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3046A - 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3046A
CN115363046A CN202210866389.2A CN202210866389A CN115363046A CN 115363046 A CN115363046 A CN 115363046A CN 202210866389 A CN202210866389 A CN 202210866389A CN 115363046 A CN115363046 A CN 115363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ps
base fertilizer
solution
yield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63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彦杰
袁星星
牛瑞丰
张治荣
周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a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anya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a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anya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8663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30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3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30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02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21/00Plant growth regula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所述硫化钠是以硫化钠溶液的形式施加于农作物。本发明根据减量施肥试验结果发现,降低基肥施用量,再辅以较低浓度的Na2S溶液(0.1和0.2mM)对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进行处理,可以对其个体生长发育起到提增效果;而Na2S溶液或其与常见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处理谷类作物,可以在降低基肥和保花肥使用量的同时,提高其产量和改善其品质,实现保障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减少化肥使用的目的,为农作物的减肥增效、绿色生产的农业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Description

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经济作物在我国这一农业大国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基本的保障。随着当代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某些地段土壤肥力的过度利用,土壤肥力的丢失和荒漠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及不合理使用化肥,引发耕地质量退化、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凸显。目前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作物生长发育效率,往往在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范围内多次施加化肥,但是长期以往,会造成农田出现土壤酸化、盐渍化、贫瘠化、板结、产品质量偏低和面源污染加重等现象。同时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对更高品质的蔬菜、作物和粮食的需求更大,这就更要求整个经济作物产业的种植技术向上突破,要求在提升作物产量的同时也要提升整体经济作物的品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发展中国家因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出现了许多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肥料增效辅助产品,服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
H2S是与CO、NO相似的气体信号分子,大量研究表明H2S参与调控植物多种生理过程,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调控气孔运动、延缓植物衰老、促进光合作用和缓解各种非生物的胁迫等。申请人前期研究中发现H2S供体硫化钠能提高叶菜类和豆类作物的产量、改善其品质,但是外源施加H2S供体Na2S是否能够作为叶菜类和豆类作物的肥料辅助产品,在肥料施用量减少的情况下,实现作物保质稳产,减肥增产目标,现有技术中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向作物施加Na2S溶液,在降低施肥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其品质,实现减肥增效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所述硫化钠是以硫化钠溶液的形式施加于农作物。
进一步地,所述农作物包括油料作物、豆类作物或谷类作物;
所述硫化钠溶液施加于处于苗期和开花期的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所述硫化钠溶液施加于处于分蘖期、拔节期和/或扬花期的谷类作物。
进一步地,所述硫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0.3mM,施加量为0.3-0.8L/m2
进一步地,所述硫化钠溶液施加于处于苗期的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的步骤为:进行1-3次灌根处理,每次间隔3-6天。
进一步地,所述硫化钠溶液施加于处于开花期的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的步骤为:进行2-6 次叶面喷施处理,每次间隔3-10天。
进一步地,所述硫化钠溶液施加于处于分蘖期、拔节期和/或扬花期的谷类作物的步骤为:进行1-2次喷施处理。
进一步地,在施加硫化钠溶液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农作物的种子播种至施加基肥的土壤中,按照常规栽培管理进行培育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基肥的施加量为13.5-40.5kg/70m2
进一步地,所述基肥为油料作物专用肥、豆类作物专用肥或谷类作物专用肥。
进一步地,所述油料作物包括油菜,所述豆类作物包括蚕豆、豌豆和绿豆,所述谷类作物包括小麦和水稻。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根据减量施肥试验结果发现,只有1/4的基肥施用量,再辅以较低浓度的Na2S溶液(0.1和0.2mM)对油料和豆类作物进行处理,提高其产量和改善其品质至全基肥处理水平; 3/4的基肥和3/4的保花肥施用量,辅以低浓度Na2S溶液对谷类作物进行处理,可以对其个体生长发育起到提增效果,同时Na2S溶液与常见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能进一步提高减肥增效的效果,实现保障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减少化肥使用的目的,为农作物的减肥增效、绿色生产的农业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全基肥组以及1/4基肥组“宁杂”油菜整体长势;左图:全基肥组;右图:1/4基肥组;
图2为Na2S处理对全基肥及1/4基肥“宁杂”油菜粒径的影响;
图3为Na2S处理对“RL109”豌豆株高、径粗和SPAD的影响;a:株高;b:径粗;c:SPAD值;
图4为Na2S处理对“RL109”豌豆籽粒粒径的影响;
图5为Na2S处理对“RL109”豌豆结荚数、单荚豆粒数的影响;a:结荚数;b:单荚豆粒数;
图6为Na2S处理对“RL109”豌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影响;a:可溶性糖含量;b:可溶性蛋白含量;
图7为不同浓度Na2S处理的“通蚕鲜6号”蚕豆生长图;
图8为Na2S处理对“通蚕鲜6号”蚕豆株高、径粗和SPAD的影响;a:株高;b:径粗; c:SPAD值;
图9为Na2S处理对“通蚕鲜6号”蚕豆始花节位、始荚节位、单株荚数和单荚豆粒数的影响;a:始花节位;b:始荚节位;c:单株荚数;d:单荚豆粒数;
图10为施用不同浓度Na2S溶液处理后“通蚕鲜6号”的产量图;
图11为Na2S处理对“通蚕鲜6号”蚕豆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a:可溶性糖含量;b:可溶性蛋白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试验所需的植物材料-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宁杂)、“通蚕鲜6号”蚕豆(Vicia faba L.)、“RL109”豌豆(Pisum sativum L.)均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惠赠。
1.2试验设计
1.2.1油菜的培育及试验设计
本试验的地点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试验所用田地面积约140m2,采用随机区组田间排列,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1个小区。油菜试验采用穴播,每穴5~8 粒种子,株行距为30×40cm。当所有种子播种之后,取足量细土覆盖种子,并提供足量的水分为油菜种子萌发提供良好的环境。在作物的整个生育期间苗1次,采用当地常规栽培管理。
表1试验设计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041
试验中施用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0、0.1和0.2mM)对全基肥和1/4基肥条件下的油菜进行处理,油菜种子播种后,待其苗期开始对其进行2次灌根处理,每次间隔3~5天,在蕾薹期和开花期进行4次叶面喷施处理,每次间隔7~10天。
1.2.2豆类的培育及试验设计
本试验的地点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蚕豆及豌豆试验设处理4个,分别为全基肥、1/4基肥、1/4基肥0.1mM Na2S和0.2mM Na2S处理组。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田间排列,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1个小区,株行距为25×30cm。每种作物的试验用地面积约为70m2。挑选种粒饱满、大小均匀的种子进行播种,播前耕翻整地,采用人工点播方式和当地常规栽培管理,整个生育期间苗1次。待豆类作物生长出 3~4对真叶时,用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对其进行2~3次灌根处理,每次间隔3~5天;在作物开花期用Na2S溶液对作物叶面进行4~6次喷施处理,每次间隔7~10天。
1.3试剂及仪器
1.3.1试剂
Na2S·9H2O(Greagent)、BCA试剂盒(购于南京昆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有机肥 (购于恒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质含量≥40%,有效活菌数≥0.2亿/g,水分含量≤30%。 pH 5.5~8.5)、无水乙醇、标准蛋白质溶液、蒽酮-乙酸乙酯溶液、浓硫酸、草酸均购于 Sigma-Aldrich(St Louis,MO,USA)公司。
1.3.2仪器
本试验所用仪器有叶绿素仪SPAD-502(由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提供)、紫外分光光度计(UV1102)、GLASS酶标仪(北京化玻站生物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5417R型冷冻离心机(Eppendorf)、DK-8D型电热恒温水槽(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BS-223-S 型天平(Sartorius)、研磨机(北京化玻站生物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1.4.生理指标及营养指标的测定
1.4.1生物量的测定(植物表型)及各生长期时间的统计
油菜成苗之后在田间测量其SPAD值(相对叶绿素含量),测量每个植株相同位置的叶片,每个叶片测量8个点;当植株生长到成熟阶段后,使用直尺以根部为基点测量株高,同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植株茎秆直径,测定各处理植株的相同位置;作物成苗后用分析天平称量每株的去根鲜重,每个处理组选取30株,记录数据。
油菜达到成熟期后,统计单株荚数、单荚角粒数和产量等。同时,在作物生长的全过程中观察植株生长情况,按照标准根据生长情况记录好植株进入各个生长期的时间以及具体生长情况和形态。
豆类作物籽粒成熟时每试验小区收中间3行,随机选取每试验小区中间10株进行考种,并去除两端0.5m。考种的项目包括结荚数、单荚角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在作物生长的全过程中观察植株生长情况,按照标准根据生长情况记录好植株进入各个生长期的时间以及具体生长情况和形态。
1.4.2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可溶性糖测定方法参照张述伟等(2020)的方法并加以修改。
可溶性糖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061
式中:C为查标准曲线所得值,μg;
VT为提取液总体积,mL;
VS为测定时加样量,mL;
WF为样品重量,g。
1.4.3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本试验使用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测量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油菜和豆类作物成苗后,取新鲜叶片0.2g,在研钵内加入少许液氮迅速研磨成细小的粉末,加入2mL去离子水,研磨成匀浆后离心,取100μL的上清液加入到微孔板中,使用BCA法检测,同时做2个平行。每个处理取相同位置的叶片进行测定,重复三次。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062
式中:C为查标准曲线值,μg;
VT为提取液总体积,mL;
WF为样品鲜重,g;
VS为测定时加样量,mL。
1.4.4脂肪含量的测定
使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植物样本中脂肪含量:将作物籽粒磨成粉末并过100目筛子,然后称取2~3g干燥过的粉末置于准备好的滤纸中,用脱脂棉线捆好后称重。然后使用提取器提取脂肪,约2h提取结束。各试验重复3次。
脂肪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063
式中:m1为烧杯和滤纸袋的重量,g;
m2为粉末、烧杯和滤纸的重量,g;
m3为封口后总重量,g;
m4为提取结束后的总重,g。
5.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
本试验所有数据均用3次平行试验数据的平均值来表示,用IBM SPSS Statistics25软件统计和分析数据,用Duncan多重检测法进行数据差异性检验,数据的显著水平为P<0.05,最后使用Origin 21作出柱状图。
2.结果与分析
2.1油料作物
本试验中的油菜播种于2020年10月20日。
如图1所示,当全基肥施用量调整为1/4基肥后,“宁杂”油菜的整体长势变差,个体矮小变弱,花期延迟。
2.1.1硫化钠处理对田间“宁杂”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试验中施用不同浓度的H2S供体Na2S溶液(0、0.1和0.2mM)对全基肥和1/4基肥条件下的油菜进行处理,油菜种子播种后,待其苗期对其进行2次灌根处理,每次间隔3~5天,在蕾薹期和开花期进行4次叶面喷施处理,每次间隔7~10天。试验结果如下:
如图2油菜籽粒径图(50粒)所示,全基肥和1/4基肥组的“宁杂”油菜经0.1mM和0.2mM Na2S溶液处理后,油菜籽的粒径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并在处理浓度为0.2mM时达到最高。并且1/4基肥0.2mM Na2S处理组油菜籽粒径高于全基肥处理组。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对田间“宁杂”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统计了单角角粒数和单产和总产(见表2)等指标。统计结果显示,全基肥和1/4基肥处理组总产量分别为2365.49 ±51.02g和1762.31±44.27g,经0.1mM和0.2mM Na2S溶液处理后,“宁杂”油菜的产量有明显提升,其中Na2S浓度为0.2mM时整体效果最佳:在1/4基肥条件下,经0.2mM Na2S溶液处理后“宁杂”油菜的单荚角粒数增加3.24±0.95粒、单株产量增加7.24±5.16g、总产量增加36.2%。此外,1/4基肥0.2mM Na2S处理组油菜的总产量较1/4基肥组提高36.4%,甚至较全基肥处理组高1.6%,实现减肥增效目标。
表2 Na2S处理对全基肥及1/4基肥“宁杂”油菜产量的影响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071
2.2豆类作物
2.2.1“RL109”豌豆
2.2.1.1硫化钠处理对田间“RL109”豌豆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本试验中的“RL109”豌豆于2020年12月10日播种,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试验设处理4个,分别为全基肥、1/4基肥、1/4基肥0.1mM Na2S和0.2mMNa2S 处理组。在豌豆生长过程中,测量了株高、茎粗和SPAD等数据以探究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对田间“RL109”豌豆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如图3所示,全基肥处理组豌豆的株高、径粗和SPAD值分别为55.0±1.98cm、7.13±0.51 mm和36.60±0.46。当基肥施用量减少后,1/4基肥处理组豌豆的株高、径粗和SPAD值较全基肥组分别下降了14.7±2.61cm、1.41±0.12mm和1.39±0.11。经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处理后,在1/4基肥条件下,0.2mM Na2S处理组豌豆的株高最高,为58.9±3.17cm,较1/4基肥处理组高18.6±2.97cm,较全基肥处理组高3.9±1.14cm(图3a);0.2mM Na2S处理组豌豆的径粗最大,为6.97±0.50mm,较1/4基肥处理组高1.25±0.21mm,与全基肥处理组无显著差异(图3b);0.2mM Na2S处理组豌豆的SPAD值为37.61±0.26,较1/4基肥处理组高2.40±0.13(图3c)。此外,1/4基肥0.2mM Na2S处理组豌豆的株高、径粗和SPAD值均已达到全基肥处理组的水平。综上,在减少基肥施加量的基础上,外源施加H2S供体Na2S溶液可以促进田间“RL109”豌豆的生长发育,增加其生物量至全基肥处理水平,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2.2.1.2硫化钠处理对田间“RL109”豌豆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如图4“RL109”豌豆粒径图(30粒)所示,在1/4基肥条件下,“RL109”豌豆经0.1mM和0.2mM Na2S溶液处理后,粒径有较明显的提高,并在Na2S处理浓度为0.2mM时达到最高。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对田间“RL109”豌豆产量的影响,试验统计了豌豆的结荚数、单荚豆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和总产量。统计结果显示,1/4基肥处理组豌豆的结荚数和单荚角粒数为14.5±2.63荚和4.1±0.27个,较全基肥处理组分别下降了2.8±1.17荚和 0.5±0.19个。经0.1mM和0.2mM Na2S溶液处理后,豌豆的结荚数、单荚豆粒数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在处理浓度为0.2mM时达到最高,分别为19.2±3.01荚和4.7±0.97个,较1/4 基肥处理组分别多4.7±1.61荚和0.6±0.21个,较全基肥处理组分别多1.9±0.30荚和0.1± 0.04个(图5a-b)。
如表3所述,全基肥处理组豌豆的总产量为3539.75±31.37g,当基肥施用量减少后,1/4基肥处理组豌豆的总产量较全基肥处理组下降21.1%。经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处理后,0.1 mM Na2S处理组豌豆的百粒重为20.39±1.83g,较1/4基肥处理组高8.0%;总产量为3431.54 ±38.39g,较1/4基肥处理组高17.5%。0.2mM Na2S处理组豌豆的百粒重为22.04±1.12g,较 1/4基肥处理组高16.7%;总产量为3638.21±38.70g,较1/4基肥处理组高24.8%。此外,1/4 基肥0.2mM Na2S处理组豌豆的总产量相较于全基肥处理组,也有2.8%的增幅。
表3 Na2S处理对“RL109”豌豆产量的影响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091
我们接着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对田间“RL109”豌豆品质的影响,对各处理组豌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如图6a-b所示,全基肥处理组豌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2.4%和4.98%。当基肥施用量减少后,1/4基肥处理组豌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全基肥处理组分别下降了1.5%和0.49%。经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处理后,0.1mM Na2S处理组豌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较1/4基肥处理组分别高1.4%和0.21%;0.2mM Na2S处理组豌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较1/4基肥处理组分别高 1.8%和0.53%。此外,1/4基肥0.2mM Na2S处理组豌豆的可溶性糖含量较全基肥处理组高 0.04%。以上结果均表明,在减少基肥施加量的基础上,外源施加H2S供体Na2S溶液可以提高田间“RL109”豌豆的产量并改善其品质至全基肥处理水平,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2.2.2“通蚕鲜6号”蚕豆
2.2.2.1硫化钠处理对田间“通蚕鲜6号”蚕豆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本试验中的“通蚕鲜6号”蚕豆于2020年12月10日播种,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试验设处理4个,分别为全基肥、1/4基肥、1/4基肥0.1mM Na2S和0.2mM Na2S处理组,试验结果如下:
如图7所示:经不同浓度Na2S溶液处理后,全基肥、1/4基肥、1/4基肥0.1mM Na2S和0.2mM Na2S处理组的“通蚕鲜6号”蚕豆的株高呈现出一定的差距。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对田间“通蚕鲜6号”蚕豆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物量的影响,试验测定了蚕豆的株高、径粗和SPAD值。如图8a-c所示,全基肥处理组蚕豆的株高、径粗和SPAD值分别为55.1±1.72cm、9.53±0.88mm和35.10±0.79。1/4基肥处理组蚕豆的株高、径粗和SPAD值较全基肥处理组分别低8.9±2.23cm、0.97±0.36mm和3.15±0.34。经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处理之后,在1/4基肥条件下,0.2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株高和径粗均为最高,分别为54.9±3.73cm和9.43±1.01mm,较1/4基肥处理组分别高8.70±0.42cm和0.87±0.35mm;0.1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SPAD值最高,为35.10±1.01,较1/4基肥处理组高3.15±0.43。以上结果均表明:在减少基肥施加量的基础上,外源施加H2S供体Na2S溶液可以促进田间“通蚕鲜6号”蚕豆的生长发育,增加其生物量至全基肥处理水平,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2.2.2.2硫化钠处理对田间“通蚕鲜6号”蚕豆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如图9a和b所示,1/4基肥处理组蚕豆的始花节位和始荚节位分别为9.6±1.02节和10.4 ±1.93节,较全基肥处理组分别上升了1.1±0.29节和1.6±0.77节。经不同浓度的Na2S 溶液处理后,0.1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始花节位和始荚节位分别下降到9.0±1.41节和8.8 ±1.65节,较1/4基肥处理组分别低0.6±0.21节和1.6±0.33节;0.2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始花和始荚节位分别下降到7.9±1.22节和8.5±1.39节,较1/4基肥处理组分别低1.7 ±0.21节和1.9±0.44节。0.2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单株荚数和单荚豆粒数达到最高,较 1/4基肥处理组分别多4.5±0.61荚和0.4±0.10粒。此外,1/4基肥0.2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单株荚数较全基肥处理组多1.5±0.37荚(图9c和d)。
如图10所示,当基肥施用量减少后,“通蚕鲜6号”蚕豆的收获体积减少,施用不同浓度Na2S溶液处理后,1/4基肥组蚕豆的产量有所提升。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对田间“通蚕鲜6号”蚕豆产量的影响,试验统计了蚕豆的百粒重、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如表4所示,全基肥处理组蚕豆的百粒重、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127.63±3.24g、33.87±1.21g和7720.45±31.44g,当基肥施用量减少后, 1/4基肥处理组蚕豆的百粒重、单株产量和总产量较全基肥处理组分别下降5.72±5.65g、 10.44±3.24g和2563.85±60.75g。经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处理后,0.1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百粒重和总产量分别为125.80±4.07g和6605.91±36.08g,较1/4基肥处理组分别高3.2%和28.1%;0.2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百粒重和总产量分别为127.57±2.92g和8434.87±42.59g,较1/4基肥处理组分别高4.6%和63.5%,此外,1/4基肥0.2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总产量较全基肥处理组高13.1%。
表4 Na2S处理对“通蚕鲜6号”蚕豆产量的影响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101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111
我们接着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对田间“通蚕鲜6号”蚕豆品质的影响,对各处理组蚕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如图11a-b所示,全基肥处理组蚕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2.8%和8.27%,1/4基肥处理组蚕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全基肥处理组分别低4.0%和2.11%。经不同浓度的Na2S溶液处理后,0.1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较1/4基肥处理组分别高1.6%及0.89%;1/4基肥0.2 mM Na2S处理组蚕豆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较1/4基肥处理组分别高3.5%及1.37%。以上结果表明,在减少基肥施加量的基础上,外源施加H2S供体Na2S溶液可以提高田间“通蚕鲜6号”蚕豆的产量并改善其品质至全基肥处理水平,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2.2.3“苏绿1号”绿豆
本试验中的“苏绿1号”绿豆于2020年06月20日播种,试验地点位于江苏省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试验设处理4个,分别为全基肥、1/2基肥、1/2基肥+胺鲜酯(DA-6)、1/2基肥+Na2S、1/2基肥+胺鲜酯(DA-6)+Na2S。胺鲜酯(DA-6)浓度为50mg/L,于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Na2S处理组的浓度为0.2mM,单独或与DA-6复配同时使用,对照喷施清水。实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m2,行距40cm,株距15cm,生育期内适当除草和病虫防治。
由表5可知,减少基肥使用量后,绿豆减产效果显著喷施DA-6或Na2S均可一定程度逆转减少基肥使用后的减产效果,其中Na2S的效果更佳,能完全替代减少使用的1/2基肥的效果。同时,Na2S和DA-6叠加使用的效果最佳,能在减少基肥使用的同时,较全基肥组增产6%,较1/2基肥处理组增产33.7%,实现减肥增效效果。
表5 Na2S和DA-6对“苏绿1号”绿豆产量的影响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112
2.3谷类作物
2.3.1“扬麦23”小麦
本试验的地点为南京农业大学白马基地。小麦设处理4个,分别为全基肥、3/4基肥、3/4 基肥+Na2S、3/4基肥+芸苔素内酯、3/4基肥+芸苔素内酯+Na2S。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计15 个小区,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m2。小麦于11月中旬播种,播种密度为15万株/ 亩,基肥为复合肥40kg/hm2,田间除虫除草参照常规管理。0.01%芸苔素内酯水剂0.04mg/kg 于分蘖和拔节期人工喷施各1次;Na2S(0.2mM)于分蘖和拔节期与芸苔素内酯水剂复配喷施,于扬花期单独人工喷施1次。成熟期并进行小区测产,计算增产率。
由表6可知,减少基肥使用量导致小麦总产使用量降低,使用芸苔素内酯或Na2S均可一定程度逆转减少基肥使用后的减产效果,其中Na2S的效果更佳,能完全替代减少使用的1/4 基肥的效果。同时,Na2S和芸苔素内酯叠加使用的效果最佳,能在减少基肥使用的同时,较全基肥组增产4.8%,较3/4基肥处理组增产22.6%,实现减肥增效效果。
表6 Na2S和芸苔素内酯对“扬麦23”小麦产量的影响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121
2.3.2“中花11”水稻
本试验的地点为南京农业大学白马基地。设处理5个:(1)全基肥+保花肥+清水;(2) 3/4基肥+3/4保花肥+清水;(3)3/4基肥+3/4保花肥+Na2S;(4)3/4基肥+芸苔素内酯+3/4 保花肥;(5)3/4基肥+芸苔素内酯+3/4保花肥+Na2S。每个处理3个生物学重复,共计15个小区,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m2。水稻于5月下旬插秧,密度为13cm x20 cm,每穴插3苗,基肥为复合肥40kg/hm2,田间除虫除草参照常规管理。0.01%芸苔素内酯水剂0.04mg/kg于分蘖和拔节期人工喷施各1次,扬花期人工喷施尿素(10kg/hm2)为保花肥,Na2S(0.2mM)于扬花期与保花肥复配人工喷施,用水量750kg/hm2。水稻成熟期,每小区5 点取样,调查50株植株高度、穗粒数、千粒重,并进行小区测产,计算增产率。
表7 Na2S和芸苔素内酯对“中花11”水稻产量的影响
Figure RE-GDA0003840480250000122
由表7可知,处理1、3、4、5的水稻株高、穗粒数、千粒重及总产量均高于处理2的减肥处理组。其中,单独使用Na2S(处理3)能提高水稻产量至正常使用肥料的水平,较处理2增产17.4%,较处理1增产0.9%;芸苔素内酯(处理4)能部分回复减少肥料导致的减产。同时Na2S和芸苔素内酯叠加使用的效果最好,能在减少基肥和保花肥使用量的同时,较正常使用肥料组(处理1)增产9.1%。说明Na2S对水稻栽培具有减肥增效的效果,Na2S和芸苔素内酯的联合使用可以达到减肥增效效果最佳。
综合上述,本发明试验结果显示,在生产实践中施用较低浓度的H2S供体Na2S溶液(0.1 和0.2mM)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肥和保花肥缺失,有效提高油料作物油菜、豆类经济作物(如“通蚕鲜6号”蚕豆、“RL109”豌豆、“苏绿1号”绿豆)和谷类作物(如小麦、水稻)产量并改善品质,同时与常见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能进一步提高减肥增效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钠是以硫化钠溶液的形式施加于农作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包括油料作物、豆类作物或谷类作物;
所述硫化钠溶液施加于处于苗期和开花期的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所述硫化钠溶液施加于处于分蘖期、拔节期和/或扬花期的谷类作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0.3mM,施加量为0.3-0.8L/m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钠溶液施加于处于苗期的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的步骤为:进行1-3次灌根处理,每次间隔3-6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钠溶液施加于处于开花期的油料作物和豆类作物的步骤为:进行2-6次叶面喷施处理,每次间隔3-10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钠溶液施加于处于分蘖期、拔节期和/或扬花期的谷类作物的步骤为:进行1-2次喷施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施加硫化钠溶液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农作物的种子播种至施加基肥的土壤中,按照常规栽培管理进行培育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的施加量为13.5-40.5kg/70m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为油料作物专用肥、豆类作物专用肥或谷类作物专用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料作物包括油菜,所述豆类作物包括蚕豆、豌豆和绿豆,所述谷类作物包括小麦和水稻。
CN202210866389.2A 2022-07-22 2022-07-22 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53630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6389.2A CN115363046A (zh) 2022-07-22 2022-07-22 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6389.2A CN115363046A (zh) 2022-07-22 2022-07-22 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3046A true CN115363046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61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6389.2A Pending CN115363046A (zh) 2022-07-22 2022-07-22 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304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1511A (zh) * 2013-01-28 2013-06-12 淮阴师范学院 硫化氢及其硫化氢供体在制备诱导水稻种子抗冷促芽剂中应用
CN104584727A (zh) * 2015-01-22 2015-05-06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以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供体提高小麦抗旱、抗盐胁迫的方法
CN107602299A (zh) * 2017-10-20 2018-01-19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一种加工型马铃薯专用酸性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2247A (zh) * 2017-10-20 2018-01-19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一种制种玉米专用酸性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0749A (zh) * 2018-11-09 2019-01-18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以硫化氢供体硫化钠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品质的方法
CN109511674A (zh) * 2018-12-20 2019-03-26 山西大学 硫氢化钠作为植物抗逆剂的应用
CN110720277A (zh) * 2019-11-22 2020-01-24 南京农业大学 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在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营养品质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1511A (zh) * 2013-01-28 2013-06-12 淮阴师范学院 硫化氢及其硫化氢供体在制备诱导水稻种子抗冷促芽剂中应用
CN104584727A (zh) * 2015-01-22 2015-05-06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以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供体提高小麦抗旱、抗盐胁迫的方法
CN107602299A (zh) * 2017-10-20 2018-01-19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一种加工型马铃薯专用酸性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2247A (zh) * 2017-10-20 2018-01-19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一种制种玉米专用酸性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0749A (zh) * 2018-11-09 2019-01-18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以硫化氢供体硫化钠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品质的方法
CN109511674A (zh) * 2018-12-20 2019-03-26 山西大学 硫氢化钠作为植物抗逆剂的应用
CN110720277A (zh) * 2019-11-22 2020-01-24 南京农业大学 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在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营养品质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博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的潜力与问题"", 《磷肥与复肥》, vol. 35, no. 3, pages 1 - 4 *
范文越: "硫化氢供体硫化钠对叶菜类和豆类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no. 6, pages 027 - 99 *
袁金蕊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空心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vol. 28, no. 22, pages 282 - 286 *
郑先福主编: "《植物生长调剂剂应用技术》", vol. 1, 30 September 2009,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19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eidi et al. Effect of drought stress during grain filling o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gas exchange variables, and some physiological traits of wheat cultivars
Rajcan et al. Source: sink ratio and leaf senescence in maize:: I.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partitioning during grain filling
Acar et al. Effects of boron and gibberellic acid on in vitro pollen germination of pistachio (Pistacia vera L.)
Moosavi et al. Effect of irrigation intervals and planting patterns on yield and qualitative traits of forage sorghum
Yokaş et al. Responses of the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plant to exposure to different salt forms and rates
M'hamdi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on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nitrates accumulation of lettuce cultivars (Lactuca sativa L.).
Tabatabaei et al. Responses of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 to deficit irrigation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CN110720277A (zh) 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在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营养品质的应用
Shafiq et al. Effect of simultaneous shade and drought stress on morphology, leaf gas exchange, and yield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soybean cultivars.
Hasan et al. Salinity tolerance of black gram cultivars during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growth
CN115363046A (zh) 硫化钠在农作物减肥增产中的应用
Jaques et al. Gibberellic acid utilization in seeds and plants of beans: effect on growth and seeds physiological quality
Chowdary et al. Effect of micronutrient application with different sources of NPK on growth and yield of finger millet crop in red laterite zone
Zondi Responses of Bambara groundnut (Vigna Subterannea L. Verdc) landraces to field and controlled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f water stress.
Szczepanek et al. Maize response to soil-applied humic substances and foliar fertilization with potassium.
Arnaout et al. Effect of unihumic and aminomore on cowpea plants (Vigna unguiculata L.) grown under drought stress conditions
Hussain et al. Seed priming alleviates salt stress in two fenugreek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Cultivars
Mannan et al. Morpho-physiological response and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promising mungbean cultivars under varying planting dates.
Sinefu et al. Seed quality components of a bambara groundnut landrace from Kwazulu-Natal, South Africa.
Salama et al. The Effect of Intercropping Wheat Under Olive Trees on The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of Olive Fruits
Narayanan et al. Effect of various seed halo-priming treatments on seed yield and quality in maize
Taffouo et al. Changes in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in response to foliar application of sodium and calcium chloride in cowpea cultivars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Pradnyan et al. Effect of soaking solution type on seed viability and seedling growth of Bonita and Loblita cayenne (Capsicum frutescens l.)
Bezerra COSTA et al. Ecophysiology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soybean cultivar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Xiao et al. Differential seasonal effects of ephemeral legumes in response to moisture-nitrogen coupling in the deserts of northwestern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