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2976A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2976A
CN115412976A CN202110584982.3A CN202110584982A CN115412976A CN 115412976 A CN115412976 A CN 115412976A CN 202110584982 A CN202110584982 A CN 202110584982A CN 115412976 A CN115412976 A CN 115412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rv6
tenan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message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49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经荣
闫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49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297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6571 priority patent/WO2022247355A1/zh
Priority to EP22810090.5A priority patent/EP4336781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412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2976A/zh
Priority to US18/519,887 priority patent/US20240098019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4Sourc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6Routing in software-defined topologies, e.g. routing between virtual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租户对不同流量有不同的QoS需求时,能够对不同的流量自主选择符合该流量QoS需求的指示信息,获取并向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发送包括该指示信息的SRv6报文,使得运营商网络中的PE设备能够感知到租户对该流量的QoS需求,从而为该流量提供满足该QoS需求的服务,无需租户和运营商针对不同流量进行多次约定,运营商网络也无需按照新增的约定建立新的SRv6隧道,实现了运营商网络为租户提供灵活和友好的承载服务的目的,提高了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承载服务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当租户的流量需要运营商网络提供承载服务时,运营商边缘(英文:ProviderEdge,简称:PE)设备按照运营商和该租户的约定,将该租户的流量引入到运营商网络内建立的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的分段路由(英文:Segment Routing over 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6,简称:SRv6)隧道中,通过该SRv6隧道转发该流量。如此,租户只能使用预先约定的服务等级进行流量转发,对于租户而言不够友好,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租户对不同流量提出不同的服务质量(英文: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需求,不同的QoS需求对应不同服务等级,运营商网络中的PE设备能够根据不同的QoS需求对应的服务等级为租户提供对应的服务,按照不同的服务等级转发流量使得运营商网络为租户提供更加灵活和友好的承载服务成为可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例如可以包括: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获取第一SRv6报文,并向第一PE设备发送该第一SRv6报文,其中,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可见,租户对不同流量有不同的QoS需求时,能够对不同的流量自主选择符合该流量QoS需求的指示信息,获取并向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发送包括该指示信息的SRv6报文,使得运营商网络中的PE设备能够感知到租户对该流量的QoS需求,从而为该流量提供满足该QoS需求的服务,无需租户和运营商针对不同流量进行多次约定,运营商网络也无需按照新增的约定建立新的SRv6隧道,实现了运营商网络为租户提供灵活和友好的承载服务的目的,提高了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承载服务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QoS需求,也可以解释为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运营商网络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第一传输服务类型,或者也可以解释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运营商设备通过与第一指示信息关联的第一路径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服务,从而能够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满足第一QoS需求的传输服务。基于上述第一传输服务类型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所述第一QoS需求。运营商基于所述第一路径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的所述第一传输服务类型对应的服务,能够满足所述第一QoS需求。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可以理解为运营商通过边缘设备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的服务,例如,运营商通过第一PE为该第一租户提供的服务。
同理,所述第一租户可以通过向所述第一PE设备发出第二指示信息,以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该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类似的,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也可以解释为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运营商网络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第二传输服务类型,或者也可以解释为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运营商设备通过与第二指示信息关联的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服务,从而能够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满足该第二QoS需求的传输服务。基于上述第二传输服务类型所提供的服务能够满足所述第二QoS需求。运营商基于所述第二路径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的所述第二传输服务类型对应的服务,能够满足所述第二QoS需求。
对于第一租户或其他租户提出的其它QoS需求,实现方式与上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是主机,也可以是用户边缘(英文:Customer Edge,简称:CE)设备,还可以为用户驻地设备(英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简称:CPE)。同理,第二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第一SRv6报文所要到达的第一租户的目的主机或连接目的主机的CE设备或CPE,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到运营商网络,第一PE和第二PE属于运营商网络。第一SRv6报文中可以包括第二用户侧设备的地址,指示第一SRv6报文经过或到达第二用户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CE设备指连接主机和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CE设备也可以作为主机、连接主机和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统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Rv6报文的外层目的IP地址为第一IPv6地址,该第一IPv6地址用于承载第一指示信息。作为一个示例,第一IPv6地址属于第一PE设备为第一租户分配的专属IPv6地址集合(也可以称为IPv6网段),该专属IPv6地址集合包括多个IPv6地址,多个IPv6地址中每个IPv6地址对应第一租户的不同QoS需求。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IPv6地址的功能Function字段或参数Argument字段用于承载第一指示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简化针对连接用户侧设备的PE设备以及用户侧设备的逐个配置,还可以使用标准的服务编码作为指示信息,即,运营商网络可以和各个租户约定服务编码所代表的QoS需求。其中,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QoS需求对应的服务编码。作为一个示例,第一SRv6报文的IPv6扩展头可以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SRv6报文的IPv6头的Traffic Class字段也可以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QoS需求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路径开销的需求、时延需求、带宽需求、链路抖动需求、误码需求、待分配的光纤波长或时隙的需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租户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也可以获取第二SRv6报文,并向第一PE设备发送第二SRv6报文,其中,该第二SRv6报文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可见,同一个租户对不同流量有不同的QoS需求时,能够对不同的流量自主选择符合该流量QoS需求的服务,实现了运营商网络为同一租户提供灵活和友好的承载服务的目的。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用户侧设备获取第一SRv6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用户侧设备获得多组指示信息和QoS需求的对应关系,这些对应关系中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用户侧设备获得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第一用户侧设备从第一PE设备接收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指示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用户侧设备获得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第一用户侧设备从业务管理设备接收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指示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这样,通过在第一PE设备上或业务管理设备上配置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的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使得第一租户能够在第一用户侧设备上知悉流量所需的第一QoS需求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从而使得在该流量的报文中携带该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运营商网络为该流量提供相应的服务成为可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SRv6报文包括IPv6头和段路由头(英文:SegmentRouting Header,简称:SRH),该SRH的段标识列表(英文:Segment Identifier list,简称:SID list)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的SID和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属于第一租户,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第二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所述目的主机连接的CE设备或CPE。该实现方式中,第一SRv6报文中还可以指定运营商网络中远端PE设备,即,第一SRv6报文的SID list还可以包括:第二PE设备的SID。如此,第一SRv6报文能够准确的被转发出运营商网络。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SRH的SID list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一PE设备的SID,第一PE设备的地址被承载于IPv6头中目的IP地址字段中,如此,能够减少SRH的SID list中所包括的SID数量,有效的节约了第一SRv6报文所占用的空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PE设备,该方法例如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接收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SRv6报文,该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QoS需求;那么,第一PE设备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接着,第一PE设备即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第二SRv6报文,该第一路径的入节点为第一PE设备,第一路径的出节点为第二PE设备,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可见,租户对不同流量有不同的QoS需求时,能够对不同的流量自主选择符合该流量QoS需求的指示信息,获取并向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发送包括该指示信息的SRv6报文,运营商网络中的PE设备能够感知到租户对该流量的QoS需求,从而为该流量提供满足该QoS需求的服务,无需租户和运营商针对不同流量进行多次约定,运营商网络也无需按照新增的约定建立新的SRv6隧道,实现了运营商网络为租户提供灵活和友好的承载服务的目的,提高了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承载服务的使用体验。
其中,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主机、CE设备或CPE。同理,第二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第一SRv6报文所要到达的第一租户的目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连接目的主机的CE设备或CPE,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接入到运营商网络,第一PE和第二PE属于运营商网络。第一SRv6报文中可以包括第二用户侧设备的地址,指示第一SRv6报文经过或到达第二用户侧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SRv6报文的外层目的IP地址为第一IPv6地址,该第一IPv6地址用于承载第一指示信息。作为一个示例,第一IPv6地址属于第一PE设备为第一租户分配的专属IPv6地址集合(也可以称为IPv6网段),该专属IPv6地址集合包括多个IPv6地址,多个IPv6地址中每个IPv6地址对应第一租户的不同QoS需求。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IPv6地址的功能Function字段或参数Argument字段用于承载第一指示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简化针对连接用户侧设备的PE设备以及用户侧设备的逐个配置,还可以使用标准的服务编码作为指示信息,即,运营商网络可以和各个租户约定服务编码所代表的QoS需求。其中,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QoS需求对应的服务编码。作为一个示例,第一SRv6报文的IPv6扩展头可以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SRv6报文的IPv6头的Traffic Class字段也可以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服务编码承载第一指示信息,尤其是通过Traffic Class字段承载该第一指示信息,使得PE设备无需根据租户的不同QoS需求去配置不同的SID地址,由此,减少了地址分配的工作量,也节省了地址空间。
其中,第一QoS需求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路径开销的需求、时延需求、带宽需求、链路抖动需求、误码需求、待分配的光纤波长或时隙的需求。
作为一个示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本地保存包括指示信息和QoS需求的多组配置信息,多组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那么,第一PE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第二SRv6报文,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中所指示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确定满足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从而基于第一路径转发该第二SRv6报文。
该示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可以是第一PE设备向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PE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例如可以是第一PE设备通过第一PE设备所属的运营商管理设备和业务管理设备,向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作为另一个示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本地还可以保存包括指示信息和路径的多组配置信息,多组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二配置信息,该第二配置信息指示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路径的对应关系;那么,第一PE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第二SRv6报文,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根据第二配置信息中所指示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路径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路径,从而基于第一路径转发该第二SRv6报文。
作为又一个示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本地还可以保存包括指示信息和拓扑标识的多组配置信息,多组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三配置信息,该第三配置信息指示第一指示信息和拓扑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该拓扑标识用于标识运营商网络的网络拓扑,该网络拓扑指示所述运营商网络的多个PE设备,第一租户通过所述多个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那么,第一PE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所述第二SRv6报文,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在所述拓扑标识所指示的网络拓扑中确定满足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从而基于第一路径转发该第二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SRv6报文所包括的SRH中的SID list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的SID和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属于第一租户,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第二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所述目的主机连接的CE设备或CPE。该实现方式中,第一SRv6报文中还可以指定运营商网络中远端PE设备,即,第一SRv6报文的SID list还可以包括:第二PE设备的SID,目的主机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如此,第一SRv6报文能够准确的被转发出运营商网络。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SRH的SID list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一PE设备的SID,第一PE设备的地址被承载于IPv6头中目的IP地址字段中,如此,能够减少SRH的SID list中所包括的SID数量,有效的节约了第一SRv6报文开销。
其中,第一路径可以为: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英文: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ing,简称:MPLS)进行转发的标签交换路径(英文:Label Switched Path,简称:LSP)、SRv6隧道或光纤物理链路。不同类型的路径分别对应不同的QoS需求,第一PE设备可以根据所确定的第一路径的类型,对第一SRv6报文进行该第一路径对应的封装获得第二SRv6报文,从而在运营商网络中沿着第一路径转发该第二SRv6报文,以提供满足第一QoS需求的服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三SRv6报文,所述第三SRv6报文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第一PE设备对所述第三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四SRv6报文;第一PE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二QoS需求的第二路径转发所述第四SRv6报文。可见,同一个租户对不同流量有不同的QoS需求时,能够对不同的流量自主选择符合该流量QoS需求的服务,实现了运营商网络为同一租户提供灵活和友好的承载服务的目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接收第二租户的第三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五SRv6报文,所述第五SRv6报文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三QoS需求;第一PE设备对所述第五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六SRv6报文;第一PE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三QoS需求的第三路径转发所述第六SRv6报文。可见,不同租户对不同流量有不同的QoS需求时,各个租户均能够对不同的流量自主选择符合该流量QoS需求的服务,实现了运营商网络为不同租户提供灵活和友好的承载服务的目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PE设备本地还可以保存包括租户的标识和指示信息的多组配置信息,多组配置信息中包括第四配置信息,该第四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租户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一租户标识可以是第一租户所属虛拟专用网络(英文: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VPN)的标识,或者第一租户的虚拟网络标识(英文:virtual network identifier,简称:VNI),用于唯一标识第一租户。那么,第一PE设备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SRv6报文,其中,第二SRv6报文中例如可以携带第一租户的标识,以使得所述运营商网络的远端PE设备能够准确的将所接收的报文发送到属于第一租户的目的主机。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PE设备本地还可以保存包括租户的标识和接口的多组配置信息,多组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五配置信息,该第五配置信息指示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和第一租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那么,第一PE设备接收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SRv6报文,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所述第一SRv6报文,确定第一SRv6报文来自第一租户;那么,在第一PE设备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判断第一SRv6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是否匹配。一种情况下,如果确定匹配,则,第一PE设备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反之,如果确定不匹配,则,第一PE设备可以丢弃该第一SRv6报文,不执行后续的操作。这样,第一PE设备能够准确的识别出需要被处理和转发的有效报文,提高了报文处理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根据所述第一QoS需求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第一服务;从而,第一PE设备向计费服务器发送计费信息,所述计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一流量的第一统计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对应的第一计费规则,该第一流量包括所述第一SRv6报文。这样,计费服务器能够准确根据运营商网络为租户提供的服务针对性的进行计费,提高了租户使用运营商网络的体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根据所述第二QoS需求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第二服务;第一PE设备向计费服务器发送第二计费信息,所述第二计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二流量的第二统计信息以及第五指示信息,该第五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对应的第二计费规则,所述第二流量包括所述第三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根据所述第三QoS需求为所述第二租户提供第三服务;第一PE设备向计费服务器发送第三计费信息,所述第三计费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租户发送的第三流量的第三统计信息以及第六指示信息,该第六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三服务对应的第三计费规则,所述第三流量包括所述第五SRv6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计费,第一PE设备可以向计费服务器发送计费信息,由计费服务器对第一PE设备连接的各个租户使用运营商网络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计算;或者,也可以是第一PE设备基于计费信息,计算出第一PE设备连接的各个租户使用运营商网络所产生的费用后,直接将各个租户产生的费用发送给计费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计费,第一PE设备也可以不向计费服务器发送计费规则,各种服务对应的计费规则配置在计费服务器上,第一PE设备仅向计费服务器发送各个租户所使用的服务以及使用该服务的统计信息即可,计费服务器可以自己查询相应的计费规则以完成计费。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PE设备,该方法例如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接收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SRv6报文,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换言之,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租户请求运营商网络提供的第一传输服务类型或者用于指示第一租户请求运营商网络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满足所述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的路径;第一PE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获得所接收的报文中来自所述第一租户且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流量的第一统计结果,该第一统计结果用于指示按照所述第一租户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计费规则确定所述第一租户产生的第一费用。
其中,第一统计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报文数量或字节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将所述第一统计结果发送给计费服务器,第一统计结果指示所述计费服务器计算所述第一费用。其中,计费服务器上保存有各种服务对应的计费规则(包括针对第一流量的第一计费规则),以便根据第一计费规则和第一统计信息计算第一费用。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统计结果和所述第一计费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费用,并将所述第一费用发送给计费服务器。如此,计费服务器无需计算,直接将所接收的第一费用作为第一租户的第一流量在运营商网络所产生的费用。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费系统,包括第一PE设备和计费服务器,其中,第一PE设备,用于向计费服务器发送计费信息,该计费信息包括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一流量的第一统计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一服务对应的第一计费规则,该第一流量包括第一SRv6报文。计费服务器,用于基于计费信息,确定第一租户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第一流量产生的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计费系统的相关说明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关于计费的任一实施例中相关描述以及第三方面的相关描述。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其中,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的段路由SRv6报文,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其中,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SRv6报文,所述第二SRv6报文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所述第二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单元。该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SRv6报文之前,获得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三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第三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业务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段路由头SRH,该SRH的段标识列表SIDlist包括:所述第一PE设备的SID和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属于第一租户,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第二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所述目的主机连接的CE设备或CPE。作为一个示例,所述SID list还可以包括:第二PE设备的SID。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SRH的SID list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一PE设备的SID,第一PE设备的地址被承载于IPv6头中目的IP地址字段中,如此,能够减少SRH的SID list中所包括的SID数量,有效的节约了第一SRv6报文所占用的空间。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一发送单元。其中,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的段路由SRv6报文,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所述第二SRv6报文,所述第一路径的入节点为所述第一PE设备,所述第一路径的出节点为第二PE设备,所述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段路由头SRH,该SRH的段标识列表SIDlist包括:所述第一PE设备的SID和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属于第一租户,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第二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所述目的主机连接的CE设备或CPE。作为一个示例,所述SID list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二PE设备的SID。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SRH的SID list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一PE设备的SID,第一PE设备的地址被承载于IPv6头中目的IP地址字段中,如此,能够减少SRH的SID list中所包括的SID数量,有效的节约了第一SRv6报文所占用的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进行转发的标签交换路径LSP、SRv6隧道或光纤物理链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其中,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三SRv6报文,所述第三SRv6报文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三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四SRv6报文;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二QoS需求的第二路径转发所述第四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接收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和第三发送单元。其中,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租户的第三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五SRv6报文,所述第五SRv6报文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三QoS需求;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五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六SRv6报文;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三QoS需求的第三路径转发所述第六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保存单元。其中,第一保存单元,用于本地保存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那么,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路径。作为一个示例,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四发送单元。其中,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四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所属的运营商管理设备和业务管理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保存单元。其中,第二保存单元,用于本地保存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路径的对应关系;那么,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路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保存单元。其中,第三保存单元,用于本地保存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拓扑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拓扑标识用于标识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网络拓扑,该网络拓扑指示所述运营商网络的多个PE设备,所述第一租户通过所述多个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那么,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在所述拓扑标识所指示的网络拓扑中确定满足第一QoS需求的所述第一路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四保存单元。该第四保存单元,用于本地保存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租户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一租户标识可以是第一租户所属VPN的标识,或者第一租户的VNI,用于唯一标识第一租户。那么,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五保存单元。该第五保存单元,用于本地保存第五配置信息,所述第五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租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那么,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所述第一SRv6报文,确定第一SRv6报文属于第一租户;那么,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之前,确定所述第一SRv6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匹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服务单元和第五发送单元。其中,第一服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QoS需求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第一服务;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向计费服务器发送计费信息,所述计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一流量的第一统计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对应的第一计费规则,该第一流量包括所述第一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服务单元和第六发送单元。其中,第二服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QoS需求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第二服务;第六发送单元,用于向计费服务器发送第二计费信息,所述第二计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二流量的第二统计信息以及第五指示信息,该第五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对应的第二计费规则,所述第二流量包括所述第三SRv6报文。
在上述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SRv6报文的外层目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为第一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所述第一IPv6地址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IPv6地址属于所述第一PE设备为所述第一租户分配的专属IPv6地址集合。该IPv6地址集合包括多个IPv6地址,所述多个IPv6地址中每个IPv6地址对应所述第一租户的不同QoS需求。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第一IPv6地址的Function字段或Argument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上述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QoS需求对应的服务编码。作为一个示例,第一SRv6报文的IPv6扩展头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SRv6报文的IPv6头的Traffic Class字段也可以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上述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需求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路径开销的需求、时延需求、带宽需求、链路抖动需求、误码需求、待分配的光纤波长或时隙的需求。
在上述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为CE设备,或者,第一用户侧设备为CPE。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的报文处理装置,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的报文处理装置,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二方面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以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以上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PE设备和第一用户侧设备;其中,所述第一PE设备,用于执行以上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当所述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以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以上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应用场景所涉及的网络框架示意图;
图2为一种运营商网络中提供承载服务时报文的处理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拓扑1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拓扑2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SRv6报文1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PE设备1发送的报文2的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PE设备4接收的报文3的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SRv6报文4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SRv6报文1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PE设备1发送的报文2的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PE设备4接收的报文3的示意图;
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SRv6报文4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SRv6报文1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报文2的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SRv6报文4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应用场景所涉及的网络框架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报文处理方法200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费系统10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装置1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3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4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中的“1”、“2”、“3”、“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
本申请中提及的“A和/或B”,应该理解为包括以下情形:仅包括A,仅包括B,或者同时包括A和B。
通常,租户的流量从一个用户侧设备发送给该租户的另一个用户侧设备时,需要经过运营商网络转发,该运营商网络为该租户的流量提供承载服务。目前,租户和运营商网络通过签署合同等形式约定服务等级,运营商网络按照约定好的服务等级为租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具体而言,运营商网络内建立SRv6隧道,租户的流量到达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后,PE设备可以将流量引入预先约定的服务等级所对应的SRv6隧道,通过该SRv6隧道转发该流量能够使得运营商网络为租户提供符合预先约定服务等级的服务。
但是,很多场景中,租户需要运营商网络为部分流量提供与约定的服务等级不同服务等级的服务,那么,上述运营商网络按照约定为该租户的流量提供特定的承载服务的方式,运营商网络无法为租户的不同流量提供与约定的服务等级不符的服务,对于租户而言不够灵活和友好。租户可以就与预先约定的服务等级需求不符的流量,和运营商网络通过签署合同等形式额外约定针对该部分流量对应的服务等级,在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上识别到该部分流量并将其引流到能够满足该部分流量的服务等级需求的SRv6隧道,这样,虽然运营商网络为租户不同服务等级需求的流量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但是,该实现方式中不仅需要租户和运营商网络额外进行约定,还需要运营商网络建立满足该额外约定的SRv6隧道,过程十分复杂,难以满足租户自主选择运营商网络承载服务的需求。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租户的用户侧设备能够获取包括不同指示信息的SRv6报文,不同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不同QoS需求,不同的QoS需求对应不同服务等级,并且,该用户侧设备向运营商网络中的PE设备发送该SRv6报文。这样,租户对不同流量有不同的QoS需求时,能够对不同的流量自主选择符合该流量QoS需求的指示信息,获取并向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发送包括该指示信息的SRv6报文,使得运营商网络中的PE设备能够感知到租户对该流量的QoS需求,从而为该流量提供满足该QoS需求的服务,无需租户和运营商针对不同流量进行多次约定,运营商网络也无需按照新增的约定建立新的SRv6隧道,实现了运营商网络为租户提供灵活和友好的承载服务的目的,提高了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承载服务的使用体验。
其中,QoS需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至少一种:路径开销的需求、时延需求、带宽需求、链路抖动需求、误码需求、待分配的光纤波长或时隙的需求。
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运营商网络10可以包括:PE设备1、PE设备2、PE设备3、PE设备4和PE设备5,PE设备1分别通过接口1和接口2连接租户1的用户侧设备11和租户2的用户侧设备21,PE设备4分别通过接口3和接口4连接租户1的用户侧设备12和租户2的用户侧设备22,PE设备5通过接口5连接租户2的用户侧设备23,PE设备1通过PE设备2连接PE设备4,PE设备1通过PE设备3连接PE设备5,PE设备2和PE设备3连接,PE设备4和PE设备5连接。需要说明的是,PE设备2和PE设备3的位置,也可以采用运营商(英文:Provider,简称:P)设备(也可以称为核心层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仅以PE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按照目前的技术方案,以租户1为例,运营商网络10可以和租户1约定服务等级1,并建立满足服务等级1的SRv6隧道1,该SRv6隧道1依次经过PE设备1、PE设备2和PE设备4。用户侧设备11接收到报文1,将报文1从接口1发送到PE设备1;PE设备1接收到租户1的报文1,使用SRv6隧道1转发该报文1,例如,PE设备1基于SRv6隧道1封装该报文1获得报文2,将报文2从SRv6隧道1发出,PE设备4接收到报文2对应的报文3,PE设备4解封装报文3得到报文4,示意图可以参见图2;从而,PE设备4从接口3将报文4发送到租户1的用户侧设备12。这样,运营商网络10为租户1提供了预先约定的服务等级1对应的服务。但是,如果租户1需要运营商网络10为某特征的流量提供服务等级2的服务,服务等级2和服务等级1不同,运营商网络10需要和租户1约定服务等级2,并建立满足服务等级2的SRv6隧道2,该SRv6隧道2依次经过PE设备1、PE设备3、PE设备2和PE设备4。该流量例如包括报文1’,那么,用户侧设备11接收到报文1’,将报文1’从接口1发送到PE设备1;PE设备1接收到租户1的报文1’,基于SRv6隧道2封装该报文1’获得报文2’,使用SRv6隧道2转发该报文2’,PE设备4接收到报文3’;从而,PE设备4解封装报文3’得到报文4’,并从接口3将报文4’发送到租户1的用户侧设备12。
这样,按照目标的技术方案,运营商网络10经过复杂的操作后,虽然实现了为租户1提供预先约定的服务等级2对应的服务,但是,租户仍然无法自主的、灵活的为流量选择服务,例如,租户1在T1时刻,需要运营商网络10为特征1的流量提供服务等级1对应的服务,为特征2的流量提供服务等级2对应的服务,而在T2时刻,需要运营商网络10为特征1的流量提供服务等级2对应的服务,为特征2的流量提供服务等级1对应的服务,按照目前的技术方案无法实现。
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不仅运营商网络10中的PE设备支持SRv6,各租户的用户侧设备也需要支持SRv6,以租户1为例,租户1的SRv6域从包括PE设备1-PE设备5的网络,扩展到包括PE设备1-5、用户侧设备11和用户侧设备12的网络;而运营商网络10中提供多条不同类型的路径,例如可以包括: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英文: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称:MPLS)进行转发的标签交换路径(英文:LabelSwitched Path,简称:LSP)、IPv6隧道、SRv6隧道或光纤物理链路,不同类型的路径分别对应不同的QoS需求。
在进行报文处理之前,租户的用户侧设备和该用户侧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10的PE设备可以获取到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不同的指示信息对应的QoS需求,使得租户能够按照QoS需求自主选择相应的承载服务。作为一个示例,运营商网络10中与租户的用户侧设备连接的PE设备上可以为与该PE设备所连接的租户配置相关的配置信息,并将各租户的配置信息发送到该租户的用户侧设备上。其中,PE设备向用户侧设备发送配置信息,可以是PE设备直接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侧设备,也可以是PE设备通过该PE设备所属的运营商管理设备和业务管理设备等间接的将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侧设备。作为另一个示例,运营商管理设备或业务管理设备上可以为租户配置相关的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发送到该租户的用户侧设备和与该租户的用户侧设备连接的PE设备上。作为又一个示例,租户的用户侧设备和该用户侧设备连接的PE设备上均可以通过静态配置的方式获得相关的配置信息,只要确保相同的配置信息指示相同的内容即可。下文中以PE设备上配置相关的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直接发送给用户侧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配置信息,一种情况下,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和运营商网络中路径的对应关系,不同的路径满足不同的QoS需求。另一种情况下,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信息和QoS需求的对应关系。其中,指示信息可以是为租户分配的专属IPv6地址集合(也可以称为IPv6地址块或IPv6网段)中的IPv6地址;也可以是在为租户分配的专属IPv6地址集合的基础上,通过Function字段或Argument字段承载的服务编码;还可以是与为租户分配的专属IPv6地址集合不相关的服务编码。具体实现时,租户的用户侧设备可以在已知配置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流量的QoS需求为属于该流量的报文选择对应的指示信息,将指示信息携带在该报文中,使用SRv6隧道封装该报文并将获得的包括指示信息的SRv6报文发送到与该用户侧设备连接的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该PE设备解析所接收的SRv6报文,获得指示信息,并根据指示信息对应的QoS需求确定路径,进一步对该SRv6报文按照所确定路径的类型封装后从该路径转发。这样,运营商网络能够准确的感知到租户对该报文的QoS需求并为该租户的该报文提供满足该QoS需求的服务,提高了租户运营商网络承载服务的使用体验。
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PE设备1可以为租户1预配置IPv6地址集合:2001:db8:A1::/48,为租户2预配置IPv6地址集合:2001:db8:A2::/48。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示信息为租户的IPv6地址集合中的IPv6地址,配置信息包括指示信息和QoS需求,PE设备1上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
配置信息1:(租户1,IPv6地址11=2001:db8:A1::1,QoS需求11<传输路径=开销最小的路径>)
配置信息2:(租户1,IPv6地址12=2001:db8:A1::2,QoS需求12<传输路径=时延最小的路径>)
配置信息3:(租户1,IPv6地址13=2001:db8:A1::3,QoS需求13<传输路径=独享光纤波长或时隙的路径>)
配置信息4:(租户2,IPv6地址21=2001:db8:A2::1,QoS需求21<传输路径=时延最小的路径>)
配置信息5:(租户2,IPv6地址22=2001:db8:A2::2,QoS需求22<传输路径=链路抖动最小的路径>)
在PE设备1上配置上述配置信息的具体示例可以为:
Figure BDA0003087804210000141
Figure BDA000308780421000015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PE设备1上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离线方式或协议报文的方式发送给相应租户的用户侧设备。
此外,PE设备1例如还可以配置下述信息:
Figure BDA0003087804210000152
需要说明的是,PE设备1上配置各个接口和租户的绑定关系,当PE设备1接收报文的接口与该报文所属的租户不匹配时,PE设备1可以丢弃该报文;反之,当PE设备1接收报文的接口与该报文所属的租户匹配时,PE设备1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处理该报文。如此,能够在处理报文之前通过上述绑定关系判断待处理的报文,提高了报文处理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PE设备1上配置的需要向各租户通告的IPv6地址集合,可以通过协议报文(如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英文: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system,简称:ISIS)报文)发送给相应租户的用户侧设备,实现用户侧设备和PE设备1之间的路由可达。
PE设备1可以将上述配置信息1-3发送给用户侧设备11,将配置信息4和5发送给用户侧设备21。
作为一个示例,当租户1的业务1(如Web文件传输业务)有QoS需求11(即选择开销最小的路径进行转发)时,用户侧设备11可以基于配置信息1,确定在待发送的SRv6报文1中填写目的IP地址为IPv6地址11(即2001:db8:A1::1)。当PE设备1从连接租户1的接口1上收到包括2001:db8:A1::1的SRv6报文1时,可以根据该SRv6报文1目的IP地址2001:db8:A1::1确定该SRv6报文1所需要的QoS需求11为选择开销最小的路径1,路径1依次经过PE设备1、PE设备2和PE设备4;从而,PE设备1可以按照此QoS需求11对应的路径1处理SRv6报文1得到报文2,并将报文2按照该路径1发送给PE设备4,再由PE设备4对所接收的与报文2对应的报文3进行处理得到SRv6报文4,并将SRv6报文4从接口3发送给用户侧设备12。需要说明的是,为租户1不同QoS需求的SRv6报文所确定的路径可以经过的网络设备不同,例如,QoS需求11对应从PE设备1、PE设备2到PE设备4的路径1,QoS需求12对应从PE设备1、PE设备2、PE设备3、PE设备5到PE设备4的路径2;或者,为租户1不同QoS需求的SRv6报文所确定的路径可以经过相同的网络设备,但路径类型不同,例如,QoS需求11和QoS需求12均对应从PE设备1、PE设备2到PE设备4的路径1,但QoS需求11对应的路径1为基于MPLS进行转发的LSP,QoS需求12对应的路径1为SRv6隧道。
作为另一个示例,当租户2的业务2(如语音或者视频通话业务)有QoS需求22(即选择链路抖动最小的路径进行转发)时,用户侧设备21可以基于配置信息5,确定在待发送的SRv6报文5中填写目的IP地址为IPv6地址22(即2001:db8:A2::2)。当PE设备1从连接租户2的接口2上收到包括2001:db8:A2::2的SRv6报文5时,可以根据该SRv6报文5目的IP地址2001:db8:A2::2确定该SRv6报文5所需要的QoS需求22为选择链路抖动最小的路径2,路径2依次经过PE设备1、PE设备3和PE设备5;从而,PE设备1可以按照此QoS需求22对应的路径2处理SRv6报文5得到报文6,并将报文6按照该路径2发送给PE设备5,再由PE设备5对接收到的与报文6对应的报文7进行处理得到SRv6报文8,并将SRv6报文8从接口5发送给用户侧设备2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示例中,SRv6报文1和SRv6报文5中还可以在SRH的SIDlist中指定用户侧设备的目的地址,例如,在SRv6报文1中还可以包括用户侧设备12的地址,SRv6报文5中还可以包括用户侧设备23的地址。用户侧设备的地址例如可以携带在SRv6报文中的分段路由头(英文:Segment Routing Header,简称:SRH)的段标识列表(英文:Segment Identifier list,简称:SID list)字段中。以用户侧设备12为例,该用户侧设备12可以是目的主机、用户边缘(英文:Customer Edge,简称:CE)设备或CPE。如果用户侧设备12为CE设备或CPE,那么,SRv6报文1中指定的用户侧设备的目的地址可以是该CE设备或CPE的地址,例如可以是一个128比特的SRv6 SID,或者,也可以是一个小于128比特的、经过压缩的SRv6 SID或IPv6地址,如,可以采用draft-cl-spring-generalized-srv6-for-cmpr-03压缩过;如果用户侧设备12为为目的主机,那么,SRv6报文1中指定的用户侧设备的目的地址可以是该目的主机的地址,例如可以是该目的主机的IPv6地址。
该实现方式中,对于在运营商网络中除了PE设备1仅包括一个PE设备与该租户的用户侧设备连接的情况,配置信息可以不指定运营商网络10中的远端PE设备。PE设备1可以直接确定远端PE设备为该租户的另一个PE设备,如,PE设备1可以直接为租户1的SRv6报文1确定远端PE设备为PE设备4。对于在运营商网络中除了PE设备1还包括至少两个PE设备与该租户的用户侧设备连接的情况,PE设备1可以根据SRv6报文的SRH的SID list字段中PE设备1的SID的下一跳SID,查找并确定到该PE设备1的下一跳,作为远端PE设备,如,PE设备1对租户2的SRv6报文5,根据该SRv6报文5的SRH的SID list中PE设备1的SID的下一跳SID(即用户侧设备23的SID),查找从PE设备1到达该用户侧设备23时PE设备1的下一跳为PE设备5,从而,确定PE设备5为远端PE设备。
或者,配置信息中也可以进一步指定运营商网络10中的远端PE设备。例如,PE设备1上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
配置信息1’:(租户1,IPv6地址11=2001:db8:A1::1,远端PE设备=PE设备4,QoS需求11<传输路径=开销最小的路径>)
配置信息2’:(租户1,IPv6地址12=2001:db8:A1::2,远端PE设备=PE设备4,QoS需求12<传输路径=时延最小的路径>)
配置信息3’:(租户1,IPv6地址13=2001:db8:A1::3,远端PE设备=PE设备4,QoS需求13<传输路径=独享光纤波长或时隙的路径>)
配置信息4’:(租户2,IPv6地址21=2001:db8:A2::1,远端PE设备=PE设备4,QoS需求21<传输路径=时延最小的路径>)
配置信息4”:(租户2,IPv6地址23=2001:db8:A2::3,远端PE设备=PE设备5,QoS需求23<传输路径=时延最小的路径>)
配置信息5’:(租户2,IPv6地址22=2001:db8:A2::2,远端PE设备=PE设备5,QoS需求22<传输路径=链路抖动最小的路径>)
配置信息5”:(租户2,IPv6地址24=2001:db8:A2::4,远端PE设备=PE设备4,QoS需求24<传输路径=链路抖动最小的路径>)
在PE设备1上配置上述配置信息的具体示例可以为:
Figure BDA0003087804210000171
作为一个示例,当租户1的业务1有QoS需求11时,用户侧设备11可以基于配置信息1’,确定在待发送的SRv6报文1中填写目的IP地址为IPv6地址11(即2001:db8:A1::1)。当PE设备1从连接租户1的接口1上收到包括2001:db8:A1::1的SRv6报文1时,可以根据该SRv6报文1目的IP地址2001:db8:A1::1确定远端PE设备为PE设备4,并确定该SRv6报文1在运营商网络10中选择从PE设备1到PE设备4的开销最小的路径1;从而,PE设备1可以按照此QoS需求11对应的路径1处理SRv6报文1得到报文2,并将报文2按照该路径1发送给PE设备4,再由PE设备4对所接收到的与报文2对应的报文3进行处理得到SRv6报文4,并将SRv6报文4从接口3发送给用户侧设备12。
作为另一个示例,当租户2的业务2有QoS需求22时,用户侧设备21可以基于配置信息5’,确定在待发送的SRv6报文5中填写目的IP地址为IPv6地址22(即2001:db8:A2::2)。当PE设备1从连接租户2的接口2上收到包括2001:db8:A2::2的SRv6报文5时,可以根据该SRv6报文5的目的IP地址2001:db8:A2::2确定远端PE设备为PE设备5,并确定该SRv6报文5在运营商网络10中选择从PE设备1到PE设备5的链路抖动最小的路径2进行转发,路径2依次经过PE设备1、PE设备3和PE设备5;从而,PE设备1可以按照此QoS需求22对应的路径2处理SRv6报文5得到报文6,并将报文6按照该路径2发送给PE设备5,再由PE设备5对所接收的与报文6对应的报文7进行处理得到SRv6报文8,并将SRv6报文8从接口5发送给用户侧设备23。
又或者,对于在运营商网络中除了PE设备1还包括至少两个PE设备与租户的用户侧设备连接的情况,配置信息中也可以不指定运营商网络10中的远端PE设备,而指定包括该租户所有PE设备的拓扑(也可以称为平面)。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拓扑或平面,可以指RFC5120中描述的多拓扑(英文:Multi-topology)或一个拓扑;也可以指draft-ietf-lsr-flex-algo-14中描述的灵活算法(英文:Flexible-Algorithm,简称:Flexalgo)所计算出来的路径的集合。或者,也可以是在上述拓扑或路径集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定网络资源的子转发路径的集合,这些子转发路径隶属于拓扑的路径但规定了网络资源如网络接口的时隙,例如draft-ietf-teas-enhanced-vpn-07所定义的虚拟传输网络(英文:VirtualTransport Network,简称:VTN)。例如,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与租户2的用户侧设备连接的PE设备包括:PE设备1、PE设备4和PE设备5,那么,租户2对应的配置信息例如可以包括:
配置信息6:(租户2,IPv6地址25=2001:db8:A2::5,拓扑1,QoS需求25)
配置信息7:(租户2,IPv6地址26=2001:db8:A2::6,拓扑2,QoS需求26)
其中,拓扑1的示意图参见图3a所示,包括:PE设备1、PE设备2、PE设备4、PE设备5、PE设备1和PE设备2之间的链路1、PE设备2和PE设备4之间的链路2、以及PE设备4和PE设备5之间的链路3,即图3a中的实线连接的部分,拓扑1可以作为配置信息6的主用路径,虚线连接的部分可以在主用路径故障时作为备选拓扑支持配置信息6的QoS需求25。同理,拓扑2的示例图参见图3b所示,包括:PE设备1、PE设备2、PE设备3、PE设备4、PE设备5、PE设备1和PE设备2之间的链路1、PE设备2和PE设备4之间的链路2、PE设备4和PE设备5之间的链路3、PE设备1和PE设备3之间的链路4、以及PE设备3和PE设备5之间的链路5,即图3b中的实线连接的部分,拓扑2可以作为配置信息7的主用路径,虚线连接的部分可以在主用路径故障时作为备选拓扑支持配置信息7的QoS需求26。
作为一个示例,运营商网络10中针对不同的拓扑可以配置不同的IPv6地址,例如,对于租户2,PE设备4和PE设备5与拓扑1对应的IPv6地址分别为地址1和地址2,PE设备4和PE设备5与拓扑2对应的IPv6地址分别为地址3和地址4。那么,当PE设备1接收到租户2的报文时,如果该报文的目的IP地址字段=IPv6地址25,则,确定应该在拓扑1中传输,从而,可以确定使用拓扑1对应的地址1或地址2作为远端PE设备的地址。
作为另一个示例,运营商网络10中针对不同的拓扑可以配置不同的拓扑标识,并在报文中携带该拓扑标识,例如,对于租户2,为拓扑1分配的拓扑标识1,为拓扑2分配的拓扑标识2。那么,当PE设备1接收到租户2的报文时,如果该报文的目的IP地址字段=IPv6地址25,或者,该报文中携带了拓扑标识1,则,确定应该在拓扑1规定的路径转发该报文,从而,在该报文中携带该拓扑标识1后沿着拓扑1中的路径转发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SRv6报文1和SRv6报文5中可以指定远端PE设备,也可以不指定远端PE设备,无论PE设备1接收到的SRv6报文是否指定了远端PE设备,如果PE设备1针对各个指示信息配置了对应的远端PE设备,那么,PE设备1均可以根据本地保存的配置信息(与用户侧设备上的配置信息一致)确定该SRv6报文中指示信息所对应的远端PE设备以及QoS需求,实现报文在运营商网络10中准确的转发,使得运营商网络10为租户提供满足QoS需求的承载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在配置信息中指定远端PE设备,一种情况下,可以在配置信息中增加远端PE设备的配置项,例如,在配置信息1’中包括“远端PE设备=PE设备4”的配置项;或者,另一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指示信息中至少一位表征远端PE设备,例如,配置信息1中的指示信息(即IPv6地址)配置为2001:db8:A1::14,其中,“2001:db8:A1::1”用于指示QoS需求11,“4”用于指示远端PE设备为PE设备4。
以租户1的用户侧设备11的业务1中的SRv6报文1为例,对图1所示的场景中各设备上接收到的报文以及发送的报文进行示例性说明。
作为一个示例,如果用户侧设备11为与PE设备1连接的主机11,用户侧设备12为与PE设备4连接的主机12,则,主机11可以针对业务1生成如图4a所示的SRv6报文1(实际是一个增加了SRH作为IPv6扩展头的原生(英文:native)IPv6报文),该SRv6报文1包括IPv6头、SRH和有效载荷(英文:payload),其中,IPv6头中源IP地址字段=主机11的地址,目的IP地址字段=IPv6地址11=2001:db8:A1::1,SRH中包括剩余段(英文:Segment Left,简称:SL)字段和SID list字段,SL字段=1,SID list包括主机12的SID和2001:db8:A1::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Rv6报文1采用的是非简化(英文:reduced)SRH的报文封装方式,而当SRv6报文1的IPv6头中目的地址为2001:db8:A1::1时,SRH中SID list中也可以不包括2001:db8:A1::1,相应的,SL字段的值也减1,这种方式称为reduced SRH的报文封装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以非reduced SRH的报文封装方式下的SRv6报文为例进行说明。
当SRv6报文1发送到PE设备1时,PE设备1处理获得的报文2可以参见图4b所示,该报文2除了包括IPv6头、SRH和payload,还增加了满足QoS需求11的路径1对应的MPLS标签栈,该MPLS标签栈是PE设备1查找路由表项确定到达主机12的下一跳为PE设备4,而且确定PE设备1到PE设备4之间满足QoS需求11的路径1为基于MPLS进行转发的LSP,从而获得的路径1对应的MPLS标签栈,该MPLS标签栈例如可以包括PE设备2的MPLS标签和PE设备4的MPLS标签,其中,IPv6头中源IP地址字段=主机11的地址,目的IP地址字段=主机12的SID,SRH中的SL字段=0,SID list包括主机12的SID和2001:db8:A1::1。如此,PE设备1可以基于报文2的MPLS标签栈,将报文2经过路径1转发到PE设备4,PE设备4接收到与报文2对应的报文3如图4c所示,与图4b相比区别在于:MPLS标签栈仅包括PE设备4的MPLS标签,此时,PE设备4可以将该PE设备4的MPLS标签剥掉(即剥离MPLS标签栈)获得SRv6报文4,参见图4d所示,该SRv6报文4包括IPv6头、SRH和payload,IPv6头中源IP地址字段=主机11的地址,目的IP地址字段=主机12的SID,SRH中的SL字段=0,SID list包括主机12的SID和2001:db8:A1::1。那么,PE设备4可以将该SRv6报文4发送到主机12。需要说明的是,该示例中,主机11可以和PE设备1直连,也可以通过其他交换机或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连接PE设备1,如果主机11通过其他网络设备连接PE设备1,那么,其他网络设备对SRv6报文1仅作IPv6转发处理而不更改该SRv6报文1的目的地址及SRH。同理,主机12可以和PE设备4直连,也可以通过其他网络设备连接PE设备4,如果主机12通过其他网络设备连接PE设备4,那么,其他网络设备对SRv6报文4仅作IPv6转发到主机12的处理而不更改该SRv6报文4的目的地址及SRH。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法,PE设备1获取到图4b所示的报文2时,可以根据SRH中SL字段=0而剥离SRH,即,PE设备1发送的报文2可以不携带SRH,相应的,图4c和图4d中的报文也可以不携带SRH。
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用户侧设备11为交换机或路由器等CE设备11,用户侧设备12为交换机或路由器等CE设备12,则,CE设备11可以对从主机11接收到的业务1的SRv6报文1进行处理,得到图5a所示的SRv6报文1(实际是一个隧SRv6隧道报文),该SRv6报文1包括IPv6头、SRH和payload,其中,IPv6头中源IP地址字段=CE设备11的地址,目的IP地址字段=IPv6地址11=2001:db8:A1::1,SRH中SL字段=1,SID list包括CE设备12的SID和2001:db8:A1::1,payload中包括源地址(英文:Source Address,简称:SA)字段和DA字段,其中,SA字段=主机11的地址,DA字段=主机12的地址。当SRv6报文1发送到PE设备1时,PE设备1处理获得的报文2可以参见图5b所示,该报文2除了包括IPv6头、SRH和payload,还增加了满足QoS需求11的路径1对应的MPLS标签栈,该MPLS标签栈参见图4b的相关描述,其中,IPv6头中源IP地址字段=CE设备11的地址,目的IP地址字段=CE设备12的SID,SRH中的SL字段=0,SID list包括CE设备12的SID和2001:db8:A1::1。如此,PE设备1可以基于报文2的MPLS标签栈,将报文2经过路径1转发到PE设备4,PE设备4接收到与报文2对应的报文3如图5c所示,与图5b相比区别在于:MPLS标签栈仅包括PE设备4的MPLS标签,此时,PE设备4可以将该PE设备4的MPLS标签剥掉(即剥离MPLS标签栈)获得SRv6报文4,参见图5d所示,该SRv6报文4包括IPv6头、SRH和payload,IPv6头中源IP地址字段=CE设备11的地址,目的IP地址字段=CE设备12的SID,SRH中的SL字段=0,SID list包括CE设备12的SID和2001:db8:A1::1。那么,PE设备4可以将该SRv6报文4发送到CE设备12,此时,CE设备12可以将SRv6报文4进行SRv6解封装,并从payload中获得租户1的主机1发送的业务报文的真实目的地址(即DA字段指示的主机12),从而将该业务报文发送到主机12。需要说明的是,该示例中,要求CE设备11和CE设备12均支持SRv6,CE设备11依次经过PE设备1、PE设备4到CE设备12之间属于租户1的SRv6域。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两个示例中的SRv6报文均以未指定远端PE设备为例的描述,如果SRv6报文中指定远端PE设备,那么,区别在于:在SRH的SID list字段中增加了远端PE设备的SID,以及SL字段的取值。以用户侧设备11为与PE设备1连接的主机11为例,PE设备1接收到的SRv6报文1中,IPv6头中目的IP地址字段=2001:db8:A1::1,SRH的SL字段=2,SID list包括主机12的SID、PE设备4的SID和2001:db8:A1::1,如图6a所所示。同理,PE设备1发出的报文2中,IPv6头中目的IP地址字段=PE设备4的SID,SRH中的SL字段=1,SID list包括主机12的SID、PE设备4的SID和2001:db8:A1::1,如图6b所示。PE设备4发出的SRv6报文4中,IPv6头中目的IP地址字段=主机12的SID,SRH中的SL字段=0,SID list包括主机12的SID、PE设备4的SID和2001:db8:A1::1,如图6c所示。
如果SRv6报文中指定了远端PE设备,但是,PE设备1确定该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接入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和所指定的该远端PE设备不是同一个PE设备,则,PE设备1可以将该SRv6报文丢弃。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简化针对连接用户侧设备的PE设备以及用户侧设备的逐个配置,还可以使用标准的服务编码作为指示信息,即,运营商网络可以和各个租户约定服务编码所代表的QoS需求,例如,服务编码1代表时延最小的路径、服务编码2代表开销最小的路径、服务编码3代表链路抖动最小的路径。不同的租户根据QoS需求,所支持的服务编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租户1和租户2均支持服务编码1-3,那么,相当于PE设备1上具有下述配置信息:
配置信息A:(租户1,IPv6地址集合=2001:db8:A1::/48,支持的服务编码:1、2和3)
配置信息B:(租户2,IPv6地址21=2001:db8:A2::/48,支持的服务编码:1、2和3)
作为一个示例,服务编码可以通过PE设备为该租户分配的IPv6地址集合的低比特位(如功能(英文:Function)字段或参数(英文:Argument)字段)承载,该IPv6地址集合占用IPv6地址的高比特位(即定位符(英文:Locator)字段)部分)。如此,上述租户1和租户2支持服务编码1-3的示例,对应到PE设备1为每个租户逐个进行配置的实现方式,PE设备1需要具有下述多条配置信息:
(租户1,IPv6地址=2001:db8:A1::1,QoS需求<传输路径=时延最小的路径>)
(租户1,IPv6地址=2001:db8:A1::2,QoS需求<传输路径=开销最小的路径>)
(租户1,IPv6地址=2001:db8:A1::3,QoS需求<传输路径=链路抖动最小的路径>)
(租户2,IPv6地址=2001:db8:A2::1,QoS需求<传输路径=时延最小的路径>)
(租户2,IPv6地址=2001:db8:A2::2,QoS需求<传输路径=开销最小的路径>)
(租户2,IPv6地址=2001:db8:A2::3,QoS需求<传输路径=链路抖动最小的路径>)
可见,运营商网络和租户约定标准的服务编码作为指示信息,并通过IPv6地址集合的低比特位承载该服务编码,有效的简化了对用户侧设备和PE设备的配置,提高了租户使用该运营商网络的使用体验。
作为另一个示例,服务编码也可以不通过IPv6地址承载,租户从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中,例如,可以通过IPv6扩展头(如SRH)携带服务编码,PE设备即可根据该报文中的服务编码确定该服务编码对应QoS需求,实现告知PE设备租户对转发该报文的QoS需求的目的。又例如,服务编码也可以通过IPv6头中的流量等级(英文:Traffic Class)字段携带,对PE设备来说,确定所接收的SRv6报文的IPv6头中的IPv6地址属于该PE设备属于租户所分配的IPv6地址集合,且Traffic Class字段为该PE设备和租户所约定的服务编码,PE设备即可根据所接收的SRv6报文中的IPv6地址以及Traffic Class字段所携带的服务编码,确定租户的QoS需求。
可见,运营商网络和租户约定标准的服务编码作为指示信息,并在发送到运营商网络的报文中携带该服务编码,无需对用户侧设备和PE设备进行配置,即可实现租户对运营商网络提供的承载服务的自主选择,提高了租户使用该运营商网络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运营商网络,可以是服务提供商(英文:ServiceProvider),也可以是云提供商(英文:Cloud Provider),还可以是企业等组织,运营商网络为多个租户提供承载服务。租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
上述图1所示的场景示例中,运营商网络可以指服务提供商网络,租户可以是个人租户。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企业租户,不仅可以使用服务提供商网络,还可以使用云提供商提供的虚拟私有云(英文:Virtual Private Cloud,简称:VPC)业务。下面以图7所示的场景,介绍本申请实施例。
如图7所示的场景中,包括企业X的园区网络20、运营商网络31、运营商网络32和云提供商网络40,其中,园区网络20可以包括主机21、交换机22和用户驻地设备(英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简称:CPE)23,运营商网络31包括PE设备31和PE设备31’,运营商网络32包括PE设备32和PE设备32’,云提供商网络40可以包括接入点(英文:Pointof Presence,简称:PoP)41、服务器42和服务器43。其中,主机21通过交换机22连接CPE 23,CPE 23分别通过PE设备31和PE设备32接入运营商网络31和运营商网络32,运营商网络31通过PE设备31’连接云提供商网络40的PoP 41,运营商网络32通过PE设备32’连接云提供商网络40的PoP 41,PoP 41通过服务器42连接服务器43。其中,服务器42可以视作云PE设备,服务器43可以视作云CE设备。
云提供商网络40可以为企业X提供VPC业务,从企业X的视角来看,云提供商网络40中的设备可以虚拟化为虚拟的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例如,服务器42被虚拟化为虚拟网关(英文:Virtual Gateway,简称:VGW)和虚拟路由器rt0,服务器43被虚拟化为虚拟交换机(英文:Virtual Switch,简称:VSW)和虚拟机(英文:Virtual Machine,简称:VM)。其中,VM可以视作虚拟主机,VGW可以视作虚拟CPE。对企业X而言,可以认为其拥有的一个从主机21到VM的端到端的连接。
运营商网络31和运营商网络为企业X在园区网络20与VPC业务之间进行流量传输,提供相应的服务。从企业X的视角来看,运营商网络31以及运营商网络32中的设备可以虚拟化为虚拟的路由器,例如,PE设备31’、PE设备32’、PE设备31和PE设备32被虚拟化为虚拟路由器rt1-rt4。对于运营商网络31和运营商网络32,除了包括企业X这一租户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的个人及企业租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如图7所示,该场景中还可以包括:运营商网络31的运营商管理设备31”、运营商网络32的运营商管理设备32”以及云提供商网络40的云管理设备40,其中,运营商管理设备31”用于管控运营商网络31中的设备,还用于通过Web门户向企业X提供管理接口;同理,运营商管理设备32”用于管控运营商网络32中的设备,还用于通过Web门户向企业X提供管理接口;云管理设备40用于管控云提供商网络40中的设备(如服务器42),还用于通过Web门户向企业X提供管理接口。该场景中还可以包括业务管理设备(或者称为业务编排器)20,一方面,该业务管理设备20用于管控自己的物理设备(如主机21、交换机22或CPE 23);另一方面,该业务管理设备20用于通过运营商管理设备提供的管理接口管理虚拟路由器rt1-rt4;再一方面,该业务管理设备20用于通过云管理设备40提供的管理接口管理VM、VSW、rt0和VGW。
作为一个示例,以指示信息通过IPv6地址承载为例,运营商网络31针对企业X配置3个IPv6地址,对应的配置信息可以为:
(租户=企业X,IPv6地址=SID1,QoS需求<传输路径=开销最小的路径>)
(租户=企业X,IPv6地址=SID2,QoS需求<传输路径=时延最小的路径>)
(租户=企业X,IPv6地址=SID3,QoS需求<传输路径=独享光纤波长或时隙的路径>)同理,运营商网络32针对企业X配置3个IPv6地址,对应的配置信息可以为:
(租户=企业X,IPv6地址=SID4,QoS需求<传输路径=开销最小的路径>)
(租户=企业X,IPv6地址=SID5,QoS需求<传输路径=时延最小的路径>)
(租户=企业X,IPv6地址=SID6,QoS需求<传输路径=独享光纤波长或时隙的路径>)
其中,配置信息,可以是运营商管理设备31”和运营商管理设备32”上静态配置的或从对应的运营商网络中的PE设备上获得的,那么,业务管理设备20可以从运营商管理设备31”和运营商管理设备32”获得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发送到园区网络10中的主机21和/或CPE 23,同理,业务管理设备20可以从运营商管理设备31”和运营商管理设备32”获得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发送到云提供商网络40中的VM和/或VGW;又或者,业务管理设备20可以从运营商管理设备31”和运营商管理设备32”获得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经过云提供商网络40的云管理设备40发送到VM和/或VGW。
针对特定业务,业务管理设备20或业务管理设备20经过云管理设备40向VM(或VGW)发送对应的配置信息,指示VM(或VGW)对该特定业务的报文封装该配置信息中的IPv6地址。或者,云管理设备40也可以向VM(或VGW)下发所有的配置信息,由VM(或VGW)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选择其中一个QoS需求,并在报文中封装相应的IPv6地址。
同理,业务管理设备20可以针对特定业务向主机21(或CPE 23)下发对应的配置信息,指示主机21(或CPE 23)对该特定业务的报文封装该配置信息中的IPv6地址。或者,业务管理设备20也可以向主机21(或CPE 23)下发所有的配置信息,由主机21(或CPE 23)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选择其中一个QoS需求,并在报文中封装相应的IPv6地址。
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企业租户、云提供商均能够自主选择运营商网络提供的不同服务等级的服务,提高了运营商网络提供服务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选择QoS需求的粒度进行限定,例如,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选择不同的QoS需求,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流量选择不同的QoS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PE设备可以是交换机、路由器或防火墙等网络设备。CE设备可以是具有私网接入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是交换机、路由器、物联网(英文: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终端、主机等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情况下,配置信息可以是一组多个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PE设备上的配置信息可以是:租户的标识、接口、指示信息、QoS需求、路径、拓扑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另一种情况下,配置信息也可以包括多组部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PE设备上的配置信息包括:指示信息和QoS需求的对应关系1,指示信息和路径的对应关系2,租户的标识和接口的对应关系3,租户的标识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4,以及指示信息、QoS需求和拓扑标识的对应关系4。其中,租户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租户,例如可以是租户的VPN标识或租户对应的VNI。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配置信息的具体体现形式进行限定,只要能够确保运营商网络为租户提供所需的服务即可。
上述以图1和图7所示的场景为例,分别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几个场景示例,其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处理方法。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100以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和第一PE设备之间的交互进行描述,例如,方法100中的第一用户侧设备是图1中的用户侧设备11,第一PE设备可以是图1中的PE设备1;又例如,方法100中的第一用户侧设备是图7中的主机21或CPE 23,第一PE设备可以是图7中的PE设备31或PE设备32(对于企业X来说对应rt3或rt4);再例如,方法100中的第一用户侧设备是图7中的VM或VGW,第一PE设备可以是图7中的PE设备31’或PE设备32’(对于企业X来说对应rt1或rt2)。参见图8,该方法100例如可以包括S101~S104:
S101,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获取第一SRv6报文,该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QoS需求。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第一租户的CE设备。一种情况下,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是交换机或路由器等网络设备,那么,第一租户的主机通过第一用户侧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第一用户侧设备直接连接第一PE设备。另一种情况下,第一用户侧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租户的主机,那么,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与运营商网络的第一PE设备直接连接,或者,第一用户侧设备也可以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与第一PE设备间接连接。例如,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如果第一租户为租户1,那么,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用户侧设备11,第一PE设备对应PE设备1;或者,第一用户侧设备还可以是用户侧设备12,第一PE设备对应PE设备4。如果第一租户为租户2,那么,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用户侧设备21,第一PE设备对应PE设备1;或者,第一用户侧设备还可以是用户侧设备22,第一PE设备对应PE设备4;又或者,第一用户侧设备还可以是用户侧设备23,第一PE设备对应PE设备5。又例如,在图7所示的场景中,如果第一租户为企业X,那么,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是主机21,第一PE设备对应PE设备31或PE设备32;或者,第一用户侧设备也可以是VM,第一PE设备对应PE设备31’或PE设备32’,该VM可以视作云提供商网络40侧虚拟的主机。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用户侧设备也可以是第一租户的CPE。第一租户的主机通过第一用户侧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第一用户侧设备直接连接第一PE设备。例如,在图7所示的场景中,如果第一租户为企业X,那么,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是CPE 23,第一PE设备对应PE设备31或PE设备32;或者,第一用户侧设备也可以是VGW,第一PE设备对应PE设备31’或PE设备32’,该VGW以视作云提供商网络40侧虚拟的CPE。
第一SRv6报文可以是第一用户侧设备获取到的、第一租户的业务报文进行SRv6封装后的报文。对第一租户的业务报文进行SRv6封装的设备,可以是第一租户的主机,也可以是与第一租户的主机连接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第一SRv6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是第一租户根据业务报文的第一QoS需求所确定的用于指示对运营商网络的该第一QoS需求的指示信息,将该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第一SRv6报文中,能够使得接收到该第一SRv6报文的第一PE设备感知到该第一QoS需求,从而使得实现租户自主选择服务等级成为可能。
第一SRv6报文所要到达的第一租户的目的主机或连接目的主机的CE设备或CPE,可以记作第二用户侧设备,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到运营商网络,第二PE设备为第一SRv6报文在运营商网络中的出节点,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属于运营商网络。第一SRv6报文中可以包括第二用户侧设备的地址,指示第一SRv6报文经过或到达第二用户侧设备。
第一SRv6报文中包括SRH,如果第一SRv6中未指定第二PE设备,那么,SRH的SIDlist中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的SID和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一种情况下,如果第一用户侧设备为第一租户的主机,那么,SRH的SID list中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可以是目的主机的SID,例如第一SRv6报文可以参见图4a所示的SRv6报文1。另一种情况下,如果第一用户侧设备为与第一租户的主机连接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下文中称为CE设备或CPE),那么,SRH的SID list中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可以是与目的主机连接的CE设备或CPE的SID,例如第一SRv6报文可以参见图5a所示的SRv6报文1。如果第一SRv6中指定了第二PE设备,那么,SRH的SID list中还可以包括:第二PE设备的SID,例如第一SRv6报文可以参见图6a所示的SRv6报文1。
其中,第一QoS需求,用于指示第一租户对于运营商网络处理第一SRv6报文所要提供的服务。运营商网络中,通过在PE设备之间设置不同的路径类型的路径,满足各个租户的不同QoS需求,第一PE设备对各租户的SRv6报文进行转发时,使用的路径类型以及具体的路径,影响该运营商网络为租户的SRv6报文提供的服务。其中,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之间的路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基于MPLS进行转发的LSP、IPv6隧道、SRv6隧道或物理链路。对于物理链路的承载技术可以包括:基于单独的物理链路所对应的链路层封装、基于一个单独的光纤物理链路的第一波长或时隙等所对应的链路层封装。QoS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至少一种:路径开销的需求、时延需求、带宽需求、链路抖动需求、误码需求、待分配的光纤波长或时隙的需求。那么,第一QoS需求,例如可以对应路径开销最小的需求,或者,也可以对应时延小于预设时延的需求。满足第一QoS的第一路径例如可以是基于MPLS进行转发的LSP 1,对应到图1所示的场景,LSP 1可以是PE设备1经过PE设备2直接到达PE设备4的路径。
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任何能够在第一SRv6报文中携带且被第一PE设备感知并识别出的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PE设备为第一租户分配的专属IPv6地址集合中的第一IPv6地址,该第一IPv6地址用于承载第一指示信息。其中,IPv6地址集合,可以是第一PE设备为第一租户分配的一个IPv6网段,例如2001:db8:A1::/48,IPv6地址集合可以包括多个IPv6地址,该多个IPv6地址中每个IPv6地址可以对应第一租户的一个QoS需求,例如,2001:db8:A1::1对应的QoS需求为:开销最小的路径,2001:db8:A1::2对应的QoS需求为:时延最小的路径。一种情况下,第一IPv6地址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承载该第一指示信息,例如,2001:db8:A1::1为该第一指示信息。另一种情况下,第一IPv6地址中的部分字段(如Function字段或Argument字段)用于承载该第一指示信息,例如,2001:db8:A1::1中,Function字段的值“1”为该第一指示信息。该示例中,第一SRv6报文中外层目的IP地址字段的值为该第一IPv6地址,当第一PE设备接收到该第一SRv6报文后,通过解析第一SRv6报文从其外层目的IP地址字段中获得该第一IPv6地址,从而根据该第一IPv6地址或第一IPv6地址中用于承载第一指示信息的字段的值确定第一QoS需求。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是与第一QoS需求对应的服务编码,该服务编码可以是运营商网络和租户协商确定的标准编码,例如,服务编码1用于指示的QoS需求为时延最小的路径,服务编码2用于指示的QoS需求为开销最小的路径,服务编码3用于指示的QoS需求为链路抖动最小的路径。一种情况下,服务编码可以通过上述第一PE设备为第一租户分配的专属IPv6地址集合中的部分字段承载,例如,服务编码承载在第一PE设备为第一租户分配的专属IPv6地址集合的Function字段或Argument字段中。另一种情况下,服务编码也可以通过IPv6地址以外的其他信息承载,例如,服务编码承载在第一SRv6报文的任意一个IPv6扩展头中。该示例中,例如,第一SRv6报文中包括承载服务编码的IPv6扩展头,当第一PE设备接收到该第一SRv6报文后,通过解析第一SRv6报文获得该IPv6扩展头,从而根据该第一IPv6扩展头确定第一QoS需求。其中,第一IPv6扩展头例如可以是第一SRv6报文中的SRH。又例如,第一SRv6报文中的IPv6头的Traffic Class字段也可以用于承载服务编码,当第一PE设备接收到该第一SRv6报文后,通过解析第一SRv6报文获得IPv6头中的Traffic Class字段,从而根据该Traffic Class字段确定第一QoS需求。
具体实现时,S101中第一用户侧设备获取第一SRv6报文,例如可以是第一用户侧设备对获取到的第一租户的业务报文进行SRv6封装,获得第一SRv6报文;或者,也可以是第一用户侧设备接收第一SRv6报文。当第一用户侧设备为CE设备或CPE时,S101可以包括:第一用户侧设备连接的主机对业务报文进行SRv6封装获得第一SRv6报文,该主机将第一SRv6报文发送给第一用户侧设备;或者,S101也可以包括:第一用户侧设备连接的主机将业务报文发送到第一用户侧设备,第一用户侧设备对该业务报文进行SRv6封装获得第一SRv6报文。当第一用户侧设备为第一租户的主机时,无论第一用户侧设备和第一PE设备直接连接,还是通过CE设备或CPE和第一PE设备连接,S101可以包括:第一用户侧设备对第一租户的业务报文进行SRv6封装获得第一SRv6报文,其中,对于第一用户侧设备通过CE设备或CPE和第一PE设备连接的场景,第一用户侧设备和第一PE设备之间的CE设备或CPE对第一SRv6报文仅作IPv6转发处理而不更改该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地址及SRH。
需要说明的是,在S101之前,第一PE设备和第一用户侧设备上均需要获得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指示信息和QoS需求的对应关系,以使得该方法100能够准确的实施。指示信息和QoS需求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以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为例,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在第一PE设备上配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第一PE设备不仅本地保存该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还可以通过离线或协议报文的形式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直接或间接发送给第一用户侧设备,其中,第一PE设备向第一用户侧设备间接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第一PE设备将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依次通过运营商管理设备、业务管理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侧设备。作为另一个示例,也可以在运营商管理设备上配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那么,运营商管理设备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第一PE设备,还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通过业务管理设备发送给第一用户侧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第一PE设备本地保存的配置信息的具体形式作限定,只要第一PE设备基于本地保存的配置信息和第一SRv6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能够确定满足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从而基于第一路径为第一租户提供服务即可。作为一个示例,第一PE设备本地保存的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运营商网络基于第一配置信息中的第一QoS需求确定为第一租户提供服务能够满足第一QoS需求的服务。一种情况下,如果第一租户接入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仅为两个(即第一PE设备和第二PE设备),那么,第一租户的第一QoS需求在运营商网络中对应第一路径;另一种情况下,如果第一租户接入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大于两个,还可以配置拓扑标识,该拓扑标识用于标识该运营商网络的网络拓扑,该网络拓扑指示第一租户接入运营商网络的多个PE设备,那么,第一租户的第一QoS需求在运营商网络的该网络拓扑中对应第一路径,该情况中第一PE设备上保存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拓扑标识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记作第三配置信息。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PE设备本地保存的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路径的对应关系的第二配置信息,其中,运营商网络按照第一路径为第一租户提供能够满足第一租户的第一QoS需求的服务。
可见,租户侧在面对不同流量有不同的QoS需求时,即可对不同的流量自主选择符合该流量QoS需求的指示信息,获取包括该指示信息的SRv6报文,为后续运营商网络中的PE设备能够感知到租户对该流量的QoS需求,从而为该流量提供满足该QoS需求的服务作好了准备。
S102,第一用户侧设备向第一PE设备发送第一SRv6报文。
S103,第一PE设备接收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SRv6报文。
具体实现时,第一PE设备本地还可以保存各个接口和指示信息的匹配关系,当第一PE设备接收到SRv6报文后,可以确定接收该SRv6报文的接口,从而判断该接口和该SRv6报文中的指示信息是否满足匹配关系,如果满足,认为需要对该SRv6报文进行处理,从而对该SRv6报文执行下述S104;否则,认为该SRv6报文不符合继续处理的条件,从而丢弃该SRv6报文,不执行下述S104。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PE设备上保存指示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和第一指示信息的第六配置信息,S103为第一PE设备从第一接口接收第一SRv6报文,那么,第一PE设备根据第六配置信息,确定第一SRv6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匹配,从而,可以执行下述S104。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PE设备上保存指示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和第一租户的标识的第五配置信息,以及指示第一租户的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的第四配置信息,那么,S103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从第一接口接收到第一SRv6报文后,根据第五配置信息确定第一SRv6报文来自第一租户,从而,在下述S104执行之前,根据第四配置信息确定第一SRv6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匹配,以触发执行下述S104。
例如,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如果PE设备1上保存有:接口1和2001:db8:A1::1的匹配关系1、接口1和2001:db8:A1::2的匹配关系2以及接口1和2001:db8:A1::3的匹配关系3。当PE设备1从用户侧设备11的接口1接收到SRv6报文a时,如果SRv6报文a的指示信息为外层目的IP地址2001:db8:A1::2,则,认为接口1和SRv6报文a中的指示信息满足匹配关系2,从而可以对该SRv6报文a执行下述S104。当PE设备1从用户侧设备11的接口1接收到SRv6报文b时,如果SRv6报文b的指示信息为外层目的IP地址2001:db8:A1::7,则,认为接口1和SRv6报文b中的指示信息不满足上述3个匹配关系中的任意一个,从而丢弃该SRv6报文b,不执行下述S104。
S104,第一PE设备对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
S105,第一PE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第二SRv6报文,第一路径的入节点为第一PE设备,第一路径的出节点为第二PE设备,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运营商网络。
对于S104,一方面,第一PE设备可以将第一SRv6报文的SRH中SL字段的值减一,使得SL字段指示的SID list中第一PE设备的下一跳的SID;而且,第一PE设备将第一SRv6报文中,IPv6头中的外层目的IP地址字段的值进行更新,具体可以根据SRH中SL指示的SID list中SID更新该IPv6头中外层目的IP地址字段的值。另一方面,第一PE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从而根据第一路径对第一SRv6报文进行对应的封装,例如,第一路径为基于MPLS进行转发的LSP,则,根据第一路径对第一SRv6报文封装,可以是在第一SRv6报文的基础上封装第一路径对应的MPLS标签栈;又例如,第一路径为SRv6隧道,则,根据第一路径对第一SRv6报文封装,可以是在第一SRv6报文的基础上再进行SRv6封装;又例如,第一路径为IPv6隧道,则,根据第一路径对第一SRv6报文封装,可以是在第一SRv6报文的基础上封装第一路径对应的IPv6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报文的SRH中SL字段的值减一后等于0,那么,第一PE设备也可以将该SRH删除,并更新该报文中IPv6头中用于指示报文长度的字段。
例如,第一SRv6报文为图4a所示的SRv6报文1,那么,第二SRv6报文可以参见图4b所示的报文2;又例如,第一SRv6报文为图5a所示的SRv6报文1,那么,第二SRv6报文可以参见图5b所示的报文2;再例如,第一SRv6报文为图6a所示的SRv6报文1,那么,第二SRv6报文可以参见图6b所示的报文2。
作为一个示例,如果第一PE设备上保存的是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路径的对应关系,那么,S105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从第一SRv6报文中获得第一指示信息,从本地保存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该第一SRv6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路径,接着,第一PE设备基于第一路径将第一SRv6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
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第一PE设备上保存的是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那么,S105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从第一SRv6报文中获得第一指示信息,从本地保存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该第一SRv6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QoS需求,并在运营商网络中确定从第一PE设备出发且满足该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接着,第一PE设备基于第一路径将第一SRv6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
作为又一个示例,如果第一PE设备上保存第一指示信息和拓扑标识的对应关系,而且,第一PE设备还指定不同网络拓扑,那么,S105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从第一SRv6报文中获得第一指示信息,一方面,从本地保存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该第一SRv6报文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拓扑标识;另一方面,在运营商网络的拓扑标识所指示的网络拓扑中,确定从第一PE设备出发且满足该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接着,第一PE设备基于第一路径将第一SRv6报文转发到第二PE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PE设备将第二SRv6报文从第一路径发送到第二PE设备的过程中,各中间设备基于第二SRv6报文中第一路径对应的外层头进行转发,内层IPv6头和SRH中的内容不变。例如,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第一PE设备发出的第二SRv6报文如果对应图4b所示的报文2,那么,第二PE设备接收到的报文可以参见图4c所示的报文3,第二PE设备向目的主机发送的报文可以参见图4d所示的SRv6报文4;或者,第一PE设备发出的第二SRv6报文如果对应图5b所示的报文2,那么,第二PE设备接收到的报文可以参见图5c所示的报文3,第二PE设备向目的主机发送的报文可以参见图5d所示的SRv6报文4。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针对一个租户,PE设备和用户侧设备上保存的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多种QoS需求的指示信息,例如,第一用户侧设备和第一PE设备上还包括指示第二QoS需求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QoS需求在运营商网络中对应第二路径,那么,该方法100还可以包括: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获取第三SRv6报文,该第三SRv6报文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处理第三SRv6报文的第二QoS需求;第一用户侧设备向第一PE设备发送该第三SRv6报文;第一PE设备接收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三SRv6报文;第一PE设备对第三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四SRv6报文;第一PE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选择满足第二QoS需求的第二路径转发第四SRv6报文。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PE设备上针对多个不同的租户,保存的配置信息中包括指示不同租户的不同QoS需求的指示信息,例如,第一PE设备上还包括指示第二租户的第三QoS需求的第三指示信息,第三QoS需求在运营商网络中对应第三路径,那么,该方法100还可以包括:第二租户的第三用户侧设备获取第五SRv6报文,该第五SRv6报文中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租户对运营商网络处理第五SRv6报文的第三QoS需求;第三用户侧设备向第一PE设备发送该第五SRv6报文;第一PE设备接收第三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五SRv6报文;第一PE设备对第五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六SRv6报文;第一PE设备根据第三指示信息,选择满足第三QoS需求的第三路径转发第六SRv6报文。其中,第二租户可以对应图1所示场景中的租户2,第三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用户侧设备21。对于图7所示场景中,第二租户可以是运营商网络31和/或运营商网络32所连接的企业Y(图7中未示出),第三用户侧设备可以是该企业Y的园区网络中的主机或CPE。
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100,租户的用户侧设备能够获取包括不同指示信息的SRv6报文,不同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不同QoS需求,不同的QoS需求对应不同服务等级,并且,该用户侧设备向运营商网络中的PE设备发送该SRv6报文,使得PE设备能够感知到租户对该流量的QoS需求,从而为该流量提供满足该QoS需求的服务。这样,租户对不同流量有不同的QoS需求时,能够对不同的流量自主选择符合该流量QoS需求的指示信息,无需租户和运营商针对不同流量进行多次约定,运营商网络也无需按照新增的约定建立新的SRv6隧道,实现了运营商网络为租户提供灵活和友好的承载服务的目的,提高了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承载服务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方法200,如图9所示。该方法200中,租户可以参考运营商网络提供的各种可选的承载服务对应的计费规则,进行承载服务的选择,运营商网络可以基于租户的自主选择完成相应流量的计费。
参见图9,该方法200例如可以包括:
S201,第一PE设备接收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SRv6报文,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QoS需求。
S202,第一PE设备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QoS需求,为第一租户提供第一服务。
其中,第一服务,即为满足第一QoS需求的服务,例如可以是指运营商网络中第一PE设备采用第一路径转发第一SRv6报文处理后的第二SRv6报文,即视为为第一租户提供了第一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201和S202的相关描述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方法100中的相关说明。
S203,第一PE设备向计费服务器发送计费信息,该计费信息包括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一流量的第一统计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一服务对应的第一计费规则,该第一流量包括第一SRv6报文。
具体实现时,第一PE设备可以基于从用户侧设备接收的流量中所携带的用于指示QoS需求的指示信息,分别对各流量进行统计,获得相应的统计信息。其中,第一PE设备对流量的统计,可以包括对该流量中的报文数量和/或字节数进行统计。
针对不同的服务,运营商可以指定不同的计费规则,该计费规则可以配置在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上,也可以配置在计费服务器上。针对同一种服务,不同的租户的计费规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一个示例,S203中的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计费规则本身。一种情况下,如果运营商将第一计费规则配置在第一PE上,那么,S203中第一PE设备向计费服务器发送的计费信息中需要包括第四指示信息,这样,计费服务器可以根据第四指示信息和第一统计信息,计算第一租户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第一流量产生的费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运营商将第一计费规则和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配置在计费服务器上,那么,S203中第一PE设备向计费服务器发送的计费信息中可以不携带第四指示信息,但是,需要携带第一指示信息,这样,计费服务器可以根据所接收的计费信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与之匹配的第一计费规则,然后根据第一计费规则和第一统计信息,计算第一租户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第一流量产生的费用。需要说明的是,当第四指示信息是第一计费规则本身,第一PE设备也可以根据第一计费规则和第一统计信息,直接计算出第一租户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第一流量产生的费用,从而将该费用发送给计费服务器。
作为另一个示例,S203中的第四指示信息也可以是用于指示第一服务的信息,如,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一QoS需求。那么,计费服务器上需要配置第一计费规则和第四指示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S203中第一PE设备向计费服务器发送的计费信息中携带第四指示信息,这样,计费服务器可以根据所接收的计费信息中的第四指示信息,确定与之匹配的第一计费规则,然后根据第一计费规则和第一统计信息,计算第一租户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第一流量产生的费用。
例如,第一PE设备对来自第一租户的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流量进行统计,获得的第一统计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报文数=1000,字节数=1456000字节,其中,第一流量包括第一SRv6报文。又例如,第一PE设备对来自第一租户的携带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流量进行统计,获得的第二统计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报文数=2000,字节数=2866000字节,其中,第二流量包括第三SRv6报文。再例如,第一PE设备对来自第二租户的携带第三指示信息的第三流量进行统计,获得的第三统计信息可以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报文数=3000,字节数=4567000字节,其中,第三流量包括第五SRv6报文。如果运营商网络针对第一租户的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服务设置的第一计费规则为:每兆字节0.1元,针对第一租户的第二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服务设置的第二计费规则为:每兆字节0.2元,针对第二租户的第三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三服务设置的第三计费规则为:每兆字节0.5元。那么,以第一PE设备向计费服务器发送的计费信息中包括计费规则为例,第一PE设备向计费服务器发送的计费信息可以包括:
计费信息1:(第一指示信息,报文数=1000,字节数=1456000字节,每兆字节0.1元)
计费信息2:(第二指示信息,报文数=2000,字节数=2866000字节,每兆字节0.2元)
计费信息3:(第三指示信息,报文数=3000,字节数=4567000字节,每兆字节0.5元)
如此,计费服务器可以根据计费信息1,计算出第一租户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第一流量产生的费用为:(1456000字节/1000000)*0.1元/兆字节≈0.14元;计费服务器可以根据计费信息2,计算出第一租户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第二流量产生的费用为:(2866000字节/1000000)*0.2元/兆字节≈0.57元;计费服务器可以根据计费信息3,计算出第二租户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第三流量产生的费用为:(4567000字节/1000000)*0.5元/兆字节≈2.23元。
需要说明的是,图9所示的方法200,可以结合方法100使用,即,租户在SRv6报文中携带不同QoS需求对应的指示信息,不仅能够确保运营商网络提供满足租户需求的服务,还能够按照所提供服务的不同实现不同的计费,使得运营商网络提供的承载服务更加灵活和友好。或者,图9所示的方法200,可以独立于方法100使用,即,租户根据不同的计费规则选择不同的指示信息,确保运营商网络基于租户的自主选择进行计费,提高了租户使用运营商网络的承载服务的使用体验。
可见,通过上述方法200,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能够针对不同的流量进行统计,并针对不同的流量设置不同的计费规则,使得运营商网络的计费服务器能够按照流量的统计信息和计费规则准确的计算流量在运营商网络中产生的费用,实现了租户自主选择运营商网络提供的多种计费规则的目的,租户在运营商网络中享受所选择计费规则对应的服务的同时,运营商网络按照所选择的计费规则完成计费,提高了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承载服务的使用体验。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费系统1000,参见图10。该计费系统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1001和计费服务器1002,其中:
第一PE设备1001,用于向计费服务器1002发送计费信息,该计费信息包括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一流量的第一统计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确定第一服务对应的第一计费规则,该第一流量包括第一SRv6报文。
计费服务器1002,用于基于计费信息,确定第一租户在运营商网络中传输第一流量产生的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该计费系统1000的相关说明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图9所示的方法200中相关描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装置1100,参见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该报文处理装置1100应用于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该装置110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101和第一发送单元1102。该装置1100可以用于执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方法100或方法200。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1101,用于获取第一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的段路由SRv6报文,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
第一发送单元1102,用于向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SRv6报文。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1101执行操作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方法100中的S101的相关描述。第一发送单元1102执行操作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方法100中的S102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其中,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SRv6报文,所述第二SRv6报文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所述第二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单元。该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SRv6报文之前,获得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三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第三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业务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SRv6报文中的段路由头SRH中的段标识列表SIDlist包括:所述第一PE设备的SID和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属于所述第一租户,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所述第二PE设备为所述第一SRv6报文在所述运营商网络中的远端PE设备,第二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第一SRv6报文所要到达的第一租户的目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连接目的主机的CE设备或CPE。作为一个示例,所述SID list还可以包括:第二PE设备的SID。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SRH的SID list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一PE设备的SID,第一PE设备的地址被承载于IPv6头中目的IP地址字段中,如此,能够减少SRH的SID list中所包括的SID数量,有效的节约了第一SRv6报文所占用的空间。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处理装置1200,参见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处理装置1200的结构示意图。该报文处理装置1200应用于第一PE设备,该装置12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201、第一处理单元1202和第一发送单元1203。该装置1200可以用于执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方法100或方法200。
其中,第一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的段路由SRv6报文,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
第一处理单元1202,用于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12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所述第二SRv6报文,所述第一路径的入节点为所述第一PE设备,所述第一路径的出节点为第二PE设备,所述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
其中,第一接收单元1201执行操作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方法100中的S103的相关描述。第一处理单元1202执行操作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方法100中的S104的相关描述。第一发送单元1203执行操作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方法100中的S105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SRv6报文中的段路由头SRH中的段标识列表SIDlist包括:所述第一PE设备的SID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属于所述第一租户,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第二用户侧设备可以是第一SRv6报文所要到达的第一租户的目的主机,或者,也可以是连接目的主机的CE设备或CPE。作为一个示例,所述SID list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二PE设备的SID。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SRH的SID list中也可以不包括第一PE设备的SID,第一PE设备的地址被承载于IPv6头中目的IP地址字段中,如此,能够减少SRH的SID list中所包括的SID数量,有效的节约了第一SRv6报文所占用的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为: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进行转发的标签交换路径LSP、SRv6隧道或光纤物理链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其中,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三SRv6报文,所述第三SRv6报文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三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四SRv6报文;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二QoS需求的第二路径转发所述第四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三接收单元、第三处理单元和第三发送单元。其中,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租户的第三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五SRv6报文,所述第五SRv6报文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三QoS需求;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五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六SRv6报文;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三QoS需求的第三路径转发所述第六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一保存单元。其中,第一保存单元,用于本地保存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那么,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中的所述第一QoS需求,确定所述第一路径。作为一个示例,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四发送单元。其中,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四发送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PE设备所属的运营商管理设备和业务管理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二保存单元。其中,第二保存单元,用于本地保存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路径的对应关系;那么,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路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三保存单元。其中,第三保存单元,用于本地保存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拓扑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拓扑标识用于标识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网络拓扑,该网络拓扑指示所述运营商网络的多个PE设备,所述第一租户通过所述多个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那么,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路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四保存单元。该第四保存单元,用于本地保存第四配置信息,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租户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一租户标识可以是第一租户所属VPN的标识,或者第一租户的VNI,用于唯一标识第一租户。那么,第一处理单元12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SRv6报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五保存单元。该第五保存单元,用于本地保存第五配置信息,所述第五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PE设备的第一接口和第一租户的标识的对应关系。那么,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201,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所述第一SRv6报文,确定第一SRv6报文来自第一租户;那么,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之前,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SRv6报文中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本地保存的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第一指示信息匹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一服务单元和第五发送单元。其中,第一服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QoS需求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第一服务;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向计费服务器发送计费信息,所述计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一流量的第一统计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对应的第一计费规则,该第一流量包括所述第一SRv6报文。该实现方式中,第一服务单元和第五发送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方法200中的S202~S203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第二服务单元和第六发送单元。其中,第二服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QoS需求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第二服务;第六发送单元,用于向计费服务器发送第二计费信息,所述第二计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二流量的第二统计信息以及第五指示信息,该第五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服务对应的第二计费规则,所述第二流量包括所述第三SRv6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计费方案中的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图9所示的方法200以及图10所示的计费系统1000的相关描述。
在上述装置1100和装置1200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SRv6报文的外层目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为第一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所述第一IPv6地址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第一IPv6地址属于所述第一PE设备为所述第一租户分配的专属IPv6地址集合。该IPv6地址集合包括多个IPv6地址,所述多个IPv6地址中每个IPv6地址对应所述第一租户的不同QoS需求。作为另一个示例,所述第一IPv6地址的Function字段或Argument字段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上述装置1100和装置1200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QoS需求对应的服务编码。作为一个示例,第一SRv6报文的IPv6扩展头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SRv6报文的IPv6头的Traffic Class字段也可以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上述装置1100和装置1200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需求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路径开销的需求、时延需求、带宽需求、链路抖动需求、误码需求、待分配的光纤波长或时隙的需求。
在上述装置1100和装置1200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可以为主机,或者,第一用户侧设备也可以为CE设备,又或者,第一用户侧设备为CPE。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处理装置1100和报文处理装置1200,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上述方法100以及方法200中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1300,参见图13所示,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13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300可以用于执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方法100或方法200。
如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00可以包括处理器1310,与所述处理器1310耦合连接的存储器1320。处理器13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缩写: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缩写: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array logic,缩写:GAL)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1310可以是指一个处理器,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存储器13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存储器13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1320可以是指一个存储器,也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320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包括多个软件模块,例如第一处理模块1321和第二处理模块1322,此外,还可以包括第三处理模块、第四处理模块和第五处理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分别对应于上述报文处理装置1100中的第一获取单元1101中的一个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分别对应于上述报文处理装置1200中的第一处理单元1202中的一个功能模块。处理器1310执行各个软件模块后可以按照各个软件模块的指示进行相应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软件模块所执行的操作实际上是指处理器1310根据所述软件模块的指示而执行的操作。例如,第一处理模块1321执行的“获取第一SRv6报文”,实际上可以指处理器1310根据该第一处理模块1321的指示而执行的“获取第一SRv6报文”,此时,该第一处理模块1321可以对应于报文处理装置1100中的第一获取单元1101。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通信装置1300可以执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方法100,当通信装置1300用于执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方法100时: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方法100中所有处理相关的操作。例如,所述处理器1310用于对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通信装置1300可以执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方法200,当通信装置1300用于执行以上实施例中的方法200时:处理器1310用于执行方法200中所有处理相关的操作。例如,所述处理器1310用于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一QoS需求,为第一租户提供第一服务。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1400,参见图14所示。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4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400可以包括第一PE设备1401和第一用户侧设备1402。
其中,第一PE设备1401,例如可以是图1中的PE设备1,也可以是图7中的PE设备31或PE设备32,用于执行方法100以及方法200中第一PE设备所实施的操作。
第一用户侧设备1402,例如可以是图1中的用户侧设备11,也可以是图7中的主机21或CPE 23,用于执行方法100以及方法200中第一用户侧设备所实施的操作。
该通信系统1400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效果,可以参见上述方法100以及方法200的相关说明。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例如,方法100或方法200)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操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例如,方法100或方法200)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操作。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业务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业务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业务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业务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业务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业务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9)

1.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的段路由SRv6报文,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传输服务类型
向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SRv6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SRv6报文,所述第二SRv6报文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
向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所述第二SRv6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SRv6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包括:
接收业务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段路由头SRH,所述SRH的段标识列表SID list包括: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属于所述第一租户,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所述第二PE设备为所述第一SRv6报文在所述运营商网络中的远端PE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D list还包括:所述第二PE设备的SID。
8.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的段路由SRv6报文,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
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所述第二SRv6报文,所述第一路径的入节点为所述第一PE设备,所述第一路径的出节点为第二PE设备,所述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段路由头SRH,所述SRH的段标识列表SID list包括: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属于所述第一租户,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D list还包括:所述第二PE设备的SID。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为: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进行转发的标签交换路径LSP、SRv6隧道或光纤物理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三SRv6报文,所述第三SRv6报文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
对所述第三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四SRv6报文;
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二QoS需求的第二路径转发所述第四SRv6报文。
13.根据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租户的第三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五SRv6报文,所述第五SRv6报文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三QoS需求;
对所述第五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六SRv6报文;
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三QoS需求的第三路径转发所述第六SRv6报文。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所述第二SRv6报文,包括:
根据本地保存的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所述第二SRv6报文,包括:
根据本地保存的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路径的对应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所述第二SRv6报文,包括:
根据本地保存的第三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路径,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拓扑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拓扑标识用于标识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网络拓扑,该网络拓扑指示所述运营商网络的多个PE设备,所述第一租户通过所述多个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
18.根据权利要求8-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包括:
根据本地保存的第四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SRv6报文,其中,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租户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租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一租户的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标识或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虚拟网络标识VNI。
19.根据权利要求8-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QoS需求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第一服务;
向计费服务器发送计费信息,所述计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一流量的第一统计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对应的第一计费规则,该第一流量包括所述第一SRv6报文。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Rv6报文的外层目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为第一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所述第一IPv6地址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需求对应的服务编码。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需求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路径开销的需求、时延需求、带宽需求、链路抖动需求、误码需求、待分配的光纤波长或时隙的需求。
23.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的段路由SRv6报文,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发送所述第一SRv6报文。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SRv6报文,所述第二SRv6报文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所述第二SRv6报文。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SRv6报文之前,获得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PE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业务管理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28.根据权利要求23-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段路由头SRH,所述SRH的段标识列表SID list包括: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属于所述第一租户,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第二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所述第二PE设备为所述第一SRv6报文在所述运营商网络中的远端PE设备。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ID list还包括:所述第二PE设备的SID。
30.一种报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属于第一租户的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一基于第六版互联网协议的段路由SRv6报文,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运营商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需求;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二SRv6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一QoS需求的第一路径转发所述第二SRv6报文,所述第一路径的入节点为所述第一PE设备,所述第一路径的出节点为第二PE设备,所述第一SRv6报文的目的主机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段路由头SRH,所述SRH的段标识列表SID list包括:第二用户侧设备的SID,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属于所述第一租户,所述第二用户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二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ID list还包括:所述第二PE设备的SID。
33.根据权利要求30-3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为: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进行转发的标签交换路径LSP、SRv6隧道或光纤物理链路。
34.根据权利要求30-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三SRv6报文,所述第三SRv6报文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二QoS需求;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三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四SRv6报文;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二QoS需求的第二路径转发所述第四SRv6报文。
35.根据权利要求30-3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租户的第三用户侧设备发送的第五SRv6报文,所述第五SRv6报文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租户对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第三QoS需求;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五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第六SRv6报文;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指示信息,选择满足所述第三QoS需求的第三路径转发所述第六SRv6报文。
36.根据权利要求30-3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本地保存的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QoS需求的对应关系。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配置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0-3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本地保存的第二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所述第二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路径的对应关系。
39.根据权利要求30-3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本地保存的第三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路径,所述第三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拓扑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拓扑标识用于标识所述运营商网络的网络拓扑,该网络拓扑指示所述运营商网络的多个PE设备,所述第一租户通过所述多个PE设备接入所述运营商网络。
40.根据权利要求30-3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本地保存的第四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SRv6报文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二SRv6报文,所述第四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租户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租户的标识为所述第一租户的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标识或所述第一租户对应的虚拟网络标识VNI。
41.根据权利要求30-4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服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QoS需求为所述第一租户提供第一服务;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向计费服务器发送计费信息,所述计费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租户发送的第一流量的第一统计信息以及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服务对应的第一计费规则,该第一流量包括所述第一SRv6报文。
42.根据权利要求23-4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Rv6报文的外层目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为第一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Pv6地址,所述第一IPv6地址用于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23-4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Rv6报文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QoS需求对应的服务编码。
44.根据权利要求23-4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需求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路径开销的需求、时延需求、带宽需求、链路抖动需求、误码需求、待分配的光纤波长或时隙的需求。
4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权利要求1-7以及20-2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权利要求8-2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运营商边缘PE设备和第一用户侧设备;
所述第一用户侧设备,用于执行以上权利要求1-7以及20-2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第一PE设备,用于执行以上权利要求8-2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当所述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2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以上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84982.3A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54129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4982.3A CN115412976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22/076571 WO2022247355A1 (zh) 2021-05-27 2022-02-17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2810090.5A EP4336781A1 (en) 2021-05-27 2022-02-17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18/519,887 US20240098019A1 (en) 2021-05-27 2023-11-27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4982.3A CN115412976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2976A true CN115412976A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5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4982.3A Pending CN115412976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8019A1 (zh)
EP (1) EP4336781A1 (zh)
CN (1) CN115412976A (zh)
WO (1) WO20222473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553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36250B (zh) * 2023-12-01 2024-02-09 北京连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IPv6地址主机位标记业务流量特征的编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1172A1 (en) * 2019-07-31 2021-0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porting mtnc-id over srv6-header for 5g transport
WO2021021173A1 (en) * 2019-07-31 2021-02-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porting a multi-transport network context-identifier (mtnc-id) across multiple domains
CN112468396B (zh) * 2019-09-06 2022-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机网络性能需求可编程化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1541613B (zh) * 2020-04-27 2022-03-22 鹏城实验室 一种基于SRv6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553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36781A1 (en) 2024-03-13
WO2022247355A1 (zh) 2022-12-01
US20240098019A1 (en) 202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7008B2 (en) Flow specification protocol-based communication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677587B2 (en) EVP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ac learning via MAC/IP advertisement route
CN109873760B (zh) 处理路由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799773B2 (en) EVP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13315697B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63680B2 (en) Pseudo wire load shar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240098019A1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1988266B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
EP398593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EP3716529B1 (en) Tunneling inter-domain stateless internet protocol multicast packets
US20230086487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ocessing Capability, Node, and System
CN112822097A (zh) 报文转发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以及第一设备组
WO2022007702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02226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10975B (zh) 一种用于多域间传输多传输网络上下文标识的方法、基站、网元及装置
US11218339B2 (en) Gateway sel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22166465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60244A (zh) 一种传输绑定段标识bsid的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WO202402737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07388A1 (en) Smart local mesh networks
WO2023231438A1 (zh) 报文发送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5842764A (zh) Rt-5g路由报文的发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5589382A (zh)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