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7848B -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7848B
CN115407848B CN202211341959.2A CN202211341959A CN115407848B CN 115407848 B CN115407848 B CN 115407848B CN 202211341959 A CN202211341959 A CN 202211341959A CN 115407848 B CN115407848 B CN 115407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cooling
valve
heat dissipation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419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07848A (zh
Inventor
朱欢来
吴安
刘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419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07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07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7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07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784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5273 priority patent/WO2024093116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单相液冷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换热器、真空发生器和n个液冷箱体;至少一个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为喷淋散热,至少两个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不同;第1个液冷箱体包括用于储存冷却液的第一储液箱,第i个液冷箱体通过换热器与第i+1个液冷箱体连接,第n个液冷箱体与第一储液箱连接;本发明通过真空发生器的设置,实现了液冷散热系统内的负压和冷却液循环,解决了喷淋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液泄露风险,同时根除了由此引发的散热失效风险和潜在的火灾风险,有助于规模化商业应用;并且将喷淋散热与其他液冷散热相融合,实现梯级合理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相液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落地、云计算、大数据蓬勃发展,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推动数据中心发市场迅猛发展,但其建设一直被能耗过大等环境议题所困扰,这使得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单机柜功率密度越来越高,而当下风冷系统就已接近其经济有效的制冷极限。在此背景下,低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一种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且高解热密度的液冷数据中心散热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单相液冷技术包括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等。主流单相冷板液冷技术往往只覆盖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DIMM(Dual-Inline-Memory-Modules,双列直插式存储模块)等高功耗部件,对硬盘和网卡等部件仍依赖于风冷,因此PUE难以降低到1.2以下。而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可以覆盖服务器所有部件,PUE可以达到1.1,但是由于单相浸没液冷的浴盆效应,需要大量昂贵的冷却液,实际应用时成本高昂。而单相喷淋液冷技术既可以覆盖服务器内所有发热部件,同时由于喷淋效应,需要的冷却液为单相浸没液冷的20%左右,同时由于喷淋冲击效应,可以实现定向局部热点精确高效散热,换热效率比浸没液冷更高。
现有技术中,喷淋液冷散热系统需要使用循环泵驱动,系统内部为正压,内部工作压力高于环境大气压,应用时对系统严密性要求极高,一旦系统某处发生破裂或者松动的情况,将导致昂贵冷却液的泄露损失,进而引发系统散热失效的风险,特别当冷却液为可燃工质时还会有引发火灾的安全风险。因此,如何能够减少喷淋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液泄露风险,降低引发的散热失效风险和潜在的火灾风险,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减少喷淋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液泄露风险,并且融合了多种散热方式,能够实现阶级合理散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换热器、真空发生器和n个液冷箱体;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至少一个所述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为喷淋散热,至少两个所述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不同;
其中,第1个液冷箱体包括用于储存冷却液的第一储液箱,第i个液冷箱体通过所述换热器与第i+1个液冷箱体连接,第n个液冷箱体与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流经的冷却液进行制冷;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分别n个所述液冷箱体和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用于控制调节所述液冷箱体和所述第一储液箱的真空度,以使所述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每个所述液冷箱体用于利用换热器或所述第一储液箱中流出的冷却液,对各自箱体中的服务器进行降温;i为小于或等于n-1的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还包括用于储存冷却液的第二储液箱;
其中,m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第一储液箱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连接,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第三阀门连接到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第四阀门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连接;
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打开时,控制调节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的真空度,以使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
可选的,m=n;所述真空发生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打开且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关闭时,控制调节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的真空度,以使所述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打开时,控制调节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的真空度,以使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
可选的,所述第一储液箱包括:第一循环泵,用于抽取所述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向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流出;其中,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出口通过所述第一阀门连接到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
所述第二储液箱包括:第二循环泵,用于抽取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冷却液向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流出;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出口通过所述第三阀门连接到第m个液冷箱体。
可选的,m=n=2。
可选的,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为喷淋散热,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包括:
喷嘴,用于利用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第一液冷交换口或第一储液箱流出的冷却液,喷淋自身箱体中的服务器,对自身箱体中的服务器进行降温;其中,所述第一储液箱通过所述第一阀门连接到所述喷嘴,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第一液冷交换口连接到所述喷嘴,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第一液冷交换口通过第五阀门连接到所述换热器的第一输入输出口,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第二液冷交换口通过第六阀门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入输出口,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输入输出口与第2个液冷箱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2个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为浸没散热;其中,所述第2个液冷箱体的第一液冷交换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输入输出口连接,所述第2个液冷箱体的第二液冷交换口与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储液箱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第三液冷交换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依次通过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依次通过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与所述第2个液冷箱体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九阀门和第十一阀门与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七阀门和第十二阀门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接。
可选的,m不等于n时,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第十三阀门与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连接;
其中,所述真空发生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打开时,控制调节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的真空度,以使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
可选的,该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的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启停。
可选的,该系统还包括:流量计,用于检测流过的冷却液的流量;其中,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流量计与第2个液冷箱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其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内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液箱内的压力。
可选的,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还包括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
其中,所述第一液位计用于检测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内的液位情况,所述第二液位计用于检测第一储液箱内的液位情况。
可选的,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内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液箱内的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
获取散热启动指令;
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以使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以使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至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
可选的,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m个液冷箱体包括第二储液箱时,所述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包括:
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相应的阀门打开,并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
可选的,m=n=2,所述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相应的阀门打开,并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包括:
若所述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为常规模式,则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一阀组打开,并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换热器和第一储液箱中的第一循环泵启动;其中,所述第一阀组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和第十一阀门;
若所述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为喷淋优先模式,则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二阀组打开,并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换热器和第二储液箱中的第二循环泵启动;其中,所述第二阀组包括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所述第七阀门、所述第八阀门、所述第九阀门、所述第十阀门和第十二阀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装置,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散热启动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以使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以使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至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换热器、真空发生器和n个液冷箱体;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至少一个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为喷淋散热,至少两个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不同;其中,第1个液冷箱体包括用于储存冷却液的第一储液箱,第i个液冷箱体通过换热器与第i+1个液冷箱体连接,第n个液冷箱体与第一储液箱连接;换热器用于对流经的冷却液进行制冷;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分别n个液冷箱体和第一储液箱连接,用于控制调节液冷箱体和第一储液箱的真空度,以使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至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第n个液冷箱体至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第一储液箱;每个液冷箱体用于利用换热器或第一储液箱中流出的冷却液,对各自箱体中的服务器进行降温;i为小于或等于n-1的正整数;
可见,本发明通过真空发生器的设置,实现了喷淋液冷散热系统内的负压和冷却液循环,彻底解决了喷淋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液泄露风险,同时根除了由此引发的散热失效风险和潜在的火灾风险,提升了液冷散热系统的安全性,有助于液冷散热系统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并且本发明通过n个液冷箱体的设置,将喷淋散热与其他液冷散热相融合,从而能够根据服务器部件热源特性,实现梯级合理散热。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可以包括:换热器20、真空发生器30和n个液冷箱体10;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至少一个液冷箱体10的液冷散热方式为喷淋散热,至少两个液冷箱体10的液冷散热方式不同;
其中,第1个液冷箱体10包括用于储存冷却液的第一储液箱11,第i个液冷箱体10通过换热器20与第i+1个液冷箱体10连接,第n个液冷箱体10与第一储液箱11连接;换热器20用于对流经的冷却液进行制冷;真空发生器30的真空口分别n个液冷箱体10和第一储液箱11连接,用于控制调节液冷箱体10和第一储液箱11的真空度,以使第一储液箱11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10至第n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一储液箱11,和/或依次经过第n个液冷箱体10至第1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一储液箱11;每个液冷箱体10用于利用换热器20或第一储液箱11中流出的冷却液,对各自箱体中的服务器进行降温;i为小于或等于n-1的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利用真空发生器30的设置,使真空发生器30启动时,能够调节n个液冷箱体10和第一储液箱11的真空度,使第一储液箱11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10至第n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一储液箱11,和/或依次经过第n个液冷箱体10至第1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一储液箱11,实现系统中冷却液的循环;并且n个液冷箱体10中包括采用喷淋散热的箱体(如图2中的喷淋箱体),实现了喷淋液冷散热系统内的负压和冷却液循环,彻底解决了喷淋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液泄露风险;而且n个液冷箱体10中至少两个液冷箱体10的液冷散热方式不同,实现了喷淋散热与其他液冷散热的融合,能够根据服务器部件热源特性,实现梯级合理散热。
具体的,对于本实施例中利用真空发生器30对n个液冷箱体10和第一储液箱11的真空度调节,实现系统中冷却液的循环的具体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可以通过对真空发生器30和液冷散热系统中相应阀门的控制,实现冷却液循环。例如,n=2时,先控制打开第1个液冷箱体10与第一储液箱11之间的阀门,关闭第2个液冷箱体10与第一储液箱11之间的阀门,利用真空发生器30控制第2个液冷箱体10内的真空度高于第1个液冷箱体10内的真空度高于第一储液箱11内的真空度,使第一储液箱11内的冷却液能够流出到第1个液冷箱体10和第2个液冷箱体10,对第1个液冷箱体10和第2个液冷箱体10中的服务器进行降温;控制关闭第1个液冷箱体10与第一储液箱11之间的阀门,打开第2个液冷箱体10与第一储液箱11之间的阀门,利用真空发生器30控制第1个液冷箱体10内的真空度低于第2个液冷箱体10内的真空度低于第一储液箱11内的真空度,使经过换热器20流到第2个液冷箱体10内的冷却液能够回流到第一储液箱11,实现系统中冷却液的循环。
对应的,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真空发生器30和液冷散热系统中的循环泵的控制,实现冷却液循环。例如,n=2时,控制第一储液箱11内的循环泵启动并利用真空发生器30控制第1个液冷箱体10内的真空度低于第2个液冷箱体10低于第一储液箱11内的真空度,使得冷却液从第一储液箱11内流入第1个液冷箱体10通过循环泵实现,从第1个液冷箱体10流出到经过换热器20流出到第2个液冷箱体10并回流到第一储液箱11通过真空发生器30实现。只要本实施例中能够利用真空发生器30对液冷箱体10和第一储液箱11内的真空度调节,实现系统中冷却液的循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20可以对流过的冷却液进行降温,以降低冷却液的温度。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换热器20的具体数量,如换热器20的数量可以为1,也可以大于1的数值,只要保证换热器20能够对第i个液冷箱体10与第i+1个液冷箱体10之间流动的冷却液进行降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液冷箱体10可以为利用冷却液对箱体内的服务器进行液冷散热的箱体。对于本实施例中n个液冷箱体10的具体液冷散热类型,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n个液冷箱体10可以包括采用喷淋散热的喷淋箱体,也可以包括采用浸没散热的浸没箱体,还可以包括采用其他液冷散热方式的其他箱体。如图2所示,n为2时,第1个液冷箱体10可以具体为喷淋箱体,第2个液冷箱体10可以具体为浸没箱体。只要n个液冷箱体10均能够利用冷却液对箱体内的服务器进行液冷散热,且至少一个液冷箱体10的液冷散热方式为喷淋散热,至少两个液冷箱体10的液冷散热方式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m个液冷箱体10还可以包括用于储存冷却液的第二储液箱12,以利用第二储液箱12实现系统中冷却液循环的切换,能够根据需求实现系统中第一储液箱11内冷却液的循环或第二储液箱12内冷却液的循环;其中,m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第一储液箱11通过第一阀门与第1个液冷箱体10连接,第n个液冷箱体10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一储液箱11连接,第二储液箱12通过第三阀门连接到第m个液冷箱体10,第二储液箱12通过第四阀门与第1个液冷箱体10连接;相应的,真空发生器30的真空口与第二储液箱12连接,用于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且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打开时,控制调节第二储液箱12和第1个液冷箱体10至第m个液冷箱体10的真空度,以使第二储液箱12中的冷却液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10至第m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二储液箱12,和/或依次经过第m个液冷箱体10至第1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二储液箱12。相应的,n大于2时,第q个液冷箱体10还可以包括用于储存冷却液的第三储液箱,以利用第三储液箱实现系统中冷却液循环的切换,其中,q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q≠m。
对应的,第m个液冷箱体10可以具体为第n个液冷箱体10,即m=n;真空发生器30可以用于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且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时,控制调节第一储液箱11和第1个液冷箱体10至第n个液冷箱体10的真空度,以使第一储液箱11中的冷却液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10至第n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一储液箱11,和/或依次经过第n个液冷箱体10至第1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一储液箱11;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且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打开时,控制调节第二储液箱12和第1个液冷箱体10至第n个液冷箱体10的真空度,以使第二储液箱12中的冷却液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10至第n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二储液箱12,和/或依次经过第n个液冷箱体10至第1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二储液箱12。
如图2所示,m=n=2时,第一储液箱11(喷淋储液箱)通过第一阀门(阀F)与第1个液冷箱体10(喷淋箱体)连接,第2个液冷箱体10(浸没箱体)通过第二阀门(阀E)与第一储液箱11连接,第二储液箱12(浸没储液箱)通过第三阀门(阀C)连接到第2个液冷箱体10,第二储液箱12通过第四阀门(阀D)与第1个液冷箱体10连接;相应的,真空发生器30的真空口与第二储液箱12连接,可以用于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关闭且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打开时,控制调节第2个液冷箱体10、第二储液箱12和第1个液冷箱体10的真空度,以使第二储液箱12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10、换热器20和第2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二储液箱12和/或依次经过第2个液冷箱体10、换热器20和第1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二储液箱12,以实现第二储液箱12内冷却液的循环;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且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时,控制调节第2个液冷箱体10、第一储液箱11和第1个液冷箱体10的真空度,以使第一储液箱11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10、换热器20和第2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一储液箱11和/或依次经过第2个液冷箱体10、换热器20和第1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一储液箱11,以实现第一储液箱11内冷却液的循环。
进一步的,m不等于n时,第二储液箱12可以通过第十三阀门与第n个液冷箱体10连接,以根据需求实现第m个液冷箱体10至第n个液冷箱体10之间的第二储液箱12内冷却液的循环;其中,真空发生器30还可以用于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且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打开时,控制调节第二储液箱12和第m个液冷箱体10至第n个液冷箱体10的真空度,以使第二储液箱12中的冷却液经过第m个液冷箱体10至第n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二储液箱12,和/或依次经过第n个液冷箱体10至第m个液冷箱体10回流到第二储液箱1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液冷箱体10内的储液箱(如第一储液箱11和第二储液箱12)可以设置循环泵,以利用循环泵参与冷却液的循环。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储液箱11可以包括:第一循环泵,用于抽取第一储液箱11中的冷却液向第1个液冷箱体10流出;其中,第一循环泵的输出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到第1个液冷箱体10;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储液箱12可以包括:第二循环泵,用于抽取第二储液箱12中的冷却液向第2个液冷箱体10流出;其中,第二循环泵的输出口通过第三阀门连接到第2个液冷箱体10。如图2所示,第一储液箱11(喷淋储液箱)中的第一循环泵(喷淋循环泵)抽取冷却液通过打开的第一阀门(阀F)向第1个液冷箱体10流出,使第1个液冷箱体10(喷淋箱体)的喷嘴可以利用第一储液箱11中的冷却液对服务器(喷淋服务器)进行喷淋散热;第二储液箱12(浸没储液箱)中的第二循环泵(浸没循环泵)抽取冷却液通过打开的第二阀门(阀C)向第2个液冷箱体10(浸没箱体)流出,对服务器(浸没服务器)进行浸没散热。
对应的,对于本实施例中n个液冷箱体10的具体结构和各自与换热器20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有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n个液冷箱体10中的喷淋箱体可以利用喷嘴对箱体中的服务器进行喷淋散热,如图2所示,第1个液冷箱体10具体为喷淋箱体时,第1个液冷箱体10包括:用于利用第1个液冷箱体10的第一液冷交换口或第一储液箱11流出的冷却液,喷淋自身箱体中的服务器,对自身箱体中的服务器进行降温;其中,第一储液箱11通过第一阀门连接到喷嘴,第1个液冷箱体10的第一液冷交换口连接到喷嘴,第1个液冷箱体10的第一液冷交换口通过第五阀门(阀A)连接到换热器20的第一输入输出口,第1个液冷箱体10的第二液冷交换口通过第六阀门(阀B)连接到第一输入输出口,换热器20的第二输入输出口与第2个液冷箱体10连接。相应的,n=2且第2个液冷箱体10具体为浸没箱体时,第2个液冷箱体10的第一液冷交换口与换热器20的第二输入输出口连接,第2个液冷箱体10的第二液冷交换口与第一储液箱11连接,第二储液箱12与第1个液冷箱体10的第三液冷交换口连接;如图2所示,换热器20的第二输入输出口可以直接与第2个液冷箱体10的第一液冷交换口连接,第2个液冷箱体10的第二液冷交换口可以通过第二阀门(阀E)与第一储液箱11连接,第二储液箱12通过第三阀门(阀C)与第1个液冷箱体10的第三液冷交换口连接。
同样的,对于本实施例中真空发生器30与液冷箱体10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即真空管道的连接关系,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真空发生器30的数量可以为1,也可以大于1的数值。如图2所示,真空发生器30的数量为1时,真空发生器30的真空口可以依次通过第七阀门(阀G)和第八阀门(阀I)与第1个液冷箱体10连接,真空发生器30的真空口依次通过第九阀门(阀H)和第十阀门(阀J)与第2个液冷箱体10连接,真空发生器30的真空口依次通过第九阀门和第十一阀门(阀L)与第一储液箱11连接,真空发生器30的真空口依次通过第七阀门和第十二阀门(阀M)与第二储液箱12连接。
相应的,如图2所示,真空发生器30的进气口可以通过第十四阀门(阀K)连接到外部环境,以使真空发生器30启动时可以通过打开的第十四阀门吸入空气,并从排气口排出空气,使真空口形成相应的真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还可以包括流量计,用于检测流过的冷却液的流量,以利用流量计检测循环的冷却液的流量。其中,换热器20可以通过流量计与第2个液冷箱体10或第1个液冷箱体10连接;如图2所示,流量计可以设置在换热器20与第2个液冷箱体10之间,以检测第1个液冷箱体10与第2个液冷箱体10之间循环的冷却液的流量。
对应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液冷箱体10内的传感器组,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等。例如,第1个液冷箱体10还可以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1个液冷箱体10内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液箱11内的压力。第1个液冷箱体10还可以包括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其中,第一液位计用于检测第1个液冷箱体10内的液位情况,第二液位计用于检测第一储液箱11内的液位情况。第1个液冷箱体10还可以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1个液冷箱体10内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液箱11内的温度。如图2所示,第1个液冷箱体10和第2个液冷箱体10的传感器组均可以包括液位计(如喷淋液位一液位计、喷淋液位二液位计、浸没液位一液位计或浸没液位二液位计)、温度传感器(液温检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压力检测传感器),以检测检测液冷箱体10和储液箱内的压力、温度和液位情况。
相应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还可以包括:与换热器20和真空发生器30连接的处理器(如液冷散热控制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控制换热器20和真空发生器30的启停,以实现液冷散热系统中冷却液的循环。相应的处理器还可以与液冷散热系统内相应的阀门(如上述第一阀门至第十四阀门)连接,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第1个液冷箱体10具体为喷淋箱体,第2个液冷箱体10具体为浸没箱体时,在两个液冷箱体10内的服务器的配置相近的情况下,处理器可以控制阀组C、A、D、I、J、M、G、H和K打卡,其他阀组关闭,控制真空发生器30启动建立真空,控制浸没循环泵(即第二循环泵)和换热器20启动,在喷淋箱体、浸没箱体和浸没储液箱(即第二储液箱12)内的压力、温度和液位以及管路流量符合预设参数区间后,控制浸没服务器(即第2个液冷箱体内的服务器)和喷淋服务器(即第1个液冷箱体内的服务器)上电工作;也就是说,喷淋循环泵启动,冷却液从喷淋循环泵流出后进入喷嘴淋落至喷淋服务器吸热后,从阀B流出进入换热器20制冷,再流入浸没液冷箱体10冷却浸没液冷服务器后回流至喷淋储液箱,如此循环;喷淋箱体、浸没箱体和喷淋储液箱在真空发生器30的作用下可以分别处于低真空度、中真空度和高真空度,即冷却液从喷淋储液箱内流入喷淋箱体通过循环泵实现,从喷淋箱体流出到最后回流到喷淋储液箱通过真空发生器30实现,这样一来,全系统各处压力均低于大气压力,避免了系统某处发生破裂或者松动的泄露风险。
在两个液冷箱体10内的服务器的配置不同的情况下,如喷淋箱体内的服务器采用高密度CPU/GPU池化布置方案,浸没箱体内的服务器采用热流密度较低的CXL池化方案布置时,处理器可以控制阀组C、A、D、I、J、M、G、H和K打开,其余阀组关闭,控制真空发生器30和换热器20启动,控制浸没循环泵启动,使冷却液从浸没循环泵流出后进入浸没箱体冷却浸没液冷服务器,再经过换热器20制冷后低温冷却液从喷嘴淋落至喷淋服务器吸热,最后从阀D回流至浸没储液箱。此时,浸没箱体、喷淋箱体和浸没储液箱在真空发生器30的作用下可以分别处于低真空度、中真空度和高真空度;冷却液从浸没储液箱流入浸没箱体通过浸没循环泵实现,从浸没箱体流出到最后回流到浸没储液箱通过真空发生器30实现,这样一来,全系统各处压力均低于大气压力,避免了系统某处发生破裂或者松动的泄露风险,同时由于经过换热器20制冷后的温度较低冷却液先进入散热效率更高的喷淋液冷箱体10,这种情况下喷淋箱体的散热效率远高于浸没箱体,有利于实现梯级散热。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真空发生器30的设置,实现了喷淋液冷散热系统内的负压和冷却液循环,彻底解决了喷淋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液泄露风险,同时根除了由此引发的散热失效风险和潜在的火灾风险,提升了液冷散热系统的安全性,有助于液冷散热系统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并且本发明通过n个液冷箱体10的设置,将喷淋散热与其他液冷散热相融合,从而能够根据服务器部件热源特性,实现梯级合理散热。
相应于上面的系统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下文描述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与上文描述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散热启动指令。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启动指令可以为控制启动液冷散热系统进行散热的指令。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液冷散热控制设备中的处理器可以利用获取的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液冷散热系统开始散热。
具体的,对于本步骤中处理器获取散热启动指令的具体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处理器可以直接接收或生成散热启动指令,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在液冷散热控制设备的交互界面或交互按键上进行的操作,控制处理器生成散热启动指令。处理器也可以根据液冷散热系统中各液冷箱体内服务器的配置信息,生成散热启动指令;例如,处理器可以在接收到服务器启动指令后,根据服务器的配置信息,生成散热启动指令;其中,散热启动指令可以包括服务器的配置信息对应的启动模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步骤102:根据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以使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以使液冷散热系统中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至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第n个液冷箱体至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第一储液箱。
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中处理器可以根据获取的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从而使液冷散热系统中的冷却液进行循环,对液冷散热系统中的服务器进行散热。
具体的,对于本步骤中处理器根据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的具体方式,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自行设置,如处理器可以直接控制真空发生器启动,调节n个液冷箱体内的真空度和第一储液箱内的真空度,实现冷却液在第一储液箱、n个液冷箱体和换热器之间的循环。
对应的,处理器也可以先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相应的阀门打开,再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例如,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m个液冷箱体包括第二储液箱时,处理器可以根据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相应的阀门打开,并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如液冷散热系统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即m=n=2且第2个液冷箱体包括第二储液箱时,若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为常规模式,则处理器可以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一阀组打开,并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换热器和第一储液箱(喷淋储液箱)中的第一循环泵(喷淋循环泵)启动;其中,第一阀组包括第一阀门(阀F)、第二阀门(阀E)、第六阀门(阀B)、第七阀门(阀G)、第八阀门(阀I)、第九阀门(阀H)、第十阀门(阀J)和第十一阀门(阀L),第一阀组还可以包括第十二阀门(阀K);若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为喷淋优先模式,则处理器可以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二阀组打开,并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换热器和第二储液箱(浸没储液箱)中的第二循环泵(浸没循环泵)启动;其中,第二阀组包括第三阀门(阀C)、第四阀门(阀D)、第五阀门(阀A)、第七阀门(阀G)、第八阀门(阀I)、第九阀门(阀H)、第十阀门(阀J)和第十二阀门(阀M),第一阀组还可以包括第十二阀门(阀K)。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在真空发生器启动后,根据获取的传感器数据,调节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参数。如图2所示,处理器可以根据启动模式对应的传感器数据,调节真空发生器和启动模式对应的循环泵的工作参数,以调节参与冷却液循环的液冷箱体和储液箱内的压力、温度和液位以及管路流量等参数。
对应的,本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在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参数满足预设条件后,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服务器启动。例如,处理器可以在接收到服务器启动指令后,根据服务器的配置信息,生成散热启动指令;根据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相应的阀门打开,并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根据启动模式对应的传感器数据,调节真空发生器和启动模式对应的循环泵的工作参数;在各传感器数据符合各自对应的预设参数区间后,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服务器(如图2中的浸没服务器和喷淋服务器)启动。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能够利用启动的真空发生器实现液冷散热系统中冷却液的循环,并且实现了液冷散热系统内的负压,彻底解决了喷淋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液泄露风险,同时根除了由此引发的散热失效风险和潜在的火灾风险,提升了液冷散热系统的安全性,有助于液冷散热系统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并且通过n个液冷箱体的设置,将喷淋散热与其他液冷散热相融合,从而能够根据服务器部件热源特性,实现梯级合理散热。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装置,下文描述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散热启动指令;
控制模块200,用于根据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以使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以使液冷散热系统中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至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第n个液冷箱体至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第一储液箱。
可选的,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m个液冷箱体包括第二储液箱时,控制模块200可以具体用于根据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相应的阀门打开,并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
可选的,m=n=2,控制模块200可以包括:
常规散热控制子模块,用于若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为常规模式,则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一阀组打开,并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换热器和第一储液箱中的第一循环泵启动;其中,第一阀组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和第十一阀门;
梯级散热控制子模块,用于若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为喷淋优先模式,则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二阀组打开,并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换热器和第二储液箱中的第二循环泵启动;其中,第二阀组包括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和第十二阀门。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模块200根据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能够利用启动的真空发生器实现液冷散热系统中冷却液的循环,并且实现了液冷散热系统内的负压,彻底解决了喷淋液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液泄露风险,同时根除了由此引发的散热失效风险和潜在的火灾风险,提升了液冷散热系统的安全性,有助于液冷散热系统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并且通过n个液冷箱体的设置,将喷淋散热与其他液冷散热相融合,从而能够根据服务器部件热源特性,实现梯级合理散热。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设备,下文描述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设备与上文描述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液冷散热控制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器D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D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具体的,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设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该液冷散热控制设备31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3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3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342或数据344的存储介质3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332和存储介质3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3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数据处理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3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330通信,在液冷散热控制设备310上执行存储介质3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液冷散热控制设备31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3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3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3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3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
其中,液冷散热控制设备310可以具体为服务器或计算机终端。
上文所描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可以由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设备的结构实现。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真空发生器和n个液冷箱体;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至少一个所述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为喷淋散热,至少两个所述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不同;
其中,第1个液冷箱体包括用于储存冷却液的第一储液箱,第i个液冷箱体通过所述换热器与第i+1个液冷箱体连接,第n个液冷箱体与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流经的冷却液进行制冷;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分别n个所述液冷箱体和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用于控制调节所述液冷箱体和所述第一储液箱的真空度,以使所述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每个所述液冷箱体用于利用换热器或所述第一储液箱中流出的冷却液,对各自箱体中的服务器进行降温;i为小于或等于n-1的正整数;
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还包括用于储存冷却液的第二储液箱;
其中,m为大于1且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第一储液箱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连接,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第三阀门连接到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第四阀门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连接;
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打开时,控制调节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的真空度,以使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m=n;所述真空发生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打开且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关闭时,控制调节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的真空度,以使所述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打开时,控制调节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的真空度,以使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箱包括:第一循环泵,用于抽取所述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向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流出;其中,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输出口通过所述第一阀门连接到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
所述第二储液箱包括:第二循环泵,用于抽取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冷却液向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流出;其中,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输出口通过所述第三阀门连接到第m个液冷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m=n=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为喷淋散热,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包括:
喷嘴,用于利用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第一液冷交换口或第一储液箱流出的冷却液,喷淋自身箱体中的服务器,对自身箱体中的服务器进行降温;其中,所述第一储液箱通过所述第一阀门连接到所述喷嘴,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第一液冷交换口连接到所述喷嘴,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第一液冷交换口通过第五阀门连接到所述换热器的第一输入输出口,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第二液冷交换口通过第六阀门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入输出口,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输入输出口与第2个液冷箱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个液冷箱体的液冷散热方式为浸没散热;其中,所述第2个液冷箱体的第一液冷交换口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输入输出口连接,所述第2个液冷箱体的第二液冷交换口与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第二储液箱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的第三液冷交换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依次通过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依次通过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与所述第2个液冷箱体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九阀门和第十一阀门与所述第一储液箱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七阀门和第十二阀门与所述第二储液箱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m不等于n时,所述第二储液箱通过第十三阀门与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连接;
其中,所述真空发生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打开时,控制调节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的真空度,以使所述第二储液箱中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m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储液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的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启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计,用于检测流过的冷却液的流量;其中,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流量计与第2个液冷箱体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其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内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液箱内的压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还包括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
其中,所述第一液位计用于检测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内的液位情况,所述第二液位计用于检测第一储液箱内的液位情况。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内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储液箱内的温度。
14.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
获取散热启动指令;
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以使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以使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至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包括:
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相应的阀门打开,并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m=n=2,所述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相应的阀门打开,并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包括:
若所述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为常规模式,则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一阀组打开,并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换热器和第一储液箱中的第一循环泵启动;其中,所述第一阀组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和第十一阀门;
若所述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为喷淋优先模式,则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第二阀组打开,并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换热器和第二储液箱中的第二循环泵启动;其中,所述第二阀组包括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所述第七阀门、所述第八阀门、所述第九阀门、所述第十阀门和第十二阀门。
16.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散热启动指令;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以使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启动,以使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第一储液箱中的冷却液依次经过第1个液冷箱体至第n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和/或依次经过所述第n个液冷箱体至所述第1个液冷箱体回流到所述第一储液箱;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散热启动指令中的启动模式,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相应的阀门打开,并控制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的真空发生器和换热器启动。
17.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服务器的液冷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1341959.2A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5407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41959.2A CN115407848B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CT/CN2023/085273 WO2024093116A1 (zh) 2022-10-31 2023-03-30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41959.2A CN115407848B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7848A CN115407848A (zh) 2022-11-29
CN115407848B true CN115407848B (zh) 2023-03-24

Family

ID=84169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41959.2A Active CN115407848B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07848B (zh)
WO (1) WO20240931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7848B (zh) * 2022-10-31 2023-03-2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027869B (zh) * 2023-02-15 2023-07-25 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温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7707303B (zh) * 2023-12-12 2024-06-25 中通服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服务器用液冷装置
CN117979661B (zh) * 2024-03-29 2024-06-07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液冷循环供液系统及液冷循环供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0141B2 (en) * 2010-04-19 2015-04-21 Chilldyne, Inc. Computer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11365906B2 (en) * 2017-07-23 2022-06-21 Zuta-Cor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eat exchange
CN108601314A (zh) * 2018-07-09 2018-09-2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系统及流量调节方法
US10939592B2 (en) * 2019-06-14 2021-03-02 Intel Corporation Liquid cooling system with sub atmospheric pressure coolant
US11284535B2 (en) * 2019-08-30 2022-03-22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Leak mitigation in a cooling system for computing devices
CN114138084A (zh) * 2021-10-29 2022-03-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浸没式负压液冷系统
CN114867312A (zh) * 2022-05-10 2022-08-05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回收型液冷系统
CN115407848B (zh) * 2022-10-31 2023-03-2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7848A (zh) 2022-11-29
WO2024093116A1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07848B (zh) 一种服务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0225958B1 (en) Liquid cooling system for a data center
JP6650496B2 (ja) モジュール化液体冷却式サーバーシャーシ
US11006547B2 (en) Solution for precision cooling and flui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in immersion cooling
CN112635869B (zh) 用于冷却电池热管理中的功率的优化控制逻辑
US10912229B1 (en) Cooling system for high density racks with multi-function heat exchangers
CN111654995B (zh) 用于快速部署和高兼容性应用场景的it容器系统设计方案
CN104519722A (zh) 液体冷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服务器
CN108235655B (zh) 一种采用液冷散热的易插拔的服务器机柜
US1174403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ermal energy from integrated circuits
Hnayno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ew liquid cooling topology and its impact on data centres
CN113809440B (zh) 一种液冷动力电池冷却液流量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
CN208848158U (zh) 一种用于不同发热量的服务器的冷却系统
CN109085905A (zh) 一种用于不同发热量的服务器的冷却系统
CN104679195A (zh) 一种电脑散热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627956U (zh) 一种小型集成液冷散热系统
CN217692088U (zh) 激光器用冷却系统
WO2024103560A1 (zh) 液冷系统、液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17213630U (zh) 一种液冷设备壳体、液冷设备及液冷系统
CN218244250U (zh) 一种混合液冷装置
CN219372945U (zh) 一种液冷设备
CN220570866U (zh) 一种多联自然冷却型浸没式液冷系统
CN216210853U (zh) 一种主动式电脑散热系统
CN115243524B (zh) 电子设备的喷淋式液冷系统
CN208092642U (zh) 密封水冷电脑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