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6377A - 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6377A
CN115376377A CN202210152784.4A CN202210152784A CN115376377A CN 115376377 A CN115376377 A CN 115376377A CN 202210152784 A CN202210152784 A CN 202210152784A CN 115376377 A CN115376377 A CN 115376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ulation
information
virtual
time
traffic acci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27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76377B (zh
Inventor
高歌心
陈奕汝
余文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1527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76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6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6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76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6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仿真训练室、体感虚拟设备和模拟训练设备以及控制电脑;仿真训练室包括有室外监测器和室内监测器,体感虚拟设备包括有VR眼镜和手部感应器;模拟训练设备包括有模拟车辆和模拟假人以及模拟标签;控制电脑分别与室外监测器、室内监测器、VR眼镜、手部感应器、模拟标签、模拟车辆以及模拟假人连接,控制电脑根据设定的场景、车速、人员状况生成意外数据,并且将意外数据分别生成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控制电脑用于根据训练人员的处理时间和处理准确度进行判断打分,该救护虚拟仿真装置能够促进使用者了解急救流程,加快急救速度,提高配合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意外训练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意外,指行车(多指汽车等机动车)时发生的伤亡事故。造成的伤害大体可分为减速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其中以减速伤、撞击伤为多。减速伤是由于车辆突然而强大的减速所致伤害,如颅脑损伤、颈椎损伤,主动脉破裂、心脏及心包损伤,以及“方向盘胸”等。撞击伤多由机动车直接撞击所致。碾挫伤及压榨伤多由车辆碾压挫伤,或被变形车厢、车身和驾驶室挤压伤害同时发生于一体。因此,车祸的伤势重、变化快、死亡率高。车祸已成为当今社会公害,为城市人口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在交通意外中往往需要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工作,所以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实地急救能力,是当前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该救护虚拟仿真装置能够促进使用者了解急救流程,加快急救速度,提高配合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
包括有仿真训练室、设置于仿真训练室内的体感虚拟设备和模拟训练设备以及控制电脑;
所述仿真训练室包括有室外监测器和室内监测器,所述室外监测器用于监测训练人员抵达场地,所述室内监测器用于监测内部训练人员实况;
所述体感虚拟设备包括有VR眼镜和安装于训练人员手部的手部感应器;
所述模拟训练设备包括有模拟车辆和模拟假人以及用于粘贴于模拟假人上的模拟标签;
所述控制电脑分别与室外监测器、室内监测器、VR眼镜、手部感应器、模拟标签、模拟车辆以及模拟假人连接,所述控制电脑根据设定的场景、车速、人员状况生成意外数据,并且将意外数据分别生成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
所述VR眼镜用于接收场景数据;
所述模拟标签用于接收标签数据;
所述控制电脑用于根据训练人员的处理时间和处理准确度进行判断打分。
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方法,包括有场景布置步骤、救援评分步骤以及车祸体验步骤;
所述场景布置步骤包括有步骤1:输入人数信息、车辆信息、车速信息、场景信息、仿真难度信息;
步骤2:生成场景信息、车辆人员视角信息、受伤信息、标签信息;
步骤3:将场景信息、车辆人员视角信息导入体感虚拟设备中,将标签信息导入模拟标签中,将受伤信息导入气压模拟器中;
步骤4:摆放模拟车辆位置,摆放模拟假人位置,往假人身上粘贴对应的模拟标签;
步骤5:等待救援模拟。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者通过控制电脑构建车祸数据(意外数据),该意外数据包括有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场景数据又包括了环境信息、主驾的视角信息、副驾的视角信息以及位于主驾和副驾的受伤信息,将各个信息分别传输至对应的设备内,例如将环境信息传输至体感虚拟设备内,由虚拟设备进行VR三维构建,从而使得训练人员通过VR眼镜展现给训练人员。
将受伤信息传输至模拟标签内,再将模拟标签粘贴与模拟假人的指定位置处,模拟标签上会显示出血信息、是否有骨伤等,训练人员需要根据伤口所处位置和模拟标签上的信息,判断受伤情况,从而进行伤情判断以及急救操作。
控制电脑根据训练人员的操作过程、操作结果、选择结果、操作速度等条件判断急救的合格度。综上所述,该虚拟仿真装置能够促进使用者了解急救流程,加快急救速度,提高配合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场景布置步骤的步骤示意图;
图3为救援模拟步骤的步骤示意图。
附图标记:1、仿真训练室;11、室外监测器;12、室内监测器;2、体感虚拟设备;21、VR眼镜;22、手部感应器;3、模拟训练设备;31、模拟车辆;32、模拟假人;33、模拟标签;4、控制电脑;41、计时模块;42、流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
包括有仿真训练室、设置于仿真训练室内的体感虚拟设备和模拟训练设备以及控制电脑;
仿真训练室包括有室外监测器和室内监测器,室外监测器用于监测训练人员抵达场地,室内监测器用于监测内部训练人员实况;
体感虚拟设备包括有VR眼镜和安装于训练人员手部的手部感应器;
模拟训练设备包括有模拟车辆和模拟假人以及用于粘贴于模拟假人上的模拟标签;该模拟车辆的设计能够增加实景程度,模拟将患者如何安全的从车内移出。
控制电脑分别与室外监测器、室内监测器、VR眼镜、手部感应器、模拟标签、模拟车辆以及模拟假人连接,控制电脑根据设定的场景、车速、人员状况生成意外数据,并且将意外数据分别生成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
VR眼镜用于接收场景数据;
模拟标签用于接收标签数据;
控制电脑用于根据训练人员的处理时间和处理准确度进行判断打分。
本发明的设计,培训者通过控制电脑构建车祸数据(意外数据),该意外数据包括有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场景数据又包括了环境信息、主驾的视角信息、副驾的视角信息以及位于主驾和副驾的受伤信息,将各个信息分别传输至对应的设备内,例如将环境信息传输至体感虚拟设备内,由虚拟设备进行VR三维构建,从而使得训练人员通过VR眼镜展现给训练人员。
将受伤信息传输至模拟标签内,再将模拟标签粘贴与模拟假人的指定位置处,模拟标签上会显示出血信息、是否有骨伤等,训练人员需要根据伤口所处位置和模拟标签上的信息,判断受伤情况,从而进行伤情判断以及急救操作。
最终控制电脑根据训练人员的操作过程、操作结果、选择结果、操作速度等条件判断急救的合格度。综上所述,该虚拟仿真装置能够促进使用者了解急救流程,加快急救速度,提高配合程度。
该仿真训练室的门口设置有监测器(室外监测器),监测器的设置原理可以为打卡机、或者设置在门上的感应器,当训练人员在外部进行打卡操作或者推门而入时,判断为救护车抵达交通意外现场,从而开始初始的计时操作。
室内监测器可以为红外监测器,其监测范围包括有监测模拟车辆内训练人员车内搬运、车内急救时的动作过程、车辆外训练人员的其他急救操作。
另外该手部感应器可以为套设于训练人员五指上的感应器,用于感应训练人员手部动作,根据手部动作以及手拿的急救设备,判断训练人员姿势是否正确、使用力度是否合理。
而该手部感应器的原理可以采用谷歌用机器学习实现稳定实时的手部追踪、手势识别技术或者采用套设于手指上的感应环和手腕上的感应环,手指感应环与手腕感应环通过连接绳连接,当手指进行弯曲时,手指感应环通过牵拉实现信号变化,产生电信号,最终将电信号识别、转化为动作信号。
控制电脑包括有计时模块和流程模块,流程模块根据意外数据生成正确的急救流程,并且设置有急救时间阈值;
计时模块分别与室外监测器和流程模块连接,当室外监测器被触发时计时模块启动计时操作,并且监测每一急救流程中的用时情况。
该计时模块用于记录训练人员的开始时间(达到仿真训练室触发室外监测器,判定为救护车抵达现场),检测伤员所用时间、判断伤情等级所用时间、确认伤者意识所用时间、进行对应的急救措施所用时间、记录伤员信息所用时间等,记录每一环节所用时间和总时间,从而判断训练人员在每一环节中是否能够做到快、准、狠等情况,以及整个环节的急救时间是否达标。
流程模块用于根据意外数据生成各个急救步骤,当训练人员进行急救时首先进行急救步骤的选择,判断选择的正确性(当选择错误时记录并提醒正确选择);其次急救位置的选择,判读选择的正确性(当选择错误时记录并提醒正确选择);最后急救手法的监测,判断手法的正确性,从而有效避免训练人员从头至尾都是错误,耽误比必要的视角,选择错误会在最终的打分环节进行扣分操作。
急救流程包括有放置安全牌、检测伤员状况、判断伤情等级、进行急救操作以及意外情况救护。上述为急救流程的大致过程,培训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流程项目,可以根据难易等级创建不同的流程项目包,直接在流程项目包内设置对应的伤情情况,设置不同的培训项目,以及根据不同的急救项目设定不同的评分要求,自主设置性强,能根据培训进度调整。
急救操作包括有确认伤者意识、根据受伤情况进行针对性救护、监测生命特征、记录伤者信息。上述为急救流程的大致过程,根据实际车祸状况,设计针对性的急救操作,提高训练人员的灵活性。
模拟车辆内设置有多个气压模拟器,意外数据包括有主驾视角信息、副驾视角信息、模拟受伤信息;
体感虚拟设备用于接收主驾视角信息、副驾视角信息;
气压模拟器用于接收模拟受伤信息。
该气压模拟器的设计,将主驾的视角信息、副驾的视角信息上传至体感虚拟设备内,当训练人员入座模拟车辆的主驾驶位或者副驾驶位后,能够进行视角切换,VR眼镜能够反映当车祸发生时对应位置的视角信息,并且播放过程中通过气压模拟器给予训练人员身体上触觉提醒,从而让训练人员深刻明白,车祸过程中哪几处位置会发生碰撞、挤压等情况,使得训练人员对受伤点更容易进行判断,提高训练人员的急救速度。
包括有场景布置步骤、救援评分步骤以及车祸体验步骤;
场景布置步骤包括有步骤1:输入人数信息、车辆信息、车速信息、场景信息、仿真难度信息;
步骤2:生成场景信息、车辆人员视角信息、受伤信息、标签信息;
步骤3:将场景信息、车辆人员视角信息导入体感虚拟设备中,将标签信息导入模拟标签中,将受伤信息导入气压模拟器中;
步骤4:摆放模拟车辆位置,摆放模拟假人位置,往假人身上粘贴对应的模拟标签;
步骤5:等待救援模拟。
包括有救援模拟步骤:
步骤a:达到仿真训练室触发室外监测器,判定为救护车抵达现场,并且摆放安全牌;
步骤b:检测伤员状况;
步骤c:判断伤情等级;
步骤d:确认伤者意识;
步骤e:进行对应的急救措施;
步骤f:记录伤员信息。
包括有救援评分步骤:
步骤S1:完成步骤a,进行计时操作;
步骤S2:完成步骤b,记录第一时间,并且判断伤情状况的准确性记作第一分数;
步骤S3:完成步骤c,记录第二时间,并且判断等级排序的准确性记作第二分数;
步骤S4,:完成步骤d,记录第三时间,并且判断是否有检测伤者意识记作第三分数;
步骤S5,完成步骤e,记录第四时间,并且判断急救措施选择的正确性和实施措施的准确性记作第四分数;
步骤S6,完成步骤f,记录完成时间,并且判断信息记录的准确性记作第五分数;
步骤S7,基于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S6赋予对应的分数占比a1%、a2%、a3%、a4%、a5%,a1%+a2%+a3%+a4%+a5%=100%;
基于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三时间、第四时间判断每一流程中的耗时合格度;
基于完成时间判断总流程的耗时合格度。总时间为计时操作开始到最终的完成时间。
另外最终的评分标准需要考虑,总流程的耗时时间,每一环节流程分别耗时时间,每一环节的合格程度,以及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
该检测标准不仅能够评价个人的急救水平,还能够监测在急救环节,队友之间的配合度,例如将患者搬运至担架上、对患者进行复苏操作、将患者拯救离开车辆等过程中队友的协助能力。
包括有训练人员手部监测过程:基于急救措施和手部动作信息,判断设备操作的准确性记作操作分数。
包括有车祸体验步骤:
步骤b1,挪移模拟假人后,入座主驾位置或者副驾位置;训练人员将模拟假人均挪移至安全位置,完成急救操作后,需要回顾车祸过程时,坐入需要了解的视角的位置。
步骤b2,通过VR眼镜上调节按钮,调节VR视角,切换到对应的视角后,启动流浪模式。
步骤b3,观看该视角的车祸视频,并且在中途发生车祸的同时通过气压模拟器进行气压冲击,另外还能够调节视频速读。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仿真训练室(1)、设置于仿真训练室(1)内的体感虚拟设备(2)和模拟训练设备(3)以及控制电脑(4);
所述仿真训练室(1)包括有室外监测器(11)和室内监测器(12),所述室外监测器(11)用于监测训练人员抵达场地,所述室内监测器(12)用于监测内部训练人员实况;
所述体感虚拟设备(2)包括有VR眼镜(21)和安装于训练人员手部的手部感应器(22);
所述模拟训练设备(3)包括有模拟车辆(31)和模拟假人(32)以及用于粘贴于模拟假人(32)上的模拟标签(33);
所述控制电脑(4)分别与室外监测器(11)、室内监测器(12)、VR眼镜(21)、手部感应器(22)、模拟标签(33)、模拟车辆(31)以及模拟假人(32)连接,所述控制电脑(4)根据设定的场景、车速、人员状况生成意外数据,并且将意外数据分别生成标签数据和场景数据;
所述VR眼镜(21)用于接收场景数据;
所述模拟标签(33)用于接收标签数据;
所述控制电脑(4)用于根据训练人员的处理时间和处理准确度进行判断打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脑(4)包括有计时模块(41)和流程模块(42),所述流程模块(42)根据意外数据生成正确的急救流程,并且设置有急救时间阈值;
所述计时模块(41)分别与室外监测器(11)和流程模块(42)连接,当室外监测器(11)被触发时计时模块(41)启动计时操作,并且监测每一急救流程中的用时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急救流程包括有放置安全牌、检测伤员状况、判断伤情等级、进行急救操作以及意外情况救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急救操作包括有确认伤者意识、根据受伤情况进行针对性救护、监测生命特征、记录伤者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模拟车辆(31)内设置有多个气压模拟器,所述意外数据包括有主驾视角信息、副驾视角信息、模拟受伤信息;
所述体感虚拟设备(2)用于接收主驾视角信息、副驾视角信息;
所述气压模拟器用于接收模拟受伤信息。
6.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场景布置步骤:
步骤1:输入人数信息、车辆信息、车速信息、场景信息、仿真难度信息;
步骤2:生成场景信息、车辆人员视角信息、受伤信息、标签信息;
步骤3:将场景信息、车辆人员视角信息导入体感虚拟设备(2)中,将标签信息导入模拟标签(33)中,将受伤信息导入气压模拟器中;
步骤4:摆放模拟车辆(31)位置,摆放模拟假人(32)位置,往假人身上粘贴对应的模拟标签(33);
步骤5:等待救援模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救援模拟步骤:
步骤a:达到仿真训练室(1)触发室外监测器(11),判定为救护车抵达现场,并且摆放安全牌;
步骤b:检测伤员状况;
步骤c:判断伤情等级;
步骤d:确认伤者意识;
步骤e:进行对应的急救措施;
步骤f:记录伤员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救援评分步骤:
步骤S1:完成步骤a,进行计时操作;
步骤S2:完成步骤b,记录第一时间,并且判断伤情状况的准确性记作第一分数;
步骤S3:完成步骤c,记录第二时间,并且判断等级排序的准确性记作第二分数;
步骤S4,:完成步骤d,记录第三时间,并且判断是否有检测伤者意识记作第三分数;
步骤S5,完成步骤e,记录第四时间,并且判断急救措施选择的正确性和实施措施的准确性记作第四分数;
步骤S6,完成步骤f,记录完成时间,并且判断信息记录的准确性记作第五分数;
步骤S7,基于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S6赋予对应的分数占比a1%、a2%、a3%、a4%、a5%,所述a1%+a2%+a3%+a4%+a5%=100%;
基于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三时间、第四时间判断每一流程中的耗时合格度;
基于完成时间判断总流程的耗时合格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训练人员手部监测过程:基于急救措施和手部动作信息,判断设备操作的准确性记作操作分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有车祸体验步骤:
步骤b1,挪移模拟假人(32)后,入座主驾位置或者副驾位置;
步骤b2,基于VR眼镜(21)切换座位视角;
步骤b3,观看车祸视角,气压模拟器基于受伤信息进行气压冲击。
CN202210152784.4A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5376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2784.4A CN115376377B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2784.4A CN115376377B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6377A true CN115376377A (zh) 2022-11-22
CN115376377B CN115376377B (zh) 2023-07-25

Family

ID=84060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2784.4A Active CN115376377B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637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97887U (zh) * 2010-05-07 2011-07-13 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抢险救援综合仿真训练系统
CN103106830A (zh) * 2013-02-06 2013-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数字化急救技能模拟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08122436A (zh) * 2016-11-29 2018-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防化医学应急救援训练平台及其用途
CN108806357A (zh) * 2018-04-28 2018-11-13 广西宜州市联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评价功能的消防教学训练系统
CN110211256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车辆行驶实况复显装置和车辆行驶实况复显方法
CN110867122A (zh) * 2019-12-11 2020-03-06 温州医科大学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急救培训系统
TW202016892A (zh) * 2018-10-18 2020-05-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交通事故之系統與方法
CN211062240U (zh) * 2019-09-24 2020-07-21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事故应急救援模拟协同训练装备
CN111739377A (zh) * 2020-07-21 2020-10-02 北京众绘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互联的情景化急救系统
CN113786174A (zh) * 2021-08-06 2021-12-14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急诊科患者全方位监护急救系统
CN114004051A (zh) * 2021-11-16 2022-02-0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应用于民用机场应急救援的虚拟仿真系统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97887U (zh) * 2010-05-07 2011-07-13 山西虹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抢险救援综合仿真训练系统
CN103106830A (zh) * 2013-02-06 2013-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数字化急救技能模拟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08122436A (zh) * 2016-11-29 2018-06-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防化医学应急救援训练平台及其用途
CN110211256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车辆行驶实况复显装置和车辆行驶实况复显方法
CN108806357A (zh) * 2018-04-28 2018-11-13 广西宜州市联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评价功能的消防教学训练系统
TW202016892A (zh) * 2018-10-18 2020-05-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交通事故之系統與方法
CN211062240U (zh) * 2019-09-24 2020-07-21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事故应急救援模拟协同训练装备
CN110867122A (zh) * 2019-12-11 2020-03-06 温州医科大学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式急救培训系统
CN111739377A (zh) * 2020-07-21 2020-10-02 北京众绘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互联的情景化急救系统
CN113786174A (zh) * 2021-08-06 2021-12-14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急诊科患者全方位监护急救系统
CN114004051A (zh) * 2021-11-16 2022-02-01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应用于民用机场应急救援的虚拟仿真系统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6377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48464A1 (en) Augmented Reality Device for Providing Feedback to an Acute Care Provider
US7295124B2 (en) Reflex tester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US4797104A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esting a person in the performanc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P1057451B1 (en) System for measuring and using parameters during chest compression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r a simulation thereof
CN103210391B (zh) Cpr表现的实时评估
US645797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ining a person to learn a cognitive/functional task
CN107537135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及系统
WO199101039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bility of an individual to perform a task
KR20080107845A (ko) 열차 운행 시뮬레이션 시스템
EP2801086B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imulating fetal delivery
CN109658771A (zh) 基于vr技术的神经发育障碍交通安全训练系统及方法
WO2021125547A1 (ko) 가상현실 기반의 심폐소생술 교육 시스템
US10446046B2 (en) Method for modifying a driving simulator
Ku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virtual driving simulator for the spinal injury patient
CN115040114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的远程康复系统及训练方法
CN115376377B (zh) 一种交通意外院前综合救护虚拟仿真装置及方法
CN112116845B (zh) 一种用于飞行模拟训练器的自动参数调整系统
KR20170013091A (ko) 자동제세동기의 사용 및 교육안내 시스템
Wald et al. Concurrent validity of a virtual reality driving assessment for persons with brain injury
Edwards et al. Tacklers’ head inertial accelerations can be decreased by altering the way they engage in contact with ball carriers’ torsos
KR101554429B1 (ko) 자동제세동기를 이용한 심폐소생술 교육시스템
KR20190025164A (ko) 운전능력 평가 시스템의 운전능력 평가 방법
CN107847791A (zh) 指导适合性判定装置、指导适合性判定系统、指导适合性判定方法、指导适合性判定程序、以及记录有所述程序的记录介质
AU2008100870A4 (en) Hypoxia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082105A (zh) 一种急救除颤仪模拟仿真系统及模拟仿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