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6049A - 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6049A
CN115396049A CN202110574288.3A CN202110574288A CN115396049A CN 115396049 A CN115396049 A CN 115396049A CN 202110574288 A CN202110574288 A CN 202110574288A CN 115396049 A CN115396049 A CN 115396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ibration
antenna
determining
antenna array
antenna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42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璟
章勇
郑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42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60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6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60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2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ransmit antennas, e.g. of the amplitude or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本申请的方法,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能够基于空口反馈实现天线校准,不需要硬件校准网络,能在有效降低校准成本的前提下,较好的实现天线阵列校准,提升下行发送性能。

Description

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多天线技术是5G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5G无线通信系统利用用户的下行测量和反馈可以得到经过量化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下行信道信息,从而计算出预编码矩阵。由于协议规定的预编码矩阵是考虑了天线阵列的特定结构,当下行天线阵列没有校准的时候下行预编码的性能会受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可选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PMI,所述PMI包含同一极化方向上的天线的相位差异的信息,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
当满足第一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所述反馈周期与所述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使用所述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CQI,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当满足第二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所述反馈周期与所述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使用所述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可选地,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
将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作为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通过所述天线组,向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所述天线阵列包含4个天线且所述4个天线组成2个极化天线对,则将所述4个天线作为一个天线组,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所述校准终端为用于对所述天线组进行校准的终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所述天线阵列中天线的数量大于4,则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所述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
其中,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在同一天线组中,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直接关联;
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对不在同一天线组中,且所述任一极化天线和所述参考天线均与第一天线对直接关联,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所述参考天线间接关联;
若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第二天线对间接关联,且所述第二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所述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所述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包括:
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每一所述天线组均包含所述参考天线对。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每一所述天线组分别确定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每一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不同的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不同;
或者,
确定所述多个天线组共用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共用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使用所述共用的校准终端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对每一所述天线组进行校准。
可选地,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其中每一所述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每一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对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进行基于时间的卡尔曼滤波处理,确定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根据每一所述终端对应的信噪比,对每一所述终端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平均,确定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任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为预设相位差系数中的一个,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在所述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并根据在所述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对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和,得到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其中每一所述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
根据当前时刻每一所述PMI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对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加权求和,得到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可选地,所述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之前,还包括:
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与上一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还包括:
将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与上一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所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可选地,所述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两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每一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一个极化方向的天线上,不同的两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可选地,所述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所述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在不同的时段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宽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所述宽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或者,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天线阵列在各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包括:
对所述阵列天线当前使用的校准因子和所述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
使用所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天线进行校准。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校准的装置,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可选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PMI,所述PMI包含同一极化方向上的天线的相位差异的信息,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
当满足第一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所述反馈周期与所述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使用所述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CQI,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当满足第二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所述反馈周期与所述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使用所述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可选地,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
将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作为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通过所述天线组,向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所述天线阵列包含4个天线且所述4个天线组成2个极化天线对,则将所述4个天线作为一个天线组,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所述校准终端为用于对所述天线组进行校准的终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所述天线阵列中天线的数量大于4,则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所述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
其中,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在同一天线组中,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直接关联;
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对不在同一天线组中,且所述任一极化天线和所述参考天线均与第一天线对直接关联,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所述参考天线间接关联;
若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第二天线对间接关联,且所述第二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所述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所述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包括:
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每一所述天线组均包含所述参考天线对。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每一所述天线组分别确定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每一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不同的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不同;
或者,
确定所述多个天线组共用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共用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使用所述共用的校准终端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对每一所述天线组进行校准。
可选地,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其中每一所述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每一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对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进行基于时间的卡尔曼滤波处理,确定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根据每一所述终端对应的信噪比,对每一所述终端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平均,确定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任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为预设相位差系数中的一个,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在所述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并根据在所述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对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和,得到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其中每一所述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
根据当前时刻每一所述PMI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对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加权求和,得到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可选地,所述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之前,还包括:
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与上一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还包括:
将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与上一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所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可选地,所述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两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每一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一个极化方向的天线上,不同的两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可选地,所述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所述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在不同的时段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宽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所述宽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或者,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天线阵列在各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包括:
对所述阵列天线当前使用的校准因子和所述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
使用所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天线进行校准。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校准的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天线校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校准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另一方面,本申请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另一方面,本申请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能够基于空口反馈实现天线校准,不需要硬件校准网络,能在有效降低校准成本的前提下,较好的实现天线阵列校准,提升下行发送性能。
应当理解,上述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校准估计通路的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流程图;
图3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4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8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8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常规的天线校准方法是对天线阵列进行硬件自校准,硬件自校准要求设备具备校准网络硬件,虽然精度高成本也高。当需要校准的天线数目较小时,本身预编码矩阵进行赋形的空间颗粒度就比较大,精准校准带来的增益可能会被预编码的量化损失抵消,进行硬件自校准必要性低,造成校准成本的浪费。
对天线进行硬件自校准时,网络设备需要具备专门的校准通路,并利用该校准通路对收发天线分别进行校准。示例性地,以下行发送校准为例,用于硬件自校准的校准估计通路可以如图1所示。下面结合图1,对校准估计通路的各部分功能进行如下说明:
内校准环路:校准序列经过有源通道A(如PA(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 ifier)等有源器件),无源通道C(耦合通道)和有源通道D(校准通道,各待测通道共用),到达校准估计模块,校准估计模块估计出综合通道A+C+D的幅相特性,得到内校准因子Cinner,内校准因子等效于综合通道(-A-C-D)的特性。
外校准环路:使用发送校准序列,经过有源通道A,无源通道B(如无源滤波器、天线阵子等),经OTA(Over-the-Air Technology,空中下载技术)发射,到达接收探头,接入测试仪表。测试仪表同时接收多个通道(至少两个通道)的信号,估计出通道间相位(和/或幅度)差异,测量结果为通道B-C的幅相特性,从而得到外校准因子Couter,等效于(-B+C)的特性。
联合校准因子:将内校准因子Cinner和外校准因子Couter结果相结合,得到联合校准因子CAC,tot:CAC,tot=Cinner·Couter,等效通道为(-A-C-D)+(-B+C)=(-A-B-D),即联合校准因子可以补偿通道(A+B)之间的差异,并额外引入通道D的特性。由于校准通道D为公用通道,不会引入通道间差异,因此不影响校准效果。
硬件自校准方案的优点是精度高,并且受空口传播环境影响小,缺点是成本高影响产品竞争力。
通常,若各通道硬件稳定性较好,变化范围小,则可以通过出厂测试,得到各个通道之间不同RB(Resource Block,资源块)(或其他分辨率)的相位差异,计算各个通道的固定校准因子并存储下来,对天线进行校准补偿。
出厂校准虽然不需要硬件校准网络,但成本也比较高,因为校准因子是硬件器件特性强相关,要每个产品都测试到。另外,出厂校准的系数是一次性测试,当校准误差随着外界条件变化时效果不可控。
本申请提供了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基于空口反馈实现天线校准,不需要硬件校准网络,能在有效降低校准成本的前提下,较好的实现天线阵列校准,提升下行发送性能。
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其他用于进行天线校准的设备,本实施例以网络设备为例进行示例性地说明,本实施例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1、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其中,天线阵列是指待校准天线的天线阵列。
校准终端是指用于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选择的多个校准终端。
本实施例中,基于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来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首先,网络设备通过待校准的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使得校准终端能够向网络设备反馈CSI。
步骤S102、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网络设备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CSI,来对天线之间的校准误差因子进行训练估计天线的校准因子。
示例性地,利用CSI反馈来进行天线校准至少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种可能的方式为基于PMI(Precoding Matrix Index,预编码码本索引)反馈的校准方案:利用PMI反馈来校准天线,确定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
第二种可能的方式为利用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盲试的校准方案:网络设备盲试多组校准因子,利用CSI反馈来确定哪一组校准因子更好。
第三种可能的方式为:结合第一种可能的方式和第二种可能的方式,分别通过前述两种方式对天线阵列进行两次校准,确定最终的校准因子。此处对于两种方式的先后顺序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可以先基于PMI反馈进行第一次校准,根据第一次校准的结果确定数量较少的校准因子的组合,再利用CQI盲试较少的组合,确定最终的校准因子,提升校准精度。
步骤S103、根据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在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基于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能够基于空口反馈实现天线校准,不需要硬件校准网络,能在有效降低校准成本的前提下,较好的实现天线阵列校准,提升下行发送性能。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PMI反馈的校准方案,其中,信道状态信息包含PMI,PMI包含同一极化方向上的天线的相位差异的信息,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本实施例,计算两个极化天线阵内部相位差的差异值,使得最终补偿后两个极化方向的天线阵相位趋向拉齐,提升码本赋形增益。
由于空口校准的开销与复杂度都随天线端口的增加而大幅增加,所以在较小的天线数目下做空口校准比较合适。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可以应用于4TR(Transmitter and Receiver,收发组件)和8TR双极化天线阵的场景,并且物理天线与天线端口(port)为一一映射。
示例性地,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4TR基站天线结构如图3a所示,FDD 8TR基站天线结构如图3b和图3c所示。图3a,图3b和图3c中,天线0和天线1、天线2和天线3、天线4和天线5、天线6和天线7分别各为一组正交极化天线。
本申请提出的天线校准的方法基于空口反馈,主要是通过利用下行CSI-RS(CSIReference Signals,CSI参考信号),从校准终端测量反馈信息中,提取相应的相位信息,并利用多次提取的结果进行统计训练校准系数,来进行天线校准,确定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
5G协议设计的CSI-RS只与端口号有关,为了利用CSI-RS来进行天线校准,物理天线与CSI-RS端口号一一对应。这样校准终端反馈的最佳PMI信息中就携带了校准所需的有用信息。
示例性地,以4天线的校准为例,网络设备可以给校准终端配置两组2端口CSI-RS,每一组对应一个极化方向。如图3a所示的天线阵列,第1组两端口CSI-RS对应物理天线0和2;第2组两端口CSI-RS对应物理天线1和3。这2组CSI-RS采用频分方式,在同一符号上进行发送。终端分别反馈两个对应PMI,对应两组同极化天线的相位差异(其中一个PMI对应天线0和2的相位差异,另一个PMI对应天线1和3的相位差异),用于通道校准。
单流码本向量从结构上看,分为上下两半,分别对应了两个极化方向。当不存在天线校准误差的时候这两个极化方向的天线由于物理位置相同,所以经历的信道只相差了一个特定的未知角度,该角度可以由4端口PMI反馈参数涵盖,需要拉齐两个极化方向内部的相位差。
示例性地,2端口码本索引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083718020000181
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单流(也即流数为1)的码本进行天线校准。基于上述表1,可以确定,单流PMI的0,1,2,3分别对应了同极化方向的两天线相位差0度、90度、180度、270度。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01、当满足第一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其中,第一校准触发条件用于限定启动基于PMI反馈的天线校准的时机,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第一校准触发条件可以是下一个校准周期到来,或者预先设定的校准时间到来等。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一定的选择规则,选取特定时间长度内用来做天线校准的多个校准终端。
示例性地,可以选择处于小区内SNR(SIGNAL NOISE RATIO,信噪比)比较大、移动速度较慢、离基站较近干扰较小的终端设备作为校准终端。另外,选择校准终端遵循的选择规则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若待校准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的数量大于4,可以将天线阵列拆分成多个天线组,每一天线组中包含4个天线且4个天线组成2个极化天线对。然后分别对每一天线组的4天线进行校准,确定每一天线组对应的校准因子。如有需要,进一步根据每一天线组对应的校准因子进行天线组间的校准,确定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
具体地,若天线阵列包含4个天线且4个天线组成2个极化天线对,则将4个天线作为一个天线组,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校准终端为用于对天线组进行校准的终端。
若天线阵列中天线的数量大于4,则将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
其中,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参考天线在同一天线组中,则确定任一极化天线对与参考天线直接关联;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参考天线对不在同一天线组中,且任一极化天线和参考天线均与第一天线对直接关联,则确定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间接关联;若任一极化天线与第二天线对间接关联,且第二天线对与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则确定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
本实施例中,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用于描述两个极化天线对之间的关联关系。如果两个极化天线对在同一天线组中,则这两个极化天线对直接关联。
如果两个天线对不直接关联,那么两个天线对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其他的天线对间接关联。
示例性地,如果第一天线对和第二天线对不在同一天线组中,且第一天线对和第三天线对在同一天线组中,第二天线对与第三天线对在同一天线组中,则第一天线对与第二天线对通过第三天线对间接关联。
进一步地,如果第一天线对和第二天线对通过第三天线对间接关联,另一第四天线对和第一天线对不直接关联,但是第四天线对和第二天线对直接关联,那么第四天线对也和第一天线对间接关联,第四天线对通过第二天线对和第三天线对与第一天线对关联。
另外,两个天线对还可以通过3个及以上数量的其他天线对间接关联,本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当实际天线超过端口数的时候,没有办法进行精细到天线通道的校准,只能按端口来做校准。天线阵列拆分成的天线组的数量可以根据天线阵列的端口数量确定,天线阵列的分组实质上是对端口的分组。假设天线阵列的端口数量为N,则可以将端口分成(N/2-1)组。分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要保证任一极化天线对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者间接关联,从而保证组间能够进行基于参考天线对的组间校准。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天线校准方案在使用的天线数量不多于预设天线数量的基站(如4天线、8天线基站)上更有实用价值。通常来说,当天线数目为16,32,64等较大数目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好的赋形增益,基站还应该具备硬件校准网络,通过硬件自校准提高校准精度。其中,预设天线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例如,预设天线数量可以为8,本实施例此处对于预设天线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将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每一天线组均包含参考天线对。
示例性地,以天线阵列包含8天线为例,对于图3b或图3c所示的天线阵列,可以分成如下3个天线组:{0,1,2,3},{0,1,4,5},{0,1,6,7}。将天线对{0,1}作为参考天线对,3个天线组中均包含天线对{0,1}。天线对{2,3},{4,5}和{6,7}均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
另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分组方式,例如,对于图3b或图3c所示的天线阵列,还可以分成如下3个天线组:{0,1,2,3},{4,5,6,7},{0,1,4,5}。将天线对{0,1}作为参考天线对,天线对{4,5}与参考天线对位于同一天线组中,天线对{4,5}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天线对{6,7}没有与参考天线对位于同一天线组中,因此天线对{6,7}与参考天线对没有直接关联。天线对{6,7}和参考天线对均与天线对{4,5}直接关联,因此,天线对{6,7}和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这样,虽然前两个分组没有交集(相同的天线对),但第三个分组包含前两组中的各自一组极化天线对,能够实现组间校准。
本实施例中,在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组之后,分别针对每一天线组进行4天线的校准,得到每一天线组对应的校准因子;进一步地,根据每一天线组对应的校准因子,可以确定整个天线阵列对应的校准因子。
步骤S202、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每一天线组的进行4天线的校准,需要确定每一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至少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该步骤的一种可选地的实现方式为:
为每一天线组分别确定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每一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不同的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不同。
这一实现方式中,通过分别为每一天线组选择不同的校准终端,并为每一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能够基于不同的校准终端实现对不同天线组的校准,从而在校准的特定时间长度内,天线校准因子变化缓慢可以被训练统计。例如,可以分配多组2端口CSI-RS(比如3组),每个天线组对应一组2端口CSI-RS。
该步骤的另一种可选地的实现方式为:
确定多个天线组共用的校准终端,并为共用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使用共用的校准终端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对每一天线组进行校准。
这一实现方式中,通过多个天线组共用校准终端,使用共用的校准终端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对每一天线组进行校准,当天线组数量太多时,对多个天线组依次进行校准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需要保证在校准的特定时间长度内,天线校准因子变化缓慢可以被训练统计。这样,通过分配共用的2组2端口CSI-RS用来进行天线校准,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天线组来映射到这两组2端口CSI-RS。
其中,特定时间长度是指预先设定的对天线阵列进行一次校准的最长时间,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预先设定进行一次天线校准的最长时间为1分钟、30秒、2分钟等。
本实施例中,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时,对于校准终端的集合,可以额外配置两套2端口CSI-RS,每套CSI-RS映射到一个相同极化方向的天线对上。也可以只配置1套额外的2端口CSI-RS,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映射到两个不同极化的天线对上。
可选地,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两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每一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一个极化方向的天线上,不同的两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可选地,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在不同的时段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之前,通过步骤S201-S202,在天线阵列包含天线数量超过预设天线数量时,将天线阵列拆分成多个4天线的天线组,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步骤S203、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网络设备通过待校准的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使得校准终端能够向网络设备反馈PMI。
步骤S204、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第一校准因子为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本实施例中,第一校准因子表示基于反馈的PMI确定的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该步骤可以通过如下步骤a1-a3实现:
步骤a1、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其中每一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其中,每一天线组包括2个极化天线对(例如,天线对{0,1}和天线对{2,3})。
进一步地,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每一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
示例性地,以为天线组的校准终端配置两套2端口CSI-RS,每套CSI-RS映射到一个相同极化方向的天线对上的场景为例,假设任一天线组对应I个校准终端,其中的第i个校准终端在时刻t反馈的每一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可以表示为pmi1i,t(对应天线0,2)和pmi2i,t(天线1,3)。
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可以采用如下公式一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083718020000231
其中,ci,t表示第i个校准终端在时刻t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j为虚数单位。mod为取模运算。
基于公式一可以确定,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有4个可能的取值。
在进行一次校准的特定时间长度内,若I个UE在(0-T)这多个不同时刻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构成了一个数据集合CI,T={ci,t|i=0,…,I,t=0,…,T}。对集合CI,T进行统计,用函数f()表示统计处理,最终得到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校准相位期望值cexp=f(CI,T)。
其中,对集合CI,T进行统计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可以对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进行基于时间的卡尔曼滤波处理,确定校准相位期望值。
示例性地,可以根据每一终端对应的信噪比,对每一终端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平均,确定校准相位期望值。
示例性地,任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为预设相位差系数中的一个,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并根据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对预设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和,得到校准相位期望值。其中,预设相位差系数是指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的可能的取值。
步骤a2、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确定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其中,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也就是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在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cexp之后,可以确定天线组包含的4天线的校准因子。4天线的校准因子构成的校准向量可以表示为:[1,1,1,cexp]T,其中[]T表示向量的转置。
步骤a3、根据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在确定天线组的校准因子之后,基于每一天线组的校准因子,可以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若天线阵列包含4天线,也即是天线阵列仅仅对应一个天线组,则该天线组也就是该天线阵列,天线组的校准因子即为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
若天线阵列包含天线的数量大于4,则天线阵列拆分成了多个天线组,那么根据多个天线组,进行组间校准,即可确定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通过两个天线组的组间校准确定某一天线对的校准因子时,需将两个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相乘。
示例性地,以将包含8天线的天线阵列分成如下3个天线组:{0,1,2,3},{0,1,4,5},{0,1,6,7}为例,天线对{0,1}作为参考天线对,每一天线组均包含参考天线对{0,1}。分别对三个天线组进行4天线校准,确定三个天线组分别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cexp1,cexp2和cexp3,最终获得的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的向量可以表示为[1,1,1,cexp1,1,cexp2,1,cexp3]T,其中[]T表示向量的转置。
示例性地,以将包含8天线的天线阵列分成如下3个天线组:{0,1,2,3},{4,5,6,7},{0,1,4,5}为例,天线对{0,1}作为参考天线对。分别对三个天线组进行4天线校准,确定三个天线组分别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cexp1′,cexp2′和cexp3′。这一分组方式,需要对{4,5,6,7}和{0,1,4,5}进行一次组间校准,最终获得的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可以表示为[1,1,1,cexp1′,1,cexp3′,cexp3′,cexp2′*cexp3′]T,其中[]T表示向量的转置。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该步骤还可以通过在特定时间长度内,基于每一时刻反馈的PMI对,多次迭代如下步骤b1-b6实现:
步骤b1、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其中每一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示例性地,以为天线组的校准终端配置两套2端口CSI-RS,每套CSI-RS映射到一个相同极化方向的天线对上的场景为例,假设任一天线组对应I个校准终端,其中的第i个校准终端在时刻t反馈的每一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可以表示为pmi1i,t(对应天线0,2)和pmi2i,t(天线1,3)。
该步骤b1中,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可以采用如下公式二计算得到:
δi,t=((pmi1i,t-pmi2i,t)mod 4)*π/2 公式二
其中,δi,t表示第i个校准终端在时刻t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mod为取模运算。初始时δi,0=0。根据公式二可以确定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有4个可能的取值。
步骤b2、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
其中,根据当前时刻t反馈的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统计出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也即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的4个可能的取值的概率。
步骤b3、根据当前时刻每一PMI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对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加权求和,得到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将每一PMI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作为该校准相位差的权重,通过如下公式三,对当前时刻t反馈的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加权求和,来确定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Figure BDA0003083718020000251
其中,
Figure BDA0003083718020000252
表示t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I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的数量。δi,t为第i个校准终端在时刻t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pi,t为δi,t对应的概率。初始时
Figure BDA0003083718020000253
步骤b4、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可选地,将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与上一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根据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示例性地,可以将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与上一时刻(t-1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进行卡尔曼滤波,来实现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
进一步地,根据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通过如下公式四,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Figure BDA0003083718020000254
其中,cexpt为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Figure BDA0003083718020000255
为t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或者经过平滑处理后的相位差期望值。j为虚数单位。
步骤b5、若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在步骤b5之前,若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与上一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
示例性地,用cexpt表示当前时刻t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用cexpt-1表示上一时刻(t-1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如果|cexpt-cexpt-1|<Th,说明基于PMI确定的校准误差系数已收敛。其中,Th可以是预先设定的误差系数阈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若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该天线组包含4天线,4天线的校准因子构成的校准向量可以表示为:[1,1,1,cexpt]T,其中[]T表示向量的转置。
若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不收敛,可以继续进行该天线组的校准,直至到某一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为止。
另外,迭代停止的条件还可以是迭代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或者天线校准时长达到预设的特定时间长度等,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b6、根据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在确定天线组的校准因子之后,基于每一天线组的校准因子,可以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若天线阵列包含4天线,也即是天线阵列仅仅对应一个天线组,则该天线组也就是该天线阵列,天线组的校准因子即为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
若天线阵列包含天线的数量大于4,则天线阵列拆分成了多个天线组,那么根据多个天线组,进行组间校准,即可确定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通过两个天线组的组间校准确定某一天线对的校准因子时,需将两个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相乘。
示例性地,以将包含8天线的天线阵列分成如下3个天线组:{0,1,2,3},{0,1,4,5},{0,1,6,7}为例,天线对{0,1}作为参考天线对,每一天线组均包含参考天线对{0,1}。分别对三个天线组进行4天线校准,确定三个天线组分别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cexp1,cexp2和cexp3,最终获得的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可以表示为[1,1,1,cexp1,1,cexp2,1,cexp3]T,其中[]T表示向量的转置。
示例性地,以将包含8天线的天线阵列分成如下3个天线组:{0,1,2,3},{4,5,6,7},{0,1,4,5}为例,天线对{0,1}作为参考天线对。分别对三个天线组进行4天线校准,确定三个天线组分别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cexp1′,cexp2′和cexp3′。这一分组方式,需要对{4,5,6,7}和{0,1,4,5}进行一次组间校准,最终获得的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可以表示为[1,1,1,cexp1′,1,cexp3′,cexp3′,cexp2′*cexp3′]T,其中[]T表示向量的转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S201-S204对天线阵列进行一次校准,得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需要说明的是,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时,通过配置校准终端按照宽带反馈PMI,可以基于宽带反馈进行天线校准。通过配置校准终端按照子带(窄带)反馈PMI,可以基于子带(窄带)反馈进行天线校准。如果配置子带反馈,对每个子带独立执行天线校准的流程。对于宽带系统,校准误差在整个频带变化较大,因此基于子带反馈的校准相对更好。
示例性地,基于宽带反馈进行校准,是根据校准终端基于宽带反馈的PMI,确定的天线阵列在宽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示例性地,基于子带反馈进行校准,是根据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PMI,确定的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可选地,若基于子带反馈进行校准,根据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PMI,确定的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还可以对天线阵列在各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
步骤S205、根据天线阵列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可选地,在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可以直接基于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该步骤的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可以先对阵列天线当前使用的校准因子和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使用修正后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中的天线进行校准。
示例性地,可以对阵列天线当前使用的校准因子和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卡尔曼滤波,来实现平滑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
本实施例中,进行平滑处理的方式可以采用出卡尔曼滤波之外的方式实现,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PMI反馈的天线校准的方案,通过将天线阵列拆分为包含4天线的天线组,分别对每一天线组进行校准,确定每一天线组对应的校准因子,并进一步确定整个天线阵列的校准因子,实现基于PMI反馈的天线校准,能够基于空口反馈实现天线校准,不需要硬件校准网络,能在有效降低校准成本的前提下,较好的实现天线阵列校准,提升下行发送性能。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图2对应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CQI盲试的校准方案,信道状态信息包含CQI,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
如图5所示,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01、当满足第二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反馈周期与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其中,第二校准触发条件用于限定启动利用CQI盲试的天线校准的时机,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第二校准触发条件可以是下一个校准周期到来,或者预先设定的校准时间到来等。
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经验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可以选择移动速度缓慢的校准终端,在观测时间窗口内信道质量近似不变。
该步骤中,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的周期数量与天线阵列的备选校准因子的组数相同,反馈周期与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每一反馈周期用于对对应的一组备选校准因子进行校准。
步骤S302、在每一反馈周期内,使用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该步骤中,在每一反馈周期内,使用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CSI-RS,使得校准终端能够在对应反馈周期内向网络设备反馈CQI。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301-S302,实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步骤S303、根据每一反馈周期内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每一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
该步骤中,通过如下公式五,确定每一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
Qn=∑icqii,t 公式五
其中,Qn为第n个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cqii,t表示第i个校准终端在第n个反馈周期内的时刻t反馈的CQI。
步骤S304、将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作为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第二校准因子为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在确定每一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之后,确定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将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作为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第二校准因子表示通过利用CQI盲试的校准方案确定的天线整理的校准因子。
通过上述步骤S303-S304,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
步骤S305、根据天线阵列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可选地,在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可以直接基于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该步骤的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可以先对阵列天线当前使用的校准因子和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使用修正后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中的天线进行校准。
示例性地,可以对阵列天线当前使用的校准因子和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卡尔曼滤波,来实现平滑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
本实施例中,进行平滑处理的方式可以采用出卡尔曼滤波之外的方式实现,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利用校准终端反馈的CRI(CSI-RS ResourceIndicator,CSI-RS资源指示)进行天线校准,进行多组备选校准因子的盲试和选择,与基于CQI盲试的校准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利用CQI盲试的天线校准的方案,通过当满足第二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反馈周期与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在每一反馈周期内,使用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CSI-RS;根据每一反馈周期内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每一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将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作为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实现基于PMI反馈的天线校准,能够基于空口反馈实现天线校准,不需要硬件校准网络,能在有效降低校准成本的前提下,较好的实现天线阵列校准,提升下行发送性能。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流程图。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可以先通过基于PMI反馈的校准方案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然后通过利用CQI盲试的校准方案进一步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得到二次校准后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如图6所示,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401、当满足第一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步骤S402、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至少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步骤S403、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步骤S404、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上述步骤S401-S404,为基于PMI反馈的天线校准的过程,与上述图4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201-S204中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的过程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基于PMI反馈的校准方案进行天线校准,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之后,通过步骤S406-S409,根据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并进一步地对天线阵列进行利用CQI盲试的校准,得到二次校准后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进一步提高天线校准的精准度,提升下行发送性能。
步骤S405、根据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
本实施例中,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是根据基于PMI反馈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确定的校准因子确定的,能够大大缩减备选校准因子的范围。
步骤S406、根据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反馈周期与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步骤S407、在每一反馈周期内,使用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步骤S408、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第二校准因子为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步骤S409、根据天线阵列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在确定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之后,步骤S406-S409的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图5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301-S305的具体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对于4天线的校准为例,假设设定了3组2端口的备选校准因子可以分别设置为[1 1]T
Figure BDA0003083718020000311
[1e-j*π/8]T。对于天线0和2组成的极化方向天线对,假设CQI统计结果显示ej*π/8对应的CQI统计值Q2最大;而天线1和3组成的极化方向天线对,假设统计结果显示e-j*π/8对应的CQI统计值Q3最大。则对应的4个天线上当前子带上的校准向量为[1,ej *π/8,1,cexpt*ej*-π/8]T,其中,cexpt为基于PMI反馈的校准确定的4天线的校准误差系数,其中[]T表示向量的转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401-S404,基于PMI反馈的校准方案进行天线校准,利用PMI拉齐两个极化方向的相对误差角度。然后,通过利用CQI盲试进行天线校准,分别在两个极化方向内部通过用CQI反馈找到多个2端口的备选校准因子中较精确的一组值来提升校准精度。
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基于PMI反馈的校准方案进行天线校准,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然后根据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并进一步地对天线阵列进行利用CQI盲试的校准,得到二次校准后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天线校准的精准度,提升下行发送性能。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方法流程图。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可以先通过利用CQI盲试的校准方案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然后通过基于PMI反馈的校准方案进一步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得到二次校准后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如图7所示,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501、当满足第二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反馈周期与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步骤S502、在每一反馈周期内,使用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步骤S503、根据每一反馈周期内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每一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
步骤S504、将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作为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
上述步骤S501-S504,为利用CQI盲试的天线校准的过程,与上述图5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301-S304中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的过程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利用CQI盲试的天线校准方案进行天线校准,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之后,还可以通过步骤S505-S509,进一步地对天线阵列进行基于PMI反馈的校准,得到二次校准后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进一步提高天线校准的精准度,提升下行发送性能。
步骤S505、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该步骤与图4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201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6、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该步骤与图4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202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7、根据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通过天线组,向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本实施例中,与图4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203的实现方式不同,该步骤S507中,首先根据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然后通过天线阵列向对应的校准终端发射CSI-RS。
步骤S508、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第一校准因子为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该步骤与图4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204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9、根据天线阵列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该步骤与图4对应实施例中步骤S205的实现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利用CQI盲试的校准方案进行天线校准,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然后根据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校准后,向校准终端发射CSI-RS,对天线阵列进行基于PMI反馈的校准,得到二次校准后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天线校准的精准度,提升下行发送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尤其是5G系统。例如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通用移动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等。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核心网部分,例如演进的分组系统(EvlovedPacket System,EPS)、5G系统(5GS)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基站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更换,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网络设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带宽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网络设备(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基站(gNB),也可以是家庭演进基站(Home evolved Node B,HeNB)、中继节点(relaynode)、家庭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在一些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节点,集中单元和分布单元也可以地理上分开布置。
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各自使用一或多根天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输,MIMO传输可以是单用户MIMO(Single User MIMO,SU-MIMO)或多用户MIMO(Multiple User MIMO,MU-MIMO)。根据根天线组合的形态和数量,MIMO传输可以是2D-MIMO、3D-MIMO、FD-MIMO或massive-MIMO,也可以是分集传输或预编码传输或波束赋形传输等。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天线校准的装置80包括收发机800,处理器810和存储器820。
具体地,收发机800,用于在处理器81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1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0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处理器81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20可以存储处理器81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810可以是中央处埋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存储器8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810用于读取存储器820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根据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可选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PMI,PMI包含同一极化方向上的天线的相位差异的信息,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可选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
当满足第一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可选地,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
根据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反馈周期与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反馈周期内,使用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
可选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CQI,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
可选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当满足第二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反馈周期与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反馈周期内,使用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可选地,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每一反馈周期内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每一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
将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作为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
可选地,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通过天线组,向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天线阵列包含4个天线且4个天线组成2个极化天线对,则将4个天线作为一个天线组,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校准终端为用于对天线组进行校准的终端。
可选地,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天线阵列中天线的数量大于4,则将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
其中,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参考天线在同一天线组中,则确定任一极化天线对与参考天线直接关联;
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参考天线对不在同一天线组中,且任一极化天线和参考天线均与第一天线对直接关联,则确定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间接关联;
若任一极化天线与第二天线对间接关联,且第二天线对与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则确定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
可选地,将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包括:
将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每一天线组均包含参考天线对。
可选地,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每一天线组分别确定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每一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不同的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不同;
或者,
确定多个天线组共用的校准终端,并为共用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使用共用的校准终端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对每一天线组进行校准。
可选地,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其中每一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确定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每一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
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
可选地,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对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进行基于时间的卡尔曼滤波处理,确定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根据每一终端对应的信噪比,对每一终端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平均,确定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任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为预设相位差系数中的一个,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并根据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对预设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和,得到校准相位期望值。
可选地,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其中每一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若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包括:
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
根据当前时刻每一PMI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对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加权求和,得到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可选地,若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天线组的校准因子之前,还包括:
若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与上一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
可选地,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还包括:
将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与上一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可选地,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两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每一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一个极化方向的天线上,不同的两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可选地,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在不同的时段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可选地,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校准终端基于宽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天线阵列在宽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或者,
根据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可选地,根据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对天线阵列在各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根据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包括:
对阵列天线当前使用的校准因子和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
使用修正后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中的天线进行校准。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校准的装置能够执行天线校准的方法实施例。如图9所示,该天线校准的装置90包括:收发单元901,天线校准单元902和校准执行单元903。
具体地,收发单元901,用于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天线校准单元902,用于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校准执行单元903,用于根据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可选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PMI,PMI包含同一极化方向上的天线的相位差异的信息,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可选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
当满足第一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可选地,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
根据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反馈周期与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反馈周期内,使用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
可选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CQI,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
可选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当满足第二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反馈周期与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反馈周期内,使用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可选地,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每一反馈周期内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每一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
将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作为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
可选地,根据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通过天线组,向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天线阵列包含4个天线且4个天线组成2个极化天线对,则将4个天线作为一个天线组,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校准终端为用于对天线组进行校准的终端。
可选地,根据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天线阵列中天线的数量大于4,则将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
其中,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参考天线在同一天线组中,则确定任一极化天线对与参考天线直接关联;
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参考天线对不在同一天线组中,且任一极化天线和参考天线均与第一天线对直接关联,则确定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间接关联;
若任一极化天线与第二天线对间接关联,且第二天线对与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则确定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
可选地,将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包括:
将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每一天线组均包含参考天线对。
可选地,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每一天线组分别确定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每一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不同的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不同;
或者,
确定多个天线组共用的校准终端,并为共用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使用共用的校准终端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对每一天线组进行校准。
可选地,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其中每一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确定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每一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
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
可选地,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对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进行基于时间的卡尔曼滤波处理,确定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根据每一终端对应的信噪比,对每一终端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平均,确定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任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为预设相位差系数中的一个,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并根据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对预设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和,得到校准相位期望值。
可选地,根据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其中每一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若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可选地,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包括:
根据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
根据当前时刻每一PMI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对每一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加权求和,得到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可选地,若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天线组的校准因子之前,还包括:
若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与上一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
可选地,根据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还包括:
将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与上一时刻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可选地,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两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每一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一个极化方向的天线上,不同的两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可选地,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在不同的时段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可选地,根据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校准终端基于宽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天线阵列在宽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或者,
根据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可选地,根据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对天线阵列在各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
可选地,根据新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包括:
对阵列天线当前使用的校准因子和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
使用修正后的校准因子,对天线阵列中的天线进行校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用于使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 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1)

1.一种天线校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PMI,所述PMI包含同一极化方向上的天线的相位差异的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
当满足第一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所述反馈周期与所述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使用所述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CQI,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当满足第二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所述反馈周期与所述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使用所述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
将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作为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通过所述天线组,向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四校准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所述天线阵列包含4个天线且所述4个天线组成2个极化天线对,则将所述4个天线作为一个天线组,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所述校准终端为用于对所述天线组进行校准的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所述天线阵列中天线的数量大于4,则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所述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
其中,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在同一天线组中,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直接关联;
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对不在同一天线组中,且所述任一极化天线和所述参考天线均与第一天线对直接关联,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所述参考天线间接关联;
若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第二天线对间接关联,且所述第二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所述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所述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包括:
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每一所述天线组均包含所述参考天线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每一所述天线组分别确定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每一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不同的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不同;
或者,
确定所述多个天线组共用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共用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使用所述共用的校准终端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对每一所述天线组进行校准。
13.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其中每一所述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每一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对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进行基于时间的卡尔曼滤波处理,确定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根据每一所述终端对应的信噪比,对每一所述终端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平均,确定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任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为预设相位差系数中的一个,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在所述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并根据在所述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对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和,得到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16.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其中每一所述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
根据当前时刻每一所述PMI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对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加权求和,得到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之前,还包括:
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与上一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还包括:
将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与上一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所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20.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两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每一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一个极化方向的天线上,不同的两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21.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所述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在不同的时段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宽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所述宽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或者,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天线阵列在各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包括:
对所述阵列天线当前使用的校准因子和所述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
使用所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天线进行校准。
25.一种天线校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PMI,所述PMI包含同一极化方向上的天线的相位差异的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之前,还包括:
当满足第一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所述反馈周期与所述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使用所述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CQI,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当满足第二校准触发条件时,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多组不同的备选校准因子,确定连续的多个反馈周期,所述反馈周期与所述备选校准因子一一对应;
在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使用所述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后,通过校准后的天线阵列向多个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28或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每一所述反馈周期内的综合CQI;
将综合CQI最大的反馈周期对应的备选校准因子,作为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二校准因子或者第三校准因子。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校准终端反馈的CQ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其中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
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三校准因子,通过所述天线组,向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四校准因子。
33.根据权利要求27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所述天线阵列包含4个天线且所述4个天线组成2个极化天线对,则将所述4个天线作为一个天线组,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所述校准终端为用于对所述天线组进行校准的终端。
34.根据权利要求27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天线阵列包含的天线数量,确定所述天线阵列对应的天线组,包括:
若所述天线阵列中天线的数量大于4,则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所述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
其中,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在同一天线组中,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直接关联;
若任一极化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对不在同一天线组中,且所述任一极化天线和所述参考天线均与第一天线对直接关联,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所述参考天线间接关联;
若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第二天线对间接关联,且所述第二天线对与所述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则确定所述任一极化天线与所述参考天线对间接关联。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每一所述天线组包含2个极化天线对,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通过所述多个天线组使得任一极化天线与参考天线对直接关联或间接关联,包括:
将所述天线阵列拆分为多个天线组,将任一极化天线对作为参考天线对,每一所述天线组均包含所述参考天线对。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每一所述天线组分别确定对应的校准终端,并为每一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不同的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不同;
或者,
确定所述多个天线组共用的校准终端,并为所述共用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使用所述共用的校准终端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对每一所述天线组进行校准。
37.根据权利要求27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其中每一所述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每一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相位期望值,包括:
对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进行基于时间的卡尔曼滤波处理,确定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根据每一所述终端对应的信噪比,对每一所述终端反馈的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平均,确定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或者,
任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为预设相位差系数中的一个,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系数,确定在所述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并根据在所述特定时间长度内每一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出现的概率对所述预设相位差系数加权求和,得到所述校准相位期望值。
40.根据权利要求27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包括:
在特定时间长度内,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反馈的PMI对,确定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其中每一所述PMI对包括两个极化方向上的PMI;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
根据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第一校准因子或者第四校准因子。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包括:
根据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确定当前时刻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
根据当前时刻每一所述PMI的校准相位差出现的概率,对每一所述PMI对的校准相位差加权求和,得到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则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确定所述天线组的校准因子之前,还包括:
若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与上一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收敛。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还包括:
将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与上一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差期望值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
根据所述平滑后的相位差期望值,确定当前时刻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误差系数。
44.根据权利要求27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两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其中每一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一个极化方向的天线上,不同的两套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45.根据权利要求27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用于校准的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包括:
为所述天线组对应的校准终端配置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所述一套2端口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在不同的时段映射到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上。
4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宽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所述宽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或者,
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
47.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基于每一子带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的所述天线阵列在每一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天线阵列在各子带上的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
4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包括:
对所述阵列天线当前使用的校准因子和所述新的校准因子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
使用所述修正后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中的天线进行校准。
49.一种天线校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天线阵列向校准终端发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天线校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校准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天线阵列的新的校准因子;
校准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新的校准因子,对所述天线阵列进行校准。
50.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74288.3A 2021-05-25 2021-05-25 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53960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4288.3A CN115396049A (zh) 2021-05-25 2021-05-25 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4288.3A CN115396049A (zh) 2021-05-25 2021-05-25 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6049A true CN115396049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4288.3A Pending CN115396049A (zh) 2021-05-25 2021-05-25 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60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22302A1 (en)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804884B2 (en) Precod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673508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1342873A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478948B (zh) 一种信道信息传输装置、方法和系统
US105057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downlink channel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2751598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835390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534883B (zh) 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2740564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18677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ing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22267853A1 (zh) 通道相位校正的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5396049A (zh) 天线校准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915368A (zh)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150228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85860B (zh) Cqi调整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96879B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
CN114584430B (zh) 一种上行接收机降维优化的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5189837B (zh) 端口指示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WO2023202338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介质
CN118054820A (zh) 确定波束赋形中的组合系数的方法、终端及装置
CN117440513A (zh) 基于特征值确定流间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143086A1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71532A (zh) 测量结果上报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6112047A (zh) 波束赋形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