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3201A - 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3201A
CN115343201A CN202210610470.4A CN202210610470A CN115343201A CN 115343201 A CN115343201 A CN 115343201A CN 202210610470 A CN202210610470 A CN 202210610470A CN 115343201 A CN115343201 A CN 115343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leeve
test
water
volume
test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04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树堂
邓建营
葛玉宁
赵毅
曹卫东
刘国山
李相厚
姜益顺
赵福财
马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ongf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Shandong Zilin Expresswa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Shandong Luqia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ongf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Shandong Zilin Expresswa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Shandong Luqia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ongf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Shandong Zilin Expressway Co ltd, Shandong University, Shandong Luqia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ongf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04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32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3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3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涉及填石路基检测领域,于测点位置布置环套,环套底部底面贴合路拱路面,环套顶部开口高于待开挖试坑的最高点,计算环套内部容积;开挖与环套开口半径相等且同轴分布的半球形试坑,沿试坑内壁和环套内壁铺设薄膜,形成容腔;向容腔内灌水直至水即将从环套顶部开口溢出,并记录灌水的体积记作容腔体积;通过环套内部容积和容腔容积计算试坑容积,结合开挖集料的参数,计算集料间隙率;针对目前带路拱填石路基试坑容积不易测算的问题,设置异形结构的环套对接试坑形成容腔,分别计算环套内部容积和容腔容积,无需对路基进行整平实现对试坑容积的测算,提高填石路基间隙率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石路基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填石路基间隙率进行检测,在工程实践中,填石路基常采用灌水法检测,检测工具包括一中间设有圆孔的基板,在路基上的测点挖坑,将基板置于试坑上方,圆孔对准试坑,并采用水准仪调平,将水袋由基板中间圆孔放入试坑中,向水袋内灌水至充满试坑,测量水的体积从而得到试坑的体积,再根据试坑内挖出集料的重量,计算出路基土的间隙率。
但目前的灌水法检测多针对平面路基,而对于带路拱的填石路基采用灌水法时,仍需要对带路拱的填石路基测点处进行整平后操作,但整平过程引入了新的误差;路拱面为与水平面呈夹角的倾斜面,若是直接进行灌水法检测,摆放的基板放置于路拱面后呈倾斜状态,灌水后的水面始终与基板圆孔保持夹角而无法重合,即水面保持与试坑开口最低点平齐,无法使水面上升到试坑开口最高点,导致使水面与试坑开口整体平齐,试坑内水体始终无法完全充满试坑,灌入试坑内的水量与实际试坑的体积不对应,导致水面与基板圆孔平面之间的体积无法获取,难以准确计算带路拱填石路基的间隙率。虽然能够对填石路基的路拱面进行找平后进行检测,但在找平过程中填充或挖除碎石增大了试验误差,由于存在路拱,碎石颗粒又有大小差异,整平势必会对原经压实已平整的路基表层带来新的凹坑,反而增加了新的不平整,既人为地增大了试验误差,又明显降低了测试效率,无形中增加了试验成本;在利用水袋测定试坑体积时,水袋在水压力作用下向试坑内坑壁上的凹槽贴合,导致水袋向试坑范围外扩展、凸出,测试的试坑体积与实际体积存在误差,由此产生的系统性误差难以测取和评定,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设置异形结构的环套对接试坑形成容腔,环套布置在路拱路面后,顶部开口与水平面平齐,分别计算环套内部容积和容腔容积,无需对路基进行整平实现对试坑容积的测算,提高填石路基间隙率的准确性。
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采用以下方案:
包括:
于测点位置布置环套,环套底部底面贴合路拱路面,环套顶部开口高于待开挖试坑的最高点,计算环套内部容积;
开挖与环套开口半径相等且同轴分布的半球形试坑,沿试坑内壁和环套内壁铺设薄膜,形成容腔;
向容腔内灌水直至水即将从环套顶部开口溢出,并记录灌水的体积记作容腔体积;
通过环套内部容积和容腔容积计算试坑容积,结合开挖集料的参数,计算集料间隙率。
进一步地,依据需要开挖的试坑半径确定环套开口半径,环套轴向一端为斜切面,另一端对接试坑。
进一步地,计算环套内部容积包括:
环套布置于测点后,环套内铺设薄膜并使薄膜与路拱路面、环套内壁贴合;
向环套内灌水直至水即将从环套顶部开口溢出,记录灌水的体积作为环套内部容积。
进一步地,薄膜将水与填石路基隔离,在测取环套内部容积后,将薄膜承载的水清理。
进一步地,维持环套位置对试坑进行开挖,试坑开口面与环套底部底面重合,试坑与环套对接。
进一步地,开挖试坑时,测取不同位置处沿环套轴向的深度,以使试坑逐渐趋于半球形。
进一步地,开挖试坑后,称重挖取的试样质量并测得含水率,测取集料的毛体积密度。
进一步地,在向容腔内灌水时,交替牵拉、释放薄膜,使薄膜在水作用下贴合试坑内壁。
进一步地,建立间隙率测试结果修正,包括:
基于半球体状试模,准备多种规格的粗集料进行级配,获取混合料并计算母体间隙率;
混合料填入试模,于试模内开挖半球状试坑,铺设贴合试坑内壁的薄膜并灌水;
测取试坑体积后计算该组混合料的样本间隙率;
重复获取多组混合料的母体间隙率、样本间隙率,建立修正经验公式;
利用修正经验公式对间隙率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间隙率作为真实的间隙率结果。
进一步地,重复获取多组混合料的母体间隙率、样本间隙率后,绘制散点图并进行曲线拟合,获取修正经验公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针对目前带路拱填石路基试坑容积不易测算的问题,设置异形结构的环套对接试坑形成容腔,环套布置在路拱路面后,通过使灌入环套和容腔后的水面处于同样状态,依据灌水量,分别计算环套内部容积和容腔容积,无需对路基进行整平实现对试坑容积的测算,提高填石路基间隙率的准确性。
(2)对于带路拱的填石路基,通过环套一端的斜切面与路拱路面贴合,另一端形成水平开口,便于灌水后水面与环套顶面水平开口平齐,使得灌水量与环套配合试坑形成的容腔容积相等,提高对试坑容积的测算效率,同时,由于无需进行整平,在不会对原经压实已平整的路基表层带来新的凹坑,减小试验误差,省去整平流程以提高测试效率。
(3)采用半球状体试坑,跟圆柱体状试坑相比,同容积条件下半球状体试坑具有较小的底部与坑壁表面积,可显著减小薄膜产生的褶皱与叠加,降低试验误差;同时易于开挖成形,不易发生坍塌,具有更强的技术优势与可操作性。
(4)通过多组试验建立经验公式,对现场测算的间隙率进行修正,提高填石路基间隙率的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环套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开挖试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环套配合试坑后灌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套;2.填石路基;3.试坑;4.薄膜;5.试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给出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
如图4所示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用于对带有路拱的填石路基2进行间隙率测取,区别于传统平面填石路基2,带有路拱的填石路基2试坑3体积不易测算,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异形结构的环套1对接试坑3形成容腔,使得容腔顶部开口为水平面,便于灌水计算容积,从而无需整平以提高测算精度与效率。
结合图1-图4,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包括:
依据需要开挖的试坑3半径确定环套1半径,制作筒状环套1,如图1所示的环套1轴向一端为斜切面,另一端为垂直于轴线的平齐面用于对接试坑3;
于测点位置布置环套1,环套1底面贴合路拱路面,环套顶部开口高于待开挖试坑的最高点,以使灌水后能够水填充待开挖试坑的所有区域;
环套1布置于测点后,环套1内铺设薄膜4并使薄膜4与路拱路面、环套1内壁贴合;向环套1内灌水直至水即将从环套1顶部开口溢出,记录灌水的体积作为环套1内部容积;
维持环套1位置对试坑3进行开挖,试坑3开口面与环套1底面重合,试坑3与环套1对接,开挖与环套1半径相等且同轴分布的半球形试坑3,沿试坑3内壁和环套1内壁铺设薄膜4,形成容腔;
开挖试坑3后,称重挖取的试样质量并测得含水率,测取集料的毛体积密度;
向容腔内灌水,在向容腔内灌水时,交替牵拉、释放薄膜4,使薄膜4在水作用下贴合试坑3内壁,直至水充满容腔,直至水即将从环套顶部开口溢出,并记录灌水的体积记作容腔体积;
通过环套1内部容积和容腔容积计算试坑3容积,结合开挖集料的参数,计算集料间隙率。
需要指出的是,在通过灌水计算环套1内部容积和容腔体积时,均以灌水至水即将从环套1顶部开口溢出为标定位置,由于在开挖试坑3前后维持环套1与测点试坑3相对位置固定,因此,在向容腔内灌水时,水能够逐渐完全覆盖试坑3,在到达即将溢出位置时,容腔内灌水量减去环套1内灌水量即为实际试坑3的容量。
由于不同路拱的倾斜面不同,而环套1结构是基本确定的,因此在不同填石路基的测点位置,具有不同的倾斜度,因此,在布置环套1后环套1顶部开口面可能处于倾斜状态,也可能处于水平状态,但要保证环套1顶部开口的最低点的水平位置高于环套1对应试坑3的最高点位置,对环套1内或容腔内灌水到最大量后,水面高于试坑3最高点,从而保证灌入的水能够完全填充试坑3。
无论环套1的顶部开口面是水平面还是非水平面,均以灌水后即将溢出位置为标定位置,即以环套1顶部开口最低点位置为标定位置。
同时,薄膜4将水与填石路基2隔离,在测取环套1内部容积后,将薄膜4承载的水清理;可以将测取环套1内部容积时灌入的水倾倒至远离测点的位置,避免对测点位置的含水率产生影响。
工程实践中,试坑3形状为圆柱体状,开挖不易成形,实践表明,在开挖过程中碎石路基坑壁易发生坍塌,不易形成圆柱体试坑;而除了圆柱体试坑,规程未明确规定其它试坑的标准形状与体积,在此情况下测试人员开挖的试坑形状不一,体积各异,导致产生显著的系统性测试误差,在本实施例中,试坑3采用半球形,开挖试坑3时,测取不同位置处沿环套1轴向的深度,以使试坑3逐渐趋于半球形。
灌水法用塑料薄膜测定试坑体积,结果的准确性无从知悉,也无评判方法,同时薄膜铺装进试坑注入水后,在水压力作用下薄膜轻微向坑内下沉与坑壁贴合,并向试坑周边侧壁与底部的空洞凸出,凸出的程度与空洞的形态与大小有关,当空洞较大时凸出幅度也较大,较大的凸出导致测试的试坑体积偏大;反之,体积偏小。由此产生的系统性误差不得而知,也无评判与修正措施,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测取间隙率的精度,减小误差,建立间隙率测试结果修正,包括:
基于半球体状试模5,准备多种规格的粗集料进行级配,获取混合料并计算母体间隙率;
混合料填入试模5,于试模5内开挖半球状试坑3,铺设贴合试坑3内壁的薄膜4并灌水;
测取试坑3体积后计算该组混合料的样本间隙率;
重复获取多组混合料的母体间隙率、样本间隙率,建立修正经验公式;
利用修正经验公式对间隙率进行修正。
具体的,对于上述带路拱填石路基2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1.1按照随机取样的方法选择测点,去除测点处表面的杂物与松动石料颗粒,无需对路基表面进行整平;在距离测点约3m~5m处放置一块平板,用于承载灌水容器,平板可以选用平面有机玻璃板,并使其稳定处于水平状态。
1.2根据土工试验规程中灌水法规定的圆柱体试坑3半径r,按照式(1)换算得到半球状试坑3的半径R,以半径R确定坑口轮廓线。
Figure BDA0003673042590000081
1.3选择如图1所示附有变高度的圆筒形环套1作为基板,将其固定于具有路拱的测点处,用塑料薄膜4沿环套1内壁及路表紧密铺装,根据路表凹坑分布及深浅情况,给予塑料薄膜4适当的松紧度。
1.4将带有刻度的储水桶置于水平的有机玻璃板上,待桶内水面静止,记录初始刻度后,移动储水桶至试坑3附近,打开储水桶开关,通过橡皮管向环套1内缓慢注水,直至水从环套1顶部开口的最低处将要溢流时关闭开关;再将储水桶放置于有机玻璃板上,待水面静止后读取剩余水位刻度,计算得到注入环套1内水的体积V1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流量泵结合水管的方式进行灌水,流量泵记录灌入的水量;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满足稳定灌水且方便记录灌水量的需求即可。
1.5缓慢地揭离塑料薄膜4,将环套1内的水移至远处倾倒,避免影响测点集料含水率。
1.6保持环套1不动,沿着环套1开挖半球状试坑3,试坑3开口圆心O点对应的试坑3深度应为R;开挖过程中沿着不断变换的直径方向测量不同位置的试坑3深度,在试坑3开口面内距离圆心
Figure BDA0003673042590000082
的位置其深度为
Figure BDA0003673042590000083
在试坑3开口面内距离圆心
Figure BDA0003673042590000091
的位置其深度为
Figure BDA0003673042590000092
如图2所示,以保证试坑3的半球形状和应有的最小试坑3体积;称重挖取的试样质量并测得含水率,同时进行室内试验测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
1.7将具有足够面积的塑料薄膜4穿过环套1向坑内铺装,使薄膜4与试坑3壁紧密贴合,并给予一定的松紧度,同时注意覆盖环套1周边约20cm。
1.8记录储水桶初始刻度,打开开关,通过橡皮管向坑内注水,注水开始阶段,轻轻地重复交替上提、下放牵拉塑料薄膜4约3~5次,使薄膜4尽可能与凹凸不平的试坑3内壁充分贴合,在此过程中避免薄膜4被石料棱角划破漏水。
如图3所示,当注水接近环套1顶部后,放慢水流速度,当水从环套1顶部开口的最低处将要溢流时关闭开关,再将储水桶放置于有机玻璃板上,水面静止后读取剩余水位刻度,计算得到注入环套1内水的体积V2
1.9根据V1与V2获得试坑3的体积为V2-V1,计算得到压实集料的密度,进而计算得到集料间隙率。
另外,对于现场间隙率测试结果的修正过程,结合图5,包括以下步骤:
2.1制备开口直径为3R、深度为1.5R底部带有基座的半球状体试模5,如图4所示。
2.2准备粒径大小不同的4种规格的粗集料(4.75~9.5mm、9.5~16mm、16~26.5、26.5~53.5mm),据其进行不同间隙率大小水平(15%、20%、25%及30%)的级配设计,获得不少于10组级配粗集料混合料,依次编号为(=1,2,…,10)。
2.3室内分别进行10组粗集料捣实试验及毛体积密度测试,计算其母体间隙率yi;进行完每次捣实试验后,在半球状试桶内开挖直径为2R,深度为R的半球状试坑3,再用水袋法按照上述1.1~1.9的测试步骤,获得该组级配粗集料样本间隙率xi
2.4以横坐标表示xi,纵坐标表示yi,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中绘制(xi,yi)散点图,并进行曲线拟合,获得形如
Figure BDA0003673042590000101
经验公式。
2.5将1.9测得的结果作为自变量带入经验公式
Figure BDA0003673042590000102
中,换算得到
Figure BDA0003673042590000103
Figure BDA0003673042590000104
即为修正后的现场测定的填石路基2间隙率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测点位置布置环套,环套底部底面贴合路拱路面,环套顶部开口高于待开挖试坑的最高点,测算环套内部容积;
开挖与环套开口半径相等且同轴分布的半球形试坑,沿试坑内壁和环套内壁铺设薄膜,形成容腔;
向容腔内灌水直至水即将从环套顶部开口溢出,并记录灌水的体积记作容腔体积;
通过环套内部容积和容腔容积计算试坑容积,结合开挖集料的参数,计算集料间隙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需要开挖的试坑半径确定环套开口半径,环套轴向一端为斜切面,另一端对接试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环套内部容积包括:
环套布置于测点后,环套内铺设薄膜并使薄膜与路拱路面、环套内壁贴合;
向环套内灌水直至水即将从环套顶部开口溢出,记录灌水的体积作为环套内部容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薄膜将水与填石路基隔离,在测取环套内部容积后,将薄膜承载的水清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维持环套位置对试坑进行开挖,试坑开口面与环套底部底面重合,试坑与环套对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挖试坑时,测取不同位置处沿环套轴向的深度,以使试坑逐渐趋于半球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挖试坑后,称重挖取的试样质量并测得含水率,测取集料的毛体积密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容腔内灌水时,交替牵拉、释放薄膜,使薄膜在水作用下贴合试坑内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间隙率测试结果修正,包括:
基于半球体状试模,准备多种规格的粗集料进行级配,获取混合料并计算母体间隙率;
混合料填入试模,于试模内开挖半球状试坑,铺设贴合试坑内壁的薄膜并灌水;测取试坑体积后计算该组混合料的样本间隙率;
重复获取多组混合料的母体间隙率、样本间隙率,建立修正经验公式;
利用修正经验公式对间隙率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间隙率作为真实的间隙率结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获取多组混合料的母体间隙率、样本间隙率后,绘制散点图并进行曲线拟合,获取修正经验公式。
CN202210610470.4A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53432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0470.4A CN115343201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0470.4A CN115343201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3201A true CN115343201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47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0470.4A Pending CN115343201A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320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011A (zh) * 2013-08-07 2015-02-11 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堆石体密度测试系统
CN104535458A (zh) * 2015-01-09 2015-04-22 东南大学 一种粗集料堆积密度及间隙率的测定方法
CN107356509A (zh) * 2017-08-09 2017-11-17 海口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种硬质岩填石路堤空隙率试验试洞体积测试方法及装置
RU2687228C1 (ru) * 2018-09-20 2019-05-0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Лёт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ени М.М. Громова"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усталостной повреждаемости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элементов конструкций самолетов при лётных испытаниях на основе расширенной модифицированной кривой усталости
CN208968853U (zh) * 2018-09-28 2019-06-11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取样套环
CN109916770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同济大学 一种测定聚合物颗粒密度的方法
CN215727498U (zh) * 2021-08-05 2022-02-01 四川能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灌水法原位密度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5011A (zh) * 2013-08-07 2015-02-11 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堆石体密度测试系统
CN104535458A (zh) * 2015-01-09 2015-04-22 东南大学 一种粗集料堆积密度及间隙率的测定方法
CN107356509A (zh) * 2017-08-09 2017-11-17 海口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一种硬质岩填石路堤空隙率试验试洞体积测试方法及装置
RU2687228C1 (ru) * 2018-09-20 2019-05-07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Лёт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ени М.М. Громова"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усталостной повреждаемости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элементов конструкций самолетов при лётных испытаниях на основе расширенной модифицированной кривой усталости
CN208968853U (zh) * 2018-09-28 2019-06-11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取样套环
CN109916770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同济大学 一种测定聚合物颗粒密度的方法
CN215727498U (zh) * 2021-08-05 2022-02-01 四川能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灌水法原位密度测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邵 煜: "路桥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黑龙江交通科技》, 31 December 2017 (2017-12-31), pages 213 - 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8489B (zh) 一种路基土中毛细水上升高度的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3389364A (zh) 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试验装置和方法
CN203365430U (zh) 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试验装置
CN109682717A (zh) 一种检测坑测量方法
CN110593238A (zh) 一种挖坑法压实度检测用挖孔体积检测装置
CN109797729A (zh) 一种路基砖渣换填层压实度指标的检测方法
CN109826175A (zh) 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填筑质量的检测方法
CN115343201A (zh) 一种带路拱填石路基间隙率灌水测试方法
CN215727498U (zh) 一种灌水法原位密度测量装置
CN109781968B (zh) 一种模拟盾构隧道补偿注浆扩张形态的试验方法
Hossain et al. Intelligent compaction control
CN213328979U (zh) 一种路基压实法实验装置
CN205066754U (zh) 一种路基沉降观测设备
CN212008203U (zh) 气压式土工密度试验装置
CN108645997A (zh) 一种控制地下水位监测路基沉降规律试验模型及试验方法
CN208171817U (zh) 一种填石路基孔隙率测定基盘
CN115479881B (zh) 一种测量砂卵砾石地层孔隙比的方法
CN211347820U (zh) 原位密度试验中用于灌水法量测体积的辅助装置
CN208968853U (zh) 一种取样套环
CN203346920U (zh) 桩承式加筋路堤平面土拱效应试验装置
CN209802929U (zh) 一种常水头土壤渗透系数测定装置
CN207923032U (zh) 一种泥沙水下休止角测定仪
CN117169049B (zh) 一种现场原级配爆破堆石料的相对密度试验方法及装置
CN206459935U (zh) 一种透水砖的透水系数测定仪器
CN204214734U (zh) 一种基板可定位灌砂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