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1633A - 智能头戴设备及智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头戴设备及智能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61633A CN115361633A CN202211070350.6A CN202211070350A CN115361633A CN 115361633 A CN115361633 A CN 115361633A CN 202211070350 A CN202211070350 A CN 202211070350A CN 115361633 A CN115361633 A CN 1153616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cavity
- wearer
- outlet
- smart head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10000000613 ear canal Anatomy 0.000 claims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11/00—Non-optical adjuncts; Attachment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30/00—Signal processing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及包括所述智能头戴设备的智能系统。所述智能头戴设备包括:本体;与本体连接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内分别包括第一发声装置和第二发声装置;以及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与第一发声装置和第二发声装置电连接;信号处理器向第一发声装置和第二发声装置发送相位相反的电信号,第一发声装置和第二发声装置基于该相位相反的电信号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降低了佩戴者周围的声波振动,从而减少了环境中的噪声泄漏量,提高了佩戴者的隐私安全性,降低了对周围人员的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佩戴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并进一步涉及一种包括所述智能头戴设备的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头戴设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智能头戴设备上的发声装置与人耳耦合的方式大多为开放式耦合,其佩戴简便舒适,但存在声音泄露的问题,不利于个人隐私的保护。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头戴设备,所述智能头戴设备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内分别包括第一发声装置和第二发声装置;以及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向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发送相位相反的电信号,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基于所述相位相反的电信号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处理器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发声装置的负极和正极电连接,使得所述信号处理器向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发送相位相反的电信号。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布置在距所述本体的相同距离处。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包括第一发声器,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包括第二发声器,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空腔,所述第二侧部包括第二空腔,所述第一发声器和所述第二发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声器包括第一振动器,所述第一振动器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为第一前音腔和第一后音腔,所述第一前音腔具有第一前音腔出声孔,所述第一后音腔具有第一后音腔出声孔,所述第一前音腔出声孔和所述第一后音腔出声孔基于所述第一振动器的振动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声器包括第二振动器,所述第二振动器将所述第二空腔分隔为第二前音腔和第二后音腔,所述第二前音腔具有第二前音腔出声孔,所述第二后音腔具有第二后音腔出声孔,所述第二前音腔出声孔和所述第二后音腔出声孔基于所述第二振动器的振动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音腔出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下底面并与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廓对准,所述第一后音腔出声孔位于所述第一侧部的背离所述佩戴者的侧面;所述第一后音腔出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背离所述佩戴者的侧面,或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上顶面,或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下底面。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前音腔出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部的下底面并与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廓对准;所述第二后音腔出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部的背离所述佩戴者的侧面,或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部的上顶面,或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部的下底面。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音腔出声孔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后音腔出声孔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之间的距离相差5 mm以上。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前音腔出声孔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后音腔出声孔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之间的距离相差5 mm以上。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发声器,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发声器。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发声器中的每个第一发声器的正极和负极均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发声器中的每个第二发声器的正极和负极均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负极和正极电连接。
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发声器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声器以相同的阵列形式布置。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之一,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系统,所述智能系统包括如前述方面中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头戴设备及智能系统,至少部分地实现了下述技术进步中的一个或多个:
1.分别在智能头戴设备的两个侧部上设置第一发声装置和第二发声装置,并使得第一发声装置和第二发声装置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实现了声波在佩戴者周围的抵消,提高了智能头戴设备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对周围的噪声干扰;
2. 分别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由于各自的前音腔出声孔和后音腔出声孔也产生了相位相反的声波,实现了对周围声波的又一次抵消,从而两个侧部在整体上形成双重声波抵消;
3. 第一前音腔出声孔和后音腔出声孔到佩戴者耳孔距离不同,在减少声音泄露的同时,保证了佩戴者良好的声学体验;
4. 第一发声装置和第二发声装置可以分别包括多个第一发声器和多个第二发声器,以为佩戴者提供更优的听觉效果。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方便理解。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智能头戴设备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信号处理器与发声装置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与现有技术方案的消声效果对比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与现有技术方案的佩戴者的入耳声压频率响应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申请。但应当知道的是,本申请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该被理解为局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此提供这些实施例旨在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为完整与清楚,并将本申请的构思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此外,对于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适当的组合或者删减,由此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更多其它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未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思想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的智能头戴设备1的示意图。该智能头戴设备1包括本体10以及与本体10连接的第一侧部100和第二侧部200,第一侧部100和第二侧部200自本体10的两端朝向本体10的同一侧延伸,并且分别包括第一发声装置110和第二发声装置210。具体地,该智能头戴设备1可以例如是图1所示的AR眼镜,并且本体10上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镜片11以用于显示或观看,上述至少一个镜片11可以是固定连接于本体10上,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于本体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镜片11可以是光致变色镜片或电致变色镜片,也可以是其它普通光学镜片。第一侧部100和第二侧部200可以分别是AR眼镜的第一镜腿和第二镜腿。在其他实施例中,智能头戴设备1也可以是VR眼镜、MR眼镜或其它设置有第一侧部100和第二侧部 200的智能眼镜或头盔式智能头戴设备等。智能头戴设备1还包括信号处理器300(见图2),其与第一发声装置110和第二发声装置210电连接,信号处理器300向第一发声装置110和第二发声装置210发送相位相反的电信号,使得第一发声装置110和第二发声装置210的中的振动器的振动方向相反,从而第一发声装置110和第二发声装置210基于发出相位相反(优选地幅值也相同)的声波,该相位相反的声波形成一对声偶极子,从而在佩戴者周围的环境中形成声波抵消,从而降低声音泄漏量,减少对周围人员的噪声干扰,并且提高对佩戴者的隐私保护。
在此种布置下,本文述及的智能头戴设备通过分别在两个侧部上布置发声装置,并且向两个发声装置发送相位相反的电信号,使得发声装置在佩戴者两侧的声波形成声偶极子,从而降低了佩戴者周围的声波振动,尤其是佩戴者前方和后方的噪声得到明显降低,从而减少了环境中的噪声泄漏量,提高了佩戴者的隐私安全性,降低了对周围人员的干扰。
如下将通过示例性说明来介绍关于该智能头戴设备的进一步的具体实施或细化、改进过程,以便进一步改善其工作效率、可靠性或出于其他方面的改进考虑。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声装置110和第二发声装置210可以设置在距本体10的相同距离处,例如,关于本体10的中心面对称布置,从而第一发声装置110和第二发声装置210到佩戴者的正前方或正后方的空间位置的距离相同,其发出的声波在佩戴者的周围、特别是正前方或正后方的空间位置中发声抵消,减少声音向外界的泄露。
具体地,图2示出了信号处理器300与发声装置的电连接示意图,信号处理器300的正极和负极可以分别与第一发声装置110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并且信号处理器300的正极和负极可以分别与第二发声装置210的负极和正极电连接,从而实现信号处理器300向第一发声装置110和第二发声装置210发送相位相反的电信号。
图3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与现有技术方案的消声效果对比图,图中示出了在距离佩戴者前方30 cm位置处的频率响应曲线(频率-灵敏度曲线),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本申请的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方案对远场漏音降低了大约10 dB,对于佩戴者周围远场的漏音改善较为明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声装置110包括第一发声器111,第二发声装置210包括第二发声器211,第一侧部100包括第一空腔,第二侧部200包括第二空腔,第一发声器111和第二发声器211分别设置在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第一发声器111包括第一振动器,第一振动器将第一空腔分隔为第一前音腔和第一后音腔,第一前音腔具有第一前音腔出声孔1111,第一后音腔具有第一后音腔出声孔1112,第一振动器对第一前音腔压缩空气的同时,对后音腔而言使空气膨胀,反之亦然,从而第一前音腔出声孔1111发出的声波和第一后音腔出声孔1112发出的声波时刻保持振幅相同、相位相反,形成一对声偶极子,从而抵消在佩戴者侧方泄露的声音。同样地,所述第二发声器211包括第二振动器,第二振动器将第二空腔分隔为第二前音腔和第二后音腔,第二前音腔具有第二前音腔出声孔2111,第二后音腔具有第二后音腔出声孔2112,第二前音腔出声孔2111和第二后音腔出声孔2112基于第二振动器的振动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由此,对于佩戴者周围环境而言,同一侧部的前、后音腔出声孔也实现了一次声波抵消,同时由于两侧发声装置相位相反,这样,第一侧部由第一前音腔出声孔1111、第一后音腔出声孔1112抵消后的合成声波与第二侧部由第二前音腔出声孔2111、第二后音腔出声孔2112抵消后的合成声波也是相反相位的,这样第一侧部的合成声波和第二侧部的合成声波又实现了第二次声波抵消,在双重声波抵消下,可以大幅降低声音泄漏量。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前音腔出声孔1111设置在第一侧部100的下底面(即佩戴时朝向地面的表面)并与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廓对准,第一后音腔出声孔1112位于第一侧部100的背离所述佩戴者的侧面;第二前音腔出声孔2111设置在第二侧部200的下底面并与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廓对准,第二后音腔出声孔2112位于第二侧部200的背离所述佩戴者的侧面。
此外,每一侧的前音腔出声孔和后音腔出声孔距离佩戴者的耳孔距离不同,例如,第一前音腔出声孔1111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的距离与第一后音腔出声孔1112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差5 mm以上;第二前音腔出声孔2111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的距离与第二后音腔出声孔2112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差5 mm以上。在这种布置下,前音腔出声孔和后音腔出声孔所产生的声波传递到耳孔时,幅值差异较大,两者在耳孔处的抵消较小,佩戴者耳孔主要接收的是前音腔所产生的声波,从而,不会对佩戴者的声学体验产生太大影响。例如,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与现有技术方案的佩戴者的入耳声压频率响应曲线对比图(频率-灵敏度曲线),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仅对佩戴者的入耳声压造成很小的降低,对佩戴者的声学体验影响较小。
在其他实施例中,后音腔出声孔也可以位于其他位置,比如与前音腔出声孔均位于相应侧部的下底面,也可以位于相应侧部的上顶面(即佩戴时背离地面的表面),只要保证与前音腔出声孔距离耳孔的距离不同即可。此外,要理解的是,此处的5 mm并不是唯一的阈限值,前音腔出声孔和后音腔出声孔到耳孔的距离差越小,对周围的声泄漏量也越小,但是会降低佩戴者的入耳声压;距离越大,对周围的声泄漏量变大,但是对佩戴者的入耳声压的降低量也越小。具体的距离差,应该根据发声装置的声学规格来确定,对于灵敏度较高的发声装置,可以适当减小两个出声孔的距离,对于灵敏度较低的发声装置,可以适当增加两个出声孔的距离。这里提及的距离差,是用以实现声场抵消同时保证声学效果的,因此并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后音腔出声孔(例如第一后音腔出声孔1112、第二后音腔出声孔2112)到佩戴者耳孔之间的距离大于前音腔出声孔(例如第一前音腔出声孔1111、第二前音腔出声孔2111)到佩戴者耳孔的距离,也可以设置成前音腔出声孔(例如第一前音腔出声孔1111、第二前音腔出声孔2111)到佩戴者耳孔的距离大于后音腔出声孔(例如第一后音腔出声孔1112、第二后音腔出声孔2112)到佩戴者耳孔之间的距离。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发声装置110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发声器111,该多个第一发声器111中的每个第一发声器111的正极和负极均分别与信号处理器300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第二发声装置210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发声器211,多个第二发声器211中的每个第二发声器211的正极和负极均分别与信号处理器300的负极和正极电连接。多个第一发声器111与多个第二发声器211可以以相同的阵列形式布置(例如,四个第一发声器111在第一侧部100以矩形阵列布置,并且四个第二发声器211在第二侧部200以相同的矩形阵列布置),从而第一发声装置110与第二发声装置210在整体上仍构成声偶极子,以进行声波抵消,同时在各个侧部,多个发生器的布置可以提高声音效果,从而优化佩戴者的听觉体验。
在此种布置下,根据本申请有效降低了智能头戴设备的佩戴者周围的声音泄露,改进了佩戴者的隐私保护,并减少了对周围人员的噪声干扰,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包括该智能头戴设备的智能系统的私密性和舒适性。
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申请的智能头戴设备及包括所述智能头戴设备的智能系统。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申请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申请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Claims (15)
1.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头戴设备包括:
本体;
与所述本体连接并朝向所述本体的同一侧延伸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内分别包括第一发声装置和第二发声装置;以及
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电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器向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发送相位相反的电信号,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基于所述相位相反的电信号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发声装置的负极和正极电连接,使得所述信号处理器向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发送相位相反的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和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布置在距所述本体的相同距离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包括第一发声器,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包括第二发声器,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空腔,所述第二侧部包括第二空腔,所述第一发声器和所述第二发声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器包括第一振动器,所述第一振动器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为第一前音腔和第一后音腔,所述第一前音腔具有第一前音腔出声孔,所述第一后音腔具有第一后音腔出声孔,所述第一前音腔出声孔和所述第一后音腔出声孔基于所述第一振动器的振动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声器包括第二振动器,所述第二振动器将所述第二空腔分隔为第二前音腔和第二后音腔,所述第二前音腔具有第二前音腔出声孔,所述第二后音腔具有第二后音腔出声孔,所述第二前音腔出声孔和所述第二后音腔出声孔基于所述第二振动器的振动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音腔出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下底面并与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廓对准;所述第一后音腔出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背离所述佩戴者的侧面,或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上顶面,或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的下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音腔出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部的下底面并与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廓对准;所述第二后音腔出声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部的背离所述佩戴者的侧面,或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部的上顶面,或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部的下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音腔出声孔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后音腔出声孔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之间的距离相差5m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音腔出声孔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后音腔出声孔到佩戴者相应侧的耳孔之间的距离相差5mm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发声器,所述第二发声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发声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发声器中的每个第一发声器的正极和负极均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发声器中的每个第二发声器的正极和负极均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负极和正极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发声器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声器以相同的阵列形式布置。
15.一种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头戴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70350.6A CN115361633A (zh) | 2022-09-02 | 2022-09-02 | 智能头戴设备及智能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70350.6A CN115361633A (zh) | 2022-09-02 | 2022-09-02 | 智能头戴设备及智能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61633A true CN115361633A (zh) | 2022-11-18 |
Family
ID=84006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70350.6A Pending CN115361633A (zh) | 2022-09-02 | 2022-09-02 | 智能头戴设备及智能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6163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46031A1 (zh) * | 2022-09-02 | 2024-03-07 | 湖北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头戴设备及可穿戴系统 |
-
2022
- 2022-09-02 CN CN202211070350.6A patent/CN11536163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46031A1 (zh) * | 2022-09-02 | 2024-03-07 | 湖北星纪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头戴设备及可穿戴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18167B (zh) | 智能穿戴式眼镜 | |
CN110099347B (zh) | 包括接触耳廓的振动器的助听器 | |
JP2023544634A (ja) | 音響発生装置 | |
AU2019478068B2 (en) | Sound-output device | |
CN109565626B (zh) | 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声学开放式耳机 | |
US12035098B2 (en) | Smart head-mounted device | |
US20130051585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dio Delivery With Different Sound Conduction Transducers | |
WO2020206775A1 (zh) | 一种近耳的定向出音结构及其音频眼镜 | |
CN105848054B (zh) | 耳机及其降噪方法 | |
CN111770420B (zh) | 可穿戴发声机构、颈带耳机以及头戴显示设备 | |
CN115361633A (zh) | 智能头戴设备及智能系统 | |
AU2020481327B2 (en) | Acoustic output apparatus | |
CN218679347U (zh) | 智能头戴设备及智能系统 | |
CN212727399U (zh) | 发声机构、颈带耳机以及头戴显示设备 | |
RU2801637C1 (ru) | Акустическое вых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215678914U (zh) | 一种智能眼镜 | |
CN117156357A (zh) | 一种扬声器及智能穿戴设备 | |
WO2024146944A1 (en) | Audio system comprising a head wearable carrier element configured with a beam forming loudspeaker system | |
CN116300144A (zh) | 一种智能眼镜 | |
CN116560087A (zh) | 头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430050 No. b1337, chuanggu startup area, taizihu cultural Digital Creative Industry Park, No. 18, Shenlo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bei Xingji Meiz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50 No. b1337, chuanggu startup area, taizihu cultural Digital Creative Industry Park, No. 18, Shenlo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bei Xingji times Technology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