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0014A -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0014A
CN115350014A CN202211136897.1A CN202211136897A CN115350014A CN 115350014 A CN115350014 A CN 115350014A CN 202211136897 A CN202211136897 A CN 202211136897A CN 115350014 A CN115350014 A CN 115350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ear
power
lia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368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50014B (zh
Inventor
王英
叶敏
辛晨
李笑稚
盖玉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Qingdao
Priority to CN2022111368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00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0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0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50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0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1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means for turning-over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6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wound sp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10/0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 A61G2210/30Devices for specific treatment or diagnosis for intensive c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Nur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涉及护理机械技术领域,包括高度装置,所述高度装置上端设置有两个减震装置,两个所述减震装置上端分别设置有左支装置以及右支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单手转动动力转盘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将通过与调节齿轮的传动比使得主动齿轮转动较为省力,进而使得护理人员可以单手操作,右端环形圈转动过程中将通过右端的连接两个连接柱带动右端的方形框转动,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方便护理人员进行单手操作对重症患者进行翻身,进而给护理人员操作护理过程中对重症患者的翻身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给护理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一定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理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
背景技术
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国家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开展危重症生命体征监测、标本采集、体重营养定期采集分析,并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活动、用药和安全等问题,如心肌梗塞病人可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思想文化对疾病知识的自我认识和理解程度;精神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进而可以看出护理对病患的重要性,而在护理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对病患翻身对病患的背部进行护理,病患患病状况较轻时可通过患者自身的移动进行并不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操作,而在病患患病情况为重症时则需要护理人员手动进行翻身进行后续护理,进而出现了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
目前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1、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方便护理人员进行单手操作对重症患者进行翻身,进而给护理人员操作护理过程中对重症患者的翻身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给护理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2、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辅助护理人员将重症患者转移病床,进而不能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将重症患者较为平稳快速的转移到其它病床,因此给护理人员转移重症患者到另一病床带来的一定的不便;
3、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在给重症患者翻身的过程中避免挤压重症患者的面部,进而不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重症患者在翻身的过程中以及反转身体后导致的面部医疗器械受到影响的概率,因此给重症病人翻身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4、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在对重症患者翻身的过程中对重症患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进而不能极大程度上避免重症患者翻身的过程中的位移跌落,因此增加了重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受伤的概率;
5、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重症患者的高度,进而给不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过程中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方便护理人员进行单手操作对重症患者进行翻身,进而给护理人员操作护理过程中对重症患者的翻身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给护理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一定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包括高度装置,所述高度装置上端设置有两个减震装置,两个所述减震装置上端分别设置有左支装置以及右支装置,所述左支装置以及右支装置内均设置有动力装置,两个所述动力装置均连接有转动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两个环形圈,左侧所述环形圈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平衡齿圈,右侧所述环形圈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蜗轮圈,所述平衡齿圈传动连接有左支装置,所述蜗轮圈传动连接有右支装置,两个所述环形圈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架,两个所述转动架内壁上均开设有动力槽,两个所述动力槽前后两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动力柱两端,两个所述动力柱上均套接有动力块,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动力块相背端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钉,四个所述支撑钉上均套接有滚动轮,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动力块与两个动力槽前后两端内壁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弹簧,四个所述夹持弹簧分别套接在两个动力柱前后两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动力块相对面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辅助连钉一以及辅助连钉二,四个所述辅助连钉一分别铰接有四个上连板下端,四个所述辅助连钉二分别铰接有四个下连板上端,四个两两一组所述上连板和四个两两一组下连板相背端分别铰接有两个上连钉与两个下连钉,两个所述上连钉以及两个下连钉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动力块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缓速凹槽,八个四四一组缓速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缓速轴两端,八个所述缓速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缓速齿轮,八个所述缓速齿轮两两一组分别传动连接有四个缓速齿条,四个所述缓速齿条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槽上下两端内壁上,两个所述转动架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四个所述连接柱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两个方形框,两个所述方形框中心处均开设有连接孔,四个所述连接孔与四个连接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方形框上下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八个所述移动槽上下两端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八个定位柱两端,上端四个两两一组所述移动槽内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上端四个定位柱,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对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板两端,所述弹性板前后两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放置钩,所述弹性板后端开设有透气槽,所述透气槽内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绳两端,下端四个所述移动槽内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块,四个所述移动块分别活动连接有四个下端定位柱,四个所述移动块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病床板前后两端,所述病床板后端前后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架,所述病床板与弹性板相背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箱,所述防护架与透气材相对应,所述防护架为较低设置,所述病床板左右两端面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下连钉相对面,所述弹性板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上连钉相对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支装置包括左支座,所述左支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板二,两个所述限板二均活动连接有高度装置,所述左支座内圈固定连接有环轨一,所述环轨一内活动连接有左侧环形圈以及平衡齿圈,所述环轨一以及左支座下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平衡槽,两个所述平衡槽内壁上均活动连接有平衡齿轮,两个所述平衡齿轮均传动连接有平衡齿圈,所述所述环轨一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板一一,两个所述推板一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推板一活动连接有左端两个滚动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右支装置包括右支座,所述右支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板三,两个所述限板三均活动连接有高度装置,所述右支座上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轨二,所述环轨二内活动连接有右侧环形圈以及蜗轮圈,所述环轨二以及右支座后侧面中心处开设有调节通槽,所述调节通槽内设置有蜗杆套,所述蜗杆套传动连接有蜗轮圈,所述蜗杆套的螺旋升角小于蜗杆套与蜗轮圈接触的摩擦角,所述蜗杆套固定连接在调节轴上,所述调节轴上端活动连接在定位板内,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在调节通槽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轴下端活动连接在右支座上端面上,所述调节轴下端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传动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固定连接在连轴下端外侧面上,且连轴活动连接有右支座,且连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转盘,所述调节齿轮与动力齿轮传动比为五,所述环轨二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板二,两个所述推板二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推板二活动连接有右端两个滚动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减震装置均包括两个伸缩杆,四个两两一组所述伸缩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右支座以及左支座下侧面,四个两两一组所述伸缩杆下端均固定连接在承载板上,两个所述承载板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座,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减震柱两端,两个所述减震柱上均活动连接有两个减震块,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减震块均通过辅助槽活动连接有减震板,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减震板上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四个连座二,四个所述连座二左右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支座以及右支座下侧面上,四个左右两两一组所述减震块相对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减震弹簧两端,两个所述减震弹簧分别套接在两个减震柱上,两个所述承载板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板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度装置包括工字板,所述工字板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均活动连接有限板一、限板二以及限板三,所述工字板中心处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部左右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两端,所述限位柱以及滑移槽均活动连接有两个滑移块,两个所述滑移块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块,两个所述三角块上均开设有高度槽,两个所述高度槽内均活动连接有高度轴,两个所述高度轴分别与四个两两一组的连座一固定连接,四个两两一组连座一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承载板下侧面上,两个所述三角块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分别与双向螺杆两端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杆两端光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工字板中心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座,所述辅助座活动连接有双向螺杆中心处光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单手转动动力转盘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将通过与调节齿轮的传动比使得主动齿轮转动较为省力,进而使得护理人员可以单手操作,在调节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将通过调节轴带动蜗杆套转动,蜗杆套转动将通过调节通槽带动蜗轮圈转动,蜗轮圈转动过程中将带动右端环形圈转动,右端环形圈转动的过程中将通过环轨二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右端环形圈转动过程中将通过右端的连接两个连接柱带动右端的方形框转动,在右端方形框转动的过程将通过八个两两两两一组的定位柱以及八个两两一组的移动槽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移动块、两个移动板、病床板、弹性板和连接孔带动左端的方形框转动,在此过程中将通过两个移动板、四个两两一组的移动块、八个两两一组的移动槽以及八个两两一组的定位柱进行辅助限位保证分离以及靠近夹持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此时重症病人将完成反转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而且还可通过病床板上设置的另一放置箱达到方便放置器械便于护理人员进行使用的目的,在护理结束后还可将相应的被褥重新铺盖到患者背部并反向上述操作进行复位,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方便护理人员进行单手操作对重症患者进行翻身,进而给护理人员操作护理过程中对重症患者的翻身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给护理人员的使用带来了一定不便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主动齿轮带动调节齿轮转动,在调节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将通过调节轴带动蜗杆套转动,蜗杆套转动将通过调节通槽带动蜗轮圈转动,蜗轮圈转动过程中将带动右端环形圈转动,右端环形圈转动的过程中将通过环轨二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右端环形圈转动过程中将通过右端的连接两个连接柱带动右端的方形框转动,在右端方形框转动的过程将通过八个两两两两一组的定位柱以及八个两两一组的移动槽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移动块、两个移动板、病床板、弹性板和连接孔带动左端的方形框转动,左端的方形框转动过程中将带动另一环形圈在环轨一内稳定转动,进而将带动平衡齿圈在环轨一内循环稳定移动,在平衡齿圈转动时将通过两个平衡齿轮配合两个平衡槽进行辅助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在两个环形圈稳定转动的过程中将带动两个转动架进行转动,在两个转动架转动带动病人转动过程中可以在倾斜状态下停止转动,随后调节左支座以及右支座的高度位置,随后便可将较低位置下的病床对应较低斜面放置,随后即可拨动弹性板使得弹性板与病床板分离,进而即可辅助护理人员较为轻易的转运重症病人到另一病床,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辅助护理人员将重症患者转移病床,进而不能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将重症患者较为平稳快速的转移到其它病床,因此给护理人员转移重症患者到另一病床带来的一定不便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设置滚动轮与两个推板一以及两个推板二分离,随后将在四个两两一组的夹持弹簧拉力下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动力块在两个动力槽内移动位置,进而将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一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二相互远离,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一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二相互远离将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上连板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下连板带动两个上连钉以及两个下连钉相互靠近,进而便可达到在转动两个方形框的情况下同步使得病床板与弹性板相互靠近的效果,在病床板与弹性板相互靠近辅助重症病人进行反转时,还将通过透气槽配合弹性绳避免影响到重症病人的面部医疗器械导致的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在给重症患者翻身的过程中避免挤压重症患者的面部,进而不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重症患者在翻身的过程中以及反转身体后导致的面部医疗器械受到影响的概率,因此给重症病人翻身带来了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4、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环形圈转动将带动转动架进行转动,两个转动架转动的过程中将使两个转动架相背端均设置的两个支撑钉转动,四个支撑钉转动移动位置过程中将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滚动轮移动位置,四个两两一组的滚动轮移动位置将与两个推板一以及两个推板二分离,随后将在四个两两一组的夹持弹簧拉力下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动力块在两个动力槽内移动位置,在四个两两一组动力块相互远离位置时还将通过两个动力柱进行限位,进而将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一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二相互远离,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一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二相互远离将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上连板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下连板带动两个上连钉以及两个下连钉相互靠近,进而便可达到在转动两个方形框的情况下同步使得病床板与弹性板相互靠近的效果,进而便可利用弹性板与病床板的相互靠近夹持定位重症患者,进而避免重症患者在反转过程中跌落受伤导致的二次伤害,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在对重症患者翻身的过程中对重症患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进而不能极大程度上避免重症患者翻身的过程中的位移跌落,因此增加了重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受伤概率的问题。
5、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相应的转动盘带动双向螺杆转动,双向螺杆转动时将通过辅助座保证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双向螺杆转动的过程中将配合两个螺纹块带动两个三角块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两个三角块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过程中还将通过两个滑移块在两个滑移槽内限位移动,同时还将通过限位柱进行进一步的辅助限位,进而将使得两个高度槽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两个高度槽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过程中将通过两个高度轴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连座一使得两个承载板向上移动,两个承载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将通过四个两两一组的限位杆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限板一进行限位保证移动的稳定性,在两个承载板的高度位置调节后将通过四个两两一组的减震柱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减震块、四个两两一组减震板以及两四个两两一组连座二对左支座以及右支座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在左支座以及右支座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时将通过两个转动架将四个两两一组的连接柱高度位置调节,之后将通过两个连接孔带动两个方形框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随后便可将病床板以及弹性板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进而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后续进行护理工作时能够较为舒适,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装置不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重症患者的高度,进而给不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过程中舒适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A-A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高度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减震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右支装置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B-B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右支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左支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左支装置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C-C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转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D-D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动力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动力装置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F-F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F-F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度装置、11工字板、12限位杆、13连座一、14转动盘、15高度槽、16高度轴、17双向螺杆、18辅助座、19螺纹块、110滑移槽、111限位柱、112滑移块、113三角块、2减震装置、21限板一、22承载板、23伸缩杆、24减震柱、25减震块、26减震板、27连座二、28辅助槽、29减震弹簧、210固定座、3左支装置、31限板二、32左支座、33环轨一、34推板一、35平衡槽、36平衡齿轮、4动力装置、41环形圈、42转动架、43连接柱、44动力槽、45夹持弹簧、46动力柱、47蜗轮圈、48上连板、49动力块、410滚动轮、411支撑钉、412下连板、413下连钉、414平衡齿圈、415辅助连钉一、416辅助连钉二、417上连钉、418缓速轴、419缓速齿条、420缓速凹槽、421缓速齿轮、5转动装置、51方形框、52放置箱、53弹性板、54放置钩、55透气槽、56弹性绳、57移动槽、58定位柱、59连接孔、510移动块、511病床板、512防护架、513移动板、6右支装置、61限板三、62动力齿轮、63调节齿轮、64动力转盘、65右支座、66调节轴、67蜗杆套、68调节通槽、69推板二、610定位板、611环轨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的技术方案:
高度装置1上端设置有两个减震装置2,两个减震装置2上端分别设置有左支装置3以及右支装置6,左支装置3以及右支装置6内均设置有动力装置4,两个动力装置4均连接有转动装置5。
动力装置4包括两个环形圈41,左侧环形圈41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平衡齿圈414,右侧环形圈41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蜗轮圈47,平衡齿圈414传动连接有左支装置3,蜗轮圈47传动连接有右支装置6,两个环形圈41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架42,两个转动架42内壁上均开设有动力槽44,两个动力槽44前后两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动力柱46两端,两个动力柱46上均套接有动力块49,四个两两一组动力块49相背端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钉411,四个支撑钉411上均套接有滚动轮410,四个两两一组动力块49与两个动力槽44前后两端内壁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弹簧45,进而在合理力度的情况下夹持定位重症患者,避免重症患者在翻身转动的过程中跌落导致的受伤,四个夹持弹簧45分别套接在两个动力柱46前后两端。
四个两两一组动力块49相对面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辅助连钉一415以及辅助连钉二416,四个辅助连钉一415分别铰接有四个上连板48下端,四个辅助连钉二416分别铰接有四个下连板412上端,四个两两一组上连板48和四个两两一组下连板412相背端分别铰接有两个上连钉417与两个下连钉413,两个上连钉417以及两个下连钉413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5,四个两两一组动力块49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缓速凹槽420,八个四四一组缓速凹槽420内均活动连接有缓速轴418两端,八个缓速轴418上均固定连接有缓速齿轮421,通过相应的八个缓速凹槽420、八个缓速齿轮421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缓速齿条419避免靠近速度过快导致的重症患者受伤,八个缓速齿轮421两两一组分别传动连接有四个缓速齿条419,四个缓速齿条419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槽44上下两端内壁上,两个转动架42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3,四个连接柱43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5。
转动装置5包括两个方形框51,两个方形框51中心处均开设有连接孔59,四个连接孔59与四个连接柱43固定连接,两个方形框51上下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57,八个移动槽57上下两端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八个定位柱58两端,上端四个两两一组移动槽57内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513,两个移动板513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上端四个定位柱58,两个移动板513相对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板53两端,弹性板53前后两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放置钩54,弹性板53后端开设有透气槽55,透气槽55内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绳56两端,下端四个移动槽57内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块510,四个移动块510分别活动连接有四个下端定位柱58,四个移动块510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病床板511前后两端,病床板511后端前后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架512,病床板511与弹性板53相背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箱52,在需要对重症病人进行输液或者护理过程中,可以将相应的物品放入到上端的放置箱52内进行暂时存放,而且还可将相应的药物瓶挂放在多个相应的放置钩54上,进而达到方便护理人员后续拿取使用时的方便性,防护架512与透气材相对应,防护架512为较低设置,病床板511左右两端面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下连钉413相对面,弹性板53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上连钉417相对面。
左支装置3包括左支座32,左支座32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板二31,两个限板二31均活动连接有高度装置1,左支座32内圈固定连接有环轨一33,环轨一33内活动连接有左侧环形圈41以及平衡齿圈414,环轨一33以及左支座32下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平衡槽35,两个平衡槽35内壁上均活动连接有平衡齿轮36,两个平衡齿轮36均传动连接有平衡齿圈414,环轨一33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板一一34,两个推板一34对称设置,两个推板一34活动连接有左端两个滚动轮410,进而使得弹性板53与病床板511分离方便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
右支装置6包括右支座65,右支座65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板三61,两个限板三61均活动连接有高度装置1,右支座65上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轨二611,环轨二611内活动连接有右侧环形圈41以及蜗轮圈47,环轨二611以及右支座65后侧面中心处开设有调节通槽68,调节通槽68内设置有蜗杆套67,蜗杆套67传动连接有蜗轮圈47,蜗杆套67的螺旋升角小于蜗杆套67与蜗轮圈47接触的摩擦角,进而使得可以在两个转动架42转动带动病人转动过程中可以在倾斜状态下停止转动,随后调节左支座32以及右支座65的高度位置,随后便可将较低位置下的病床对应较低斜面放置,随后即可拨动弹性板53使得弹性板53与病床板511分离,进而即可辅助护理人员较为轻易的转运重症病人到另一病床,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目的,蜗杆套67固定连接在调节轴66上,调节轴66上端活动连接在定位板610内,定位板610固定连接在调节通槽68内壁上。
调节轴66下端活动连接在右支座65上端面上,调节轴66下端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63,调节齿轮63传动连接有动力齿轮62,动力齿轮62固定连接在连轴下端外侧面上,且连轴活动连接有右支座65,且连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转盘64,调节齿轮63与动力齿轮62传动比为五,进而使得护理人员能够较为轻易的转动蜗杆套67进行翻身转动操作,从而实现单手操作的目的,环轨二611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板二69,两个推板二69对称设置,两个推板二69活动连接有右端两个滚动轮410。
两个减震装置2均包括两个伸缩杆23,四个两两一组伸缩杆23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右支座65以及左支座32下侧面,四个两两一组伸缩杆23下端均固定连接在承载板22上,两个承载板22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座210,四个两两一组固定座210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减震柱24两端,两个减震柱24上均活动连接有两个减震块25,四个两两一组减震块25均通过辅助槽28活动连接有减震板26,四个两两一组减震板26上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四个连座二27,四个连座二27左右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支座32以及右支座65下侧面上,四个左右两两一组减震块25相对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减震弹簧29两端,两个减震弹簧29分别套接在两个减震柱24上,两个承载板22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板一21,通过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槽28、四个两两一组的连座二27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减震板26辅助二次减震,同时还将通过四个两两一组的伸缩杆23进行三次减震并辅助限位,之后即可达到减震左支装置3以及右支装置6的目的,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床板511震动影响到重症病患的恢复修养。
高度装置1包括工字板11,工字板11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四个限位杆12均活动连接有限板一21、限板二31以及限板三61,工字板11中心处开设有滑移槽110,滑移槽110内部左右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11两端,限位柱111以及滑移槽110均活动连接有两个滑移块112,两个滑移块112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13,两个三角块113上均开设有高度槽15,两个高度槽15内均活动连接有高度轴16,两个高度轴16分别与四个两两一组的连座一13固定连接,四个两两一组连座一1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承载板22下侧面上,两个三角块113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19,两个螺纹块19分别与双向螺杆17两端螺纹连接,双向螺杆17两端光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4,工字板11中心处上侧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座18,辅助座18活动连接有双向螺杆17中心处光轴,进而使得能够对两个方形框51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随后便可将病床板511以及弹性板53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后续进行护理工作时能够较为舒适。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步骤:
在需要使用病床板511对重症病患进行放置以及后续护理前,首先通过两个相应的转动盘14带动双向螺杆17转动,双向螺杆17转动时将通过辅助座18保证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双向螺杆17转动的过程中将配合两个螺纹块19带动两个三角块113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两个三角块113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过程中还将通过两个滑移块112在两个滑移槽110内限位移动,同时还将通过限位柱111进行进一步的辅助限位,进而将使得两个高度槽15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两个高度槽15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过程中将通过两个高度轴16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连座一13使得两个承载板22向上移动,两个承载板2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将通过四个两两一组的限位杆12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限板一21进行限位保证移动的稳定性,在两个承载板22的高度位置调节后将通过四个两两一组的减震柱24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减震块25、四个两两一组减震板26以及两四个两两一组连座二27对左支座32以及右支座65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在左支座32以及右支座65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时将通过两个转动架42将四个两两一组的连接柱43高度位置调节,之后将通过两个连接孔59带动两个方形框51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随后便可将病床板511以及弹性板53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进而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后续进行护理工作时能够较为舒适;
在病床板511上的重症病人在被护理治疗的过程中若是出现震动影响重症病人时,震动将传输到工字板11以及两个承载板22上进行初步减震,随后将通过四个两两一组的减震弹簧29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减震块25进行二次减震,在四个两两一组的减震块25移动位置进行减震的过程中,将通过两个减震柱24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固定座210进行限位保证减震的稳定性,进而将通过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槽28、四个两两一组的连座二27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减震板26辅助二次减震,同时还将通过四个两两一组的伸缩杆23进行三次减震并辅助限位,之后即可达到减震左支装置3以及右支装置6的目的,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床板511震动影响到重症病患的恢复修养;
在需要对重症病人进行输液或者护理过程中,可以将相应的物品放入到上端的放置箱52内进行暂时存放,而且还可将相应的药物瓶挂放在多个相应的放置钩54上,进而达到方便护理人员后续拿取使用时的方便性;
在需要反转重症患者进行背部护理的过程中,即可单手转动动力转盘64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将通过与调节齿轮63的传动比使得主动齿轮转动较为省力,进而使得护理人员可以单手操作,在调节齿轮63转动的过程中将通过调节轴66带动蜗杆套67转动,蜗杆套67转动将通过调节通槽68带动蜗轮圈47转动,蜗轮圈47转动过程中将带动右端环形圈41转动,右端环形圈41转动的过程中将通过环轨二611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右端环形圈41转动过程中将通过右端的连接两个连接柱43带动右端的方形框51转动,在右端方形框51转动的过程将通过八个两两两两一组的定位柱58以及八个两两一组的移动槽57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移动块510、两个移动板513、病床板511、弹性板53和连接孔59带动左端的方形框51转动,左端的方形框51转动过程中将带动另一环形圈41在环轨一33内稳定转动,进而将带动平衡齿圈414在环轨一33内循环稳定移动,在平衡齿圈414转动时将通过两个平衡齿轮36配合两个平衡槽35进行辅助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在两个环形圈41稳定转动的过程中将带动两个转动架42进行转动,两个转动架42转动的过程中将使两个转动架42相背端均设置的两个支撑钉411转动,四个支撑钉411转动移动位置过程中将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滚动轮410移动位置,四个两两一组的滚动轮410移动位置将与两个推板一34以及两个推板二69分离,随后将在四个两两一组的夹持弹簧45拉力下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动力块49在两个动力槽44内移动位置,在四个两两一组动力块49相互远离位置时还将通过两个动力柱46进行限位,进而将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一415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二416相互远离,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一415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二416相互远离将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上连板48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下连板412带动两个上连钉417以及两个下连钉413相互靠近,进而便可达到在转动两个方形框51的情况下同步使得病床板511与弹性板53相互靠近的效果,并且在病床板511以及弹性板53因为四个两两一组动力块49相互靠近过程中,还将通过相应的八个缓速凹槽420、八个缓速齿轮421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缓速齿条419避免靠近速度过快导致的重症患者受伤,在转动一周后四个两两一组的滚动轮410将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支撑钉411、两个推板一34以及两个推板二69使得弹性板53与病床板511调换位置并分离,在此过程中将通过两个移动板513、四个两两一组的移动块510、八个两两一组的移动槽57以及八个两两一组的定位柱58进行辅助限位保证分离以及靠近夹持过程中的移动稳定性,此时重症病人将完成反转方便医护人员操作,而且还可通过病床板511上设置的另一放置箱52达到方便放置器械便于护理人员进行使用的目的,在护理结束后还可将相应的被褥重新铺盖到患者背部并反向上述操作进行复位,之后即可达到将重症病人再次反转并方便的更换被褥的目的;
两个环形圈41转动将带动转动架42进行转动,两个转动架42转动的过程中将使两个转动架42相背端均设置的两个支撑钉411转动,四个支撑钉411转动移动位置过程中将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滚动轮410移动位置,四个两两一组的滚动轮410移动位置将与两个推板一34以及两个推板二69分离,随后将在四个两两一组的夹持弹簧45拉力下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动力块49在两个动力槽44内移动位置,在四个两两一组动力块49相互远离位置时还将通过两个动力柱46进行限位,进而将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一415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二416相互远离,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一415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二416相互远离将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上连板48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下连板412带动两个上连钉417以及两个下连钉413相互靠近,进而便可达到在转动两个方形框51的情况下同步使得病床板511与弹性板53相互靠近的效果,进而便可利用弹性板53与病床板511的相互靠近夹持定位重症患者,进而避免重症患者在反转过程中跌落受伤导致的二次伤害;
四个两两一组的滚动轮410与两个推板一34以及两个推板二69分离,随后将在四个两两一组的夹持弹簧45拉力下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动力块49在两个动力槽44内移动位置,进而将带动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一415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二416相互远离,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一415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辅助连钉二416相互远离将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上连板48以及四个两两一组的下连板412带动两个上连钉417以及两个下连钉413相互靠近,进而便可达到在转动两个方形框51的情况下同步使得病床板511与弹性板53相互靠近的效果,在病床板511与弹性板53相互靠近辅助重症病人进行反转时,还将通过透气槽55配合弹性绳56避免影响到重症病人的面部医疗器械导致的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
主动齿轮带动调节齿轮63转动的过程中将通过调节轴66带动蜗杆套67转动,蜗杆套67转动将通过调节通槽68带动蜗轮圈47转动,蜗轮圈47转动过程中将带动右端环形圈41转动,右端环形圈41转动的过程中将通过环轨二611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右端环形圈41转动过程中将通过右端的连接两个连接柱43带动右端的方形框51转动,在右端方形框51转动的过程将通过八个两两两两一组的定位柱58以及八个两两一组的移动槽57配合四个两两一组的移动块510、两个移动板513、病床板511、弹性板53和连接孔59带动左端的方形框51转动,左端的方形框51转动过程中将带动另一环形圈41在环轨一33内稳定转动,进而将带动平衡齿圈414在环轨一33内循环稳定移动,在平衡齿圈414转动时将通过两个平衡齿轮36配合两个平衡槽35进行辅助保证转动的稳定性,在两个环形圈41稳定转动的过程中将带动两个转动架42进行转动,在两个转动架42转动带动病人转动过程中可以在倾斜状态下停止转动,随后调节左支座32以及右支座65的高度位置,随后便可将较低位置下的病床对应较低斜面放置,随后即可拨动弹性板53使得弹性板53与病床板511分离,进而即可辅助护理人员较为轻易的转运重症病人到另一病床,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包括高度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装置(1)上端设置有两个减震装置(2),两个所述减震装置(2)上端分别设置有左支装置(3)以及右支装置(6),所述左支装置(3)以及右支装置(6)内均设置有动力装置(4),两个所述动力装置(4)均连接有转动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4)包括两个环形圈(41),左侧所述环形圈(41)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平衡齿圈(414),右侧所述环形圈(41)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蜗轮圈(47),所述平衡齿圈(414)传动连接有左支装置(3),所述蜗轮圈(47)传动连接有右支装置(6),两个所述环形圈(41)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架(42),两个所述转动架(42)内壁上均开设有动力槽(44),两个所述动力槽(44)前后两端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动力柱(46)两端,两个所述动力柱(46)上均套接有动力块(49),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动力块(49)相背端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钉(411),四个所述支撑钉(411)上均套接有滚动轮(410),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动力块(49)与两个动力槽(44)前后两端内壁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弹簧(45),四个所述夹持弹簧(45)分别套接在两个动力柱(46)前后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其特征在于: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动力块(49)相对面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辅助连钉一(415)以及辅助连钉二(416),四个所述辅助连钉一(415)分别铰接有四个上连板(48)下端,四个所述辅助连钉二(416)分别铰接有四个下连板(412)上端,四个两两一组所述上连板(48)和四个两两一组下连板(412)相背端分别铰接有两个上连钉(417)与两个下连钉(413),两个所述上连钉(417)以及两个下连钉(413)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5),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动力块(49)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缓速凹槽(420),八个四四一组缓速凹槽(420)内均活动连接有缓速轴(418)两端,八个所述缓速轴(418)上均固定连接有缓速齿轮(421),八个所述缓速齿轮(421)两两一组分别传动连接有四个缓速齿条(419),四个所述缓速齿条(419)分别固定连接在动力槽(44)上下两端内壁上,两个所述转动架(42)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3),四个所述连接柱(43)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5)包括两个方形框(51),两个所述方形框(51)中心处均开设有连接孔(59),四个所述连接孔(59)与四个连接柱(4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方形框(51)上下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57),八个所述移动槽(57)上下两端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八个定位柱(58)两端,上端四个两两一组所述移动槽(57)内分别活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513),两个所述移动板(513)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上端四个定位柱(58),两个所述移动板(513)相对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板(53)两端,所述弹性板(53)前后两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放置钩(54),所述弹性板(53)后端开设有透气槽(55),所述透气槽(55)内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绳(56)两端,下端四个所述移动槽(57)内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块(510),四个所述移动块(510)分别活动连接有四个下端定位柱(58),四个所述移动块(510)相对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病床板(511)前后两端,所述病床板(511)后端前后两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架(512),所述病床板(511)与弹性板(53)相背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箱(52),所述防护架(512)与透气材相对应,所述防护架(512)为较低设置,所述病床板(511)左右两端面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下连钉(413)相对面,所述弹性板(53)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上连钉(417)相对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装置(3)包括左支座(32),所述左支座(32)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板二(31),两个所述限板二(31)均活动连接有高度装置(1),所述左支座(32)内圈固定连接有环轨一(33),所述环轨一(33)内活动连接有左侧环形圈(41)以及平衡齿圈(414),所述环轨一(33)以及左支座(32)下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平衡槽(35),两个所述平衡槽(35)内壁上均活动连接有平衡齿轮(36),两个所述平衡齿轮(36)均传动连接有平衡齿圈(414),所述所述环轨一(33)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板一一(34),两个所述推板一(34)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推板一(34)活动连接有左端两个滚动轮(4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装置(6)包括右支座(65),所述右支座(65)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板三(61),两个所述限板三(61)均活动连接有高度装置(1),所述右支座(65)上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轨二(611),所述环轨二(611)内活动连接有右侧环形圈(41)以及蜗轮圈(47),所述环轨二(611)以及右支座(65)后侧面中心处开设有调节通槽(68),所述调节通槽(68)内设置有蜗杆套(67),所述蜗杆套(67)传动连接有蜗轮圈(47),所述蜗杆套(67)的螺旋升角小于蜗杆套(67)与蜗轮圈(47)接触的摩擦角,所述蜗杆套(67)固定连接在调节轴(66)上,所述调节轴(66)上端活动连接在定位板(610)内,所述定位板(610)固定连接在调节通槽(68)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66)下端活动连接在右支座(65)上端面上,所述调节轴(66)下端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调节齿轮(63),所述调节齿轮(63)传动连接有动力齿轮(62),所述动力齿轮(62)固定连接在连轴下端外侧面上,且连轴活动连接有右支座(65),且连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转盘(64),所述调节齿轮(63)与动力齿轮(62)传动比为五,所述环轨二(611)右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板二(69),两个所述推板二(69)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推板二(69)活动连接有右端两个滚动轮(4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减震装置(2)均包括两个伸缩杆(23),四个两两一组所述伸缩杆(23)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右支座(65)以及左支座(32)下侧面,四个两两一组所述伸缩杆(23)下端均固定连接在承载板(22)上,两个所述承载板(22)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座(210),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固定座(210)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减震柱(24)两端,两个所述减震柱(24)上均活动连接有两个减震块(25),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减震块(25)均通过辅助槽(28)活动连接有减震板(26),四个两两一组所述减震板(26)上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四个连座二(27),四个所述连座二(27)左右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支座(32)以及右支座(65)下侧面上,四个左右两两一组所述减震块(25)相对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减震弹簧(29)两端,两个所述减震弹簧(29)分别套接在两个减震柱(24)上,两个所述承载板(22)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板一(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装置(1)包括工字板(11),所述工字板(11)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四个所述限位杆(12)均活动连接有限板一(21)、限板二(31)以及限板三(61),所述工字板(11)中心处开设有滑移槽(110),所述滑移槽(110)内部左右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11)两端,所述限位柱(111)以及滑移槽(110)均活动连接有两个滑移块(112),两个所述滑移块(112)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三角块(113),两个所述三角块(113)上均开设有高度槽(15),两个所述高度槽(15)内均活动连接有高度轴(16),两个所述高度轴(16)分别与四个两两一组的连座一(13)固定连接,四个两两一组连座一(1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承载板(22)下侧面上,两个所述三角块(113)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块(19),两个所述螺纹块(19)分别与双向螺杆(17)两端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杆(17)两端光轴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4)。
CN202211136897.1A 2022-09-17 2022-09-17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 Active CN1153500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6897.1A CN115350014B (zh) 2022-09-17 2022-09-17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6897.1A CN115350014B (zh) 2022-09-17 2022-09-17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0014A true CN115350014A (zh) 2022-11-18
CN115350014B CN115350014B (zh) 2024-04-12

Family

ID=84007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36897.1A Active CN115350014B (zh) 2022-09-17 2022-09-17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00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9472A (zh) * 2023-05-18 2023-06-23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种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报警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9417A1 (en) * 1999-09-09 2002-03-14 Walker Lucinda B. Single attendant patient repositioning and care device
US20180296416A1 (en) * 2015-12-25 2018-10-18 Zhejiang Ouhong Technology Co., Ltd. Combined mobile cart for sick and wounded
CN109009760A (zh) * 2018-06-15 2018-12-18 韩忠彬 一种医疗普外科用护理床
CN110742747A (zh) * 2019-10-21 2020-02-04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翻身转运床
CN111870449A (zh) * 2020-09-09 2020-11-03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护理用的流食喂养器
CN213788389U (zh) * 2020-10-26 2021-07-27 代真利 一种重症医学护理用患者防压疮辅助翻身装置
CN215994569U (zh) * 2021-06-10 2022-03-11 张世清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患者防压疮辅助翻身装置
CN216168432U (zh) * 2021-09-07 2022-04-05 南京市第二医院 一种重症医学护理用患者防压疮辅助翻身装置
CN114366489A (zh) * 2021-12-21 2022-04-19 王丽萍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用防呛咳装置
JP3237574U (ja) * 2022-03-24 2022-05-24 廣建▲しん▼企業有限公司 医療用自動寝返り支援ベッド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9417A1 (en) * 1999-09-09 2002-03-14 Walker Lucinda B. Single attendant patient repositioning and care device
US20180296416A1 (en) * 2015-12-25 2018-10-18 Zhejiang Ouhong Technology Co., Ltd. Combined mobile cart for sick and wounded
CN109009760A (zh) * 2018-06-15 2018-12-18 韩忠彬 一种医疗普外科用护理床
CN110742747A (zh) * 2019-10-21 2020-02-04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翻身转运床
CN111870449A (zh) * 2020-09-09 2020-11-03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护理用的流食喂养器
CN213788389U (zh) * 2020-10-26 2021-07-27 代真利 一种重症医学护理用患者防压疮辅助翻身装置
CN215994569U (zh) * 2021-06-10 2022-03-11 张世清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患者防压疮辅助翻身装置
CN216168432U (zh) * 2021-09-07 2022-04-05 南京市第二医院 一种重症医学护理用患者防压疮辅助翻身装置
CN114366489A (zh) * 2021-12-21 2022-04-19 王丽萍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用防呛咳装置
JP3237574U (ja) * 2022-03-24 2022-05-24 廣建▲しん▼企業有限公司 医療用自動寝返り支援ベッ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9472A (zh) * 2023-05-18 2023-06-23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种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报警装置
CN116269472B (zh) * 2023-05-18 2023-08-04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种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报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0014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22803B (zh) 一种医疗骨科户外用可翻转型抬放装置
CN115350014A (zh) 一种可单人操作的重症护理患者翻身设备
CN110123536B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患者搬运车
CN102068353B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方便车桌台
CN112754809A (zh) 一种医疔护理用方便起卧的病床
CN211156982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的器械传送平台结构
CN210872534U (zh)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用便捷转运车
CN207203156U (zh) 一种呼吸科操作装置
CN215131925U (zh) 一种小儿外科临床用床旁防坠结构
CN210144914U (zh) 一种瘫痪患者康复护理医疗床
CN212261738U (zh) 一种医学护理用便于喂药的可调式病床
CN209916477U (zh) 一种骨科护理支撑支架
CN207708130U (zh) 新型神经内科护理车
CN202397715U (zh) 急救医用平车
CN203400285U (zh) 一种手术后病人换床辅助器
CN221845334U (zh) 一种麻醉护理车
CN214679198U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转运装置
CN212382837U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
CN114176916A (zh) 一种多功能干部病房护理车
CN215081666U (zh) 一种产科护理用腿部恢复训练辅助装置
CN22175172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手术室护理用输液支架
CN213987993U (zh) 一种护理教学用注射模拟教具
CN219049208U (zh) 一种多功能危重病人转运床
CN220293750U (zh) 一种移动式急救应急重症监护装置
CN221932376U (zh) 一种急救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e Min

Inventor after: Wang Ying

Inventor after: Xin Chen

Inventor after: Li Xiaozhi

Inventor after: Gai Yubiao

Inventor before: Wang Ying

Inventor before: Ye Min

Inventor before: Xin Chen

Inventor before: Li Xiaozhi

Inventor before: Gai Yubi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