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9958A - 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19958A CN115419958A CN202211373871.9A CN202211373871A CN115419958A CN 115419958 A CN115419958 A CN 115419958A CN 202211373871 A CN202211373871 A CN 202211373871A CN 115419958 A CN115419958 A CN 1154199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regeneration
- runner
- rotor
- retu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58—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using regenerat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及方法,其包括新风双转轮除湿机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再生旁通进风通道,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出风口连通;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第一再生风机和第二再生加热器之间的管道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使用时,新风使用新风双转轮除湿机集中处理,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低露点全回风除湿,针对性处理不同类型空气,提高了整体的除湿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调领域当中,转轮除湿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主要用在一些具有特殊空气要求的工业工程上。转轮除湿机主要部件是转轮,转轮表面涂覆有吸湿剂,且表面设置有蜂窝状多孔道,通过缓慢旋转转轮,可以吸附流过该转轮的湿空气中的水分,吸湿后的转轮经高温干燥气流烘吹,能使吸湿剂脱水再生。
转轮除湿机能迅速、简便而有效的降低空气湿度,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电子、电器、化工等有湿度要求的行业,目前能源产业革命开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已陆续出台,方向目标明确。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及新能源储能项目均涉及到锂电池的生产,锂电池的生产要求的环境湿度很低,很多锂电生产工序相对湿度要求在1%以下,而且需要有新风保证房间正压要求及排风要求,如何高效节能保证房间低湿度要求,是锂电生产实现零碳厂房、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锂电生产及其他行业的大空间低湿度要求也越来越广泛。
申请号为201711188576 .5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增效型低温单轮除湿机组,包括转轮换热器、再生加热器、处理风机和再生风机,转轮换热器区分设置处理吸湿区、再生脱附区和再生冷却区,新风在经过转轮换热器前分隔成两路,一路新风经过处理吸湿区后通过处理风机送风,另一路新风经过再生冷却区与再生新风混合后依次经过再生加热器和再生脱附区并通过再生风机排出。通过低温冷吹快速恢复转轮吸湿性能,转轮除湿增效的同时,降低再生能耗。
上述发明专利的转轮除湿机不能高效节能的控制大空间的温湿度。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多台相同的转轮除湿机共同处理低湿度要求空间的温湿度,其是根据大空间(生产车间)的体积,按照湿负荷计算出除湿机的风量,然后根据工艺排风加正压新风之和确定总新风量,总新风新风量根据除湿机台数平均分配各每一台除湿机,这种平均分配新风量的方式的运行效率有待改进;进一步的,上述设置的新风量是平均分配到每一台除湿机中的,当需要调整新风量时,所有除湿机都要同步调整,工作量大,不利于新风量的高效调整;最后,上述设置平均新风量的除湿方式无法做到调整大空间某一局部的湿度,无法满足大空间的某一局部设备相对于整体湿度需要调节为更低湿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高效节能的新风湿度集中处理同时局部设备可调整更低湿度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包括新风双转轮除湿机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包括沿新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除湿转轮和第二除湿转轮;所述第一除湿转轮包括第一转轮除湿区、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一转轮再生区;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包括第二转轮除湿区、第二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再生区;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沿再生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二再生加热器、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二再生风机;
沿新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冷却区,其形成用于第二除湿转轮再生的再生反吹风通道;
所述再生反吹风通道、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二再生加热器、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二再生风机形成再生送风通道;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和单转轮再生风通道;所述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生产车间连通;所述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进风口与生产车间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的除湿方法,包括:
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使用:
除湿送风过程:
待处理的新风在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除湿送风通道沿着气流方向依次流经第一过滤器,前预热器、前表冷器、挡水板、第一除湿转轮、第一处理风机、中表冷器、第二过滤器、第二除湿转轮、后表冷器、后加热器、第二处理风机和第三过滤器,在处理风机的牵引下,送入生产车间;
再生风处理过程:
新风流向第一过滤器、前预热器、前表冷器、挡水板、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冷却区,其形成用于第二除湿转轮再生的再生反吹风;
所述第二转轮再生区仅使用上述再生反吹风进行转轮再生;
再生反吹风沿着再生反吹风通道、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二再生加热器、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第二再生风机后排出;
另一路再生进风为: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出风口出风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经过再生旁通进风通道进入第一再生风机和第二再生加热器之间的管道,与通过第二转轮再生区的再生反吹风一同对第一转轮再生区进行再生;
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使用:
除湿送风过程:生产车间的回风依次流经单转轮过滤器、单转轮处理风机、单转轮表冷器、全回风除湿转轮、后单转轮过滤器和后单转轮表冷器后继续送回生产车间;
再生风处理过程:生产车间的回风依次流经单转轮过滤器、单转轮处理风机和全回风除湿转轮冷却区,其形成单转轮再生反吹风,所述单转轮再生反吹风再经单转轮再生过滤器、单转轮再生加热器、全回风除湿转轮和单转轮再生风机后,进入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用于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第一转轮再生区的再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新风双转轮除湿机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中,对湿负荷来源进行针对性处理,提出了单独除湿机集中处理新风湿度,配合全回风除湿机共同承担房间内湿负荷的新模式。新风使用新风双转轮除湿机集中处理,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低露点全回风除湿,针对性处理不同类型空气,提高了整体的除湿效率,整体节能降耗。
2、本发明使用单转轮除湿机替换部分的双转轮除湿机使用,单转轮除湿机相对双转轮除湿机功能段少,机组长度缩短,机房占地面积减小,全新风机组不需要回风管,节约风管施工费用,减少投资及运行成本。
3、本发明的组合除湿系统全部新风的湿度集中在双转轮除湿机处理,调节新风量的时候只需调节双转轮除湿机的新风量就能调至最佳,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所有除湿机都要同步调整,调整方式更简便高效。
4、本发明的组合除湿系统的新风使用新风双转轮除湿机集中处理,而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全回风除湿可以做到更低的露点,因此使用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能调整生产车间的局部设备的湿度相对整体湿度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第一过滤器;2、前预热器;3、前表冷器;4、挡水板;5、第一除湿转轮;6、第一处理风机;7、中表冷器;8、第二过滤器;9、第二除湿转轮;10、后表冷器;11、后加热器;12、第二处理风机;13、第三过滤器;
14、第一再生加热器; 15、第一再生风机;16、第二再生加热器;17、第第二再生风机;
18、再生反吹风通道;19、再生旁通进风通道;20、生产车间;
21、单转轮过滤器;22、单转轮处理风机;23、单转轮表冷器;24、全回风除湿转轮;25、后单转轮过滤器、26、后单转轮表冷器;
27、单转轮再生过滤器;28、单转轮再生加热器;29、单转轮再生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双转轮除湿机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包括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包括沿新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除湿转轮和第二除湿转轮;所述第一除湿转轮包括第一转轮除湿区、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一转轮再生区;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包括第二转轮除湿区、第二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再生区;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沿再生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二再生加热器、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二再生风机;
沿新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冷却区,其形成用于第二除湿转轮再生的再生反吹风通道;
所述再生反吹风通道、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二再生加热器、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二再生风机形成再生送风通道;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和单转轮再生风通道;所述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生产车间连通;所述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进风口与生产车间连通;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再生旁通进风通道,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出风口连通;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第一再生风机和第二再生加热器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进风口除了连通单转轮全回风再生风出风口外,还可连通再生新风补风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新风双转轮除湿机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使用时,新风使用新风双转轮除湿机集中处理,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低露点全回风除湿,针对性处理不同类型空气,提高了整体的除湿效率,整体节能降耗。且本发明使用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相对双转轮功能段少,机组长度缩短,机房占地面积减小,全新风机组不需要回风管,节约风管施工费用,减少投资及运行成本。2、本发明的组合除湿系统全部新风的湿度集中在双转轮除湿机处理,调节新风量的时候只需调节双转轮除湿机的新风量就能调至最佳,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所有除湿机都要同步调整,调整方式更简便高效。3、本发明的组合除湿系统的新风使用新风双转轮除湿机集中处理,而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全回风除湿可以做到更低的露点,因此使用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能调整生产车间的局部设备的湿度相对整体湿度更低。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中,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再生旁通进风通道,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出风口连通;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第一再生风机和第二再生加热器之间的管道连通。
由上描述可知,本发明的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再生排风作为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再生风使用,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再生排风,排风温度约50摄氏度,排风露点大约在-5℃左右,回收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一级的第一除湿转轮补风,节约了再生加热能耗。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中,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具体包括沿新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器、前预热器、前表冷器、挡水板、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第一处理风机、中表冷器、第二过滤器、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后表冷器、后加热器、第二处理风机和第三过滤器。
由上描述可知,本申请的组合除湿系统设置第一过滤器、前预热器、前表冷器、挡水板等提高了转轮除湿效果。后表冷器和后加热器的设置使用户能更简便的调整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出风温度。上述设置三个过滤器分别用于新风过滤,二级转轮前过滤,送风口过滤,这样通过三级过滤,可使送风达到电子厂房等行业的洁净度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中,除湿系统运行采用冬夏季两种模式,可在冬季时,调整中表冷器的温度由15度至20度进行采暖(现有技术中表冷器的水温固定在15度),调整后,二级转轮后的送风温度可以达到24℃,节约了采暖加热的能耗。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中,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全回风除湿转轮,所述全回风除湿转轮包括全回风除湿转轮除湿区、全回风除湿转轮冷却区和全回风除湿转轮再生区;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由单转轮过滤器、单转轮处理风机、单转轮表冷器、全回风除湿转轮除湿区、后单转轮过滤器和后单转轮表冷器依次管道连接组成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由单转轮再生过滤器、单转轮再生加热器、全回风除湿转轮再生区和单转轮再生风机依次管道连接组成单转轮再生风通道;
所述生产车间的回风流经的管路连接的单转轮过滤器、单转轮处理风机和全回风除湿转轮冷却区,其形成单转轮再生反吹风通道;
所述单转轮再生反吹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进风口连接。
由上描述可知,生产车间的回风反吹全回风除湿转轮冷却区,一方面冷吹降温冷却区,快速恢复全回风除湿转轮吸湿性能,另一方面,升温所得的再生反吹风,提高再生进风的初始温度,降低了再生的耗能功率。本申请的组合除湿系统的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送风露点可以做到-75℃甚至更低,便于对车间局部超低露点要求送风。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中,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还包括与生产车间连通的单转轮回风管路,所述全回风除湿转轮和后单转轮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与单转轮回风管路连通。
由上描述可知,本申请设置单转轮回风管路,可根据需求开启进而加大除湿机的送风量。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中,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与生产车间连通的双转轮回风管路,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第一除湿转轮和第一处理风机之间的管路与双转轮回风管路连通。
由上描述可知,本申请设置双转轮回风管路,可根据需求开启进而准确调节除湿机的新风量,匹配房间新风的最佳需求。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中,所述第一转轮冷却区占第一除湿转轮15-30度扇形区,所述第二转轮冷却区占第二除湿转轮15-30度扇形区。
由上描述可知,本申请的第一除湿转轮前的反吹进风为干燥的冷却空气,经过反吹区角度只需15-30度,相对减少了反吹的角度,有效增加转轮处理区的面积,增加转轮有效处理风量。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包括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包括沿新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器1、前预热器2、前表冷器3、挡水板4、第一除湿转轮5、第一处理风机6、中表冷器7、第二过滤器8、第二除湿转轮9、后表冷器10、后加热器11、第二处理风机12和第三过滤器13;
所述第一除湿转轮5包括第一转轮除湿区、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一转轮再生区;所述第二除湿转轮9包括第二转轮除湿区、第二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再生区;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沿再生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再生加热器14、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15、第二再生加热器16、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第二再生风机17;
沿新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器1、前预热器2、前表冷器3、挡水板4、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冷却区,其形成用于第二除湿转轮9再生的再生反吹风通道18;
所述再生反吹风通道18、第一再生加热器14、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15、第二再生加热器16、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第二再生风机17形成再生送风通道;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与生产车间20连通的双转轮回风管路,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第一除湿转轮5和第一处理风机6之间的管路与双转轮回风管路连通。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再生旁通进风通道19,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19的进风口与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出风口连通;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19的出风口与第一再生风机15和第二再生加热器16之间的管道连通(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19的进风口除了连通单转轮全回风再生风出风口外,还可连通再生新风补风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
所述第一转轮冷却区占第一除湿转轮5的30度扇形区,所述第二转轮冷却区占第二除湿转轮9的30度扇形区。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和单转轮再生风通道;所述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生产车间20连通;
所述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进风口与生产车间20通过再生反吹风通道连通;所述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进风为再生反吹风通道送过来的反吹风。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全回风除湿转轮24,所述全回风除湿转轮24包括全回风除湿转轮除湿区、全回风除湿转轮冷却区和全回风除湿转轮再生区;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由单转轮过滤器21、单转轮处理风机22、单转轮表冷器23、全回风除湿转轮除湿区、后单转轮过滤器25和后单转轮表冷器26依次管道连接组成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由单转轮再生过滤器27、单转轮再生加热器28、全回风除湿转轮再生区和单转轮再生风机29依次管道连接组成单转轮再生风通道;
所述生产车间的回风流经的管路连接的单转轮过滤器21、单转轮处理风机22和全回风除湿转轮冷却区,其形成单转轮再生反吹风通道;
所述单转轮再生反吹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进风口连接。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还包括与生产车间20连通的单转轮回风管路,所述全回风除湿转轮24和后单转轮过滤器25之间的管路与单转轮回风管路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的使用,包括:
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使用:
1、除湿送风过程:
待处理的新风在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除湿送风通道沿着气流方向依次流经第一过滤器1,前预热器2、前表冷器3、挡水板4、第一除湿转轮5、第一处理风机6、中表冷器7、第二过滤器8、第二除湿转轮9、后表冷器10、后加热器11、第二处理风机12和第三过滤器13,在处理风机的牵引下,送入生产车间20。
2、再生风处理过程
新风流向第一过滤器1、前预热器2、前表冷器3、挡水板4、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冷却区,其形成用于第二除湿转轮9再生的再生反吹风;
所述第二转轮再生区仅使用上述再生反吹风进行转轮再生;
(1)再生反吹风沿着再生反吹风通道18、第一再生加热器14、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15、第二再生加热器16、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第二再生风机17后排出。
(2)另一路再生进风为: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出风口出风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19(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进风口除了连通单转轮全回风再生风出风口外,因为加上单转轮的再生出风第一转轮的再生风还是不够,可连通再生新风补风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19);经过再生旁通进风通道19进入第一再生风机15和第二再生加热器16之间的管道,与通过第二转轮再生区的再生反吹风一同对第一转轮再生区进行再生。
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使用:
除湿送风过程:生产车间20的回风依次流经单转轮过滤器21、单转轮处理风机22、单转轮表冷器23、全回风除湿转轮24、后单转轮过滤器25和后单转轮表冷器26后继续送回生产车间20。
再生风处理过程:生产车间20的回风依次流经单转轮过滤器21、单转轮处理风机22和全回风除湿转轮冷却区,其形成单转轮再生反吹风,所述单转轮再生反吹风再经单转轮再生过滤器27、单转轮再生加热器28、全回风除湿转轮24和单转轮再生风机29后,进入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再生旁通进风通道19,用于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第一转轮再生区的再生。
下面为使用上述实施例1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与现有全部双转轮除湿机效果对比。现有方案的除湿机平均分担湿负荷,除湿机是相同设备,具体参数数据如下:
表1
表2
全部双转轮成本如下:
除湿机组:制冷量500KW*18套=9000KW;再生蒸汽用量:296kg/h*18=5328kg/h;配电功率:50*18=900kw;投资成本:电缆投资成本高,设备投资总成本约1700万,机组占地面积大,风管道送回风共36根。
本申请组合除湿系统成本如下:
除湿机组:制冷量1242KW*6+130*12=9012KW;再生蒸汽用量:598kg/h*6+110*12=4908kg/h;配电功率:55.3*6+33.2*12=730.2;投资成本:电缆投资成本少,设备投资总成本约1400万,机组占地面积小,风管道送回风共30根(少6根回风管)。
双转轮机组与全新风双转轮机组尺寸接近,设计尺寸约11500x3200x3400mm;单转轮除湿机设计尺寸5600x3100x33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中,对湿负荷来源进行针对性处理,提出了单独除湿机集中处理新风湿度,配合全回风除湿机共同承担房间内湿负荷的新模式。具体的:生产车间及转轮再生新风使用新风双转轮除湿机集中处理,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低露点全回风除湿。
2、本发明的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再生排风为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补再生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再生排风,排风温度约50摄氏度,排风露点大约在-5℃左右,可以回收利用,回收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一级的第一除湿转轮补风,节约能耗。
3、本发明的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功能段少,机组长度缩短50%,机房占地面积减小。全新风机组不需要回风管,节约风管施工费用。
4、本发明的组合除湿系统整体耗电量降低,节约电缆配置。
5、本发明的组合除湿系统全新风湿度集中处理,便于新风湿度调节至最佳值。
6、本发明的组合除湿系统的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送风露点可以做到-75℃以下,便于对车间局部超低露点要求送风。
7、本发明的组合除湿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同等总风量下,简化了设备功能段,节约了设备初投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双转轮除湿机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包括沿新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除湿转轮和第二除湿转轮;所述第一除湿转轮包括第一转轮除湿区、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一转轮再生区;所述第二除湿转轮包括第二转轮除湿区、第二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再生区;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沿再生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二再生加热器、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二再生风机;
沿新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冷却区,其形成用于第二除湿转轮再生的再生反吹风通道;
所述再生反吹风通道、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二再生加热器、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二再生风机形成再生送风通道;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和单转轮再生风通道;所述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生产车间连通;所述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进风口与生产车间连通;
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再生旁通进风通道,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出风口连通;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第一再生风机和第二再生加热器之间的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再生旁通进风通道,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出风口连通;所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第一再生风机和第二再生加热器之间的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具体包括沿新风流向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器、前预热器、前表冷器、挡水板、第一除湿转轮除湿区、第一处理风机、中表冷器、第二过滤器、第二除湿转轮除湿区、后表冷器、后加热器、第二处理风机和第三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全回风除湿转轮,所述全回风除湿转轮包括全回风除湿转轮除湿区、全回风除湿转轮冷却区和全回风除湿转轮再生区;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由单转轮过滤器、单转轮处理风机、单转轮表冷器、全回风除湿转轮除湿区、后单转轮过滤器和后单转轮表冷器依次管道连接组成单转轮除湿处理通道;
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包括由单转轮再生过滤器、单转轮再生加热器、全回风除湿转轮再生区和单转轮再生风机依次管道连接组成单转轮再生风通道;
所述生产车间的回风流经的管路连接的单转轮过滤器、单转轮处理风机和全回风除湿转轮冷却区,其形成单转轮再生反吹风通道;
所述单转轮再生反吹风通道的出风口与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进风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还包括与生产车间连通的单转轮回风管路,所述全回风除湿转轮和后单转轮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与单转轮回风管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还包括与生产车间连通的双转轮回风管路,所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第一除湿转轮和第一处理风机之间的管路与双转轮回风管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冷却区占第一除湿转轮15-30度扇形区,所述第二转轮冷却区占第二除湿转轮15-30度扇形区。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4所述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的除湿方法,包括:
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使用:
除湿送风过程:
待处理的新风在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除湿送风通道沿着气流方向依次流经第一过滤器,前预热器、前表冷器、挡水板、第一除湿转轮、第一处理风机、中表冷器、第二过滤器、第二除湿转轮、后表冷器、后加热器、第二处理风机和第三过滤器,在处理风机的牵引下,送入生产车间;
再生风处理过程:
新风流向第一过滤器、前预热器、前表冷器、挡水板、第一转轮冷却区和第二转轮冷却区,其形成用于第二除湿转轮再生的再生反吹风;
所述第二转轮再生区仅使用上述再生反吹风进行转轮再生;
再生反吹风沿着再生反吹风通道、第一再生加热器、第二转轮再生区、第一再生风机、第二再生加热器、第一转轮再生区和第第二再生风机后排出;
另一路再生进风为:单转轮再生风通道的再生出风口出风到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经过再生旁通进风通道进入第一再生风机和第二再生加热器之间的管道,与通过第二转轮再生区的再生反吹风一同对第一转轮再生区进行再生;
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使用:
除湿送风过程:生产车间的回风依次流经单转轮过滤器、单转轮处理风机、单转轮表冷器、全回风除湿转轮、后单转轮过滤器和后单转轮表冷器后继续送回生产车间;
再生风处理过程:生产车间的回风依次流经单转轮过滤器、单转轮处理风机和全回风除湿转轮冷却区,其形成单转轮再生反吹风,所述单转轮再生反吹风再经单转轮再生过滤器、单转轮再生加热器、全回风除湿转轮和单转轮再生风机后,进入到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再生旁通进风通道,用于新风双转轮除湿机的第一转轮再生区的再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73871.9A CN115419958A (zh) | 2022-11-04 | 2022-11-04 | 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73871.9A CN115419958A (zh) | 2022-11-04 | 2022-11-04 | 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19958A true CN115419958A (zh) | 2022-12-02 |
Family
ID=84207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73871.9A Pending CN115419958A (zh) | 2022-11-04 | 2022-11-04 | 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419958A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51480C (zh) * | 2004-10-26 | 2009-10-21 |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 除湿系统 |
JP2012091090A (ja) * | 2010-10-25 | 2012-05-17 | Lixil Corp | 屋内用除湿機 |
CN104870907A (zh) * | 2012-12-28 | 2015-08-26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除湿系统 |
CN105823147A (zh) * | 2016-05-20 | 2016-08-03 | 际高贝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梯级复合式除湿系统 |
JP2016209863A (ja) * | 2015-04-28 | 2016-12-15 | 株式会社西部技研 | 低露点乾燥室用低温再生デシカント除湿システム |
CN106931551A (zh) * | 2017-04-10 | 2017-07-07 | 上海云懋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除湿系统 |
CN107490052A (zh) * | 2017-08-01 | 2017-12-19 | 浙江捷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露点除湿机组 |
CN207455784U (zh) * | 2017-11-14 | 2018-06-05 | 无锡市轮特空气除湿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低露点除湿机 |
CN110953691A (zh) * | 2019-12-23 | 2020-04-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耗能低可靠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212511543U (zh) * | 2020-06-10 | 2021-02-09 | 深圳市鹏飞越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转轮除湿机 |
CN114791134A (zh) * | 2022-06-24 | 2022-07-26 | 浙江捷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回收显热且多方位节能型双转轮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
-
2022
- 2022-11-04 CN CN202211373871.9A patent/CN11541995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51480C (zh) * | 2004-10-26 | 2009-10-21 | 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 除湿系统 |
JP2012091090A (ja) * | 2010-10-25 | 2012-05-17 | Lixil Corp | 屋内用除湿機 |
CN104870907A (zh) * | 2012-12-28 | 2015-08-26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除湿系统 |
JP2016209863A (ja) * | 2015-04-28 | 2016-12-15 | 株式会社西部技研 | 低露点乾燥室用低温再生デシカント除湿システム |
CN105823147A (zh) * | 2016-05-20 | 2016-08-03 | 际高贝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梯级复合式除湿系统 |
CN106931551A (zh) * | 2017-04-10 | 2017-07-07 | 上海云懋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除湿系统 |
CN107490052A (zh) * | 2017-08-01 | 2017-12-19 | 浙江捷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露点除湿机组 |
CN207455784U (zh) * | 2017-11-14 | 2018-06-05 | 无锡市轮特空气除湿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低露点除湿机 |
CN110953691A (zh) * | 2019-12-23 | 2020-04-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耗能低可靠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212511543U (zh) * | 2020-06-10 | 2021-02-09 | 深圳市鹏飞越机电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转轮除湿机 |
CN114791134A (zh) * | 2022-06-24 | 2022-07-26 | 浙江捷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回收显热且多方位节能型双转轮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22089B (zh) | 干燥剂单元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100494793C (zh) | 可利用低品位热源的两级转轮除湿空调装置 | |
CN102261701B (zh) | 多级热回收复合除湿新风空气处理机 | |
CN105757836B (zh) | 基于除湿换热器的再生除湿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2322675B (zh) | 压缩制冷与转轮除湿耦合运行的空调装置 | |
CN102635905A (zh) | 复合式热泵型低温再生转轮除湿全热回收新风机组 | |
CN102705921A (zh) | 一种热泵驱动转轮除湿和再生型空气处理机组 | |
CN201906552U (zh) | 一种热回收型转轮除湿机 | |
CN100559109C (zh) | 液-固混合式除湿器和除湿方法 | |
CN207162794U (zh) | 带高温冷媒冷却的热回收型双转轮四级除湿空调系统 | |
CN103140273B (zh) | 除湿器和除湿方法 | |
CN212157493U (zh) | 一种可利用冷却塔冬季供冷的节能恒温控湿空调系统 | |
CN201637009U (zh) | 一种低能耗组合式除湿机 | |
CN111457514A (zh) | 一种可利用冷却塔冬季供冷的节能恒温控湿空调系统及控温除湿方法 | |
CN113108385A (zh) | 一种整体式翅片管涂层除湿机组 | |
CN114791134B (zh) | 一种回收显热且多方位节能型双转轮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 |
CN115419958A (zh) | 新风双转轮与全回风单转轮除湿机的组合除湿系统及方法 | |
CN213480432U (zh) | 一种具有调温调湿功能的送风系统 | |
CN212108865U (zh) | 一种用于精密铸造制壳干燥的节能恒温控湿空调系统 | |
CN205481447U (zh) | 一种温度与湿度控制装置 | |
CN108534262A (zh) | 用于喷涂环境新风处理过程中的除湿系统 | |
CN104613560A (zh) | 一种低温热源和电联合驱动的双级溶液除湿系统 | |
CN204478338U (zh) | 一种再生预冷式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 |
CN209819745U (zh) | 一种节能型锂电池生产环境处理系统 | |
CN113446673A (zh) | 一种直膨式转轮复合深度除湿新风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