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8212A - 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8212A
CN115358212A CN202210952833.2A CN202210952833A CN115358212A CN 115358212 A CN115358212 A CN 115358212A CN 202210952833 A CN202210952833 A CN 202210952833A CN 115358212 A CN115358212 A CN 115358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
modal
speech
data
emo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528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宇
张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Lan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Lan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Lan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Lan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528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82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8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8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05Parsing
    • G06F40/211Syntactic parsing, e.g. based on context-free grammar [CFG] or unification gramma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8Learning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Machine Trans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文本和语音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所提供的识别方法包括:文本和语音数据采集、文本和语音数据处理、训练基于文本和语音的多模态情绪级识别模型以及基于文本和语音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精确地识别说话人情绪的种类,并且可以根据文本和语音模态置信度的不同,选择相信更好的一方,解决了单一数据情绪表达模糊时,造成的情绪难以识别的问题,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在80%以上,弥补了目前AI情绪识别领域识别方式单一的情况,并且识别的准确性较好,识别速度快,不需要漫长的等待。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本和语音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 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AI情绪识别邻域,单模态情绪识别模型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如: 语音情绪识别、文本情绪识别、面部表情情绪识别等。但单模态情绪识别自身具 有难以克服的问题,即由于仅依靠某一模态,当这一模态情绪表达模糊或数据不 准确时,单模态情绪识别模型难以判断数据中的情绪,而多模态情绪识别模态可 以弥补这一点。
多模态情绪识别考虑模态互补作用,当一个模态的信息出现问题时,其他模 态仍可以发挥作用,使得多模态模型做出判断。但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多模 态融合方法都是直接将多个模态做简单拼接或相加处理,并没有对进行深层处 理,没有考虑在现实中人类可以通过注意力关注重要信息,即通过关注对情绪表 达更强烈的模态,忽略不强烈的模态,来更加准确的判断情绪。因此,对不同模 态置信度的分配可以使得那些数据信息不准确的模态对模型的影响降到最小,从 而提高模型的效率。
综上所述,研发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 仍是情绪识别技术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通过利用文本和语音混合的多模态 数据,可以实现对说话人情绪的识别,弥补了AI情绪识别无法有效识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1)文本和语音数据采集:选择几位不同说话人,两两进行对话,使用录 音设备录取对话的音频,且记录对话的文本内容,使用音频剪辑软件将长对话的 音频文件按每句话剪切为句子的音频文件,为每一个句子的音频和文本数据标识 情绪标签,每一个句子的音频、文本数据组成一个多模态数据,每一类情绪采集n个多模态数据;
(2)文本和语音数据处理:对任一情绪标签的n个多模态数据中的音频部 分进行音频分割,记录分割个数,并将文本部分采用数据增强处理,每一个多模 态数据中的文本数据增强数量与音频分割个事一一对应。通过音频分割和文本数 据增强,获取该情绪的多模态数据库;
(3)训练基于文本和语音的多模态情绪级识别模型:对各种已知情绪的多 模态数据分别执行步骤(1)-步骤(2)的操作,获得相应情绪的多模态数据库, 将各样本情绪标签与对应的多模态数据库输入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机制的多 模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根据文本和语音模态置信度,多模态卷积神经 网络模型会选择更加相信文本模态的判断或语音部分的判断;
(4)基于文本和语音的多模态情绪识别:采集待识别句子的音频数据和文 本数据,组成多模态数据,输入至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获取该句子的识别结果;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1)中,采集多模态数据时,同一个句子 的文本和语音数据必须一一对应且情绪标签相同。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2)中,所述语音分割的方法为:
每个句子的音频数据被分割为若干个时长2秒的片段,相邻片段之间具有1 秒的重叠,每个片段具有与该句子相同的情绪标签,并记录该句子音频的片段数, 即分割个数;音频时长不足2秒的句子,对其进行零填充,使其时长达到2秒, 并记录分割个数为1。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2)中,所述文本数据增强是对文本进行 同义词替换、随机插入、随机替换、随机删除和回译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并且 每一个句子文本的数据增强数量,必须保持和该句子语音分割个数相同。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2)中,所述的多模态数据库为分割的语 音数据和增强的文本数据组成,其中分割的语音片段和增强的文本数据从属于同 一个源句子,同一个句子的语音分割片段和文本增强数据可以采用随机对应的关 系,使之组成多模态数据。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3)中,所述的多模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结构包括用于处理文本模态特征的BERT编码器,用于处理语音模态特征卷积神 经网络编码器,以及计算两者对于判断结果重要性(置信度),并将文本和语音 编码器处理结果相结合得出识别结果的多模态融合层。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处理文本模态特征的BERT编码器,其主体结 构由12个Transformer模块组成,每个Transformer模块都具有Encoder层和 Decoder层,具体BERT编码器的处理流程如下:
1.1)文本输入:多模态数据中的文本数据作为BERT编码器的输入,对于输 入的句子BERT编码器先用专门的标记器(tokenizer)来标记(tokenize)序列, 标记器其实就是先对句子进行基于规则的标记化(tokenization),再进行子词 分割(subwordsegmentation)。对于不同长度的输入句子,BERT编码器采用 固定输入序列(长则截断,短则填充)的方式来统一长度,然后在序列最开始添 加[CLS]标记,以及在每句话末尾添加[SEP]标记。分割完后,每一个空格分割的 子字符串(substring)都看成一个标记(token),标记器通过查表将这些标记 映射成整数编码,最后整个序列由四种类型的编码向量表示;
1.2)嵌入层:该层使用Word2vec将序列的离散编码表示转换成连续分布式 表示;
1.3)编码器:编码器对嵌入层输出的隐状态进行非线性表示,提取出其中 的特征(feature),它是由n个结构相同(超参数相同)但参数不同(不共享 参数)的隐藏层串连构成的。隐藏层包括全连接层、激活函数、多头自注意力、 跳跃连接。BERT编码器使用的激活函数为tanh、softmax和GELU。BERT编码器 的每个隐藏层中有两个跳跃连接,作用是防止神经网络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使 损失曲面更平滑,从而使模型更容易训练,使神经网络可以设置得更深;
1.4)池化层:池化层是将[CLS]标记对应的表示取出来,并做一定的变换, 作为整个序列的表示并返回,以及原封不动地返回所有的标记表示;
1.5)全连接层:池化层的输出作为全连接层的输入中,全连接层的尺寸为 768*number,其中number为超参数,表示数据库中情绪的总类数;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处理语音模态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编码器结构 由6个卷积层、2个池化层、一个注意力层组成。卷积神经网络编码器处理流程 如下:
2.1)语音输入:对多模态数据中的语音数据进行MFCC特征提取,首先,我 们使用长度为2048、跃点长度为512的汉宁窗口对音频信号执行短期傅立叶变 换(STFT),并获得音频信号的功率谱图。然后,我们使用Mel滤波器将谱图映 射到Melscale,并获取日志以获得对数Mel谱图。最后,我们使用离散余弦变 换(DCT)来获得MFCC。
2.2)多重卷积:语音提取的MFCC特征,最先被输入到两个平行的卷积层 Conv1A和Conv1B中,其内核的大小为(10,2)和(2,8),以提取水平(交 叉时间)和垂直(交叉MFCC)纹理。随后,将水平和垂直纹理的张量沿第一维 度拼接形成一个新的张量流。这个新的张量流将被输入四个连续的卷积层中,其 中,前两个卷积层之后分别跟随一个尺寸为2*2的池化层,用来控制整个编码器 的过拟合现象。最终,连续卷积层生成一个80通道的表示输出。
2.3)多头注意力层:多重卷积输出的80通道表示作为注意力层的输入,设 这个输入为Xcnn,通过计算:
K=Wk*Xcnn,Q=Wq*Xcnn,V=Wv*Xcnn
Xattn=Soft max(KQT)V
这里的xattn是Xcnn的注意力图,Wk、Wq、Wv是可训练参数。随后,我们设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042
为第i个Xattn,i∈(0,nhead],其中nhead为超参数,表示多头注意力的头数, 一般设置为8,我们将头部叠加以获得具有多个注意力点的注意力图Xmattn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041
2.4)全连接层:注意力层的输出Xmattn作为全连接层的输入,将被输入一 个尺寸为attention_hidden*number的全连接层中,attention_hidden为超参 数,表示注意力层的输出宽度。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多模态融合层具体的结构和方法如下:
设文本和语音模态的编码器的输出为T和S,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可得预测 结果为:
y=β01*S+β2*T+ε
其中,β0为随机常数值,作用是使得y的值总不为0。ε为误差项,表示除 语音或文本以外的任何内容对预测的情感结果的影响。β1是语音模态的置信度, 表示语音模态编码器的输出S对实际情绪标签的表现力;β2是文本模态的置信度, 表示文本模态编码器的输出T对实际情绪标签的表现力。
本发明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文本模态和语音模态置信度计算过程如下:
使用相关性重要分析来计算不同模态矩阵的置信度,它通常用于从数学上研 究多元回归问题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贡献。具体来说,通过计算语音编码 器输出S和文本编码器输出T对线性回归中确定系数R2的贡献。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051
事实上,R2贡献程度也反映了y中所有决定因素(S、T、ε)对其的贡献。 通过在y中剔除变量S或T,可以得到其余决定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052
其中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053
是只考虑语音模态时预测结果上语音模态的置信度,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054
是只考虑文本 模态时预测结果上文本模态的置信度,ε*依旧是误差项。通过计算R2(y1)和 R2(y2)得到剔除某一模态时,其余影响因子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通过计算: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055
得到文本模态和语音模态对预测结果的实际贡献值,M1是语音模态对预测 的实际贡献值,M2是文本模态对预测的实际贡献值。最后,将M1和M2使用 softmax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文本模态和语音模态的置信度β1和β2
β1,β2=Soft max(M1,M2)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精确地识别说话人的情绪类别,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在80% 以上,弥补了目前AI情绪识别领域识别方式单一的情况,并且识别的准确性较 好。
(2)本发明识别方法操作简单,用户仅需收集说话人的语音信息和文本信 息,将文本信息和语音信息输入多模态模型中,无需苛刻的使用条件,也不需要 专门的录取设备,使用手机即可收集所需信息。
(3)本发明识别速度较快,用户将多模态数据后,仅需等待10S左右,即 可获得说话人情绪的识别结果,不需要漫长的等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情绪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情绪识别方法的模型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态置信度计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多模态模型训练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 与方法,该模型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处理语音模态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编码器各层 具体参数以表1为例,处理文本模态特征的BERT编码器的具体参数以表2为例, 全连接层的具体参数以表3为例。
名称 参数设置
卷积层1 输入通道=1,输出通道=8,步长=1,卷积核=(10x2),填充=(4,0)
卷积层2 输入通道=1,输出通道=8,步长=1,卷积核=(2x8),填充=(0,3)
卷积层3 输入通道=16,输出通道=32,步长=1,卷积核=(3x3),填充=1
卷积层4 输入通道=32,输出通道=48,步长=1,卷积核=(3x3),填充=1
卷积层5 输入通道=48,输出通道=64,步长=1,卷积核=(3x3),填充=1
卷积层6 输入通道=64,输出通道=80,步长=1,卷积核=(3x3),填充=1
池化层1 窗口大小(kernel_size)=2*2
池化层2 窗口大小(kernel_size)=2*2
注意力层 注意力头数=8,输出通道=256
表1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061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071
表2
名称 参数设置
全连接层1 输入尺寸=768,输出尺寸=情绪种类数量
全连接层2 输入尺寸=256,输出尺寸=情绪种类数量
表3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 别模型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文本和语音数据采集:选择几位不同说话人,两两进行对话,使用录 音设备录取对话的音频,且记录对话的文本内容,使用音频剪辑软件将长对话的 音频文件按每句话剪切为句子的音频文件,为每一个句子的音频和文本数据标识 情绪标签,每一个句子的音频、文本数据组成一个多模态数据,每一类情绪采集 n个多模态数据。
进一步的,采集多模态数据时,同一个句子的文本和语音数据必须一一对应 且情绪标签相同。
在本步骤中,可以采用手机录取说话人的音频数据,采用Excel记录说话人 的文本数据,并在Excel中记录每句话对应的音频文件,记录音频时应该避免刻 意在嘈杂的环境中。
(2)文本和语音数据处理:对任一情绪标签的n个多模态数据中的音频部 分进行音频分割,记录分割个数,并将文本部分采用数据增强处理,每一个多模 态数据中的文本数据增强数量与音频分割个事一一对应。通过音频分割和文本数 据增强,获取该情绪的多模态数据库。
进一步的,语音分割的方法为:
每个句子的音频数据被分割为若干个时长2秒的片段,相邻片段之间具有1 秒的重叠,每个片段具有与该句子相同的情绪标签,并记录该句子音频的片段数, 即分割个数;音频时长不足2秒的句子,对其进行零填充,使其时长达到2秒, 并记录分割个数为1。
更进一步的,文本数据增强是对文本进行同义词替换、随机插入、随机删除 和回译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并且每一个句子文本的数据增强数量,必须保持和 该句子语音分割个数相同。
更进一步的,多模态数据库为分割的语音数据和增强的文本数据组成,其中 分割的语音片段和增强的文本数据从属于同一个源句子,同一个句子的语音分割 片段和文本增强数据可以采用随机对应的关系,使之组成多模态数据。
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同义词替换可以采用随机方法,随机选择一句 话中的几个单词进行同义词替换,随机插入和随机删除需要避免改动句子中对情 感表达有直接相关的单词(如:兴高采烈、happy等)进行操作,回译应选择一种 语言作为中间语言(如:中文→英文→中文)。
(3)训练基于文本和语音的多模态情绪级识别模型:对各种已知情绪的多 模态数据分别执行步骤(1)-步骤(2)的操作,获得相应情绪的多模态数据库, 将各样本情绪标签与对应的多模态数据库输入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机制的多 模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根据文本和语音模态置信度,多模态卷积神经 网络模型会选择更加相信文本模态的判断或语音部分的判断。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的多模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包括用于处理文本模态特 征的BERT编码器,用于处理语音模态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编码器,以及计算两者对于判断结果 重要性(置信度),并将文本和语音编码器处理结果相结合得出识别结果的多模态融合层。
进一步,文本模态BERT编码器其主体结构由12个Transformer模块组成, 每个Transformer模块都具有Encoder层和Decoder层,具体BERT编码器的处 理流程如下:
1.1)文本输入:多模态数据中的文本数据作为BERT编码器的输入,对于输 入的句子BERT编码器先用专门的标记器(tokenizer)来标记(tokenize)序列, 标记器其实就是先对句子进行基于规则的标记化(tokenization),再进行子词 分割(subwordsegmentation)。对于不同长度的输入句子,BERT编码器采用 固定输入序列(长则截断,短则填充)的方式来统一长度,然后在序列最开始添 加[CLS]标记,以及在每句话末尾添加[SEP]标记。分割完后,每一个空格分割的 子字符串(substring)都看成一个标记(token),标记器通过查表将这些标记 映射成整数编码,最后整个序列由四种类型的编码向量表示。
1.2)嵌入层:该层使用Word2vec将序列的离散编码表示转换成连续分布式 表示。
1.3)编码器:编码器对嵌入层输出的隐状态进行非线性表示,提取出其中 的特征(feature),它是由n个结构相同(超参数相同)但参数不同(不共享 参数)的隐藏层串连构成的。隐藏层包括全连接层、激活函数、多头自注意力、 跳跃连接。BERT编码器使用的激活函数为tanh、softmax和GELU。BERT编码器 的每个隐藏层中有两个跳跃连接,作用是防止神经网络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使 损失曲面更平滑,从而使模型更容易训练,使神经网络可以设置得更深。
1.4)池化层:池化层是将[CLS]标记对应的表示取出来,并做一定的变换, 作为整个序列的表示并返回,以及原封不动地返回所有的标记表示。
1.5)全连接层:池化层的输出作为全连接层的输入中,全连接层的尺寸为 768*number,其中number为超参数,表示数据库中情绪的总类数。
更进一步,语音模态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编码器结构由6个卷积层、2个池化 层、一个注意力层组成。卷积神经网络编码器处理流程如下:
2.1)语音输入:对多模态数据中的语音数据进行MFCC特征提取,首先,我 们使用长度为2048、跃点长度为512的汉宁窗口对音频信号执行短期傅立叶变 换(STFT),并获得音频信号的功率谱图。然后,我们使用Mel滤波器将谱图映 射到Melscale,并获取日志以获得对数Mel谱图。最后,我们使用离散余弦变 换(DCT)来获得MFCC。
2.2)多重卷积:语音提取的MFCC特征,最先被输入到两个平行的卷积层 Conv1A和Conv1B中,其内核的大小为(10,2)和(2,8),以提取水平(交 叉时间)和垂直(交叉MFCC)纹理。随后,将水平和垂直纹理的张量沿第一维 度拼接形成一个新的张量流。这个新的张量流将被输入四个连续的卷积层中,其 中,前两个卷积层之后分别跟随一个尺寸为2*2的池化层,用来控制整个编码器 的过拟合现象。最终,连续卷积层生成一个80通道的表示输出。
2.3)多头注意力层:多重卷积输出的80通道表示作为注意力层的输入,设 这个输入为Xcnn,通过计算:
K=Wk*Xcnn,Q=Wq*Xcnn,V=Wv*Xcnn
Xattn=Soft max(KQT)V
这里的xattn是Xcnn的注意力图,Wk、Wq、Wv是可训练参数。随后,我们设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101
为第i个Xattn,i∈(0,nhead],其中nhead为超参数,表示多头注意力的头数, 一般设置为8,我们将头部叠加以获得具有多个注意力点的注意力图Xmattn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102
2.4)全连接层:注意力层的输出Xmattn作为全连接层的输入,将被输入一 个尺寸为Batch_size*number的全连接层中,Batch_size为超参数,表示每批 次训练的数据量。
更进一步,多模态融合层具体的结构和方法如下:
设文本和语音模态的编码器的输出为T和S,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可得预测 结果为:
y=β01*S+β2*T+ε
其中,β0为随机常数值,作用是使得y的值总不为0。ε为误差项,表示除 语音或文本以外的任何内容对预测的情感结果的影响。β1是语音模态的置信度, 表示语音模态编码器的输出S对实际情绪标签的表现力;β2是文本模态的置信度, 表示文本模态编码器的输出T对实际情绪标签的表现力。
更进一步,文本模态和语音模态置信度计算过程如下:
使用相关性重要分析来计算不同模态矩阵的置信度,它通常用于从数学上研 究多元回归问题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贡献。具体来说,通过计算语音编码 器输出S和文本编码器输出T对线性回归中确定系数R2的贡献。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103
事实上,R2贡献程度也反映了y中所有决定因素(S、T、ε)对其的贡献。 通过在y中剔除变量S或T,可以得到其余决定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104
其中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105
是只考虑语音模态时预测结果上语音模态的置信度,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106
是只考虑文本 模态时预测结果上文本模态的置信度,ε*依旧是误差项。通过计算R2(y1)和 R2(y2)得到剔除某一模态时,其余影响因子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通过计算:
Figure BSA0000280735220000107
得到文本模态和语音模态对预测结果的实际贡献值,M1是语音模态对预测 的实际贡献值,M2是文本模态对预测的实际贡献值。最后,将M1和M2使用 softmax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文本模态和语音模态的置信度β1和β2
β1,β2=Softmax(M1,M2)
(4)基于文本和语音的多模态情绪识别:采集待识别句子的音频数据和文 本数据,组成多模态数据,输入至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获取该句子的识别结果;
本发明本可以精确地识别说话人的情绪类别,在4种不同的语言情绪上进行 了测试,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在80%以上,弥补了目前AI情绪识别领域识别方式 单一的情况,并且识别的准确性较好,用户将文本和语音数据上传后,仅需等待 10S左右,即可获得说话人情绪的识别结果,不需要漫长的等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 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 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 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文本和语音数据采集:选择几位不同说话人,两两进行对话,使用录音设备录取对话的音频,且记录对话的文本内容,使用音频剪辑软件将长对话的音频文件按每句话剪切为句子的音频文件,为每一个句子的音频和文本数据标识情绪标签,每一个句子的音频、文本数据组成一个多模态数据,每一类情绪采集n个多模态数据;
(2)文本和语音数据处理:对任一情绪标签的n个多模态数据中的音频部分进行音频分割,记录分割个数,并将文本部分采用数据增强处理,每一个多模态数据中的文本数据增强数量与音频分割个事一一对应,通过音频分割和文本数据增强,获取该情绪的多模态数据库;
(3)训练基于文本和语音的多模态情绪级识别模型:对各种已知情绪的多模态数据分别执行步骤(1)-步骤(2)的操作,获得相应情绪的多模态数据库,将各样本情绪标签与对应的多模态数据库输入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机制的多模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根据文本和语音模态置信度,多模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会选择更加相信文本模态的判断或语音部分的判断;
(4)基于文本和语音的多模态情绪识别:采集待识别句子的音频数据和文本数据,组成多模态数据,输入至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获取该句子的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采集多模态数据时,同一个句子的文本和语音数据必须一一对应且情绪标签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语音分割的方法为:
每个句子的音频数据被分割为若干个时长2秒的片段,相邻片段之间具有1秒的重叠,每个片段具有与该句子相同的情绪标签,并记录该句子音频的片段数,即分割个数;音频时长不足2秒的句子,对其进行零填充,使其时长达到2秒,并记录分割个数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文本数据增强是对文本进行同义词替换、随机插入、随机替换、随机删除和回译中的一种或多种操作,并且每一个句子文本的数据增强数量,必须保持和该句子语音分割个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多模态数据库为分割的语音数据和增强的文本数据组成,其中分割的语音片段和增强的文本数据从属于同一个源句子,同一个句子的语音分割片段和文本增强数据可以采用随机对应的关系,使之组成多模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的多模态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包括用于处理文本模态特征的BERT编码器,用于处理语音模态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编码器,以及计算两者对于判断结果重要性(置信度),并将文本和语音编码器处理结果相结合得出识别结果的多模态融合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文本模态特征的BERT编码器其主体结构由12个Transformer模块组成,每个Transformer模块都具有Encoder层和Decoder层,具体BERT编码器的处理流程如下:
1.1)文本输入:多模态数据中的文本数据作为BERT编码器的输入,对于输入的句子BERT编码器先用专门的标记器(tokenizer)来标记(tokenize)序列,标记器其实就是先对句子进行基于规则的标记化(tokenization),再进行子词分割(subword segmentation),对于不同长度的输入句子,BERT编码器采用固定输入序列(长则截断,短则填充)的方式来统一长度,然后在序列最开始添加[CLS]标记,以及在每句话末尾添加[SEP]标记,分割完后,每一个空格分割的子字符串(substring)都看成一个标记(token),标记器通过查表将这些标记映射成整数编码,最后整个序列由四种类型的编码向量表示;
1.2)嵌入层:该层使用Word2vec将序列的离散编码表示转换成连续分布式表示;
1.3)编码器:编码器对嵌入层输出的隐状态进行非线性表示,提取出其中的特征(feature),它是由n个结构相同(超参数相同)但参数不同(不共享参数)的隐藏层串连构成的,隐藏层包括全连接层、激活函数、多头自注意力、跳跃连接,BERT编码器使用的激活函数为tanh、softmax和GELU,BERT编码器的每个隐藏层中有两个跳跃连接,作用是防止神经网络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使损失曲面更平滑,从而使模型更容易训练,使神经网络可以设置得更深;
1.4)池化层:池化层是将[CLS]标记对应的表示取出来,并做一定的变换,作为整个序列的表示并返回,以及原封不动地返回所有的标记表示;
1.5)全连接层:池化层的输出作为全连接层的输入中,全连接层的尺寸为768*number,其中number为超参数,表示数据库中情绪的总类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语音模态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编码器结构由6个卷积层、2个池化层、一个注意力层组成,卷积神经网络编码器处理流程如下:
2.1)语音输入:对多模态数据中的语音数据进行MFCC特征提取,首先,我们使用长度为2048、跃点长度为512的汉宁窗口对音频信号执行短期傅立叶变换(STFT),并获得音频信号的功率谱图,然后,我们使用Mel滤波器将谱图映射到Melscale,并获取日志以获得对数Mel谱图,最后,我们使用离散余弦变换(DCT)来获得MFCC;
2.2)多重卷积:语音提取的MFCC特征,最先被输入到两个平行的卷积层Conv1A和Conv1B中,其内核的大小为(10,2)和(2,8),以提取水平(交叉时间)和垂直(交叉MFCC)纹理,随后,将水平和垂直纹理的张量沿第一维度拼接形成一个新的张量流,这个新的张量流将被输入四个连续的卷积层中,其中,前两个卷积层之后分别跟随一个尺寸为2*2的池化层,用来控制整个编码器的过拟合现象,最终,连续卷积层生成一个80通道的表示输出;
2.3)多头注意力层:多重卷积输出的80通道表示作为注意力层的输入,设这个输入为Xcnn,通过计算:
K=Wk*Xcnn,Q=Wq*Xcnn,V=Wv*Xcnn
Xattn=Softmax(KQT)V
这里的xattn是Xcnn的注意力图,Wk、Wq、Wv是可训练参数,随后,我们设
Figure FSA0000280735210000031
为第i个Xattn,i∈(0,nhead],其中nhead为超参数,表示多头注意力的头数,一般设置为8,我们将头部叠加以获得具有多个注意力点的注意力图Xmattn
Figure FSA0000280735210000041
2.4)全连接层:注意力层的输出Xmattn作为全连接层的输入,将被输入一个尺寸为attention_hidden*number的全连接层中,attention_hidden为超参数,表示注意力层的输出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模态融合层具体的结构和方法如下:
设文本和语音模态的编码器的输出为T和S,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可得预测结果为:
y=β01*S+β2*T+ε
其中,β0为随机常数值,作用是使得y的值总不为0,ε为误差项,表示除语音或文本以外的任何内容对预测的情感结果的影响,β1是语音模态的置信度,表示语音模态编码器的输出S对实际情绪标签的表现力;β2是文本模态的置信度,表示文本模态编码器的输出T对实际情绪标签的表现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本模态和语音模态置信度计算过程如下:
使用相关性重要分析来计算不同模态矩阵的置信度,它通常用于从数学上研究多元回归问题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贡献,具体来说,通过计算语音编码器输出S和文本编码器输出T对线性回归中确定系数R2的贡献:
Figure FSA0000280735210000042
事实上,R2贡献程度也反映了y中所有决定因素(S、T、ε)对其的贡献,通过在y中剔除变量S或T,可以得到其余决定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Figure FSA0000280735210000043
其中
Figure FSA0000280735210000044
是只考虑语音模态时预测结果上语音模态的置信度,
Figure FSA0000280735210000045
是只考虑文本模态时预测结果上文本模态的置信度,ε*依旧是误差项,通过计算R2(y1)和R2(y2)得到剔除某一模态时,其余影响因子对预测结果的贡献程度,通过计算:
Figure FSA0000280735210000046
得到文本模态和语音模态对预测结果的实际贡献值,M1是语音模态对预测的实际贡献值,M2是文本模态对预测的实际贡献值,最后,将M1和M2使用softmax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文本模态和语音模态的置信度β1和β2
β1,β2=Soft max(M1,M2)。
CN202210952833.2A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 Pending CN1153582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2833.2A CN115358212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52833.2A CN115358212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8212A true CN115358212A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2833.2A Pending CN115358212A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821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15137A (zh) * 2023-06-08 2023-07-11 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态特征的情绪定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78106A (zh) * 2023-09-22 2023-10-31 华侨大学 批处理混合对比学习的跨模态情绪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7857892A (zh) * 2024-02-02 2024-04-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15137A (zh) * 2023-06-08 2023-07-11 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态特征的情绪定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15137B (zh) * 2023-06-08 2023-10-10 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模态特征的情绪定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78106A (zh) * 2023-09-22 2023-10-31 华侨大学 批处理混合对比学习的跨模态情绪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6978106B (zh) * 2023-09-22 2024-01-05 华侨大学 批处理混合对比学习的跨模态情绪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7857892A (zh) * 2024-02-02 2024-04-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857892B (zh) * 2024-02-02 2024-05-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2720B (zh) 语音合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33129B (zh) 音频处理方法、语言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205817B (zh) 语音语义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5358212A (zh) 一种基于文本和语音置信度的多模态情绪识别模型与方法
CN109840287A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跨模态信息检索方法和装置
CN108492820A (zh)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和深度神经网络声学模型的中文语音识别方法
Xie et al. Attention-based dense LSTM for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CN112528637B (zh) 文本处理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51030B (zh) 一种基于多模态的复杂场景语音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2599128A (zh) 一种语音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23300A (zh) 一种基于扩散概率模型的中文语音合成方法
CN114360557B (zh) 语音音色转换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ang et al. One-shot voice conversion using star-gan
CN111653270B (zh) 语音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759119A (zh) 一种金融文本情感分析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CN116612541A (zh) 一种多模态情感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89651B (zh) 语音识别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装置
CN114333762B (zh) 基于表现力的语音合成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24898A (zh) 有声视频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2907A (zh) 基于强化学习和对比学习的图像语义理解及文本生成
CN114121018A (zh) 语音文档分类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4713A (zh) 一种语音合成方法及语音合成模型的训练方法
CN112733546A (zh) 表情符号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Ghorpade et al. ITTS model: speech generation for image captioning using feature extraction for end-to-end synthesis
Wazir et al. Deep learning-based detection of inappropriate speech content for film censorsh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