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2490B - 分组反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组反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2490B
CN115412490B CN202110588877.7A CN202110588877A CN115412490B CN 115412490 B CN115412490 B CN 115412490B CN 202110588877 A CN202110588877 A CN 202110588877A CN 115412490 B CN115412490 B CN 115412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address
host
data packet
table ent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88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12490A (zh
Inventor
陈驰
杨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l Products LP
Original Assignee
Dell Products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l Products LP filed Critical Dell Products LP
Priority to CN2021105888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2490B/zh
Priority to US17/345,393 priority patent/US1177033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5412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2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12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2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子系统:从联网装置接收由主机生成的主机以太网分组;在分组反射表中提供包括来自所述主机以太网分组的联网装置地址的条目;生成主机IP分组,所述主机IP分组基于所述主机以太网分组并包括所述条目的条目标识符;并且将所述主机IP分组传输到所述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处理子系统。然后,所述分组处理子系统生成包括所述条目标识符的服务器IP分组并将其传输到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然后,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使用所述条目标识符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中的所述条目;从所述条目中检索所述联网装置地址;并且生成服务器以太网分组并使用所述联网装置地址将其传输到所述联网装置。

Description

分组反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信息处置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由信息处置系统执行分组反射操作。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的价值和使用持续增长,个人和商家寻求附加方式来处理和存储信息。对于用户可用的一个选项是信息处置系统。信息处置系统通常为了商业、个人或其他目的而处理、编译、存储和/或传达信息或数据,从而允许用户利用信息的价值。由于技术和信息处置需要和要求在不同用户或应用之间有所不同,因此信息处置系统也可能关于以下方面有所不同:处置什么信息,如何处置信息,处理、存储或传达多少信息,以及可多快速且多高效地处理、存储或传达信息。信息处置系统的变化允许信息处置系统是通用的或者针对特定用户或特定用途(诸如财务事务处理、航空订票、企业数据存储或全球通信)进行配置。另外,信息处置系统可包括可被配置以处理、存储和传达信息的各种硬件和软件部件,并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数据存储系统以及联网系统。
诸如例如网络附接存储(NAS)服务器装置和/或本领域已知的其他计算装置之类的信息处置系统有时执行分组反射操作,以便用传出数据分组来响应传入数据分组。如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的,由NAS服务器装置执行的分组反射操作提供了经由对应的传入分组被直接接收自的联网装置(例如,路由器装置,所述路由器装置将服务器装置耦合到主机装置)将此类传出数据分组发送回同一主机装置,从而在回复传入数据分组时使NAS服务器装置无需执行路由表和地址解析协议(ARP)表查找,因此无需执行对应的路由配置操作。
例如,由NAS服务器装置经由路由器装置从主机装置接收到的传入以太网数据分组可以包括主机装置的主机互联网协议(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NAS服务器装置的NAS服务器IP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路由器装置的路由器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作为下一跳MAC地址,并且NAS服务器装置中的常规分组反射功能性将操作以在使用以太网数据分组生成IP数据分组(所述IP数据分组包括作为源IP地址的主机IP地址和作为目的地IP地址的NAS服务器IP地址)并将所述IP数据分组提供给NAS服务器装置中的NAS功能性的同时将所述主机IP地址、NAS服务器IP地址和路由器MAC地址关联在分组反射表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中。然后,当NAS功能性用传出数据分组回复传入数据分组时,它会生成IP数据分组(其中NAS服务器装置的NAS服务器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并且主机装置的主机IP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并且将所述IP数据分组提供给NAS服务器装置中的常规分组反射功能性。
然后,NAS服务器装置中的常规分组反射功能性将标识从NAS服务器装置接收到的IP数据分组中所包括的主机IP地址和NAS服务器IP地址,使用所述主机IP地址和NAS服务器IP地址标识分组反射表中的对应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检索与分组反射表中的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中的所述主机IP地址和NAS服务器IP地址相关联的路由器MAC地址,并生成传出以太网数据分组,所述传出以太网数据分组包括NAS服务器装置的NAS服务器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主机装置的主机IP地址作为目的地地址、以及路由器装置的路由器MAC地址作为下一跳MAC地址,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这允许NAS服务器装置将所述传出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到路由器装置,所述路由器装置将对应的传入以太网数据分组从主机装置路由到NAS服务器装置。
因而,分组反射操作允许NAS服务器装置将传出数据分组传输到具有对应的传入数据分组被接收自的路由器MAC地址的路由器装置,而与在那些传出数据分组中提供的目的地IP地址无关。因此,当从在NAS服务器装置中的路由表中未标识的路由器装置接收到传入数据分组时,对应的传出数据分组将独立于所述传出数据分组中的目的地IP地址传输到所述路由器装置(即,传出数据分组的返回路径不受NAS服务器装置中的路由表的影响)。然而,当禁用分组反射操作时,传出数据分组的路径将由传出数据分组中的目的地IP地址和NAS服务器装置中的路由表来确定(即,当禁用分组反射操作时,传出数据分组传输路径会受到NAS服务器装置中的路由表的影响),因而,传出数据分组可以被传输到未提供对应传入数据分组的路由器装置。
此外,当多个路由器装置将主机装置耦合到NAS服务器装置时,由同一主机装置生成的传入数据分组可以经由不同的路由器装置路由到NAS服务器装置,从而导致NAS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表填充有多个分组反射表条目,每个分组反射表条目具有所述主机装置的同一主机IP地址、所述NAS服务器装置的同一NAS服务器IP地址,但是具有不同的路由器MAC地址(即,将传入数据分组提供给NAS服务器装置的不同的路由器装置的不同的路由器MAC地址)。在此类情况下,当NAS服务器装置提供包括上文讨论的主机IP地址和NAS服务器IP地址的传出数据分组时,分组反射表中将存在具有所述主机IP地址和NAS服务器IP地址的多个分组反射表条目,并且常规分组反射功能性操作以利用分组反射表中的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所包括的路由器MAC地址。
如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这种常规的分组反射行为可能导致经由未提供对应的传入数据分组的路由器装置发送传出数据分组,使用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的“陈旧”或“失效”的路由器MAC地址信息(即,当分组反射表中的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出不再可用的MAC地址时),将与由不同的路由器装置提供的不同的传入数据分组相对应的所有传出数据分组发送到同一路由器装置,这可能导致所述路由器装置中发生拥塞,并且可能导致数据分组延迟和/或丢失,和/或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明白的各种其他问题。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解决上面讨论的问题的分组反射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一种信息处置系统(IHS)包括:处理系统;以及存储器系统,所述存储器系统耦合到所述处理系统并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系统执行时使所述处理系统提供分组反射引擎,所述分组反射引擎被配置为:从第一联网装置接收由主机装置生成的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基于所述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在分组反射表中提供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所述第一联网装置的第一联网装置地址;基于所述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生成第一主机互联网协议(IP)数据分组,所述第一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用于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的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向分组处理引擎传输所述第一主机IP数据分组;从所述分组处理引擎接收第一IHS IP数据分组,所述第一IHS 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使用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中的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从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检索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并且生成第一IHS以太网数据分组并使用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将其传输到所述第一联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信息处置系统(IHS)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可以利用本公开的分组反射系统的联网系统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可以被包括在图2的联网系统中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用于执行分组反射操作的方法的实施方案的流程图。
图5A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2的联网系统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5B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5C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5D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5E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中的数据库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5F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6A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2的联网系统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6B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6C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6D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6E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中的数据库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6F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7A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2的联网系统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7B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7C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7D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7E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中的数据库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7F是示出在图4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用于执行分组反射操作的方法的实施方案的流程图。
图9A是示出在图8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9B是示出在图8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9C是示出在图8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3的服务器装置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9D是示出在图8的方法期间操作的图2的联网系统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信息处置系统可包括任何工具或工具集,所述工具或工具集可操作以计算、运算、确定、分类、处理、传输、接收、检索、发起、切换、存储、显示、传达、表明、检测、记录、再现、处置或利用用于商业、科学、控制或其他用途的任何形式的信息、情报或数据。例如,信息处置系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例如,台式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移动装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或智能手机)、服务器(例如,刀片服务器或机架服务器)、网络存储装置或任何其他合适的装置,并且大小、形状、性能、功能性和价格可能会发生变化。信息处置系统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一个或多个处理资源(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硬件或软件控制逻辑)、ROM和/或其他类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信息处置系统的附加部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磁盘驱动器、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网络端口以及各种输入和输出(I/O)装置,诸如键盘、鼠标、触摸屏和/或视频显示器。信息处置系统还可以包括可操作以在各种硬件部件之间传输通信的一条或多条总线。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IHS 100(图1)包括连接到总线104的处理器102。总线104充当处理器102与IHS 100的其他部件之间的连接。输入装置106耦合到处理器102以向处理器102提供输入。输入装置的示例可以包括键盘、触摸屏、指向装置(诸如鼠标、轨迹球和触控板)和/或本领域已知的多种其他输入装置。程序和数据被存储在耦合到处理器102的大容量存储装置108上。大容量存储装置的示例可以包括硬盘、光盘、磁光盘、固态存储装置和/或本领域已知的多种其他大容量存储装置。IHS 100还包括通过视频控制器112耦合到处理器102的显示器110。系统存储器114耦合到处理器102以向处理器提供快速存储,以促进处理器102执行计算机程序。系统存储器的示例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装置,诸如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固态存储器装置和/或本领域已知的多种其他存储器装置。在实施方案中,机箱116容纳IHS 100的一些或全部部件。应当理解,可以在上述部件与处理器102之间部署其他总线和中间电路,以促进部件与处理器102之间的互连。
现在参考图2,示出了联网系统200的实施方案。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联网系统200包括主机装置202。在实施方案中,主机装置202可以由上面参考图1讨论的IHS 100提供,和/或可以包括IHS 100的一些或全部部件,并且在特定示例中可以由桌上型计算装置、膝上型/笔记本计算装置、平板计算装置、移动电话和/或本领域已知的各种其他主机计算装置中的任一者提供。然而,尽管被示出和讨论为由特定的计算装置提供,但是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传输传入数据分组的主机装置可以包括可以被配置为与下面讨论的主机装置202类似地操作的任何装置,在联网系统200中使用本文描述的分组反射功能性对传入数据分组做出响应。在下面讨论的示例中,主机装置202可以耦合到由路由器装置204a、204b以及直到204c提供的多个联网装置。在实施方案中,路由器装置204a至204c中的每一者可以由上面参考图1讨论的IHS 100提供,和/或可以包括IHS 100的一些或全部部件,并且尽管被示出为路由器装置,但是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通过可以被配置为与下文讨论的路由器装置204a至204c类似地操作的各种联网装置中的任一者向主机装置202和从主机装置202传输数据分组。
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服务器装置206耦合到多个路由器装置204a至204c。在实施方案中,服务器装置206可以由上文参考图1讨论的IHS 100提供,和/或可以包括IHS 100的一些或全部部件,并且在下面的特定示例中被描述为通过网络附接存储(NAS)服务器装置提供。然而,尽管被示出和讨论为由NAS服务器装置提供,但是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联网系统200中利用本文描述的分组反射功能性的服务器装置可以包括可以被配置为与下面讨论的服务器装置206类似地操作的任何计算装置。此外,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特定的联网系统200,但是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公开的分组反射系统可以包括多种部件和部件配置,同时也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现在参考图3,示出了服务器装置300的实施方案,所述服务器装置可以提供上文参考图2讨论的服务器装置206。因而,服务器装置300可以由上文参考图1讨论的IHS 100提供,和/或可以包括IHS 100的一些或全部部件,并且在下文的特定示例中被描述为通过NAS服务器装置提供。此外,尽管被示出和讨论为由NAS服务器装置提供,但是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下文讨论的服务器装置300的功能性可以通过被配置为与下文讨论的服务器装置300类似地操作的其他计算装置提供。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服务器装置300包括容纳服务器装置300的部件的机箱302,下文仅示出所述部件中的一些部件。例如,机箱302可以容纳处理系统(未示出,但是其可以包括上文参考图1讨论的处理器102)和存储器系统(未示出,但是其可以包括上文参考图1讨论的存储器114),所述存储器系统耦合到处理系统并且包括如下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系统执行时使处理系统提供分组反射引擎304(或其他分组反射子系统),所述分组反射引擎被配置以执行下文讨论的分组反射引擎/子系统和/或服务器装置的功能性。
此外,存储器系统还可以包括如下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系统执行时使处理系统提供NAS服务器引擎306,所述NAS服务器引擎耦合到分组反射引擎304并且被配置为执行下文讨论的NAS服务器引擎(或其他NAS服务器子系统)和/或服务器装置的功能性。然而,尽管被描述为NAS服务器引擎306,但是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NAS服务器引擎306可以由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分组处理引擎/子系统中的任一者来代替,以便允许分组反射引擎304的分组反射功能性与服务器装置(或其他计算装置)一起利用,所述服务器装置被配置为提供所述分组处理功能性(即,而不是下文描述的NAS服务器功能性)。
机箱302还可以容纳存储系统(未示出,但是其可以包括上文参考图1讨论的存储装置108),所述存储系统(例如,经由存储系统与处理系统之间的耦合)耦合到分组反射引擎304并且包括分组反射数据库308,所述分组反射数据库被配置为存储分组反射表和/或由下文讨论的分组反射引擎304利用的任何信息。机箱302还可以容纳通信系统310,所述通信系统(例如,经由通信系统308与处理系统之间的耦合)耦合到分组反射引擎304并且可以由网络接口控制器(NIC)、无线通信系统(例如,近场通信(NFC)部件、WiFi部件、蜂窝部件等)和/或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的任何其他通信部件提供。然而,尽管已经示出了特定的服务器装置300,但是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服务器装置(或根据本公开的教导以类似于下文针对服务器装置300描述的方式操作的其他装置)可以包括多种部件和/或部件配置以用于提供常规的服务器装置功能性以及下文讨论的功能性,同时也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现在参考图4,示出了用于执行分组反射操作的方法400的实施方案。如下文所讨论的,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分组反射功能性,所述分组反射功能性:响应于从不同的联网装置接收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在分组反射表中创建分组反射表条目,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被配置为由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区分那些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被接收自的不同的联网装置的不同的联网装置地址;生成对应的主机IP数据分组,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针对其对应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生成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并且将那些主机IP数据分组传输到分组处理功能性。例如,本公开的分组反射系统可以在服务器装置中包括分组反射子系统,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从联网装置接收由主机生成的主机以太网分组;在分组反射表中提供包括来自所述主机以太网分组的联网装置地址的条目;生成主机IP分组,所述主机IP分组基于所述主机以太网分组并包括所述条目的条目标识符;并且将主机IP分组传输到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处理子系统。如下文所讨论的,可以在分组反射表中创建多个分组反射表条目,并且可以基于传输创建那些分组反射表条目所依据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联网装置来区分所述多个分组反射表条目,从而允许将对应的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回提供那些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联网装置。
方法400开始于框402,其中主机装置经由联网装置向服务器装置传输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参考图5A,在方法400的特定执行期间的框402的实施方案中,主机装置202可以生成去往服务器装置206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可以包括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所述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具有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IP地址作为其源IP地址以及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作为其目的地IP地址。然后,在该实施方案中,主机装置202可以执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操作500,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操作包括将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到路由器装置204a。响应于接收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路由器装置204a可以在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中提供路由器装置204a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作为下一跳MAC地址,并且可以执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操作502以将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到服务器装置206。因而,如图5B所示,作为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操作502的一部分,服务器装置206/300中的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经由其通信系统310接收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
类似地,参考图6A,在方法400的特定执行期间的框402的实施方案中,主机装置202可以生成去往服务器装置206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可以包括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所述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具有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IP地址作为其源IP地址以及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作为其目的地IP地址。然后,在该实施方案中,主机装置202可以执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操作600,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操作包括将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到路由器装置204b。响应于接收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路由器装置204b可以在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中提供路由器装置204b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作为下一跳MAC地址,并且可以执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操作602以将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到服务器装置206。因而,如图6B所示,作为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操作602的一部分,服务器装置206/300中的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经由其通信系统310接收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
同样类似地,参考图7A,在方法400的特定执行期间的框402的实施方案中,主机装置202可以生成去往服务器装置206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可以包括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所述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具有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IP地址作为其源IP地址以及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作为其目的地IP地址。然后,在该实施方案中,主机装置202可以执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操作700,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操作包括将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到路由器装置204c。响应于接收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路由器装置204c可以在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中提供路由器装置204c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作为下一跳MAC地址,并且可以执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操作702以将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到服务器装置206。因而,如图7B所示,作为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操作702的一部分,服务器装置206/300中的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经由其通信系统310接收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
方法400然后前进到判定框406,其中确定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中的主机装置地址、服务器装置地址和联网装置地址是否包括在分组反射表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中。在实施方案中,在判定框406处,服务器装置206/300中的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操作以标识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IP地址(其在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中被提供作为源IP地址)、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其在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中被提供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路由器装置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其在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中被提供作为下一跳MAC地址),并且可以执行分组反射表条目确定操作,以确定将所述主机装置IP地址、所述服务器装置IP地址和所述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关联起来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是否包括在分组反射数据库308中的分组反射表中。
因而,参考图5C以及上文参考图5A和图5B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分组反射表条目确定操作504以确定分组反射数据库308中的分组反射表是否包括将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以及路由器装置204a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关联起来的分组反射表条目。类似地,参考图6C以及上文参考图6A和图6B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分组反射表条目确定操作604以确定分组反射数据库308中的分组反射表是否包括将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以及路由器装置204b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关联起来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同样类似地,参考图7C以及上文参考图7A和图7B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分组反射表条目确定操作704以确定分组反射数据库308中的分组反射表是否包括将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以及路由器装置204c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关联起来的分组反射表条目。
如果在判定框406处确定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中的主机装置地址、服务器装置地址和联网装置地址并未包括在分组反射表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中,则方法400前进到框406,其中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引擎在分组反射表中创建具有所述主机装置地址、所述服务器装置地址和所述联网装置地址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参考图5D以及上文参考图5A至图5C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在框406的实施方案中并且响应于确定分组反射数据库308中的分组反射表不包括将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和路由器装置204a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关联起来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分组反射表条目创建操作506以创建将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以及路由器装置204a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关联起来的分组反射表条目。
类似地,参考图6D以及上文参考图6A至图6C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在框406的实施方案中并且响应于确定分组反射数据库308中的分组反射表不包括将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和路由器装置204b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关联起来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分组反射表条目创建操作606以创建将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以及路由器装置204b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关联起来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同样类似地,参考图7D以及上文参考图7A至图7C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在框406的实施方案中并且响应于确定分组反射数据库308中的分组反射表不包括将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和路由器装置204c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关联起来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分组反射表条目创建操作706以创建将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以及路由器装置204c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关联起来的分组反射表条目。
参考图5E、图6E和图7E,示出了分组反射表308a,所述分组反射表可以被包括在分组反射数据库308中,并且包括:本地IP地址列308b,所述本地IP地址列可以存储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所述服务器装置IP地址是数据分组(分组反射表308a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是为所述数据分组创建的)的目的地;远程IP地址列308c,所述远程IP地址列可以存储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IP地址,所述主机装置IP地址是数据分组(分组反射表308a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是为所述数据分组创建的)的来源;下一跳MAC地址列308d,所述下一跳MAC地址列可以存储联网装置的联网装置MAC地址,所述联网装置将数据分组(分组反射表308a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是为所述数据分组创建的)直接传输到接收所述数据分组的服务器装置;以及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列308e,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列可以存储下面讨论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因而,参考图5E以及上文参考图5A至图5D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在框406的实施方案中,由分组反射引擎304执行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创建操作506可以包括生成分组反射表条目506a,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在本地IP地址列308b中的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10.229.194.71”)、在远程IP地址列308c中的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10.229.194.22”)、在下一跳MAC地址列308d中的路由器装置204a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00:50:56:90:e4:f1”),以及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列308e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类似地,参考图6E以及上文参考图6A至图6D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该示例中,这是在上文参考图5A至图5E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之后执行的),在框406的实施方案中,由分组反射引擎304执行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创建操作606可以包括生成分组反射表条目606a,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在本地IP地址列308b中的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10.229.194.71”)、在远程IP地址列308c中的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10.229.194.22”)、在下一跳MAC地址列308d中的路由器装置204b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28:99:3a:b3:33:9d”),以及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列308e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2”)。
类似地,参考图7E以及上文参考图7A至图7D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该示例中,这是在上文参考图6A至图6E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之后执行的),在框406的实施方案中,由分组反射引擎304执行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创建操作706可以包括生成分组反射表条目706a,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在本地IP地址列308b中的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10.229.194.71”)、在远程IP地址列308c中的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10.229.194.22”)、在下一跳MAC地址列308d中的路由器装置204c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21:79:00:c3:e1:52”),以及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列308e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3”)。此外,尽管上述特定示例利用“1”、“2”和“3”作为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但是如下文所讨论的,在特定实施方案中,8位/1字节的数据可用于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因此那些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可以使用多种数系(例如,二进制)来表达,同时也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因此,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图7E中的分组反射数据库308中的分组反射表308a如何示出主机装置202经由不同的路由器装置204a、204b和204c向服务器装置206发送相应的数据分组(这导致在分组反射数据库308的分组反射表308a中创建了相应的分组反射表条目506a、606a和706a)的情况。如上文所讨论的,在类似情况下,常规的分组反射功能性操作以利用最近生成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即,在该示例中,分组反射表条目706a),这可能导致传出数据分组经由未提供对应的传入数据分组的路由器装置进行传输(例如,如果路由器装置204a要将传入数据分组从主机装置202传输到服务器装置206,并且服务器装置206在该情况中要以传出数据分组进行回复,则常规的分组反射功能性将使用分组反射条目706a来经由路由器装置204c传输所述传出数据分组)。然而,如下文所讨论的,可以利用在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提供的相应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2”和“3”来标识在传输传出数据分组时要使用哪个分组反射表条目,以便确保传出数据分组经由提供对应的传入数据分组的路由器装置传输。
如果在判定框406处确定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中的主机装置地址、服务器装置地址和联网装置地址被包括在分组反射表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或者在框406之后,则方法400前进到框408,其中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引擎生成主机IP数据分组,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IP数据分组标头,所述IP数据分组标头具有主机装置地址、服务器装置地址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参考上文参考图5A至图5E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在框408的实施方案中,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生成包括IP数据分组标头(其具有作为源IP地址的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的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的主机IP数据分组,并且可以在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的IP数据分组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字段中为分组反射表条目506a提供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例如,在该示例中为“1”)。类似地,参考上文参考图6A至图6E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在框408的实施方案中,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生成包括IP数据分组标头(其具有作为源IP地址的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的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的主机IP数据分组,并且可以在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的IP数据分组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字段中为分组反射表条目606a提供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例如,在该示例中为“2”)。
同样类似地,参考上文参考图7A至图7E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在框408的实施方案中,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生成包括IP数据分组标头(其具有作为源IP地址的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的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的主机IP数据分组,并且可以在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的IP数据分组标头中的服务类型(Tos)字段中为分组反射表条目706a提供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例如,在该示例中为“3”)。如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ToS字段由IP数据分组标头中的第二字节(在IPv4和IPv6两者中)提供,并且通常用于指定IP数据分组优先级,请求IP数据分组路由(例如,用于低延迟、高吞吐量、高可靠性等),和/或提供本领域已知的其他ToS功能性,所述其他ToS功能性可以提供优先化的传出队列中的IP数据分组的放置和/或具有特定延时、吞吐量或可靠性的IP数据分组的路由。
然而,NAS服务器装置(例如,NAS服务器引擎306)中的常规NAS输入/输出(I/O)功能性未利用IP数据分组的IP数据分组标头中的ToS字段,因此本公开的分组反射系统可以利用ToS字段来传达上文讨论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因而,IP数据分组的ToS字段中的8位/1字节空间可以用于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如下文所讨论的,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允许检索太大而不适合在IP数据分组的ToS字段中的特定路由器装置MAC地址(例如,32位/4字节)。然而,尽管IP数据分组的IP数据分组标头中的用于存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的ToS字段的使用在该特定示例中被描绘为基于所述ToS字段未被NAS服务器装置使用而进行使用,但是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可以被提供在IP数据分组中未被计算装置中的其他分组处理子系统利用的其他位置中,同时也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然后,方法400前进到框410,其中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引擎将主机IP数据分组传输到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处理引擎。参考图5F以及上文参考图5A至图5E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在框410的实施方案中,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主机IP数据分组传输操作508以将主机IP数据分组传输到NAS服务器引擎306。类似地,参考图6F以及上文参考图6A至图6E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在框410的实施方案中,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主机IP数据分组传输操作608以将主机IP数据分组传输到NAS服务器引擎306。类似地,参考图7F以及上文参考图7A至图7E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在框410的实施方案中,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主机IP数据分组传输操作708以将主机IP数据分组传输到NAS服务器引擎306。
然后,方法400返回到框402。因而,方法400可以循环,使得主机装置202经由不同的路由器装置204a至204c向服务器装置206传输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分组反射引擎304:为尚未将其主机装置IP地址/服务器装置IP地址/路由器装置MAC地址组合包括在分组反射表条目中的任何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创建具有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对于所述以太网数据分组被接收自的路由器装置而言是唯一的;为那些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生成相应的主机IP数据分组,所述相应的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标识与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相对应的分组反射表条目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并且将主机IP数据分组传输到NAS服务器引擎306。
现在参考图8,示出了用于执行分组反射操作的方法800的实施方案。如下文所讨论的,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了分组处理功能性,响应于如上文关于方法400讨论的从分组反射功能性接收到主机IP数据分组,所述分组处理功能性生成包括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中所包括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的对应的服务器IP数据分组并且将所述服务器IP数据分组传输到分组反射功能性。然后,分组反射功能性可以使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分组反射表中的对应分组反射表条目,从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检索联网装置地址,使用所述联网装置地址生成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并且将所述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到对应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被接收自的联网装置。例如,本公开的分组反射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处理子系统,所述分组处理子系统:生成服务器IP分组,所述服务器IP分组包括在从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子系统接收的主机IP分组中提供的条目标识符;并且将所述服务器IP分组传输到分组反射子系统。然后,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使用所述条目标识符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中的所述条目;从所述条目中检索所述联网装置地址;并且生成服务器以太网分组并使用所述联网装置地址将其传输到所述联网装置。因而,分组反射表中的多个分组反射表条目可以基于传输从其中创建那些分组反射表条目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联网装置来区分,从而允许将对应的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回提供那些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联网装置。
在下面提供的特定示例中,服务器装置206:生成传出数据分组,所述传出数据分组与由主机装置202生成并经由路由器装置204a传输到服务器装置206的传入数据分组相对应;并且使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以确保将传出数据分组经由路由器装置204a传输到主机装置202。然而,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服务器装置206可以如何:生成传出数据分组,所述传出数据分组与由主机装置202生成并经由路由器装置204b传输到服务器装置206的传入数据分组相对应;并且使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2”)以确保传出数据分组经由路由器装置204b传输到主机装置202,以及服务器装置206可以如何:生成传出数据分组,所述传出数据分组与由主机装置202生成并经由路由器装置204c传输到服务器装置206的传入数据分组相对应;并且使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3”)以确保传出数据分组经由路由器装置204c传输到主机装置202,同时也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方法800开始于框802,其中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处理引擎生成服务器IP数据分组,所述服务器IP数据分组包括服务器装置地址、主机装置地址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在框802的实施方案中,NAS服务器引擎306可以生成服务器IP数据分组,所述服务器IP数据分组包括IP数据分组标头,所述IP数据分组标头具有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所述服务器装置IP地址、主机装置IP地址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被包括在所述NAS服务器引擎在上文参考图5A至图5F描述的方法400的特定执行期间接收到的主机装置IP数据分组的IP数据分组标头中。例如,尽管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可以被提供在服务器IP数据分组中的IP数据分组标头的ToS字段中,如上文所讨论的,但是在服务器IP数据分组中的其他位置中提供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被设想为也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然后,方法800前进到框804,其中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处理引擎将服务器IP数据分组传输到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引擎。参考图9A,在框804的实施方案中,NAS服务器引擎306可以执行服务器IP数据分组传输操作900,所述服务器IP数据分组传输操作包括将服务器IP数据分组传输到分组反射引擎304。
方法800然后前进到框806,其中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引擎使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分组反射表中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参考图9B,在框806的实施方案中并且响应于从NAS服务器引擎306接收到服务器IP数据分组,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操作902,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操作标识分组反射表308a中对应于服务器IP数据分组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尽管本文没有示出或描述,但是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当服务器IP数据分组中的IP数据分组标头包括服务器装置206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和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时,并且当在分组反射表308a中只有一个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所述服务器装置IP地址和所述主机装置IP地址时,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将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为与服务器IP数据分组相对应。
然而,如果在分组反射表308a中存在多个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接收到的服务器IP数据分组的IP数据分组标头中所包括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和主机装置IP地址,则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操作902,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操作包括从服务器IP数据分组的IP数据分组标头中(例如,从服务器IP数据分组的IP数据分组标头中的ToS字段中)检索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访问分组反射数据库308以及标识分组反射表中与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相对应的分组反射表条目。因此,返回参考图7E,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标识分组反射表308a中与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相对应的分组反射表条目506a。
在上文关于方法400提供的示例中,分组反射表条目706a是在分组反射表条目606a之后创建于分组反射表308a中,并且分组反射表条目606a是在分组反射表条目506a之后创建于分组反射表308a中。如上文所讨论的,在类似情况下,常规的分组反射系统将响应于接收到包括分组反射表条目706a中的本地IP地址和远程IP地址(在本地IP地址列308b和远程IP地址列308c中)的传出数据分组而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706a,这是由于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706a是最近创建的分组反射表条目。然而,如上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2”和“3”)允许基于特定的传入数据分组(例如,上文描述的主机IP数据分组)并且与在分组反射表308a中创建分组反射表条目的顺序无关地来标识那些分组反射表条目。
然后,方法800前进到框808,其中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引擎从分组反射表中的所标识的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检索联网装置地址。在实施方案中,在框808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操作902还可以包括分组反射引擎304从在框806处使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在分组反射表308a中标识出的分组反射表条目506a中检索路由器装置204a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例如,“00:50:56:90:e4:f1”)。
然后,方法800前进到框810,其中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引擎生成包括主机装置地址、服务器装置地址和检索到的联网装置地址的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在实施方案中,在框810处,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使用服务器IP数据分组来生成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所述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包括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所述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具有服务器装置202的服务器装置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主机装置202的主机装置IP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在框808处检索到的路由器装置204a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此外,在特定示例中,尽管服务器IP数据分组中的ToS字段包括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1”),但是可以将在框810处生成的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中的ToS字段设置为默认值(例如,“0”),并且与服务器IP数据分组的IP数据分组标头校验和相比,可以重新运算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的以太网数据分组标头校验和。
然后,方法800前进到框812,其中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引擎将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到提供对应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联网装置。参考图9C和9D,在框812的实施方案中,分组反射引擎304可以执行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操作904,所述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操作包括将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经由其通信系统310传输到路由器装置204a,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这可以经由将路由器装置204a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包括在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中来实现。路由器装置204a然后可以执行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操作906,所述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操作包括将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转发到主机装置202。
因此,已经描述了提供分组反射功能性的系统和方法,所述分组反射功能性:响应于从不同的路由器装置接收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在分组反射表中创建被配置为由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区分那些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被接收自的不同的路由器装置的不同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生成对应的主机IP数据分组,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针对其对应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生成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并且将那些主机IP数据分组传输到NAS功能性。例如,本公开的分组反射系统可以在NAS服务器装置中包括分组反射子系统,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从路由器装置接收由主机生成的主机以太网分组;在分组反射表中提供包括来自所述主机以太网分组的路由器装置MAC地址的条目;生成主机IP分组,所述主机IP分组基于所述主机以太网分组并包括所述条目的条目标识符;并且将主机IP分组传输到NAS服务器装置中的NAS子系统。
响应于从分组反射功能性接收到主机IP数据分组,NAS功能性:生成对应的NAS服务器IP数据分组,所述对应的NAS服务器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中所包括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并且将所述NAS服务器IP数据分组传输到分组反射功能性。然后,分组反射功能性可以使用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分组反射表中的对应分组反射表条目,从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检索路由器装置MAC地址,使用所述路由器装置MAC地址生成NAS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并且将所述NAS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到对应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被接收自的路由器装置。例如,本公开的分组反射系统可以包括NAS服务器装置中的NAS子系统,所述NAS子系统:生成NAS服务器IP分组,所述NAS服务器IP分组包括在从NAS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子系统接收的主机IP分组中提供的条目标识符;并且将所述NAS服务器IP分组传输到分组反射子系统。然后,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使用所述条目标识符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中的所述条目;从所述条目中检索所述路由器装置MAC地址;并且生成NAS服务器以太网分组并将其传输到使用所述路由器装置MAC地址的所述路由器装置。因而,分组反射表中的多个分组反射表条目可以基于传输从其中创建那些分组反射表条目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路由器装置来区分,从而允许将对应的NAS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传输回提供那些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的路由器装置。
尽管已经示出并描述了说明性实施方案,但是在前述公开内容中考虑了多种修改、改变和替换,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采用实施方案的一些特征而不对应地使用其他特征。因此,适当的是,所附权利要求广义地且以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范围一致的方式解释。

Claims (20)

1.一种分组反射系统,其包括:
分组反射子系统,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包括在服务器装置中并且被配置为:
从联网装置接收由主机装置生成的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
基于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在分组反射表中提供分组反射表条目,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所述联网装置的联网装置地址;
基于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生成主机互联网协议IP数据分组,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用于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的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并且
传输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以及
分组处理子系统,所述分组处理子系统包括在所述服务器装置中并且被配置为:
从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接收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
生成服务器IP数据分组,所述服务器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并且
向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传输所述服务器IP数据分组,其中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被配置为:
从所述分组处理子系统接收所述服务器IP数据分组;
使用所述服务器IP数据分组中的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中的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
从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检索所述联网装置地址;并且
生成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并使用所述联网装置地址将其传输到所述联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包括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所述联网装置地址作为下一跳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将所述主机装置地址、所述服务器装置地址和所述联网装置地址关联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服务类型ToS字段中的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器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服务类型ToS字段中的所述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器以太网数据分组包括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所述联网装置地址作为下一跳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7.一种信息处置系统IHS,其包括:
处理系统;以及
存储器系统,所述存储器系统耦合到所述处理系统并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系统执行时使所述处理系统提供分组反射引擎,所述分组反射引擎被配置为:
从第一联网装置接收由主机装置生成的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
基于所述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在分组反射表中提供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所述第一联网装置的第一联网装置地址;
基于所述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生成第一主机互联网协议IP数据分组,所述第一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用于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的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向分组处理引擎传输所述第一主机IP数据分组;
从所述分组处理引擎接收第一IHS IP数据分组,所述第一IHS 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使用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中的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
从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检索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并且
生成第一IHS以太网数据分组并使用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将其传输到所述第一联网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IHS,其中所述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包括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IHS的IHS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作为下一跳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IHS,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将所述主机装置地址、所述IHS地址和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关联起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IHS,其中所述第一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IHS的IHS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服务类型ToS字段中的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IHS,其中所述第一IHS 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IHS的IHS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服务类型ToS字段中的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IHS,其中所述第一IHS以太网数据分组包括所述IHS的IHS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作为下一跳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IHS,其中分组反射引擎被配置为:
从第二联网装置接收由所述主机装置生成的第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
基于所述第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在所述分组反射表中提供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所述第二联网装置的第二联网装置地址;
基于所述第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生成第二主机IP数据分组,所述第二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用于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的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向所述分组处理引擎传输所述第二主机IP数据分组;
从所述分组处理引擎接收第二IHS IP数据分组,所述第二IHS 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使用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中的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
从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检索所述第二联网装置地址;并且
生成第二IHS以太网数据分组并使用所述第二联网装置地址将其传输到所述第二联网装置。
14.一种用于执行分组反射操作的方法,其包括:
通过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反射子系统从第一联网装置接收由主机装置生成的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基于所述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在分组反射表中提供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所述第一联网装置的第一联网装置地址;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基于所述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生成第一主机互联网协议IP数据分组,所述第一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用于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的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向所述服务器装置中的分组处理子系统传输所述第一主机IP数据分组;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从所述分组处理子系统接收第一服务器装置IP数据分组,所述第一服务器装置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使用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中的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从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检索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以及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生成第一服务器装置以太网数据分组并使用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将其传输到所述第一联网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包括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作为下一跳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将所述主机装置地址、所述服务器装置地址和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关联起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服务类型ToS字段中的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装置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服务类型ToS字段中的所述第一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装置以太网数据分组包括所述服务器装置的服务器装置地址作为源IP地址、所述主机装置的主机装置地址作为目的地IP地址,以及所述第一联网装置地址作为下一跳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从第二联网装置接收由所述主机装置生成的第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基于所述第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在所述分组反射表中提供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包括所述第二联网装置的第二联网装置地址;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基于所述第二主机以太网数据分组生成第二主机IP数据分组,所述第二主机IP数据分组包括用于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的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向分组处理引擎传输所述第二主机IP数据分组;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从所述分组处理引擎接收第二服务器装置IP数据分组,所述第二服务器装置IP数据分组包括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使用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标识符标识所述分组反射表中的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从所述第二分组反射表条目中检索所述第二联网装置地址;以及
由所述分组反射子系统生成第二服务器装置以太网数据分组并使用所述第二联网装置地址将其传输到所述第二联网装置。
CN202110588877.7A 2021-05-28 2021-05-28 分组反射系统 Active CN115412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8877.7A CN115412490B (zh) 2021-05-28 2021-05-28 分组反射系统
US17/345,393 US11770337B2 (en) 2021-05-28 2021-06-11 Packet reflect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8877.7A CN115412490B (zh) 2021-05-28 2021-05-28 分组反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2490A CN115412490A (zh) 2022-11-29
CN115412490B true CN115412490B (zh) 2023-09-26

Family

ID=8415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8877.7A Active CN115412490B (zh) 2021-05-28 2021-05-28 分组反射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0337B2 (zh)
CN (1) CN11541249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7898A (zh) * 2010-07-26 2012-02-08 丛林网络公司 有关网络内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US10389643B1 (en) * 2016-01-30 2019-08-20 Innovium, Inc. Reflected packets
CN111355666A (zh) * 2018-12-21 2020-06-30 瞻博网络公司 促进针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链的流对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5271B1 (en) * 2001-06-29 2007-05-2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application-specific flows and assigning them to queues
US8615655B2 (en) * 2009-01-22 2013-12-24 Check Point Software Technologies,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acket tagging using IP indexing via dynamic-length prefix code
US8711708B2 (en) * 2012-07-24 2014-04-29 Accedian Networks Inc. Automatic setup of reflector instances
EP3780512B1 (en) * 2013-03-15 2023-10-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848068B2 (en) * 2013-04-16 2017-1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roviding a parser to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fields of a data packet header
US9847934B2 (en) * 2014-09-09 2017-12-19 Nxp Usa, Inc. Reducing packet reordering in flow-based networks
US9762485B2 (en) * 2015-08-24 2017-09-12 128 Technology, Inc. Network packet flow controller with extended session management
WO2017214927A1 (en) * 2016-06-16 2017-12-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Generating a set of rules corresponding to an internet protocol flow using a reflection mode
CN108259453B (zh) * 2017-05-31 2020-03-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US10855532B2 (en) * 2018-10-08 2020-12-01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perform solution aware server compliance and configuration
US11324057B2 (en) * 2020-04-09 2022-05-03 Juniper Networks, Inc. Supporting multiple PDU sessions for 5G client devices on wireline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7898A (zh) * 2010-07-26 2012-02-08 丛林网络公司 有关网络内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US10389643B1 (en) * 2016-01-30 2019-08-20 Innovium, Inc. Reflected packets
CN111355666A (zh) * 2018-12-21 2020-06-30 瞻博网络公司 促进针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服务链的流对称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TS/TSGC-0329163v8w0.3GPP TS 29.163 version 8.32.0 Release 8.ETSI TS 129 163.2019,(第V8.32.0期),全文. *
于永 ; .基于以太网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进程.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2490A (zh) 2022-11-29
US11770337B2 (en) 2023-09-26
US20220385574A1 (en)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3019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ssage routing, including a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
JP4653225B2 (ja) 複数のサーバのクラスタにおけるコーディネータ・サーバにおいて実行される方法、複数のサーバのクラスタに加入することを望む新しいサーバにおいて実行される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6024815A (ja) コンテンツ中心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インタレストに対する転送及び応答のための評価ベースの戦略
JP2021500802A (ja) 第1のパケット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分類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20160019361A (ko) 콘텐츠 중심 네트워크에서의 인증 없는 확률적인 저속 전송기술
US20170063668A1 (en) Layer 3 routing loop prevention system
US10630589B2 (e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US7792129B2 (en) Multi-queue packet processing using Patricia tree
US10938721B2 (en) Hash collision mitigation system
US11095479B2 (en) VXLAN multi-tenant inter-networking device packet forwarding system
US20200120035A1 (en) Aggregated link flow control system
CN115412490B (zh) 分组反射系统
US11405325B2 (en) In-band-telemetry-based path MTU size determination system
US11277357B2 (en) Multi-port queue group system
US11985171B2 (en) Aggregated networking subsystem station move control system
US20200125494A1 (en) Cache sharing in virtual clusters
US11271872B2 (en) Aggregated networking device policy based routing system
US11271898B2 (en) Hash collision prevention system
US10862849B2 (en) Address resolution system
US11063869B2 (en) ARP table management system
US11909641B2 (en) Forwarding table validation
CN114490781B (zh) 区块链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813004B2 (en) Control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US11343174B2 (en) Networking aggregation synchronization system
US10834005B2 (en) Buffer shortage manag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