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8311B - 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58311B CN115358311B CN202210981798.7A CN202210981798A CN115358311B CN 115358311 B CN115358311 B CN 115358311B CN 202210981798 A CN202210981798 A CN 202210981798A CN 115358311 B CN115358311 B CN 11535831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int
- monitoring
- points
- surface deformation
- fun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06F17/13—Differential equ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6—Matrix or vector computation, e.g. matrix-matrix or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 matrix factoriz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测量获取的高精度点状监测数据,基于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的同名点InSAS监测数据提取;在工点区域监测重合点位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利用融合后数据对其他点位监测值进行改正计算;获取工点区域高精度面状竖向沉降及水平位移信息。所述方法能够获取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变形监测成果,准确反映目标工点或大区域变形现状和规律,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地表变形是地表发生高程下降及水平位移的一种地质复合运动现象,一般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目前地表变形监测的方法很多,各有优劣,针对较大范围地表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全站仪或水准测量、GNSS测量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等。这三种方法在测量精度、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各不相同,全站仪或精密水准测量技术测量精度最高,GNSS连续测量技术时间分辨率最高,InSAR测量技术空间分辨率最高。同时水准与GNSS测量方法仅能监测点状空间的地表沉降及水平位移信息,且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InSAR测量技术则可以覆盖全区域的地表变形信息。
尤其近年随着GNSS、InSAR等技术的快速进步发展,将这些方法同时应用于地表变形监测领域已逐步普及。当目标对象工点或大区域利用了三种方法同时展开地表变形监测,不同方法获取的监测数据在精度和时空上均不一致,会造成分析结果有差异,甚至判断失误风险。考虑到当前地表变形监测领域多集中在上述单种方法的工程应用上,对多源监测数据综合利用研究应用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获取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变形监测成果,准确反映目标工点或大区域变形现状和规律,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的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测量获取的高精度点状监测数据,基于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的同名点InSAS监测数据提取;
在工点区域监测重合点位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
利用融合后数据对其他点位监测值进行改正计算;
获取工点区域高精度面状竖向沉降及水平位移信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基于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的同名点InSAS监测数据提取的具体步骤如下:
采用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进行同名点提取,选择与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位置相距一定距离d以内的邻近点,将其加权平均值视为该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GNSS点对应的InSAS结果;在估计提取同名点的InSAS监测值时,考虑离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最近的N个InSAS点,这N个InSAS点对同名点的影响与距离成反比;二维场景下,设某全站仪或水准及GNSS重合点为s(x0,y0)到周围InSAS点(xi,yi)距离Dik,则:
求出距离全站仪或水准及GNSS重合点s最近的N个InSAS点的距离Dik(i=1,2,…,N),则该目标范围的估计值为:
其中,Zi为InSAS点i上的测量值,γ为提取同名点InSAS监测估计值;
若以水准、GPS观测成果为地表变形的最或然值,选择标准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求解公式如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重合点位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设有n种监测方法来监测某位置的地表变形向量为Y,设X为待估参数向量,则有观测方程:
Y=KX+ε
其中,K为观测矩阵,ε为监测数据噪声;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观测方程参数向量X进行最优估计,则有:
其中,V为残差,P为加权权阵;
由于二阶导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对其他点位监测值进行改正计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区域内待求点的残差或改正数为拟合对象,由多面函数的一般式可建立任意点位的地表变形改正模型为:
式中,αi为模型待估计参数;n为选定的已知变形量的点,即结点个数;Q(x,y;xi,yi)为核函数,核函数的选择包括正双曲面函数、倒双曲面函数和三次曲面函数;
①正双面曲函数
Q(x,y;xi,yi)=[(x-xi)2+(y-yi)2+δ2]1/2
②倒双面曲函数
Q(x,y;xi,yi)=[(x-xi)2+(y-yi)2+δ2]-1/2
③三次曲面函数
Q(x,y;xi,yi)=[(x-xi)2+(y-yi)2]3/2++δ2
式中,δ为光滑因子;k为指数因子,决定了核函数的形状。
平滑因子δ的作用是改变核函数的形状,δ值越大,核函数所表达的曲面越平缓,反之曲面越陡峭,不同的核函数对δ的变化敏感程度是不同;
当m>n时,依据最小二乘法原则,并按等权求解得待估参数最优估值: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通过多种方法对地表变形监测数据的融合分析处理,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提高了数据测量精度,及监测点位的时空分辨率,可以通过有效地数据组合方式来解决监测中的费用过高的问题,能够利用低成本地多种监测方法进行监测,采用数据融合技术达到既满足监测要求,提高监测效率,又降低费用的要求,为地表变形变化规律的分析,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主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中地表变形修正计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利用全站仪或精密水准测量和GNSS测量获取的高精度点状监测数据,基于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的同名点InSAS监测数据提取;
其次,在工点区域监测重合点位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
最后,利用融合后数据对其他点位监测值进行改正计算。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获取工点区域高精度面状竖向沉降及水平位移信息,最后为预测分析提供可靠有效数据支持。
下面结合具体方法对上述步骤进行说明:
一、基于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的同名点InSAS监测数据提取
根据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GNSS点坐标位置提取对应的InSAS沉降及水平位移变形速率值。由于InSAS测量所获取的是地表相关目标的变形值,而全站仪或水准、GNSS测量获取的是地表特定点位置的变形值,二者并非同一位置,需要根据一定的准则提取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GNSS点对应位置的InSAS监测结果。
此处采用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进行同名点提取,选择与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位置相距一定距离d以内的邻近点,将其加权平均值视为该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GNSS点对应的InSAS结果。在估计提取同名点的InSAS监测值时,考虑离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最近的N个InSAS点,这N个InSAS点对同名点的影响与距离成反比。二维场景下,不妨假设某全站仪或水准及GNSS重合点为s(x0,y0)到周围InSAS点(xi,yi)距离Dik,则:
求出距离全站仪或水准及GNSS重合点s最近的N个InSAS点的距离Dik(i=1,2,…,N),则该目标范围的估计值为:
其中,Zi为InSAS点i上的测量值,γ为提取同名点InSAS监测估计值。
若以水准、GPS观测成果为地表变形的最或然值,选择标准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求解公式如下:
二、重合点位数据融合计算
设有n种监测方法来监测某位置的地表变形向量为Y,设X为待估参数向量,则有观测方程:
Y=KX+ε
其中,K为观测矩阵,ε为监测数据噪声。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观测方程参数向量X进行最优估计,则有:
其中,V为残差,P为加权权阵。
由于二阶导数:
三、基于改进多面函数拟合法的其他点位监测值改正算法
考虑到地表变形监测场景包括竖向沉降及水平位移变形内容,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面函数拟合地表变形的改进算法,也就是对点位竖向沉降及水平位移分别采用不同的核函数进行建模分析计算的思想。具体来讲,即通过变换光滑因子和指数因子,利用量值残差比较,分别求取两者最佳拟合核函数,从而更加精确有效地建立工点区域地表变形模型,有效改善模型拟合效果,提高建模精度。
此处以区域内待求点的残差或改正数为拟合对象,由多面函数的一般式可建立任意点位的地表变形改正模型为:
式中,αi为模型待估计参数;n为选定的已知变形量的点,即结点个数;Q(x,y;xi,yi)为核函数,核函数的选择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核函数有不同的拟合效果,目前效果较好的核函数有正双曲面、倒双曲面、三次曲面等。
①正双面曲函数
Q(x,y;xi,yi)=[(x-xi)2+(y-yi)2+δ2]1/2
②倒双面曲函数
Q(x,y;xi,yi)=[(x-xi)2+(y-yi)2+δ2]-1/2
③三次曲面函数
Q(x,y;xi,yi)=[(x-xi)2+(y-yi)2]3/2++δ2
式中,δ为光滑因子;k为指数因子,决定了核函数的形状。
多面函数拟合法的关键是确定平差结点、指数因子和光滑因子。选择平差结点的原则是尽量分布均匀,覆盖整个研究区域,防止出现过拟合现象。平滑因子δ的作用是改变核函数的形状,δ值越大,核函数所表达的曲面越平缓,反之曲面越陡峭。不同的核函数对δ的变化敏感程度是不同。
当m>n时,依据最小二乘法原则,并按等权求解得待估参数最优估值:
综上,本发明通过多种方法对地表变形监测数据的融合分析处理,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提高了数据测量精度,及监测点位的时空分辨率,可以通过有效地数据组合方式来解决监测中的费用过高的问题,甚至利用低成本地多种监测方法进行监测,采用数据融合技术达到既满足监测要求,提高监测效率,又降低费用的要求,为地表变形变化规律的分析,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本方法适于水利水电、公路铁路、市政及新能源等多行业工程地面或地表沉降与水平变形病害或灾害安全防治领域,为工程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Claims (4)
1.一种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测量获取的高精度点状监测数据,基于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的同名点InSAR监测数据提取;
在工点区域监测重合点位上进行数据融合计算;
利用融合后数据对其他点位监测值进行改正计算;
获取工点区域高精度面状竖向沉降及水平位移信息;
所述基于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的同名点InSAR监测数据提取的具体步骤如下:
采用近邻距离加权平均法进行同名点提取,选择与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位置相距一定距离d以内的邻近点,将其加权平均值视为该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GNSS点对应的InSAR结果;在估计提取同名点的InSAR监测值时,考虑离全站仪测点或水准点最近的N个InSAR点,这N个InSAR点对同名点的影响与距离成反比;二维场景下,设某全站仪或水准及GNSS重合点为s(x0,y0)到周围InSAR点(xi,yi)距离Dik,则:
求出距离全站仪或水准及GNSS重合点s最近的N个InSAR点的距离Dik(i=1,2,...,N),则目标范围的估计值为:
其中,Zi为InSAR点i上的测量值,γ为提取同名点InSAR监测估计值;
若以水准、GNSS观测成果为地表变形的最或然值,选择标准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求解公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全站仪或精密水准测量和GNSS测量获取高精度点状监测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其他点位监测值进行改正计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区域内待估点位的残差或改正数为拟合对象,由多面函数的一般式可建立任意点位的地表变形改正模型为:
式中,αi为模型待估参数;n为选定的已知变形量的点,即结点个数;Q(x,y;xi,yi)为核函数,核函数的选择包括正双曲面函数、倒双曲面函数和三次曲面函数;
①正双面曲函数
Q(x,y;xi,yi)=[(x-xi)2+(y-yi)2+δ2]1/2
②倒双面曲函数
Q(x,y;xi,yi)=[(x-xi)2+(y-yi)2+δ2]-1/2
③三次曲面函数
Q(x,y;xi,yi)=[(x-xi)2+(y-yi)2]3/2++δ2
式中,δ为光滑因子;k为指数因子,决定了核函数的形状;
平滑因子δ的作用是改变核函数的形状,δ值越大,核函数所表达的曲面越平缓,反之曲面越陡峭,不同的核函数对δ的变化敏感程度是不同;
当m>n时,依据最小二乘法原则,并按等权求解得待估参数最优估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81798.7A CN115358311B (zh) | 2022-08-16 | 2022-08-16 | 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981798.7A CN115358311B (zh) | 2022-08-16 | 2022-08-16 | 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58311A CN115358311A (zh) | 2022-11-18 |
CN115358311B true CN115358311B (zh) | 2023-06-16 |
Family
ID=84033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981798.7A Active CN115358311B (zh) | 2022-08-16 | 2022-08-16 | 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5831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44662B (zh) * | 2023-02-24 | 2023-11-03 | 中山大学 | 一种多源高程数据融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CN118070020B (zh) * | 2024-04-19 | 2024-07-26 | 广东海纬地恒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物联网的地表信息智能测量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N118640862A (zh) * | 2024-08-16 | 2024-09-13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一种海上人工岛沉降监测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50725A (zh) * | 2020-09-14 | 2020-12-08 |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测绘院 | 一种融合InSAR和GPS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0027B (zh) * | 2010-02-05 | 2012-05-16 | 河海大学 | 基于InSAR与GPS数据融合的地表三维形变监测方法 |
WO2019126972A1 (zh) * | 2017-12-26 | 2019-07-04 |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InSAR的形变信息提取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0058236B (zh) * | 2019-05-21 | 2023-04-07 | 中南大学 | 一种面向三维地表形变估计的InSAR和GNSS定权方法 |
CN110058237B (zh) * | 2019-05-22 | 2020-10-09 | 中南大学 | 面向高分辨率SAR影像的InSAR点云融合及三维形变监测方法 |
CN111998766B (zh) * | 2020-08-31 | 2021-10-15 | 同济大学 | 一种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地表形变反演方法 |
-
2022
- 2022-08-16 CN CN202210981798.7A patent/CN11535831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50725A (zh) * | 2020-09-14 | 2020-12-08 |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测绘院 | 一种融合InSAR和GPS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58311A (zh) | 2022-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358311B (zh) | 地表变形监测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 |
Mitasova et al. | Modelling topographic potential for erosion and deposition using GIS | |
Westaway et al. |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ed correction procedure for digital photogrammetry for the study of wide, shallow, gravel‐bed rivers | |
Hao et al. | Assessment for soil loss by using a scheme of alterative sub-models based on the RUSLE in a Karst Basin of Southwest China | |
CN109443307B (zh) | 一种基于光学测量的输电杆塔沉降和倾斜角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 |
CN109031301A (zh) | 基于PSInSAR技术的山区地形形变提取方法 | |
CN109919070B (zh) | 一种剖面形态自适应拟合的海岸线遥感推算方法 | |
CN107886216A (zh) | 一种基于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土地承载力分析方法 | |
CN111507375A (zh) | 一种城市内涝风险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 | |
CN113610301B (zh) | 一种表征地面沉降时序演变的预测算法 | |
CN109325311A (zh) | 多年冻土地区大尺度路基的变形评价方法 | |
CN118247280B (zh) | 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河流断面形态迁移模拟方法 | |
CN107452059B (zh) | 一种三维插值建模方法、设备及其存储设备 | |
CN110991705B (zh)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扩展预测方法及系统 | |
Müller et al. | A new method for smoothing orientated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tress data | |
CN112986948B (zh) | 基于InSAR技术的建筑形变监测方法和装置 | |
Jabbar et al. | Land degradation due to saliniz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with the aid of geo-information techniques | |
Zhou et al. | Estimating muddy intertidal flat slopes under varied coastal morphology using sequential satellite data and spatial analysis | |
CN112734929B (zh) | 基于网格细分算法的土石坝复杂土料场开挖方量计算方法 | |
He et al. | Robust Estimation of Landslide Displacement from Multi-temporal UAV Photogrammetry-Derived Point Clouds | |
Rufei et al. | Research on a pavement pothole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vehicle-borne continuous laser scanning point cloud | |
CN115236667B (zh) | 一种融合多源sar数据的潜在滑坡体积估算方法 | |
CN112907567B (zh) | 基于空间推理方法的sar图像有序人造构筑物提取方法 | |
CN113124834A (zh) | 一种结合多源数据的区域网平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2859073A (zh) | 一种基于PSInSAR技术的道路破损评估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