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3421B - 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外加菌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外加菌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03421B CN115403421B CN202211102196.6A CN202211102196A CN115403421B CN 115403421 B CN115403421 B CN 115403421B CN 202211102196 A CN202211102196 A CN 202211102196A CN 115403421 B CN115403421 B CN 1154034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rganic
- inorganic fertilizer
- bacterial
- bacteria
- w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10—Solid or semi-solid fertilisers, e.g. powders
- C05G5/12—Granules or flak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00—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5/30—Layered or coated, e.g. dust-preventing coat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外加菌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包括:有机A料和有机B料,其中,有机A料包括聚乙烯醇和/或聚乙二醇;有机B料包括乙二醇、聚γ‑谷氨酸、壳聚糖、聚乙烯醚、十二烷基酰胺、硼砂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之一。该外加菌助剂能够将菌包裹并粘附在肥料颗粒表面,为其中的活菌提供生存所需微环境,减少或消除肥料及外部环境对活菌的不利影响,保护并维持菌的活性,优化了活菌生存环境,进而提高了活菌的存活率,且用该外加菌助剂制备的外加菌无机肥料中活菌存活率高,将其存储24个月后,活菌保留率仍不低于70%,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复合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外加菌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肥料不但能增进土壤肥力,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改善作物品质、增强植物抗病和抗逆性、减少化肥施用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微生物在农业上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国际上已有70多个国家生产、应用和推广含微生物的肥料。
目前市场上的微生物肥料大多仍以有机肥为主要载体,特别是高活菌数的微生物肥料。以无机肥为载体的微生物肥料非常少,特别是以高无机养分含量无机肥为载体,同时具有高有效活菌数的肥料基本未见报道。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微生物在高无机盐浓度环境下,水会从细菌中分离出来,以平衡细胞膜两边的盐浓度,从而导致微生物脱水死亡。业界普遍认为,当肥料中无机总养分含量(N%+P2O5%+K2O%)超过25%时,功能菌在其中很难存活。因此,现有的活菌无机肥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外加菌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能够将菌包裹并粘附在肥料颗粒表面,为其中的活菌提供生存所需微环境,减少或消除肥料及外部环境对活菌的不利影响,保护并维持菌的活性,优化了活菌生存环境,进而提高了活菌的存活率;且用该外加菌助剂制备的外加菌无机肥料中的活菌存活率高,将其存储24个月后,活菌保留率仍不低于70%,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包括:有机A料和有机B料,
其中,所述有机A料包括聚乙烯醇和/或聚乙二醇;
所述有机B料包括乙二醇、聚γ-谷氨酸、壳聚糖、聚乙烯醚、十二烷基酰胺、硼砂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上述包括有机A料和有机B料的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有机A料包括聚乙烯醇和/或聚乙二醇,其主要作用把菌粘结在肥料颗粒表面,同时在颗粒表面形成比较致密的膜,使菌与肥料及菌与外部环境的隔离,减少或消除肥料内的物质及外部环境对菌的影响;有机B料包括乙二醇、聚γ-谷氨酸、壳聚糖、聚乙烯醚、十二烷基酰胺、硼砂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为包覆于两层膜之间的活菌提供生存微环境(比如维持其生存的适量水分、营养物质或具有保护修复功能的基团等),保护并维持菌的活性;有机A料和有机B料共同用于无机肥料外加菌助剂时,既能将菌粘附于肥料颗粒表面,又能将菌包覆于其中,为菌提供保护功能。由此,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能够将菌包裹并粘附在肥料颗粒表面,为其中的活菌提供生存所需微环境,减少或消除肥料及外部环境对活菌的不利影响,保护并维持菌的活性,优化了活菌生存环境,进而提高了活菌的存活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有机A料和所述有机B料的总重量,各组分含量满足下列至少之一:所述聚乙烯醇占0-75重量份、所述聚乙二醇占0-70重量份、所述乙二醇占0-50重量份、所述聚γ-谷氨酸占0-50重量份、所述壳聚糖占0-30重量份、所述聚乙烯醚占0-10重量份、所述十二烷基酰胺占0-5重量份、所述硼砂占0-10重量份、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占0-20重量份。由此,可以提高无机肥料中活菌的存活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有机A料和所述有机B料的总重量,各组分含量满足下列至少之一,所述聚乙烯醇占10-40重量份、所述聚乙二醇占30-70重量份、所述乙二醇占5-20重量份;所述聚γ-谷氨酸占10-30重量份;所述壳聚糖占2-10重量份;所述聚乙烯醚占0-5重量份;所述十二烷基酰胺占0-5重量份;所述硼砂占5-10重量份;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占3-10重量份。由此,可以提高无机肥料中活菌的存活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A料包括聚乙烯醇和/或聚乙二醇,所述有机B料包括乙二醇、聚乙烯醚、硼砂、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之一。由此,可以提高无机肥料中活菌的存活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有机A料和所述有机B料的总重量,所述外加菌助剂包括聚乙烯醇10-40重量份、聚乙二醇30-70重量份、乙二醇5-10重量份、聚乙烯醚0-5重量份、硼砂5-10重量份、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3-10重量份。由此,可以提高无机肥料中活菌的存活率。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外加菌无机肥料。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外加菌无机肥料包括:
无机肥料颗粒;
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包覆在所述无机肥料颗粒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
活菌层,所述活菌层包覆在所述第一有机层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
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包覆在所述活菌层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或所述第二有机层包括上述外加菌助剂。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外加菌无机肥料,在无机肥料颗粒表面上包覆第一有机层,然后在第一有机层表面上包覆活菌层,最后在活菌层表面上包覆第二有机层,并且第一有机层和/或第二有机层包括上述外加菌助剂,即通过第一有机层将无机肥料和活菌隔开,避免了活菌直接接触无机肥料颗粒,克服了活菌在无机肥料表面很难存活的问题,并且在活菌层表面上包覆第二有机层,第二有机层将活菌与外界环境隔离,降低外界环境中的紫外线、杂菌、污染物等有害因素对活菌存活率的影响,即通过第一有机层和第二有机层形成的密闭空间,优化了活菌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活菌的存活率。由此,该外加菌无机肥料中的活菌存活率高,将其存储24个月后,活菌保留率仍不低于70%,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外加菌无机肥料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机肥料颗粒、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活菌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的质量比为100:(0.002~0.04):(0.4~0.8):(0.002~0.06),较佳地,所述无机肥料颗粒、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活菌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的质量比为100:(0.006~0.04):(0.4~0.8):(0.006~0.06)。由此,可以提高外加菌无机肥料中活菌的存活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机肥料颗粒的无机总养分含量为45%~4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菌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固氮菌中的至少之一。由此,可以提高外加菌无机肥料中活菌的存活率。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上述外加菌无机肥料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1)在无机肥料颗粒表面喷涂包括有机A料和有机B料的第一有机浆料,以便在所述无机肥料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包覆第一有机层;
(2)在所述第一有机层表面喷涂菌粉,以便在所述第一有机层至少部分表面上包覆活菌层;
(3)在所述活菌层表面上喷涂包括有机A料和有机B料的第二有机浆料,以便在所述活菌层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包覆第二有机层;
其中,所述第一有机浆料和/或所述第二有机浆料包括上述外加菌助剂。
由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制备得到上述活菌存活率高的外加菌无机肥料,并且该外加菌无机肥料存储24个月后,活菌保留率仍不低于70%,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备外加菌无机肥料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有机浆料和所述第二有机浆料均包括所述外加菌助剂。由此,可以提高外加菌无机肥料中活菌的存活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步骤(1)中,所述第一有机浆料中的所述有机A料和所述有机B料总的质量浓度为0.1~10%。由此,可以提高外加菌无机肥料中活菌的存活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步骤(3)中,所述第二有机浆料中的所述有机A料和所述有机B料总的质量浓度为0.1~10%。由此,可以提高外加菌无机肥料中活菌的存活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外加菌无机肥料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外加菌无机肥料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外加菌无机肥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人基于下列发现完成的:活菌在无机肥料中的存活率非常低,特别是无机肥料中的无机总养分含量大于25%时,主要是因为在高无机总养分环境下,微生物细胞失水,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所以活菌很难在高无机总养分环境下存活,活菌在无机肥料中的低存活率限制了微生物无机肥的应用。
为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包括:有机A料和有机B料,有机A料包括聚乙烯醇和/或聚乙二醇,有机B料包括乙二醇、聚γ-谷氨酸、壳聚糖、聚乙烯醚、十二烷基酰胺、硼砂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之一。
发明人发现,有机A料能够把菌粘结在肥料颗粒表面,同时在颗粒表面形成比较致密的膜,使菌与肥料及菌与外部环境的隔离,减少或消除肥料内的物质及外部环境对菌的影响;有机B料能够为包覆于两层膜之间的活菌提供生存微环境(比如维持其生存的适量水分、营养物质或具有保护修复功能的基团等),保护并维持菌的活性;有机A料和有机B料共同用于无机肥料外加菌助剂时,既能将菌粘附于肥料颗粒表面,又能将菌包覆于其中,为菌提供保护功能。由此,采用本申请的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不仅可以将菌包裹并粘附在肥料颗粒表面,减少或消除肥料及外部环境对活菌的不利影响,还可以为其中的活菌提供生存所需微环境,保护并维持菌的活性,进而提高了活菌的存活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有机A料和有机B料的组成进行任意搭配,并且搭配的外加菌助剂中,基于有机A料和有机B料的总重量,各组分含量满足下列至少之一:聚乙烯醇占0-75重量份、聚乙二醇占0-70重量份、乙二醇占0-50重量份、聚γ-谷氨酸占0-50重量份、壳聚糖占0-30重量份、聚乙烯醚占0-10重量份、十二烷基酰胺占0-5重量份、硼砂占0-10重量份、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占0-20重量份。优选地,基于有机A料和有机B料的总重量,各组分含量满足下列至少之一:聚乙烯醇占10-40重量份、聚乙二醇占30-70重量份、乙二醇占5-20重量份、聚γ-谷氨酸占10-30重量份、壳聚糖占2-10重量份、聚乙烯醚占0-5重量份、十二烷基酰胺占0-5重量份、硼砂占5-10重量份、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占3-1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搭配的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中有机A料包括聚乙烯醇和/或聚乙二醇,有机B料包括乙二醇、聚乙烯醚、硼砂、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之一。发明人发现,上述组合相较于其它组合能够更好地提高活菌保留率。进一步地,基于有机A料和有机B料的总重量,外加菌助剂包括下列之一:聚乙烯醇占10-40重量份、聚乙二醇占30-70重量份、乙二醇占5-20重量份、聚γ-谷氨酸占10-30重量份、壳聚糖占2-10重量份、聚乙烯醚占0-5重量份、十二烷基酰胺占0-5重量份、硼砂占5-10重量份、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占3-10重量份。发明人发现,若有机A料含量过高,则会导致有机B料含量过低,从而导致助剂的保护功能降低,从而不能较好地提升活菌保留率;若有机B料含量过高,则会导致有机A料含量过低,从而导致助剂的粘附及成膜能力降低,同样不能较好地提升活菌保留率。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外加菌无机肥料。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外加菌无机肥料包括无机肥料颗粒100、第一有机层200、活菌层300和第二有机层400,其中,第一有机层200和/或第二有机层400包括上述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
需要说明的是,无机肥料颗粒100是本领域常规的肥料,本申请不对无机肥料的具体类型进行限定,只要是符合无机肥料标准且呈颗粒状即可,对肥料颗粒的粒径也不做限定。具体地,本申请采用的无机肥料颗粒的无机总养分(N%+P2O5%+K2O%)含量为45%~48%。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有机层200包覆在无机肥料颗粒100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活菌层300包覆在第一有机层200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优选地,在整个无机肥料颗粒100的表面上包覆第一有机层200,并且第一有机层200包括上述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发明人发现,在无机肥料颗粒100表面上包覆包括上述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的第一有机层200,然后在第一有机层200表面上包覆活菌层300,即通过第一有机层200将无机肥料颗粒100和活菌层300之间隔开,避免了活菌直接接触无机肥料颗粒100,并且第一有机层200中的外加菌助剂不仅为活菌提供生存所需养分,还优化了活菌生存环境,从而克服了活菌在无机肥料表面很难存活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活菌层300中的活菌是本领域常规菌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具体的菌种进行选择,例如活菌包括但不限于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固氮菌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有机层400包覆在活菌层300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优选在活菌层300整个表面上均包覆第二有机层400,并且第二有机层400包括上述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即利用第二有机层400将活菌与外界环境隔离,降低外界环境中的紫外线、杂菌、污染物等有害因素对活菌存活率的影响,通过包括上述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的第一有机层200和包括上述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的第二有机层400形成的密闭空间,不仅为活菌提供生存所需养分,还优化了活菌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活菌的存活率。由此,该外加菌无机肥料中的活菌存活率高,并且将其存储24个月后,活菌保留率仍不低于70%,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有机层200和第二有机层400均包括上述外加菌助剂,第一有机层200和第二有机层400中的外加菌助剂中的各物料类型和各组分的添加量可以相同或不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对第一有机层200和第二有机层400的物料类型和各组分的添加量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无机肥料颗粒100、第一有机层200、活菌层300和第二有机层400的质量比为100:(0.002~0.04):(0.4~0.8):(0.002~0.06),较佳地,所述无机肥料颗粒、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活菌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的质量比为100:(0.006~0.04):(0.4~0.8):(0.006~0.06)。发明人发现,若第一有机层的质量占比较高,则会导致助剂用量增加,相较于肥料而言,有机料的价格很高,从而会导致助剂成本较高,若第一有机层的质量占比较低,则不能在肥料颗粒表面形成足够致密的保护膜,不能起到足够好的隔离作用,同时也会降低助剂的粘附能力,不能够粘结足够数量的菌;若活菌层的质量占比较高,则会导致助剂用量增加,而助剂是以溶液形式加入到肥料之中,助剂的溶解度是有限度的且非常低,必然会导致带入的水分较多,导致肥料颗粒强度较低,若活菌层的质量占比较低,则不能满足肥料加菌的数量要求;若第二有机层的质量占比较高,则同样会导致助剂成本较高,若第二有机层的质量占比较低,则不能在菌的表面形成足够致密的保护膜,不能将第一有机层未能粘附到的菌粉两次粘附到肥料颗粒上,也不能做到菌与外部环境的有效隔离。由此,采用本申请的无机肥料颗粒100、第一有机层200、活菌层300和第二有机层400的质量比为100:(0.006~0.04):(0.4~0.8):(0.006~0.06)的外加菌无机肥料,可以提高活菌的存活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同样适用于该外加菌无机肥料,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上述外加菌无机肥料的方法。参考图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S100:在无机肥料颗粒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包覆第一有机层
该步骤中,在无机肥料颗粒表面喷涂包括上述外加菌助剂的第一有机浆料,具体地,将组成外加菌助剂的有机A料和有机B料混合溶解于水中,得到有机A料和有机B料总量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1~10%的第一有机浆料,然后将第一有机浆料通过压力泵从喷嘴喷出,均匀喷涂在无机肥料颗粒表面上,即可在无机肥料颗粒表面包覆第一有机层。
S200:在第一有机层至少部分表面上包覆活菌层
该步骤中,将菌粉通过压力泵从喷嘴喷出,包覆在第一有机层的表面上。由于S100中形成的第一有机层具有一定的粘性,菌粉可以均匀稳固的粘附在第一有机层上。由此,在无机肥料颗粒表面上包覆包括上述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的第一有机层,然后在第一有机层表面上包覆活菌层,即通过第一有机层将无机肥料颗粒和活菌之间隔开,避免了活菌直接接触无机肥料颗粒,并且第一有机层200中的外加菌助剂不仅为活菌提供生存所需养分,还优化了活菌生存环境,从而克服了活菌在无机肥料表面很难存活的问题。
S300:在活菌层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包覆第二有机层
该步骤中,在活菌层表面上喷涂包括上述外加菌助剂的第二有机浆料,具体地,将组成外加菌助剂的有机A料和有机B料混合溶解于水中,得到有机A料和有机B料总量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1~10%的第二有机浆料,然后将第二有机浆料通过压力泵从喷嘴喷出,均匀喷涂在活菌层表面上,即可在活菌层表面形成第二有机层。由此,在活菌层表面上包覆包括上述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的第二有机层,第二有机层将活菌与外界环境隔离,降低外界环境中的紫外线、杂菌、污染物等有害因素对活菌存活的影响,即通过包括上述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的第一有机层和包括上述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的第二有机层形成的密闭空间,不仅为活菌提供生存所需养分,还优化了活菌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活菌的存活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00中第一有机浆料和S300中第二有机浆料中外加菌助剂组成可以相同或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喷涂第一有机浆料和第二有机浆料的喷涂方式是本领域常规的方式,只要能实现喷涂均匀即可,对具体的喷涂方式或喷涂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例如,如图3所示,本申请采用滚筒喷涂装置,无机肥料颗粒10从滚筒20入口30进入滚筒20后,滚筒20倾斜放置,且持续滚动,从而使无机肥料颗粒10从滚筒20入口30处向出口40处匀速移动。具体的无机肥料颗粒10首先通过有机浆料管道60上的喷嘴61,从喷嘴61喷出的第一有机浆料会在无机肥料颗粒10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具有粘性的第一有机层,随着无机肥料颗粒10的移动经过菌粉管道50上的菌粉喷嘴51下部时,喷嘴51把菌粉喷出并粘附于第一有机层表面上,当无机肥料颗粒10继续移动至有机浆料管道60上的喷嘴62下方时。喷嘴62喷出第二有机浆料,从而在活菌层的表面上形成第二有机层,最终得到本申请的外加菌无机肥料。本领域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有机浆料和第二有机浆料是相同,如果需要第一有机浆料和第二有机浆料不同,可以再设置另一个浆料管道,用于喷涂第二有机浆料,此处不再赘述。
由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制备得到上述活菌存活率高的外加菌无机肥料,并且将该外加菌无机肥料存储24个月后,活菌保留率仍不低于70%,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针对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和外加菌无机肥料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同样适用于制备该外加菌无机肥料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至实施例11的外加菌无机肥料的制备:将有机A料和有机B料混合溶解于水中,使有机A料和有机B料总量在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1~10%,配置成有机浆料,其中上述有机浆料即用于第一有机浆料,也用于第二有机浆料。将上述有机浆料通过压力泵从喷嘴喷出,喷涂在无机肥料颗粒表面上,在无机肥料颗粒表面形成第一有机层。然后将菌粉通过压力泵从喷嘴喷出,包覆在上述第一有机层的表面上,形成活菌层。最后将上述有机浆料喷涂在上述活菌层上,形成第二有机层,最终制备得到外加菌无机肥料。
实施例1至实施例11的具体制备条件见表1。
表1
注:E-无机肥料颗粒质量;F-第一有机层质量;C-活菌层;D-第二有机层质量;
质量浓度为第一有机浆料或第二有机浆料中有机A料和有机B料总量在第一有机浆料或第二有机浆料中的质量浓度。
对比例1
所用肥料为总无机养分含量45%的颗粒型肥料,用常规肥料防结油代替上述实施例1-11中的助剂溶液,并将其配置为第一有机浆料和第二有机浆料,所用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各层质量比为E:F:C:D=100:0.2:0.4:0.2,实际添加活菌数为7.9亿/g。加菌完成后立即检测有效活菌粉为3.0亿/g,计算初始保留率38.0%;放置24个月后检测有效活菌数为1.2亿/g,计算活菌保留率为15.2%。
对比例2
所用肥料为总无机养分含量48%的颗粒型肥料,所用助剂包括聚丙烯酰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60:30:10(质量比)代替上述实施例1-11中的助剂溶液,并将其配置为第一有机浆料和第二有机浆料,各层质量比为E:F:C:D=100:0.004:0.4:0.004,实际添加活菌数为7.9亿/g,加菌完成后立即检测有效活菌粉为4.6亿/g,计算初始保留率58.2%,放置24个月后检测有效活菌数为3.1亿/g,计算活菌保留率39.2%。
将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2制备的无机肥颗粒放置24个月后,测其活菌率。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初始保留率(%) | 24个月货架期有效活菌数(亿/g) | 活菌保留率% | |
实施例1 | 90.5 | 5.6 | 70.9 |
实施例2 | 97.2 | 6.0 | 75.9 |
实施例3 | 98.6 | 6.2 | 78.5 |
实施例4 | 98.6 | 6.4 | 81.0 |
实施例5 | 98.1 | 6.5 | 82.3 |
实施例6 | 98.8 | 6.7 | 84.8 |
实施例7 | 95.9 | 6.8 | 86.0 |
实施例8 | 96.8 | 6.7 | 85.0 |
实施例9 | 95.5 | 6.3 | 79.7 |
实施例10 | 96.2 | 6.5 | 81.6 |
实施例11 | 97.9 | 6.5 | 82.2 |
对比例1 | 38.0% | 1.2 | 15.2 |
对比例2 | 58.2 | 3.1 | 39.2 |
初始保留率值为将外加菌无机肥料制备好后,测其菌的存活数量和理论加入菌的数量的比值。
从表2可看出,实施例1-11外加菌无机肥料在放置24个月后,其活菌保留率均在70%以上,而对比例1-2的外加菌无机肥料在放置24个月后,其活菌保留率远低于实施例1-11的活菌保留率,说明采用本申请的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制备得到的外加菌无机肥料具有更高的活菌保留率。
同时,通过实施例9、10、11分别与实施例1、2、3的对比可发现,在有机A料中,聚乙烯醇与聚乙二醇配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两者配合所取得的效果比单独使用等量单一组份所取得的效果好,配合使用所得到的加菌肥料的活菌保留率比使用单一组份所得到的加菌肥料的活菌保留率明显提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肥料颗粒的无机总养分含量为45%~48%,所述外加菌助剂包括:有机A料和有机B料,
所述外加菌助剂总重量为100重量份,其中,所述有机A料包括10-75重量份聚乙烯醇和/或30-70重量份聚乙二醇;
所述有机B料包括5-20重量份乙二醇、10-30重量份聚γ-谷氨酸、2-10重量份壳聚糖、0-5重量份聚乙烯醚、0-5重量份十二烷基酰胺、5-10重量份硼砂和3-10重量份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两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菌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A料包括聚乙烯醇和/或聚乙二醇,所述有机B料包括乙二醇、聚乙烯醚、硼砂、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加菌助剂,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有机A料和所述有机B料的总重量,所述外加菌助剂包括聚乙烯醇10-40重量份、聚乙二醇30-70重量份、乙二醇5-10重量份、聚乙烯醚0-5重量份、硼砂5-10重量份、乙烯基吡咯烷酮及醋酸乙烯酯共聚物3-10重量份。
4.一种外加菌无机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机肥料颗粒;
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包覆在所述无机肥料颗粒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
活菌层,所述活菌层包覆在所述第一有机层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
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包覆在所述活菌层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加菌助剂;
所述无机肥料颗粒、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活菌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的质量比为100:(0.002~0.04):(0.4~0.8):(0.002~0.06);
所述第一有机层是通过在所述无机肥料颗粒表面喷涂第一有机浆料形成的,所述第一有机浆料中的所述有机A料和所述有机B料总的质量浓度为0.1~10%;
所述第二有机层是通过在所述活菌层表面上喷涂第二有机浆料形成的,所述第二有机浆料中的所述有机A料和所述有机B料总的质量浓度为0.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加菌无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肥料颗粒、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活菌层和所述第二有机层的质量比为100:(0.006~0.04):(0.4~0.8):(0.006~0.0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加菌无机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菌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固氮菌中的至少之一。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外加菌无机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无机肥料颗粒表面喷涂第一有机浆料,以便在所述无机肥料颗粒的至少部分表
面上包覆第一有机层;
(2)在所述第一有机层表面喷涂菌粉,以便在所述第一有机层至少一部分表面上包覆
活菌层;
(3)在所述活菌层表面上喷涂第二有机浆料,以便在所述活菌层的至少部分表面上包
覆第二有机层;
其中,所述第一有机浆料和所述第二有机浆料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加菌助剂;
所述第一有机浆料中的所述有机A料和所述有机B料总的质量浓度为0.1~10%;
所述第二有机浆料中的所述有机A料和所述有机B料总的质量浓度为0.1~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02196.6A CN115403421B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外加菌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02196.6A CN115403421B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外加菌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03421A CN115403421A (zh) | 2022-11-29 |
CN115403421B true CN115403421B (zh) | 2023-09-22 |
Family
ID=84166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02196.6A Active CN115403421B (zh) | 2022-09-09 | 2022-09-09 | 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外加菌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403421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0434A (zh) * | 2010-10-12 | 2011-05-04 | 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菌剂包裹法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
CN102838413A (zh) * | 2012-08-22 | 2012-12-26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一种三元缓释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48188A (zh) * | 2016-12-28 | 2017-05-31 |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883033A (zh) * | 2017-03-18 | 2017-06-23 | 广州聚禅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29111A (zh) * | 2018-04-03 | 2018-07-27 | 广东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用微生物菌剂高存活的高养分化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41712A (zh) * | 2018-03-19 | 2018-07-31 | 中化农业(临沂)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含微生物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437009A (zh) * | 2019-08-08 | 2019-11-12 | 亳州司尔特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颗粒生物有机肥 |
CN111285723A (zh) * | 2020-02-26 | 2020-06-16 | 江苏思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提高生物有机肥中菌种存活率的复合助剂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747785A (zh) * | 2020-06-05 | 2020-10-09 | 中化农业生态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CN113896576A (zh) * | 2021-10-25 | 2022-01-07 | 中化农业(临沂)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用于肥料外加菌的组合物和提高微生物肥料中活菌数的方法 |
-
2022
- 2022-09-09 CN CN202211102196.6A patent/CN1154034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0434A (zh) * | 2010-10-12 | 2011-05-04 | 上海绿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菌剂包裹法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
CN102838413A (zh) * | 2012-08-22 | 2012-12-26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一种三元缓释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48188A (zh) * | 2016-12-28 | 2017-05-31 |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883033A (zh) * | 2017-03-18 | 2017-06-23 | 广州聚禅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41712A (zh) * | 2018-03-19 | 2018-07-31 | 中化农业(临沂)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含微生物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29111A (zh) * | 2018-04-03 | 2018-07-27 | 广东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用微生物菌剂高存活的高养分化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437009A (zh) * | 2019-08-08 | 2019-11-12 | 亳州司尔特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颗粒生物有机肥 |
CN111285723A (zh) * | 2020-02-26 | 2020-06-16 | 江苏思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提高生物有机肥中菌种存活率的复合助剂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747785A (zh) * | 2020-06-05 | 2020-10-09 | 中化农业生态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CN113896576A (zh) * | 2021-10-25 | 2022-01-07 | 中化农业(临沂)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用于肥料外加菌的组合物和提高微生物肥料中活菌数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03421A (zh) | 2022-1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67563B (zh) | 一种玉米微生物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62374C (zh) | 由包膜与末包膜肥料颗粒组成的颗粒混合物 | |
CN100396183C (zh) | 一种防治黑穗病的种衣剂 | |
CN101511964B (zh) | 用于分配装置的密封件 | |
CN104557260A (zh) | 一种涂硫包膜缓释化肥的制备方法 | |
CN104770409B (zh) | 一种天然植物质选择性抑藻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403421B (zh) | 用于无机肥料的外加菌助剂、外加菌无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330088A (zh) | 固体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A1328599C (en) | Dithiocarbamate compositions having increased rain fastness | |
EP0187341A1 (en) | Coated seed and method of coating seeds | |
CN110498707B (zh) | 一种具备囊状结构的精油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896576B (zh) | 用于肥料外加菌的组合物和提高微生物肥料中活菌数的方法 | |
CN103053557A (zh) | 一种杀虫防病悬浮种衣剂 | |
CN106591165B (zh) | 二氯喹啉酸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制剂和修复方法 | |
CN105623551A (zh) | 一种壁纸用抗菌防霉淀粉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981603B (zh) | 一种小麦用包膜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028914B (zh) | 一种高粘着力pe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34508B (zh) | 一种杀虫防病悬浮种衣剂 | |
Herbert | Application of latex emulsion polymers in seed coating technology | |
CN106866312B (zh) | 一种微生物芽孢在高盐分肥料产品中的保活方法及其产品 | |
CN114292650A (zh) | 一种沙地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554234A (zh) | 高效低毒玉米种衣剂 | |
CN114027323A (zh) | 一种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组合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0981602B (zh) | 一种水稻用包膜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US11370721B2 (en) | Functional particles for delivery of beneficial agricultural componen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