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6722A - 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6722A
CN115356722A CN202210995487.6A CN202210995487A CN115356722A CN 115356722 A CN115356722 A CN 115356722A CN 202210995487 A CN202210995487 A CN 202210995487A CN 115356722 A CN115356722 A CN 115356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tunnel
detection device
detection
radar antenna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54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坚
曾志全
张亚鹏
曹宏涛
李泽华
孙宏磊
肖伦敏
徐山琳
周雪涛
赵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Zhejiang Huado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Zhejiang Huado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Zhejiang Huado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22109954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6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6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6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85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ground prob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所述雷达检测装置包括行进机构、适应机构、夹持机构以及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所述行进机构用于沿着盾构隧道的纵向延伸推进适应机构、夹持机构以及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所述适应机构包括旋转底座、与旋转底座相铰接的支撑杆、与支撑杆相铰接的伸缩杆以及设置在伸缩杆另一端的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与夹持机构相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用于调整角度以使得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表面相贴合。本发明可以适应不同盾构直径和掘进路线的隧道的壁后注浆层的环向测线和纵向测线,甚至不规则路径的测线执行检测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无损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机在自稳性较差的地层(如软土、粉砂地层等)中掘进时,会引起周边土层发生过大变形,易导致隧道沿线地表建筑沉降超限,甚至造成地层塌陷。沉降的主要根源在于盾构机的外径大于管片衬砌外径,盾尾脱离拼装完成的管片衬砌后,会形成包裹管片衬砌环的圆筒形盾尾间隙,引起周边土体应力释放。在实际工程中,盾构同步注浆管会及时填充间隙,但由于壁后注浆的隐蔽性和地层环境的复杂性,注浆不易控制,实际工程中频频出现注浆不充分,填充不完全的情况,进而导致隧道内部渗漏水等质量问题与地表建筑沉降、倾斜、开裂等安全问题。为检测壁后注浆工程缺陷,及时进行二次注浆,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进行壁后注浆层的无损检测,定位工程病害点,进行精准补浆。
然而由于检测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和检测路径的多样性,国内外现有的手持式和推车式地质雷达检测装置的实操性不足,使得检测人员在进行无损检测时采集的数据存在不精确、不连续、不稳定等问题。
经检索,现有技术方案或采用地质雷达扫查架实现雷达托举,或采用支撑结构实现自动化检测,或是针对有轨铁路隧道的固定轨迹检测装置,但以上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专利CN 110687533A提供一种由拱架和柔性轨道为支撑结构的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的地质雷达辅助装置,但其检测高位测线时,需要检测人员搭建脚手架在高空作业下安置支撑结构,且对于不同结构尺寸的隧道,支撑结构需量测定制,前期准备工作繁琐。
中国专利CN 106814346A提供可调节高度和角度的隧道衬砌检测支架及检测方法,该技术方案虽然避免人工抬举,降低检测工作强度,提高检测速度,但其检测路径局限于纵向测线的检测,对于盾构壁后注浆工程所关注的注浆层厚度的环向分布,不能实施有效且连续的环向检测。
中国专利CN 110146875A提供一种自动化的横移、提升和旋转装置将装有检测雷达的托盘装置送至隧道初砌面并在隧道初砌面上行走,代替人工完成隧道初砌面的自动检测。由于隧道衬砌错台形成的台阶与隧道衬砌内侧上的二次注浆预留孔洞、螺栓孔等形成的检测路径上的不平整,在检测过程极易出现检测面贴合不当,甚至脱空等情况,但该装置不能实现地质雷达与检测面接触状态的及时反馈,更不能根据反馈进行检测装置的位置调整。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方案仍存在检测环境适应性差,检测路径单一,检测过程劳动强度大,检测状态(地质雷达对检测面的贴合状态)不能实时反馈、配件不能灵活装配、工程病害点位不能自动标记等技术弱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备纵向测线检测、环向测线检测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包括行进机构、适应机构、夹持机构以及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
所述行进机构用于沿着盾构隧道的纵向延伸推进适应机构、夹持机构以及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
所述适应机构包括旋转底座、与旋转底座相铰接的支撑杆、与支撑杆相铰接的伸缩杆以及设置在伸缩杆另一端的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与夹持机构相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用于调整角度以使得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表面相贴合。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进机构包括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操作台以及与操作台相对应的操作椅;
所述移动平台的前端设置适应机构的旋转底座,所述移动平台的后端设置平衡电池,所述平衡电池用于为雷达检测装置提供电力支持,同时平衡整个雷达检测装置的重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衡电池设置在移动平台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地质雷达天线;所述夹具在处于行进方向的前端设有弹性测距滑轮,所述弹性测距滑轮包括铰链和弹簧,所述铰链与夹具相铰接,所述铰链的另一端设置滑轮,所述铰链与夹具之间设置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用于为铰链提供向行进方向的推力作用。
在弹性测距滑轮遇到障碍物时,铰链由于障碍物施加的阻力而夹角缩小,进而压缩弹簧,弹簧以反弹力的形式提供推力,辅助弹性测距滑轮越过障碍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的夹具在在处于行进方向的后端设有自动标记喷枪,所述自动标记喷枪内置荧光染料,所述自动标记喷枪用于现场标记工程病害点,主要是根据地质雷达天线的检测结果对注浆补充的点位通过自动标记喷枪进行标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具在与盾构隧道内表面相贴合的一侧设有多个弹性伸缩球钮,所述弹性伸缩球钮作为指示灯切换开关以使得:
当夹具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表面相贴合时,弹性伸缩球钮处于压缩状态,绿色指示灯电路闭合,相应地,绿色指示灯点亮;
当夹具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表面脱空时,弹性伸缩球钮处于伸展状态,红色指示灯电路闭合,相应地,红色指示灯点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适应机构还包括平衡弹簧,所述平衡弹簧用于连接支撑杆和旋转底座,所述平衡弹簧用于为适应机构提供平衡弯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双向球铰和旋转盘;
所述双向球铰嵌入至旋转盘内,所述双向球铰上端具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夹持机构相连接,所述双向球铰两侧具有圆柱卡头,所述圆柱卡头卡入至旋转盘内以使得双向球铰沿着圆柱卡头为转轴进行0度至180度的角度调整;
所述旋转盘与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用于沿着伸缩杆为转轴进行0度至360度的角度调整。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纵向测线检测、环向测线检测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前文所述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纵向测线的检测和环向测线的检测;
纵向测线的检测为:
控制旋转底座、支撑杆、伸缩杆以及角度调节器将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侧壁的检测面的起始点相贴合,控制行进机构向盾构隧道的沿线方向匀速行进,从而使得地质雷达天线进行纵向测线的检测;
环向测线的检测为:
控制旋转底座、支撑杆、伸缩杆以及角度调节器将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侧壁的检测面相贴合,转动旋转底座以带动支撑杆、伸缩杆、角度调节器以及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从而使得地质雷达天线进行环向测线的检测。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适应不同盾构直径和掘进路线的隧道的壁后注浆层的环向测线和纵向测线,甚至不规则路径的测线执行检测工作,并通过动力承载移动平台和适应机构实现检测路径与设计测线精准契合,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2)、本发明可以实现雷达数据的现场实时处理反馈检测效果,从而可以根据检测反馈,进行局部自动标记,并进行局部加密检测。
(3)、本发明对于隧道管片环之间的错台、隧道管片上的螺栓孔、二次注浆孔等复杂检测面具有自适应功能,且采用的弹性伸缩球钮的贴合状态实时反馈功能,共同确保地质雷达检测面与管片内侧面贴合无缝隙,保证检测结果的连续性。
(4)、本发明检测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减少了检测工作的劳动强度,对于隧道顶部区域的检测无需高空作业,提高检测人员的安全性,降低工程事故发生的风险。动力承载移动平台的驱动行进检测模式,显著降低检测人员在检测纵向测线数据时(尤其在超长隧道的纵向检测过程中)的工作强度。
(5)、夹持机构与地质雷达天线之间可拆卸,实现了检测工作模式的灵活调整,对于存在现场障碍物(指示牌、栏杆、线路管等)的检测区域,实行局部补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在纵向检测工况下的图示;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在环向检测工况下的图示;
图3为夹持机构的图示;
图4为夹持机构的另一个图示;
图5为角度调节器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6为角度调节器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7为角度调节器的俯视图;
图中:1、移动平台;2、平衡电池;3、旋转底座;4、平衡弹簧;5、支撑杆;6、伸缩杆;7、角度调节器;7-1、双向球铰;7-2、旋转盘;8、弹性测距滑轮;9、自动标记喷枪;10、夹具;10-1、弹性伸缩球钮;11、地质雷达天线;12、控制电缆;13、操作台;14、操作椅。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一种地质雷达自动化检测装置由行进机构、适应机构、夹持机构和地质雷达天线11四部分组成。
行进机构包括:移动平台1、操作台13、操作椅14、平衡电池2;适应机构包括:旋转底座3、平衡弹簧4、支撑杆5、伸缩杆6、角度调节器7;旋转底座3设置在移动平台1上;支撑杆5的一端铰接在旋转底座3上,支撑杆5的另一端与伸缩杆6的一端铰接;伸缩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角度调节器7;夹持机构包括:夹具10、弹性测距滑轮8、自动标记喷枪9;夹具10通过角度调节器7与伸缩杆6连接,夹具10用于夹持地质雷达天线11;夹具10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测距滑轮8和自动标记喷枪9。
移动平台1搭载适应机构,其底部后端固定的平衡电池2在为检测装置供电的同时稳定检测装置整体平衡。检测人员在操作椅14上对操作台13进行操作设置,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实时处理。
适应机构的三种调节方式:①旋转底座3根据检测的方位进行水平方向的0-360°旋转;②支撑杆5在铅锤面上0-90°的调整;③伸缩杆6在沿杆方向上的长度调整。三种调节方式相互配合适应不同内径大小的隧道衬砌及其注浆层的检测工作。伸缩杆6与夹持机构之间的角度调节器7则为了适应隧道检测面的曲面弧度,实现地质雷达天线11与检测面的贴合。
角度调节器7包括双向球铰7-1和旋转盘7-2;双向球铰7-1的球体表面具有两个关于球心对称的圆柱卡头;双向球铰7-1位于旋转盘7-2内,双向球铰7-1的接头从旋转盘7-2上端的圆形开口伸出;旋转盘7-2的上端具有一个圆形开口;旋转盘7-2的内表面开有一条供圆柱卡头滑动的凹槽;凹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水平面,且平行于检测支架的前进方向;旋转盘7-2以伸缩杆6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角度调整。双向球铰7-1可以实现在单一平面内0-180°的角度调整,而旋转盘7-2则是实现对这一特定平面以伸缩杆6的轴线为旋转轴线0-360°的角度调整。两个部件相结合,则可以实现挟持机构半无限空间范围内的角度调整。
平衡弹簧4连接支撑杆5和旋转底座3,提供平衡弯矩,增强杆件的稳定性,提高检测数据质量。
夹持机构中的夹具10固定地质雷达天线11,其两侧分别设置弹性测距滑轮8和自动标记喷枪9。弹性测距滑轮8起到量测检测距离和跨越衬砌面障碍的作用;在弹性测距滑轮8遇到障碍物时,铰链由于障碍物施加的阻力而夹角缩小,进而压缩弹簧,弹簧以反弹力的形式提供推力,辅助弹性测距滑轮8越过障碍物。自动标记喷枪9内置荧光染料,对工程病害点进行现场标记,为后续补浆工程提供参照。地质雷达天线11和操作台13通过控制电缆12进行连接。夹具10的四个接触面端点内置的弹性伸缩球钮10-1,在检测面与地质雷达天线11贴合时收缩,操作台13四个对应的指示灯均为绿色,检测面与地质雷达天线11脱空时,操作台13对应指示灯为红色。检测人员根据操作台13指示灯反馈对适应机构进行多元调节,实现地质雷达检测姿态优化,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地质雷达自动化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地质雷达天线11固定于夹具10上;
步骤2:将地质雷达天线11与操作台13通过控制电缆12进行连接;
步骤3:控制旋转底座3、支撑杆5、伸缩杆6与角度调节器7将地质雷达天线11与隧道壁检测起始点贴合;
步骤4:控制移动平台1向隧道沿线方向匀速行进,从而使地质雷达天线11进行纵向测线的检测;
步骤5:检测信号通过控制电缆12传输到操作台13中进行实时处理,根据检测结果对注浆补充的点位通过自动标记喷枪9进行标记;
步骤6:在需要进行环向检测的位置,移动平台1停止行进;操作台13控制旋转底座3、支撑杆5、伸缩杆6与角度调节器7使地质雷达天线11保持与贴合隧道的状态下,沿着环向测线进行雷达检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在纵向检测工况下的图示。检测人员将地质雷达天线11固定于夹具10上,并将地质雷达天线11与操作台13通过控制电缆12进行连接,坐在操作椅14上,通过控制旋转底座3、支撑杆5、伸缩杆6与角度调节器7将地质雷达天线11贴合检测面上;在操作台13的指示灯的提示下确保地质雷达天线11无缝贴合,即弹性伸缩球钮10-1均处于收缩状态。启动移动平台1向前行进,并保持天线检测轨迹与纵向测线保持一致。当遇到错台、孔洞等起伏不大的凹凸面时,实时测距的弹性测距滑轮8通过铰链和弹簧避免地质雷达天线11平移时的卡顿。当遇到指示牌等较大的障碍物时,则通过伸缩杆6进行跨越,并通过操作台13的电脑对数据进行整合,保证检测结果的连续性。电脑对检测结果进行后处理分析,判定注浆不充分的区段,并通过控制电缆12控制自动标记喷枪9对该区段喷射荧光染料,为补浆工程提供定位指导。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在环向检测工况下的图示。实施方式与纵向检测类似,实施的关键是通过适应机构和移动平台1相互配合,使天线贴合隧道管片衬砌内侧以环向弧形迹线运移,实现环向检测工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包括行进机构、适应机构、夹持机构以及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
所述行进机构用于沿着盾构隧道的纵向延伸推进适应机构、夹持机构以及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
所述适应机构包括旋转底座、与旋转底座相铰接的支撑杆、与支撑杆相铰接的伸缩杆以及设置在伸缩杆另一端的角度调节器,所述角度调节器与夹持机构相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用于调整角度以使得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表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机构包括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操作台以及与操作台相对应的操作椅;
所述移动平台的前端设置适应机构的旋转底座,所述移动平台的后端设置平衡电池,所述平衡电池用于为雷达检测装置提供电力支持,同时平衡整个雷达检测装置的重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电池设置在移动平台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地质雷达天线;所述夹具在处于行进方向的前端设有弹性测距滑轮,所述弹性测距滑轮包括铰链和弹簧,所述铰链与夹具相铰接,所述铰链的另一端设置滑轮,所述铰链与夹具之间设置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用于为铰链提供向行进方向的推力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夹具在在处于行进方向的后端设有自动标记喷枪,所述自动标记喷枪内置荧光染料,所述自动标记喷枪用于现场标记工程病害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在与盾构隧道内表面相贴合的一侧设有多个弹性伸缩球钮,所述弹性伸缩球钮作为指示灯切换开关以使得:
当夹具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表面相贴合时,弹性伸缩球钮处于压缩状态,绿色指示灯电路闭合,相应地,绿色指示灯点亮;
当夹具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表面脱空时,弹性伸缩球钮处于伸展状态,红色指示灯电路闭合,相应地,红色指示灯点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机构还包括平衡弹簧,所述平衡弹簧用于连接支撑杆和旋转底座,所述平衡弹簧用于为适应机构提供平衡弯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双向球铰和旋转盘;
所述双向球铰嵌入至旋转盘内,所述双向球铰上端具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夹持机构相连接,所述双向球铰两侧具有圆柱卡头,所述圆柱卡头卡入至旋转盘内以使得双向球铰沿着圆柱卡头为转轴进行0度至180度的角度调整;
所述旋转盘与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用于沿着伸缩杆为转轴进行0度至360度的角度调整。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纵向测线的检测和环向测线的检测;
纵向测线的检测为:
控制旋转底座、支撑杆、伸缩杆以及角度调节器将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侧壁的检测面的起始点相贴合,控制行进机构向盾构隧道的沿线方向匀速行进,从而使得地质雷达天线进行纵向测线的检测;
环向测线的检测为:
控制旋转底座、支撑杆、伸缩杆以及角度调节器将地质雷达天线与盾构隧道内侧壁的检测面相贴合,转动旋转底座以带动支撑杆、伸缩杆、角度调节器以及由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地质雷达天线,从而使得地质雷达天线进行环向测线的检测。
CN202210995487.6A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5356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5487.6A CN115356722A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5487.6A CN115356722A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6722A true CN115356722A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02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5487.6A Pending CN115356722A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67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7792A (zh) * 2022-11-21 2023-03-0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隧道变形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7792A (zh) * 2022-11-21 2023-03-0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隧道变形检测装置
CN115727792B (zh) * 2022-11-21 2023-06-20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隧道变形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2915B2 (en) Automatic continuous operation robot for laying large-diameter pipeline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CN205691521U (zh)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检测装置
CN107843481B (zh) 盾构刀具磨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9915019B (zh) 一种钻杆钻孔定向装置及定向方法
CN106677811B (zh) 一种隧道自动化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15356722A (zh) 一种盾构隧道壁后注浆层自动化雷达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9083647A (zh) 一种盾构机平移过站施工方法
CN205157773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高度和角度的隧道衬砌检测支架
US20210071781A1 (en) Automated pipeline construc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20020020559A1 (en) Auger drill directional control system
CN205363253U (zh) 大口径管道铺设自动焊接机器人
CN109403984B (zh) 长距离曲线顶管自动导向系统
CN208441842U (zh) 一种盾构机始发用反力支撑系统
CN106814346A (zh) 可自动调节高度和角度的隧道衬砌检测支架及检测方法
EP0115942B1 (en) Tunnel boring machine
CN115468545A (zh) 一种盾构施工智能导向测量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5888678A (zh) 一种智能化挖掘顶管机
CN111912396A (zh) 一种井架地锚坑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214836436U (zh) 一种盾构地铁隧道管片修复加固成套设备
CN212747814U (zh) 一种井架地锚坑定位装置
CN214838840U (zh) 小管径顶管施工测量纠编系统
CN110824471B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的地质雷达探测辅助装置及方法
CN114088515A (zh) 一种单目视觉多视角裂纹扩展监测装置
CN109519177A (zh) 用盾构密封套筒完成盾构机接收和转体的施工方法
CN208669206U (zh)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水平定向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