、头戴显示设备、投影仪等。
该场景的媒体文件传输系统可以如图5所示的架构,发送端设备中的输出接口、传输信道以及接收端设备中的输入接口构成传输接口系统,该传输接口系统的形态可以为有线传输的电信号接口、光纤传输的光信号接口、无线电信号接口、无线光信号接口等。在该实施例中,图5中示意的视频接收单元511可以为无线网络接收单元。
本实施例中媒体文件主要来自于网络,包括视频点播、直播、视频通话、多方视频会议等。网络视频源中为经过压缩的视频内容。其中,媒体文件通常包括多种质量的视频码流切片V1、V2…Vn,不同的码流切片通常对应不同的分辨率、是否有DRM加密、是否含有HDR、3D Audio元数据的组合等。
在实施例一中,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建立连接后,通过各自的能力协商单元根据用户对内容的选择倾向、无线网络传输状态,对收发双方的编解码、解DRM能力、渲染能力,接口加解密能力和用户对内容的选择进行能力协商,获取到第一能力信息,发送端设备根据第一能力信息,选择当前情况下最适合的视频码流切片VM(M属于1到n)。
例如,用户选择视频质量优先(最高分辨率),则根据视频源内码流分辨率R1-Rn、接收端支持显示分辨率Rp、接收端支持的解压缩分辨率RrDec(通道3可透传的分辨率)、发送端支持的解压缩分辨率RtDec、接口系统支持传输的裸码媒体分辨率Rt,按如下公式选择共同支持的最高分辨率:R0=min(max(R1,…Rn),Rp,max(RrDec,min(Rt,RtDec))))。其中,RrDec也为通道3支持的最大分辨率,min(Rt,RtDec)为通道1和通道2支持的最大分辨率。
然后,根据各个参数以及收发双方的能力以及规则,选取传输视频码流切片VM的传输通道(即确定第一传输通道)。
例如,当Rtdec>=R0且接收端设备支持视频码流选择VM(R=R0)所需的解DRM和渲染能力,说明发送端设备的分辨率过大,且接收端设备具备视频所需的能力,可以选择通道3直接向接收端设备传输VM的压缩码流,节约资源。
例如,当接收端设备不支持所需渲染能力,选择Vx(视频码流切片VX的分辨率R=min(R0,RrDec))作为新的码流,选择通道1在发送端设备中将Vx解压缩、解DRM(若需要),然后渲染后进行接口解密向接收端设备传输。
例如,当RtDec<R0,说明发送端设备的能力比接收端设备的能力弱,可以选择通道2传输媒体文件,在接收端设备中进行渲染。。
例如,当待播放的媒体文件被某种DRM加密,发送端设备无法进行相应的DRM解密,而接收端具备相应的DRM解密能力时,选择通道3进行压缩码流的透传,由接收端设备进行解压缩、解DRM以及渲染后显示。
例如,当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中有采用自身电池供电的设备时,可以根据电源使用的规划,选择优先使用某一段设备的计算资源。例如,使用手机为发送端向电视/车机传输媒体文件时,可优先使用接收端设备的计算资源,以节省手机端的电源消耗。
进一步可选的,在实施例一种,如图5所示,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中,可以能力协商单元和内容请求单元的能力作为服务化模块,供分布式应用集成。
在实施例一的场景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系统,提供了多种传输模式,通过能力协商综合两端设备的计算资源和解压、解密、渲染、播放等能力,实现最优的播放效果。其中,在采用本申请通道3所示的透传模式,可以节省发送端设备的算力,在发送端设备不具备解压缩、解密高分辨率媒体文件的条件下实现将发送端设备的通信能力共享给接收端设备,依靠接收端设备更好的解压缩、解密等能力对媒体文件进行处理播放。
实施例二
在图8所示的AR/VR场景中,发送端设备(手机、平板、PC、机顶盒、游戏主机等)向接收端设备(电视、车载主机、AR/VR头显等显示设备)传输多个媒体文件。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通过传输接口系统组成如图5所示的媒体播放系统,支持多路媒体文件的同时传输。该传输接口系统可以为图5中示意的发送端设备中的输出接口516、传输信道以及接收端设备中的输入接口521。
在实施例二中,传输接口系统的形态可以是有线传输的电信号接口、光纤传输的光信号接口、无线电信号接口、无线光信号接口等。
在该实施例中,媒体文件的来源可以是本地存储、网络服务器、移动通信、发送端游戏引擎等应用渲染生产的音视频等。
例如,在实施例二中,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传输的多个媒体文件,可以为AR/VR场景中同一内容的不同角度的媒体文件。
发送端设备可以按照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文件(可以为同一内容的多个角度的媒体文件),分别选择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传输通道(图5中的通道1、通道2、通道3中的任一个),分别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传输通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接收端设备可以通过传输接口系统,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文件,进行显示播放。
例如,在手机向AR/VR眼镜同时传输两路视频时,传输接口系统的带宽也不足以传输两路裸码的媒体文件时,可以其中1路采用通道1传输裸码流,另一路通过通道3传输压缩数据,由接收端设备解码并渲染,以充分利用传输带宽。
例如,传输接口系统支持传输两路裸码的媒体文件,但接收端设备的计算能力和发送端设备的计算能力都只能实时渲染其中一路媒体文件时,可以其中1路采用通道1传输渲染后的裸码,另一路通过通道2传输裸码数据和元数据,在接收端设备中进行渲染,以充分利用两端的算力资源实现实时播放。
具体的,在发送端设备的输出接口中,可以对各个待传输的m个媒体文件:v1-vm(m<=N)进行信道编码和打包为bit流b1~bm。可选的,可以对其中的若干路bit流进行聚合封装生产聚合信号,经bit流或聚合信号进行调制等操作后获得物理层信号,通过传输接口系统中的物理信道传输。物理层信号传输到接收端输入接口后,进行解调和解封装操作后得到各个bit流,进行拆包和信道解码后,恢复出视频流信号v1-vm,根据需要对其中通道3传输的媒体文件进行解压、解DRM和渲染等处理,对其中采用通道2传输的媒体信号进行渲染处理。最后,根据应用需要或用户选择,对各个媒体文件采用多窗口、画中画、多视角、VR等方式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当某2路或多路媒体文件需要同步显示时,在接收端设备的显示播放单元对这几路信号进行缓存,利用媒体文件中携带的时间戳等信息对齐时间后同步显示播放。
进一步可选的,在实施例二中,如图5所示,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中,可以能力协商单元和内容请求单元的能力作为服务化模块,供分布式应用集成。
在实施例二的场景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系统,提供了多种传输模式,多个媒体文件可以在各个传输模式中进行组合选择,实现最优的传输组合方式。其中,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通道2压缩数据透传模式占用带宽低,通过与其他模式组合,可以在传输带宽受限的情况下实现两路及多路媒体的实时传输。同时,播放多路媒体文件时,数据处理需要的软硬件资源高,本方案能够有效协同收发两端的计算资源,实现多路媒体实时处理。本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更加灵活的使用带宽资源,协调两端媒体处理能力和计算资源的分配。
进一步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端设备作为计算处理中心,可以同时连接多个发送端设备,利用多个获取多路或多模态的视频/图像信息,协同完成复杂的机器视觉任务。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媒体文件传输场景中,发送端设备(手机、平板等)向接收端设备(电视、车载主机等显示设备)传输多个媒体文件。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通过传输接口系统组成如图10所示的媒体播放系统,支持多路媒体文件的同时传输,支持在投送媒体文件的同时将自身内容镜像到接收端设备,以画中画或窗口等形式显示,并实现多屏的协同交互。
该传输接口系统可以为图10中示意的发送端设备中的输出接口516、传输信道以及接收端设备中的输入接口521。
在实施例三中,传输接口系统的形态可以是有线传输的电信号接口、光纤传输的光信号接口、无线电信号接口、无线光信号接口等。
在该实施例中,媒体文件的来源可以是本地存储、网络服务器、移动通信、发送端游戏引擎等应用渲染生产的音视频等。另外,在实施例三中,发送端设备的显示内容可以作为待传输的媒体文件之一(媒体文件X)。
应理解,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2传输一路或多路媒体文件的同时,将自身显示的内容镜像投送到接收端设备,并以窗口或画中画的等形式显示,实现多屏协同显示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三中,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传输一路或多路媒体文件的具体实现,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同,不再赘述。下面对实施例三中传输媒体文件X的方式进行说明。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实施例三中,发送端设备传输的自身显示的媒体文件X,可以为发送端设备显示驱动单元中待显示的裸码视频信息。
如图10所示,发送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单元519。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控制单元519可以将发送端设备中用于显示的媒体文件X传输到输出接口516。
可选的,发送端设备可以利用媒体渲染单元514对媒体文件X进行分辨率调整、亮度视频等操作后,利用通到1向接收端设备传输。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0所示,发送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压缩编码单元520。显示控制单元519可以将用于显示的媒体文件X传输到压缩编码单元520进行压缩编码,之后,利用通道3向接收端设备传输压缩后的媒体文件X。
可选的,实施例三种传输的多路媒体信息可以打包后,在传输信道中进行聚合传输。
进一步的,接收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其他媒体文件,与投屏的媒体文件X以画中画、多窗口等形式一起显示在接收端设备的显示播放单元上。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发送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显示交互单元521。发送端设备可以利用显示交互单元521的触控屏幕等交互能力,对接收端设备进行控制。
进一步可选的,在实施例三中,如图5所示,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中,可以能力协商单元和内容请求单元的能力作为服务化模块,供分布式应用集成。
该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了镜像投屏能力,利用窗口或画中画同步显示发送端设备的显示内容,并且实现了多屏协同交互。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对技术特征、技术方案或类似语言的描述并不是暗示在任意的单个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所有的特点。还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
上述主要从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的工作原理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执行本申请提供的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送端设备中部署的媒体文件传输装置11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媒体文件传输装置110可以为功能模块或者芯片。如图11所示,媒体文件传输装置11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101、第一确定单元1102、处理单元1103。其中,第一获取单元1101用于执行图6或图7中的过程S601;第一确定单元1102用于执行图6或图7中的过程S602、图7中的过程S602b、S602c;处理单元1103用于执行图6或图7中的过程S603。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12所示,媒体文件传输装置110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单元1104和第二确定单元1105。其中,第二获取单元1104用于执行图7中的过程S602a。第二确定单元1105用于确定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送端设备13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发送端设备130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发送端设备。发送端设备13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301、通信模块1302。处理模块1301用于对发送端设备13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模块1302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例如,处理模块1301用于执行图6或图7中的过程S601至S603中任一过程、或图7中的过程S602a至S602c。发送端设备13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303,用于存储发送端设备13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301可以为图3所示的实体结构中的处理器1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模块13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302可以为图3所示的实体结构中的射频电路102,通信模块1302可以是通信端口,或者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或者,上述通信接口可以通过上述具有收发功能的元件,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上述具有收发功能的元件可以由天线和/或射频装置实现。存储模块1303可以是图3所示的实体结构中的存储器103。
当处理模块13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1302为射频电路,存储模块1303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图13所涉及的发送端设备130可以为图3所示的发送端设备。
如前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装置110或发送端设备130可以用于实施上述本申请各实施例实现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各实施例。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接收端设备中部署的媒体文件传输装置14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媒体文件传输装置140可以为功能模块或者芯片。如图14所示,媒体文件传输装置14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401、获取单元1402以及播放单元1403。其中,第一确定单元1401用于执行图6或图7中的过程S604;获取单元1402用于执行图6或图7中的过程S65;播放单元1403用于执行图6或图7中的过程S606。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接收端设备150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接收端设备150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接收端设备。接收端设备15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501、通信模块1502。处理模块1501用于对接收端设备15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通信模块1502用于与其他设备通信。例如,处理模块1501用于执行图6或图7中的过程S604至S606中任一过程。接收端设备15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1503,用于存储接收端设备15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501可以为图3所示的实体结构中的处理器101,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模块15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1502可以为图3所示的实体结构中的射频电路102,通信模块1502可以是通信端口,或者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或者,上述通信接口可以通过上述具有收发功能的元件,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上述具有收发功能的元件可以由天线和/或射频装置实现。存储模块1503可以是图3所示的实体结构中的存储器103。
当处理模块1501为处理器,通信模块1502为射频电路,存储模块1503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图15所涉及的接收端设备150可以为图3所示的接收端设备。
如前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媒体文件传输装置140或接收端设备150可以用于实施上述本申请各实施例实现的方法中相应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各实施例。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形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媒体文件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再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本发明实施例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该芯片系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闪存、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核心网接口设备中。或者,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例如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来控制执行。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具体的,可以对该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设备,所述发送端设备支持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由所述发送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部分操作,所述第三传输模式由所述发送端设备透传媒体文件;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能力信息,获取媒体文件;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发送端设备通信的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或者,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
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所述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一个传输模式下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
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在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向所述接收端设备传输所述媒体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文件为多个;
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所述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分别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在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向所述接收端设备传输所述媒体文件,包括:通过每个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在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分别向所述接收端设备传输对应所述媒体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能力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设备间接口的传输能力、所述发送端设备的计算能力、所述接收端设备的计算能力;
在所述按照规则分别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之后,若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不支持所述多个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进行调整,直至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支持所述多个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媒体文件为多个媒体文件中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
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第一操作之前的操作的单元,以及所述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所述第一操作以及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的操作的单元;所述第一操作为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的任一操作;
所述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所述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每个传输通道的第三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每个传输通道支持传输的媒体文件的特征;
确定所述第三能力信息满足所述规则的传输通道,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包括下述内容中一项或多项:
播放效果优先、发送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接收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接口传输带宽占用最低。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不支持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为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最后一个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
或者,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所述第二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和所述第二传输模式;
或者,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所有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和所述第三传输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包括:解码操作、渲染操作;所述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或者,所述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和解数字版权管理DRM操作;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渲染单元;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渲染单元;所述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渲染单元;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不支持渲染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
或者,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渲染操作但不支持解码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和所述第二传输模式;
或者,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渲染操作且支持解码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和所述第三传输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一项或多项:
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编解码能力、解DRM能力、接口加解密能力、音视频渲染能力以及显示播放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文件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裸码媒体文件,或者,所述媒体文件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内容压缩后的媒体文件。
11.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所述接收端设备接收可播放的媒体文件,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由所述接收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部分操作,所述第三传输模式由所述接收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全部操作;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与发送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接收端设备通信的发送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或者,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一个传输模式下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
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在所述接收端设备中单元,获取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播放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文件为多个,所述播放可播放的媒体文件包括:
根据所述媒体文件中的时间戳信息,同步播放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13.一种媒体文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部署于发送端设备,所述发送端设备支持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由所述发送端设备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由所述发送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部分操作,所述第三传输模式由所述发送端设备透传媒体文件;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能力信息,获取媒体文件;其中,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发送端设备通信的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或者,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媒体处理能力;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传输所述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一个传输模式下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在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向所述接收端设备传输所述媒体文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文件为多个;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分别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每个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在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单元,分别向所述接收端设备传输对应所述媒体文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能力信息,所述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下述能力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所述接收端设备间接口的传输能力、所述发送端设备的计算能力、所述接收端设备的计算能力;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按照规则分别确定传输每个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之后,若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不支持所述多个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将第一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进行调整,直至所述第二能力信息指示的能力支持所述多个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占用的资源;所述第一媒体文件为多个媒体文件中一个或多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
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第一操作之前的操作的单元,以及所述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所述第一操作以及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的操作的单元;所述第一操作为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的任一操作;
所述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接收端设备中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每个传输通道的第三能力信息,所述第三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每个传输通道支持传输的媒体文件的特征;
确定所述第三能力信息满足所述规则的传输通道,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包括下述内容中一项或多项:
播放效果优先、发送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接收端设备计算资源消耗最低、接口传输带宽占用最低。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不支持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为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最后一个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
或者,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所述第二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和所述第二传输模式;
或者,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所有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和所述第三传输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3-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包括:解码操作、渲染操作;所述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或者,所述解码操作包括解压缩操作和解数字版权管理DRM操作;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渲染单元;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渲染单元;所述第三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接收端设备中的解码单元和渲染单元;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用于: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不支持渲染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
或者,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渲染操作但不支持解码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和所述第二传输模式;
或者,
若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指示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渲染操作且支持解码操作,确定所述支持的传输模式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模式、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和所述第三传输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3-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包括下述内容中一项或多项:
所述发送端设备和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编解码能力、解DRM能力、接口加解密能力、音视频渲染能力以及显示播放能力。
22.根据权利要求13-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文件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裸码媒体文件,或者,所述媒体文件包括所述发送端设备中待显示的内容压缩后的媒体文件。
23.一种媒体文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部署于接收端设备,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第一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和第三传输模式;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所述接收端设备接收可播放的媒体文件,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由所述接收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部分操作,所述第三传输模式由所述接收端设备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中的全部操作;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支持的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中,按照规则确定与发送端设备传输媒体文件的第一传输通道;一个传输模式对应的传输通道包括所述一个传输模式下执行将媒体文件恢复至可播放的操作的单元;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传输通道获取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播放单元,用于播放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文件为多个,所述播放单元:
根据所述媒体文件中的时间戳信息,同步播放可播放的媒体文件。
25.一种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
27.一种媒体文件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发送端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接收端设备。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00628.5A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4263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0628.5A CN115426338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22/086907 WO2022252842A1 (zh) 2021-05-31 2022-04-14 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0628.5A CN115426338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6338A true CN115426338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195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0628.5A Pending CN115426338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媒体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6338A (zh)
WO (1) WO2022252842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047A (zh) * 2019-07-02 201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258526A (zh) * 2020-05-06 2020-06-09 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6737B2 (en) * 2013-05-08 2017-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deo strea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019877A (zh) * 2020-10-19 2020-12-01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r设备的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047A (zh) * 2019-07-02 2019-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258526A (zh) * 2020-05-06 2020-06-09 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2842A1 (zh)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1623B2 (en) Video stream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833963B (zh) 显示界面画面的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08966008B (zh) 直播视频回放方法及装置
US9609427B2 (en)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1080567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EP3007455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6412687B (zh) 一种音视频片段的截取方法和装置
KR101646958B1 (ko) 변경된 영역들을 이용한 매체 인코딩
CN108769726B (zh) 多媒体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KR101751225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원격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WO2022121775A1 (zh) 一种投屏方法及设备
US95099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ile during video call i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4115387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30604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control a process based on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3141524B (zh) 资源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830819B (zh) 编码、解码方法、编码端和解码端
US20200259880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168032B (zh)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996117B (zh) 视频转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10757A (zh) 一种共享媒体数据流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978138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for playing multimedia content
EP4199431A1 (en) Screen proj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rojecting terminal
CN110121084A (zh) 切换端口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010588B (zh) 直播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EP4044513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alarm fi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