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6325A - 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6325A
CN115426325A CN202211130180.6A CN202211130180A CN115426325A CN 115426325 A CN115426325 A CN 115426325A CN 202211130180 A CN202211130180 A CN 202211130180A CN 115426325 A CN115426325 A CN 115426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tacking
leaf2
typical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301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
陈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louni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louni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louni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louni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301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63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6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63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8Flow ba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5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ing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外部的典型堆叠组网的第一服务器、典型堆叠组网的第二服务器与典型堆叠组网的任一堆叠系统相连;第一服务器、典型堆叠组网的第四服务器与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1交换机、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2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引导输入任一堆叠系统的Leaf2交换机的流量至堆叠系统的堆叠口;对典型堆叠组网进行流量转发预处理;重启Leaf2交换机;恢复典型堆叠组网的流量转发路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典型堆叠组网在重启其中一台Leaf设备时,存在丢包现象,进而造成网络不稳定的缺陷。

Description

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转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组网为典型堆叠组网,典型堆叠组网的服务器通过聚合方式连接到堆叠系统,堆叠系统再通过四个下一跳形成等价路径,连接上Spine设备聚合的两个成员口相互备份,和Spine相连的下一跳也形成相互备份,当堆叠系统的其中一台Leaf设备重启的时候,流量都会切换到系统的另一台Leaf设备上,但是在重启的过程中转发的流量会存在丢包现象,造成网络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将外部的典型堆叠组网的第一服务器、典型堆叠组网的第二服务器与典型堆叠组网的任一堆叠系统相连;
第一服务器、典型堆叠组网的第四服务器与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1交换机、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2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
引导输入任一堆叠系统的Leaf2交换机的流量至堆叠系统的堆叠口;
对典型堆叠组网进行流量转发预处理;
重启Leaf2交换机;
恢复典型堆叠组网的流量转发路径。
进一步,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通过动态聚合的方式与典型堆叠组网的任一堆叠系统相连。
进一步,第一服务器与典型堆叠组网的第四服务器与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1交换机、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2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包含如下子步骤:
第一服务器或第四服务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至Spine1交换机或Spine2交换机;
典型堆叠组网的路由协议将第一服务器或第四服务器的IP地址通告至典型堆叠组网,形成数据交互路径。
进一步,引导输入任一堆叠系统的Leaf2交换机的流量至堆叠系统的堆叠口,包含如下子步骤:
Leaf2交换机下发第一访问控制列表,第一访问控制列表匹配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二层单播报文定向到堆叠口;
Leaf2交换机下发第二访问控制列表,第二访问控制列表匹配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三层单播报文定向到堆叠口。
进一步,对典型堆叠组网进行流量转发预处理,包含如下子步骤:
将Leaf2交换机的P1聚合成员口与Leaf2交换机的P2聚合成员口退出堆叠系统的第一聚合口;
将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上与P1聚合成员口、P2聚合成员口对应的聚合成员口退出第一聚合口;
撤销Leaf2交换机的P3聚合成员口与Leaf2交换机的P4聚合成员口的第一三层口的路由。
进一步,恢复典型堆叠组网的流量转发路径,包含如下子步骤:
Leaf2交换机下发第三访问控制列表,第三访问控制列表匹配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二层单播报文定向到堆叠口;
Leaf2交换机下发第四访问控制列表,第四访问控制列表匹配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三层单播报文定向到堆叠口;
在堆叠系统中创建第二聚合口;
将Leaf2交换机的P1聚合成员口与Leaf2交换机的P2聚合成员口加入第二聚合口;
将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上与P1聚合成员口、P2聚合成员口对应的聚合成员口加入第二聚合口;
在Leaf2交换机的P3聚合成员口与Leaf2交换机的P4聚合成员口上创建第二三层口;
将第二三层口的路由传递至Spine1交换机与Spine2交换机;
撤销第三访问控制列表与第四访问控制列表。
进一步,在Leaf2交换机的面板口全部被激活后,恢复典型堆叠组网的流量转发路径。
进一步,在Leaf2交换机重启完成并运行稳定后,撤销第三访问控制列表与第四访问控制列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典型堆叠组网在重启其中一台Leaf设备时,存在丢包现象,进而造成网络不稳定的缺陷。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典型堆叠组网的原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2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4为图3中步骤S2的子步骤的原理图;
图5为图2中步骤S3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6为图5中步骤S3的子步骤的原理图;
图7为图2中步骤S4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8为图7中步骤S4的子步骤的原理图;
图9为图2中步骤S6的子步骤的流程图;
图10为图9中步骤S6的子步骤的第一部分原理图;
图11为图9中步骤S6的子步骤的第二部分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首先,将结合图2~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用于转发流量信息,其应用场景广阔。
如图2~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在S1中,如图2、4所示,将外部的典型堆叠组网的第一服务器(searver1)、典型堆叠组网的第二服务器(searver2)与典型堆叠组网的任一堆叠系统(stacking system)相连,两者存在二层单播流量。
进一步,如图2、4所示,第一服务器(searver1)、第二服务器(searver2)通过动态聚合的方式与典型堆叠组网的任一堆叠系统(stacking system)相连。
在S2中,如图2所示,第一服务器(searver1)、典型堆叠组网的第四服务器(searver4)与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1交换机、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2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Spine1交换机、Spine2交换机和堆叠系统(stacking system)通过路由口三层互联本地优先转发。
进一步,第一服务器(searver1)与典型堆叠组网的第四服务器(searver4)与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1交换机、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2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包含如下子步骤:
在S21中,如图3~4所示,第一服务器(searver1)或第四服务器(searver4)发送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至Spine1交换机或Spine2交换机。
在S22中,如图3~4所示,典型堆叠组网的路由协议将第一服务器(searver1)或第四服务器(searver4)的IP地址通告至典型堆叠组网,形成数据交互路径。
在S3中,如图2所示,引导输入任一堆叠系统(stacking system)的Leaf2交换机的流量至堆叠系统(stacking system)的堆叠口。
进一步,引导输入任一堆叠系统(stacking system)的Leaf2交换机的流量至堆叠系统(stacking system)的堆叠口,包含如下子步骤:
在S31中,如图5~6所示,Leaf2交换机下发第一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List,ACL),第一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匹配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二层单播报文定向到堆叠口。
在S32中,如图5~6所示,Leaf2交换机下发第二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List,ACL),第二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匹配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三层单播报文定向到堆叠口,这样流量就会通过Leaf1交换机上的芯片的逻辑进行转发。
在S4中,如图2所示,对典型堆叠组网进行流量转发预处理。
进一步,对典型堆叠组网进行流量转发预处理,包含如下子步骤:
在S41中,如图7~8所示,将Leaf2交换机的P1聚合成员口与Leaf2交换机的P2聚合成员口退出堆叠系统(stacking system)的第一聚合口。
在S42中,如图7~8所示,将第一服务器(searver1)、第二服务器(searver2)上与P1聚合成员口、P2聚合成员口对应的聚合成员口退出第一聚合口,这样第一服务器(searver1)与第二服务器(searver2)便会将流量全部切换至Leaf1交换机上。
在S43中,如图7~8所示,撤销Leaf2交换机的P3聚合成员口与Leaf2交换机的P4聚合成员口的第一三层口的路由,使Spine上的流量全部切换到Leaf1交换机上。
在S5中,如图2所示,重启Leaf2交换机。
在S6中,如图2所示,恢复典型堆叠组网的流量转发路径。
进一步,在Leaf2交换机的面板口全部被激活后,恢复典型堆叠组网的流量转发路径。
进一步,恢复典型堆叠组网的流量转发路径,包含如下子步骤:
在S61中,如图9~11所示,Leaf2交换机下发第三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List,ACL),第三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匹配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二层单播报文定向到堆叠口。
在S62中,如图9~11所示,Leaf2交换机下发第四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List,ACL),第四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匹配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三层单播报文定向到堆叠口。
在S63中,如图9~11所示,在堆叠系统(stacking system)中创建第二聚合口。
在S64中,如图9~11所示,将Leaf2交换机的P1聚合成员口与Leaf2交换机的P2聚合成员口加入第二聚合口。
在S65中,如图9~11所示,将第一服务器(searver1)、第二服务器(searver2)上与P1聚合成员口、P2聚合成员口对应的聚合成员口加入第二聚合口,这样便将第一服务器(searver1)、第二服务器(searver2)上的部分流量换到Leaf2交换机上。
在S66中,如图9~11所示,在Leaf2交换机的P3聚合成员口与Leaf2交换机的P4聚合成员口上创建第二三层口。
在S67中,如图9~11所示,将第二三层口的路由传递至Spine1交换机与Spine2交换机,使得Spine上的部分流量换到Leaf2交换机上。
在S68中,如图9~11所示,撤销第三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与第四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使得输入Leaf2交换机的流量会在本地查转发表项,从本地的端口转发出去,从而在Leaf2交换机重启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流量零丢包。
进一步,在Leaf2交换机重启完成并运行稳定后,撤销第三访问控制列表(AccessControl List,ACL)与第四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
以上,参照图2~1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典型堆叠组网在重启其中一台Leaf设备时,存在丢包现象,进而造成网络不稳定的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8)

1.一种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将外部的典型堆叠组网的第一服务器、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第二服务器与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任一堆叠系统相连;
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第四服务器与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1交换机、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2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
引导输入任一所述堆叠系统的Leaf2交换机的流量至所述堆叠系统的堆叠口;
对所述典型堆叠组网进行流量转发预处理;
重启所述Leaf2交换机;
恢复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流量转发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通过动态聚合的方式与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任一堆叠系统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第四服务器与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1交换机、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Spine2交换机进行数据交互,包含如下子步骤:
所述第一服务器或所述第四服务器发送地址解析协议至所述Spine1交换机或所述Spine2交换机;
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路由协议将所述第一服务器或所述第四服务器的IP地址通告至所述典型堆叠组网,形成数据交互路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输入任一所述堆叠系统的Leaf2交换机的流量至所述堆叠系统的堆叠口,包含如下子步骤:
所述Leaf2交换机下发第一访问控制列表,所述第一访问控制列表匹配所述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所述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二层单播报文定向到所述堆叠口;
所述Leaf2交换机下发第二访问控制列表,所述第二访问控制列表匹配所述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所述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三层单播报文定向到所述堆叠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典型堆叠组网进行流量转发预处理,包含如下子步骤:
将所述Leaf2交换机的P1聚合成员口与所述Leaf2交换机的P2聚合成员口退出所述堆叠系统的第一聚合口;
将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上与所述P1聚合成员口、所述P2聚合成员口对应的聚合成员口退出所述第一聚合口;
撤销所述Leaf2交换机的P3聚合成员口与所述Leaf2交换机的P4聚合成员口的第一三层口的路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其特征在于,恢复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流量转发路径,包含如下子步骤:
所述Leaf2交换机下发第三访问控制列表,所述第三访问控制列表匹配所述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所述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二层单播报文定向到所述堆叠口;
所述Leaf2交换机下发第四访问控制列表,所述第四访问控制列表匹配所述Leaf2交换机的全部的面板口,用于将输入所述Leaf2交换机的流量的三层单播报文定向到所述堆叠口;
在所述堆叠系统中创建第二聚合口;
将所述Leaf2交换机的P1聚合成员口与所述Leaf2交换机的P2聚合成员口加入所述第二聚合口;
将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上与所述P1聚合成员口、所述P2聚合成员口对应的聚合成员口加入所述第二聚合口;
在所述Leaf2交换机的P3聚合成员口与所述Leaf2交换机的P4聚合成员口上创建第二三层口;
将所述第二三层口的路由传递至所述Spine1交换机与所述Spine2交换机;
撤销所述第三访问控制列表与所述第四访问控制列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eaf2交换机的面板口全部被激活后,恢复所述典型堆叠组网的流量转发路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eaf2交换机重启完成并运行稳定后,撤销所述第三访问控制列表与所述第四访问控制列表。
CN202211130180.6A 2022-09-16 2022-09-16 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 Pending CN1154263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0180.6A CN115426325A (zh) 2022-09-16 2022-09-16 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0180.6A CN115426325A (zh) 2022-09-16 2022-09-16 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6325A true CN115426325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4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30180.6A Pending CN115426325A (zh) 2022-09-16 2022-09-16 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632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8744A (zh) * 2010-02-10 2011-08-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堆叠设备重启过程中减少丢包的方法及系统
WO2015003602A1 (en) * 2013-07-09 2015-01-15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Member device of stacked switches system
CN105450782A (zh) * 2016-01-15 2016-03-30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丢包零停机重启网络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91802A (zh) * 2015-08-24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设备升级方法以及装置
CN106789663A (zh) * 2016-02-24 2017-05-3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8744A (zh) * 2010-02-10 2011-08-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堆叠设备重启过程中减少丢包的方法及系统
WO2015003602A1 (en) * 2013-07-09 2015-01-15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Member device of stacked switches system
CN105591802A (zh) * 2015-08-24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交换设备升级方法以及装置
CN105450782A (zh) * 2016-01-15 2016-03-30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丢包零停机重启网络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89663A (zh) * 2016-02-24 2017-05-3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9943B2 (en) Method of routing multicast traffic
JP4747118B2 (ja) ルータ、通信保証方法および通信保証プログラム
JP4729119B2 (ja) 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装置
CN102064995B (zh) 一种虚拟专用局域网络中链路保护的方法及设备
JP2001189751A (ja) ラベル交換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仮想専用ネットワークを支援するシステム、素子及び方法
US2007010419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high availability network mechanish
CN105830406A (zh) 用于支持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灵活查找关键字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3605959B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implementing double control plane
EP3038300A1 (en) Tunnel swi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witch
EP2005650A1 (en) Connecting multi-hop mesh networks using mac bridge
CN102957573A (zh) 一种路径检测的实现方法及节点
EP3695569B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layer 2 fast re-switch for a wireless controller
CN113489640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网关系统
US20080130644A1 (en) Network apparatus for redundant multicast
WO2017143738A1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724126A (zh) 一种E-tree业务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和设备
US11228459B2 (en) Anycast address configuration for extended local area networks
WO2021000619A1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5426325A (zh) 堆叠环境中单台Leaf设备重启的单播零丢包方法
US9634927B1 (en) Post-routed VLAN flooding
CN11138519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025536B1 (en) Support for flooding in encapsulation and inter-VLAN communication via proxy-ARP
Iwata et al. Global open Ethernet architecture for a cost-effective scalable VPN solution
CN115086222B (zh) 跨自治域通告方法、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和通信系统
US10924395B2 (en) Seamless multipoint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mLDP) transport over a bit index explicit replication (BIER) co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3 / F, 665 Zhangjia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Yunhe Zhiwang (Shangh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203 floor 12, building 2, Purple Orange International Center, No. 39, Jincheng Road,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yunhezh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