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4608B - 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4608B
CN115334608B CN202211257499.5A CN202211257499A CN115334608B CN 115334608 B CN115334608 B CN 115334608B CN 202211257499 A CN202211257499 A CN 202211257499A CN 115334608 B CN115334608 B CN 115334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switching
source base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74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34608A (zh
Inventor
邓勇志
程运
王贻先
邵世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i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i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i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i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574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4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4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4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34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4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条件切换中早期数据转发功能失效导致信令开销增加,且切换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其中,一种通信过程中切换基站的系统,至少包括:源基站、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和终端。通过源基站对终端同频及异频测量配置得到测量报告,判断采用条件切换,提高切换的成功率。根据测量报告中物理小区标识,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提高切换成功率。通过判断网络切片类型标识,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终端根据早期数据,接入第一目标基站,完成切换,有效降低切换用户面时延,同时避免额外的信令开销,提高切换成功率。

Description

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条件切换(conditional handover,条件切换)是3GPP R16版本引入的一种移动性增强技术之一。相对传统切换,条件切换可以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条件切换是仅在满足所配置的执行条件时才执行的切换流程。为了提高健壮性,网络可以向终端提供多个与执行条件相关联的候选基站配置。终端在接收到条件切换配置之后,保持与源基站的连接,并且开始评估候选基站的条件切换执行条件。如果至少一个条件切换候选基站满足相应的条件切换执行条件,那么终端从源基站分离,应用所选候选基站的相应配置,同步到该候选基站。切换过程通过向目标基站发送RRC 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来完成RRC切换。在成功完成RRC切换过程之后,终端释放存储的条件切换配置。
在条件切换执行阶段,源基站可能向某一个基站开启早期数据转发功能,即源基站提前将核心网用户面下行数据转发到目标基站。此早期数据转发功能也可能不会开启。当终端选择某一个条件切换候选基站切换成功后,该基站分布单元通过F1接口向集中单元上报接入成功消息。然后,该基站集中单元向源基站发送切换成功消息,将成功的目标基站信息告知源基站。源基站收到该消息后,开始向目标基站进行后期数据转发,并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取消消息,通知目标基站的其他候选基站终止条件切换流程,以释放为条件切换预留的无线资源。其中,F1接口是标准化接口,用来连接分布单元和集中单元。
在实现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
基于目前协议流程,对于用户面时延要求高的业务,终端切换成功的基站可能不是最终接入的基站。即早期数据转发功能没有起到作用,导致条件切换不仅浪费了信令开销,也没有降低用户面时延。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条件切换中早期数据转发功能失效导致信令开销增加,且切换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条件切换中早期数据转发功能失效导致信令开销增加,且切换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包括:
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符合切换条件时,源基站发起切换请求;
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接收终端会话管理信息;
源基站识别终端会话管理信息中携带的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
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终端根据早期数据,接入第一目标基站,完成切换。
进一步的,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包括: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源基站选择满足切换条件的基站组成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向源基站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按预设排列方法,将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排序第一的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基站。
进一步的,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选择算法,包括:
源基站获取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判别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与预定取值集合的范围;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不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判断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两者之间大小;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小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大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进一步的,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包括:
终端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切换信息;
根据测量配置切换信息,终端生成测量报告;
终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进一步的,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通过源基站对终端同频及异频测量配置得到,包括:
源基站获取终端切换能力信息;
源基站根据切换能力信息,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相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同频报告;
源基站根据切换能力信息,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不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异频报告;
根据同频报告和异频报告,生成测量报告。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切换基站的系统,包括:
源基站,用于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符合切换条件时,发起切换请求;
用于根据测量报告,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用于接收终端会话管理信息;
用于识别终端会话管理信息中携带的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第一候选基站集合,用于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
源基站,用于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终端,用于根据早期数据,接入第一目标基站,完成切换。
进一步的,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包括: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源基站选择满足切换条件的基站组成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向源基站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按预设排列方法,将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排序第一的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基站。
进一步的,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选择算法,包括:
源基站获取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判别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与预定取值集合的范围;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不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判断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两者之间大小;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小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大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进一步的,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包括:
终端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切换信息;
根据测量配置切换信息,终端生成测量报告;
终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进一步的,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通过源基站对终端同频及异频测量配置得到,包括:
源基站获取终端切换能力信息;
源基站根据切换能力信息,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相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同频报告;
源基站根据切换能力信息,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不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异频报告;
根据同频报告和异频报告,生成测量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源基站对终端同频及异频测量配置得到测量报告,判断采用条件切换,提高切换的成功率。根据测量报告中物理小区标识,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提高切换成功率。通过判断网络切片类型标识,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终端根据早期数据,接入第一目标基站,完成切换,有效降低切换用户面时延,同时避免额外的信令开销,提高切换成功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基站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测量配置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早期数据转发算法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第一目标基站选择算法流程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00-切换基站的系统;
11-源基站;
12-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13-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包括:
S110: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符合切换条件时,源基站发起切换请求;
S120: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S130:源基站接收终端会话管理信息;
S140:源基站识别终端会话管理信息中携带的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S150: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
S160: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S170:终端根据早期数据,接入第一目标基站,完成切换。
在步骤S110中,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符合切换条件时,源基站发起切换请求。
可以理解的是,5G定义了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三大场景。
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文叫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R15(Release 15)标准中,关于5G的移动性采用的传统切换机制难以满足时延敏感业务的要求。且因为5G频率较高,导致切换失败率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在R16(Release 16)中对5G移动性技术进行了增强。
为了解决传统切换对时延敏感度业务要求的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条件切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符合切换条件时,源基站向候选基站发起切换请求。
S120: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以通信基站为元素。此处的第一仅作区分用,不标识优先级。
进一步的,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通过源基站对终端同频及异频测量配置得到,包括:
源基站获取终端切换能力信息;
源基站根据切换能力信息,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相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同频报告;
源基站根据切换能力信息,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不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异频报告;
根据同频报告和异频报告,生成测量报告。
可以理解的是,条件切换时需要终端上报测量的结果。而上报又分为周期性上报和事件触发的上报。周期性上报由基站配置,通过终端直接上报测量结果。事件触发的上报又分为同频系统的事件和不同系统间的事件。同频切换报告事件包括:
事件A1,服务基站好于绝对门限,可以用来关闭某些基站间的测量。
事件A2,服务基站差于绝对门限,可以用来开启某些基站间的测量。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后可能发生切换等操作。
事件A3,邻居基站好于服务基站,可以用来决定终端是否切换到邻居基站。
事件A4,邻居基站好于绝对门限。
事件A5,服务基站差于一个绝对门限并且邻居基站好于一个绝对门限,可以用来支持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源基站为终端配置条件切换的测量,包括同频及异频条件切换测量配置。终端基于此测量配置上报测量报告,基站筛选条件切换候选基站。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源基站建立PDU session会话,并保存PDUsession会话的信息,用于后续的早期数据转发配置。源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AS(AccessStratum,接入层)的安全模式。源基站查询终端能力,得到终端切换能力信息并发往核心网。源基站保存终端切换能力信息,并与终端之间建立承载流程。其中,基站根据终端切换能力信息判断是否配置条件切换测量。当终端支持条件切换功能时,源基站根据终端切换能力信息,配置初始的条件切换测量,并使用A4同频测量事件。根据同频候选基站,得到同频测量配置。基站向核心网回复PDU session会话建立响应。终端上报A2测量报告。源基站根据终端切换能力信息,配置A4异频事件,收集异频候选基站。根据异频候选基站,得到异频测量配置。根据同频报告和异频报告,生成测量报告。
源基站为终端配置条件切换的测量,包括同频及异频条件切换测量配置。终端基于此测量配置上报测量报告给基站,用来筛选条件切换候选基站,可以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进一步的,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包括:
终端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切换信息;
根据测量配置切换信息,终端生成测量报告;
终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候选基站集合是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过一定的条件,筛选出来的。在具体实施例中,源基站下发切换测量控制。根据测量控制,终端上报测量报告。根据终端测量报告及切换策略,源基站决策是否采用条件切换。当满足条件切换时,源基站选择出候选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基站。值得注意的是,最大候选目标基站数为8个。源基站向各个候选基站发起条件切换请求。部分候选基站回复切换确认信息,携带为终端预留的切换资源。根据切换确认信息,识别物理基站标识。根据物理基站标识,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源基站收齐目标基站回复的切换确认,并提取各基站的重配信息。源基站将组装条件重配消息发送给终端。终端对条件重配消息进行确认,回复重配完成到源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源基站采用条件切换候选基站的算法,通过识别物理基站标识,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提高切换成功率。
S130:源基站接收终端会话管理信息。
S140:源基站识别终端会话管理信息中携带的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5G中的网络切片是一个概念,可以根据每个客户的要求进行区别对待。通过切片的形式,将不同流量差异化处理,以及可以将资源进行隔离。然后移动网络运营商可以将客户视为属于不同租户类型的客户,每种客户具有不同的服务要求,这些要求根据每个租户根据服务水平协议可以使用哪种切片类型进行管理和签约。
网络切片,就是把5G网络分成“很多片”,每一片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不同用户对于网络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直播用户对上传速度要求更高,游戏用户则要求延迟低。网络切片技术则可以针对性的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网络能力,从而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对于网络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了解5G网络切片,我们先将5G网络的应用场景划分为三类:移动宽带、海量物联网和任务关键性物联网。
为了实现网络切片,网络功能虚拟化。本质上讲,所谓网络功能虚拟化,就是将网络中的专用设备的软硬件功能转移到虚拟主机上。这些虚拟主机是基于行业标准的商用服务器,低成本且安装简便。简单的说,就是用基于行业标准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来取代网络中的专用的网元设备。
网络经过功能虚拟化后,无线接入网部分叫边缘云,而核心网部分叫核心云。边缘云中的虚拟主机和核心云中的虚拟主机,通过软件定义网络互联互通。
源基站接收并识别终端会话管理信息,即终端的PDU session信息中携带的切片类型参数。
S150: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
S160: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进一步的,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包括: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源基站选择满足切换条件的基站组成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向源基站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按预设排列方法,将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排序第一的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基站。
网络切片始终由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部分和CN(CoreNetwork,核心网)部分组成。网络切片的支持依赖于以下原理:不同切片的流量由不同的PDU会话处理。网络可以通过调度以及提供不同的配置来实现不同的网络切片。
为了识别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每个网络切片由S-NSSAI(Single Network Slice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进行唯一标识,而一个S-NSSAI由SST(Slice Serive Type,切片服务类型)和SD(Slice Differentiator,切片分离)所组成。
SST用于标识切片类型,在S-NSSAI中是必选信息,长度为8bits,取值范围为0~255。SST字段具有标准化和非标准化值之分,其中值0到127属于标准化SST范围,而值128~255属于特定于运营商的范围,由运营商决定。标准化的SST值提供了一种建立切片的全局互操作性的方式,以便公共陆地移动网可以针对最常用的切片服务类型更有效地支持漫游,其中标准化的SST值如下表所示:
Figure 753277DEST_PATH_IMAGE001
值得注意的是,公共陆地移动网中不需要支持所有标准SST值。该表中指示的每个SST值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其他SST来支持。
SD为SST的补充,用于区分同一个SST下的多个网络切片,其在S-NSSAI中是可选信息,长度为24bits。由于SD是可选信息,因此如果没有与SST关联时,其值为0xFFFFFF。可以理解的是,当SST的值为2时,即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此时,向所有候选基站发送早期数据。当应用场景不是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再判断终端的分组时延和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为对第一时延条件进行的限定。
进一步的,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选择算法,包括:
源基站获取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判别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与预定取值集合的范围;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不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判断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两者之间大小;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小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大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源基站配置早期数据转发功能开关,开关是否开启根据运营商需求等进行配置。本申请的实施例是早期数据转发是开启的状态。
如图4所示,为早期数据转发配置方法。
当开关关闭时,不开启早期数据转发功能。而在开关开启时,结合终端业务类型,对于包含了时延要求高的URLLC(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可靠低时延通信)业务类型的场景,即终端的PDU session信息中携带的切片类型参数SST为2时,采取向所有候选基站开启早期数据转发功能的策略。比较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如果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小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则采取向所有候选基站开启早期数据转发功能的策略,否则只向第一目标基站开启早期数据转发功能。
分组时延预算是由3GPP规范23.501定义的一个标量,用于指向一个5G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特性,用于控制QoS流的转发处理。
5G中的QoS是基于PDU会话中的Qos流为基础来实现的,一个PDU会话可以有1到多个QoS流,最多一个PDU会话64个QoS流。PCEF基于每个业务数据流SDF来实施QoS控制,每个服务数据流的QoS控制允许PCC体系结构向PCEF(Policy and Charging EnforcementFunction,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提供授权的QoS,以对每个特定的服务数据流实施。
分组时延预算(PDB,Packet Delay Budget)定义了分组包可以在终端和终止N6接口的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之间被延迟的时间的上限。对于分组时延预算的值在上下行中是相同的。在3GPP接入的情况下,PDB用于支持调度和配置链路层功能。例如,调度优先级权重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目标操作点的设置。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基于终端的同频即异频测量配置,终端上报条件切换A4测量报告。
源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邻区测量值、测量报告的邻区与服务基站的历史切换成功率及邻区负载情况进行综合判决,领区负载从低到高排序,选择不多于8个邻区组成初始的条件切换候选基站。源基站向第一个候选基站发送HANDOVER REQUEST。源基站向第二个候选基站发送HANDOVER REQUEST。第一个候选基站回复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第二个候选基站回复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源基站选择成功回复了HANDOVERREQUEST ACKNOWLEDGE的目标基站组成最终的条件切换候选列表,并将列表中排序第一的基站所属GNB(generation nodeB,5G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基站。
按预设排列方法,将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排序第一的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排列方法通过判断测量值、切换成功率及负载等因素,进行综合排序。再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选择排序第一的小区所属基站作为第一目标基站。
源基站提前目标基站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中的Handover Command IE组装条件重配消息发给终端。终端回复重配完成消息。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从选定第一目标基站,源基站选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提高切换成功率。
S170:终端根据早期数据,接入第一目标基站,完成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监测条件重配消息中的邻区,并随机接入成功。
终端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的第一目标基站发送重配完成,此时上行数据发送到第一目标基站,下行数据继续通过源基站转发到第一目标基站。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向源基站发送切换成功通知源基站终端切换到了目标基站。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SN STATUSTRANSFER,告知PDCP SN和HFN。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向核心网发送PATH SWITCH REQUEST,通知核心网终端切换到了第一目标基站。源基站收到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发送的切换成功信令后,向其他候选基站发送切换取消信令,通知释放预留的条件切换资源。核心网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回复路径切换确认。此时下行数据从核心网直接到第一目标基站,不再通过源基站转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向源基站发送终端CONTEXT RELEASE信令,要求源基站释放终端资源。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通过源基站对终端进行A4同频及异频测量配置得到测量报告,判断采用条件切换,提高切换的成功率。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提高切换成功率。通过判别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与预定取值集合的范围,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按预设排列方法,将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排序第一的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基站,并转发早期数据,有效降低切换用户面时延,同时避免额外的信令开销,提高切换成功率。
请参照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切换基站的系统100,包括
源基站11,用于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符合切换条件时,发起切换请求;
用于根据测量报告,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用于接收终端会话管理信息;
用于识别终端会话管理信息中携带的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第一候选基站集合12,用于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不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
源基站,用于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终端13,用于根据早期数据,接入第一目标基站,完成切换。
源基站11,用于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符合切换条件时,发起切换请求。
可以理解的是,5G定义了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低延迟通信、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三大场景。
在3GPP R15标准中,关于5G的移动性采用的传统切换机制难以满足时延敏感业务的要求。且因为5G频率较高,导致切换失败率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在R16中对5G移动性技术进行了增强。
为了解决传统切换对时延敏感度业务要求的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条件切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符合切换条件时,源基站向候选基站发起切换请求。
源基站11用于根据测量报告,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以通信基站为元素。此处的第一仅作区分用,不标识优先级。
进一步的,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通过源基站对终端同频及异频测量配置得到,包括:
源基站获取终端切换能力信息;
源基站根据切换能力信息,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相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同频报告;
源基站根据切换能力信息,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不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异频报告;
根据同频报告和异频报告,生成测量报告。
可以理解的是,条件切换时需要终端上报测量的结果。而上报又分为周期性上报和事件触发的上报。周期性上报由基站配置,通过终端直接上报测量结果。事件触发的上报又分为同频系统的事件和不同系统间的事件。同频切换报告事件包括:
事件A1,服务基站好于绝对门限,可以用来关闭某些基站间的测量。
事件A2,服务基站差于绝对门限,可以用来开启某些基站间的测量。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后可能发生切换等操作。
事件A3,邻居基站好于服务基站,可以用来决定终端是否切换到邻居基站。
事件A4,邻居基站好于绝对门限。
事件A5,服务基站差于一个绝对门限并且邻居基站好于一个绝对门限,可以用来支持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源基站为终端配置条件切换的测量,包括同频及异频条件切换测量配置。终端基于此测量配置上报测量报告,基站筛选条件切换候选基站。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源基站建立PDU session会话,并保存PDU session会话的信息,用于后续的早期数据转发配置。源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AS的安全模式。源基站查询终端能力,得到终端切换能力信息并发往核心网。源基站保存终端切换能力信息,并与终端之间建立承载流程。其中,基站根据终端切换能力信息判断是否配置条件切换测量。当终端支持条件切换功能时,源基站根据终端切换能力信息,配置初始的条件切换测量,并使用A4同频测量事件。根据同频候选基站,得到同频测量配置。基站向核心网回复PDU session会话建立响应。终端上报A2测量报告。源基站根据终端切换能力信息,配置A4异频事件,收集异频候选基站。根据异频候选基站,得到异频测量配置。根据同频报告和异频报告,生成测量报告。
源基站为终端配置条件切换的测量,包括同频及异频条件切换测量配置。终端基于此测量配置上报测量报告给基站,用来筛选条件切换候选基站,可以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进一步的,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包括:
终端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切换信息;
根据测量配置切换信息,终端生成测量报告;
终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候选基站集合是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过一定的条件,筛选出来的。在具体实施例中,源基站下发切换测量控制。根据测量控制,终端上报测量报告。根据终端测量报告及切换策略,源基站决策是否采用条件切换。当满足条件切换时,源基站选择出候选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基站。值得注意的是,最大候选目标基站数为8个。源基站向各个候选基站发起条件切换请求。部分候选基站回复切换确认信息,携带为终端预留的切换资源。根据切换确认信息,识别物理基站标识。根据物理基站标识,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源基站收齐目标基站回复的切换确认,并提取各基站的重配信息。源基站将组装条件重配消息发送给终端。终端对条件重配消息进行确认,回复重配完成到源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源基站采用条件切换候选基站的算法,通过识别物理基站标识,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提高切换成功率。
源基站11用于接收终端会话管理信息并用于识别终端会话管理信息中携带的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5G中的网络切片是一个概念,可以根据每个客户的要求进行区别对待。通过切片的形式,将不同流量差异化处理,以及可以将资源进行隔离。然后移动网络运营商可以将客户视为属于不同租户类型的客户,每种客户具有不同的服务要求,这些要求根据每个租户根据服务水平协议可以使用哪种切片类型进行管理和签约。
为了进一步了解5G网络切片,我们先将5G网络的应用场景划分为三类:移动宽带、海量物联网和任务关键性物联网。
为了实现网络切片,网络功能虚拟化。本质上讲,所谓网络功能虚拟化,就是将网络中的专用设备的软硬件功能转移到虚拟主机上。这些虚拟主机是基于行业标准的商用服务器,低成本且安装简便。简单的说,就是用基于行业标准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来取代网络中的专用的网元设备。
网络经过功能虚拟化后,无线接入网部分叫边缘云,而核心网部分叫核心云。边缘云中的虚拟主机和核心云中的虚拟主机,通过软件定义网络互联互通。
源基站接收并识别终端会话管理信息,即终端的PDU session信息中携带的切片类型参数。
第一候选基站集合12,用于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不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
源基站11,用于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进一步的,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包括: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源基站选择满足切换条件的基站组成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向源基站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按预设排列方法,将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排序第一的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基站。
网络切片始终由RAN部分和CN部分组成。网络切片的支持依赖于以下原理:不同切片的流量由不同的PDU会话处理。网络可以通过调度以及提供不同的配置来实现不同的网络切片。
为了识别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每个网络切片由S-NSSAI(Single Network Slice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进行唯一标识,而一个S-NSSAI由SST(Slice Serive Type,切片服务类型)和SD(Slice Differentiator,切片分离)所组成。
标准化的SST值提供了一种建立切片的全局互操作性的方式,以便公共陆地移动网可以针对最常用的切片服务类型更有效地支持漫游。值得注意的是,公共陆地移动网中不需要支持所有标准SST值。该表中指示的每个SST值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其他SST来支持。
SD为SST的补充,用于区分同一个SST下的多个网络切片,其在S-NSSAI中是可选信息,长度为24bits。由于SD是可选信息,因此如果没有与SST关联时,其值为0xFFFFFF。可以理解的是,当SST的值为2时,即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此时,向所有候选基站发送早期数据。当应用场景不是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再判断终端的分组时延和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以下为对第一时延条件进行的限定。
进一步的,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选择算法,包括:
源基站获取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判别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与预定取值集合的范围;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不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判断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两者之间大小;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小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大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源基站配置早期数据转发功能开关,开关是否开启根据运营商需求等进行配置。本申请的实施例是早期数据转发是开启的状态。
当开关关闭时,不开启早期数据转发功能。而在开关开启时,结合终端业务类型,对于包含了时延要求高的URLLC业务类型的场景,即终端的PDU session信息中携带的切片类型参数SST为2时,采取向所有候选基站开启早期数据转发功能的策略。比较终端分组时延预算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如果终端分组时延预算小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则采取向所有候选基站开启早期数据转发功能的策略,否则只向第一目标基站开启早期数据转发功能。
分组时延预算I是由3GPP规范23.501定义的一个标量,用于指向一个5G QoS特性,用于控制QoS流的转发处理。
分组时延预算(PDB,Packet Delay Budget)定义了分组包可以在终端和终止N6接口的UPF之间被延迟的时间的上限。对于分组时延预算的值在上下行中是相同的。在3GPP接入的情况下,PDB用于支持调度和配置链路层功能。例如,调度优先级权重和HARQ目标操作点的设置。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基于终端的同频即异频测量配置,终端上报条件切换A4测量报告。
源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邻区测量值、测量报告的邻区与服务基站的历史切换成功率及邻区负载情况进行综合判决,领区负载从低到高排序,选择不多于8个邻区组成初始的条件切换候选基站。源基站向第一个候选基站发送HANDOVER REQUEST。源基站向第二个候选基站发送HANDOVER REQUEST。第一个候选基站回复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第二个候选基站回复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源基站选择成功回复了HANDOVERREQUEST ACKNOWLEDGE的目标基站组成最终的条件切换候选列表,并将列表中排序第一的基站所属GNB选定为第一目标基站。
按预设排列方法,将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排序第一的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
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排列方法通过判断测量值、切换成功率及负载等因素,进行综合排序。再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选择排序第一的小区所属基站作为第一目标基站。
源基站提前目标基站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中的Handover Command IE组装条件重配消息发给终端。终端回复重配完成消息。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从选定第一目标基站,源基站选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提高切换成功率。
终端13,用于根据早期数据,接入第一目标基站,完成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终端监测条件重配消息中的邻区,并随机接入成功。
终端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的第一目标基站发送重配完成,此时上行数据发送到第一目标基站,下行数据继续通过源基站转发到第一目标基站。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向源基站发送切换成功通知源基站终端切换到了目标基站。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SN STATUSTRANSFER,告知PDCP SN和HFN。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向核心网发送PATH SWITCH REQUEST,通知核心网终端切换到了第一目标基站。源基站收到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发送的切换成功信令后,向其他候选基站发送切换取消信令,通知释放预留的条件切换资源。核心网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回复路径切换确认。此时下行数据从核心网直接到第一目标基站,不再通过源基站转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向源基站发送终端CONTEXT RELEASE信令,要求源基站释放终端资源。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切换基站的系统,通过源基站对终端进行A4同频及异频测量配置得到测量报告,判断采用条件切换,提高切换的成功率。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提高切换成功率。通过判别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与预定取值集合的范围,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按预设排列方法,将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排序第一的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基站,并转发早期数据,有效降低切换用户面时延,同时避免额外的信令开销,提高切换成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有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符合切换条件时,源基站发起切换请求;
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接收终端会话管理信息;
源基站识别终端会话管理信息中携带的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
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监测条件重配消息中的邻区;
终端根据早期数据,接入第一目标基站,完成切换;
其中,所述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包括:
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源基站选择满足切换条件的基站组成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向源基站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包括: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按预设排列方法,将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排序第一的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基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包括:
源基站获取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判别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与预定取值集合的范围;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不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判断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两者之间大小;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小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大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包括:
终端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切换信息;
根据测量配置切换信息,终端生成测量报告;
终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通过源基站对终端同频及异频测量配置得到,包括:
源基站获取终端切换能力信息;
根据终端切换能力信息判断是否配置条件切换测量;
当终端支持条件切换功能时,源基站根据终端切换能力信息,配置初始的条件切换测量;
终端根据条件切换测量,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相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同频报告;
终端根据条件切换测量,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不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异频报告;
根据同频报告和异频报告,生成测量报告。
6.一种通信过程中切换基站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基站,用于当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符合切换条件时,发起切换请求;
用于根据测量报告,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用于接收终端会话管理信息;
用于识别终端会话管理信息中携带的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第一候选基站集合,用于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
源基站,用于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终端,用于监测条件重配消息中的邻区;
用于根据早期数据,接入第一目标基站,完成切换;
其中,所述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包括:
根据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源基站选择满足切换条件的基站组成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向源基站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用于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采用目标基站选择算法,从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选定第一目标基站,具体用于: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满足第一时延条件时,按预设排列方法,将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排序第一的基站选定为第一目标基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包括:
源基站获取网络切片类型标识;
判别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与预定取值集合的范围;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网络切片类型标识不包含预定取值集合时,判断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两者之间大小;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小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候选基站集合转发早期数据;
当终端的分组时延预算大于基站配置的分组时延预算阈值,源基站向第一目标基站转发早期数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一候选基站集合,包括:
终端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切换信息;
根据测量配置切换信息,终端生成测量报告;
终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根据测量报告,源基站选出第二候选基站集合;
源基站向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发送切换请求;
第二候选基站集合回复切换确认信息;
源基站从第二候选基站集合中选择回复切换确认信息的通信基站元素,组成第一候选基站集合。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通过源基站对终端同频及异频测量配置得到,包括:
源基站获取终端切换能力信息;
根据终端切换能力信息判断是否配置条件切换测量;
当终端支持条件切换功能时,源基站根据终端切换能力信息,配置初始的条件切换测量;
终端根据条件切换测量,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相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同频报告;
终端根据条件切换测量,测量与源基站下行频点不同的第一候选基站集合中通信基站元素的下行频点,生成异频报告;
根据同频报告和异频报告,生成测量报告。
CN202211257499.5A 2022-10-14 2022-10-14 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334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7499.5A CN115334608B (zh) 2022-10-14 2022-10-14 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7499.5A CN115334608B (zh) 2022-10-14 2022-10-14 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608A CN115334608A (zh) 2022-11-11
CN115334608B true CN115334608B (zh) 2023-03-31

Family

ID=83913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7499.5A Active CN115334608B (zh) 2022-10-14 2022-10-14 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460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7348A (zh) * 2022-05-17 2022-07-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基站
CN115002845A (zh) * 2021-03-01 2022-09-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7104A1 (en) * 2017-11-14 2019-05-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Bwp handling in idle mode and inactive mode
CN111866857B (zh) * 2019-04-28 2022-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US20220386204A1 (en) * 2019-11-01 2022-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ual active protocol stack handover reports
WO2021119627A1 (en) * 2019-12-13 2021-06-17 Ofinno, Llc Control of network slice
CN113810961A (zh) * 2020-06-16 2021-12-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基站的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5038132B (zh) * 2022-08-15 2022-11-22 武汉世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的daps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2845A (zh) * 2021-03-01 2022-09-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4727348A (zh) * 2022-05-17 2022-07-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608A (zh)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7831B2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slice generation method,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slice manager
CN114503667B (zh) 用于添加和/或改变辅节点(sn)的有条件过程
CN106031292B (zh) 用于双连接性中的特定辅小区选择的处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56731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针对具有小小区服务区域的小区控制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US10172047B2 (en) Wireless network handover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EP256306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et
CN103621139B (zh) 用于控制用户设备的切换决定的无线电网络节点中的方法
CN111885647B (zh) 用于移动电信网络中的频间负载平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872851B (zh) 切换方法、系统以及基站
WO2014032502A1 (zh) 终端接入方法、系统和终端
WO2012041043A1 (zh) 额外测量结果的上报方法及系统
WO2012071704A1 (zh) 报告无线链路失败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MX2012012707A (es) Metodo y sistema para procesar una tarea de medicion en sistema de agregacion de poratdoras.
US20150208301A1 (en) Mobility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432116A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TW201828737A (zh) 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細胞服務區歷史使用
MOREIRA et al. Silva
WO20200215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202301882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differentiated retransmissions
Addali et al. Enhanced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for 5G small cell networks
Sas et al. Self-optimisation of admission control and handover parameters in LTE
CN115334608B (zh) 切换基站的方法及系统
WO2021228401A1 (en) Cell selection
WO2015168918A1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源接入网节点、目标接入网节点
CN108243450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