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2413A - 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2413A
CN115392413A CN202210986476.1A CN202210986476A CN115392413A CN 115392413 A CN115392413 A CN 115392413A CN 202210986476 A CN202210986476 A CN 202210986476A CN 115392413 A CN115392413 A CN 115392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identification code
optical
optical identification
present disclo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64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永鹏
杨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entury T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entury T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entury T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entury TAL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64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24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2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24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aracter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在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将目标识别码确定为铺码对象;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铺码对象的编码。本公开提供的方法无需考虑光学识别码的种类,便能实现光学识别码的灵活切分,切分后的目标识别码利用率高、编码方式统一,便于统一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OID识别码(optica1 Identification,缩写为OID)是一种光学识别码,由许多细微而人眼难辨的点依特定规则所组成,每个光学识别码对应到一组特定数值。利用铺码技术将OID识别码铺在印刷物上,通过印刷物上的OID识别码识别对应的数值,搭起印刷物与数字系统之间最新颖便捷的接口桥梁。
相关技术中,OID识别码的切分算法为固定矩形范围依次切分方式,或者采用固定的公式将指定的OID识别码切分为指定大小的网格区域。当指定的OID识别码不同时,采用的切分方法也不相同,且切分后获得的网格区域大小不同,对于大小不同的网格区域编码方式也不相同。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包括:
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
在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
将目标识别码确定为铺码对象;
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铺码对象的编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
获取模块,用于在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
确定模块,还用于将目标识别码确定为铺码对象;
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铺码对象的编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程序包括指令,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在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此时,将目标识别码确定为铺码对象,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铺码对象的编码。可见,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自适应调整针对不同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的切分终止条件,使得切分获得的目标识别码的尺寸大于或等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因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无需考虑光学识别码的种类,便能实现光学识别码的灵活切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光学识别码切分方法具有普适性。
另外,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中,由于目标识别码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切分而获得,在利用目标识别码完成铺码对象的铺码操作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获得的目标识别码,避免造成目标识别码的浪费,从而提高了光学识别码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将目标识别码作为铺码对象,通过光学识别码确定目标识别码的编码即为铺码对象的编码,实现以目标识别码的编码建立铺码对象与目标识别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切分后的目标识别码具有一致的编码方式,便于统一管理。
附图说明
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更多细节、特征和优点被公开,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以在其中实施本文描述的各种方法的示例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试卷排版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获取子识别码的流程图;
图5A和图5B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识别码切分策略的示意图;
图5C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识别码编码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装置的模块示意性框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图8示出了能够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在介绍本公开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相关名词作如下释义:
OID(optica1 Identification,缩写为OID)是一种光学识别码,每个OID识别码均是由许多细微而人眼难辨的点依特定规则所组成的点阵,每个光学识别码对应到一组特定数值。
GeoHash:GeoHash是空间索引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将地球理解为一个二维平面,通过把二维的空间经纬度数据编码为一个字符串,可以把平面递归分解成更小的子块,每个子块在一定经纬度范围内拥有相同的编码。
点阵笔:利用铺有点阵码点的纸张和红外高速摄像头捕捉技术,在纸张上书写之后将信息纸屏同步。点阵笔主要是采集笔迹数据,数据都是以点的X坐标与Y坐标组成的数据列表,通过蓝牙或WiFi将数据传输到应用客户端上,之后需要实现什么类型的应用,就做相关应用软件即可。点阵笔可以应用在教育、文创、政务、金融、医疗、生产、物流等领域中,例如:在教育领域中,学生使用点阵笔写作业,不会改变传统的纸笔写作业习惯,可以准确的统计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耗费时长、过程、准确率等,作业做完即可出结果并推送老师与家长。
相关技术中,OID识别码的切分算法为固定矩形范围依次切分方式,或者采用固定的公式将指定的OID识别码切分为指定大小的网格区域。可见,现有技术中对OID识别码的切分方法不具备普适性,且缺乏统一的切分模型。
当指定的OID识别码不同时,采用的切分方法也不相同,且切分后获得的网格区域大小不同,对于大小不同的网格区域编码方式也不相同。这种编码方式需要针对具体尺寸的网格区域,难以实现对不同OID识别码切分后的网格区域进行编码,不利于网格区域编码的统一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能够基于切分策略实现对不同种类光学识别码的灵活切分,并将切分后的目标识别码作为铺码对象,基于光学识别码对铺码对象进行编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学识别码缺乏统一切分模型、利用率低、以及切分后编码方式不统一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在各种可以用于包括光学识别码的各种识别码的切分和编码的场景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以在其中实施本文描述的各种方法的示例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应用场景100包括教师用户设备110、服务器120和数据存储系统130。
在实际应用中,教师用户设备1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教师用户设备110均安装有铺码客户端。教师可以登录铺码客户端,选择需要铺码的教学文档上传至铺码客户端。教学文档可以是课本、课堂笔记、答案、教案、题目、试卷、图片、文字、符号等,但不仅限于此。不同教师上传的教学文档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不同教师还可以通过铺码客户端共享教学文档,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选择。
如图1所示,上述教师用户设备110可以通过通信网络与服务器120通信。从通信方式来说,通信网络可以分为无线通信网络,如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等,也可以为有线通信网络,如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从通信范围来说,通信网络可以为局域通信网络,如Wifi、Zigbee通信网络等,也可以为广域通信网络,如Internet网络。
如图1所示,上述教师用户设备110包括但不仅限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在对教学文档进行铺码时,在铺码客户端选择需要铺码的教学文档,并将教学文档上传至服务器120,由服务器120对这些教学文档进行统一的收集。
如图1所示,上述服务器120可以是一个服务器,也可以为多个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数据存储系统130可以是一个统称,包括本地存储以及存储历史数据的数据库,该数据存储系统130可以与服务器120分立,也可以集成在服务器120内。
以试卷为例,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需要铺码的试卷上传至服务器120后,教师在教师用户设备110选择试卷尺寸参数,服务器在接收到试卷尺寸参数后,可以基于试卷尺寸参数对光学识别码进行切分,获取与试卷的尺寸参数匹配的多个目标识别码和目标识别码的编码。在此基础上,如果需要对符合该试卷尺寸参数的试卷进行铺码,可以直接利用该目标识别码完成多份试卷的铺码,从而使得目标识别码、目标识别码的编码以及试卷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过程可以在教师用户设备110的铺码客户端完成,也可以在服务器120完成。当学生用户利用点阵笔在试卷上作答时,点阵笔可以将学生用户的作答信息实时上传到服务器120,服务器120可以绑定该学生用户身份与试卷上铺有的目标识别码的编码。当学生用户完成试卷作答后,服务器120可以利用光学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学生用户的笔迹,以提取到学生用户的答题内容,实现智能化批改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中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终端,也可以为服务器。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
图2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201: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铺码对象可以为各种教学文档,教学文档可以是课本、课堂笔记、答案、教案、题目、试卷、图片、文字、符号等,但不仅限于此。这些教学文档上印刷有各种各样的试题,可以为文科题目,也可以为理科题目。试题类型可以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阅读理解题、作文等,但不仅限于此。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铺码范围至少包括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也就是说,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范围可以包括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和非书写区域,也可以只包括书写区域。应理解,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书写区域是泛指的书写区域,可以看作是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信息出现几率比较高的区域,这些文字、图像可以是提前印刷,也可以是被书写。例如,该书写区域可以是试卷边缘空白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非书写区域是泛指的非书写区域,可以看作是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信息出现几率特别低的区域。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设置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信息的出现几率划分书写区域和非书写区域。例如,可以将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信息的出现几率设置为2%,用于基于该出现几率划分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和非书写区域。
在实际应用中,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对象的范围可以由铺码对象的尺寸参数确定,该尺寸参数可以是定义铺码对象的目标铺码区域面积的和形状的参数。
当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范围包括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和非书写区域时,该铺码对象的尺寸可以包括铺码对象的轮廓坐标,该轮廓坐标既可以间接的定义铺码对象的形状,也可以间接的定义铺码对象的面积。当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范围包括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时,在确定切分终止条件时,考虑到实际教学文档的排版情况。此时,可以基于铺码对象的排版参数,确定铺码对象对应的目标铺码范围的尺寸和形状。下面以试卷为铺码对象进行举例说明。
图3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试卷排版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试卷300可以包括书写区域301和非书写区域302,书写区域301和非书写区域302可以通过图示虚线框进行划分,该虚线框的尺寸可以基于试卷的页边距信息进行确定,虚线框内部为书写区域301,虚线框外部为非书写区域302。书写区域301还包括多个空白片段3011,该空白片段3011用于学生用户在该区域内进行作答,此时,该空白片段3011内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信息的出现几率较高,因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空白片段也属于书写区域。
当铺码范围包括试卷300的书写区域301和非书写区域302时,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无需考虑到试卷300的排版情况,直接基于试卷的轮廓坐标确定试卷的形状和面积。在对试卷对应的目标铺码范围完成铺码后,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不仅可以采集学生用户在书写区域301内的笔迹数据,还可以采集学生用户在非书写区域302内的笔迹数据。此时,教师用户可以基于学生用户在书写区域301内的笔迹数据批改试卷、确定答题结果;也可以基于学生用户在非书写区域302内的笔记数据分析该学生用户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思路,以便于帮助学生用户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书写区域301的面积较小时,还可以基于学生用户在非书写区域302内的笔迹数据批改试卷、确定答题结果。
当铺码范围包括试卷300的书写区域301时,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考虑到试卷300的排版情况,基于试卷300的排版参数,确定试卷300对应的书写区域301的尺寸和形状。其中,试卷300的排版参数可以包括左边距、右边距、上边距和下边距。在对试卷对应的目标铺码范围完成铺码后,教师用户可以基于在书写区域301内采集学生用户的笔迹数据批改试卷、确定答题结果。由于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只在书写区域内进行铺码,因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减少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从而可以减少光学识别码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在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前,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基于铺码对象的边距条件,确定铺码对象对应的目标铺码范围的尺寸。
在确定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后,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该切分终止条件可以用于约束切分后的光学识别码的尺寸,以保证在该尺寸范围的光学识别码能够实现在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内铺码。
步骤202:在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此时,目标识别码为切分后的光学识别码。
当铺码范围至少包括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时,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识别码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书写区域,以实现在铺码对象书写区域范围内的铺码。
当铺码范围包括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和非书写区域,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识别码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书写区域和非书写区域,以实现在铺码对象书写区域和非书写区域内铺码。
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铺码范围至少包括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还是铺码范围包括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和非书写区域,当目标识别码的尺寸大于铺码范围时,目标识别码的尺寸与铺码范围均存在偏差。为了提高目标识别码的利用率,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需要将该偏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基于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设置预设尺寸偏差,用于控制目标识别码的尺寸与铺码范围的偏差,预设尺寸偏差越小,目标识别码的利用率越高。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切分终止条件可以为目标识别码的尺寸与铺码对象的尺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应理解,此处的铺码对象可以为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
在实际铺码过程中,实际铺码区域与铺码对象可能会存在铺码偏差,使得一部分铺码对象没有完成铺码,而在铺码对象铺有目标识别码的区域内书写时,才能够实现笔迹数据的采集。因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预设差值,用于约束目标识别码的尺寸与铺码对象的尺寸的差值。当目标识别码的尺寸与铺码对象的尺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该预设差值时,实际铺码区域大于或等于铺码对象,此时,目标识别码的尺寸能够满足铺码对象的铺码要求。可见,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将目标识别码的尺寸与铺码对象的尺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作为切分终止条件,以确定是否继续对光学识别码进行切分。
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切分终止条件为光学识别码的切分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切分次数。预设切分次数可以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匹配。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切分策略可以用于将每经过一次切分的光学识别码等分式切分为多个尺寸相同的子识别码,每次等分式切分获得的子识别码的数量越多,子识别码的尺寸越小,获得目标识别码的预设切分次数越少。此时,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预设切分次数与切分策略有关,可以基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确定预设切分次数,以基于预设切分次数调整目标识别码的尺寸。基于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切分次数可以用于确定目标识别码的尺寸、以及用于确定是否继续对光学识别码进行切分。
示例性的,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可以为递归等分式切分策略,依次对当前未切分的光学识别码进行递归等分式切分,直至满足切分终止条件。图4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获取子识别码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在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包括:
步骤401:基于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对光学识别码进行等分式切分,获得多个子识别码。应理解,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为光学识别码的几何中心位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可以用于作为切分参考位置对该光学识别码进行切分,切分后生成的多个子识别码的尺寸相同。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对光学识别码进行等分式切分时,可以通过k等分式的方式进行切分,将光学识别码等分为k份,k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其中,k越大,切分后生成的子识别码的尺寸越小。因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等分式切分方式可以影响切分后生成的子识别码的尺寸,进而影响目标识别码的尺寸。
图5A和图5B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识别码切分策略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以光学识别码500的中心位置O作为切分参考位置对该光学识别码500进行4等分式切分,获得4个第一级子识别码,分别为第一级第一子识别码501、第一级第二子识别码502、第一级第三子识别码503和第一级第四子识别码504,且这4个第一级子识别码的尺寸相同。
步骤402:判断是否满足切分终止条件。若满足切分终止条件,说明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已经完成对光学识别码的等分式切分,此时,执行步骤403;若不满足切分终止条件,说明还需要继续对光学识别码进行等分式切分,直至满足切分终止条件,此时,执行步骤404。
步骤403:确定子识别码为目标识别码。此时,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满足切分终止条件,确定子识别码为目标识别码。
步骤404:将光学识别码更新为子识别码。若不满足切分终止条件。此时,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不满足切分终止条件,将光学识别码更新为子识别码,继续执行步骤401,进一步对子识别码进行切分。
如图5B所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不满足切分终止条件,将光学识别码更新为第一级第一子识别码501、第一级第二子识别码502、第一级第三子识别码503和第一级第四子识别码504(应理解,第一级第一子识别码501、第一级第二子识别码502、第一级第三子识别码503和第一级第四子识别码504在图5B中的位置与其在图5A中的位置一致,为了保证示意图简洁明了,此处不在图5B中标记),此时,第一级第一子识别码501、第一级第二子识别码502、第一级第三子识别码503和第一级第四子识别码504的中心位置分别为O11、O12、O13和O14,下面以图5A中的第一级第二子识别码502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5B所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以第一级第二子识别码502的中心位置O12作为切分参考位置对第一级第二子识别码502进行4等分式切分,获得4个第二级子识别码,分别为第二级第一子识别码5021、第二级第二子识别码5022、第二级第三子识别码5023和第二级第四子识别码5024。后续以此为例,继续基于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对光学识别码进行等分式切分,直至满足切分终止条件。
可见,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自适应调整针对不同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的切分终止条件,使得切分获得的目标识别码的尺寸大于或等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因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无需考虑光学识别码的种类,便能实现光学识别码的灵活切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光学识别码切分方法具有普适性。另外,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中,由于目标识别码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切分而获得,在利用目标识别码完成铺码对象的铺码操作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获得的目标识别码,避免造成目标识别码的浪费,从而提高了光学识别码的利用率。
步骤203:将目标识别码确定为铺码对象。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将目标识别码确定为铺码对象,可以便于对铺有目标识别码的铺码对象进行编码。需要注意的是,目标识别码的实质为点阵码点,铺码对象的实质为教学文档,目标识别码与铺码对象的实质并不相同。
步骤204: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铺码对象的编码。应理解,此处铺码对象的编码与对应目标识别码的编码相同。由于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目标识别码可以为光学识别码在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后获得,此时,多个目标识别码均来自于同一个光学识别码,多个目标识别码与该光学识别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多个目标识别码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基于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目标识别码的编码,通过目标识别码的编码反映多个目标识别码与光学识别码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多个目标识别码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铺码对象的编码,包括:基于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对目标识别码进行编码。此处,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可以用于作为编码参考位置对切分后的光学识别码的编码进行更新。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学识别码为经过至少一次切分的光学识别码,光学识别码的编码包括第一编码片段和第二编码片段,第一编码片段为光学识别码在切分前的编码,第二编码片段为基于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确定的光学识别码的定位编码。其中,第一编码片段位于第二编码片段前。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编码片段可以基于光学识别码第一次切分时编码的获取方式获得。第二编码片段可以包括横轴编码和纵轴编码,横轴编码位于纵轴编码前。横坐标小于光学识别码中心位置横坐标的子识别码的横轴编码可以用“0”表示,横坐标大于光学识别码中心位置横坐标的子识别码的横轴编码可以用“1”表示;纵坐标小于光学识别码中心位置纵坐标的子识别码的纵轴编码可以用“0”表示,纵坐标大于光学识别码中心位置纵坐标的子识别码的纵轴编码可以用“1”表示。
示例性的,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以a(n)、b(n)、c(n)和d(n)分别表示光学识别码的左下角位置、左上角位置、右下角位置和右上角位置,n表示光学识别码的当前切分次数,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其中,a(n)位置坐标为(Xmin(n),Ymin(n)),b(n)位置坐标为(Xmin(n),Ymax(n)),c(n)位置坐标为(Xmax(n),Ymin(n)),d(n)位置坐标为(Xmax(n),Ymax(n))。此时,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上述位置坐标参数计算光学识别码在当前切分次数的中心位置的坐标(g(n),h(n))。基于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可以基于切分后子识别码与光学识别码在当前切分次数的中心位置的相对位置,计算切分后坐标为(x,y)位置处子识别码的编码f(n),其中,可以基于横坐标x确定子识别码的横轴编码,可以基于纵坐标y确定子识别码的表示纵轴编码。
当n=0时,g(0)=(Xmin(0)+Xmax(0))÷2; 式(1)
h(0)=(Ymin(0)+Ymax(0))÷2; 式(2)
f(0)=((g(0)>x→0)∧g(0)<x→1))×2+((h(0)>y→0)∧h(0)<y→1))。 式(3)
当n>0时,g(n)=(Xmin(n)+Xmax(n))÷2; 式(4)
h(n)=(Ymin(n)+Ymax(n))÷2; 式(5)
Xmax(n)=((g(n-1)>x→g(n-1))∧g(n-1)<x→Xmax(n-1)); 式(6)
Xmin(n)=((g(n-1)>x→Xmin(n-1))∧g(n-1)<x→g(n-1)); 式(7)
Ymax(n)=((h(n-1)>y→h(n-1))∧h(n-1)<y→Ymax(n-1)); 式(8)
Ymin(n)=((h(n-1)>y→Ymin(n-1))∧h(n-1)<y→h(n-1)); 式(9)
f(n)=(((g(n)>x→0)∧g(n)<x→1))×2+((h(n)>y→0)∧h(n)<y→1)))×2×2+((g(n)>x→0)∧g(n)<x→1))×2+((h(n)>y→0)∧h(n)<y→1)); 式(10-1)
或,f(n)=(f(n-1))×2×2+((g(n)>x→0)∧g(n)<x→1))×2+((h(n)>y→0)∧h(n)<y→1))。
式(10-2)
其中,式(3)中,“(g(0)>x→0)∧g(0)<x→1)”表示若x小于g(0),则该子识别码的横轴编码为0;若x大于g(0),则该子识别码的横轴编码为等于1。“(h(0)>y→0)∧h(0)<y→1)”表示若y小于h(0),则该子识别码的纵轴编码为等于0;若y大于h(0),则该子识别码的纵轴编码为等于1。
式(3)中“×2”表示将横轴编码左移一位,此时,横轴编码位于纵轴编码前。因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2”可以用于表示横轴编码位于纵轴编码前。
基于式(4)~式(9)可以看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前一次切分的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坐标确定当前光学识别码的Xmax(n)、Xmin(n)、Ymax(n)和Ymin(n)。
式(10-1)和式(10-2)中“×2”表示第二编码片段的横轴编码位于纵轴编码前;“×2×2”表示将前一次切分的光学识别码的编码左移两位,形成该子识别码的第一编码片段,第一编码片段位于第二编码片段前。
在此基础上,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切分次数,用m表示。当光学识别码的当前切分次数n等于m时,停止对光学识别码继续进行切分,此时,获得的多个子识别码为目标识别码。
下面进行举例说明,如图5A所示,光学识别码500为n=0的光学识别码,a(0)位置坐标为(Xmin(0),Ymin(0)),b(0)位置坐标为(Xmin(0),Ymax(0)),c(0)位置坐标为(Xmax(0),Ymin(0)),d(0)位置坐标为(Xmax(0),Ymax(0)),其中,Xmax(0)=223,Xmin(0)=0,Ymax(0)=223,Ymin(0)=0。光学识别码500中心位置O的坐标为(g(0),h(0)),其中,g(0)=(Xmin(0)+Xmax(0))÷2,h(0)=(Ymin(0)+Ymax(0))÷2。对光学识别码500进行一次切分,可以获得4个第一级子识别码的编码。此时,可以基于第一级子识别码与光学识别码500中心位置O的相对位置,计算第一级子识别码的编码。由此可以计算出,第一级第一子识别码501的编码为“00”,第一级第二子识别码502的编码为“01”,第一级第三子识别码503的编码为“10”,第一级第四子识别码504的编码为“11”。
如图5B所示,基于第一级第二子识别码502的中心位置O12确定4个第二级子识别码的编码,第二级子识别码的编码包括第一级第二子识别码502的编码和第二编码片段,第二编码片段的计算方式可以按照第一级子识别码编码的计算方式获得。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式(4)~式(9)确定a(1)位置坐标为(Xmin(0),h(1))、b(1)位置坐标为(Xmin(0),Ymax(0))、c(1)位置坐标为(g(1),h(1))、d(1)位置坐标为(g(1),Ymax(0))。此时,可以基于a(1),b(1),c(1)和d(1)的坐标,确定第二级第一子识别码5021编码为“0100”,第二级第二子识别码5022编码为“0101”,第二级第三子识别码5023编码为“0110”,第二级第四子识别码5024编码为“0111”。
在此基础上,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预设切分次数m设置为14,当光学识别码500的切分次数等于14时,停止对光学识别码继续进行切分,此时,获得的多个子识别码为目标识别码。
由此还可以看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对光学识别码的切分次数越多,获得的各个子识别码的第一编码片段越长,各个子识别码相同的编码片段越长,此时,各个子识别码的编码精度越高。可见,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光学识别码的预设切分次数控制目标识别码的编码精度。
可见,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目标识别码的编码,将目标识别码用于对铺码对象执行铺码操作时,铺码对象的编码为目标识别码的编码。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铺码对象的编码,可以避免铺码对象的编码重复。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光学识别码切分后编码方式不统一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202、步骤203和步骤204可以依次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数据空间的占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以数据标识的形式对光学识别码的编码进行存储。数据标识可以为数字、符号、文字等,但不仅限于此。
图5C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识别码编码的示意图。如图5C所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基于图5B所示的各个子识别码的编码对应的十进制整数对切分后的光学识别码进行标识。例如,第二级第一子识别码5021编码“0100”可以用“4”进行标识,第二级第二子识别码5022编码“0101”可以用“5”进行标识,第二级第三子识别码5023编码“0110”可以用“6”进行标识,第二级第四子识别码5024编码“0111”可以用“7”进行标识。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在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此时,将目标识别码确定为铺码对象,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铺码对象的编码。可见,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自适应调整针对不同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的切分终止条件,使得切分获得的目标识别码的尺寸大于或等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因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无需考虑光学识别码的种类,便能实现光学识别码的灵活切分,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光学识别码切分方法具有普适性。
另外,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中,由于目标识别码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切分而获得,在利用目标识别码完成铺码对象的铺码操作时,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获得的目标识别码,避免造成目标识别码的浪费,从而提高了光学识别码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将目标识别码作为铺码对象,通过光学识别码确定目标识别码的编码即为铺码对象的编码,实现以目标识别码的编码建立铺码对象与目标识别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切分后的目标识别码具有一致的编码方式,便于统一管理。
上述主要从终端的角度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装置,该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装置可以为终端或应用于终端的芯片。图6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装置的模块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600包括:
确定模块601,用于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
获取模块602,用于在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
确定模块601,还用于将目标识别码确定为铺码对象;
确定模块601,还用于基于光学识别码确定铺码对象的编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铺码范围至少包括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或,铺码范围至少包括所述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和非书写区域。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目标识别码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书写区域。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切分终止条件为目标识别码的尺寸与铺码对象的尺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切分终止条件为光学识别码的切分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切分次数,预设切分次数与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匹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模块601,还用于基于铺码对象的排版参数,确定铺码对象对应的目标铺码范围的尺寸和形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模块602,还用于基于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对光学识别码进行等分式切分,获得多个子识别码;
确定模块601,还用于响应于满足切分终止条件,确定子识别码为目标识别码;
确定模块601,还用于响应于不满足切分终止条件,将光学识别码更新为子识别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模块601,还用于基于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对目标识别码进行编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光学识别码为经过至少一次切分的光学识别码,光学识别码的编码包括第一编码片段和第二编码片段,第一编码片段为光学识别码在切分前的编码,第二编码片段为基于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确定的光学识别码的定位编码。
图7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芯片70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701和通信接口702。通信接口702可以支持服务器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数据收发步骤,处理器701可以支持服务器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数据处理步骤。
可选的,如图7所示,该芯片700还包括存储器703,存储器7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处理器701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处理器701控制终端设备中任一个的处理操作,处理器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7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7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703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NVRAM。例如应用中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存储器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4。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参考图8,现将描述可以作为本公开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电子设备800的结构框图,其是可以应用于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硬件设备的示例。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电子的计算机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包括计算单元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可存储设备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电子设备8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输入单元806、输出单元807、存储单元808以及通信单元809。输入单元806可以是能向电子设备800输入信息的任何类型的设备,输入单元806可以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和/或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单元807可以是能呈现信息的任何类型的设备,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扬声器、视频/音频输出终端、振动器和/或打印机。存储单元8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光盘。通信单元809允许电子设备8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解调器、网卡、红外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收发机和/或芯片组,例如蓝牙TM设备、WiFi设备、WiMax设备、蜂窝通信设备和/或类似物。
如图8所示,计算单元8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8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8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8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802和/或通信单元8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80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单元8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方法。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如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终端、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公开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公开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
在所述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所述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
将所述目标识别码确定为铺码对象;
基于所述光学识别码确定所述铺码对象的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码范围至少包括所述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或,
所述铺码范围至少包括所述铺码对象的书写区域和非书写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识别码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书写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分终止条件为所述目标识别码的尺寸与所述铺码对象的尺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分终止条件为所述光学识别码的切分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切分次数,所述预设切分次数与所述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铺码对象的排版参数,确定所述铺码对象对应的目标铺码范围的尺寸和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所述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包括:
基于所述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对所述光学识别码进行等分式切分,获得多个子识别码;
响应于满足所述切分终止条件,确定所述子识别码为目标识别码;
响应于不满足所述切分终止条件,将所述光学识别码更新为所述子识别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光学识别码确定所述铺码对象的编码,包括:
基于所述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对所述目标识别码进行编码。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识别码为经过至少一次切分的所述光学识别码,所述光学识别码的编码包括第一编码片段和第二编码片段,所述第一编码片段为所述光学识别码在切分前的编码,所述第二编码片段为基于所述光学识别码的中心位置确定的所述光学识别码的定位编码。
10.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铺码对象的铺码范围确定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终止条件;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切分终止条件的约束下,基于所述光学识别码的切分策略切分所述光学识别码,获得目标识别码;
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目标识别码确定为铺码对象;
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光学识别码确定所述铺码对象的编码。
CN202210986476.1A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3924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6476.1A CN115392413A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6476.1A CN115392413A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2413A true CN115392413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21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6476.1A Pending CN115392413A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24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44762A2 (en) Techniques to manage color representations for a digital map
CN112507806B (zh) 智慧课堂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08118B (zh) 针对数据偏移的目标对象行为预测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9408058B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前端辅助开发方法和装置
EP4131083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federated learning model
CN113536856A (zh) 图像识别方法和系统、数据处理方法
US20230386041A1 (en) Control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for Interactive Reproduction of Target Object
CN113032580B (zh) 关联档案推荐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255652A (zh) 文本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Reilly The need to help journalists with data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CN115760500A (zh) 一种优化老师批阅作业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0903A (zh) 实时投票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391148B (zh) 视图元素保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7054095A (ja) 学習支援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サー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392413A (zh) 一种铺码对象编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036579A (zh) 多分类模型自学习在线更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914514A (zh) 一种复合编码文件的生成方法、纸质文件和装置
CN113850239B (zh) 多文档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09339A (zh) 答题图像获取及提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850238B (zh) 文档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73057A (zh) 文本识别方法、装置和听写批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56175B (zh) 文字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32561A (zh) 超分辨率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31932A (zh) 目标图像生成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936187A (zh) 文本图像合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