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3697A - 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3697A
CN115333697A CN202110509192.9A CN202110509192A CN115333697A CN 115333697 A CN115333697 A CN 115333697A CN 202110509192 A CN202110509192 A CN 202110509192A CN 115333697 A CN115333697 A CN 115333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pucch
resource
switching
pucch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91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倩倩
高雪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91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36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7476 priority patent/WO20222374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3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36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PUCCH载波切换和上行信道重叠如何结合进行处理的问题。本申请中,若支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载波切换且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进行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新无线系统(5Generation New RAT,5G NR)中,大量存在极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业务。URLLC业务对时延的要求非常低,但考虑到非配对频谱上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共享同一个频谱资源,则需要上行和下行进行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传输。因此在一个载波组中,配置传输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的载波上可能受限于上下行配比,不能在满足下行传输的处理时间最近的时域位置找到可用的上行资源(如满足处理时延的位置刚好是下行传输的时域位置)。此时,如果等到传输PUCCH的载波上的可用上行资源,则会造成传输时延,影响URLLC性能。目前相关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是进行PUCCH载波切换,即将PUCCH从原本配置传输的载波切换到另一个载波上传输,从而不需要在原载波调度资源不足或者资源冲突的时候导致需要延迟进行PUCCH传输。但是,当支持PUCCH载波切换时,目前不明确PUCCH载波切换和上行信道重叠如何结合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以解决PUCCH载波切换和上行信道重叠如何结合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支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载波切换且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进行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从而实现基站和终端的理解一致,进而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行PUCCH载波切换包括:
若需要对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进行载波切换,则将所述第一PUCCH资源对应的待传输信息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有载波切换的需求时,将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无需等待传输PUCCH的载波上的可用上行资源,避免了传输时延,进而提高了URLLC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波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主小区载波Pcel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辅小区载波PUCCH Scell、主辅小区载波PScell。
本申请提出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适用于多种载波,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根据有普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UCCH资源为用于承载以下信息中至少一种信息的资源: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调度请求SR。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UCCH资源承载的信息资源可以为上述多种资源,大大增加的传输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HARQ-ACK,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和调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确定的,或者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CSI或所述SR,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的指示确定第一资源的承载的信息资源,避免了资源传输时由于指示与承载的信息资源之间的不明确导致的传输效率抵消,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将第一载波的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则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的顺序为:
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之间的重叠、第二载波的PUCCH和第一载波的PUCCH之间的重叠、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组或小区组内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规定了重叠的处理顺序,使终端和基站都按照该顺序进行处理,进而达到了终端与基站的理解一致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包括:
按照预设复用规则处理所述重叠的上行信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和基站均采用相同的复用规则来处理重叠,进而达到了终端与基站的理解一致的目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机;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若支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载波切换且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进行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行PUCCH载波切换包括:
若需要对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进行载波切换,则将所述第一PUCCH资源对应的待传输信息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波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主小区载波Pcel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辅小区载波PUCCH Scell、主辅小区载波PScel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UCCH资源为用于承载以下信息中至少一种信息的资源: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调度请求SR。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HARQ-ACK,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和调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确定的,或者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CSI或所述SR,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将第一载波的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则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的顺序为:
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之间的重叠、第二载波的PUCCH和第一载波的PUCCH之间的重叠、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组或小区组内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包括:
按照预设复用规则处理所述重叠的上行信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若支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载波切换且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进行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若需要对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进行载波切换,则将所述第一PUCCH资源对应的待传输信息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波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主小区载波Pcel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辅小区载波PUCCH Scell、主辅小区载波PScel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UCCH资源为用于承载以下信息中至少一种信息的资源: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调度请求SR。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HARQ-ACK,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和调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确定的,或者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CSI或所述SR,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单元执行若将第一载波的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时,则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的顺序为:
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之间的重叠、第二载波的PUCCH和第一载波的PUCCH之间的重叠、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组或小区组内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重叠处理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复用规则处理所述重叠的上行信道。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另外,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的PUCCH传输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的PUCCH传输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的PUCCH传输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的PUCCH传输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的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的通信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本申请实施例中,名词“网络”和“系统”经常交替使用,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
(2)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3)“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尤其是5G系统。例如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通用移动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 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等。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核心网部分,例如演进的分组系统(Evloved Packet System,EPS)、5G系统(5GS)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通信设备,可以指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侧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核心网和/或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基站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网络侧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更换,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网络侧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网络侧设备(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带宽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网络侧设备(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侧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基站(gNB),也可以是家庭演进基站(Homeevolved Node B,HeNB)、中继节点(relay node)、家庭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在一些网络结构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集中单元和分布单元也可以地理上分开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研究发现,在无线系统(New RAT,NR)通信系统中,考虑到一个时域(slot)中的上行时域资源有限,可能会出现多个UCI的PUCCH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的情况。当不同类型的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的PUCCH传输资源存在重叠时,需要进行UCI组合传输,以避免在同一个载波上多个PUCCH并行传输。目前仅支持相同物理层优先级的UCI进行复用传输,当不同物理层优先级UCI的PUCCH资源在时域上重叠时,仅传输高优先级的UCI,丢弃低优先级的UCI。
对于同一个终端,为了避免出现过大的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Ratio,PAPR),不支持PUCCH和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同时传输,因此PUCCH和PUSCH之间的时域资源重叠时,终端可以将UCI复用在PUSCH上传输,从而不需要传输PUCCH,或者基于物理层优先级选择更高优先级的信道传输,不传输低优先级的信道。
对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PUCCH在主载波(PrimaryComponent Carrier,PCC)或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上传输。当CA场景中配置了PUCCH在辅载波(Secondary Cell,SCC)或辅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上传输时,聚合的载波可以分为两个PUCCH载波组,每个PUCCH载波组中存在一个指定的载波传输PUCCH,包含PCC的载波组为主PUCCH载波组,PUCCH在PCC上传输。辅PUCCH载波组中都是SCC,高层信令配置其中一个SCC上可以传输PUCCH,称之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辅小区(PUCCH SCell)。每个载波组中的所有载波上的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ACKnowl edgment,HARQ-ACK)都在一个指定的载波上的PUCCH中传输。对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存在主载波组(Master Carrier Group,MCG)和辅载波组(Secondary Carrier Group,SCG)两个载波组,在每个载波组中一个指定的载波上传输PUCCH,其中MCG包含PCC,PUCCH在PCC上传输,MCG中都是SCC,PUCCH在其中一个预先配置的SCC(或称为PSCell)上传输。
UCI包含HARQ-ACK,CSI,SR(调度请求)等信息。其中,HARQ-ACK是ACK和NACK的统称,用于针对PDSCH或指示SPS资源释放的PDCCH(又称SPS PDSCH release)进行反馈,告知基站PDSCH或指示SPS PDSCH释放的PDCCH是否正确接收;CSI用于反馈下行信道质量,从而帮助基站更好的进行下行调度,例如根据CSI进行MCS选择、配置适当的RB(资源块)资源等;SR用于当终端有上行业务需要传输时,向基站请求携带上行业务的PUSCH的传输资源。UCI在PUCCH上传输。PUCCH总是在固定的载波上传输。
发明人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对于处理上行信道之间的重叠,规定:对于相同优先级上行信道之间的重叠,优先处理PUCCH之间的重叠,然后再处理PUCCH和PUSCH之间的重叠。当存在不同优先级的上行信道重叠时,首先处理低优先级信道之间的重叠,然后可以取消载波切换前的上行信道中的低优先级的信道,最后再处理高优先级的上行信道之间的重叠,重叠处理后的高优先级的信道再次取消低优先级信道。
在新无线系统版本17(NR Rel-17)阶段,可能支持PUCCH载波切换,载波切换方案包括:1)DCI动态指示载波切换,即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指示域显式指示PUCCH载波切换;2)基于预定义的规则进行PUCCH载波切换,例如当PCell的PUCCH资源和半静态的下行符号冲突时,将PCell的PUCCH资源切换到其它载波进行传输;3)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的模式(pattern)进行PUCCH载波切换,例如将基于时域子帧进行周期性配置,在配置了切换的子帧中将PCell所有的PUCCH资源都切换到其它载波进行传输。
发明人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PUCCH传输时延,采用PUCCH可以切换载波传输的方式,但是该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上行信道重叠的解决和PUCCH载波切换的过程并没有明确的规则,从而导致基站和终端无法对上行信道的传输结果有一致的理解,进而会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用以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发明构思为:若支持PUCCH载波切换切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处理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由此明确了PUCCH载波切换和上行信道重叠结合进行处理的处理顺序,从而使得终端和基站理解一致,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而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先进行载波切换再处理上行信道重叠,避免了由于先处理上行信道重叠再处理载波切换导致的载波切换后的上行信道还存在重叠的问题,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适用于网络侧设备,也适用于终端设备,下面以终端设备为例对此进行说明。
如图1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图,图中包括:基站10、终端设备20;终端设备20通过PUCCH与基站10进行通信时,若支持PUCCH载波切换切且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处理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中,若支持PUCCH载波切换且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进行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基站和终端的理解一致,进而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进行PUCCH载波切换时,若需要对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进行载波切换,则将第一PUCCH资源对应的待传输信息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有载波切换的需求时,将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无需等待传输PUCCH的载波上的可用上行资源,避免了传输时延,进而提高了URLLC的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提出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适用于多种载波,使得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根据有普适性。故此第一载波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主小区载波Pcel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辅小区载波PUCCH Scell、主辅小区载波PScell。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UCCH资源为用于承载以下信息中至少一种信息的资源: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调度请求SR。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PUCCH资源承载的信息资源可以为上述多种资源,大大增加的传输的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指示信息确定承载的不同资源,例如:若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HARQ-ACK,则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和调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确定的,或者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若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CSI或SR,则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的指示确定第一资源的承载的信息资源,避免了资源传输时由于指示与承载的信息资源之间的不明确导致的传输效率抵消,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将第一载波的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则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的顺序为: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之间的重叠、第二载波的PUCCH和第一载波的PUCCH之间的重叠、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物理上行信道组或小区组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在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时按照预设复用规则处理重叠的上行信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规定了重叠的处理顺序,使终端和基站都按照该顺序进行处理,进而达到了终端与基站的理解一致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载波切换是在同一个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组PUCCH group或小区组cell group内执行的载波切换。在同一PUCCH group或cell group中进行载波切换,避免了在不同PUCCH group或cell group中传输时导致终端与基站不能理解一致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B所示:
在步骤101中:确定第一载波上需要传输的资源;
在步骤102中:将第一载波上需要传输的资源切换至第二载波进行传输;
在步骤103中:确定第二载波内的PUCCH之间的重叠情况,并进行处理;
在步骤104中:确定第二载波的PUCCH和第一载波的PUCCH之间的重叠情况,并进行处理;
在步骤105中: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PUCCH group或cellgroup内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并进行处理。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下面以终端侧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终端聚合了三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第一载波为PCell,第二载波为可以通过PUCCH载波切换进行PUCCH传输的载波。
步骤1:载波切换,基于第一载波上半静态配置的下行符号,确定第一载波上的PUCCH-1和PUCCH-2均为无效资源,需要切换到第二载波上进行传输。基于载波切换的规则,将第一载波上的PUCCH-1切换到第二载波上,使用第二载波上的PUCCH-1进行传输,第一载波上的PUCCH-2切换到第二载波上,使用第二载波上的PUCCH-2进行传输。
步骤2:确定第二载波的重叠情况,在第二载波上,PUCCH-1和PUCCH-2之间不重叠。
步骤3: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PUCCH group或cell group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情况,第三载波上存在PUSCH传输,而第二载波上PUCCH-2和第三载波上的PUSCH重叠,则将第二载波PUCCH-2的UCI转移到第三载波的PUSCH上进行传输。
综上,在第一载波上不传输PUCCH,在第二载波上仅传输PUCCH-1,第三载波上传输PUSCH,该PUSCH还承载了第一载波PUCCH-2传输的UCI信息。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终端侧聚合了三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第一载波为PCell,第二载波为通过PUCCH载波切换进行PUCCH传输的载波。
步骤1:载波切换,基于第一载波上半静态配置的下行符号,确定第一载波上的PUCCH-1和PUCCH-2均为无效资源需要切换到第二载波进行传输。第一载波上的PUCCH-1切换到第二载波上后使用第二载波上的PUCCH-1进行传输,第一载波上的PUCCH-2切换到第二载波上后使用第二载波上的PUCCH-2进行传输。
步骤2:确定第二载波的重叠情况,在第二载波上的PUCCH-1和PUCCH-2之间重叠,基于预设复用规则将PUCCH-2承载的UCI转移到PUCCH-1上进行复用传输。
步骤3: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PUCCH group或cell group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情况,第三载波上存在PUSCH传输,第二载波上PUCCH-1和第三载波上的PUSCH重叠,将第二载波PUCCH-1的UCI转移到第三载波的PUSCH上进行传输。
综上,在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上不传输PUCCH,在第三载波上传输PUSCH,该PUSCH还承载了在第一载波的PUCCH-1和PUCCH-2传输的UCI信息。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终端侧聚合了三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第一载波为PCell,第二载波为通过PUCCH载波切换进行PUCCH传输的载波。
步骤1:载波切换,基于第一载波上半静态配置的下行符号,确定第一载波上的PUCCH-1和PUCCH-2均为无效资源需要切换到第二载波进行传输,PUCCH-3为有效资源。第一载波上的PUCCH-1切换到第二载波上后使用第二载波上的PUCCH-1进行传输,第一载波上的PUCCH-2切换到第二载波上后使用第二载波上的PUCCH-2进行传输。
步骤2:确定第二载波的重叠情况,在第二载波上的PUCCH-1和PUCCH-2之间重叠,基于预设复用规则将PUCCH-2承载的UCI转移到PUCCH-1上进行复用传输;第二载波的PUCCH-1和第一载波的PUCCH-3重叠,基于载波之间的PUCCH重叠处理规则选择其中一个PUCCH或者复用到一个PUCCH上传输,例如本实施例中将PUCCH-3的UCI也转移到第二载波上的PUCCH-1进行上复用传输。
步骤3: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PUCCH group或cell group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情况,第三载波上不存在PUSCH传输,因此不存在第二载波上PUCCH-1和PUCCH-2和第三载波上的PUSCH之间的重叠。
综上,在第一载波上不传输PUCCH,在第二载波上传输PUCCH-1,该PUCCH-1承载了在第一载波的PUCCH-1、PUCCH-2和PUCCH-3上传输的UCI信息。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终端侧聚合了三个载波进行上行传输,第一载波为PCell,第二载波为通过PUCCH载波切换进行PUCCH传输的载波。
步骤1:载波切换,基于第一载波上半静态配置的下行符号,确定第一载波上的PUCCH-1为无效资源需要切换到第二载波进行传输,PUCCH-2为有效资源不需要进行载波切换。第一载波上的PUCCH-1切换到第二载波上后使用第二载波上的PUCCH-1进行传输。
步骤2:确定第二载波的重叠情况,第二载波的PUCCH-1和第一载波的PUCCH-2之间不重叠。
步骤3:确定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PUCCH和PUCCH group或cell group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情况,第三载波上存在PUSCH传输,且与第二载波上的PUCCH-1以及第一载波上的PUCCH-2之间存在重叠,将第二载波上PUCCH-1和第一载波PUCCH-2上承载的UCI转移到第三载波上的PUSCH上进行传输。
综上,在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上不传输PUCCH,在第三载波上传输PUSCH,该PUSCH还承载了在第一载波的PUCCH-1和PUCCH-2上传输的UCI信息。
如图6所示,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装置600,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6001,用于若支持上行信道重叠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载波切换,则优先进行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模块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若需要对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进行载波切换,则将所述第一PUCCH资源对应的待传输信息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波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主小区载波Pcel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辅小区载波PUCCH Scell、主辅小区载波PScell。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UCCH资源为用于承载以下信息中至少一种信息的资源: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调度请求SR。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HARQ-ACK,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确定的;
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CSI或所述SR,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单元执行若将第一载波的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时,则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的顺序为:
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之间的重叠、第二载波的PUCCH和第一载波的PUCCH之间的重叠、第二载波和其他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重叠处理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复用规则处理所述重叠的上行信道。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可以为网络侧设备或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800、存储器801和收发机802;
处理器8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1可以存储处理器8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收发机802用于在处理器8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8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1可以存储处理器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流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0中,或者由处理器800实现。在实现过程中,信号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处理器8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1,处理器800读取存储器8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行信道传输的处理流程的步骤。
具体地,处理器800,用于读取存储器801中的程序并执行:
若支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载波切换且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进行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行PUCCH载波切换包括:
若需要对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进行载波切换,则将所述第一PUCCH资源对应的待传输信息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载波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主小区载波Pcel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辅小区载波PUCCH Scell、主辅小区载波PScell。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UCCH资源为用于承载以下信息中至少一种信息的资源: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调度请求SR。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HARQ-ACK,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和调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确定的,或者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CSI或所述SR,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将第一载波的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则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的顺序为:
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之间的重叠、第二载波的PUCCH和第一载波的PUCCH之间的重叠、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PUC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组或小区组内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包括:
按照预设复用规则处理所述重叠的上行信道。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支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载波切换且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进行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PUCCH载波切换包括:
若需要对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进行载波切换,则将所述第一PUCCH资源对应的待传输信息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主小区载波Pcel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辅小区载波PUCCH Scell、主辅小区载波PScel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UCCH资源为用于承载以下信息中至少一种信息的资源: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调度请求SR。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HARQ-ACK,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和调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确定的,或者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CSI或所述SR,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将第一载波的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则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的顺序为:
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之间的重叠、第二载波的PUCCH和第一载波的PUCCH之间的重叠、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组或小区组内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包括:
按照预设复用规则处理所述重叠的上行信道。
8.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机;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若支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载波切换且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进行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PUCCH载波切换包括:
若需要对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进行载波切换,则将所述第一PUCCH资源对应的待传输信息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主小区载波Pcel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辅小区载波PUCCH Scell、主辅小区载波PScell。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UCCH资源为用于承载以下信息中至少一种信息的资源: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调度请求SR。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HARQ-ACK,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和调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确定的,或者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CSI或所述SR,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将第一载波的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则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的顺序为:
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之间的重叠、第二载波的PUCCH和第一载波的PUCCH之间的重叠、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组或小区组内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按照预设复用规则处理所述重叠的上行信道。
15.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若支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载波切换且存在上行信道重叠,则优先进行PUCCH载波切换,再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处理模块包括:
切换单元,用于若需要对第一载波的第一PUCCH资源进行载波切换,则将所述第一PUCCH资源对应的待传输信息切换到第二载波的第二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波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
主小区载波Pcel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辅小区载波PUCCH Scell、主辅小区载波PScell。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UCCH资源为用于承载以下信息中至少一种信息的资源: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调度请求SR。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HARQ-ACK,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配置和调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确定的,或者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若所述第一PUCCH资源用于承载所述CSI或所述SR,则所述第一PUCCH资源是基于RRC配置确定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切换单元执行若将第一载波的PUCCH资源切换到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时,则对重叠的上行信道进行处理的顺序为:
第二载波的PUCCH资源之间的重叠、第二载波的PUCCH和第一载波的PUCCH之间的重叠、第一载波或第二载波的PUCCH和相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组或小区组内载波的PUSCH资源之间的重叠。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重叠处理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复用规则处理所述重叠的上行信道。
2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09192.9A 2021-05-11 2021-05-11 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53336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9192.9A CN115333697A (zh) 2021-05-11 2021-05-11 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PCT/CN2022/087476 WO2022237462A1 (zh) 2021-05-11 2022-04-18 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9192.9A CN115333697A (zh) 2021-05-11 2021-05-11 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3697A true CN115333697A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11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9192.9A Pending CN115333697A (zh) 2021-05-11 2021-05-11 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3697A (zh)
WO (1) WO2022237462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6457A (zh) * 2016-04-01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srs切换、发送和增强的系统与方法
CN109474400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9478980A (zh) * 2016-07-20 2019-03-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未许可频带上的基于srs载波的切换
US20190261383A1 (en) * 2016-11-03 2019-08-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351056A (zh) * 2018-04-04 2019-10-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消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2584498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Uci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1730B (zh) * 2019-07-22 2022-05-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6457A (zh) * 2016-04-01 2018-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srs切换、发送和增强的系统与方法
CN109478980A (zh) * 2016-07-20 2019-03-1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未许可频带上的基于srs载波的切换
US20190261383A1 (en) * 2016-11-03 2019-08-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9474400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0351056A (zh) * 2018-04-04 2019-10-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消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2584498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Uci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NR;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control (Release 16)", 3GPP TS 38.213 V16.5.0, 31 March 2021 (2021-03-31), pages 9 *
ZTE: "Draft CR to 213 for PUCCH overlaps with 4 symbol PUSCH",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5 R1-1812381, 16 November 2018 (2018-11-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37462A1 (zh) 2022-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54633A1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CN110267339B (zh) 一种功率配置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JP2023036744A (ja) Harq-ackメッセージの伝送方法、端末及び基地局
CN11175650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3107399A1 (zh) 基于跨载波调度的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710822A (zh) 载波跳转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14826535A (zh) 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59521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20210377952A1 (e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EP3641440B1 (en)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device
US20190181989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HARQ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and Device
CN115334659A (zh) 一种信息确认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5333697A (zh) 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225220A (zh) 载波切换的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EP4048015A1 (en) Energy detection threshold valu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00239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4747171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KR20220075192A (ko) 업링크 정보 생성 방법 및 이의 장치
CN113473602A (zh) 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5085881B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13362A1 (zh) 一种信道确定方法、信道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782248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2399622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218077A1 (zh) 载波切换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5190599A (zh) 一种上行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