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0652A -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0652A
CN115390652A CN202110930452.XA CN202110930452A CN115390652A CN 115390652 A CN115390652 A CN 115390652A CN 202110930452 A CN202110930452 A CN 202110930452A CN 115390652 A CN115390652 A CN 115390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ndow
display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04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博
胡迁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P228036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EP4310647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83911 priority patent/WO202224232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0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0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61Saving or restoring of program or task contex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07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embedded in a portable device, e.g. video client on a mobile phone, PDA,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3OS processes, e.g. booting an STB, implementing a Java virtual machine in an STB or power management in an STB
    • H04N21/4438Window management, e.g. event handling following interaction with the use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该方法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启动第一应用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匹配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匹配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处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时,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该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投屏技术中,可以在应用从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时,保存该应用的数据和状态,避免应用重新启动。

Description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投屏场景下,例如,第一电子设备投屏到第二电子设备,即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内容需要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中。
在应用从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切换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中显示时,第一电子设备一般会重启该应用,然后将重启后的应用在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中显示,导致应用的数据丢失。例如,该应用为华为视频,当第一电子设备打开华为视频播放某个视频时,此时将华为视频切换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中显示,则该华为视频需要被重新打开,原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正在播放的该视频并不能在第二电子设备中继续播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该技术方案可以在应用从电子设备切换至另一电子设备中显示时,保存该应用的状态,避免应用重新启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启动第一应用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匹配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匹配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处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时,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启动第一应用的操作后,在已经启动的应用窗口匹配该第一应用的窗口,当确定匹配的第一应用的窗口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时,将该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该技术方案可以在应用从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时,保留该应用的数据和状态,避免应用重新启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对应的第一活动栈中的内容迁移至第二活动栈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活动栈对应的窗口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应理解,该第二活动栈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新建的,该第二活动栈为第二电子设备服务,从而可以对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分栈管理,避免应用从一个电子设备切换至另一个电子设备中显示时出现的重启现象。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应用的窗口对应的第一活动栈中的内容迁移至第二活动栈中,从而可以保留第一活动栈中的任务和活动记录,即可以保存第一应用的数据,使得该第一应用切换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时,第一应用的数据不会丢失,提升了应用的连续性。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活动栈移除。从而可以节省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匹配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已启动的应用窗口中匹配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
该技术方案可以确定第一应用的窗口是否已经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启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已启动应用的包名;已启动应用的用户身份证明;已启动应用对应的活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还包括标题栏部分,所述标题栏部分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名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的尺寸与其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窗口的尺寸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的尺寸可调节。
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应用的窗口的尺寸,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匹配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处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时,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置于前台显示。
该技术方案中,当该第一应用的窗口已经被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时,则将该第一应用的窗口置于前台显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相同。
应理解,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关系时,第一电子设备就可以将第二电子设备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设置与第一电子设备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相同。从而有利于保证投屏显示的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变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拦截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状态变化发送给所述第一应用的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
该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第二电子设备由于状态发生变化,导致第一应用的窗口对应的显示界面重新加载。
可选地,当第一电子设备的上述状态发生变化,导致系统向第一应用发送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时,第一电子设备同样可以拦截该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触发,或者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触发。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是否支持窗口的显示界面尺寸更改;在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支持窗口的显示界面尺寸更改的情况下,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包括: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以悬浮窗的形式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当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支持窗口的显示界面尺寸更改时,可以将第一应用的窗口以悬浮窗的形式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当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支持窗口的显示界面尺寸更改的情况下,该第一应用的窗口的界面元素的位置也可能发生改变或可以调节。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显示方法被执行。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信号,并将所述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信号,使得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显示方法被执行。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显示方法被执行。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显示方法被执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GUI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GUI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GUI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方法的显示界面切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中,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方法还可以应用于显示设备中,如显示器、电视、投影仪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首先对本申请中可能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做简单的介绍。
活动(activity):在安卓(android)系统中,activity是一种可以包含用户界面的组件,主要用于和用户进行交互,比如打电话、照相、发送邮件和查看地图等,简单来说,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能看到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由activity组件提供的,在一个应用程序中,可以包括多个activity。
任务(task):通常是指一系列具有联系的activity的集合,这些activity按照各自的打开顺序排列在栈(stack)中,电子设备的主屏幕通常是任务的起点。在当前activity1中启动另一个activity2时,该activity2一般会被推送到stack的顶部,成为焦点所在,而前一个activity1仍保留在stack中,只不过是处于暂停状态,当activity1暂停时,系统会保持其对应的用户界面的当前状态,当用户选择“返回”时,位于stack顶部的当前activity2会被销毁,activity1恢复执行。
活动记录(activity record):是安卓系统的活动管理服务(activity mangerservice,AMS)的activity记录表,每一个activity record都会有一个activity与之对应。
在投屏的应用场景下,例如,第一电子设备投屏到第二电子设备,即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内容需要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中。
在应用从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切换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时,第一电子设备一般会重启该应用,然后将重启后的应用在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中显示,这种情况下,应用原先的显示界面并不能够保留。例如,该应用为华为视频,当第二电子设备打开华为视频播放某个视频时,如该视频被播放到第5分钟,此时将华为视频的播放界面切换至第一电子设备的屏幕中,则该华为视频需要被重新打开,原先的视频并不能在第二电子设备中继续播放,从而会造成应用的数据丢失。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法,该技术方案可以在应用从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时,保存该应用的状态,避免应用重新启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第二电子设备为PC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手机和PC建立连接的方式不予限定,例如,手机可以通过扩展坞与PC建立连接,或者,手机还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蓝牙、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有线等连接方式与PC建立连接。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的示意图。其中,从图1中的(a)至(c)示出了手机在电脑模式下,将应用投屏到PC中显示的过程。
参见图1中的(a),该GUI示出了手机100a与PC100b的显示界面。如图1中的(a)所示,手机100a的显示界面110可以是华为视频的播放界面,该播放界面可以包括正在播放的电视剧1的显示界面111,以及该电视剧1的相关简介、剧集等内容,该显示界面111可以包括播放画面和进度条。
如图1中的(a)所示,PC100b的显示界面120可以为PC的首页显示界面,该显示界面120中可以包括状态栏、搜索框121和应用栏123。该状态栏中可以包括信号标识、电量、时间等。该应用栏中可以包括功能键124和多个应用图标。用户可以通过该搜索框121搜索应用、网页、文档等内容。当用户使用鼠标点击功能键124时,PC100b可以在弹出的界面中显示手机中安装的多个应用,在一些情况下,手机中安装的应用较多时,用户可以在弹出的界面中进行翻页操作以显示更多应用。
当PC100b检测到用户通过鼠标点击华为视频的应用图标122的操作之后,手机和PC可以显示如图1中的(b)所示的GUI。
参见图1中的(b),该GUI可以包括手机100a的显示桌面140,和PC的显示界面150。手机100a的显示桌面140中可以包括手机中安装的多个应用,如日历、时钟、运动健康、华为视频等。
PC100b的显示界面150中包括华为视频的显示界面130,该显示界面130包括标题栏130a和内容显示部分130b,该标题栏130a可以包括文字“华为视频”,以及可以控制该显示界面130的最小化控件131、最大化控件132、和关闭控件133。该内容显示部分130b显示的内容与手机的显示界面110相同,且该显示界面中的画面可以接着其在手机中的播放记录继续播放,即该应用“华为视频”的播放界面从手机切换至PC中显示时,该应用可以保持切换之前的状态,而不是重新启动。
当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华为视频的应用图标112的操作之后,手机和PC可以显示图1中的(c)所示的GUI。
应理解,该实施例中,图1中的(a)中华为视频是从手机的桌面中打开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华为视频从第三方应用的界面中打开,则图1中的(b)中,该手机100a可以显示第三方应用的界面。
参见图1中的(c),该GUI可以包括手机的显示界面110和PC的显示界面120。
该GUI可以参见图1中的(a)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应理解,当华为视频的播放界面从PC切换至手机上时,该华为视频可以保持其播放状态,即在手机上可以接着其在PC中的播放记录继续播放,而不是重新启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手机中打开的应用为文档类应用,且界面中显示文档时,当在PC中打开该应用时,PC中可以继续显示该应用在手机中的文档位置,从而可以实现屏幕切换过程中应用的连续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在手机的电脑模式下,当从PC端打开手机中正在显示的应用时,该应用可以继续保持切换之前的状态,如播放记录或文档阅读位置等,从而可以实现应用从一个屏幕切换至另一个屏幕的连续性,避免应用重新启动,影响用户的体验。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GUI的示意图。其中,从图2中的(a)至(b)示出了手机在电脑模式下,切换应用显示屏幕的过程。
参见图2中的(a),该GUI示出了手机200a的显示桌面210和PC200b的显示界面220。
手机的显示桌面210中可以包括手机安装的多个应用的应用图标,如音乐、电子邮件、运动健康、智慧生活等。
PC的显示界面220中可以包括搜索框、应用栏和APP1的显示界面230和显示界面240。该APP1可以是文档类应用,该显示界面230和显示界面240可以是在PC中打开的两个文档。
如图2中的(a)所示,显示界面230包括标题栏230a和内容显示部分230b,该标题栏230a中可以包括文字“APP1”,以及可以控制该显示界面230的最小化控件231、最大化控件232、和关闭控件233。该内容显示部分230b可以包括文档1的标题部分和文档1的内容部分。
同样的,显示界面240包括标题栏240a和内容显示部分240b,该标题栏240a中可以包括文字“APP1”,以及可以控制该显示界面240的最小化控件241、最大化控件242、和关闭控件243。该内容显示部分240b可以包括文档2的标题部分和文档2的内容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是先打开的文档1,后打开的文档2,即最新打开的文档为文档2。
当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APP1的应用图标211的操作之后,手机和PC可以显示如图2中的(b)所示的GUI。
应理解,在该实施例中,当在PC200b中打开了APP1的显示界面230和显示界面240时,该显示界面230和显示界面240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活动栈(activity stack)中,例如,显示界面230位于活动栈1中,显示界面240位于活动栈2中。该活动栈1中可以包括task1,该task1中可以包括与显示界面230对应的activity1,该活动栈2中可以包括task2,该task2中可以包括与显示界面240对应的activity2。
其中,由于用户打开该显示界面230和显示界面240的时间不同,例如,用户首先打开了显示界面230,然后又打开显示界面240,则该活动栈1与活动栈2对应的层级不同,即活动栈1的层级低于活动栈2的层级,即最新打开的显示界面对应的活动栈的层级更高,该层级可以理解为PC显示的顺序,即PC显示层级高的活动栈对应的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PC的屏幕较大,可以显示APP1的多个显示界面,尽管显示界面230和显示界面240均显示在PC的屏幕中,但该两个显示界面对应的层级也是不同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APP1的应用图标211的操作之后,手机可以将层级更高的活动栈对应的显示界面从PC迁移至手机中显示。
示例性地,用户最新打开的显示界面为240,即显示界面240对应的活动栈2的层级更高,当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APP1的应用图标211的操作之后,可以将显示界面240对应的活动栈2中包括的内容迁移至手机中新建的活动栈3中,该活动栈2中的内容可以包括对应的task和activity,从而可以将显示界面240迁移至手机中显示,从而保留了显示界面240,避免了APP1重新启动造成数据丢失。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APP1的应用图标211的操作之后,手机也可以将APP1的多个活动栈对应的显示界面迁移至手机中显示。
示例性地,手机可以将显示界面230和显示界面240迁移至手机中显示,如分屏显示,或者优先显示显示界面240,在显示界面240被关闭之后显示显示界面230。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APP1的应用图标211的操作之后,手机中可能会弹出提示框,用户可以选择将显示界面230或者显示界面240中的一个迁移至手机中显示。
或者,用户可以选择将显示界面230和显示界面240迁移至手机中显示。在这种情况下,该显示界面230和显示界面240可以在手机中分屏显示,此时,显示界面230和显示界面240均可以显示在手机当前的界面中;或者,手机可以优先显示活动栈层级更高的显示界面240,而将显示界面230放在后台,即当显示界面240被关闭之后,手机可以显示显示界面230。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最新打开的显示界面为240,当手机检测到用户点击APP1的应用图标211的操作之后,可以将显示界面240对应的活动栈2中包括的内容迁移至手机中显示,即手机无需新建活动栈3。
参见图2中的(b),该GUI示出了手机200a的显示界面250和PC200b的显示界面260。
手机200a的显示界面250中可以显示最新打开的文档的内容,即显示界面240b的内容显示在显示界面250中,包括文档2的标题部分和文档2的内容部分。
PC200b的显示界面260中,包括显示界面230。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PC中也可以打开APP1的三个或更多个文档,则当用户在手机上打开APP1时,手机也会显示最新打开的文档的界面。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文档1的显示界面230可以保持其在PC的屏幕中原来的位置,或者,文档1的显示界面230也可以移动至PC的屏幕中间显示,或者,文档1的显示界面230也可以显示在PC的屏幕的其他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限定。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当PC中显示了同一个应用的多个界面时,且该多个界面显示在多个窗口中,例如,两个或多个文档,则在手机中打开该应用时,最新打开的文档的界面会显示在手机的屏幕中。该技术方案避免了应用重新启动,可以实现应用从一个屏幕切换至另一个屏幕的连续性。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GUI的示意图。其中,从图3中的(a)至(b)示出了手机在电脑模式下,切换应用显示屏幕的过程。
参见图3中的(a),该GUI示出了手机300a的显示界面310、PC300b的显示界面320。
该手机300a的显示界面310可以是APP1的首页显示界面,该显示界面310可以包括APP1、搜索框、功能栏310a等,以及该功能栏中的“最近打开”对应的界面,该“最近打开”对应的界面包括的内容可以包括显示区域311和显示区域312。该显示区域311可以包括APP1的图标以及文档2的标题,以及一些功能控件,如收藏等,该显示区域312可以包括APP2的图标以及文档1的标题,和一些功能控件,如收藏等。
该PC300b的显示界面320可以包括状态栏、搜索框、应用栏和APP1的显示界面330和显示界面340。该状态栏中可以包括手机的信号标识、电量、时间等。该APP1可以是文档类应用,该显示界面330和显示界面340可以是在PC中打开的两个文档。
该显示界面330可以包括标题栏330a和内容显示部分330b。该标题栏330a中可以包括文字“APP1”,以及可以控制该显示界面330a的最小化控件331、最大化控件332、和关闭控件333。该内容显示部分330b可以包括文档1的标题部分以及文档1的内容部分。
同样的,该显示界面340可以包括标题栏340a和内容显示部分340b。该标题栏340a中可以包括文字“APP1”,以及可以控制该显示界面340a的最小化控件341、最大化控件342、和关闭控件343。该内容显示部分340b可以包括文档2的标题部分以及文档2的内容部分。
当手机330a检测到用户点击显示区域312的操作之后,手机300a和PC300b可以显示如图3中的(b)所示的GUI。
应理解,在该实施例中,当在PC300b中打开了APP1的显示界面330和显示界面340时,该显示界面330和显示界面340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活动栈中,例如,显示界面330位于活动栈1中,显示界面340位于活动栈2中。该活动栈1中可以包括task1,该task1中可以包括与显示界面330对应的activity1,该活动栈2中可以包括task2,该task2中可以包括与显示界面340对应的activity2。
其中,当用户点击显示区域312时,手机可以在已经打开的窗口中匹配点击显示区域312之后显示的窗口,例如,可以根据已启动应用的包名、UID和activity等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到的窗口为显示界面340时,将该活动栈2中的内容迁移至手机中新建的活动栈3中,从而保留了显示界面340,避免了APP1重新启动造成数据丢失。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手机也可以无需新建活动栈3,则手机在匹配在显示界面340时,直接将该显示界面340迁移至手机中显示。
参见图3中的(b),该GUI示出了手机300a的显示界面350和PC300b的显示界面360。
该手机300a的显示界面350中显示的内容与显示界面330b相同,即将显示界面330b的内容显示在手机300a的屏幕中,包括文档1的标题部分和内容部分。
该PC300b的显示界面360中,包括显示界面340。
应理解,该显示界面340可以保持其在PC的屏幕中原来的位置,或者,该显示界面340也可以移动至PC的屏幕中间显示,或者,该显示界面340也可以显示在PC的屏幕的其他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PC中显示了同一个应用的多个界面时,且该多个界面显示在多个窗口中,例如,两个或多个文档,则在手机中的应用界面中打开该文档时,会将匹配的文档界面显示在手机的屏幕中。该技术方案避免了应用重新启动,可以实现应用从一个屏幕切换至另一个屏幕的连续性。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方法中显示界面切换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活动栈(activity stack)1属于手机端,活动栈2也属于手机端,以手机处于电脑模式向PC投屏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4中的(a),activity stack1可以包括task,该task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该task中可以包括多个activity1和activity2。
在安卓系统中,用户在应用程序中看到的内容,大部分是由activity组件提供的,一个应用程序中可以包括多个activity,例如,当用户点击某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后,即启动了一个activity1,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中显示该应用程序的首页,当用户点击首页中的某个元素后,可认为启动了activity2,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将由该应用程序的首页跳转到另一个界面中,即该activity2的对应的界面将覆盖activity1对应的界面,使得用户仅能看到当前的显示界面,activity2位于activity stack的顶部,也即activity2对应的界面可以呈现给用户,可以直接接收用户的一些操作。
示例性地,参见图1中的(a),该手机的显示界面110可以认为是activity2对应的界面。在启动activity2之前,当用户在手机的桌面内点击华为视频的应用图标时,可认为启动了activity1,该activity1对应的界面为华为视频的首页显示界面,此时,该activity1在activity stack的栈顶,当用户在该首页显示界面中点击电视剧1名称或对应的卡片时,可以认为启动了activity2,此时,将activity2加入activity stack中,且该activity2位于栈顶,则手机可以显示对应的显示界面110。
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端打开某个应用,并显示activity2对应的显示界面,当用户在PC端打开相同的应用时(如,在PC端通过鼠标双击该应用的应用图标),则手机端会针对该应用新建一个activity stack2,此时,该activity stack2可以是空集,然后,手机端会在手机中搜索已启动应用的包名、用户身份证明(user identification,UID)和activity等信息,以匹配出满足条件的最佳窗口。该实施例中,当手机端匹配到的窗口在手机中时,即手机当前显示的窗口或处于后台中的窗口,则将该窗口对应的activity stack1中的内容迁移至activity stack2中,包括task和task包括的activity1、activity2。
参见图4中的(b),当activity stack1中的内容迁移至activity stack2时,activity stack1为空,activity stack2中包括了原来activity stack1中的task和task中的activity1、activity2,对应于PC的界面中,也即该应用显示在手机中的窗口切换至PC中显示,此时,PC显示该应用窗口,并显示activity2对应的显示界面,并保留了该应用的task以及activity顺序,即保留了应用的数据,该activity2对应的显示界面也成为PC的界面焦点所在,即该activity2对应的显示界面可以直接呈现给用户,并可以直接接收用户的一些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应用支持显示界面尺寸更改(resize)时,该应用可以以悬浮窗的形式显示在PC桌面中,且该悬浮窗的大小可以调节,此外,该应用的显示界面中的界面元素可以重新布局之后显示在PC的桌面中,即该显示界面中的界面元素可以任意调节,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的体验。
应理解,该应用是否支持显示界面尺寸更改,可以是由该应用的开发人员预设的,该应用的开发人员在开发该应用时,可以将该应用是否支持显示界面尺寸更改写进该应用的源码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使用安卓系统的电子设备中,通过判断应用是否支持resize决定应用是否支持显示界面尺寸更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应用的代码中声明该应用不可以进行显示界面尺寸更改,则默认该应用以全屏形式显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该应用不支持resize,或resize效果不佳时,该应用也可以以悬浮窗的形式显示,但是窗口的界面布局可能会发生改变,例如,某些元素的大小或位置可能会发生改变。此时,手机可以对当前界面进行重新启动,即重新加载activity2对应的显示界面。
由此,当该应用的显示窗口从手机切换至PC时,该应用并不会重新启动,而是保留了原有的task以及activity顺序,即在应用的显示窗口切换的过程中,应用的数据并不会丢失,即可以实现应用从一个屏幕切换至另一个屏幕的连续性,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该应用不支持resize,或不支持移动到另一个屏幕中显示,则手机可以对该应用进行重新启动,并将该应用的窗口显示在PC的屏幕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手机匹配到的窗口已经在PC中打开,则将该窗口显示到前台,成为焦点所在,即该窗口可以直接呈现给用户,并可以直接接收用户的一些操作。
应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手机与PC建立接连关系时,可以将PC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dot per inch,DPI)与手机的DPI进行适配,即可以设置PC的DPI与手机的DPI相同。当PC处于移除键盘状态时、触控屏状态时、或者导航状态发生变化时,手机中的窗口管理服务(window manager service,WMS)会拦截系统发送给应用的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使得该应用窗口不会发生重新加载当前界面的操作,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例如,当PC处于移除键盘状态时、触控屏状态时、或者导航状态发生变化时,手机中的activity record可以检测到activity的变化,并根据应用的manifest文件判断是否刷新界面,当其确定要刷新界面时,会向应用发送刷新界面的消息,而WMS可以拦截其发送给应用的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从而使得该应用界面不会重新加载。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
移除键盘状态:指的是PC的键盘从连接状态变为未连接状态,或者,键盘连接状态变为未连接状态,又变成连接状态。
触控屏状态:指的是应用从可以触控的屏幕显示切换至不支持触控的屏幕中显示。
导航状态发生变化:指的是PC支持使用轨迹球或方向键进行输入操作,当该轨迹球或方向键发生变化时,可认为导航状态发生变化。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的上述状态发生变化为例进行说明,但这不应对本申请造成任何限定,在另一些情况下,该电子设备的其他状态发生变化导致系统发送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时,WMS仍会拦截该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该技术方案也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中,其中,以第一电子设备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为例,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关系时,可以将第二电子设备屏幕的DPI设置成与第一电子设备的DPI相同。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510至步骤550。
510,检测启动第一应用的操作。
示例性地,参见图1中的(a),该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PC100b,该第一应用可以是PC100b的显示桌面中的华为视频,该启动第一应用的操作可以是用户使用鼠标点击华为视频的应用图标122的操作。
其中,该步骤510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来执行,即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检测用户启动该第一应用的操作。
应理解,该启动第一应用的操作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触发,也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中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限定。
520,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匹配第一应用的窗口。
当检测到启动第一应用的操作之后,会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搜索已启动的应用窗口中是否有与第一应用相匹配的窗口,例如,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搜索已启动应用的包名、UID和activity等信息,并与第一应用的相关信息做比较,从而可以确定第一应用是否已经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启动。示例性地,当第一电子设备在已启动的应用中搜索到了与第一应用相同的包名时,则可以确定该第一应用已经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启动。
530,在确定匹配的窗口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时,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创建活动栈2。
该步骤中,当确定与第一应用相匹配的窗口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时,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创建新的活动栈2,该活动栈2的初始状态可以为空集。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与第一应用相匹配的窗口已经被投屏在第二电子设备中时,若该窗口不在第二电子设备的前台,则将该匹配到的窗口移动到前台显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与第一应用相匹配的窗口不存在时,即该第一应用在之前并未运行,则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启动新的窗口,并将该新的窗口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没有完美配置的窗口,则可以根据窗口的亲和性,寻找次之匹配窗口。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匹配的窗口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时,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无需新建活动栈2,而是将该窗口直接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
540,将第一电子设备中与第一应用相匹配的窗口所在的活动栈1的内容迁移至活动栈2中。
该步骤中,活动栈1中包括该第一应用相匹配的应用窗口对应的activity、task等。示例性地,参见图1中的(a),该第一应用可以是华为视频,与该第一应用相匹配的应用窗口对应的显示界面可以是华为视频在手机中的显示界面110,则该活动栈1中可以task,该task中包括华为视频的首页显示界面对应的activity1和显示界面110对应的activity2。然后,将该活动栈1中的task以及该task对应的activity1和activity2迁移至活动栈2中。
可选地,当活动栈1中的内容迁移至活动栈2中时,第一电子设备将活动栈1移除。
550,在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匹配到的第一应用的窗口。
当将该活动栈1中的task以及该task对应的activity1和activity2迁移至活动栈2中之后,第一电子设备将该活动栈2中的内容对应的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中,则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的屏幕中显示该匹配到的第一应用的窗口。
示例性地,若该第一应用为视频类应用,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该应用的视频数据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中,并在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该第一应用的窗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适应第二电子设备的窗口管理要求,该第一应用的窗口大小可能发生变化,例如,该第一应用的窗口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全屏显示变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以悬浮窗的形式显示,或者,在第二电子设备中全屏显示,或者,在第一应用的窗口对应的显示界面中增加标题栏部分,该标题栏部分可以包括该第一应用的名称,以及控制该窗口最小化、最大化以及关闭窗口的功能控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第一应用支持resize时,该第一应用可以以悬浮窗的形式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桌面中,且该悬浮窗的大小可以随着用户的调节进行更改,此外,该第一应用的窗口中的界面元素可以重新布局之后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桌面中,即该窗口中的界面元素可以任意调节,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第一应用不支持resize,或resize效果不佳时,该第一应用也可以以悬浮窗的形式显示,但是窗口的界面布局可能会发生改变。如果仍旧支持效果不佳,则将该第一应用以重新加载(relaunch)当前窗口的显示界面的方式加载显示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应用也可以默认以全屏形式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当在第二电子设备中启动应用时能够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匹配到已经启动的应用窗口时,可以将该应用窗口迁移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从而可以保证该应用从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连续性,从而可以避免应用重启,提升了用户体验。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于上述步骤510至步骤550的具体执行顺序不予限定。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560:
560,检测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变化;
应理解,该步骤中的状态变化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前文中的移除键盘状态、触控屏状态和导航状态等。
应理解,该步骤560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来执行。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570:
570,拦截因状态变化发送给第一应用的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
当上述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会向第一应用发送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此时,第一电子设备中的WMS可以拦截该消息,从而使得该第一应用的界面不会重新加载。
应理解,该步骤570可以在步骤560之后执行,也可以在步骤560之前执行,该步骤570还可以在步骤510至步骤550之间的任意一个步骤之前或之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予限定。
该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因上述状态变化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界面重新加载,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以第一电子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投屏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610至步骤630。
610,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启动第一应用的第一操作。
其中,该第一操作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中触发,参见图1中的(a),该第一操作可以是用户点击华为视频的应用图标122的操作。该第一操作还可以是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触发。
620,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匹配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
其中,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已经启动的应用窗口中匹配该第一应用的窗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已启动的应用窗口中匹配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
其中,该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已启动应用的包名;已启动应用的用户身份证明UID;已启动应用对应的活动。
应理解,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的相关信息与上述第一信息包括的内容进行比对,当信息可以匹配上时,可以理解为该第一应用已经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启动,例如,根据该第一应用的包名和活动等,从第一电子设备启动的窗口中匹配到了相同的内容,则可以认为该第一应用已经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启动。
630,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匹配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处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时,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
其中,该第一应用的窗口可以是以悬浮窗的形式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也可以以全屏形式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第一应用支持resize时,该第一应用可以以悬浮窗的形式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桌面中,且该悬浮窗的大小可以随着用户的调节进行更改,此外,该第一应用的窗口中的界面元素可以重新布局之后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的桌面中,即该窗口中的界面元素可以任意调节,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该第一应用不支持resize,或resize效果不佳时,该第一应用也可以以悬浮窗的形式显示,但是窗口的界面布局可能会发生改变。如果仍旧支持效果不佳,则将该第一应用以relaunch方式加载显示界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与第一应用相匹配的窗口不存在时,即该第一应用在之前并未运行,则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启动新的窗口,并将该新的窗口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没有完美配置的窗口,则可以根据窗口的亲和性,寻找次之匹配窗口。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启动第一应用的操作后,在已经启动的应用窗口匹配该第一应用的窗口,当确定匹配的第一应用的窗口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时,将该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该技术方案可以在应用从第一电子设备切换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时,保留该应用的数据和状态,避免应用重新启动。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对应的第一活动栈中的内容迁移至第二活动栈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活动栈对应的窗口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应理解,参见图4中的(a)、(b),该第一活动栈可以是活动栈1,第二活动栈可以是活动栈2,该第二活动栈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新建的,该第二活动栈为第二电子设备服务,从而可以对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分栈管理。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应用的窗口对应的第一活动栈中的内容迁移至第二活动栈中,从而可以保留第一活动栈中的任务和活动记录,即可以保存第一应用的数据,使得该第一应用切换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时,第一应用的数据不会丢失,提升了应用的连续性。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活动栈移除。从而可以节省电子设备的系统功耗。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还包括标题栏部分,所述标题栏部分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名称。
示例性地,参见图2中的(a),该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PC200b,该第一应用可以是APP1,则该PC200b显示的APP1的窗口或显示界面230还包括标题栏部分230a,该标题栏部分可以包括APP1的应用名称。该标题栏部分还可以包括一些功能控件,如控件231、232和233。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的尺寸与其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窗口的尺寸不同。
示例性地,参见图2中的(a),该PC200b中显示的第一应用的窗口或显示界面230的尺寸与其在手机200a中的尺寸可以不同。
在其他的示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的尺寸与其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窗口的尺寸也可以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的尺寸可调节。
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应用的窗口的尺寸,从而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体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匹配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处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时,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置于前台显示。
该技术方案中,当该第一应用的窗口已经被投屏至第二电子设备中时,则将该第一应用的窗口置于前台显示。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相同。。
应理解,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关系时,第一电子设备就可以将第二电子设备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设置与第一电子设备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相同。从而有利于保证投屏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变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拦截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状态变化发送给所述第一应用的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
其中,该状态变化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前文中所述的移除键盘状态、触控屏状态、或者导航状态发生变化。
该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第二电子设备由于状态发生变化,导致第一应用的窗口对应的显示界面重新加载。
可选地,当第一电子设备的上述状态发生变化,导致系统向第一应用发送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时,第一电子设备同样可以拦截该消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是否支持窗口的显示界面尺寸更改;在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支持窗口的显示界面尺寸更改的情况下,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包括: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以悬浮窗的形式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
其中,当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支持窗口的显示界面尺寸更改时,可以将第一应用的窗口以悬浮窗的形式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当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支持窗口的显示界面尺寸更改的情况下,该第一应用的窗口的界面元素的位置也可能发生改变或可以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如前文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显示方法被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信号,并将所述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信号,使得如前文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显示方法被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显示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启动第一应用的第一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匹配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匹配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处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时,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对应的第一活动栈中的内容迁移至第二活动栈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将所述第二活动栈对应的窗口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匹配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已启动的应用窗口中匹配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已启动应用的包名;已启动应用的用户身份证明;已启动应用对应的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还包括标题栏部分,所述标题栏部分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应用名称。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的尺寸与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显示的窗口的尺寸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的尺寸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匹配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处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时,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置于前台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屏幕的每英寸像素数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状态变化;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拦截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状态变化发送给所述第一应用的重新加载界面的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触发,或者所述第一操作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触发。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是否支持窗口的显示界面尺寸更改;
在确定所述第一应用支持窗口的显示界面尺寸更改的情况下,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包括:
将所述第一应用的窗口以悬浮窗的形式迁移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被执行。
14.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信号,并将所述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处理所述信号,使得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被执行。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方法被执行。
CN202110930452.XA 2021-05-19 2021-08-13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390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2803652.1A EP4310647A1 (en) 2021-05-19 2022-03-30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2/083911 WO2022242326A1 (zh) 2021-05-19 2022-03-30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0254 2021-05-19
CN2021105502540 2021-05-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0652A true CN115390652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3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0452.XA Pending CN115390652A (zh) 2021-05-19 2021-08-13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10647A1 (zh)
CN (1) CN115390652A (zh)
WO (1) WO202224232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9939B2 (ja) * 2009-01-30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102510541B (zh) * 2011-12-30 2014-12-17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多屏互动的音视频内容切换方法及媒体播放器
CN105338425B (zh) * 2015-10-29 2018-12-14 北京易视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屏间视频无缝切换的系统及方法
CN106055327B (zh) * 2016-05-27 2020-02-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91456B (zh) * 2017-06-06 2020-12-04 福州汇思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显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857925B (zh) * 2020-07-21 2022-05-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10647A1 (en) 2024-01-24
WO2022242326A1 (zh)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1633B2 (en) Closing applications
US9479568B2 (en) Application switcher
US10417018B2 (en) Navigation of immersive and desktop shells
US20160342290A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application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20160050165A1 (en) Quick navigation of message conversation history
CN110300328B (zh) 一种视频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40298245A1 (en) Display Instance Management
JP2020504865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データ処理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KR20180088931A (ko) 이머시브 애플리케이션으로서의 데스크탑
CN103649902B (zh) 沉浸式和桌面外壳的显示
JP2008117181A (ja) 携帯端末およ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
US9552186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2094319A1 (en) Background synchronization within a multi-environment operating system
US11232066B2 (en) Method for data migration and terminal
US20180196584A1 (en) Execution of multiple applications on a device
WO2019047187A1 (zh) 导航栏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160097415A (ko) 안드로이드 플랫폼상에서의 멀티윈도우 구동 어플리케이션 및 이를 구비한 터치 디바이스
US20200028961A1 (en) Switching presentations of representations of objects at a user interface
CN114691273A (zh) 用户界面返回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97607A (zh) 应用界面加载与交互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060124047A (ko) 멀티 운영체제 로딩을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방법
US20130060975A1 (en) Assistive Buffer Usage Techniques
CN115390652A (zh)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028267A (zh) 双系统安全手机重置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9225818B2 (en) Mobile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