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3638A - 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3638A
CN115373638A CN202210907361.9A CN202210907361A CN115373638A CN 115373638 A CN115373638 A CN 115373638A CN 202210907361 A CN202210907361 A CN 202210907361A CN 115373638 A CN115373638 A CN 115373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request
calling
implementation class
imple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73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73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736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3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36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G06F8/24Object-oriented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实现类;第二接口为基于dubbo分布式框架所实现的接口;实现类指示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执行代码;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接口,接收其余电子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基于第一接口,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基于第二接口,调用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并将请求结果通过第一接口返回给用户。通过在电子设备中设置基于dubbo服务框架所实现的第二接口,减少电子设备的资源占用率,并且,开发人员在添加或者删除实现类时,也无需对电子设备中的接口进行相应的添加或者删除操作。

Description

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前后端开发过程中,后端中通常设置有与前端的调用请求一一对应的接口,当用户在前端发起调用请求之后,会将调用请求发送至与该调用请求对应的接口,并由该接口调用与其一一对应的实现类,以向用户返回对应的响应数据。举例来说,当用户需要登陆某一系统时,用户点击登录按钮之后,会将生成的调用请求发送至该调用请求对应的接口,之后,由该接口实现对用户登录功能对应的实现类进行调用,进而向用户返回登录结果(例如,登录成功后的界面,或者登录失败时的登录提示等)。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为了获取响应数据,每一个前端请求都必须设置一个与其一一对应的接口,使得应用程序的业务开发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每一个前端请求都需要设置唯一一个与其一一对应的接口来响应前端请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实现类;所述第二接口为基于dubbo分布式框架所实现的接口;所述实现类指示用于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执行代码;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其余电子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其中,所述调用请求为所述其余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所生成的,所述调用请求用于指示调用所述触发操作所指示的其余电子设备的功能所对应的实现类;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返回给所述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中的spring上下文信息,其中,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实现类;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并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所述请求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包括至少一个实现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并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所述请求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预设对应关系,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中确定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所述预设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调用请求与实现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调用所述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得到所述请求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用请求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需要调用的实现类的标识;所述实现类具有实现类名称,所述实现类与所述实现类名称一一对应;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进行匹配,并将包括所述第一标识的实现类名称所对应的实现类,确定为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用请求中包括第一密钥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第二密钥信息与所述第一密钥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则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用请求中包括请求数据;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根据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校验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进行验证,若所述请求数据符合所述校验规则的要求,则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口,其中,所述校验规则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请求数据不为空、所述请求数据中的字符位于预设字符库中、所述请求数据中的用户标识为位于预设白名单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中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根据所述第一接口中设置的所述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口。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实现类;所述第二接口为基于dubbo分布式框架所实现的接口;所述实现类指示用于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执行代码;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其余电子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其中,所述调用请求为所述其余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所生成的,所述调用请求用于指示调用所述触发操作所指示的其余电子设备的功能所对应的实现类;
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调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返回给所述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用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中的spring上下文信息,其中,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实现类;
调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并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所述请求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包括至少一个实现方法;所述调用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预设对应关系,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中确定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所述预设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调用请求与实现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调用所述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得到所述请求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用请求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需要调用的实现类的标识;所述实现类具有实现类名称,所述实现类与所述实现类名称一一对应;所述调用模块,具体用于,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进行匹配,并将包括所述第一标识的实现类名称所对应的实现类,确定为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用请求中包括第一密钥信息;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比较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第二密钥信息与所述第一密钥信息进行比对;
发送模块,用于若基于所述第一接口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第二密钥信息比对一致,则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用请求中包括请求数据;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根据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校验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进行验证;
确定模块,用于若基于所述第一接口确定所述请求数据符合所述校验规则的要求,则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口,其中,所述校验规则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请求数据不为空、所述请求数据中的字符位于预设字符库中、所述请求数据中的用户标识为位于预设白名单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中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根据所述第一接口中设置的所述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口。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可执行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实现类;所述第二接口为基于dubbo分布式框架所实现的接口;所述实现类指示用于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执行代码;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其余电子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其中,所述调用请求为所述其余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所生成的,所述调用请求用于指示调用所述触发操作所指示的其余电子设备的功能所对应的实现类;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返回给所述用户。本申请中,通过在电子设备中设置基于dubbo服务框架所实现的第二接口,可以避免需要在电子设备中设置多个与调用请求一一对应的接口,进而减少电子设备中的资源占用率,并且,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在添加或者删除调用请求对应的实现类时,也无需对电子设备中的接口进行相应的添加或者删除操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前后端数据交互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目前,在应用开发过程中,通常会将应用开发分为前端开发以及后端开发。其中,前端开发主要包括有应用的前台部分,可以运行在电脑端、手机端等电子设备中,可以向用户展示所浏览的网页、或者用户所调用的功能的反馈结果。在应用开发过程中,后端开发主要是涉及有应用的架构实现以及应用功能的底层业务实现逻辑。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前后端数据交互的场景示意图。通常,在前端与后端进行数据交互时,通常会在后端设备中设置多个接口,其中,每个接口都具有与其一一对应的调用请求,当用户在前端的操作界面中进行点击、或者在其余设备的控制下,会生成调用请求,之后,基于该调用请求调用与调用请求一一对应的后端中设置的接口,并通过该接口来调用与该接口一一对应的实现类,其中,实现类既可以理解为后端开发人员所研发的应用功能逻辑代码。进而,基于运行所确定出的实现类的,则可以得到该调用请求所对应的返回结果。
然而,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对后端的实现类的调用时,每当需要在应用中添加新的实现类或者应用开发过程中所开发的实现类较多时,此时基于前端触发所生成的调用请求也会增多或者调用请求的种类也会较大,此时需要为每一个调用请求均设置一个与其一一对应的接口,加大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并且,还增加了后端设备的资源利用率。
本申请提供的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基于第一接口,接收其余电子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其中,调用请求为其余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所生成的,调用请求用于指示调用触发操作所指示的其余电子设备的功能所对应的实现类。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相关技术中后端设备中需要设置开发有与前端设备中的用户触发所生成的调用请求一一对应的接口,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前后端之间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实现类;第二接口为基于dubbo分布式框架所实现的接口;实现类指示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执行代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均为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可编程接口,用于在各个软件程序之间实现数据传输。此外,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还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口以及一个第二接口,其中,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接口可用于接收来自前端设备(即,其余设备)发送的多个不同的调用请求。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接口为基于dubbo分布式框架所实现的接口,可用于实现对后端电子设备中的多个不同的实现类的调用。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图中,第一接口可以接收多个不同的调用请求,并且将多个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之后,由第二接口实现对不同实现类的调用。
本实施例中的调用请求为基于用户对于其余电子设备的触发操作所生成的。其中,触发操作可以为用户手动操作其余电子设备上的功能按钮所触发的,也可以是用户通过操作其余电子设备的控制设备所导致的触发操作,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操作来访问网页资源,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也可以为前端与后端集成在一起的电子设备,因此,当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触发操作时,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用户的触发操作,生成与该触发操作所对应的调用请求,并将该调用请求发送至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余电子设备基于用户的触发操作生成调用请求时,可以在调用请求中写入第一接口的地址,以便可以其余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接口的地址,将调用请求发送至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接口可以为万维网(WorldWide Web,简称Web)服务提供的web接口。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中。举例来说,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其中,前端设备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生成对应的调用请求,之后,将调用请求发送至与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接口,之后,有第一设备中的第一接口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中的第二接口,并由第二接口调用第二设备中预先设置的实现类,进而得到请求结果。
S202、基于第一接口,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中设置的第二接口可以调用多个不同的实现类。当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接口接收到调用请求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接口,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一个示例中,在本实施例生成的调用请求中,也可以设置有第二接口的地址,以便在第一接口接收到调用请求之后,可以通过调用请求中设置的第二接口的地址,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S203、基于第二接口,调用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并将请求结果通过第一接口返回给用户。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接口接收到第一接口发送的调用请求之后,可以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第二接口调用所接收到的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进而得到该调用请求所对应的请求结果。在第二接口获取到请求结果之后,可以将该请求结果发送至第一接口,进而通过第一接口将请求结果反馈至用户。
一个示例中,调用请求中可以携带有需要调用的实现类的名称,以便第二接口可以基于调用请求中的实现类的名称,确定出需要调用的实现类,进而完成调用。
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在前后端开发过程中,需要在电子设备中设置与前端调用请求所一一对应的接口,而导致的设置资源占用率较大,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口以及一个基于dubbo服务框架的第二接口,其中,第一接口可以接收多个不同的调用请求,之后通过第一接口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之后,在由第二接口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基于dubbo服务框架所实现的第二接口,可以避免需要在电子设备中设置多个与调用请求一一对应的接口,进而减少电子设备中的资源占用率,并且,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在添加或者删除调用请求对应的实现类时,也无需对电子设备中的接口进行相应的添加或者删除操作。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
S501、基于第一接口,接收其余电子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其中,调用请求为其余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所生成的,调用请求用于指示调用触发操作所指示的其余电子设备的功能所对应的实现类。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实现类;第二接口为基于dubbo分布式框架所实现的接口;实现类指示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执行代码。
步骤S501的具体原理可以参见步骤S201,此处不再赘述。
S502、基于第一接口,根据第一接口中设置的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其中,第一接口中设置有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接口中预先设置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以便第一接口在接收到调用请求之后,能够基于第一接口中预先设置的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中可以包括有第二接口的名称、第二接口的端口、第二接口的地址,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接口中设置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相比于直接将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添加至调用请求中,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减少调用请求的大小,进而减少调用请求在传输过程中所占用的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用请求中包括第一密钥信息;步骤S5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基于第一接口,将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第二密钥信息与第一密钥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则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接口接收到调用请求之后,还会对调用请求进行密钥验证,以便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具体地,在其余电子设备所生成的调用请求中包括有电子设备与其余电子设备约定好的第一密钥信息,当其余电子设备将调用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时,此时,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接口会将调用请求中的第一密钥信息与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第二密钥信息进行比对,当第一接口确定第一密钥信息与第二密钥信息一致时,此时,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接口会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调用请求中添加第一密钥信息,并且,在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接口接收到调用请求之后,还会对调用请求中的第一密钥信息进行校验,进而,提高设备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并确保后端设备中的资源存储的安全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接口确定调用请求中的第一密钥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第二密钥信息不同时,此时,则可以向该调用请求所对应的其余电子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已通知用户其无法正常访问触发操作所对应的设备的功能的实现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用请求中包括请求数据;步骤S5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基于第一接口,根据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校验规则,对请求数据进行验证,若请求数据符合校验规则的要求,则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其中,校验规则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请求数据不为空、请求数据中的字符位于预设字符库中、请求数据中的用户标识为位于预设白名单中。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调用请求中包括有请求数据。举例来说,请求数据可以包括用户需要访问的网页的网页地址,或者是用户进行登录操作时,输入的用户名以及密码信息等。此外,在第一接口中还可以预先存储有校验规则,第一接口可以基于预先存储的校验规则对第一接口所接收到的调用请求中的请求数据进行校验。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校验规则可以为以下规则中的一项或者多项:请求数据不为空、请求数据中的字符位于预设字符库中、请求数据中的用户标识位于预设白名单中。
其中,预设字符库中包括有电子设备所能够识别、且合法的全部字符,当第一接口中包括有请求数据中的字符位于预设字符库中的这一校验规则时,第一接口会对接收到的调用请求中的请求数据中的字符进行校验,例如,可以将调用请求的请求数据中的每一字符与预设字符库中的字符进行比对,当调用请求中的请求数据中的字符全部位于预设字符库中时,此时,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接口可以将该调用请求发送至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接口。当调用请求的请求数据中包括有不存在于预设字符库中的字符时,此时,电子设备可以向其余电子设备发送通知信息,以通知其余电子设备该调用请求无法正常响应。
此外,预设白名单中可以预先存储有可以访问该电子设备的用户标识。当第一接口的校验规则中包括有请求数据中的用户标识位于预设白名单中这一规则时,此时,第一接口会将请求数据中所包含的用户标识与预设白名单中的用户标识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此时,可以将该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当第一接口确定该用户标识不存在于预设白名单时,此时,电子设备可以向其余电子设备发送通知消息,以便告知用户需要进行注册认证等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接口中可以预先设置有校验规则,对调用请求中的数据进行校验,进而在电子设备的第一接口处就可以对不符合校验规则的调用请求进行拦截,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S503、基于第二接口,获取电子设备中的spring上下文信息,其中,spring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实现类。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实现类都存储在电子设备的spring上下文信息中。即,在开发人员进行应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spring应用程序开发框架来实现对设备功能的开发,并且将设备功能所对应的实现类都设置存储在spring上下文信息中,以方便对实现类的管理。当第二接口接收到第一接口发送的调用请求之后,首先可以在电子设备中查找spring上下文信息。
S504、基于第二接口,根据调用请求,在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并调用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
示例性地,当第二接口查找到spring上下文信息之后,会在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所接收到的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进而通过调用查找到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后端开发过程中,采用了spring框架来对应用程序或者系统中的功能进行对应的实现类的管理,降低了应用开发的复杂性。并且,在后端电子设备中的第二接口接收到调用请求之后,可以基于电子设备中的spring上下文信息快速确定出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提高电子设备的响应效率。
一个示例中,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包括至少一个实现方法,在执行步骤S504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步骤S504的第一步:基于第二接口,根据调用请求,在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步骤S504的第二步:基于第二接口,根据预设对应关系,在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中确定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预设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调用请求与实现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S504的第三步:基于第二接口,调用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得到请求结果。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由于应用程序或者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多个开发人员设计同一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或者同一系统的不同功能的现象,因此,在电子设备中所存储的实现类中可能会包括有多个实现方法。而用户触发所生成的调用请求,往往只是需要调用其中的一个方法,因此,当第二接口,在spring上下文信息中确定出用户需要调用的实现类时,此时,还需要基于所接收到的调用请求,以及调用请求和实现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实现类中的多个实现方法中,确定出该调用请求所对应的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之后,第二接口在执行该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以得到调用请求所对应的请求结果。
一个示例中,实现类所包含的实现方法中,包括有父类实现方法以及子类实现方法,其中,子类实现方法是开发人员通过对父类实现方法进行重写得到的。例如,当需要对某一已经开发好的功能进行完善修改时,此时可以将该功能所对应的功能代码作为上述父类实现方法,开发人员在对父类实现方法进行方法重写之后,得到该父类实现方法对应的子类实现方法。之后,第二接口在调用对应的实现类时,最终可以调用实现类中的子类实现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实现类中包括多个实现方法时,第二接口无法实现准确的调用,此时,在第二接口中也可以设置有调用请求与实现方法之间的预设对应关系,以便第二接口在确定出需要调用的实现类之后,还可以基于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出最终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以确保得到的请求结果的准确性。
一个示例中,调用请求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需要调用的实现类的标识;实现类具有实现类名称,实现类与实现类名称一一对应;在执行步骤S504的第一步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基于第二接口,根据第一标识,在spring上下文信息中进行匹配,并将包括第一标识的实现类名称所对应的实现类,确定为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为了在调用请求中可以设置有用于指示需要调用的实现类的第一标识,并且,该第一标识可以为该第一标识所指示的实现类的实现类名称中的部分字段。举例来说,当需要调用的实现类的实现类名称为“userService”此时,第一标识可以为“user”。当第二接口在spring上下文信息中匹配需要调用的实现类时,此时,可以将调用请求中的第一标识与spring上下文信息中各实现类的实现类名称进行比较,并将实现类名称中包括第一标识的实现类作为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调用请求中设置第一标识来指示需要调用的实现类,以便第二接口可以确定出需要调用的实现类,进而得到请求结果。并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标识,可以为该第一标识所指示的实现类的实现类名称的一部分,进而使得减少第一标识所占用的字段空间,减少调用请求的大小,便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此外,当后续开发人员在后端设备中开发有新的实现类时,此时,仅需要将实现类的名称发送至前端设备(即本实施例中的其余设备),以便其余设备在基于用户的触发操作生成对应的调用请求时,其余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实现类的实现类名称在调用请求中添加对应的第一标识,而无需在电子设备中在设置新的接口来接收其余电子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降低了开发复杂性,以及设备资源的占用率。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实现类;第二接口为基于dubbo分布式框架所实现的接口;实现类指示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执行代码;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601,用于基于第一接口,接收其余电子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其中,调用请求为其余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所生成的,调用请求用于指示调用触发操作所指示的其余电子设备的功能所对应的实现类;
发送单元602,用于基于第一接口,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调用单元603,用于基于第二接口,调用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并将请求结果通过第一接口返回给用户。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图6所示的装置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调用单元603,包括:
获取模块6031,用于基于第二接口,获取电子设备中的spring上下文信息,其中,spring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实现类;
调用模块6032,用于基于第二接口,根据调用请求,在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并调用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包括至少一个实现方法;调用模块6032,具体用于:
基于第二接口,根据调用请求,在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基于第二接口,根据预设对应关系,在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中确定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预设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调用请求与实现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第二接口,调用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得到请求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用请求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指示需要调用的实现类的标识;实现类具有实现类名称,实现类与实现类名称一一对应;调用模块6032,具体用于,包括:
基于第二接口,根据第一标识,在spring上下文信息中进行匹配,并将包括第一标识的实现类名称所对应的实现类,确定为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用请求中包括第一密钥信息;发送单元602,包括:
比较模块6021,用于基于第一接口,将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第二密钥信息与第一密钥信息进行比对;
发送模块6022,用于若基于第一接口确定第一密钥信息与第二密钥信息比对一致,则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用请求中包括请求数据;发送单元602,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接口,根据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校验规则,对请求数据进行验证;
确定模块,用于若基于第一接口确定请求数据符合校验规则的要求,则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其中,校验规则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请求数据不为空、请求数据中的字符位于预设字符库中、请求数据中的用户标识为位于预设白名单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中设置有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发送单元602,具体用于:
基于第一接口,根据第一接口中设置的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将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提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用于根据可执行指令执行方法。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291,电子设备还包括了存储器(memory)292;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293和总线294。其中,处理器291、存储器292、通信接口293、可以通过总线29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293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291可以调用存储器292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29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29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29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9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29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9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任一项的方法。
本申请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项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实现类;所述第二接口为基于dubbo分布式框架所实现的接口;所述实现类指示用于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执行代码;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其余电子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其中,所述调用请求为所述其余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所生成的,所述调用请求用于指示调用所述触发操作所指示的其余电子设备的功能所对应的实现类;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返回给所述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获取所述电子设备中的spring上下文信息,其中,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实现类;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并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所述请求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包括至少一个实现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并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所述请求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预设对应关系,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中确定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所述预设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所述调用请求与实现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调用所述需要调用的实现方法,得到所述请求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请求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指示需要调用的实现类的标识;所述实现类具有实现类名称,所述实现类与所述实现类名称一一对应;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调用请求,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查找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接口,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spring上下文信息中进行匹配,并将包括所述第一标识的实现类名称所对应的实现类,确定为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请求中包括第一密钥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第二密钥信息与所述第一密钥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则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请求中包括请求数据;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根据第一接口中预先存储的校验规则,对所述请求数据进行验证,若所述请求数据符合所述校验规则的要求,则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口,其中,所述校验规则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请求数据不为空、所述请求数据中的字符位于预设字符库中、所述请求数据中的用户标识为位于预设白名单中。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中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根据所述第一接口中设置的所述第二接口的地址信息,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接口。
8.一种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至少一个实现类;所述第二接口为基于dubbo分布式框架所实现的接口;所述实现类指示用于实现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能的执行代码;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口,接收其余电子设备发送的调用请求,其中,所述调用请求为所述其余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所生成的,所述调用请求用于指示调用所述触发操作所指示的其余电子设备的功能所对应的实现类;
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调用请求发送至第二接口;
调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接口,调用所述调用请求所指示的实现类,得到请求结果,并将所述请求结果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返回给所述用户。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可以对在计算机系统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07361.9A 2022-07-29 2022-07-29 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3736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7361.9A CN115373638A (zh) 2022-07-29 2022-07-29 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7361.9A CN115373638A (zh) 2022-07-29 2022-07-29 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3638A true CN115373638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6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7361.9A Pending CN115373638A (zh) 2022-07-29 2022-07-29 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36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9719B2 (en) Co-locating microservice persistence containers within tenant-specific database
CN107979508B (zh) 微服务测试方法及装置
US787709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ecuting a container managed application on a processing device
CN110661658A (zh) 一种区块链网络的节点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757611A (zh) 大数据集群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025646B2 (en) Naming of nodes in NET framework
CN113312675A (zh) 属性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79997B (zh) 一种用户权限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35439B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73638A (zh) 前端与后端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4722B (zh) 直播间中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26905A (zh) 一种Tbox网络接入Android系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60468A (zh) 一种sdk调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2542203A (ja) ミニプログラムのバッチ処理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可読記憶媒体
CN111475226B (zh) 电子装置、微服务调用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65997B (zh) 页面信息的输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3901377B (zh) 遗留系统的服务调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9683926B (zh) 网络组件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79747B (zh) 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230319040A1 (en) Repeating verification of a user
CN115033397A (zh) 接口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0291A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介质
CN112506590A (zh) 接口调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667247A (zh) 服务管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61508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