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9025A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79025A CN115379025A CN202110545425.0A CN202110545425A CN115379025A CN 115379025 A CN115379025 A CN 115379025A CN 202110545425 A CN202110545425 A CN 202110545425A CN 115379025 A CN115379025 A CN 1153790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address
- determining
- ipv6
- address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072 col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在目标网络集合的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终端设备与当前接入点设备间网络连接的兼容性和强健性,并降低终端设备断线的概率,进而可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同时,还可提高用户在双栈网络架构下的联机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网际协议版本4)协议被广泛应用在互联网通信中,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之一。由于IPv4协议的地址长度仅为32位,因此地址空间中的地址数量较少,加之有部分地址为特殊用途专用(例如多播地址和分配给专用网络的地址等),导致可应用在互联网路由器上的地址数量进一步减少。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入网设备急剧增加,IPv4协议迎来了地址枯竭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网际协议版本6)协议将地址长度增大至128位,大大增加了可利用的地址数量。通过将IPv4协议过渡至IPv6协议,从而可解决地址用尽的危机。
由于IPv4协议和IPv6协议间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过渡,因此目前正处于两个协议共存的阶段,终端设备可基于双栈(Dual Stack)技术,同时运行IPv4协议和IPv6协议两套协议栈。然而,经发明人研究发现,传统技术在面对双栈网络架构时存在兼容性差的问题,降低了通信可靠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面对双栈网络架构时提高网络连接兼容性和通信可靠性的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方法包括:
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
在目标网络集合的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的步骤,包括:
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并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的步骤,包括:
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6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若否,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的步骤,包括:
在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
在地址类型非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4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4地址类型的步骤,包括:
基于第一分隔符号对IP地址进行分割,得到各IP地址子字段;
当IP地址子字段的总数量为4,且各IP地址子字段的取值均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55时,确认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否则,确认地址类型非IPv4地址类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6地址类型的步骤,包括:
在IP地址为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
在IP地址非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若IP地址是否为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则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否则,判断IP地址是否为特殊边界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若是,则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若否,则确认地址类型非IPv6地址类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的步骤,包括:
对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的第二分隔符号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的结果提取IP地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步骤:
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同时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网络的连通状态;
或者,
按照预设次序依次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网络的连通状态。
一种网络连接装置,装置包括:
当前连接网络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网络连通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
连接模块,用于在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
在目标网络集合的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
在目标网络集合的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上述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其中,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并在目标网络集合的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当前接入点的连接;其中,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如此,在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通过确定目标网络集合中是否存在连通的网络,来寻求更多的联机可能性,从而提高终端设备与当前接入点设备间网络连接的兼容性和强健性,并降低终端设备断线的概率,进而可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同时,还可提高用户在双栈网络架构下的联机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连接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安卓系统从上报NUD_FAILED到启动断线机制的控制过程;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安卓终端设备执行本申请网络连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当前连接网络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判断IPv4地址类型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判断IPv6地址类型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连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接入点设备可以但不局限于是各种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基站等)和具备热点功能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但不局限于是各种物联网设备、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接入点设备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并为终端设备提供网络支持以实现网络互连,使得终端设备可以经由接入点设备接入互联网。其中,接入点设备可以支持任意网络制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任意2G通信制式(如GSM、EGSM、DCS1800和PCS1800)、任意3G通信制式(如CDMA、TD-SCDMA和WCDMA等)、任意4G通信制式(如TD-LTE和FD-LTE等)、任意5G通信制式和/或WIFI制式等。为便于说明,下面各实施例以WIFI制式为例进行解释。
请参阅图1,在通信交互时,终端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会进行数据包收发以实现信息的传递。此时,发送方需要在知晓接收方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后方可完成通信。然而在具体实现中,发送方会通过接收方的IP(InternetProtocol,网际协议)地址来确定接收方的MAC地址,若发送方内没有生成或存储该IP地址与关联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则无法得到接收方的MAC地址,致使通信无法进行。因此,为获取接收方MAC地址,实现网络寻址,IPv4协议主要是通过ARP(Address 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来检测接收方的MAC地址,而IPv6协议则是基于ND(NeighborDiscovery,邻居发现协议)来实现。
网络寻址的结果与网络可达性检测的结果是相关联的,并影响着终端设备与接入点设备间的连接。当发送方无法成功获取接收方MAC地址(即寻址失败)时,接收方对于发送方而言是不可达设备;当发送方能够获取接收方MAC地址(即寻址成功)时,接收方对于发送方而言是可达设备。
以发送方为基于安卓平台实现的终端设备,接收方为接入点设备为例,若终端设备寻址失败,那么终端设备的内核将会通过NUD_FAILED通报上层架构(如Framework层),以告知上层架构接入点设备不可达。而后,上层架构会切断终端设备与接入点设备间的连接,导致终端设备发生网络断线。其中,基于RFC 7048文件的描述,NUD(NetworkUnreachability Detection,邻居不可达检测)为IPv6 ND中的网络可达性检测方式。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安卓系统从上报NUD_FAILED到启动断线机制的控制过程。如图2所示,当底层内核上报了NUD_FAILED后,安卓系统将会调用IpReachabilityMonitor类中的handleNeighborLost函数,handleNeighborLost函数在运行中将会回调(callback)notifyLost函数,notifyLost函数在运行过程中将会调用onReachabilityLost函数,以通过onReachabilityLost函数回报CMD_IP_REACHABILITY_LOST命令。WIFI状态机处理CMD_IP_REACHABILITY_LOST命令并调用handleIpReachabilityLost函数,从而通过handleIpReachabilityLost函数断开本机(即终端设备)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网络断线。
但是,在面对双栈网络架构时,网络寻址的结果将会变得多样化,其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1)IPv4 ARP有回应且IPv6 NA(Neighbor Advertisement,邻居通告报文)有回应;(2)IPv4 ARP有回应且IPv6 NA无回应;(3)IPv4 ARP无回应且IPv6 NA有回应;(4)IPv4 ARP无回应且IPv6 NA无回应。其中,“有回应”是指终端设备能够获取到接入点设备的MAC地址(如接入点设备对寻址请求做出应答),此时接入点设备对于终端设备而言是可达设备。“无回应”是指终端设备无法成功获取接入点设备的MAC地址(如接入点设备对寻址请求无应答),此时接入点设备对于终端设备而言是不可达设备。
对于上述四种情况,实际上只有第(4)种情况是完全的网络断线,针对第(2)和(3)种情况,终端设备都可以连接到接入点设备,只是连接协议不同。如果为第(2)种情况,那么终端设备可以通过IPv4协议连接接入点设备;如果为第(3)种情况,那么终端设备可以通过IPv6协议连接接入点设备。
然而,正如背景技术所言,现有技术在面对双栈网络架构时存在兼容性差的问题,降低了通信可靠性。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技术对于上述第(2)、(3)和(4)种情况并无特别的判定机制,在此情况下,只要终端设备在获取到NUD_FAILED之时配置了IPv4或IPv6,那么安卓系统都会调用notifyLost函数,并通过图2示出的控制过程切断本机与接入点设备的连接。但是,底层内核会在任意一类型的IP地址寻址失败的情况下就上报NUD_FAILED,而不会对接入点设备的其他类型IP地址进行网络寻址。例如,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点设备的IPv4地址进行寻址,若寻址失败,则会直接上报NUD_FAILED并启动断线机制,而不会再去对接入点设备的IPv6地址进行寻址。
如此,若接入点设备在某一网络下不可达,则现有技术会直接启用断线机制,而不会关心终端设备是否还可以通过除该网络外的其余网络与接入点设备进行通信。因此在WIFI联机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网络强健性和兼容性均较差,设备断线概率高,导致通信可靠性下降。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优化联机兼容性和强健性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为便于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以目标网络集合仅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两种网络为例进行解释。可以理解,除前述情况外,目标网络集合还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网络,和/或采用其他类型的网络替代IPv4网络和IPv6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进一步地,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解析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其中,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其中,邻居配置丢失消息(LOST_PROVISIONING)是在底层内核通报NUD_FAILED后,借由回调的方式而上报至上层架构(如Framework层)的消息。当前连接网络可以是终端设备与当前接入点设备在通信交互所使用的网络,例如可为IPv4网络或者IPv6网络。其中,IPv4网络是指通过IPv4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IPv6网络是指通过IPv6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当前接入点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当前所连接的接入点设备。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在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相连接时,可通过寻址解析的方式来检测网络可达性。在寻址解析的过程中,终端设备会向外发送一寻址请求,寻址请求内包括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可为IPv4地址或者IPv6地址)。若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或者经过预设次交互能够接收到正确的应答,则与IP地址类型相对应的网络处于连通状态,否则,该网络处于不连通状态。在确认网络处于不连通状态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会将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上报至上层架构,以告知上层架构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考虑到在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中,从通报NUD_FAILED至回调onReachabilityLost函数这部分的代码已经模块化(Google MainlineModule),难以更改,因此本申请通过对借由回调的方式而上报至上层架构的消息(即邻居配置丢失消息)进行分析,以确定断线的网络是IPv4网络还是IPv6网络,从而降低实现的复杂度并减少对源代码的影响。
在双栈网络架构下,终端设备与当前接入点设备可以通过IPv4网络和IPv6网络这两种网络进行连接。但同一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只指示一个网络处于不连通状态,而且只针对一个网络进行可达性检测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所获取到的多个邻居配置丢失消息都指向同一网路。由此可见,邻居配置消息也不能反映全部网络的连通状态。例如,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底层发送的邻居配置丢失消息时,只能表明IPv4网络和IPv6网络中存在一个不连通的网络,而不能表明两个网络均不连通。
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与网络类型相关联,例如当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包括IPv4地址时,则表明IPv4网络不连通;当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包括IPv6地址时,则表明IPv6网络不连通。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即可获取该消息所指向的网络,即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处于不连通状态。
步骤220,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其中,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
具体而言,当IPv4网络和IPv6网络中存在一个不连通网络时,终端设备可获取另一网络的连通状态,使得终端设备可综合其他网络的连通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断线机制。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通过发送相应的探测(Probe)请求(如寻址请求)来获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网络集合中包括三个或以上的网络,则可获取部分或全部网络的连通状态,并根据所获取的状态进行断线判断。例如目标网络集合中包括三个网络时,网络1为当前连接网络,处于不连通状态。此时,终端设备若确定网络2连通,则可根据网络连接需求或设计需要,选择继续获取网络3的连通状态或不获取网络3的连通状态。
步骤230,在目标网络集合的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具体而言,在确定目标网络集合内的各个网络均处于不连通状态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启动断线机制,以断开本机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断开后,终端设备可选择与该接入点设备进行重新连接,或选择另一接入点设备进行连接。在目标网络集合中存在至少一个网络处于连通状态时,终端设备将不启用断线机制,并通过连通的网络连接当前接入点设备,从而降低设备断线概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安卓终端设备执行本申请网络连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具体包括:
步骤310,终端设备的底层内核上报NUD_FAILED事件消息;
步骤320,终端设备调用handleNeighborLost函数;
步骤330,终端设备调用notifyLost函数;
步骤340,终端设备调用onReachabilityLost函数,并通过onReachabilityLost函数回报CMD_IP_REACHABILITY_LOST命令至上层架构;
步骤350,终端设备的上层架构判断是否IPv4网络和IPv6网络均不连通,若是,则跳转至步骤360,若否,则跳转至步骤370;
步骤360,终端设备调用handleIpReachabilityLost函数,以切断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步骤370,终端设备忽略CMD_IP_REACHABILITY_LOST命令,以保持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如图4所示,在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时,终端设备可以IPv4格式对当前接入点设备发送ARP探测请求以确定是否其为联机,在ARP探测请求无响应时才启动断线机制。类似地,在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时,终端设备可以IPv6格式对当前接入点设备发送探测请求以确定是否其为联机,在该探测请求无响应时才启动断线机制。如此,可过滤只有一种网络不连通的情况,并规避只有IPv6 NA或IPv4 ARP无响应而造成的断线问题。
上述网络连接方法中,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其中,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并在目标网络集合的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当前接入点的连接;其中,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如此,在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通过确定目标网络集合中是否存在连通的网络,来寻求更多的联机可能性,从而提高终端设备与当前接入点设备间网络连接的兼容性和强健性,降低终端设备断线的概率,进而可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同时,还可提高用户在双栈网络架构下的联机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的步骤,包括: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并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
具体而言,无论是通过ARP还是ND来进行寻址,在寻址失败时,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均会以字符串的格式回传至上层架构。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主要有以下两种形态:
形态一,IPv4 ARP回应遗失:FAILURE:LOST_PROVISIONING,NeighborEvent{@35116253,RTM_NEWNEIGH,if=21,192.168.137.1,NUD_FAILED,[null]};
形态二,IPv6 ND回应遗失:FAILURE:LOST_PROVISIONING,NeighborEvent{@35005412,RTM_NEWNEIGH,if=21,fe80::1,NUD_FAILED,[null]}。
从上述两种形态的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可见,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内包括邻居事件(Neighbor Event),邻居事件中可包括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而IP地址的地址类型又与网络类型相关联。在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且寻址失败(或者IPv4网络不连通)的情况下,上层架构可接收到形态一所示的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在该消息中,192.168.137.1即为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且该IP地址为IPv4地址。在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且寻址失败(或者IPv6网络不连通)的情况下,上层架构可接收到形态二所示的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在该消息中,fe80::1即为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且该IP地址为IPv6地址。因此,通过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并分析该IP地址的地址类型,以确定当前连接网络是IPv4网络还是IPv6网络。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并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从而可在降低实现的复杂度的同时快速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提高处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的步骤,包括: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6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若否,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
具体而言,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内包括的IP地址可为IPv4地址、IPv6地址或其他类型的地址。在实际应用中,IPv4地址和IPv6地址的占比很高,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较少出现既不是IPv4地址又不是IPv6地址的地址。同时,相较于IPv4地址,IPv6地址的出现概率更高。因此,可通过判断提取所得的IP地址是否为IPv6地址来确定当前连接网络,若该IP地址为任意类型的IPv6地址,则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地址,若该IP地址不满意任一类型的IPv6地址,则可直接将当前连接网络确定为IPv4网络。
进一步地,在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还可进一步判断IP地址是否为合法的IPv6地址,在确认该IP地址为合法地址的情况下,将当前连接网络确认为IPv6网络。如此,可进一步提高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例通过一次判断即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从而可在确保较高准确率的情况下,提高识别效率,进一步加快处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的步骤,包括:
步骤410,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6地址类型,若是,则跳转至步骤420,若否,则跳转至步骤430;
步骤420,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
步骤430,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4地址类型,若是,跳转至步骤440;
步骤440,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
具体而言,本申请在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时,可先判断IP地址是否为IPv6地址。若该IP地址为任意类型的IPv6地址,则可将当前连接网络确定为IPv6网络,若IP地址不满足任一类型的IPv6地址,则判断该IP地址是否为IPv4地址。在确定该IP地址为IPv4地址的情况下,将当前连接网络确定为IPv4网络。
本实施例中,通过先进行IPv6地址判断,再进行IPv4地址判断的次序来确定IP地址的地址类型,进而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如此,终端设备在确保IP地址为IPv4合法地址的情况下,才将当前连接网络确认为IPv4网络,在确保较高识别效率的基础上,提高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4地址类型的步骤,包括:
步骤510,基于第一分隔符号对IP地址进行分割,得到各IP地址子字段;
步骤520,当IP地址子字段的总数量为4,且各IP地址子字段的取值均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55时,确认IP地址的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否则,确认IP地址的地址类型非IPv4地址类型。
其中,第一分隔符号可以根据IPv4地址的表示规则来确定,例如可为“:”(冒号)。IP地址子字段可为IP地址中两个相邻的第一分隔符号间的字段。
具体而言,IPv4地址一般为“A:B:C:D”,其中A、B、C和D的取值均在0到255之间(包括0和255),冒号作为分隔符号对各子字段进行分隔。在确定IP地址是否为IPv4地址时,可对IP地址中的第一分隔符号进行识别,以确定各IP地址子字段的位置范围,便于后续对IP地址进行分割。分割得到各IP地址子字段后,可根据IP地址子字段的总数量以及各IP地址子字段的取值确定该IP地址是否为合法的IPv4地址。若分割得到4个IP地址子字段,且每个IP地址子字段的取值都在0到255内(包括0和255),则确定该IP地址为合法IPv4地址,该IP地址的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否则,终端设备可确认该IP地址的地址类型不是IPv4地址类型。在一个示例中,可通过相应的正则表达式上述IPv4地址的判断过程,以进一步提高判别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隔符号以及各IP地址子字段的取值可根据IPv4地址的表示规则来确定,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
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分隔符号对IP地址进行分割,得到各IP地址子字段。并基于各IP地址子字段判断IP地址的地址类型是否为IPv4地址类型,从而可提高IPv4地址的判别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6地址类型的步骤,包括:
步骤610,判断IP地址是否为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若是,则跳转至步骤620,若否,则跳转至步骤630;
步骤620,确认IP地址的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
步骤630,判断IP地址是否为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若是,则跳转至步骤620,若否,则跳转至步骤640;
步骤640,判断IP地址是否为特殊边界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若是,则跳转至步骤620,若否,则跳转至步骤650;
步骤650,确认IP地址的地址类型非IPv6地址类型。
具体而言,IPv6地址具备多种压缩形态,因此可通过判断一IP地址是否为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或者特殊边界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来确定该IP地址是否为合法的IPv6地址。其中,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是指未经压缩的IPv6地址,地址内无全0。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是指经过压缩的IPv6地址,地址内包括全0字段,相邻的全0字段采用“::”的方式进行表示。特殊边界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压缩形态地址,地址的边界(即地址的头部或尾部)采用“:”进行表示。本申请通过判断IP地址是否满足任一形态IPv6地址的表示规则来确定该IP地址是否为合法的IPv6地址。在一个示例中,可通过相应的正则表达式来实现上述判断过程,以提高判别效率。
在进行IPv6地址的判别过程中,终端设备可按照标准形态——压缩形态——特殊边界压缩形态的次序来进行判断。换言之,终端设备可首先判断IP地址是否为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若否,才进一步判断该IP地址是否为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在该IP地址既不是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也不是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再判断该IP地址是否为特殊边界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如此,可提高终端的处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的步骤,包括:对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的第二分隔符号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的结果提取IP地址。
具体而言,在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各字段的信息通过第二分隔符号进行区分,并且可以预先确定消息的表示形式。因此,可对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的第二分隔符号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的结果来进行字符串分割,实现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抓取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进一步地,第二分隔符号可以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表示形式来确定。
以上述两种形态的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为例,从上述示例可见,各子字段以“,”(逗号)进行区分,因此第二分隔符号可以为逗号。IP地址位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从左往右的第4个逗号和第5个逗号之间,因此终端设备可对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的逗号进行识别,并将第4个逗号和第5个逗号之间的字段抓取为IP地址。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的第二分隔符号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的结果提取IP地址,具备实现简单,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连接方法还包括步骤:
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同时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不可达检测的额结果确定各网络的连通状态;
或者,
按照预设次序依次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网络的连通状态。
具体而言,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进行不可达检测可以是在步骤210之前执行,也可是在执行步骤220时完成。其中,同时进行不可达检测可以是指在未确定任一网络的连通状态时即对各网络进行不可达检测,依次进行不可达检测可以是指在确定其中一个网络的连通状态后,才对另一网络进行不可达检测。
当终端设备同时对各网络进行不可达探测时,由于终端设备与当前接入点设备之间并不会严格遵循一发一收的模式,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反馈时间与探测请求的发送时间并无必然关联,因此可通过抓取邻居配置丢失消息内的IP地址,并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来确定该邻居配置丢失消息所指向的网络。进一步地,还可通过设置标志位来分别标记IPv4网络和IPv6网络的连通情况,终端设备可基于标志位的数值分别确定2个网络的连通情况,并进一步确定是否需要启动断线机制。
当终端设备依次对各网络进行不可达探测时,由于终端设备确定其中一个网络的连通状态后,才对另一网络进行不可达检测,无需设置标记位即可确定是否启动断线机制,从而可节省内存资源。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装置700,该装置可设于终端设备内,进一步地,可设于终端设备的解析器内。该装置具体包括:当前连接网络获取模块710、网络连通状态获取模块720和连接模块730,其中:
当前连接网络获取模块710,用于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网络连通状态获取模块720,用于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
连接模块730,用于在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连接网络获取模块710包括网络确定单元。其中,网络确定单元用于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并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确定单元包括IPv6判断单元。其中,IPv6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6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若否,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确定单元包括IPv6判断单元和IPv4判断单元。其中,IPv6判断单元用于在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IPv4判断单元用于在地址类型非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4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IPv4判断单元包括IP地址分割单元和子字段判断单元。其中,IP地址分割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分隔符号对IP地址进行分割,得到各IP地址子字段;子字段判断单元用于当IP地址子字段的总数量为4,且各IP地址子字段的取值均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55时,确认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否则,确认地址类型非IPv4地址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IPv6判断单元包括标准形态判断单元和其余形态判断单元。其中,标准形态判断单元用于在IP地址为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其余形态判断单元用于在IP地址非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若IP地址是否为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则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否则,判断IP地址是否为特殊边界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若是,则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若否,则确认地址类型非IPv6地址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确定单元包括第一识别单元。第二识别单元用于对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的第二分隔符号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的结果提取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连接装置700还包括不可达检测模块。其中,不可达检测模块用于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同时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网络的连通状态;或者,按照预设次序依次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网络的连通状态。
关于网络连接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网络连接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网络连接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
在目标网络集合的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并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6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若否,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在地址类型非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4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第一分隔符号对IP地址进行分割,得到各IP地址子字段;当IP地址子字段的总数量为4,且各IP地址子字段的取值均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55时,确认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否则,确认地址类型非IPv4地址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IP地址为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在IP地址非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若IP地址是否为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则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否则,判断IP地址是否为特殊边界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若是,则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若否,则确认地址类型非IPv6地址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对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的第二分隔符号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的结果提取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同时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网络的连通状态;或者,按照预设次序依次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网络的连通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
在目标网络集合的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并根据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6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若否,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6网络;在地址类型非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判断地址类型是否为IPv4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当前连接网络为IPv4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第一分隔符号对IP地址进行分割,得到各IP地址子字段;当IP地址子字段的总数量为4,且各IP地址子字段的取值均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55时,确认地址类型为IPv4地址类型,否则,确认地址类型非IPv4地址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IP地址为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在IP地址非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若IP地址是否为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则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否则,判断IP地址是否为特殊边界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若是,则确认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若否,则确认地址类型非IPv6地址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对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的第二分隔符号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的结果提取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同时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网络的连通状态;或者,按照预设次序依次对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网络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网络的连通状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所述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所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所述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所述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所述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
在所述目标网络集合的各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所述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所述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所述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并根据所述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所述当前连接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所述当前连接网络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地址类型是否为IPv6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所述当前连接网络为所述IPv6网络,若否,则确定所述当前连接网络为所述IPv4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IP地址的地址类型确定所述当前连接网络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地址类型为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当前连接网络为所述IPv6网络;
在所述地址类型非所述IPv6地址类型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地址类型是否为IPv4地址类型,若是,则确定所述当前连接网络为所述IPv4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地址类型是否为IPv4地址类型的步骤,包括:
基于第一分隔符号对所述IP地址进行分割,得到各IP地址子字段;
当所述IP地址子字段的总数量为4,且各所述IP地址子字段的取值均大于或等于0,小于或等于255时,确认所述地址类型为所述IPv4地址类型,否则,确认所述地址类型非所述IPv4地址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地址类型是否为IPv6地址类型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IP地址为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确认所述地址类型为所述IPv6地址类型;
在所述IP地址非标准形态的IPv6地址的情况下,若所述IP地址是否为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则确认所述地址类型为所述IPv6地址类型;否则,判断所述IP地址是否为特殊边界压缩形态的IPv6地址,若是,则确认所述地址类型为所述IPv6地址类型,若否,则确认所述地址类型非所述IPv6地址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提取所述当前接入点设备的IP地址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中的第二分隔符号进行识别,并根据所述识别的结果提取所述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对所述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所述网络同时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所述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所述网络的连通状态;
或者,
按照预设次序依次对所述目标网络集合中的各所述网络进行不可达检测,并根据所述不可达检测的结果确定各所述网络的连通状态。
9.一种网络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当前连接网络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确定当前连接网络,并确认所述当前连接网络不连通;所述邻居配置丢失消息用于反映所述当前接入点设备不可达;
网络连通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网络集合中除所述当前连接网络外,其余网络的连通状态;所述目标网络集合包括IPv4网络和IPv6网络;
连接模块,用于在各所述网络均不连通的情况下,断开与所述当前接入点设备的连接,否则,通过连通的网络保持与所述接入点设备的连接。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45425.0A CN115379025A (zh) | 2021-05-19 | 2021-05-19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45425.0A CN115379025A (zh) | 2021-05-19 | 2021-05-19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79025A true CN115379025A (zh) | 2022-11-22 |
Family
ID=84059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45425.0A Pending CN115379025A (zh) | 2021-05-19 | 2021-05-19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79025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73271A (ja) * | 2003-08-25 | 2005-03-17 | Kddi Corp | ISATAPを用いてIPv4コンポーネントを備えた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のモバイルIPv6通信を可能と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
US20100061270A1 (en) * | 2006-12-08 | 2010-03-11 | Joo Chul Lee | Network movement detection method in mobile node of dsmip6 environment |
CN102111853A (zh) * | 2009-12-25 | 2011-06-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切换网络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10677885A (zh) * | 2019-09-23 | 2020-01-10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
CN112787936A (zh) * | 2020-12-25 | 2021-05-11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IPv4/IPv6双栈环境下的播放故障恢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05-19 CN CN202110545425.0A patent/CN11537902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73271A (ja) * | 2003-08-25 | 2005-03-17 | Kddi Corp | ISATAPを用いてIPv4コンポーネントを備えた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のモバイルIPv6通信を可能と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
US20100061270A1 (en) * | 2006-12-08 | 2010-03-11 | Joo Chul Lee | Network movement detection method in mobile node of dsmip6 environment |
CN102111853A (zh) * | 2009-12-25 | 2011-06-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切换网络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10677885A (zh) * | 2019-09-23 | 2020-01-10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
CN112787936A (zh) * | 2020-12-25 | 2021-05-11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IPv4/IPv6双栈环境下的播放故障恢复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09057B (zh) | 网络拥塞的通告方法、代理节点、网络节点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1541556B (zh) | 使用FlexE客户端OAM监控及隔离层1路径上问题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447738B (zh) | 一种实现基站远程调试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5152192B (zh) | Pce受控网络可靠性 | |
CN114745255A (zh) | 硬件芯片、dpu、服务器、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10868278A (zh) | 一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通信前置机双机冗余的方法 | |
EP1500243B1 (en) | Internet protocol based system | |
CN114465931A (zh) | 网络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156050A (zh) | 无缝双向转发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4815782A (zh) | 远程诊断方法、装置、设备与介质 | |
CN111130886A (zh) | 网口切换方法、装置、板卡和网口切换系统 | |
CN112887312B (zh) | 一种慢协议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 |
US9825901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quiring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 |
CN115297028B (zh) | 网卡连通性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15379025A (zh)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010362B (zh) | 一种异常主机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 |
US20230126360A1 (en) | Wifi network access method, communication method, peripheral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8650180B (zh) | 堆叠系统及其表项下发方法、装置 | |
CN112612670B (zh) | 一种会话信息统计方法、装置、交换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235840B (zh) | 会话终端切换方法、装置、实体和系统 | |
CN102821415A (zh) | 一种故障检测、处理方法和故障检测处理装置 | |
CN113950088A (zh) | 基站监测分析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011820B (zh) | 一种系统间的连接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3784379B (zh) | 网络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4301960B (zh) | 集群非对称流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