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5407A - 天线组件、匹配电路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组件、匹配电路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5407A
CN115425407A CN202211171816.1A CN202211171816A CN115425407A CN 115425407 A CN115425407 A CN 115425407A CN 202211171816 A CN202211171816 A CN 202211171816A CN 115425407 A CN115425407 A CN 115425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filtering
connection node
module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18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抱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18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54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5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5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馈源、天线以及匹配电路。所述馈源用于产生馈电信号。所述匹配电路连接于所述馈源和所述天线之间,用于对所述天线进行匹配调节。其中,所述匹配电路包括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滤波模块,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与所述馈源连接,用于产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所述滤波模块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所述天线之间,用于滤除所述天线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匹配电路以及电子设备。本申请通过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甚至完全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能有效地实现较佳的阻抗匹配。此外,通过滤波模块可滤除所述天线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

Description

天线组件、匹配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匹配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已经基本是必备功能,天线作为电子设备中的支持无线通信的必备硬件,对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性能有着关键影响。而由于现在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导致留给天线的空间越来越小,使得天线越来越小型化。特别有些频段的天线本身需要较小的尺寸,而天线的尺寸越小时,电抗越大,则越难做阻抗匹配,往往会导致无法兼顾天线尺寸和匹配性能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匹配电路及电子设备,可有效兼顾天线尺寸和匹配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馈源、天线以及匹配电路。所述馈源用于产生馈电信号。所述匹配电路连接于所述馈源和所述天线之间,用于对所述天线进行匹配调节。其中,所述匹配电路包括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滤波模块,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与所述馈源连接,用于产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所述滤波模块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所述天线之间,用于滤除所述天线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匹配电路,用于对天线进行匹配调节,所述匹配电路包括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滤波模块。其中,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用于产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连接,且用于与所述天线连接,以滤除所述天线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
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馈源、天线以及匹配电路。所述馈源用于产生馈电信号。所述匹配电路连接于所述馈源和所述天线之间,用于对所述天线进行匹配调节。其中,所述匹配电路包括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滤波模块,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与所述馈源连接,用于产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所述滤波模块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所述天线之间,用于滤除所述天线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或者,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用于对天线进行匹配调节,所述匹配电路包括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滤波模块。其中,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用于产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连接,且用于与所述天线连接,以滤除所述天线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组件、匹配电路以及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甚至完全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使得天线馈电路径几乎只有电阻部分,能有效地实现较佳的阻抗匹配。此外,本申请通过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所述天线之间的滤波模块,可滤除所述天线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而当天线组件应用于工作功率较大的场景,避免谐波信号过大而对天线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中的滤波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滤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天线组件中的匹配电路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负阻抗转换模块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的匹配阻抗曲线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连接”包括了“直接连接”、“间接连接”、“电性连接”、“结构连接”等连接关系,所述“电连接”包括了“直接电连接”、“间接电连接”等电性连接关系。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1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天线组件1包括馈源11、天线12以及匹配电路13。所述馈源11用于产生馈电信号。所述匹配电路13连接于所述馈源11和所述天线12之间,用于对所述天线12进行匹配调节。其中,所述匹配电路13包括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以及滤波模块132,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与所述馈源11连接,用于产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抵消天线12产生的电抗;所述滤波模块132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以及所述天线12之间,用于滤除所述天线12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
从而,本申请中,通过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甚至完全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使得天线馈电路径几乎只有电阻部分,能有效地实现较佳的阻抗匹配。此外,本申请通过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以及所述天线12之间的滤波模块132,可滤除所述天线12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而当天线组件1应用于工作功率较大的场景,避免谐波信号过大而对天线12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其中,本申请的上述谐波信号也泛指所有的噪音/干扰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波模块132为高阶带通滤波器,用于将天线12的工作频段之外的带外信号进行抑制,从而有效的减少高次谐波带来的影响。其中,所述滤波模块132可为Chebyshev(切比雪夫型)滤波器,阶数可为7阶。
其中,天线组件1可应用于车载设备,例如车载调频广播设备中时,由于车辆会处于移动中,车载设备的天线功率需很大才能保证通信性能,因此,天线12产生的谐波信号在大功率下将会被放大,而会对天线12本身的工作频段的信号造成影响。因此,通过,本申请通过该滤波模块132,特别设计为高阶带通滤波器,可滤除所述天线12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而当天线组件1应用于工作功率较大的场景,避免谐波信号过大而对天线12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滤波模块132的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所述滤波模块132包括若干滤波电容C0和至少一个LC滤波支路Z1,所述LC滤波支路Z1包括至少一个电容C1和至少一个电感L1。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波模块132通过若干滤波电容C0和至少一个LC滤波支路Z1实现了高阶带通滤波器。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滤波模块132包括第一端P1以及第二端P2,所述第一端P1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连接,所述第二端P2与所述天线12连接,每一滤波电容C0连接于一对应的连接节点N1与接地点G1之间,所述连接节点N1位于所述第一端P1与所述第二端P2的连接线路X1上,每一LC滤波支路Z1连接于相邻的两个连接节点N1之间,并位于所述连接线路X1上。
从而,通过上述滤波模块132的结构,能够通过多个滤波电容C0以及LC滤波支路Z1实现高阶带通滤波。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若干滤波电容C0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01,第二滤波电容C02以及第三滤波电容C03,所述至少一个LC滤波支路Z1包括第一LC滤波支路Z11以及第二LC滤波支路Z12,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01连接于第一连接节点N11与接地点G1之间,所述第二滤波电容C02连接于第二连接节点N12与接地点G1之间,所述第三滤波电容C03连接于第三连接节点N13与接地点G1之间,所述第一LC滤波支路Z11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N11与第二连接节点N12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N11与第二连接节点N12之间的连接线路X1上,所述第二LC滤波支路Z12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N12与所述第三连接节点N13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N12与第三连接节点N13之间的连接线路X1上。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干滤波电容C0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至少一个LC滤波支路Z1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两个滤波电容C0连接的连接节点N1之间连接有一个LC滤波支路Z1。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LC滤波支路Z11包括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N11与第二连接节点N12之间的电感L1和电容C1,所述第二LC滤波支路Z12包括并联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N12与第三连接节点N13之间的电感L1和电容C1。
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LC滤波支路Z1均包括一个电感L1和电容C1,且所述电感L1和电容C1为并联连接。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LC滤波支路Z1可包括多个电感L1以及一个电容,或者包括一个电感L1以及多个电容,或者包括多个电感以及多个电容C1,且该些电容C1和电感L1可并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LC滤波支路Z1的结构可不同,例如,所述第一LC滤波支路Z11包括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N11与第二连接节点N12之间的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所述第二LC滤波支路Z12可包括并联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N12与第三连接节点N13之间的多个电感和一个电容C1。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滤波模块132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滤波模块132也可为其他结构。
如图3所示,在每一个连接节点N1与接地点G1之间并联多个滤波电容C0,且在相邻的两个连接节点N1之间,也可并联多个LC滤波支路Z1。
在一些实施例中,并联于相邻的两个连接节点N1之间的多个LC滤波支路Z1构成LC滤波支路组,同一LC滤波支路组中的至少部分LC滤波支路Z1的结构不同,不同LC滤波支路组中的多个LC滤波支路Z1的结构分别一一相同。
例如,任一LC滤波支路组均包括了两个LC滤波支路,其中一个LC滤波支路包括了并联于相邻的连接节点之间的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另一个LC滤波支路包括了并联于相邻的连接节点之间的两个电感和两个电容。
其中,本申请中的滤波模块132可预先根据天线12的工作频段进行设计,而形成允许频率位于天线12的工作频段内的信号通过,能够进行天线12的射频信号的正常收发,并能够滤除位于天线12的工作频段外的带外信号,从而有效抑制甚至消除谐波信号的影响。其中,前述的谐波信号也指的是位于天线12的工作频段之外的其他频率的信号,例如,如前所述的,可泛指所有对天线12造成干扰的干扰信号。
其中,所述滤波模块132包括的电容和电感的值,可根据滤波模块132的结构以及天线12的工作频段进行仿真设计得出。
其中,根据电路设计要求,所设计的滤波模块132需要有较好的矩形系数,矩形系数的好坏主要受滤波电路阶数影响,阶数越高矩形系数越接近于1。本申请通过设计带通滤波器为Chebyshev滤波器,阶数为7阶,并通过调整LC带通滤波器的电容电感值可以调出比较好的带外抑制比(即抑制工作频段外的带外信号),达到更好的抑制效果。
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滤波模块132可为其他类型的滤波器,阶数也可以为其他阶次,例如9阶。
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1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图1相比,所述匹配电路13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133以及缓冲隔离模块134,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33与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依次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以及所述滤波模块132之间,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33用于提升所述馈电信号的电压,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用于隔离从天线12反射回来的反射信号。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33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与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之间,而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则连接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33与所述滤波模块132之间,且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与所述馈源11连接,所述滤波模块132与所述天线12连接。即,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33、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以及所述滤波模块132依次连接于所述馈源11以及所述天线12之间。
从而,通过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33提升所述馈源11提供的馈电信号的电压,能够有效提升对天线阻抗中的电阻部分,也即实部部分的匹配,提升匹配性能。而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可作为匹配电路13的保护电路,用于保护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33以及负阻抗转换模块131等不受反射信号的干扰。
其中,所述滤波模块132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前述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为图4中所示的天线组件1中的匹配电路13的具体电路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包括三极管Q1、Q2、电感Lload以及两个电容Cd1,其中一个电容Cd1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另一个电容Cd1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电感Lload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包括输入端in1以及输出端o1,所述输入端in1用于与所述馈源11连接,所述输出端o1用于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33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的输入端in1电连接,从而与所述馈源11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输出端o1电连接,从而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33电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负阻抗转换模块131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其中,设输入端in1的输入电压为v1,输入电流为i1,而所述电感Lload以及两个电容Cd1等效为等效阻抗ZL,所述三极管Q1等效为电流源Gm*Vbe1以及内阻Re,其中,Gm为所述三极管Q1的跨导,所述Vbe1为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所述内阻Re在所述三极管Q1导通后主要为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同样的,所述三极管Q2等效为电流源Gm*Vbe2以及内阻Re,其中,Gm为所述三极管Q2的跨导,所述Vbe2为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所述内阻Re在所述三极管Q2导通后主要为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
如图6所示,所述等效阻抗ZL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1等效的电流源Gm*Vbe1以及所述三极管Q2等效的电流源Gm*Vbe2连接,且所述等效阻抗ZL的与所述三极管Q1等效的电流源Gm*Vbe1连接的一端还与所述三极管Q2等效的电流源Gm*Vbe2以及内阻Re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等效阻抗ZL的与所述三极管Q2等效的电流源Gm*Vbe2连接的一端还与所述三极管Q1等效的电流源Gm*Vbe1以及内阻Re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设输出端o1的输入电压为v2,输入电流为i2,设所述等效阻抗ZL的与所述三极管Q1等效的电流源Gm*Vbe1连接的一端的电压为V3,所述等效阻抗ZL的与所述三极管Q2等效的电流源Gm*Vbe2连接的一端的电压为V3’,则可得出如下的公式(1)-(4):
公式(1):
Figure BDA0003862294810000071
公式(2):
Figure BDA0003862294810000072
公式(3):
Figure BDA0003862294810000073
公式(4):
Figure BDA0003862294810000074
通过上述公式(1)-(4)可以得出所述输入端in1的输入阻抗Zin满足公式(5):
Figure BDA0003862294810000081
其中,当所述三极管Q1以及所述三极管Q2导通时,所述三极管Q1、Q2的跨导与所述三极管Q1的内阻Re基本互为倒数。从而,当所述三极管Q1以及所述三极管Q2导通时,Zin=v1/i1=-2Re。
因此,此时仅仅具有电阻部分,有效地去除了电抗部分,而实现了对天线产生的电抗的抵消。
请返回参阅图5,如图5所示,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还包括两个电容Cd2,其中一个电容Cd2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输入端in1之间,另一个电容Cd2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输出端o1之间,该两个电容Cd2用于起到滤波作用,用于至少滤除部分噪音信号。
如图5所示,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还包括若干电感以及电阻,例如包括若干电感Lc以及若干电阻Rb1、Rb2等等,其中,所述若干电感Lc可构成射频扼流圈,防止电路中的其他信号干扰,该些电阻Rb1、Rb2可构成为三极管Q1、Q2的偏置电路。其中,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还可包括其他电子元器件,由于与主要功能无关,故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133可为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的输出端o1以及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的输入端in2之间,用于对馈电信号进行升压放大。
如图5所示,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可包括输入端in2以及输出端o2,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可包括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输入端in2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容Cb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一电压端Vcc电连接。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的集电极还通过电容Cd2与所述输出端o2连接。
其中,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通过所述三极管Q3构成一个单极放大器,利用了放大器具有反射隔离的特点而提供良好的保护,有效抑制天线12的反射信号,即,有效抑制从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的输出端o2输入的反射信号。
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还包括其他电阻、电容或电感,例如,同样包括若干电感Lc以及若干电阻Rb1、Rb2等,所述若干电感Lc可构成射频扼流圈,防止电路中的其他信号干扰,该些电阻Rb1、Rb2可构成为三极管Q3的偏置电路。
其中,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还可包括其他电子元器件,由于与主要功能无关,故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电压端Vcc可与一电压源连接而处于对应的电压,其中,所述电压源可为电池,或者对电池电压进行分压的分压电路。
其中,本申请的所述缓冲隔离模块134与所述电压源Vcc连接,所述匹配电路13也可以称为有源电路,而所述天线组件1也可以称为有源天线组件。一般而言,有源天线组件中的有源电路部分会引进一部分非线性问题,带来EMI(电磁干扰)问题,本申请中,通过增加滤波模块132后,所述滤波模块132也能有效降低由于非线性问题带来的EMI问题。
其中,本申请中的前述的接地点G1可为与零电势连接的点,用于提供零电势。
请参阅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1的匹配阻抗曲线示意图。其中,图7中示意出了匹配电路13产生的负电容电抗X(ω)随频率ω变化的匹配阻抗曲线CL1,以及所述天线12原本的电抗X(ω)随频率ω变化的匹配阻抗曲线CL2。
从图7中可以看出,所述匹配电路13的匹配阻抗曲线CL1与所述天线12原本的匹配阻抗曲线CL2基本是对称分布在X轴的两侧,大小相同而正负相反,从而,可以基本实现抵消天线12产生的电抗。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也可单独提供前述的匹配电路13,所述匹配电路用于对天线12进行匹配调节,如前所述的,所述匹配电路13包括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以及滤波模块132,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用于产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所述滤波模块132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连接,且还用于与所述天线12连接,以滤除所述天线12的工作频带之外的其他频率的信号。
其中,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以及所述滤波模块132的具体结构以及功能请参见前述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匹配电路13中的负阻抗转换模块131、滤波模块132、电压转换模块133以及缓冲隔离模块134可整合在一起,例如可以整合在一起,而形成一个匹配芯片中。
请参阅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100的示意图,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前述的天线组件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为车载设备,例如可为车载调频广播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12可为单极子天线。
其中,由于调频广播的频率较高,波长较短,因此,当所述天线组件1应用与车载调频广播设备中时,所述天线12的尺寸将较小,通过本申请的匹配电路13,允许所述天线12的尺寸小型化,且能有效保证匹配和射频性能。另外,由于车辆会处于移动中,车载设备的天线功率需很大才能保证通信性能,因此,天线12产生的谐波信号在大功率下将会被放大,而会对天线12本身的工作频段的信号造成影响。因此,通过,本申请通过进一步设计该滤波模块132,特别设计为高阶带通滤波器,可滤除所述天线12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而当天线组件1应用于工作功率较大的场景,避免谐波信号过大而对天线12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0也可为手机、卫星电话、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具有天线的终端设备。
其中,当所述天线组件1应用于所述电子设备100中时,本申请中的前述的接地点G1可为与电子设备100的主板中的接地层连接,而处于零电势。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也可仅包括前述的匹配电路13。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组件1、匹配电路13以及电子设备100,通过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产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甚至完全抵消天线12产生的电抗,使得天线馈电路径几乎只有电阻部分,能有效地实现较佳的阻抗匹配。此外,本申请通过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131以及所述天线12之间的滤波模块132,可滤除所述天线12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而当天线组件1应用于工作功率较大的场景,避免谐波信号过大而对天线12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馈源,用于产生馈电信号;
天线;
匹配电路,连接于所述馈源和所述天线之间,用于对所述天线进行匹配调节;
其中,所述匹配电路包括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滤波模块,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与所述馈源连接,用于产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所述滤波模块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所述天线之间,用于滤除所述天线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为高阶带通滤波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若干滤波电容和至少一个LC滤波支路,所述LC滤波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天线连接,每一滤波电容连接于一对应的连接节点与接地点之间,所述连接节点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连接线路上,每一LC滤波支路连接于相邻的两个连接节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滤波电容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以及第三滤波电容,所述至少一个LC滤波支路包括第一LC滤波支路以及第二LC滤波支路,所述第一滤波电容连接于第一连接节点与接地点之间,所述第二滤波电容连接于第二连接节点与接地点之间,所述第三滤波电容连接于第三连接节点与接地点之间,所述第一LC滤波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与第二连接节点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与第二连接节点之间的连接线路上,所述第二LC滤波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三连接节点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与第三连接节点之间的连接线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C滤波支路包括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与第二连接节点之间的电感和电容,所述第二LC滤波支路包括并联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与第三连接节点之间的电感和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以及缓冲隔离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与所述缓冲隔离模块依次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所述滤波模块之间,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提升所述馈电信号的电压,所述缓冲隔离模块用于隔离从天线反射回来的反射信号。
8.一种匹配电路,用于对天线进行匹配调节,所述匹配电路包括:
负阻抗转换模块,用于产生负电抗,以至少部分抵消天线产生的电抗;
滤波模块,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连接,且用于与所述天线连接,以滤除所述天线工作时产生的谐波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为高阶带通滤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若干滤波电容和至少一个LC滤波支路,所述LC滤波支路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天线连接,每一滤波电容连接于一对应的连接节点与接地点之间,所述连接节点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连接线路上,每一LC滤波支路连接于相邻的两个连接节点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滤波电容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以及第三滤波电容,所述至少一个LC滤波支路包括第一LC滤波支路以及第二LC滤波支路,所述第一滤波电容连接于第一连接节点与接地点之间,所述第二滤波电容连接于第二连接节点与接地点之间,所述第三滤波电容连接于第三连接节点与接地点之间,所述第一LC滤波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与第二连接节点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与第二连接节点之间的连接线路上,所述第二LC滤波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与所述第三连接节点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与第三连接节点之间的连接线路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C滤波支路包括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与第二连接节点之间的电感和电容,所述第二LC滤波支路包括并联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与第三连接节点之间的电感和电容。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电路还包括电压转换模块以及缓冲隔离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与所述缓冲隔离模块依次连接于所述负阻抗转换模块以及所述滤波模块之间,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提升所述馈电信号的电压,所述缓冲隔离模块用于隔离从天线反射回来的反射信号。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或者如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匹配电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车载设备。
CN202211171816.1A 2022-09-23 2022-09-23 天线组件、匹配电路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4254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1816.1A CN115425407A (zh) 2022-09-23 2022-09-23 天线组件、匹配电路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1816.1A CN115425407A (zh) 2022-09-23 2022-09-23 天线组件、匹配电路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5407A true CN115425407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3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1816.1A Pending CN115425407A (zh) 2022-09-23 2022-09-23 天线组件、匹配电路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540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0757B2 (en) Matching circuit
US7567128B2 (en) Power amplifier suppressing radiation of second harmonic over wide frequency band
US7750739B2 (en) Dual reactive shunt low noise amplifier
CN107565912B (zh) 一种具有干扰抑制的低噪声放大器电路
CN111431488B (zh) 射频功率放大器及通信设备
KR20180094562A (ko) 노치 필터링 내재화한 저잡음 증폭기
JP2013110619A (ja) 増幅器
CN112968678A (zh) 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及通信终端
Song et al. Mm-wave mixer-first receiver with passive elliptic low-pass filter
JP2009253785A (ja) マルチバンド高周波電力増幅器
US20230083695A1 (en) Integrated circuit comprising an adaptation and filtering network including a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stage, and corresponding adaptation and filtering process
US11190161B2 (en) Filter device
TWI483542B (zh) 放大器電路
US7492239B1 (en) Radio frequency combiner
JP7149819B2 (ja) 帯域通過フィルタ
JP2006005848A (ja) 電力増幅器及び高周波通信装置
CN216649630U (zh) 功率放大器和射频芯片
CN115425407A (zh) 天线组件、匹配电路及电子设备
US20230129447A1 (en) Integrated circuit comprising an adaptation and filtering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adaptation and filtering process
CN111277223B (zh) 一种具有干扰抑制的高阶耦合网络及其应用
Rambeau et al. Antenna and input stages of a 470-710 MHz silicon TV tuner for portable applications
US20180102754A1 (en) Matching circuit
CN216252675U (zh)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和射频前端模组
CN115955200B (zh) 一种放大器电路、放大器以及电子设备
CN115276568B (zh) 小型化滤波低噪声放大器及接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