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1398B - 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1398B
CN115361398B CN202211279734.9A CN202211279734A CN115361398B CN 115361398 B CN115361398 B CN 115361398B CN 202211279734 A CN202211279734 A CN 202211279734A CN 115361398 B CN115361398 B CN 1153613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formation
data information
data packet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797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1398A (zh
Inventor
隋少春
林海峰
魏能强
朱润娟
陈源
任少波
卢洪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797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1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13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13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13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13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用于云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加密数据包;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与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对比,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数据备份领域,尤其是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对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现有信息技术发达且大量的情况下,通常都会将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这样在发生灾难或者操作失误时,能够及时地恢复系统的有效数据和正常运作,对于数据的备份存储就是容灾的基础,可以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情况。
然而现有的数据备份存储方法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数据备份存储方法无法保证数据的保存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用于云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加密数据包;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利用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
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信息;
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
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输入至对比系统中进行对比,获得对比结果;
所述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包括:
基于所述对比结果,获得A组数据信息和B组数据信息;其中,A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相同,所述B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不相同;
将所述A组数据信息进行删除处理,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A组数据信息;
将所述B组数据信息对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B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A组数据信息和所述第四B组数据信息的集合为第四数据信息。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输入至对比系统中进行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输入至对比系统中,按照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携带的识别信息,与对应的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对比,获得对比结果。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二维数据包,所述对比系统为二维数据对比系统。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包括:
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
在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请求者进行安全认证,获得安全认证结果;基于安全认证结果,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在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请求者进行安全认证,获得安全认证结果;基于安全认证结果,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包括:
在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操作者进行第一安全认证,获得第一安全认证结果;
若第一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则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
若第一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失败,则对所述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操作者进行第二安全认证,获得第二安全认证结果;
若第二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则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
若第二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失败,则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进行锁定,并发出警报信息。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操作者进行第一安全认证和第二安全认证的认证信息包括:核验请求人的身份信息、记录请求发出时间和地点、请求设备的编号信息和承载请求信息发送的网络源信息中的至少两种。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在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时,第五数据包的数据信息传输方向为云端设备至终端设备单向输送。
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包;
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传输至云端设备,以使所述云端设备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数据序列长度值,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为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数据序列长度值。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预设算法一包括哈希算法。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预设算法二包括DES算法和AES算法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包括重要网址信息、浏览日志信息、登陆时间、登陆人员信息、实时编辑状态的信息和正在交互传输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加密数据包;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利用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
数据解密模块,用于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信息;
数据鉴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
数据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
数据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
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包;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传输至云端设备,以使所述云端设备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通过采用相同的加解密算法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和解密,并分别计算数据信息在传输至云端设备前和传输至云端设备后的标记信息,并对所述数据信息在传输至云端设备前和传输至云端设备后的标记信息进行比对,能有效避免了数据信息在从终端设备备份至云端设备过程中,数据被篡改的风险,从而保证了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在确认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后,再通过将新备份的数据信息与已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从而避免重复备份或遗漏备份,进而保证了数据备份的可靠性。在确认新备份数据信息是否对云端设备已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后,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后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由此可见,本申请的方法分别从传输过程和备份过程入手,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即显示避免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的风险,以保证传输至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就是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通过将新备份的数据信息与已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由此保证了所备份的数据信息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硬件运行环境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数据备份容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用于终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容灾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用于云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容灾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用于云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容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用于终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容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日常对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现有信息技术发达且大量的情况下,通常都会将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这样在发生灾难或者操作失误时,能够及时地恢复系统的有效数据和正常运作,对于数据的备份存储就是容灾的基础,可以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情况。
现有的人们对数据的存储大多都是采用移动硬盘和对应的存储设备进行重要数据的存储,但是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对重要数据的复制备份,以备不时之需,其在复制时对计算机是不能操作的,等待数据备份完成才可继续操作,进而导致效率低下,同时外置的移动硬盘也会出现丢失或者损坏的情况,从而也无法很好保证数据的保存可靠性,而也有采用云盘存储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会相比传统的移动硬盘存储方式效率高,但是现有的云盘存储方式存储的安全性不高。
因此,现有的数据备份存储方法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存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电子程序。
在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计算机设备中,所述计算机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容灾方法。
参照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容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云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和云端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与云端设备通信连接,可进行数据互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用于终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用于终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
数据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
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包;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传输至云端设备,以使所述云端设备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云端设备包括用于云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用于云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加密数据包;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利用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
数据解密模块,用于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信息;
数据鉴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
数据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数据备份容灾系统,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用于数据备份容灾系统中的云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第一加密数据包;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包括将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
在上述步骤中,将所获取的第一加密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通过预设算法一进行标记计算后,再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一起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以便后续与传输至云端后的加密数据包进行对比,防止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步骤S11、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
在上述步骤中,采用步骤S10中所述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防止不同的解密算法而导致的数据信息乱码现象。
步骤S12、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
在上述步骤中,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与步骤S10中相同的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并对按照所述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中的数据信息与第一加密数据中的数据信息是否为同一数据信息。
步骤S13、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包括:
步骤S131、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包括:
步骤S1311、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按照其携带的识别信息,输入到对应的对比系统,与云端设备中对应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对比,获得对比结果。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二维数据包,所述对比系统为二维数据对比系统。通过上述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可以看出,本申请为了便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云端设备中已存储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为了提高对比效率,本申请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二维数据包,所述对比识别为二维数据对比系统。
通过上述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可以看出,本申请为了便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云端设备中已存储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并且为了增加比对效率,在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第三数据信息进行对比时,会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按照其携带的识别信息与对比系统中的识别信息进行对比,进而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输入至对应的对比系统,再与所述第三数据信息进行对比,进而获得较为准确的对比结果,避免了因对比的过于笼统而出现误报的风险,进而避免了出现遗漏备份的现象出现。
步骤S132、基于所述对比结果,获得A组数据信息和B组数据信息;其中,A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相同,所述B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不相同;
步骤S133、将所述A组数据信息进行删除处理,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A组数据信息;将所述B组数据信息对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B组数据信息;所述第四A组数据信息和所述第四B组数据信息的集合为第四数据信息。
通过上述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将新备份的数据信息与已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新备份的数据信息是否为未备份的数据信息,以作出是否对云端设备已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替换的操作,从而避免重复备份或遗漏备份;同时为了方便后续查验数据是否及时备份,本申请在作出是否对云端设备已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替换的操作后,均对所述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了更新,以方便后续查验数据信息是否及时备份,进而保证了数据备份的可靠性。
步骤S14、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后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为了防止在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云端设备已备份的数据被恶意恢复,本申请所述方法在请求云端设备灰度数据信息时,需要对请求人进行安全认证,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后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包括:
步骤S141、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后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
步骤S142、在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请求者进行安全认证,获得安全认证结果;基于安全认证结果,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在请求云端设备灰度数据信息时,需要对请求人进行安全认证,在安全认证通过后才可以进行数据信息的恢复处理;当然为了避免因手误在安全认证时输入错误信息,而导致不能及时恢复数据信息,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在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请求者进行安全认证,获得安全认证结果;基于安全认证结果,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包括:
步骤S1421、在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操作者进行第一安全认证,获得第一安全认证结果;
步骤S1422、若第一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则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
步骤S1423、若第一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失败,则对所述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操作者进行第二安全认证,获得第二安全认证结果;
步骤S1424、若第二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则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
步骤S1425、若第二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失败,则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进行锁定,并发出警报信息。
在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警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自动发送警报信息至存储数据信息的个人系统设备或企业法人信息系统设备,以警示系统正在被非法进行数据信息恢复并已输定,避免内部的重要数据信息流失。而输定的系统必须由本人去对应的解锁机构进行办理解锁方可正常使用。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操作者进行第一安全认证和第二安全认证的认证信息包括:核验请求人的身份信息、记录请求发出时间和地点、请求设备的编号信息和承载请求信息发送的网络源信息中的至少两种。
同时,为了避免终端设备被非指定人员请求恢复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时发出删除指令而对云端设备的备份数据进行恶意删除处理,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在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时,第五数据包的数据信息传输方向为云端设备至终端设备单向输送;从而保证了云端设备内已存储数据的绝对安全。
上述用于云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容灾方法,着重于在云端设备收到来自于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后的处理步骤,即:所述方法通过采用相同的加解密算法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和解密,并分别计算数据信息在传输至云端设备前和传输至云端设备后的标记信息,并对所述数据信息在传输至云端设备前和传输至云端设备后的标记信息进行比对,能有效避免了数据信息在从终端设备备份至云端设备过程中,数据被篡改的风险,从而保证了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在确认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后,再通过将新备份的数据信息与已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判断新备份的数据信息是否为未备份的数据信息,以作出是否对云端设备已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替换的操作,从而避免重复备份或遗漏备份,进而保证了数据备份的可靠性。在确认新备份数据信息是否对云端设备已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后,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后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由此可见,本申请所述方法分别从传输过程和备份过程入手,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即显示避免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篡改的风险,以保证传输至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就是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另外,本申请所述方法还在数据备份前,判断该数据是否已备份,以避免重复备份或遗漏备份;由此保证了所备份的数据信息的可靠性。
参照图6,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用于数据备份容灾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
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包括重要网址信息、浏览日志信息、登陆时间、登陆人员信息、实时编辑状态的信息和正在交互传输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采集上述电子数据记录信息采用的是ID22的Marconi二进制数据格式,由于计算机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在,对于终端设备内的数据采集即为对二进制的调解,并且在定时的数据采集过程中会在终端进行显示提示。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包括PC端、移动端以及MAC等可编辑收发指令的设备。
步骤S21、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
为了判断加密后的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有被恶意篡改,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数据序列长度值,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为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数据序列长度值。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预设算法一包括哈希算法。
步骤S22、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第一数据包;
为了保证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本申请采用了预设算法二对数据信息加密后再进行传输,其中所述预设算法二为加密算法,即通过加密算法将明文转换为密文,在后续云端设备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再使用相应的解密算法将密文转换回明文。作为本申请一些可选实施方式,所述预设算法二包括DES算法和AES算法中的至少一种。所述DES算法以64位为分组对数据加密,DES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的算法,唯一的不同是密匙的次序相反。如果各轮加密密匙分别是K1, K2, K3... K16,则解密密匙就是K16, K15, K14...K1。所述AES算法使用128、192和256 位密钥进行分组加密和解密数据,迭代加密使用一个循环结构,在该循环中重复置换和替换输入数据,AES加密和解密是从最初的种子密钥中生成多重轮密钥。
所述数据加密在数据加密模块完成,所述数据加密模块采用的是GPRS数据加密机制,每个GPRS PLMN共有三个访问点(R、Um和Gi)和一个接口(Gp),其中R用于信息的接收和发送;Um用于无线接入;Gi用于GPRS网与IP网或PDN的交互;Gp用于连接两个独立的GPRS网络,且GPRS的安全策采用了身份认证、密钥分配和加密等密码技术来提供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访问,其过程如下:
第一步、移动用户与网络端之间首先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成功后双方为保密通信协商一个秘密会话密钥;该步骤又分为3个子步骤:
(1)移动用户注册阶段,一个移动用户在某个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那里登记,服务提供商为该用户分配移动用户身份号、移动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等,以便于后来网络端能够正确鉴别出移动用户。
(2)漫游用户身份认证信息调用阶段,有时一个移动用户可能漫游到(异地)另外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为了能够鉴别漫游用户的身份,拜访网络需要从该移动用户的归属网络调取有关该移动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
(3)实施阶段,移动端与网络端身份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实现身份认证并生成保密通信所需要的密钥。
第二步、移动用户和网络端就可以利用分配的会话密钥通过加密操作来保护移动用户的语音、数据和部分信令信息的安全性,基于密码协议的安全性考虑,保密通信网络通常将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结合在一起,构成身份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身份认证与密钥分配方案可以根据具体通信网络情况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密码技术来设计和实现。
步骤S23、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至云端设备,以使所述云端设备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后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上述用于终端设备的数据备份容灾方法,着重于在终端设备向云端设备传输数据信息前对数据信息进行了前序处理步骤,即:所述方法通过采用相同的加解密算法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和解密,并分别计算数据信息在传输至云端设备前和传输至云端设备后的标记信息,并对所述数据信息在传输至云端设备前和传输至云端设备后的标记信息进行比对,能有效避免了数据信息在从终端设备备份至云端设备过程中,数据被篡改的风险,从而保证了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
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闪存、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计算机可以是包括智能终端和服务器在内的各种计算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采用程序、软件、软件模块、脚本或代码的形式,按任意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或者声明性或过程性语言)来编写,并且其可按任意形式部署,包括被部署为独立的程序或者被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可以可被存储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存储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Markup Language)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中,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他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多媒体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电视接收机,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云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加密数据包;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利用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
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信息;
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
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输入至对比系统中进行对比,获得对比结果;
所述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包括:
基于所述对比结果,获得A组数据信息和B组数据信息;其中,A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相同,所述B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不相同;
将所述A组数据信息进行删除处理,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A组数据信息;
将所述B组数据信息对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B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A组数据信息和所述第四B组数据信息的集合为第四数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输入至对比系统中进行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输入至对比系统中,按照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携带的识别信息,与对应的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对比,获得对比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二维数据包,所述对比系统为二维数据对比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包括:
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
在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请求者进行安全认证,获得安全认证结果;基于安全认证结果,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请求者进行安全认证,获得安全认证结果;基于安全认证结果,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包括:
在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操作者进行第一安全认证,获得第一安全认证结果;
若第一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则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
若第一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失败,则对所述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操作者进行第二安全认证,获得第二安全认证结果;
若第二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成功,则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
若第二安全认证结果为认证失败,则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进行锁定,并发出警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请求恢复数据信息的操作者进行第一安全认证和第二安全认证的认证信息包括:核验请求人的身份信息、记录请求发出时间和地点、请求设备的编号信息和承载请求信息发送的网络源信息中的至少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存储在云端设备的第五数据包恢复至终端设备时,第五数据包的数据信息传输方向为云端设备至终端设备单向输送。
8.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
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包;
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传输至云端设备,以使所述云端设备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包括: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输入至对比系统中进行对比,获得对比结果;所述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包括:基于所述对比结果,获得A组数据信息和B组数据信息;其中,A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相同,所述B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不相同;将所述A组数据信息进行删除处理,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A组数据信息;将所述B组数据信息对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B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A组数据信息和所述第四B组数据信息的集合为第四数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数据序列长度值,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为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数据序列长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算法一包括哈希算法。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算法二包括DES算法和AES算法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数据备份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包括重要网址信息、浏览日志信息、登陆时间、登陆人员信息、实时编辑状态的信息和正在交互传输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加密数据包;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利用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
数据解密模块,用于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信息;
数据鉴别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
数据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包括: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输入至对比系统中进行对比,获得对比结果;所述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包括:基于所述对比结果,获得A组数据信息和B组数据信息;其中,A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相同,所述B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不相同;将所述A组数据信息进行删除处理,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A组数据信息;将所述B组数据信息对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B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A组数据信息和所述第四B组数据信息的集合为第四数据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
14.一种数据备份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
数据标记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
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采用预设算法二进行加密处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包;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传输至云端设备,以使所述云端设备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二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包进行解密处理,获得第一解密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包括第二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采用所述预设算法一进行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解密数据包中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判断所述第二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是否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的标记信息相同,若相同,则获得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并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信息包括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记录信息并且已经存储在云端设备的数据信息;将所述第四数据包压缩并进行存储,获得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发生数据崩溃时对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恢复;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对比,获得对比结果,包括:将所述第三数据包中的第一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输入至对比系统中进行对比,获得对比结果;所述基于所述对比结果,对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处理,获得第四数据包,包括:基于所述对比结果,获得A组数据信息和B组数据信息;其中,A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相同,所述B组数据信息与所述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不相同;将所述A组数据信息进行删除处理,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A组数据信息;将所述B组数据信息对云端设备中的第三数据信息进行替换,并对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进行更新,获得第四B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A组数据信息和所述第四B组数据信息的集合为第四数据信息。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279734.9A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3613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9734.9A CN115361398B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9734.9A CN115361398B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1398A CN115361398A (zh) 2022-11-18
CN115361398B true CN115361398B (zh) 2023-03-14

Family

ID=84008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9734.9A Active CN115361398B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139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7112A (zh) * 2015-01-20 2015-04-22 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云计算的方法
CN105100210A (zh) * 2015-06-24 2015-11-25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应用的文件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06294002A (zh) * 2016-07-26 2017-01-04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7615730A (zh) * 2015-03-31 2018-01-19 伊姆西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跨文件系统对象和客户端共享的数据的安全的基于云的存储
CN110677429A (zh) * 2019-10-10 2020-01-10 青岛大学 一种文件存储的方法、系统、云端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2860644A (zh) * 2021-02-05 2021-05-28 深圳市木浪云数据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3987486A (zh) * 2021-10-14 2022-01-28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恶意程序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410B (zh) * 2014-03-28 2016-10-05 西北工业大学 云存储系统的数据备份加速方法
US9916208B2 (en) * 2016-01-21 2018-03-1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a replication path for resources of different failure domains
CN107733982A (zh) * 2017-09-12 2018-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终端设备、云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8200172B (zh) * 2018-01-03 2020-12-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支持安全数据去重与删除的云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8279996A (zh) * 2018-01-17 2018-07-13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端数据备份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077590A (zh) * 2021-11-25 2022-02-22 中国电信集团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重复数据删除系统中快速备份点合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7112A (zh) * 2015-01-20 2015-04-22 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云计算的方法
CN107615730A (zh) * 2015-03-31 2018-01-19 伊姆西知识产权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跨文件系统对象和客户端共享的数据的安全的基于云的存储
CN105100210A (zh) * 2015-06-24 2015-11-25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应用的文件缓存方法及装置
CN106294002A (zh) * 2016-07-26 2017-01-04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0677429A (zh) * 2019-10-10 2020-01-10 青岛大学 一种文件存储的方法、系统、云端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2860644A (zh) * 2021-02-05 2021-05-28 深圳市木浪云数据有限公司 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3987486A (zh) * 2021-10-14 2022-01-28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恶意程序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centralized and Privacy Sensitive Data De-Duplication Framework for Convenient Big Data Management in Cloud Backup Systems;J Gnana Jeslin;《Symmetry》;20220706(第14卷第7期);全文 *
云存储中避免重复数据存储机制研究;沈瑞清;《CNKI中国知网》;20140215;第3.3.3-3.5.2节 *
基于LAN-Free组网技术的数据保护技术研究;朱润娟;《CNKI中国知网》;20220925;全文 *
面向重复数据消除的备份数据加密方法;王灿;《百度学术》;201012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1398A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8262B (zh) 基于区块链系统的流程审批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6678270B1 (en) Packet interception system including arrangement facilitating authentication of intercepted packets
US20200106775A1 (en) Method, device,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an accessing terminal by server, server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8234442B (zh) 获取合约的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697367A (zh) 一种用于通过通信网络不暴露专用数据对密码保护的专用数据进行恢复的方法和系统
JP4256361B2 (ja) 認証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9684129B (zh) 数据备份恢复方法、存储介质、加密机、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10958239B (zh) 访问请求的校验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244522B (zh)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7143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85786A (zh) 一种金融数据加密、解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924734A (zh) 一种基于Web表单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装置
JP2005197912A (ja) 情報開示制御方法、情報開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耐タンパ装置
CN111639357A (zh) 一种加密网盘系统及其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7292133B (zh) 人工智能的混淆技术方法及装置
CN115361398B (zh) 一种数据备份容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341047B1 (ko) 수신제한 시스템 및 수신제한 이미지 이용 방법
CN11359598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36844B (zh) 远程访问服务的数据交互方法和系统
CN115430138A (zh) 单机游戏数据安全储存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567271A (zh) 鉴权方法和装置、页面跳转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523128B (zh) 信息保护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JP7235941B2 (ja)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1114386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72141B (zh) 信息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