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0053A -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0053A
CN115350053A CN202210990469.9A CN202210990469A CN115350053A CN 115350053 A CN115350053 A CN 115350053A CN 202210990469 A CN202210990469 A CN 202210990469A CN 115350053 A CN115350053 A CN 1153500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rotating
fixedly connected
massage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04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
张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09904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00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0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005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74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upper limbs
    • A61H1/0285Hand
    • A61H1/0288Fing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78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8Pneumatic massage with intermittent or alternately inflated bladders or 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61H2007/009Kneading having massage elements rotating on parallel output ax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61H2201/1215Rotary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35Hand or arm, e.g. handle
    • A61H2201/1638Holding mean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座、手指锻炼机构和挤压按摩机构;支撑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电池槽,且电池槽内安装有电池,电池槽,靠近上表面的内壁上卡接有电池盖,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马达。本发明通过手指锻炼机构与挤压按摩机构的配合使用,在马达的持续转动下,手指锻炼机构可以通过四个第一指环持续带动患者的四根手指以不同顺序的方式进行抬起落下的锻炼动作,从而提升患者手部的锻炼效果,随着四个旋转块持续对垫块进行撞击挤压,达到挤压按摩机构内的气囊进行往复压缩气体的效果,从而达到多个套筒对患者掌心进行往复挤压按摩的效果,配合手指锻炼机构达到了对患者手部进行康复锻炼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疾病种类有脊髓、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性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头痛,变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
神经疾病患者在康复护理阶段,可以通过锻炼装置从旁辅助锻炼,可以达到节省医护人员从旁搀扶进行辅助锻炼的效果。根据研究表明,锻炼手指能够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并且还能有效的改善记忆力,也能够预防老年痴呆等疾病,对神经疾病的康复也有很大的辅助效果。
现有的锻炼装置结构简单,难以对神经疾病的患者的手部进行康复锻炼护理,造成神经疾病的患者康复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的锻炼装置结构简单,难以对神经疾病的患者的手部进行康复锻炼护理,造成神经疾病的患者康复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包括支撑座、手指锻炼机构和挤压按摩机构;
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电池槽,且电池槽内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槽,靠近上表面的内壁上卡接有电池盖,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马达,且马达与电池槽内的电池电性连接;
所述手指锻炼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块和两个第二固定块,且两个第一固定块与第一转动轴分别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相对侧限位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相对侧限位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弧形轮廓上套接固定有四个与四根手指位置相对应的旋转块,且四个旋转块的倾斜角度各不同,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弧形轮廓上套接固定有与四个旋转块相对应的四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相对旋转块的一侧固定固定连接有压块,且压块位于旋转块的正下方,所述连接块相背于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手指相适配的第一指环,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一端套接固定有第一限位轮,所述第一转动轴靠近第一限位轮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并套接固定有第二限位轮,所述第一限位轮与第二限位轮的外侧轮廓上套接有传送带;
所述挤压按摩机构安装在支撑座上,用于对患者掌心穴位进行按压式按摩,通过将支撑座佩戴在患者手背上,并将四个手指依次穿过第一指环,达到对装置的初步安装,启动开关,使得电池对马达进行供电,此时马达的输出轴开始转动,并带动第一限位轮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限位轮与第二限位轮的外侧轮廓上套接有传送带,可以达到带动第二限位轮进行同步转动的效果,通过第一转动轴靠近第一限位轮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并套接固定有第二限位轮的设置,使得在第二限位轮开始转动时,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也开始转动,并带动其弧形轮廓上套接的四个旋转块进行转动,通过第二固定块的弧形轮廓上套接固定有四个与四根手指位置相对应的旋转块,且四个旋转块的倾斜角度各不同的设置,达到在第一转动轴开始转动时,四个旋转块会在不同时间向下撞击挤压压块,从而使得压块在第二转动轴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的限位转动关系下,带动连接块进行偏转,此时,压块的高度降低,支撑块的高度提升,从而达到带动患者套接在第一指环内的手指向上抬起的动作,随着旋转块一圈的结束,旋转块的挤压动作也会结束,此时,受到手指和相关结构的重力作用,使得患者手指重新落下,在马达的持续转动下,手指锻炼机构可以通过四个第一指环持续带动患者的四根手指以不同顺序的方式进行抬起落下的锻炼动作,从而提升患者手部的锻炼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按摩机构包括四个气囊,四个所述气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并分别位于四个旋转块的正下方,所述气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气囊内设有相适配的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气囊内壁的顶部和支撑座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座上位于第一弹簧底端中心处贯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支撑座内开设有条形空腔,且通气管的底端与条形空腔相连通,所述条形空腔的一端连通有导气管,所述支撑座的正下方设有按摩块,所述按摩块内分别开设有环形空腔与多个导气槽,所述导气管远离条形空腔的一端贯通连接按摩块,并与导气槽相连通,多个所述导气槽位于环形空腔内,并与环形空腔相连通,所述按摩块内开设有多个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分别位于环形空腔与导气槽的正上方,并与环形空腔和导气槽相连通,所述限位槽内限位滑动连接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通过四个气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并分别位于四个旋转块的正下方,气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从而达到当四个旋转块依次对垫块进撞击,并向下挤压垫块时,垫块会挤压气囊发生形变,从而气囊内的空气被压缩,并通过通气管进入到条形空腔内,随后通过导气管传导进入到环形空腔内,通过多个导气槽位于环形空腔内,并与环形空腔相连通,使得进入环形空腔内多余的空气会进入到多个导气槽内,最终会通过多个通孔进入到对应的限位槽内,由于圆形块与限位槽为限位滑动连接,之间的密封性良好,进而推动多个圆形块向上运动,并带动套筒对患者掌心进行挤压,在此期间,气囊内的第一弹簧被挤压发生形变,并在旋转块抬起时,推动气囊开始复位,随着四个旋转块持续对垫块进行撞击挤压,达到挤压按摩机构内的气囊进行往复压缩气体的效果,从而达到多个套筒对患者掌心进行往复挤压按摩的效果,配合手指锻炼机构达到了对患者手部进行康复锻炼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内壁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按摩球,所述按摩球的下表面与圆形块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按摩球的下表面与圆形块的上表面,可以达到对按摩球进行限位,同时在气压带动圆形块向上移动时,使得按摩球对掌心进行挤压按摩,此时按摩球受到反作用力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弹力会提升按摩球的挤压按摩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顶端的外壁上销轴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和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的外侧套接有固定套环,且固定套环与转动球限位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手指相适配的第二指环,通过销轴连接在支撑块顶端外壁上的转动块,配合第二指环,可以达到对患者手指前端进行连接的效果,提升佩戴舒适感,并增强手指的全面锻炼效果,在此期间,当患者在控制手指前端进行弯曲时,通过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转动球,转动球限位转动连接在固定套环,达到进行方便固定套环带动第二指环在移动角度内自由转动的效果,提升患者佩戴舒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相背两侧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按摩块固定连接在松紧带相对支撑座的一侧,所述按摩块为弹性材料,所述松紧带靠近导气管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患者大拇指穿过的通槽,通过弹性材料的松紧带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相背两侧,配合松紧带靠近导气管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患者大拇指穿过的通槽,可以达到方便患者佩戴,提升装置的佩戴效果,同时将按摩块固定连接在松紧带相对支撑座的一侧,可以达到在手指锻炼机构对患者手指进行锻炼的同时,对患者的掌心进行挤压按摩,提升装置对患者手部的锻炼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相背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内均卡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相对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保护装置的盖板,通过两个与盖板固定连接的卡块卡接在卡槽内,使得盖板可以稳定的卡接在支撑座的正上方,从而达到对装置的保护效果。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旋转块在第一转动轴上的角度呈现为螺旋式排布,且旋转块远离第一转动轴的一端为光滑弧面,通过四个旋转块在第一转动轴上的角度呈现为螺旋式排布,可以达到在第一转动轴的转动作用,配合四个旋转块的不同角度,可以达到四个旋转块先后依次对四个压块进行撞击挤压,从而带动四根手指进行不同顺序的抬起放下动作,进一步提升装置对手指的锻炼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采用的材质为金属钢,且其上表面涂设有增加光滑度的保护漆,通过将压块采用材质设置为金属钢,配合其上表面涂设有增加光滑度的保护漆,可以提升压块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使得压块可以避免在旋转块的持续撞击下,造成弯折断裂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顶端的孔径小于按摩球的直径,所述套筒与按摩球采用的均为不锈钢材质,通过不锈钢材质的套筒与按摩球,可以达到在对患者掌心进行挤压式按摩时,避免被患者掌心的汗水所腐蚀生锈,进而造成装置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套筒顶端的孔径小于按摩球的直径,可以达到对按摩球的进一步限位,避免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发生按摩球掉落处套筒内的问题,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保护患者手背的保护垫,所述保护垫采用的材质为橡胶,通过橡胶材质的保护垫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下表面,可以达到在患者佩戴在手上时,可以提升患者佩戴时的舒适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手指锻炼机构与挤压按摩机构的配合使用,在马达的持续转动下,手指锻炼机构可以通过四个第一指环持续带动患者的四根手指以不同顺序的方式进行抬起落下的锻炼动作,从而提升患者手部的锻炼效果,随着四个旋转块持续对垫块进行撞击挤压,达到挤压按摩机构内的气囊进行往复压缩气体的效果,从而达到多个套筒对患者掌心进行往复挤压按摩的效果,配合手指锻炼机构达到了对患者手部进行康复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去除支撑块与转动块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去除连接块、支撑块与转动块处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撑座与气囊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按摩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挤压按摩机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区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按摩块剖视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套筒和按摩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套筒和按摩球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转动块和第二指环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连接轴和转动球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盖板、3.卡块、4.卡槽、5.电池槽、6.电池盖、7.马达、8.第一限位轮、9.传送带、10.第二限位轮、11.第一固定块、12.第一转动轴、13.旋转块、14.垫块、15.气囊、16.第一弹簧、17.通气管、18.条形空腔、19.导气管、20.松紧带、21.按摩块、22.第二固定块、23.第二转动轴、24.连接块、25.压块、26.支撑块、27.第一指环、28.转动块、29.第二指环、30.固定套环、31.转动球、32.连接轴、33.套筒、34.按摩球、35.第二弹簧、36.圆形块、37.环形空腔、38.通孔、39.限位槽、40.导气槽、41.保护垫、42.手指锻炼机构、43.挤压按摩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参考图1-图13所示,包括支撑座1、手指锻炼机构42和挤压按摩机构43;
支撑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电池槽5,且电池槽5内安装有电池,电池槽5,靠近上表面的内壁上卡接有电池盖6,支撑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马达7,且马达7与电池槽5内的电池电性连接;
手指锻炼机构42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块11和两个第二固定块22,且两个第一固定块11与第一转动轴12分别对称分布,两个第一固定块11的相对侧限位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2,两个第二固定块22的相对侧限位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3,第二固定块22的弧形轮廓上套接固定有四个与四根手指位置相对应的旋转块13,且四个旋转块13的倾斜角度各不同,第二固定块22的弧形轮廓上套接固定有与四个旋转块13相对应的四个连接块24,连接块24相对旋转块13的一侧固定固定连接有压块25,且压块25位于旋转块13的正下方,连接块24相背于压块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6,支撑块2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手指相适配的第一指环27,马达7的输出轴一端套接固定有第一限位轮8,第一转动轴12靠近第一限位轮8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11,并套接固定有第二限位轮10,第一限位轮8与第二限位轮10的外侧轮廓上套接有传送带9;
挤压按摩机构43安装在支撑座1上,用于对患者掌心穴位进行按压式按摩,通过将支撑座1佩戴在患者手背上,并将四个手指依次穿过第一指环27,达到对装置的初步安装,启动开关,使得电池对马达7进行供电,此时马达7的输出轴开始转动,并带动第一限位轮8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限位轮8与第二限位轮10的外侧轮廓上套接有传送带9,可以达到带动第二限位轮10进行同步转动的效果,通过第一转动轴12靠近第一限位轮8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11,并套接固定有第二限位轮10的设置,使得在第二限位轮10开始转动时,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12也开始转动,并带动其弧形轮廓上套接的四个旋转块13进行转动,通过第二固定块22的弧形轮廓上套接固定有四个与四根手指位置相对应的旋转块13,且四个旋转块13的倾斜角度各不同的设置,达到在第一转动轴12开始转动时,四个旋转块13会在不同时间向下撞击挤压压块25,从而使得压块25在第二转动轴23与第二固定块22之间的限位转动关系下,带动连接块24进行偏转,此时,压块25的高度降低,支撑块26的高度提升,从而达到带动患者套接在第一指环27内的手指向上抬起的动作,随着旋转块13一圈的结束,旋转块13的挤压动作也会结束,此时,受到手指和相关结构的重力作用,使得患者手指重新落下,在马达7的持续转动下,手指锻炼机构42可以通过四个第一指环27持续带动患者的四根手指以不同顺序的方式进行抬起落下的锻炼动作,从而提升患者手部的锻炼效果。
参考图5-图9所示,挤压按摩机构43包括四个气囊15,四个气囊15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上,并分别位于四个旋转块13的正下方,气囊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14,气囊15内设有相适配的第一弹簧16,且第一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气囊15内壁的顶部和支撑座1的上表面,支撑座1上位于第一弹簧16底端中心处贯通连接有通气管17,支撑座1内开设有条形空腔18,且通气管17的底端与条形空腔18相连通,条形空腔18的一端连通有导气管19,支撑座1的正下方设有按摩块21,按摩块21内分别开设有环形空腔37与多个导气槽40,导气管19远离条形空腔18的一端贯通连接按摩块21,并与导气槽40相连通,多个导气槽40位于环形空腔37内,并与环形空腔37相连通,按摩块21内开设有多个限位槽39,且限位槽39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孔38,多个通孔38分别位于环形空腔37与导气槽40的正上方,并与环形空腔37和导气槽40相连通,限位槽39内限位滑动连接有圆形块36,圆形块3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33,通过四个气囊15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上,并分别位于四个旋转块13的正下方,气囊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14,从而达到当四个旋转块13依次对垫块14进撞击,并向下挤压垫块14时,垫块14会挤压气囊15发生形变,从而气囊15内的空气被压缩,并通过通气管17进入到条形空腔18内,随后通过导气管19传导进入到环形空腔37内,通过多个导气槽40位于环形空腔37内,并与环形空腔37相连通,使得进入环形空腔37内多余的空气会进入到多个导气槽40内,最终会通过多个通孔38进入到对应的限位槽39内,由于圆形块36与限位槽39为限位滑动连接,之间的密封性良好,进而推动多个圆形块36向上运动,并带动套筒33对患者掌心进行挤压,在此期间,气囊15内的第一弹簧16被挤压发生形变,并在旋转块13抬起时,推动气囊15开始复位,随着四个旋转块13持续对垫块14进行撞击挤压,达到挤压按摩机构43内的气囊15进行往复压缩气体的效果,从而达到多个套筒33对患者掌心进行往复挤压按摩的效果,配合手指锻炼机构42达到了对患者手部进行康复锻炼效果。
参考图10-图11所示,套筒33的内壁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按摩球34,按摩球34的下表面与圆形块36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5,通过第二弹簧3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按摩球34的下表面与圆形块36的上表面,可以达到对按摩球34进行限位,同时在气压带动圆形块36向上移动时,使得按摩球34对掌心进行挤压按摩,此时按摩球34受到反作用力挤压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的弹力会提升按摩球34的挤压按摩效果。
参考图12-图13所示,支撑块26顶端的外壁上销轴连接有转动块28,转动块28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2,连接轴32和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球31,转动球31的外侧套接有固定套环30,且固定套环30与转动球31限位转动连接,固定套环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手指相适配的第二指环29,通过销轴连接在支撑块26顶端外壁上的转动块28,配合第二指环29,可以达到对患者手指前端进行连接的效果,提升佩戴舒适感,并增强手指的全面锻炼效果,在此期间,当患者在控制手指前端进行弯曲时,通过连接轴32的底端固定连接转动球31,转动球31限位转动连接在固定套环30,达到进行方便固定套环30带动第二指环29在移动角度内自由转动的效果,提升患者佩戴舒适感。
参考图1-图5所示,支撑座1的相背两侧固定连接有松紧带20,按摩块21固定连接在松紧带20相对支撑座1的一侧,按摩块21为弹性材料,松紧带20靠近导气管19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患者大拇指穿过的通槽,通过弹性材料的松紧带20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的相背两侧,配合松紧带20靠近导气管19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患者大拇指穿过的通槽,可以达到方便患者佩戴,提升装置的佩戴效果,同时将按摩块21固定连接在松紧带20相对支撑座1的一侧,可以达到在手指锻炼机构42对患者手指进行锻炼的同时,对患者的掌心进行挤压按摩,提升装置对患者手部的锻炼效果。
参考图1-图2所示,支撑座1的相背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两个卡槽4内均卡接有卡块3,两个卡块3的相对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保护装置的盖板2,通过两个与盖板2固定连接的卡块3卡接在卡槽4内,使得盖板2可以稳定的卡接在支撑座1的正上方,从而达到对装置的保护效果。
参考图5所示,四个旋转块13在第一转动轴12上的角度呈现为螺旋式排布,且旋转块13远离第一转动轴12的一端为光滑弧面,通过四个旋转块13在第一转动轴12上的角度呈现为螺旋式排布,可以达到在第一转动轴12的转动作用,配合四个旋转块13的不同角度,可以达到四个旋转块13先后依次对四个压块25进行撞击挤压,从而带动四根手指进行不同顺序的抬起放下动作,进一步提升装置对手指的锻炼效果。
压块25采用的材质为金属钢,且其上表面涂设有增加光滑度的保护漆,通过将压块25采用材质设置为金属钢,配合其上表面涂设有增加光滑度的保护漆,可以提升压块25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使得压块25可以避免在旋转块13的持续撞击下,造成弯折断裂的问题。
参考图11所示,套筒33顶端的孔径小于按摩球34的直径,套筒33与按摩球34采用的均为不锈钢材质,通过不锈钢材质的套筒33与按摩球34,可以达到在对患者掌心进行挤压式按摩时,避免被患者掌心的汗水所腐蚀生锈,进而造成装置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套筒33顶端的孔径小于按摩球34的直径,可以达到对按摩球34的进一步限位,避免在第二弹簧35的弹力下,发生按摩球34掉落处套筒33内的问题,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
参考图7所示,支撑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保护患者手背的保护垫41,保护垫41采用的材质为橡胶,通过橡胶材质的保护垫41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的下表面,可以达到在患者佩戴在手上时,可以提升患者佩戴时的舒适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电池槽(5),且电池槽(5)内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槽(5),靠近上表面的内壁上卡接有电池盖(6),所述支撑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马达(7),且马达(7)与电池槽(5)内的电池电性连接;
手指锻炼机构(42),所述手指锻炼机构(42)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块(11)和两个第二固定块(22),且两个第一固定块(11)与第一转动轴(12)分别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相对侧限位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22)的相对侧限位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3),所述第二固定块(22)的弧形轮廓上套接固定有四个与四根手指位置相对应的旋转块(13),且四个旋转块(13)的倾斜角度各不同,所述第二固定块(22)的弧形轮廓上套接固定有与四个旋转块(13)相对应的四个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相对旋转块(13)的一侧固定固定连接有压块(25),且压块(25)位于旋转块(13)的正下方,所述连接块(24)相背于压块(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6),所述支撑块(2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手指相适配的第一指环(27),所述马达(7)的输出轴一端套接固定有第一限位轮(8),所述第一转动轴(12)靠近第一限位轮(8)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块(11),并套接固定有第二限位轮(10),所述第一限位轮(8)与第二限位轮(10)的外侧轮廓上套接有传送带(9);
挤压按摩机构(43),所述挤压按摩机构(43)安装在支撑座(1)上,用于对患者掌心穴位进行按压式按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按摩机构(43)包括四个气囊(15),四个所述气囊(15)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上,并分别位于四个旋转块(13)的正下方,所述气囊(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14),所述气囊(15)内设有相适配的第一弹簧(16),且第一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气囊(15)内壁的顶部和支撑座(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座(1)上位于第一弹簧(16)底端中心处贯通连接有通气管(17),所述支撑座(1)内开设有条形空腔(18),且通气管(17)的底端与条形空腔(18)相连通,所述条形空腔(18)的一端连通有导气管(19),所述支撑座(1)的正下方设有按摩块(21),所述按摩块(21)内分别开设有环形空腔(37)与多个导气槽(40),所述导气管(19)远离条形空腔(18)的一端贯通连接按摩块(21),并与导气槽(40)相连通,多个所述导气槽(40)位于环形空腔(37)内,并与环形空腔(37)相连通,所述按摩块(21)内开设有多个限位槽(39),且限位槽(39)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孔(38),多个所述通孔(38)分别位于环形空腔(37)与导气槽(40)的正上方,并与环形空腔(37)和导气槽(40)相连通,所述限位槽(39)内限位滑动连接有圆形块(36),所述圆形块(3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3)的内壁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按摩球(34),所述按摩球(34)的下表面与圆形块(36)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6)顶端的外壁上销轴连接有转动块(28),所述转动块(28)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2),所述连接轴(32)和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球(31),所述转动球(31)的外侧套接有固定套环(30),且固定套环(30)与转动球(31)限位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环(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手指相适配的第二指环(2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相背两侧固定连接有松紧带(20),所述按摩块(21)固定连接在松紧带(20)相对支撑座(1)的一侧,所述按摩块(21)为弹性材料,所述松紧带(20)靠近导气管(19)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患者大拇指穿过的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相背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两个所述卡槽(4)内均卡接有卡块(3),两个所述卡块(3)的相对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保护装置的盖板(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旋转块(13)在第一转动轴(12)上的角度呈现为螺旋式排布,且旋转块(13)远离第一转动轴(12)的一端为光滑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5)采用的材质为金属钢,且其上表面涂设有增加光滑度的保护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3)顶端的孔径小于按摩球(34)的直径,所述套筒(33)与按摩球(34)采用的均为不锈钢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保护患者手背的保护垫(41),所述保护垫(41)采用的材质为橡胶。
CN202210990469.9A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Withdrawn CN1153500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0469.9A CN115350053A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0469.9A CN115350053A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0053A true CN115350053A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02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0469.9A Withdrawn CN115350053A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00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9172A (zh) * 2023-02-07 2023-03-31 长春中医药大学 骨科护理康复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9172A (zh) * 2023-02-07 2023-03-31 长春中医药大学 骨科护理康复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50053A (zh) 一种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护理用手部锻炼装置
CN106726344A (zh) 一种偏瘫手指电动训练器
CN210673718U (zh) 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辅助装置
CN208823391U (zh) 一种医用外科康复护理装置
CN209075420U (zh) 一种敲打按摩装置
CN107898615B (zh) 一种家用运动按摩靠椅
CN211050146U (zh) 一种按摩棒
CN113413577A (zh) 一种往复收缩式偏瘫手指康复器
CN201275242Y (zh) 健美旋摩机
CN207356480U (zh) 一种集有氧运动与按摩于一体的气血循环机
CN210673761U (zh) 一种变径结构及具有变径结构的捏脊装置
CN218516067U (zh) 一种手外科手术后辅助护理装置
CN109125023A (zh) 一种面部按摩罩
CN210728583U (zh) 一种具有较高灵活性的手指四指屈伸训练机构
CN218793762U (zh) 一种手外科用康复护理锻炼装置
CN215459981U (zh) 一种神经内科偏头痛治疗装置
CN213851912U (zh) 一种按摩器
CN211675236U (zh) 一种使用于按摩器材上的气压装置
CN215274473U (zh) 一种新生儿按摩仪
CN113521672B (zh) 一种神经内科运动训练组合装置
CN213607948U (zh) 一种腰间盘突出恢复用辅助装置
CN213284149U (zh) 多功能电动分指板
CN215385672U (zh) 一种用于手指功能障碍康复的训练器
CN2169297Y (zh) 充气式弹性鞋
CN218247773U (zh) 一种老年人用康复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