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2967A -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2967A
CN115372967A CN202210784773.8A CN202210784773A CN115372967A CN 115372967 A CN115372967 A CN 115372967A CN 202210784773 A CN202210784773 A CN 202210784773A CN 115372967 A CN115372967 A CN 115372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platform
angle
double
miss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47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媛
项红丽
张鑫
丁智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erosp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erosp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erosp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erospace Electronic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7847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729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2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29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94Theoretical asp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4SAR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属于弹载双基前视SAR成像系统设计领域;利用该方法能够解决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俯冲段全程二维高效高分辨成像的问题。步骤如下:首先,建立了弹载双基前视SAR几何模型;然后,基于梯度方法分析该构型的分辨率计算方法,并结合二维分辨率的特点,分析构型参数对二维分辨率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一种参数降维的构型设计方法,在提高构型参数设计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缩短成像时间。本发明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在满足系统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快速获取使图像性能最优的系统构型参数,为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构型参数设计提供了保证。

Description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弹载双基前视SAR成像系统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弹载双基前视合成孔径雷达(missile-borne bistatic forward-lookingsynthetic aperture radar,MBFL-SAR)构型,可实现接收平台俯冲段全程二维高效高分辨成像。相比于机载、星载弹载双基构型,弹载双基构型具有不易受攻击、轨迹设计灵活、合成孔径时间短等优势。机载/星载双基平台的飞行轨迹都较为平稳,构型设计时只需考虑满足图像要求的指标即可。对于弹载双基平台,由于其机动性强,存在较大的三维加速度,成像时间越短,由加速度引起的轨迹弯曲越小,越有利于成像算法的处理。由于需要考虑成像时间对成像质量和制导精度的影响,所以传统的机载/星载双基系统构型设计方法不适用于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所以需要针对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研究新的构型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系统指标要求约束条件下的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的问题,该方法能够在满足系统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快速获取使图像性能最优的系统构型参数,为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构型参数设计提供了保证。
本发明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包括:
建立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并在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下建立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包括发射平台、接收平台和点目标P;
计算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计算点目标P的地面方位向分辨率ρga;计算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Ω;采用分辨单元面积S约束双基构型二维分辨率指标;
将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简化为对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和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ψ的优化;
建立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1
表达式;建立接收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2
表达式;则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P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3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4
设定关于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的第一参数A(βg)、第二参数B(βg)、第三参数C(βg);设定第四参数D;并用第一参数A(βg)、第二参数B(βg)、第三参数C(βg)、第四参数D表示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P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5
当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一定时,收发双平台到点目标P的距离之和R在地面方向的梯度的大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6
和方向一定,即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的大小一定;为了使二维分辨单元面积最小,应使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7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8
地面垂直方向的投影最大;
计算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9
地面垂直方向的单位矢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10
计算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11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212
方向上的投影F;
当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一定时,计算使投影F值最大的ψ值,记为ψopt;并在所有满足系统分辨率指标的(βg,ψopt)对应的成像时间中找到成像时间最小对应的系统分辨率指标的(βg,ψopt),确定最终的发射平台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完成参数优化设计。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的建立方法为:
原点o为地面场景中心点,o点所在地球的表切面为xoy平面,z轴垂直于xoy平面指向地球表面外法线方向,y轴为接收平台运动速度在xoy平面的投影方向,x轴由右手定则确定。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为:
接收平台只在yoz平面内移动;发射平台在与yoz平面夹角为ψ的平面内运动;点目标P位于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的原点o处;
在t时刻,发射平台和接收平台的位置矢量分别为PT和PR,速度矢量分别为VT和VR,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分别为RT和RR,入射角分别为φT和φR,下标T代表发射平台,下标R代表接收平台;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视线方向的夹角β为双基角;接收平台的俯冲角为γ;VT和VR在地面的投影矢量分别为VTg和VRg;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的速度投影矢量之间的夹角为ψ。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31
式中,c为光速;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32
为收发双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之和R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B为距离向带宽;
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的方向与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33
的方向相同;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41
式中,ix和iy分别为x和y方向的单位矢量;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φT为发射平台入射角;
φR为发接收台入射角;
在B、φT和φR一定的条件下,βg越小,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越高。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点目标P的地面方位向分辨率ρga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42
式中,Ta为成像时间;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43
为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P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地面方位向分辨率ρga的方向与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44
的方向相同;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45
式中,ix和iy分别为x和y方向的单位矢量;
iPT和iP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平台视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VR为接收平台的速度矢量;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RR为接收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G=[1 1 0]为地面投影矢量。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Ω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51
式中,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52
为收发双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之和R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53
为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采用分辨单元面积S约束双基构型二维分辨率指标的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54
式中,ρgr为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
ρga为点目标P的地面方位向分辨率;
Ω为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Ω为90度时,分辨单元面积S最小,对应的SAR图像的效果最优。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55
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56
式中,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iPT为发射平台视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57
为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58
的x轴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59
为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510
的y轴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61
式中,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φT为发射平台的入射角;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ψ为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接收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62
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63
式中,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R为接收平台的速度矢量;
RR为接收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iPR为接收平台视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G=[1 1 0]为地面投影矢量;
γ为接收平台的俯冲角;
φR为接收平台的入射角。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第一参数A(βg)、第二参数B(βg)、第三参数C(βg)、第四参数D分别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71
式中,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φT为发射平台的入射角;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VR为接收平台的速度矢量;
RR为接收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γ为接收平台的俯冲角;
φR为接收平台的入射角;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72
表示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73
式中,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ψ为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74
为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75
为接收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上标T表示转置。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81
地面垂直方向的单位矢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82
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83
式中,E(βg)为设定的关于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的第五参数;
F(βg)为设定的关于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的第六参数;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84
式中,φT为发射平台的入射角;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φR为接收平台的入射角。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85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86
方向上的投影F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87
式中,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ψ为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
D为设定的第四参数;
a为第一中间量;
b为第二中间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88
在上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使投影F值最大的ψopt的计算方法为:
当D·F(βg)≥0,且ψopt=π/2-α+2nπ时,投影F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91
当D·F(βg)<0,且ψopt=3π/2-α+2nπ时,
投影F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92
其中,n为整数;
α为角度参数;且α满足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09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系统指标的约束下,可快速计算得到成像时间最短且满足系统指标的发射平台构型参数,为较长成像时间造成的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2)本发明通过分析构型参数对二维分辨率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参数降维的构型设计方法,在提高构型参数设计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缩短成像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适应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设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可快速计算得到成像时间最短且满足系统指标的发射平台构型参数,为较长成像时间造成的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相比于机载、星载双基构型,弹载双基构型具有不易受攻击、轨迹设计灵活、合成孔径时间短等优势。但是由于导弹机动性较强,对成像时间要求较高,这使得现有的机载/星载双基构型设计方法不适用于弹载前视双基构型。本发明方法通过分析构型参数对二维分辨率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参数降维的构型设计方法,在提高构型参数设计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缩短成像时间。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适应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设计的问题。
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并在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下建立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包括发射平台、接收平台和点目标P。
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的建立方法为:
原点o为地面场景中心点,o点所在地球的表切面为xoy平面,z轴垂直于xoy平面指向地球表面外法线方向,y轴为接收平台运动速度在xoy平面的投影方向,x轴由右手定则确定。
如图2所示,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为:
为简化分析,认为在成像时间内,收发平台不存在水平方向的偏移量。接收平台只在yoz平面内运动,即使不在该平面内,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坐标旋转和平移满足假设条件。接收平台只在yoz平面内移动;发射平台在与yoz平面夹角为ψ的平面内运动;点目标P位于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的原点o处;
在t时刻,发射平台和接收平台的位置矢量分别为PT和PR,速度矢量分别为VT和VR,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分别为RT和RR,入射角分别为φT和φR,下标T代表发射平台,下标R代表接收平台;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视线方向的夹角β为双基角;接收平台的俯冲角为γ;VT和VR在地面的投影矢量分别为VTg和VRg;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的速度投影矢量之间的夹角为ψ。
基于梯度方法分析该构型的分辨率计算方法;并结合二维分辨率的特点,分析构型参数对二维分辨率的影响规律。
计算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计算点目标P的地面方位向分辨率ρga;计算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Ω;采用分辨单元面积S约束双基构型二维分辨率指标。
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11
式中,c为光速;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12
为收发双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之和R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B为距离向带宽;
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的方向与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13
的方向相同;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14
式中,ix和iy分别为x和y方向的单位矢量;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φT为发射平台入射角;
φR为发接收台入射角;
在B、φT和φR一定的条件下,βg越小,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越高。
点目标P的地面方位向分辨率ρga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15
式中,Ta为成像时间;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16
为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P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
地面方位向分辨率ρga的方向与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21
的方向相同;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22
式中,ix和iy分别为x和y方向的单位矢量;
iPT和iP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平台视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VR为接收平台的速度矢量;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RR为接收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G=[1 1 0]为地面投影矢量。
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Ω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23
式中,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24
为收发双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之和R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25
为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双基构型系统的地面二维分辨率方向的夹角一般很难一直保持正交,当其夹角过小或过大时,均无法形成二维高分辨图像。为了更好的约束双基构型二维分辨率指标,可使用分辨单元面积S进行约束。采用分辨单元面积S约束双基构型二维分辨率指标的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26
式中,ρgr为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
ρga为点目标P的地面方位向分辨率;
Ω为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Ω为90度时,分辨单元面积S最小,对应的SAR图像的效果最优。
利用弹载双基构型进行末制导前视成像时,采用远端发射近端接收的模式,发射弹处于滑翔飞行段,接收弹处于俯冲攻击段(为了简化分析,这里不考虑载荷和同步问题)。由于接收弹距离目标较近且要保持对目标的前视稳定跟踪,无法进行大方向机动,只能通过合理设计发射弹的位置和速度方向来实现最优的SAR图像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发射平台的高度、速度大小以及与场景中心目标的距离通常根据实际作战情况决定,可以认为是已知量。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可以简化为对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和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ψ的优化。
建立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31
表达式;建立接收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32
表达式;则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P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33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34
实际作战应用过程中,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成像时间内达到系统指标要求的分辨率。在该约束下,通过建立βg和ψ的几何关系,实现弹载双基前视SAR构型设计参数的降维处理。接下来,在成像时间最小的条件下,约束条件我们对βg和ψ的关系进行推导。
其中,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35
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36
式中,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iPT为发射平台视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41
为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42
的x轴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43
为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44
的y轴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45
式中,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φT为发射平台的入射角;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ψ为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
接收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46
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47
式中,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R为接收平台的速度矢量;
RR为接收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iPR为接收平台视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G=[1 1 0]为地面投影矢量;
γ为接收平台的俯冲角;
φR为接收平台的入射角。
设定关于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的第一参数A(βg)、第二参数B(βg)、第三参数C(βg);设定第四参数D;并用第一参数A(βg)、第二参数B(βg)、第三参数C(βg)、第四参数D表示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P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51
第一参数A(βg)、第二参数B(βg)、第三参数C(βg)、第四参数D分别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52
式中,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φT为发射平台的入射角;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VR为接收平台的速度矢量;
RR为接收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γ为接收平台的俯冲角;
φR为接收平台的入射角;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53
表示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54
式中,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ψ为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1
为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2
为接收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上标T表示转置。
当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一定时,收发双平台到点目标P的距离之和R在地面方向的梯度的大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3
和方向一定,即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的大小一定;为了使二维分辨单元面积最小,应使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4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5
地面垂直方向的投影最大。
计算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6
地面垂直方向的单位矢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7
计算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8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9
方向上的投影F。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10
地面垂直方向的单位矢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11
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12
式中,E(βg)为设定的关于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的第五参数;
F(βg)为设定的关于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的第六参数;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13
式中,φT为发射平台的入射角;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φR为接收平台的入射角。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14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15
方向上的投影F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616
式中,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ψ为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
D为设定的第四参数;
a为第一中间量;
b为第二中间量;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71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一定时,计算使投影F值最大的ψ值,记为ψopt;并在所有满足系统分辨率指标的(βg,ψopt)对应的成像时间中找到成像时间最小对应的系统分辨率指标的(βg,ψopt),确定最终的发射平台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完成参数优化设计。
使投影F值最大的ψopt的计算方法为:
当D·F(βg)≥0,且ψopt=π/2-α+2nπ时,投影F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72
当D·F(βg)<0,且ψopt=3π2-α+2nπ时,
投影F的最大值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73
其中,n为整数;
α为角度参数;且α满足
Figure BDA0003721317570000174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并在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下建立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包括发射平台、接收平台和点目标P;
计算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计算点目标P的地面方位向分辨率ρga;计算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Ω;采用分辨单元面积S约束双基构型二维分辨率指标;
将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简化为对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和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ψ的优化;
建立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11
表达式;建立接收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12
表达式;则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P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13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14
设定关于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的第一参数A(βg)、第二参数B(βg)、第三参数C(βg);设定第四参数D;并用第一参数A(βg)、第二参数B(βg)、第三参数C(βg)、第四参数D表示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P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15
当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一定时,收发双平台到点目标P的距离之和R在地面方向的梯度的大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16
和方向一定,即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的大小一定;为了使二维分辨单元面积最小,应使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17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18
地面垂直方向的投影最大;
计算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21
地面垂直方向的单位矢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22
计算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23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24
方向上的投影F;
当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一定时,计算使投影F值最大的ψ值,记为ψopt;并在所有满足系统分辨率指标的(βg,ψopt)对应的成像时间中找到成像时间最小对应的系统分辨率指标的(βg,ψopt),确定最终的发射平台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完成参数优化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的建立方法为:
原点o为地面场景中心点,o点所在地球的表切面为xoy平面,z轴垂直于xoy平面指向地球表面外法线方向,y轴为接收平台运动速度在xoy平面的投影方向,x轴由右手定则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的空间几何关系为:
接收平台只在yoz平面内移动;发射平台在与yoz平面夹角为ψ的平面内运动;点目标P位于地面局部坐标系o-xyz的原点o处;
在t时刻,发射平台和接收平台的位置矢量分别为PT和PR,速度矢量分别为VT和VR,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分别为RT和RR,入射角分别为φT和φR,下标T代表发射平台,下标R代表接收平台;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视线方向的夹角β为双基角;接收平台的俯冲角为γ;VT和VR在地面的投影矢量分别为VTg和VRg;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的速度投影矢量之间的夹角为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25
式中,c为光速;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31
为收发双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之和R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B为距离向带宽;
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的方向与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32
的方向相同;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33
式中,ix和iy分别为x和y方向的单位矢量;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φT为发射平台入射角;
φR为发接收台入射角;
在B、φT和φR一定的条件下,βg越小,地面距离向分辨率ρgr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点目标P的地面方位向分辨率ρga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34
式中,Ta为成像时间;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35
为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P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地面方位向分辨率ρga的方向与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36
的方向相同;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37
式中,ix和iy分别为x和y方向的单位矢量;
iPT和iPR分别为发射和接收平台视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VR为接收平台的速度矢量;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RR为接收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G=[1 1 0]为地面投影矢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Ω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41
式中,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42
为收发双平台到点目标的距离之和R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43
为收发双平台在点目标处的多普勒频率f在地面方向的梯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辨单元面积S约束双基构型二维分辨率指标的方法为: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44
式中,ρgr为点目标P的地面距离向分辨率;
ρga为点目标P的地面方位向分辨率;
Ω为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地面二维分辨率夹角Ω为90度时,分辨单元面积S最小,对应的SAR图像的效果最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45
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46
式中,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iPT为发射平台视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51
为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52
的x轴分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53
为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54
的y轴分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55
式中,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φT为发射平台的入射角;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ψ为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56
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57
式中,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R为接收平台的速度矢量;
RR为接收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iPR为接收平台视线方向的单位矢量;
G=[1 1 0]为地面投影矢量;
γ为接收平台的俯冲角;
φR为接收平台的入射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参数A(βg)、第二参数B(βg)、第三参数C(βg)、第四参数D分别为: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61
式中,λ为发射平台发射信号波长;
VT为发射平台的速度矢量;
φT为发射平台的入射角;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RT为发射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VR为接收平台的速度矢量;
RR为接收平台到点目标P的斜距矢量;
γ为接收平台的俯冲角;
φR为接收平台的入射角;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62
表示为: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63
式中,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ψ为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71
为发射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72
为接收平台的地面多普勒分量;
上标T表示转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73
地面垂直方向的单位矢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74
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75
式中,E(βg)为设定的关于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的第五参数;
F(βg)为设定的关于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βg的第六参数;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76
式中,φT为发射平台的入射角;
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φR为接收平台的入射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77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78
方向上的投影F的计算方法为: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79
式中,βg为双基角的地面投影角;
ψ为发射平台与接收平台速度矢量地面投影角;
D为设定的第四参数;
a为第一中间量;
b为第二中间量;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8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投影F值最大的ψopt的计算方法为:
当D·F(βg)≥0,且ψopt=π/2-α+2nπ时,投影F的最大值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82
当D·F(βg)<0,且ψopt=3π/2-α+2nπ时,
投影F的最大值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83
其中,n为整数;
α为角度参数;且α满足
Figure FDA0003721317560000084
CN202210784773.8A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Pending CN1153729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4773.8A CN115372967A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4773.8A CN115372967A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2967A true CN115372967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61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4773.8A Pending CN115372967A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29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12166A (en) Range/azimuth/elevation angle ship imaging for ordnance control
CN102967859B (zh) 一种前视扫描雷达成像方法
CN112255615B (zh) 一种雷达动平台电子波束稳定及补偿系统
KR20210039264A (ko) Gpu 기반의 소형 무인 비행체용 sar 영상 복원 장치 및 sar 영상 복원 시스템
CN107885223A (zh) 基于激光的无人机回收引导系统
CN109827541B (zh) 一种提高协同工作的多台光电经纬仪互引导精度的方法
KR102028324B1 (ko) 영상 레이더의 영상 보정 방법 및 좌표 계산 방법
CN107390181B (zh) 一种基于多波束扫描的雷达高分辨成像方法
CN113589285B (zh) 一种飞行器sar实时成像方法
CN110208801B (zh) 一种普适的sar成像prf优化设计方法
CN113960620B (zh) 高精度波束跟踪系统
CN113409400A (zh) 一种基于自动跟踪的机载光电系统目标地理定位方法
CN110823191B (zh) 混合基线双天线斜视干涉sar洋流测量性能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5792907A (zh) 星载sar斜视滑动聚束模式方位向成像参数设计方法
CN112255606A (zh) 基于单反射面天线的Geo-SAR卫星正侧视成像姿态角计算方法
CN109557542B (zh) 俯冲模式双基地前视sar成像方法
CN117455960B (zh) 时变观测噪声条件下机载光电系统对地无源定位滤波方法
US20060028371A1 (en) Conformal range migration algorithm (crma) "karma"
RU2640167C1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й космический аппарат
CN115372967A (zh)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系统构型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CN110187345B (zh) 基于梯度理论的双基前视sar发射机飞行轨迹设计方法
CN113917418B (zh) 一种用于斜视星载sar地平面二维分辨率评估方法
CN105404712A (zh) 机动平台双基前视sar发射站轨迹边界设计方法
CN109738890A (zh) 一种基于弹载双基sar距离多普勒图像生成地距图的方法
CN117934617B (zh) 一种星载sar实时处理快速几何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