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5829A - 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5829A
CN115355829A CN202210991634.2A CN202210991634A CN115355829A CN 115355829 A CN115355829 A CN 115355829A CN 202210991634 A CN202210991634 A CN 202210991634A CN 115355829 A CN115355829 A CN 115355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aser
assembly
movable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16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55829B (zh
Inventor
熊琛
郑景锋
解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9916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5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5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5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55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5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所述隔震支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隔震支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位移测量装置包括:伸缩组件、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伸缩组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活动连接,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朝向第二支撑板设置,激光发射组件与伸缩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激光接收组件设于第二支撑板上,并与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激光接收组件与激光发射组件和伸缩组件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激光接收组件可实时接收照射在激光接收组件上的激光位置变化,从而判断隔震支座的位移情况,实现实时隔震支座位移动态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隔震技术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大型结构项目选择隔震方案。隔震支座是指结构为达到隔震要求而设置的支承装置,通过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实现上部结构与基础结构水平向软连接,大幅降低施加在上部结构上的水平地震作用。隔震支座通常具有较大的竖向刚度,但水平刚度较小,因此隔震支座主要发生水平相对运动。实时测量隔震支座在地震中的相对位移对评估隔震支座的使用状态与工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隔震支座的平面位移测量主要包括:(1)位移计测量法,该方法需要在隔震支座的两个方向分别布置顶杆位移计或激光位移计,布置难度较大,成本较高;(2)机器视觉测量法,该方法需要在隔震支座的两个方向布置摄像机,同样布置难度较大,并且图像数据分析计算量较大、功耗较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隔震支座位移测装置布置复杂,难以长期实时监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所述隔震支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隔震支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包括:
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
激光发射组件,所述激光发射组件与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
激光接收组件,所述激光接收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并与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激光接收组件与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和伸缩组件处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中,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包括:
发射器壳体,所述发射器壳体连接在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上;
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设于所述发射器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朝向所述激光接收组件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中,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内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中,所述激光接收组件还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所述透镜组的一端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透镜组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中,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一活动铰链,所述第一活动铰链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活动铰链的活动端与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活动铰链,所述第二活动铰链的活动端与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铰链的固定端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中,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套杆,所述套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相连接;
刻度杆,所述刻度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刻度杆的另一端活动设于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内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中,所述透镜组包括:
透镜壳体,所述透镜壳体设于安装座的内部,所述透镜壳体的一端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所述透镜壳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设于所述透镜壳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透镜的平面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所述第一透镜的凸面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设于所述透镜壳体的中部,且所述第二透镜的凸面朝向所述第一透镜的凸面设置,所述第二透镜的平面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
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设于所述透镜壳体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三透镜的平面朝向所述第二透镜的平面设置,所述第三透镜的凸面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为球铰。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焦点与所述第二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的中心位于同一点,所述第二透镜的焦点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点位于同一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方法,其中,包括:
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依次经过透镜组中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后入射至激光接收器上,通过激光接收器得到激光点位置量;
测量第二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的中心至第一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并获取第三透镜的焦距;
将第二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的中心至第一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和激光点位置偏移量相乘后除以第三透镜的焦距,以得到隔震支座水平面内两方向的相对位移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被测隔震支座上安装激光接收组件,用于接收激光点位移信息,在隔震支座中间部位安装一个随着伸缩组件转动的激光发射组件,激光照射在激光接收组件上,而激光发射组件与激光接收组件的位置相对固定。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可通过激光接收组件实时接收激光的位置变化,从而判断隔震支座的位移情况,实现实时隔震支座位移动态测量。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结构简单,精度高,成本低,适合于长期实时监测,测量数据可通过有线或无线上传至云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第一种实施结构未偏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第一种实施结构偏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第一种实时状态的光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第二种实施结构未偏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第二种实施结构偏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第二种实时状态的光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较佳实施例流程图。
附图标记:10、隔震支座;100、第一支撑板;200、第二支撑板;300、伸缩组件;400、激光发射组件;500、激光接收组件;410、发射器壳体;420、激光发射器;510、安装座;520、激光接收器;530、透镜组;600、第一活动铰链;700、第二活动铰链;310、套杆;320、刻度杆;531、透镜壳体;532、第一透镜;533、第二透镜;534、第三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目前,针对建筑位移变形的位移测量方法主要包括:
(1)位移计测量法,该方法需要在隔震支座的两个方向分别布置顶杆位移计或激光位移计,布置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2)机器视觉测量法,该方法需要在隔震支座的两个方向布置摄像机,同样布置难度较大,并且图像数据分析计算量较大、功耗较高。
基于此,本申请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用于与隔震支座相连接,并测量隔震支座的位移情况。所述隔震支座10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100、所述隔震支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200。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本发明所公开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具体包括:伸缩组件300、激光发射组件400和激光接收组件50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100和第二支撑板200为上下对称设置,分别与隔震支座垂直连接,起到连接隔震支座10的作用,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00和第二支撑板200均为法兰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板100与隔震支座1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00与隔震支座1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伸缩组件3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00活动连接,所述伸缩组件300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200设置,整个伸缩组件300和隔震支座10呈平行设置,所述激光发射组件400与所述伸缩组件300的另一端相连接(激光发射组件400可嵌入伸缩组件300的另一端中),所述激光接收组件500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00上,并与所述伸缩组件30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激光接收组件500与所述激光发射组件400和伸缩组件300处于同一直线上;其中,激光发射组件400用于发射激光,激光接收组件500用于接收激光点的位置,并将位置数据传递给外界。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实际测量中,初始安装时伸缩组件300、激光发射组件400和激光接收组件500同处于一条直线上,激光接收组件500用于与外界的控制装置(如电脑或者数据无线传输单元)相连接,便于实时将激光接收组件500所接收到的激光点位置的数据传输至控制装置。当隔震支座10在温度,地震,外部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平面运动时,会带动第一支撑板100同时移动,而与第一支撑板100活动连接的伸缩组件300也跟随转动,相应的与伸缩组件300连接的激光发射组件400也一起转动,此时激光发射组件400发射的激光已不在原始的激光点位置(图中箭头所指为激光路径),通过外界的控制装置将激光前后的位置对比即可判断出激光是否存在偏移以及偏移量,则可以判断出此时隔震支座10顶部与底部之间在水平面内的两方向相对位移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激光接收组件500可实时接收激光的位置变化,从而判断隔震支座10顶部与底部之间在水平面内的两方向相对位移情况,实现实时位移动态测量。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旨在实现对隔震支座10顶部与底部之间在水平面内的两方向相对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对于隔震支座10的位移量的异常量判断不做限定,也就是说位移量多大为异常要根据实际使用中隔震支座10的直径,隔震支座10的类型来判断。
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5,所述激光发射组件400包括:发射器壳体410和激光发射器420;所述发射器壳体410连接在所述伸缩组件300的另一端上,所述激光发射器420设于所述发射器壳体410的内部,且所述激光发射器420的发射端朝向所述激光接收组件500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壳体410与所述伸缩组件300的另一端的固定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420设置在发射器壳体410内。在初始安装时,所述发射器壳体410、激光发射器420与、所述激光接收组件500和伸缩组件300均处于同一直线上。
作为更进一步地方案,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激光接收组件500包括:安装座510和激光接收器520;其中,所述安装座510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200上,所述安装座510距离所述第二支撑板200的外边沿1cm-3cm,这样的设置可便于整个激光接收组件500的安装,不会影响隔震支座10的正常使用,所述激光接收器520设于所述安装座510的内部,且所述安装座510的内部还设有用于承载所述激光接收器520的支座。
作为更进一步地方案,请继续参阅图5,所述激光接收组件500还包括透镜组530:所述透镜组530与所述激光发射器420相对设置,所述透镜组530设于所述安装座510的内部,且所述透镜组530的一端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420,所述透镜组530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520,整个透镜组530位于激光发射器420和激光接收器520之间,透镜组530、激光发射器420和激光接收器520位于同一直线上。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透镜组530位于激光发射器420和激光接收器520之间,可以将激光发射器420所发射的激光通过透镜组530垂直照射在激光接收器520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将激光折射,也就不需要使用较大面积激光接收器520来接收激光,可以减少激光接收器520的成本。
作为更进一步地方案,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5,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活动铰链600和第二活动铰链700;其中,所述第一活动铰链600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0上,所述第一活动铰链600的活动端与所述伸缩组件30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与所述伸缩组件30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安装座510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板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铰链700的固定端相连接。
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活动铰链600,在隔震支座10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平面运动时,第一支撑板100跟随隔震支座10移动,同时第一支撑板100还通过第一活动铰链600带动伸缩组件300的一端转动。而通过设置第二活动铰链700,在伸缩组件300的一端转动时,伸缩组件300的另一端可绕着安装座510转动,保证激光发射器420的激光可照射至透镜组530中。
作为更进一步地方案,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5,所述伸缩组件300包括:套杆310和刻度杆320;所述套杆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刻度杆3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铰链600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刻度杆320的另一端活动设于所述套杆310的另一端内部。其中,所述套杆310的另一端为中空状,所述刻度杆320为圆杆。所述刻度杆320上设有刻度,其刻度仅用于在初始安装伸缩组件300时,读取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的中心至第一活动铰链600的活动端的中心的最短直线距离,以便于后续对隔震支座10位移量的计算。
作为更进一步地方案,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所述透镜组530包括:透镜壳体531、第一透镜532、第二透镜533和第三透镜534;其中,第一透镜532、第二透镜533和第三透镜534同轴设置,三个透镜的光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透镜壳体531设于安装座510的内部,所述透镜壳体531的一端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420设置,所述透镜壳体531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520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透镜532设于所述透镜壳体531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透镜532的平面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420设置,所述第一透镜532的凸面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520设置;所述第二透镜533设于所述透镜壳体531的中部,且所述第二透镜533的凸面朝向所述第一透镜532的凸面设置,所述第二透镜533的平面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520设置;所述第三透镜534设于所述透镜壳体531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三透镜534的平面朝向所述第二透镜533的平面设置,所述第三透镜534的凸面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520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6,激光发射器420发射的激光依次经过第一透镜532、第二透镜533和第三透镜534,到达激光接收器520中,基于凸透镜的性质,经过焦点的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BC点所在直线是主光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532的焦点与所述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的中心位于同一点,所述第二透镜533的焦点与所述第三透镜534的焦点位于同一点。
下面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对本发明提供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原理做进一步描述:
第一方面,当激光接受组件中不包括透镜组时,请参阅图3,需要计算所述隔震支座10位移量时可根据以下公式得出:
D=L1*d/L2
其中,其中,A点为第一活动铰链600位移后的位置;
B点为第一活动铰链600的初始位置;
C点为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的中心
D为隔震支座10的位移量;
d为激光点位置偏移量;
L1为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的中心至第一活动铰链600的活动端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在初始安装伸缩组件300时,读取刻度杆320上的刻度获取;
L2为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的中心至激光接收器的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第二方面,当激光接受组件中包括透镜组时,请继续参阅图6,当需要计算所述隔震支座10位移量时可根据以下公式得出:
∠ACB=∠GEF=α,∠ABC=∠EGF=90°;
ΔABC∽∠EGF;
Figure BDA0003804199950000111
其中,A点为第一活动铰链600位移后的位置,B点为第一活动铰链600的初始位置;
C点为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的中心和第一透镜532的焦点;
D为隔震支座10的位移量;
E点为第二透镜533第三透镜534的焦点;
F点为折射后的激光与第三透镜534的交点;
G点为光轴与第三透镜534的交点;
d为激光点位置偏移量;
L1为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的中心至第一活动铰链600的活动端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在初始安装伸缩组件300时,读取刻度杆320上的刻度获取;
f1分别为第一透镜532和第二透镜533的焦距;
f2为第三透镜534的焦距;
L2为第一透镜532的平面到第二透镜533的平面的直线距离,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3-10mm;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532和第二透镜533的焦距为其本身决定,选用不同的透镜其对应的焦距也不相同,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实现实时隔震支座10位移动态测量,还可计算出隔震支座10具体的位移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激光接收器520为激光点位置传感器,或者PSD二维位置传感器。现有的激光光电位置测量技术多数使用CMOS传感器,本发明采用的PSD二维位置传感器测量精度更高,更稳定。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外界的控制装置经过数据处理即可得到激光点位置偏移量d的值。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动铰链600和第二活动铰链700为球铰,所述第一透镜532、第二透镜533和第三透镜534均为凸透镜。
请参阅图7,基于上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隔震支座10的位移测量方法,其中,包括:
S100、激光发射器420发射的激光依次经过透镜组530中的第一透镜532、第二透镜533和第三透镜534后入射至激光接收器520上,通过激光接收器520得到激光点位置量;
S200、测量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的中心至第一活动铰链600的活动端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并获取第三透镜534的焦距;
S300、将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的中心至第一活动铰链600的活动端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和激光点位置偏移量相乘后除以第三透镜534的焦距,以得到隔震支座10水平面内的两方向相对位移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激光接收器520可以得到激光点位置量,进而通过与激光接收器初始的位置量进行对比即可得到激光点位置偏移量d,获取第二活动铰链700的活动端的中心至第一活动铰链600的活动端的中心的最短距离L1,同时获取第三透镜534的焦距f2。将L1和d相乘后除以f2即可得出隔震支座10的位移量D的值。
应理解,由于上述已对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做详细描述,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其中,所述隔震支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隔震支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包括:伸缩组件、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与隔震支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隔震支座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所述激光发射组件与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激光接收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并与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激光接收组件与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和伸缩组件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发明通过在被测隔震支座上安装激光接收组件,用于接收激光点位移信息,在隔震支座中间部位安装一个随着伸缩组件转动的激光发射组件,激光照射在激光接收组件上,而激光发射组件与激光接收组件的位置相对固定。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可通过激光接收组件实时接收激光的位置变化,从而判断隔震支座的位移情况,实现实时隔震支座位移动态测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所指出。

Claims (10)

1.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所述隔震支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隔震支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包括:
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
激光发射组件,所述激光发射组件与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
激光接收组件,所述激光接收组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并与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激光接收组件与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和伸缩组件处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包括:
发射器壳体,所述发射器壳体连接在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上;
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设于所述发射器壳体的内部,且所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朝向所述激光接收组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接收组件还包括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所述透镜组的一端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透镜组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一活动铰链,所述第一活动铰链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活动铰链的活动端与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活动铰链,所述第二活动铰链的活动端与所述伸缩组件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铰链的固定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套杆,所述套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相连接;
刻度杆,所述刻度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刻度杆的另一端活动设于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包括:
透镜壳体,所述透镜壳体设于安装座的内部,所述透镜壳体的一端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所述透镜壳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设于所述透镜壳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透镜的平面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所述第一透镜的凸面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设于所述透镜壳体的中部,且所述第二透镜的凸面朝向所述第一透镜的凸面设置,所述第二透镜的平面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
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设于所述透镜壳体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三透镜的平面朝向所述第二透镜的平面设置,所述第三透镜的凸面朝向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铰链和第二活动铰链为球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点与所述第二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的中心位于同一点,所述第二透镜的焦点与所述第三透镜的焦点位于同一点。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的位移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依次经过透镜组中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后入射至激光接收器上,通过激光接收器得到激光点位置量;
测量第二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的中心至第一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并获取第三透镜的焦距;
将第二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的中心至第一活动铰链的活动端的中心的最短距离和激光点位置偏移量相乘后除以第三透镜的焦距,以得到隔震支座水平面内两方向的相对位移量。
CN202210991634.2A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 Active CN115355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1634.2A CN115355829B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1634.2A CN115355829B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5829A true CN115355829A (zh) 2022-11-18
CN115355829B CN115355829B (zh) 2023-04-28

Family

ID=84003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1634.2A Active CN115355829B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58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3364A (zh) * 2023-08-28 2023-12-12 深圳大学 隔震支座的三向位移及转角监测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52585U (zh) * 2010-11-19 2011-06-01 上海同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监测桥梁结构相对位移的激光装置
CN208567796U (zh) * 2018-06-05 2019-03-01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激光位移传感器检验校准装置
CN209197687U (zh) * 2018-11-13 2019-08-02 襄阳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一种伸缩式激光套管尺
CN111364623A (zh) * 2020-04-13 2020-07-03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隔震支座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2159013U (zh) * 2020-03-16 2020-12-15 株洲中铁中南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桥梁支座反力与变形测试装置
CN212781212U (zh) * 2020-06-11 2021-03-23 昆明荣者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光楔光轴校正激光测距系统
CN113588604A (zh) * 2021-07-27 2021-11-02 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 半导体激光透射系统
CN215572727U (zh) * 2021-09-18 2022-01-18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浮置板钢轨位移测量装置
CN114199190A (zh) * 2021-12-30 2022-03-18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位移自动化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52585U (zh) * 2010-11-19 2011-06-01 上海同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监测桥梁结构相对位移的激光装置
CN208567796U (zh) * 2018-06-05 2019-03-01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激光位移传感器检验校准装置
CN209197687U (zh) * 2018-11-13 2019-08-02 襄阳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一种伸缩式激光套管尺
CN212159013U (zh) * 2020-03-16 2020-12-15 株洲中铁中南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桥梁支座反力与变形测试装置
CN111364623A (zh) * 2020-04-13 2020-07-03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隔震支座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2781212U (zh) * 2020-06-11 2021-03-23 昆明荣者光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光楔光轴校正激光测距系统
CN113588604A (zh) * 2021-07-27 2021-11-02 中国气象局上海物资管理处 半导体激光透射系统
CN215572727U (zh) * 2021-09-18 2022-01-18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浮置板钢轨位移测量装置
CN114199190A (zh) * 2021-12-30 2022-03-18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位移自动化监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13364A (zh) * 2023-08-28 2023-12-12 深圳大学 隔震支座的三向位移及转角监测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5829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3610B (zh) 工程变形自动监测系统
CN100410642C (zh) 光学系统光轴与其安装基面垂直度的检测方法
CN107121095B (zh) 一种精确测量超大曲率半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56137B (zh)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
CN201364143Y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桥梁动位移测量装置
CN1904544B (zh) 追踪式激光干涉仪
CN101726288B (zh) 快速精确自动安平的水平仪
CN112857212B (zh) 一种大型结构多点位移和转动响应同步监测系统及其数据分析方法
CN204439032U (zh) 一种非接触式自动测量桥梁挠度装置
CN211147642U (zh) 激光沉降监测装置和激光沉降监测系统
CN103499355B (zh) 一种激光投线仪校准系统
CN115355829A (zh) 一种隔震支座的位移测量装置及其位移测量方法
CN105698749A (zh) 一种激光测距传感器
CN110132160B (zh) 一种采用光纤光源的桥梁挠度测量方法
CN109883328B (zh) 管道内壁测量系统
WO2010139206A1 (zh) 空间数字化大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0395515C (zh) 张力线视频挠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US5847820A (en) Laser apparatus for sensing rotational orientation and levelness
CN108593009B (zh) 一种变形缝或裂缝的三向位移与新生裂缝识别的测量装置
CN102679875A (zh) 主动靶及采用该主动靶对束靶耦合传感器在线标定方法
CN112697074B (zh) 动态待测物角度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107941473A (zh) 一种具有条纹对比度自动调节功能的长焦距测量装置
CN116202425B (zh) 一种激光测距装置
CN202994404U (zh) 一种挠度自动测量装置
CN112113550B (zh) 一种智能磁浮动力多态测量棱镜及其应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