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9359A - 扬声器箱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9359A
CN115379359A CN202210975595.7A CN202210975595A CN115379359A CN 115379359 A CN115379359 A CN 115379359A CN 202210975595 A CN202210975595 A CN 202210975595A CN 115379359 A CN115379359 A CN 115379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kage hole
coil
diaphragm
magnetic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755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惠耀
储宇芬
刘久健
陈卫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755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7935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0175 priority patent/WO202403669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9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9359A/zh
Priority to US18/089,575 priority patent/US20240056728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壳体、发声单体和磁路耦合阀门,发声单体包括盆架、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磁路系统包括副磁钢,壳体包括下盖,下盖、盆架以及磁路系统共同围成后腔,下盖包括多个泄露孔;磁路耦合阀门收容于后腔内,磁路耦合阀门包括固定于盆架或磁轭的支架、固定于支架的负刚度振膜以及固定于负刚度振膜靠近副磁钢一侧且与副磁钢间隔的线圈,负刚度振膜与泄露孔正对且间隔;线圈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与副磁钢共同产生电磁场,以驱动负刚度振膜抵接至泄露孔并将其密封呈闭合状态,或远离泄露孔使其呈打开状态,或部分抵接至泄露孔使其呈部分开合状态。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箱可精准控制后腔与外界空气的连通状态且声学性能优。

Description

扬声器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手机等智能移动设备之中。而运用在扬声器箱的后腔体积直接关系着扬声器箱的音质好坏。
相关技术扬声器箱的振动系统包括壳体和发声单体,发声单体将所述壳体分隔为前腔和后腔,为了实现所述后腔内的气压平衡和散热,所述壳体设有将所述后腔和外界连通的通气孔,并在所述通气孔设置阀门控制所述后腔和外界连通。
然而,相关技术的所述扬声器箱中,所述阀门和控制所述阀门开关的开关部件并未公开具体的器件化,对应控制所述阀门开关的控制能力、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并未在方案中得到解决和体现。进一步的,相关技术的技术方案主要解决的是所述后腔内的气压调节,并未在漏音控制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限制了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如何使得所述扬声器箱在发声面振动形成理想的声偶极子,作为通话模式的受话器时优化漏音控制,并提高声隔离度,使得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提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准控制后腔与外界连通且声学性能优的扬声器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壳体和固定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以及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的副磁钢,所述壳体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下盖,所述下盖、所述盆架以及所述磁路系统共同围成后腔,所述下盖包括贯穿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泄露孔,所述后腔通过所述泄露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后腔内的磁路耦合阀门,所述磁路耦合阀门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或所述磁轭的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负刚度振膜以及固定于所述负刚度振膜靠近所述副磁钢一侧且与所述副磁钢间隔的线圈,所述负刚度振膜与所述泄露孔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线圈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与所述副磁钢共同产生电磁场,以驱动所述负刚度振膜抵接至所述泄露孔并将其密封呈闭合状态,或远离所述泄露孔使其呈打开状态,或部分抵接至所述泄露孔使其呈部分开合状态。
优选的,所述副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主磁钢的相对两侧,所述下盖包括与所述磁轭正对间隔设置的下盖板和由所述下盖板的周缘沿所述发声单体的外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盆架固定连接的下盖侧壁;所述泄露孔位于所述下盖侧壁,所述磁路耦合阀门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副磁钢远离所述主磁钢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负刚度振膜包括用于将所述泄露孔密封的密封件和弹性膜,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泄露孔正对设置;所述弹性膜包括第一固定部、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外周弯折延伸的弹性弯折部以及由所述弹性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副磁钢一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副磁钢的一侧,所述密封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副磁钢的一侧;所述线圈未通电时,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密封件沿所述线圈的移动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设有所述泄露孔一侧的所述下盖侧壁沿所述线圈移动方向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负刚度振膜为对称结构或非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负刚度振膜呈双边对称或四边对称的矩形或四个角非对称的矩形或一边铰链固定另一边呈负刚度弯曲形态。
优选的,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副磁钢远离所述磁轭一侧的副导磁板,所述线圈呈跑道形,所述副导磁板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线圈内。
优选的,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后腔内的垫片,所述垫片固定于设有所述泄露孔的所述下盖侧壁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垫片为橡胶薄片、柔性泡棉、高分子凝胶或高粘度油脂。
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固定于所述振膜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压设于所述振膜并与所述振膜共同围成前腔,所述上盖设有发音孔,所述前腔通过所述发音孔与外界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连接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设有4个焊盘,4个所述焊盘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4个角的位置;所述音圈的两根引线焊接于其中两个所述焊盘;所述线圈的两根引线焊接于另外两个所述焊盘,或者所述线圈的一根引线焊接于其中两个所述焊盘中的一个以实现与所述音圈共用一个作为负极的所述焊盘。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箱在所述后腔内设置磁路耦合阀门,所述磁路耦合阀门包括支架、线圈和负刚度振膜,所述壳体的下盖设置多个泄露孔。其中,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盆架或所述磁轭,将所述负刚度振膜固定于所述支架,将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负刚度振膜靠近所述副磁钢一侧且与所述副磁钢间隔,将所述负刚度振膜与所述泄露孔正对且间隔设置。该结构使得所述负刚度振膜工作时,所述线圈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与所述副磁钢共同产生电磁场,以驱动所述负刚度振膜抵接至所述泄露孔并将其密封呈闭合状态,或远离所述泄露孔使其呈打开状态,或部分抵接至所述泄露孔使其呈部分开合状态。具体的,所述负刚度振膜可将所述泄露孔进行密封,所述负刚度振膜的使用可以优化漏音控制,并提高声隔离度,从而提高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另一方面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后腔与外界的连通可由所述磁路耦合阀门进行精准控制所述泄露孔实现,所述磁路耦合阀门的打开或闭合动作,仅需要单次短时间加载外部线性电压的输入控制信号,即可实现稳定开合状态的双稳态。在所述磁路耦合阀门控制所述泄露孔部分开合状态时,只需要持续输入较小的短时间加载外部线性电压的输入控制信号实现精准控制,该信号是由所述负刚度振膜的劲度系数和所述线圈的驱动力决定,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箱可精准控制后腔与外界空气的连通状态且声学性能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扬声器箱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本发明扬声器箱的实施例中的发声单体和磁路耦合阀门结构装配图;
图5为本发明扬声器箱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发声单体和磁路耦合阀门结构装配图;
图6为本发明扬声器箱的磁路耦合阀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扬声器箱的磁路耦合阀门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负刚度振膜的位移时间关系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负刚度振膜的作用力时间关系示意图;
图11为图8的负刚度振膜的薄膜内扣屈曲实现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箱100,所述扬声器箱100包括发声单体10、壳体20和磁路耦合阀门4。
所述发声单体10固定收容于所述壳体20内。具体的,所述发声单体10包括盆架1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1的振动系统2和具有磁间隙30的磁路系统3。
所述振动系统2包括振膜21、音圈22以及弹性支撑组件23。
所述振膜21固定于所述盆架1。
所述音圈22固定于所述振膜21。所述音圈22插设于所述磁间隙30以驱动所述振膜21振动发声。
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固定于所述盆架1并与所述音圈22远离所述振膜21一端连接。具体的,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盆架1,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音圈22远离所述振膜21一端的弹性件231以及连接于所述弹性件231远离所述振膜21一侧的辅助振膜232。一方面用于加强所述振膜21的振动效果,改善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声学性能,另一方面用于平衡所述振动系统2的摇摆,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的稳定性。
更优的,所述弹性件231为柔性电路板,所述音圈22与所述弹性件231电连接。一方面用于提高所述振动系统2的振动强度和平衡,抑制摇摆,另一方向为所述音圈22引出至连接外部电源,避免了音圈引线结构引出电源时音圈引线容易断裂的风险。
所述磁路系统3用于驱动所述振动系统2振动发声。具体的,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磁轭31、固定于所述磁轭31的主磁钢32、与所述主磁钢32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30的副磁钢33以及固定于所述副磁钢33远离所述磁轭31一侧的副导磁板34。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轭31固定于所述盆架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磁钢32呈矩形。所述副磁钢33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副磁钢33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32相对两侧。具体的,两个所述副磁钢33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32长轴相对两侧。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包括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主磁钢32短轴相对两侧。
所述壳体20包括上盖203和下盖201。
所述上盖203压设于所述振膜21。所述上盖203与所述振膜21共同围成前腔204。所述前腔204用于改善所述扬声器箱100的高频声学性能。所述上盖203设有发音孔2030。所述前腔204通过所述发音孔2030与外界连接。该结构使得所述前腔204通过所述发音孔2030形成高频声音的前面发声结构。
所述下盖201固定于所述盆架1。所述下盖201、所述盆架1以及所述磁路系统3共同围成后腔202。所述后腔202用于改善所述扬声器箱100的低频声学性能。
具体的,所述下盖201包括与所述磁轭31正对间隔设置的下盖板2011、由所述下盖板2011的周缘沿所述发声单体10的外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盆架1固定连接的下盖侧壁2012以及贯穿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泄露孔2010。所述后腔202通过所述泄露孔2010与外界连通。
多个所述泄露孔2010可为阵列方形、圆形等薄壁孔。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泄露孔2010的总面积与所述发音孔2030的面积相同或相近。该结构使得多个所述泄露孔2010的面积与作为受话器的听筒面积相近。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泄露孔2010的总面积与所述发音孔2030的面积设置成相同,使得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声学性能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泄露孔2010贯穿所述下盖侧壁2012设置。即所述泄露孔位于所述下盖侧壁。该结构使得所述后腔202通过所述泄露孔2010形成低频声音的侧面发声结构。
所述磁路耦合阀门4收容于所述后腔202内。所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路耦合阀门4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副磁钢33远离所述主磁钢32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磁路耦合阀门4包括支架43、负刚度振膜42以及线圈41。其中,所述支架43固定于所述盆架1或所述磁轭31。所述支架43与所述发声单体10组成整体之后再装配到所述扬声器箱100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43固定于所述盆架1。
所述负刚度振膜42固定于所述支架43。所述负刚度振膜42与所述泄露孔2010正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线圈41固定于所述负刚度振膜42靠近所述副磁钢33一侧且与所述副磁钢33间隔。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41呈跑道形。所述副导磁板34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线圈41内。该结构增大了磁路耦合阀门4的磁路性能。
所述磁路耦合阀门4利用了所述磁路系统3的所述副磁钢33作为驱动磁场的基础上,利用所述线圈41驱动所述负刚度振膜42实现所述泄露孔2010开合控制。当然,不限于此,请参考图5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路耦合阀门4a设置所述磁轭31a的同一侧,线圈41a叠设于所述副磁钢33a,所述负刚度振膜42a与所述磁轭31a的同一侧。
所述线圈41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与所述副磁钢33产生电磁场,以驱动所述负刚度振膜42抵接至所述泄露孔2010并将其密封呈闭合状态,或远离所述泄露孔2010使其呈打开状态,或部分抵接至所述泄露孔2010使其呈部分开合状态。所述磁路耦合阀门4的工作原理于所述发声单体10相同,具体通过所述线圈41通电后与所述副磁钢33产生电磁场,所述线圈41受到洛伦兹力运动,通过改变所述线圈41的电流正反相,所述线圈41受力方向也改变,从而可靠近泄露孔2010或远离泄露孔2010。所述负刚度振膜42可将所述泄露孔2010进行密封,所述负刚度振膜42的使用可以优化漏音控制,并提高声隔离度,从而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声学性能。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后腔202与外界的连通可由所述磁路耦合阀门42进行精准控制所述泄露孔2010实现,所述磁路耦合阀门42的打开或闭合动作,仅需要单次短时间加载外部线性电压的输入控制信号,即可实现稳定开合状态的双稳态。双稳态所述磁路耦合阀门42可以节省所述扬声器箱100的能耗且性能稳定。所述负刚度振膜42为高分子薄膜,所述扬声器箱100采用电磁激励和高分子薄膜实现运动结构提高了可靠性。更优的,在所述磁路耦合阀门42控制所述泄露孔2010部分开合状态时,只需要持续输入较小的短时间加载外部线性电压的输入控制信号实现精准控制,该信号是由所述负刚度振膜42的劲度系数和所述线圈41的驱动力决定,通过外部线性电压的大小,高精度控制所述泄露孔2010开孔大小,实现了智能化扬声器后腔控制,从而提供更多的声音模式和更好的低音效果,使得所述扬声器箱100可精准控制后腔202与外界空气的连通状态且声学性能优。
请同时参考图6-7所示,所述负刚度振膜42包括用于将所述泄露孔2010密封的密封件421和弹性膜422。
所述密封件421与所述泄露孔2010正对设置。所述密封件421的预压力设计保证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所述后腔202在5000Pa以上的气压下不会改变其闭合状态。
所述弹性膜422包括第一固定部4223、由所述第一固定部4223的外周弯折延伸的弹性弯折部以及由所述弹性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4223的一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支架43远离所述副磁钢一侧的第二固定部4221。所述线圈4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4223靠近所述副钢磁33的一侧。所述密封件42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4223远离所述副钢磁33的一侧。
固定于所述支架43远离所述副磁钢33一侧的第一固定部4223、由所述第一固定部4223弯折延伸的弹性弯折部4222以及由所述弹性弯折部4222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密封件421的第二固定部4221。所述后腔202通过所述泄露孔2010与外界连通时。
所述线圈41未通电时,所述第二固定部4221与所述密封件421沿所述线圈41移动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221与设有所述泄露孔2010一侧的所述下盖侧壁2012沿所述线圈41移动方向的距离。请参考图8所示,所述负刚度振膜42中的所述密封件421通过所述弹性膜422支撑,并压紧到所述下盖侧壁2012。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4221的位置b与第一固定部4223的位置c(该位置c为所述负刚度振膜42非密封时位置)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4221的位置b与第一固定部4223的位置c’(该位置c’为所述负刚度振膜42非密封时位置)的距离,通过该设置使得所述负刚度振膜42产生负刚度,实现所述密封件421与所述下盖侧壁2012的密封。请同时参考图9-10,所述第一固定部4223的位置c移动到c’的位移和所述下盖侧壁2012的弹性反作用力,由图9-10可得,在时间经过1.6秒之后出现刚度和位移同负的情形并称为负刚度区间。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刚度振膜42实现的方法的其一种是薄膜预延长,所述薄膜预延长通过根据位置b到所述下盖侧壁2012的位置d的尺寸h1,叠加一定预压力对于的弹性振幅,得到位置b到位置c的距离h2,然后利用曲率积分得到两侧膜片的长度。
另一种所述负刚度振膜42实现的方法为薄膜内扣屈曲。请参考图11,所述薄膜内扣屈曲通过对u型的所述弹性膜422两侧向中间挤压产生预应力,实现负刚度。先冲裁获取平整件,装配时,对所述弹性膜422的位置i、位置j、位置k这三个位置限位实现预应力。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刚度振膜42为对称结构或非对称结构。其中,对应对称结构来说,所述负刚度振膜42呈双边对称或四边对称的矩形。而非对称结构可以采用所述负刚度振膜42呈四个角非对称的矩形,或一边铰链固定另一边呈负刚度弯曲形态,或者所述密封件421呈三角形。当呈现三角式在密封件421的三个边上,形成带有铰链结构的负刚度膜,其中该三角形的底边作为预压力膜,该三角形的顶点作为铰链膜。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设有4个焊盘230。4个所述焊盘230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的4个角的位置。具体的,所述焊盘230位于所述弹性件231。所述弹性件231分别与所述音圈22和所述线圈41电连接。所述音圈22的两根引线焊接于其中两个所述焊盘230。所述线圈41的两根引线焊接于另外两个所述焊盘230,或者所述线圈41的一根引线焊接于其中两个所述焊盘230中的一个以实现与所述音圈22共用一个作为负极的所述焊盘230。该结构可以使得所述线圈41的引线独立使用所述弹性支撑组件23中闲置的两个所述焊盘230,或者同用一个作为负极的所述焊盘230,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箱100的电路连接结构简单且易于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为更好增加所述负刚度振膜42的密封性能。所述扬声器箱100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后腔202内的垫片5。所述垫片5提升了所述负刚度振膜42与所述下盖侧壁2012之间的气密性。所述垫片5固定于设有所述泄露孔2010的所述下盖侧壁2012的内侧。为了更好增加所述负刚度振膜42的密封性能,所述垫片5的形状匹配于所述下盖侧壁2012。所述垫片5为橡胶薄片、带胶层的柔性泡棉、高分子凝胶以及高粘度油脂中的任意一种。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箱在所述后腔内设置磁路耦合阀门,所述磁路耦合阀门包括支架、线圈和负刚度振膜,所述壳体的下盖设置多个泄露孔。其中,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盆架或所述磁轭,将所述负刚度振膜固定于所述支架,将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负刚度振膜靠近所述副磁钢一侧且与所述副磁钢间隔,将所述负刚度振膜与所述泄露孔正对且间隔设置。该结构使得所述负刚度振膜工作时,所述线圈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与所述副磁钢共同产生电磁场,以驱动所述负刚度振膜抵接至所述泄露孔并将其密封呈闭合状态,或远离所述泄露孔使其呈打开状态,或部分抵接至所述泄露孔使其呈部分开合状态。具体的,所述负刚度振膜可将所述泄露孔进行密封,所述负刚度振膜的使用可以优化漏音控制,并提高声隔离度,从而提高所述扬声器箱的声学性能。另一方面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后腔与外界的连通可由所述磁路耦合阀门进行精准控制所述泄露孔实现,所述磁路耦合阀门的打开或闭合动作,仅需要单次短时间加载外部线性电压的输入控制信号,即可实现稳定开合状态的双稳态。在所述磁路耦合阀门控制所述泄露孔部分开合状态时,只需要持续输入较小的短时间加载外部线性电压的输入控制信号实现精准控制,该信号是由所述负刚度振膜的劲度系数和所述线圈的驱动力决定,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箱可精准控制后腔与外界空气的连通状态且声学性能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壳体和固定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盆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具有磁间隙的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轭、固定于所述磁轭的主磁钢以及与所述主磁钢间隔形成所述磁间隙的副磁钢,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下盖,所述下盖、所述盆架以及所述磁路系统共同围成后腔,所述下盖包括贯穿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泄露孔,所述后腔通过所述泄露孔与外界连通;
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后腔内的磁路耦合阀门,所述磁路耦合阀门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或所述磁轭的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负刚度振膜以及固定于所述负刚度振膜靠近所述副磁钢一侧且与所述副磁钢间隔的线圈,所述负刚度振膜与所述泄露孔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线圈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并与所述副磁钢共同产生电磁场,以驱动所述负刚度振膜抵接至所述泄露孔并将其密封呈闭合状态,或远离所述泄露孔使其呈打开状态,或部分抵接至所述泄露孔使其呈部分开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主磁钢的相对两侧,所述下盖包括与所述磁轭正对间隔设置的下盖板和由所述下盖板的周缘沿所述发声单体的外侧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盆架固定连接的下盖侧壁;所述泄露孔位于所述下盖侧壁,所述磁路耦合阀门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副磁钢远离所述主磁钢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刚度振膜包括用于将所述泄露孔密封的密封件和弹性膜,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泄露孔正对设置;所述弹性膜包括第一固定部、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外周弯折延伸的弹性弯折部以及由所述弹性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延伸并固定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副磁钢一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靠近所述副磁钢的一侧,所述密封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副磁钢的一侧;所述线圈未通电时,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密封件沿所述线圈的移动方向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与设有所述泄露孔一侧的所述下盖侧壁沿所述线圈移动方向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刚度振膜为对称结构或非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刚度振膜呈双边对称或四边对称的矩形或四个角非对称的矩形或一边铰链固定另一边呈负刚度弯曲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副磁钢远离所述磁轭一侧的副导磁板,所述线圈呈跑道形,所述副导磁板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线圈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后腔内的垫片,所述垫片固定于设有所述泄露孔的所述下盖侧壁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橡胶薄片、柔性泡棉、高分子凝胶或高粘度油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膜以及固定于所述振膜并插设于所述磁间隙以驱动所述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发声单体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压设于所述振膜并与所述振膜共同围成前腔,所述上盖设有发音孔,所述前腔通过所述发音孔与外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系统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并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振膜一端连接的弹性支撑组件;所述弹性支撑组件设有4个焊盘,4个所述焊盘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4个角的位置;所述音圈的两根引线焊接于其中两个所述焊盘;所述线圈的两根引线焊接于另外两个所述焊盘,或者所述线圈的一根引线焊接于其中两个所述焊盘中的一个以实现与所述音圈共用一个作为负极的所述焊盘。
CN202210975595.7A 2022-08-15 2022-08-15 扬声器箱 Pending CN1153793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5595.7A CN115379359A (zh) 2022-08-15 2022-08-15 扬声器箱
PCT/CN2022/120175 WO2024036692A1 (zh) 2022-08-15 2022-09-21 扬声器箱
US18/089,575 US20240056728A1 (en) 2022-08-15 2022-12-28 Speaker box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5595.7A CN115379359A (zh) 2022-08-15 2022-08-15 扬声器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9359A true CN115379359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65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5595.7A Pending CN115379359A (zh) 2022-08-15 2022-08-15 扬声器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9359A (zh)
WO (1) WO20240366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5539A (zh) * 2023-03-28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8703A (ja) * 2008-02-06 2009-08-20 Yamaha Corp 発音方法およびスピーカ
CN204559875U (zh) * 2015-05-06 2015-08-1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结构
CN109309887A (zh) * 2017-10-23 2019-02-05 杭州赛泫科技有限公司 振膜式扬声器及可产生三维立体声效果的耳机
CN111343549B (zh) * 2020-03-05 2021-02-19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N111343542B (zh) * 2020-03-05 2021-08-1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扬声器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5539A (zh) * 2023-03-28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扬声器内核、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6692A1 (zh) 2024-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2089B (zh) 一种受话器及移动终端
US10178467B2 (en) Thin speaker module with a front acoustic cavity
WO2020000809A1 (zh) 扬声器及便携终端
WO2021007798A1 (zh) 扬声器箱
CN112468910B (zh) 扬声器箱及其装配工艺
WO2021103070A1 (zh) 扬声器及音频设备
CN113099367A (zh)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744718U (zh) 发声器件
CN117202042A (zh) 微型扬声器和声学装置
CN117221798A (zh) 微型扬声器和声学装置
CN115379359A (zh) 扬声器箱
CN108696806B (zh) 扬声器及便携终端
CN220292186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7770282U (zh) 聆听设备、支架及扬声器
KR20150024002A (ko) 패널 가진형 스피커
CN115967900A (zh) 电子设备
CN111629307B (zh) 扬声器
CN107809708B (zh) 电声组件、电声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240056728A1 (en) Speaker box
CN218634230U (zh)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23160191A9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9843726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7915248B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8772416U (zh) 一种超薄微型扬声器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电子设备
KR200338060Y1 (ko) 보이스 코일이 결합된 피에조 세라믹 진동판을 이용한 다기능 전자 음향 변환기의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