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9040A -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9040A
CN115419040A CN202211258087.3A CN202211258087A CN115419040A CN 115419040 A CN115419040 A CN 115419040A CN 202211258087 A CN202211258087 A CN 202211258087A CN 115419040 A CN115419040 A CN 115419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pile foundation
buoyancy tank
collision
collis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80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珅
林航
钱宏亮
王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Priority to CN2022112580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90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9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90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7/00Artificial islands mounted on piles or like supports, e.g. platforms on raisable legs or offshore constructions;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E02B17/0017Means for protecting offshore construc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7/00Artificial islands mounted on piles or like supports, e.g. platforms on raisable legs or offshore constructions;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refor
    • E02B17/0017Means for protecting offshore constructions
    • E02B17/0021Means for protecting offshore constructions against ice-loa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2Foundations for poles, masts or chimne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52Submerged foundations, i.e. submerged in open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60Piles with protecting c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导向板、防撞套和浮箱;导向板设在桩基一侧;导向板靠近桩基一侧设有抱箍;导向板远离桩基一侧设有导向孔;防撞套沿环向套设在桩基外,防撞套的底面位于海水中;该防撞套为蜂窝状结构,防撞套的横截面呈矩形;防撞套靠近导向板一侧设置有连接缝;导向板插在连接缝中,导向板远离桩基一侧的侧边超出防撞套的外表面;防撞套上、位于连接缝处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对应穿设在导向孔中,且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浮箱套在桩基外、位于防撞套的底部;浮箱上设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对应穿设在导向孔中,且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本发明解决了海上光伏桩基遭受漂浮物撞击容易产生破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光伏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上光伏结构正在建造。在北方寒冷区域海面上常有海冰漂浮,在水流和风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会对海洋工程结构的安全产生威胁。而若在海上光伏桩基础的结构设计中考虑海冰撞击,其制造成本成倍数增加。因此,为避免漂浮移动的海冰的撞击对海上光伏桩基础的破坏,并降低考虑海冰撞击后的结构设计成本,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易更换低成本耐腐蚀的自浮式海冰防撞装置,解决了海上光伏桩基础在海冰撞击下的防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要解决海上光伏桩基遭受漂浮物撞击容易产生破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包括有导向板、防撞套和浮箱;所述导向板呈矩形状,设置在桩基一侧,且导向板的顶部位于海面以上,导向板的底部位于海面以下;在导向板靠近桩基一侧的板面上、位于导向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抱箍;所述抱箍用以将导向板与桩基固定连接;在导向板远离桩基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竖向的导向孔;所述防撞套沿环向套设在桩基外、位于两个抱箍之间,且该防撞套的底面位于海水中,防撞套的顶面位于海面以上;该防撞套为蜂窝状结构,防撞套的横截面呈矩形;在防撞套靠近导向板一侧设置有连接缝;所述导向板插设在连接缝中,且导向板远离桩基一侧的侧边超出防撞套的外表面;所述防撞套上、位于连接缝处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对应穿设在导向孔中,且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所述浮箱套在桩基外、位于防撞套的底部;所述浮箱的水平切面尺寸小于防撞套的水平切面尺寸;在浮箱上、靠近导向板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对应穿设在导向孔中,且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上、对应抱箍位置处开设有穿孔;所述抱箍通过穿设在穿孔中的第三螺栓与导向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套包括有蜂窝状主体和第一连接板;所述蜂窝状主体为蜂窝状结构,且蜂窝状主体的横截面呈矩形;在蜂窝状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折叠膜,在蜂窝状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折叠膜;所述蜂窝状主体、顶部折叠膜和底部折叠膜均由铝膜材料制成,且蜂窝状主体、顶部折叠膜和底部折叠膜可沿环向压缩和伸长;所述第一连接板有两块,分别连接在蜂窝状主体的首尾端面上;当蜂窝状主体沿环向伸长后,两块第一连接板分别平行间隔设置在导向板的两侧;两块第一连接板与导向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孔开设在导向板超出防撞套的板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竖边超出防撞套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超出防撞套外表面的部位上、对应导向孔的位置处开有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对应穿设在螺栓孔和导向孔中。
优选的,所述浮箱包括有两个浮箱单元;所述浮箱单元的平面呈半圆环状,浮箱单元的横截面呈矩形,两个浮箱单元水平拼接成圆环状;所述浮箱的外径小于防撞套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浮箱单元为内部中空的塑料箱;在浮箱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在浮箱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企口;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设在第一连接孔中将两个第二连接板连接;两个浮箱单元的企口处对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且两个浮箱单元的企口通过穿设在第二连接孔中的第四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远离桩基一侧、靠近竖向侧边的部位由中间向边缘逐渐变薄,在导向板的外表面上涂有防腐层。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导向板采用抱箍连接在桩基上,使导向板固定在桩基迎浪面一侧,导向板的下部位于海面以下,导向板的上部位于海面以上。
步骤二,将浮箱套在桩基外、位于防撞套的底部,浮箱采用第二螺栓与导向板滑动连接,以实现自浮式,浮箱的位置随海面水位的改变而改变。
步骤三,将防撞套套在桩基周围、位于浮箱的顶部,且防撞套采用第一螺栓与导向板滑动连。
优选的,导向板位于海面以下的部位的高度为不小于500mm;导向板位于海面以上的部位的高度为不小于500mm。
优选的,所述浮箱位于海水中,当浮箱的自重不足时,在浮箱上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防撞套位于海水中部位的高度为250~3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构造简易,安装方便,经济成本低,耐腐蚀;在该装置是自浮式的,其中设置的浮箱可沿海面水位起伏而改变;海冰撞击时,先与导向板远离桩基一侧的边缘发生直接碰撞,破碎后沿导向板滑开,带走大量撞击能量,碎冰的冲击能量被蜂窝状结构吸收,从而对海上光伏桩基础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增加了海上光伏结构的使用寿命;本申请的导向板和抱箍上涂有防腐蚀材料,具有耐腐蚀的特点;另外,这种海冰防撞方案不会产生海冰聚集,在撞击规模较小时,由于导向板的刚度大,对防护结构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坏,装置可重复使用。
2、本发明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在使用时,当蜂窝状的防撞套损坏要更换时,只需将其展开套在桩基上,用螺栓固定在导向板上即可,具有安装方便、易更换的优点;并且防撞套制作方便,成本低,防撞套的连接板即第一连接板,采用亚克力板,本身具有防腐蚀能力,低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防撞套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防撞套展开四分之一弧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防撞套展开二分之一弧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防撞套展开圆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两个浮箱单元拼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两个浮箱单元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导向板、2-防撞套、2.1-蜂窝状主体、2.2-第一连接板、2.3-顶部折叠膜、2.4-底部折叠膜、3-浮箱、3.1-浮箱单元、3.2-第二连接板、3.3-企口、4-桩基、5-抱箍、6-导向孔、7-第一螺栓、8-第二螺栓、9-穿孔、10-第三螺栓、11-螺栓孔、12-第一连接孔、13-第四螺栓、14-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这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包括有导向板1、防撞套2和浮箱3;所述导向板1呈矩形状,设置在桩基4一侧,且导向板1的顶部位于海面以上,导向板1的底部位于海面以下;在导向板1靠近桩基4一侧的板面上、位于导向板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抱箍5;所述抱箍5用以将导向板1与桩基4固定连接;在导向板1远离桩基4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竖向的导向孔6;所述防撞套2沿环向套设在桩基4外、位于两个抱箍5之间,且该防撞套2的底面位于海水中,防撞套2的顶面位于海面以上;该防撞套2为蜂窝状结构,防撞套2的横截面呈矩形;在防撞套2靠近导向板1一侧设置有连接缝;所述导向板1插设在连接缝中,且导向板1远离桩基4一侧的侧边超出防撞套2的外表面;所述防撞套2上、位于连接缝处设置有第一螺栓7;所述第一螺栓7对应穿设在导向孔6中,且可沿导向孔6上下移动;所述浮箱3套在桩基4外、位于防撞套2的底部;所述浮箱3的水平切面尺寸小于防撞套2的水平切面尺寸;在浮箱3上、靠近导向板1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8;所述第二螺栓8对应穿设在导向孔6中,且可沿导向孔6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1上、对应抱箍5位置处开设有穿孔9;所述抱箍5通过穿设在穿孔9中的第三螺栓10与导向板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撞套2包括有蜂窝状主体2.1和第一连接板2.2;所述蜂窝状主体2.1为蜂窝状结构,且蜂窝状主体2.1的横截面呈矩形;在蜂窝状主体2.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折叠膜2.3,在蜂窝状主体2.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折叠膜2.4;所述蜂窝状主体2.1、顶部折叠膜2.3和底部折叠膜2.4均由铝膜材料制成,且蜂窝状主体2.1、顶部折叠膜2.3和底部折叠膜2.4可沿环向压缩和伸长;所述第一连接板2.2有两块,分别连接在蜂窝状主体2.1的首尾端面上;当蜂窝状主体2.1沿环向伸长后,两块第一连接板2.2分别平行间隔设置在导向板1的两侧;两块第一连接板2.2与导向板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螺栓7连接。
本实施例中,顶部折叠膜2.3和底部折叠膜2.4均由铝膜折叠而成,顶部折叠膜2.3和底部折叠膜2.4的整体形状如同波纹板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6开设在导向板1超出防撞套2的板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板2.2的外侧竖边超出防撞套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2.2超出防撞套2外表面的部位上、对应导向孔6的位置处开有螺栓孔11;所述第一螺栓7对应穿设在螺栓孔11和导向孔6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箱3包括有两个浮箱单元3.1;所述浮箱单元3.1的平面呈半圆环状,浮箱单元3.1的横截面呈矩形,两个浮箱单元3.1水平拼接成圆环状;所述浮箱3的外径小于防撞套2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箱单元3.1为内部中空的塑料箱;在浮箱单元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2,在浮箱单元3.1的另一端设置有企口3.3;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所述第二螺栓8穿设在第一连接孔12中将两个第二连接板3.2连接;两个浮箱单元3.1的企口3.3处对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4,且两个浮箱单元3.1的企口3.3通过穿设在第二连接孔14中的第四螺栓13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1远离桩基一侧、靠近竖向侧边的部位由中间向边缘逐渐变薄,导向板1采用钢板制成,在导向板1和抱箍15的外表面上涂有防腐层。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导向板1远离桩基一侧的端部的水平切面为锐角,锐角的两侧边为圆弧边或者为直线边。
这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导向板1采用抱箍5连接在桩基4上,使导向板1固定在桩基4迎浪面一侧,导向板1的下部位于海面以下,导向板的上部位于海面以上。
步骤二,将浮箱3套在桩基4外、位于防撞套2的底部,浮箱3采用第二螺栓8与导向板1滑动连接,以实现自浮式,浮箱3的位置随海面水位的改变而改变。
步骤三,将防撞套2套在桩基4周围、位于浮箱3的顶部,且防撞套2采用第一螺栓7与导向板1滑动连。
本实施例中,导向板1位置根据当时的海潮位置安装,保证导向板1在低潮时位于海面以下的部位的高度为不小于500mm;导向板1在高潮时位于海面以上的部位的高度为不小于500mm;本项目地区的潮位差为1.6m,所以导向板1的长度为不小于2.6m。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箱3,当浮箱3的自重不足时,在浮箱3上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防撞套2位于海水中部位的高度为250~3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为亚克力板,第一连接板2.2与蜂窝状主体2.1之间粘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这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的使用原理如下:
1、蜂窝状防撞套2完全展开后套在圆形桩基础上,利用第一连接板2.2与导向板1进行螺栓连接。
2、安装时让导向板1固定在迎浪面,海冰撞击时,先接触钢板,钢板刚度强,被钢板撞碎后,碎冰往钢板两侧漂,蜂窝状结构防止碎冰对桩基础的冲击破坏,起到防撞吸能作用。
3、第一连接板2.2与导向板1之间的螺栓并不把两者完全压紧,保留一定间隙,使防撞套2的第一连接板2.2与导向板1之间能够通过螺栓在导向板1的长条形的导向孔6产生相对滑动,又因为钢抱箍把导向板1固定在了迎浪面,从而实现了防撞装置既能垂直自由浮动又不会水平转动。
4、在蜂窝状防撞材料下方安装浮箱3,实现自浮式。
5、当海冰撞击导向板1时,导向板1将力传递到钢抱箍上,将集中力转化为分散力,起到缓冲冲击力的作用。
6、安装时,只需用螺栓和钢抱箍将钢板固定,再用螺栓安装浮箱3,最后将防撞装置展开,用螺栓固定在导向板1上即可。

Claims (10)

1.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向板(1)、防撞套(2)和浮箱(3);所述导向板(1)呈矩形状,设置在桩基(4)一侧,且导向板(1)的顶部位于海面以上,导向板(1)的底部位于海面以下;在导向板(1)靠近桩基(4)一侧的板面上、位于导向板(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抱箍(5);所述抱箍(5)用以将导向板(1)与桩基(4)固定连接;在导向板(1)远离桩基(4)一侧的板面上设置有竖向的导向孔(6);所述防撞套(2)沿环向套设在桩基(4)外、位于两个抱箍(5)之间,且该防撞套(2)的底面位于海水中,防撞套(2)的顶面位于海面以上;该防撞套(2)为蜂窝状结构,防撞套(2)的横截面呈矩形;在防撞套(2)靠近导向板(1)一侧设置有连接缝;所述导向板(1)插设在连接缝中,且导向板(1)远离桩基(4)一侧的侧边超出防撞套(2)的外表面;所述防撞套(2)上、位于连接缝处设置有第一螺栓(7);所述第一螺栓(7)对应穿设在导向孔(6)中,且可沿导向孔(6)上下移动;所述浮箱(3)套在桩基(4)外、位于防撞套(2)的底部;所述浮箱(3)的水平切面尺寸小于防撞套(2)的水平切面尺寸;在浮箱(3)上、靠近导向板(1)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栓(8);所述第二螺栓(8)对应穿设在导向孔(6)中,且可沿导向孔(6)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上、对应抱箍(5)位置处开设有穿孔(9);所述抱箍(5)通过穿设在穿孔(9)中的第三螺栓(10)与导向板(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套(2)包括有蜂窝状主体(2.1)和第一连接板(2.2);所述蜂窝状主体(2.1)为蜂窝状结构,且蜂窝状主体(2.1)的横截面呈矩形;在蜂窝状主体(2.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折叠膜(2.3),在蜂窝状主体(2.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折叠膜(2.4);所述蜂窝状主体(2.1)、顶部折叠膜(2.3)和底部折叠膜(2.4)均由铝膜材料制成,且蜂窝状主体(2.1)、顶部折叠膜(2.3)和底部折叠膜(2.4)可沿环向压缩和伸长;所述第一连接板(2.2)有两块,分别连接在蜂窝状主体(2.1)的首尾端面上;当蜂窝状主体(2.1)沿环向伸长后,两块第一连接板(2.2)分别平行间隔设置在导向板(1)的两侧;两块第一连接板(2.2)与导向板(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螺栓(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6)开设在导向板(1)超出防撞套(2)的板面上;所述第一连接板(2.2)的外侧竖边超出防撞套(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2.2)超出防撞套(2)外表面的部位上、对应导向孔(6)的位置处开有螺栓孔(11);所述第一螺栓(7)对应穿设在螺栓孔(11)和导向孔(6)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3)包括有两个浮箱单元(3.1);所述浮箱单元(3.1)的平面呈半圆环状,浮箱单元(3.1)的横截面呈矩形,两个浮箱单元(3.1)水平拼接成圆环状;所述浮箱(3)的外径小于防撞套(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单元(3.1)为内部中空的塑料箱;在浮箱单元(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2),在浮箱单元(3.1)的另一端设置有企口(3.3);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所述第二螺栓(8)穿设在第一连接孔(12)中将两个第二连接板(3.2)连接;两个浮箱单元(3.1)的企口(3.3)处对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4),且两个浮箱单元(3.1)的企口(3.3)通过穿设在第二连接孔(14)中的第四螺栓(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远离桩基一侧、靠近竖向侧边的部位由中间向边缘逐渐变薄,在导向板(1)的外表面上涂有防腐层。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导向板(1)采用抱箍(5)连接在桩基(4)上,使导向板(1)固定在桩基(4)迎浪面一侧,导向板(1)的下部位于海面以下,导向板的上部位于海面以上;
步骤二,将浮箱(3)套在桩基(4)外、位于防撞套(2)的底部,浮箱(3)采用第二螺栓(8)与导向板(1)滑动连接,以实现自浮式,浮箱(3)的位置随海面水位的改变而改变;
步骤三,将防撞套(2)套在桩基(4)周围、位于浮箱(3)的顶部,且防撞套(2)采用第一螺栓(7)与导向板(1)滑动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向板(1)位于海面以下的部位的高度为不小于500mm,导向板(1)位于海面以上的部位的高度为不小于5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3)位于海水中,当浮箱(3)的自重不足时,在浮箱(3)上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防撞套(2)位于海水中部位的高度为250~300mm。
CN202211258087.3A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54190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8087.3A CN115419040A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8087.3A CN115419040A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9040A true CN115419040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6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8087.3A Pending CN115419040A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904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44970U (zh) * 2013-04-02 2013-08-2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冰、防船撞击的桥墩保护装置
CN205822138U (zh) * 2016-07-25 2016-12-21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浮式防撞护舷结构
CN107352140A (zh) * 2017-08-17 2017-11-17 东莞市三丁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可折叠蜂巢的包装箱
CN107972995A (zh) * 2017-12-21 2018-05-01 上海奥特玛特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的蜂窝隔撑缓冲体
CN108661012A (zh) * 2018-06-14 2018-10-16 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上风机基础的双重防撞系统
CN109056511A (zh) * 2018-09-30 2018-12-21 河南大学 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及其制作方法
CN110984417A (zh) * 2019-12-18 2020-04-10 青岛理工大学 联合手性负泊松比结构与蜂窝结构的防撞装置
CN214784231U (zh) * 2021-05-24 2021-11-19 佛山市榕岸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电导管架桩腿的耐蚀防撞保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44970U (zh) * 2013-04-02 2013-08-21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冰、防船撞击的桥墩保护装置
CN205822138U (zh) * 2016-07-25 2016-12-21 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电浮式防撞护舷结构
CN107352140A (zh) * 2017-08-17 2017-11-17 东莞市三丁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具有可折叠蜂巢的包装箱
CN107972995A (zh) * 2017-12-21 2018-05-01 上海奥特玛特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拉伸的蜂窝隔撑缓冲体
CN108661012A (zh) * 2018-06-14 2018-10-16 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上风机基础的双重防撞系统
CN109056511A (zh) * 2018-09-30 2018-12-21 河南大学 一种抵抗泥石流冲击的桥墩及其制作方法
CN110984417A (zh) * 2019-12-18 2020-04-10 青岛理工大学 联合手性负泊松比结构与蜂窝结构的防撞装置
CN214784231U (zh) * 2021-05-24 2021-11-19 佛山市榕岸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风电导管架桩腿的耐蚀防撞保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8571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newable electrical power production using wave energy
WO2013084633A1 (ja) 浮体式風力発電装置
CN204780766U (zh) 一种兼具反射和耗散消波功能的浮箱式浮防波堤
CN102149918A (zh) 海浪能发生器
CN110949633A (zh) 驳船型漂浮式风机系统及浮式风机平台
CN105756029B (zh) 一种适用于极地冰区海域海洋平台的抗冰装置
US8439641B2 (en) Flow driven engine
CN109914337B (zh) 一种非对称双浮筒式浮式防波堤
US20090080981A1 (en) Wave attenuation system
CN203200647U (zh) 桥墩防船撞装置用固态泡沫填充刚浮箱
CN112302873B (zh) 海上漂浮式发电平台
CN105064284B (zh) 张力腿浮箱式桥墩防撞保护装置
CN209795767U (zh) 一种海上风机基础分级浮式防撞设施
CN115419040A (zh)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878651A (zh) 一种海上风机基础分级浮式防撞设施
US9284941B2 (en) Natural energy extraction apparatus
WO2018191779A1 (en) "wave energy converter"
CN212026307U (zh) 一种应用于海上风电的单桩机构
KR102624042B1 (ko) 부유식 해양 구조물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부유식 해양 발전 장치
CN112874716A (zh) 一种漂浮式光伏电站防护装置
KR102637606B1 (ko) 부유식 해양 구조물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부유식 해양 발전 장치
KR102588979B1 (ko) 부유식 해양 구조물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부유식 해양 발전 장치
TWI791451B (zh) 包含浮子之浮動支撐結構及具有隨深度改變之截面的起伏板
JP2013014972A (ja) 防波堤及び防波堤群
CN219770125U (zh) 一种抗冲击的漂浮式浮体阵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