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2585A -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2585A
CN115422585A CN202211053128.5A CN202211053128A CN115422585A CN 115422585 A CN115422585 A CN 115422585A CN 202211053128 A CN202211053128 A CN 202211053128A CN 115422585 A CN115422585 A CN 115422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rotection
user
area
display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31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蕊
张寒
杨超
李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2110531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25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2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25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所述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根据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显示界面中,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了保护隐私信息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使用逐渐普及,而移动设备上的这些APP保存和展示了大量隐私信息。在公共环境如地铁、电梯等人多且封闭的空间中,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上APP时,APP中信息可能会被周围的陌生人一览无遗,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目前进行信息隐私保护的方法是解锁APP后手工点击来展示或隐藏需要查看的部分,这种方法只要解锁了APP,任何人都可以点开查看隐私信息,不仅安全性低且需手工操作。
可见,目前用户在公共场所使用移动终端上的APP过程中,保护隐私信息的方法存在操作不便且隐私信息安全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无需手工操作即可对关键隐私信息进行保护,使用更方便。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所述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根据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显示界面中,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的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对所述用户的眼部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所述用户的瞳孔角度;
根据所述三维距离信息和所述瞳孔角度,确定所述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用户的人脸图像;
通过眼部识别算法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定位处理,定位所述人脸图像中所述用户的眼部位置;
根据所述眼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确定区域交叠结果;
在所述区域交叠结果表征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注视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
根据所述时长,得到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时长,得到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包括:
若所述用户注视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所述时长满足匹配条件,得到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包括:
在所述身份验证结果表征所述用户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一展示方式;或者,
在所述身份验证结果表征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二展示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展示方式指示对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展示,所述第二展示方式指示对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隐藏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验证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所述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展示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信息展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显示界面中,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域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用户的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眼部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所述用户的瞳孔角度;根据所述三维距离信息和所述瞳孔角度,确定所述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域确定模块,还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用户的人脸图像;通过眼部识别算法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定位处理,定位所述人脸图像中所述用户的眼部位置;根据所述眼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息保护装置还包括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确定区域交叠结果;在所述区域交叠结果表征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注视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根据所述时长,得到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匹配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用户注视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所述时长满足匹配条件,得到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展示方式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身份验证结果表征所述用户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一展示方式;或者,
在所述身份验证结果表征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二展示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展示方式指示对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展示,所述第二展示方式指示对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隐藏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所述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根据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显示界面中,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所述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根据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显示界面中,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所述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根据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显示界面中,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上述信息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所述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根据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显示界面中,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相比于目前解锁APP后通过手工点击来展示或隐藏需要查看的部分,以进行信息隐私保护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维护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获取用户注视的目标区域,在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匹配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以展示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无需手工操作即可查看隐私信息,且人脸识别增加一层安全防护,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2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2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信息保护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信息保护方法,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进行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并通过终端和服务器的交互实现。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界面可以为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等)上用户打开的APP界面。目标区域为用户打开APP后看向显示界面时目光汇集的区域。可以通过获取用户人眼的信息来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步骤104,在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展示内容为APP中需要保护的隐私内容,例如银行手机APP中,资产栏目内资产金额部分或者是总负债金额部分皆为信息保护区域。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即表征为用户当前需要查看待展示内容。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在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终端的前置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信息,与预设人脸信息作校验,以得到身份验证结果。预设人脸信息可以在用户注册电子银行开户时,在柜面录入用户的人脸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校验使用。
步骤106,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身份验证结果表征用户人脸识别通过,则确定展示方式为展示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若身份验证结果表征用户人脸识别未通过,则确定展示方式为隐藏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
步骤108,根据展示方式在显示界面中,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常态为隐藏状态,例如:以模糊或星号打码的方式替换待展示内容。在确定展示方式后,根据展示方式决定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展示或继续隐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保护方法,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在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根据展示方式在显示界面中,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相比于目前解锁APP后通过手工点击来展示或隐藏需要查看的部分,以进行信息隐私保护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维护方法,通过获取用户注视的目标区域,在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匹配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以展示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无需手工操作即可查看隐私信息,且人脸识别增加一层安全防护,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102中,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可以包括:
步骤202,确定用户的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终端的屏幕左上角定义为屏幕坐标零点。可以使用ToF(Time of Flight,时差法)深度传感器或结构光深度传感器等获取用户的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步骤204,对用户的眼部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用户的瞳孔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的眼部图像可以通过终端的前置摄像头获取。根据用户的眼部图像,结合图像识别算法,可以确定用户的瞳孔角度。本申请实施例对图像识别算法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确定瞳孔角度即可。例如:可以使用最小外接矩形方法minAreaRect()确定瞳孔角度,还可以使用瞳孔-角膜反射追踪方法,将眼部图像中角膜反射点作为基点,根据图像识别处理得到的瞳孔中心即可得到视线向量坐标,视线向量坐标即可表征用户瞳孔角度的变化。
步骤206,根据三维距离信息和瞳孔角度,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用户眼部的三维距离信息和瞳孔角度后,可以根据用户瞳孔角度的变化,结合眼部位置的距离信息计算得到用户当前目光注视的屏幕注视点坐标,即为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对计算目标区域的方法不做具体限定,只需满足数学关系即可。
示例性的,瞳孔与角膜反射点间组成的向量,与屏幕注视点之间具有映射函数关系,映射函数为二元线性组合,该二元线性组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经验确定或者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得到,通过检测瞳孔角度的变化结合映射函数关系即可计算出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眼部三维距离和瞳孔角度确定目标区域,以在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匹配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以展示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无需手工操作即可查看隐私信息,且人脸识别增加一层安全防护,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202中,确定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可以包括:
步骤302,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
本申请实施中,图像采集设备可以为摄像头,例如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在用户使用APP过程中,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可以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
步骤304,通过眼部识别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定位处理,定位人脸图像中用户的眼部位置。
本申请实施中,在终端的前置摄像头获取人脸图像后,可以通过眼部识别算法识别出人脸脸中的眼睛,从而定位用户的眼部位置。可以理解,摄像头自带坐标系,用户的眼部位置可以在摄像头获取的人脸信息图像中,用坐标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眼部识别算法做具体限定。例如:使用opencv(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中自带的Cascade Classifier函数进行识别处理得到眼部位置。
步骤306,根据眼部位置,确定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ToF(Time of Flight,时差法)深度传感器或结构光深度传感器等获取用户的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示例性的,首先通过ToF深度传感器连续发射光脉冲到用户人脸,ToF深度传感器接收从用户人脸返回的光,通过探测光脉冲的飞行(往返)时间来得到脸部所有位置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ToF深度传感器有自己的坐标系,将ToF深度传感器坐标系与摄像头坐标系叠加,根据摄像头坐标系中的眼部位置信息,从所述ToF深度传感器坐标系获取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深度信息,进而通过该深度信息结合摄像头坐标系中的眼部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眼部识别算法获取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进而可以结合瞳孔角度计算出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以在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匹配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以展示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无需手工操作即可查看隐私信息,且人脸识别增加一层安全防护,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104之前,在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402,根据目标区域和信息保护区域,确定区域交叠结果。
其中,若目标区域和信息保护区域有重叠的位置,即得到表征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的区域交叠结果,若目标区域和信息保护区域没有重叠的位置,即得到表征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无交叠的区域交叠结果。
步骤404,在区域交叠结果表征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的情况下,获取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
其中,在区域交叠结果表征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的情况下,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即为用户注视目标区域的时长。用户注视目标区域的时长,可以通过实时计算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的时间来得到。
步骤406,根据时长,得到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其中,根据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可以得到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匹配结果可以用来表征目标区域是否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也即用户是否需要查看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的交叠情况,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来获得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以综合判定用户是否需要查看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提高了隐私信息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06中,根据时长,得到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可以包括:
若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满足匹配条件,得到表征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其中,匹配条件为技术人员提前预设的条件。例如:匹配条件可以为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高于注视其他区域的时间10%,其他区域为显示界面上除去信息保护区域外的剩余区域。在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高于注视其他区域的时间10%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表征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此时表征用户需要查看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终端后台自动进行人脸识别操作。在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不高于注视其他区域的时间10%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表征目标区域不匹配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此时表征用户不需要查看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待展示内容继续呈隐藏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是否满足匹配条件,来判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人脸识别操作,提高了隐私信息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06中,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可以包括:
在身份验证结果表征用户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一展示方式;或者,在身份验证结果表征用户未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二展示方式;其中,第一展示方式指示对待展示内容进行展示,第二展示方式指示对待展示内容进行隐藏处理。
其中,若人脸识别通过,则身份验证结果可以表征用户通过验证,此时,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一展示方式,即将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从隐藏变为展示。若人脸识别失败,则身份验证结果可以表征用户未通过验证,此时,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二展示方式,即将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继续隐藏。
本公开实施例,在确定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后,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展示方式为第一展示方式或第二展示方式,实现只有用户本人才能够查看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防止其他人查看隐私信息,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后台自动人脸识别确定展示方式,不需要手动操作,提高了方便性。
为了便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参见图5,以银行手机APP为例,本申请在此提供一种信息保护方法。定义银行手机APP中的待展示内容为资产栏目中的资产金额和总负债金额。用户打开银行手机APP后,点开资产栏目,通过手机前置摄像头结合眼部识别算法,定位用户眼部位置;再通过深度传感器获取用户眼部相对于手机屏幕坐标零点的准确三维距离信息;之后通过图像识别用户的瞳孔角度,进而计算出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在注视的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且注视目标区域的时长高于注视其他区域的时间10%时,代表用户人眼关注到资产金额部分或者是总负债金额部分的时间高于其他区域的时间10%时,通过手机前置摄像头获取人脸信息。否则,不展示关键隐私信息,即不展示资产金额部分和总负债金额部分。用户在在注册电子银行开户时,会提前在柜面录入人脸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手机前置摄像头获取的人脸信息与用户提前在柜面录入的人脸信息做校验,得到身份验证结果。身份验证通过,展示资产金额部分和总负债金额部分;身份验证失败,则资产金额部分和总负债金额部分呈加密状态,银行手机APP页面内其余信息正常展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保护方法增加了关键隐私信息的安全防护,相于手工点开关键隐私信息,更方便,无需手工操作,且增加一层安全防护。目前隐私保护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物理防窥膜,防窥膜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采用了超微细百叶窗结构,可以使射入手机或电脑屏幕的光线反射出去的范围变小,大部分光线只沿着射入方向返回。物理防窥膜减少了可窥探的陌生人的范围,但是位于正后方的陌生人还是能看到,并且防窥膜容易使手机屏幕的光线发生折射,加重眼部疲劳和影响视力。相对于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保护方法还通过结合眼部关注信息位置和人脸识别技术,精准保护关键隐私信息为用户本人在浏览,减少公共场所关键信息泄露。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信息保护方法的信息保护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信息保护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信息保护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提供了一种信息保护装置600。信息保护装置装置600包括:
区域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验证模块604,用于在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展示方式确定模块606,用于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信息展示模块608,用于根据展示方式在显示界面中,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保护装置,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在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根据展示方式在显示界面中,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相比于目前解锁APP后通过手工点击来展示或隐藏需要查看的部分,以进行信息隐私保护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维护装置,通过获取用户注视的目标区域,在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匹配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以展示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无需手工操作即可查看隐私信息,且人脸识别增加一层安全防护,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域确定模块602还用于确定用户的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对用户的眼部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用户的瞳孔角度;根据三维距离信息和瞳孔角度,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域确定模块602还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通过眼部识别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定位处理,定位人脸图像中用户的眼部位置;根据眼部位置,确定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保护装置600还包括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和信息保护区域,确定区域交叠结果;在区域交叠结果表征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的情况下,获取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根据时长,得到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匹配模块还用于若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满足匹配条件,得到表征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展示方式确定模块606还用于在身份验证结果表征用户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一展示方式;或者,在身份验证结果表征用户未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二展示方式;其中,第一展示方式指示对待展示内容进行展示,第二展示方式指示对待展示内容进行隐藏处理。
上述信息保护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车辆的位置信息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信息保护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根据展示方式在显示界面中,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上述信息保护计算机设备,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在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根据展示方式在显示界面中,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相比于目前解锁APP后通过手工点击来展示或隐藏需要查看的部分,以进行信息隐私保护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维护装置,通过获取用户注视的目标区域,在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匹配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以展示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无需手工操作即可查看隐私信息,且人脸识别增加一层安全防护,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用户的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对用户的眼部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用户的瞳孔角度;根据三维距离信息和瞳孔角度,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通过眼部识别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定位处理,定位人脸图像中用户的眼部位置;根据眼部位置,确定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目标区域和信息保护区域,确定区域交叠结果;在区域交叠结果表征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的情况下,获取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根据时长,得到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若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满足匹配条件,得到表征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身份验证结果表征用户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一展示方式;或者,在身份验证结果表征用户未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二展示方式;其中,第一展示方式指示对待展示内容进行展示,第二展示方式指示对待展示内容进行隐藏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根据展示方式在显示界面中,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上述信息保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在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根据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根据展示方式在显示界面中,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相比于目前解锁APP后通过手工点击来展示或隐藏需要查看的部分,以进行信息隐私保护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信息维护装置,通过获取用户注视的目标区域,在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匹配的情况下,进行人脸识别以展示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无需手工操作即可查看隐私信息,且人脸识别增加一层安全防护,提高了方便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确定用户的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对用户的眼部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用户的瞳孔角度;根据三维距离信息和瞳孔角度,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通过眼部识别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定位处理,定位人脸图像中用户的眼部位置;根据眼部位置,确定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根据目标区域和信息保护区域,确定区域交叠结果;在区域交叠结果表征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的情况下,获取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根据时长,得到目标区域与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若用户注视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满足匹配条件,得到表征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在身份验证结果表征用户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一展示方式;或者,在身份验证结果表征用户未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信息保护区域内的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二展示方式;其中,第一展示方式指示对待展示内容进行展示,第二展示方式指示对待展示内容进行隐藏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所述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根据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显示界面中,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的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对所述用户的眼部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确定所述用户的瞳孔角度;
根据所述三维距离信息和所述瞳孔角度,确定所述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包括:
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用户的人脸图像;
通过眼部识别算法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定位处理,定位所述人脸图像中所述用户的眼部位置;
根据所述眼部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眼部相对于屏幕坐标零点的三维距离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确定区域交叠结果;
在所述区域交叠结果表征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信息保护区域有交叠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注视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时长;
根据所述时长,得到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长,得到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包括:
若所述用户注视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所述时长满足匹配条件,得到表征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所述信息保护区域的匹配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包括:
在所述身份验证结果表征所述用户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一展示方式;或者,
在所述身份验证结果表征所述用户未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为第二展示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展示方式指示对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展示,所述第二展示方式指示对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隐藏处理。
7.一种信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户当前在显示界面中注视的目标区域;
验证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区域匹配到信息保护区域的情况下,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得到所述用户的身份验证结果,其中,所述信息保护区域为隐藏待展示内容的区域;
展示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验证结果,确定针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的展示方式;
信息展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展示方式在所述显示界面中,对所述信息保护区域内的所述待展示内容进行相应展示操作。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053128.5A 2022-08-31 2022-08-31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54225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3128.5A CN115422585A (zh) 2022-08-31 2022-08-31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3128.5A CN115422585A (zh) 2022-08-31 2022-08-31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2585A true CN115422585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0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3128.5A Pending CN115422585A (zh) 2022-08-31 2022-08-31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25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0392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ealing sensitive data on a computing device
US9600688B2 (en) Protecting display of potentially sensitive information
AU2022200493B2 (en) Preserving privacy in surveillance
US9886598B2 (en)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 display to obscure data
US10460300B2 (en) Method of preventing fraud and theft during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transactions and related system
US7774851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tecting information on a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a view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US20190065847A1 (en) Enhanced user authentication
US2019029520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705507A (zh)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US10257495B1 (en) Three dimensional composite images of digital identifications
EP3899764B1 (en) Identity document authentication
John et al. The security-utility trade-off for iris authentication and eye animation for social virtual avatars
CN109191802A (zh) 用于视力保护提示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US20180307871A1 (en) Security display processing
CN113177480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金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TW201725528A (zh) 結合臉部認證的視線軌跡認證系統、方法、電腦可讀取紀錄媒體及電腦程式產品
CN109299645A (zh) 用于视力保护提示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5422585A (zh)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866292A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Suma et al. Women safety by real-time eye tracking for password testimony
US2023016192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computer usage in a remote home work environment
US202301618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n a computer display in a remote home work environment
CN113378139B (zh) 界面内容的防窥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210042405A1 (en) Method for user verif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Kirsur et al. An effective eye-blink-based cyber secure PIN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