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4951A -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4951A
CN115354951A CN202210414184.0A CN202210414184A CN115354951A CN 115354951 A CN115354951 A CN 115354951A CN 202210414184 A CN202210414184 A CN 202210414184A CN 115354951 A CN115354951 A CN 115354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utput end
information
door body
centra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41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敦胜
洪敦亮
洪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mu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mu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mu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mu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41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49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4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4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5/0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E06B5/1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 for other protective purposes
    • E06B5/11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 for other protective purposes against burglar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28Other arrangements on doors or windows, e.g. door-plates, windows adapted to carry plants, hooks for window clean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防护外板,所述防护外板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数据处理机构、威胁报警机构和能量补充机构,所述数据处理机构包括通电主板,所述通电主板的外表壁设置在防护外板的内部,所述通电主板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六个触点底座,设置数据处理机构,可利用门体中装配的多个元件,实现对外来人员面部信息的采集,同时再将外来人员信息进一步区分,并与储存元件中收集的重点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当门体中的处理元件分析出符合报警标准后,通过门体与网络传输的方式,快速将信息传输到附近报警系统中。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防盗门是配有防盗锁,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抵抗一定条件下非正常开启,具有一定安全防护性能并符合相应防盗安全级别的门,防盗门的全称为“防盗安全门”。它兼备防盗和安全的性能。按照《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合格的防盗门在15分钟内利用凿子、螺丝刀、撬棍等普通手工具和手电钻等便携式电动工具无法撬开或在门扇上开启一个615平方厘米的开口,或在锁定点150平方毫米的半圆内打开一个38平方毫米的开口。并且防盗门上使用的锁具必须是经过部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带有防钻功能的防盗门专用锁。防盗门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但只有达到标准检测合格,领取安全防范产品准产证的门才能称为防盗门。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CN 110700730 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全自动防盗门,防盗门包括防盗门主体,防盗门主体上设有小窗口门,防盗门主体上设有小窗控制件,防盗门主体内设有防盗锁具,本发明防盗门通过电子眼中识别的人脸存在于识别系统内,则电机工作,将第二锁件、第三锁件、第四锁件和第五锁件与门框脱离,通过钥匙开启锁具,对防盗门进行开启。
但现有存在以下不足:
防盗门相比普通门具备更好的防护效果,随着科技水平的增加,现有设备逐渐与智能化产品相结合,使其具备人脸识别和智能开锁的能力,但上述专利由于设备内部结构单一,无法将所在区域内的可疑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储存,且不能在获取到重点人员信息后快速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到附近的接收系统中。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防护外板中安装的数据处理机构,可对现阶段活动在本区域内的可疑人员人脸图像进行储存,当重点人员到达防护外板面前后,由微距摄像头对重点人员的面部信息进行拍摄,再由分析元件快速调取储存元件中储备的人物信息对传入的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判断出是否是区域内公布的可疑人员,最终通过区域网络将信息传输到附近系统的IP地址中,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防护外板,所述防护外板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数据处理机构、威胁报警机构和能量补充机构;
所述数据处理机构包括通电主板,所述通电主板的外表壁设置在防护外板的内部,所述通电主板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六个触点底座,六个所述触点底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信息接收模块、中控模块、储存模块A、网络传输模块、命令发布模块和储存模块B,所述防护外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集线箱A,所述集线箱A的正表面分别设置有微距摄像头和一组补光灯,所述门体的内部设置有猫眼,所述集线箱A的接线端和防护外板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导线A,且导线A的输入端和防护外板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线B,且导线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中控模块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中控模块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导线C,且导线C的输入端和储存模块A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中控模块输出端连接有导线D,且导线D的输出端和网络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网络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线E,且导线E的输出端和中控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线F,且导线F的输出端和命令发布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命令发布模块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线G,且导线G的输出端和防护外板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导线H,且导线H的输出端和储存模块B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威胁报警机构包括锁芯,所述锁芯的外表壁嵌设在门体的内壁,所述门体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的接线端和门体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所述锁芯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一组锁芯和滑道B,且一组锁芯的数目大于滑道B,一组所述锁芯其中每个的内表壁均固定安装有气动杆A,每个所述气动杆A的输出端均固定套设有锁杆A,一组所述滑道B的内表壁均固定安装有气动杆B,每个所述气动杆B的输出端均固定套设有锁杆B,一组所述气动杆A的型号要大于气动杆B,所述防护外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集线箱B所述防护外板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扬声器和一组提示灯,所述集线箱B的外表壁开设有一组发声槽,所述集线箱B的接线端和防护外板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能量补充机构包括输电接头,所述输电接头设置在门体的外壁一侧,所述门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输电接头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电线A,所述输电线A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蓄电池的输入端,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组输电线B,一组所述输电线B的输出端均与防护外板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体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四组金属架,每组所述金属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活动插设有活动杆,所述防护外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正表面分别设置有指纹识别窗口、显示屏和一组数字键,所述防护外板的正表面通过一组螺丝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外表壁焊接有拉手。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家庭成员信息导入进储存模块A中,并设置为不制约指令,再将现阶段所处区域内公布的重点人员图像再次导入进储存模块A中,并设置成危险指令,对设备进行通电后,网络传输模块中产生的射频信号会与家庭网络连接,使储存模块A处于网络连接的状态。
步骤二:当可疑人员靠近防护外板后,先由微距摄像头对人脸图像进行拍摄,此时信息接收模块快速对传入到门体中的信息进行收录,再传输进中控模块中进行分析,此过程中中控模块会调取储存模块A中储存的信息与传入的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并判断是否为危险指令,当分析后的信息不符合通过条件时,利用网络传输模块传输的网络信号,快速查找出附近安全系统的IP地址,并将图像信息及家庭住址传输到系统中,
步骤三:当设备在使用时,外来人员强行撬动门体时,产生的振动效果快速被振动传感器获取,并将信号从信息接收模块处快速导入进中控模块中,获取信息后中控模块会直接向命令发布模块中输送报警命令,最终由命令发布模块将指令信息快速导入进提示灯和扬声器中,执行中控模块中传输的指令。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本设备通过两种供电方式进行做工,当外接电源插入到输电接头中后,在为门体内部多个元件供电的同时,也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当本区域内发生断电后,蓄电池中储备的电量会通过输电线B的输送,持续对设备进行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数据处理机构,可利用门体中装配的多个元件,实现对外来人员面部信息的采集,同时再将外来人员信息进一步区分,并与储存元件中收集的重点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当门体中的处理元件分析出符合报警标准后,通过门体与网络传输的方式,快速将信息传输到附近报警系统中,使得设备具备限制机构控制重点人员员的能力。
2、本发明通过设置能量补充机构,使得设备具备两种供电方式,一种可直接使用外接电源完成对设备内部元件的供电,当设备所在区域内发生停电后,此时蓄电池中储备的电量可在一段时间内对设备进行供电,有效提高设备持续做工的能力。
3、本发明通过设置威胁报警机构,当外来人员强行撬动门体时,会在门体的门缝处产生较强的振动,此时振动传感器和获取信号,并将信号由信息接收模块之间传输进中控模块,再通过中控模块直接对提示灯和扬声器进行控制,利用声音和灯光发散的方式对周边人员及社区保安进行提醒,进一步提高门体的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中主视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中侧视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中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中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中扬声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立体图。
图中:1、防护外板;2、门体;3、数据处理机构;301、通电主板;302、触点底座;303、信息接收模块;304、中控模块;305、储存模块A;306、网络传输模块;307、命令发布模块;308、储存模块B;309、集线箱A;310、微距摄像头;311、补光灯;312、猫眼;4、威胁报警机构;401、锁芯;402、振动传感器;403、滑道A;404、气动杆A;405、锁杆A;406、滑道B;407、气动杆B;408、锁杆B;409、集线箱B;410、提示灯;411、扬声器;412、发声槽;5、能量补充机构;501、输电接头;502、蓄电池;503、输电线A;504、输电线B;6、金属架;7、活动杆;8、控制器;9、指纹识别窗口;10、数字键;11、显示屏;12、加强板;13、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防护外板1,防护外板1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数据处理机构3、威胁报警机构4和能量补充机构5。
根据图3所示,数据处理机构3包括通电主板301,通电主板301的外表壁设置在防护外板1的内部,通电主板301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六个触点底座302,六个触点底座30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信息接收模块303、中控模块304、储存模块A305、网络传输模块306、命令发布模块307和储存模块B308,防护外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集线箱A309,集线箱A309的正表面分别设置有微距摄像头310和一组补光灯311,门体2的内部设置有猫眼312,集线箱A309的接线端和防护外板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门体2中信息接收模块303、中控模块304、储存模块A305、网络传输模块306、命令发布模块307和储存模块B308分别具备对信号进行接收、储存、处理分析、网络信号连接和命令发布的能力。
根据图3所示,信息接收模块30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导线A,且导线A的输入端和防护外板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信息接收模块3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线B,且导线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中控模块304的输入端,通过设置导线A,可将收集至信息接收模块303中的信息,快速传输进中控模块304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图3所示,中控模块304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导线C,且导线C的输入端和储存模块A305的输出端相连接,中控模块304输出端连接有导线D,且导线D的输出端和网络传输模块306的输入端相连接,通过设置导线C,当中控模块304中有信息输入后,利用导线C将储存模块A305中储存的信息快速传输到中控模块304中进行信息的比对。
根据图3所示,网络传输模块306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线E,且导线E的输出端和中控模块304的输入端相连连接,中控模块3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线F,且导线F的输出端和命令发布模块307的输入端相连接,通过设置导线F,当中控模块304中获取到撬门信号后,其内指定的启动命令由导线F先传输到命令发布模块307中,最终由命令发布模块307分步传输进提示灯410和扬声器411中。
根据图3所示,命令发布模块3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线G,且导线G的输出端和防护外板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中控模块3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导线H,且导线H的输出端和储存模块B308的输入端相连接,通过设置导线H,当中控模块304中分析后的信息可通过导线H的传输进入到储存模块B308中进行储备,以供业主后期对信息的查看。
根据图4和图6所示,威胁报警机构4包括锁芯401,锁芯401的外表壁嵌设在门体2的内壁,门体2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402,振动传感器402的接线端和门体2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锁芯40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一组锁芯401和滑道B406,且一组锁芯401的数目大于滑道B406,一组锁芯401其中每个的内表壁均固定安装有气动杆A404,每个气动杆A404的输出端均固定套设有锁杆A405,一组滑道B406的内表壁均固定安装有气动杆B407,每个气动杆B407的输出端均固定套设有锁杆B408,一组气动杆A404的型号要大于气动杆B407,防护外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集线箱B409防护外板1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扬声器411和一组提示灯410,集线箱B409的外表壁开设有一组发声槽412,集线箱B409的接线端和防护外板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因锁芯401中的一组锁杆A405和滑道B406的伸缩长度受到气动杆A404和气动杆B407的影响,使得锁门的等级可进行区分。
根据图3和图7所示,能量补充机构5包括输电接头501,输电接头501设置在门体2的外壁一侧,门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502,输电接头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电线A503,输电线A5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蓄电池502的输入端,蓄电池5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组输电线B504,一组输电线B504的输出端均与防护外板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通过设置输电接头501,当区域内发生停电后,输电接头501和对门体2中的多个部件进行持续供电,有效增加设备持续做工的能力。
根据图1所示,门体2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四组金属架6,每组金属架6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活动插设有活动杆7,防护外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8,控制器8的正表面分别设置有指纹识别窗口9、显示屏11和一组数字键10,防护外板1的正表面通过一组螺丝固定安装有加强板12,加强板12的外表壁焊接有拉手13,通过设置9和10,使得设备具备多种开锁的方式。
其整个机构所达到的效果为:首先通过门体2上的金属架6和活动杆7将设备安装到门框中,再把家庭成员信息导入进储存模块A305中,并设置为不制约指令,再将现阶段所处区域内公布的重点人员图像再次导入进储存模块A305中,并设置成危险指令,对设备进行通电后,网络传输模块306中产生的射频信号会与家庭网络连接,使储存模块A305处于网络连接的状态,当可疑人员靠近防护外板1后,先由微距摄像头310对人脸图像进行拍摄,此时信息接收模块303快速对传入到门体2中的信息进行收录,再传输进中控模块304中进行分析,此过程中中控模块304会调取储存模块A305中储存的信息与传入的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并判断是否为危险指令,当分析后的信息不符合通过条件时,利用网络传输模块306传输的网络信号,快速查找出附近安全系统的IP地址,并将图像信息及家庭住址传输到系统中,当设备在使用时,外来人员强行撬动门体2时,产生的振动效果快速被振动传感器402获取,并将信号从信息接收模块303处快速导入进中控模块304中,获取信息后中控模块304会直接向命令发布模块307中输送报警命令,最终由命令发布模块307将指令信息快速导入进提示灯410和扬声器411中,执行中控模块304中传输的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家庭成员信息导入进储存模块A305中,并设置为不制约指令,再将现阶段所处区域内公布的重点人员图像再次导入进储存模块A305中,并设置成危险指令,对设备进行通电后,网络传输模块306中产生的射频信号会与家庭网络连接,使储存模块A305处于网络连接的状态。
步骤二:当可疑人员靠近防护外板1后,先由微距摄像头310对人脸图像进行拍摄,此时信息接收模块303快速对传入到门体2中的信息进行收录,再传输进中控模块304中进行分析,此过程中中控模块304会调取储存模块A305中储存的信息与传入的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并判断是否为危险指令,当分析后的信息不符合通过条件时,利用网络传输模块306传输的网络信号,快速查找出附近安全系统的IP地址,并将图像信息及家庭住址传输到系统中,
步骤三:当设备在使用时,外来人员强行撬动门体2时,产生的振动效果快速被振动传感器402获取,并将信号从信息接收模块303处快速导入进中控模块304中,获取信息后中控模块304会直接向命令发布模块307中输送报警命令,最终由命令发布模块307将指令信息快速导入进提示灯410和扬声器411中,执行中控模块304中传输的指令。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的使用方法大致和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大致相同,其中与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中主要区别特征有:本设备通过两种供电方式进行做工,当外接电源插入到输电接头501中后,在为门体2内部多个元件供电的同时,也对蓄电池502进行充电,当本区域内发生断电后,蓄电池502中储备的电量会通过输电线B504的输送,持续对设备进行供电。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外板(1),所述防护外板(1)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数据处理机构(3)、威胁报警机构(4)和能量补充机构(5);
所述数据处理机构(3)包括通电主板(301),所述通电主板(301)的外表壁设置在防护外板(1)的内部,所述通电主板(301)的外表壁固定安装有六个触点底座(302),六个所述触点底座(30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信息接收模块(303)、中控模块(304)、储存模块A(305)、网络传输模块(306)、命令发布模块(307)和储存模块B(308),所述防护外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集线箱A(309),所述集线箱A(309)的正表面分别设置有微距摄像头(310)和一组补光灯(311),所述门体(2)的内部设置有猫眼(312),所述集线箱A(309)的接线端和防护外板(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模块(30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导线A,且导线A的输入端和防护外板(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所述信息接收模块(3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线B,且导线B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中控模块(304)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304)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导线C,且导线C的输入端和储存模块A(30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中控模块(304)输出端连接有导线D,且导线D的输出端和网络传输模块(306)的输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传输模块(306)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线E,且导线E的输出端和中控模块(304)的输入端相连连接,所述中控模块(3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线F,且导线F的输出端和命令发布模块(307)的输入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发布模块(3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线G,且导线G的输出端和防护外板(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所述中控模块(3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导线H,且导线H的输出端和储存模块B(308)的输入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威胁报警机构(4)包括锁芯(401),所述锁芯(401)的外表壁嵌设在门体(2)的内壁,所述门体(2)的外壁一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402),所述振动传感器(402)的接线端和门体(2)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所述锁芯(40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一组锁芯(401)和滑道B(406),且一组锁芯(401)的数目大于滑道B(406),一组所述锁芯(401)其中每个的内表壁均固定安装有气动杆A(404),每个所述气动杆A(404)的输出端均固定套设有锁杆A(405),一组所述滑道B(406)的内表壁均固定安装有气动杆B(407),每个所述气动杆B(407)的输出端均固定套设有锁杆B(408),一组所述气动杆A(404)的型号要大于气动杆B(407),所述防护外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集线箱B(409)所述防护外板(1)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扬声器(411)和一组提示灯(410),所述集线箱B(409)的外表壁开设有一组发声槽(412),所述集线箱B(409)的接线端和防护外板(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补充机构(5)包括输电接头(501),所述输电接头(501)设置在门体(2)的外壁一侧,所述门体(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502),所述输电接头(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电线A(503),所述输电线A(5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蓄电池(502)的输入端,所述蓄电池(5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一组输电线B(504),一组所述输电线B(504)的输出端均与防护外板(1)中的内部排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的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四组金属架(6),每组所述金属架(6)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均活动插设有活动杆(7),所述防护外板(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8),所述控制器(8)的正表面分别设置有指纹识别窗口(9)、显示屏(11)和一组数字键(10),所述防护外板(1)的正表面通过一组螺丝固定安装有加强板(12),所述加强板(12)的外表壁焊接有拉手(13)。
9.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家庭成员信息导入进储存模块A(305)中,并设置为不制约指令,再将现阶段所处区域内公布的重点人员图像再次导入进储存模块A(305)中,并设置成危险指令,对设备进行通电后,网络传输模块(306)中产生的射频信号会与家庭网络连接,使储存模块A(305)处于网络连接的状态;
S2:当可疑人员靠近防护外板(1)后,先由微距摄像头(310)对人脸图像进行拍摄,此时信息接收模块(303)快速对传入到门体(2)中的信息进行收录,再传输进中控模块(304)中进行分析,此过程中中控模块(304)会调取储存模块A(305)中储存的信息与传入的图像信息进行比对,并判断是否为危险指令,当分析后的信息不符合通过条件时,利用网络传输模块(306)传输的网络信号,快速查找出附近安全系统的IP地址,并将图像信息及家庭住址传输到系统中;
S3:当设备在使用时,外来人员强行撬动门体(2)时,产生的振动效果快速被振动传感器(402)获取,并将信号从信息接收模块(303)处快速导入进中控模块(304)中,获取信息后中控模块(304)会直接向命令发布模块(307)中输送报警命令,最终由命令发布模块(307)将指令信息快速导入进提示灯(410)和扬声器(411)中,执行中控模块(304)中传输的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本设备通过两种供电方式进行做工,当外接电源插入到输电接头(501)中后,在为门体(2)内部多个元件供电的同时,也对蓄电池(502)进行充电,当本区域内发生断电后,蓄电池(502)中储备的电量会通过输电线B(504)的输送,持续对设备进行供电。
CN202210414184.0A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53549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4184.0A CN115354951A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4184.0A CN115354951A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4951A true CN115354951A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0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4184.0A Pending CN115354951A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495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5373A1 (en) * 2010-01-20 2011-07-21 Cmech (Guangzhou) Industrial Ltd. Smart lock with modified structure
CN105625824A (zh) * 2016-03-07 2016-06-01 苏州硅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防盗锁具
CN106761275A (zh) * 2016-12-21 2017-05-31 安徽翼家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盗门安全防护系统
CN109064600A (zh) * 2018-07-27 2018-12-21 合肥市智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门防盗系统
CN109098548A (zh) * 2018-09-22 2018-12-28 佛山市思戈瑞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的自动关门方法
CN208380294U (zh) * 2018-07-09 2019-01-15 王素霞 一种防暴指纹锁
CN113622751A (zh) * 2021-08-09 2021-11-09 浙江星月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防盗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75373A1 (en) * 2010-01-20 2011-07-21 Cmech (Guangzhou) Industrial Ltd. Smart lock with modified structure
CN105625824A (zh) * 2016-03-07 2016-06-01 苏州硅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防盗锁具
CN106761275A (zh) * 2016-12-21 2017-05-31 安徽翼家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盗门安全防护系统
CN208380294U (zh) * 2018-07-09 2019-01-15 王素霞 一种防暴指纹锁
CN109064600A (zh) * 2018-07-27 2018-12-21 合肥市智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门防盗系统
CN109098548A (zh) * 2018-09-22 2018-12-28 佛山市思戈瑞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锁的自动关门方法
CN113622751A (zh) * 2021-08-09 2021-11-09 浙江星月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防盗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建伟等: "《密码技术对"双网"的安全保护》", 中国铁道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8410A (zh) 一种门锁一体式智能门
CN111540086A (zh)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脸识别门禁
CN115476785A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WO2024037473A1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CN109064600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门防盗系统
CN115556683A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WO2014196767A1 (ko) 보안 도어로크
CN109826542A (zh) 一种基于信息交互技术的家用防盗门
CN206267744U (zh) 电子智能防盗门
CN115354951A (zh)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的防盗门及其使用方法
CN111932810A (zh) 一种智能家居防盗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8661688U (zh)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CN212078956U (zh) 一种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智能锁
CN110148235A (zh) 一种蓝牙智能门锁系统
CN214659421U (zh) 一种远程监管智能锁具
CN212535328U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化变电站的智能把手锁
CN211351351U (zh) 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布线设计监控系统电源
CN211015659U (zh) 一种物联网安防智能门禁系统
CN207663488U (zh) 门禁装置及楼宇门
CN220292075U (zh) 一种防止外力碰撞损坏的住户门口机
CN216142655U (zh) 一种智能家居用安全性高的防盗门
CN2470483Y (zh) 指纹密码锁
CN214997212U (zh) 一种家用防盜门
CN220105824U (zh) 具有防拆卸、报警通信和自毁功能的电子设备监控箱
CN114837528A (zh) 一种自带监控显示的防盗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