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9575A -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9575A
CN115329575A CN202210982752.7A CN202210982752A CN115329575A CN 115329575 A CN115329575 A CN 115329575A CN 202210982752 A CN202210982752 A CN 202210982752A CN 115329575 A CN115329575 A CN 115329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storical data
air permeability
moisture
sintering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27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小东
杨迪
刘燊辉
雷磊
谢皓
徐灿
胡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DI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SDI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DI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SDI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27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29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29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9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00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ores or scrap
    • C22B1/14Agglomerating; Briquetting; Binding; Granulating
    • C22B1/16Sintering; Agglomer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及当前烧结过程参数,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包括混合料水分数据,根据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建立关联模型,根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关联模型,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本申请在同时考虑料层透气性和烧结矿产质量的基础上,能够自动实时确定混合料目标水分。

Description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烧结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水分是影响烧结混合料制粒效果和烧结过程的重要因素。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混合料层的透气性不佳,从而导致烧结矿产质量下降。并且,混合料层透气性太好也会使垂直烧结速度过快,导致烧结矿质量变差,返矿增多。因此,混合料中适宜的水分对烧结生产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混合料中适宜的水分含量都是由烧结技术人员凭经验设定的,并根据设定的目标水分值对混合料水分进行调整。在混合料制粒过程中,水的粘结作用将混合料中-0.5mm的粘附粉包裹在+0.5mm的核颗粒上形成混合料小球,从而改善料层透气性。由于不同原料的亲水性不同,不同配料结构中各原料配比不同,各原料的-0.5mm的粒级分布也经常发生变化,因此,仅凭经验很难准确判断出不同烧结混合料的适宜制粒水分含量,同样会影响烧结速度、成品率和烧结矿转鼓强度等产品质量指标。
相关技术中以混合料层透气性指数作为评价混合料水分是否合适的标准,如基于烧结过程料层厚度、配重、大烟道负压、及烟气流量等样本数据,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以混合料层透气性指数,建立粒度分布优化模型,然后基于粒度分布优化模型建立水分设定模型,得到最优的水分设定值;如通过将混合料分级筛分,检测粘附粉的最大毛细水量和核颗粒的持水量,并构建数学模型预测适宜的制粒水分;如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起透气性预测模型,以提高透气性为目标,通过搜索算法计算水分的实时优化设定值。
以上方法均是以混合料层透气性指数作为评价混合料水分是否合适的标准,但是透气性好坏并不能完全判断水分的合适度。实际烧结过程中,若混合料透气性太好,则会导致垂直烧结速度过快,没有时间产生足够的粘结相,烧结矿产量和质量也会随之恶化。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方法,在同时考虑料层透气性和烧结矿产质量的基础上,自动实时的确定混合料目标水分。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混合料透气性不好,导致的烧结矿产量和质量不佳的技术问题,能够在同时考虑料层透气性和烧结矿产质量的基础上,自动实时的确定混合料目标水分。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及当前烧结过程参数,所述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包括混合料水分数据;
根据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建立关联模型;
根据所述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关联模型,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包括:
获取料层气体量历史数据、抽风面积历史数据、冷态下料层阻力损失历史数据及气体特性常数;
根据所述料层气体量历史数据、抽风面积历史数据、冷态下料层阻力损失历史数据及气体特性常数历史数据,确认气体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包括:
根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及关联模型,确认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
根据所述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确认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包括:
获取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
将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所述不同水分数值及输入所述关联模型中,得到不同水分数值所对应的透气性指数。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包括:
对比所述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透气性指数最大值和透气性指数次大值;
根据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和透气性指数次大值,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
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和透气性指数次大值,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包括:
根据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确认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烧结质量指标参数;
当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烧结矿质量指标参数在预设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上下限所形成的区间范围内时,根据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确认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混合料水分数据,得到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
当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烧结矿质量指标参数不在预设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上下限所形成的区间范围内时,根据所述透气性指数次大值,确认透气性指数次大值所对应的混合料水分数据,得到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及当前烧结过程参数,所述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包括混合料水分数据;
关联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建立关联模型;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关联模型,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烧结系统,所述烧结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系统。
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上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
再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能够在同时考虑料层透气性和烧结矿产质量的基础上,自动实时的确定混合料目标水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10中获取透气性指数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30中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程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10中确认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程图;
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20中根据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程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20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系统的框图;
图8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举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申请。同样应理解,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具体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下述示例具体的工艺参数等也仅是合适范围中的一个示例,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文的说明做合适的范围内选择,而并非要限定于下文示例的具体数值。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值。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的过程包括步骤S110、步骤S120和步骤S13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110.获取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及当前烧结过程参数;
烧结原料参数包括混合料水分数据、混合矿中粒径≤0.5mm的粒级比例、各熔剂中≤0.5mm的粒级比例、燃料≤0.5mm的粒级比例、混匀矿配比、各熔剂配比、燃料配比、混合料水分数据及计算上料量。
粒级比例是指将物料进行粒度分级后某粒度范围的物料占总物料的质量含量。
计算上料量是指上料总量之和。
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包括混合矿中粒径≤0.5mm的粒级比例、各熔剂中≤0.5mm的粒级比例、燃料≤0.5mm的粒级比例、混匀矿配比、各熔剂配比、燃料配比、混合料水分数据及计算上料量。
混合料水分数据可通过水分仪获取得到,混合矿中粒径≤0.5mm的粒级比例可通过实时在线检测得到,各熔剂中≤0.5mm的粒级比例可通过在线检测得到,燃料≤0.5mm的粒级比例可通过在线检测得到,混匀矿配比可通过在线检测得到,各熔剂配比可通过在线检测得到得到,燃料配比可通过在线检测得到,计算上料量可通过各料仓中上料量之和获取得到。
烧结过程参数包括点火器下各风箱风机的风量、点火器下有效烧结面积、混合料层厚度、点火器下各风箱负压、料层气体量、抽风面积、冷态下料层阻力损失及气体特性常数,
点火器下各风箱风机的风量可通过风箱风机自带检测仪器获取得到,点火器下有效烧结面积可依据点火器的尺寸计算获取得到,混合料层厚度可通过检测得到,点火器下各风箱负压可通过风箱自带检测仪器获取得到,料层气体量为点火器下各风箱风机的风量之和,抽风面积为点火器下有效烧结面积,冷态下料层阻力损失为点火器下各风箱负压的平均值,气体特性常数可通过查阅资料获取得到。
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包括烧结矿小时产量、烧结矿转鼓指数、烧结矿含粉率及烧结矿亚铁含量。
烧结矿小时产量、烧结矿转鼓指数、烧结矿含粉率及烧结矿亚铁含量均可通过采样检测得到。
步骤S120.根据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建立关联模型;
关联模型可采用XGBoost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进行构建,通过关联模型,能够将烧结原料参数、烧结过程参数与透气性指数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进行关联,其中,烧结原料参数和烧结过程参数作为输入,透气性指数和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作为输出。
具体的,本申请得到的关联模型建立如下:
模型初始化,模型中没有树时,其预测结果为0:
Figure BDA0003800850720000051
往模型中加入第一棵树:
Figure BDA0003800850720000052
往模型中加入第二棵树:
Figure BDA0003800850720000061
往模型中加入第t棵树:
Figure BDA0003800850720000062
上式中,xi表示输入参数项样本集合,ft表示第k棵树,
Figure BDA0003800850720000063
表示组合t棵树模型对样本xi的预测结果。
模型运用最新3个月的历史数据每日进行一次训练更新。
步骤S130.根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关联模型,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
相关技术中,以混合料层透气性指数作为评价混合料水分是否合适的标准。发明人通过对上述方案进行分析后,发现透气性好坏并不能完全判断水分的合适度,实际烧结过程中,若混合料透气性太好,则会导致垂直烧结速度过快,没有时间产生足够的粘结相,烧结矿产量和质量也会随之恶化。故考虑到建立关联模型,将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进行关联,并基于关联模型确定混合料目标水分,进而在同时考虑料层透气性和烧结矿产质量的基础上,自动实时确定混合料目标水分。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10中获取透气性指数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的过程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210.获取料层气体量历史数据、抽风面积历史数据、冷态下料层阻力损失历史数据及气体特性常数;
步骤S220.根据料层气体量历史数据、抽风面积历史数据、冷态下料层阻力损失历史数据及气体特性常数,确认气体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
具体的,可通过公式(IV)计算透气性指数:
Figure BDA0003800850720000064
式(IV)中,Pe表示透气性指数;Q表示料层气体量,单位为m3/min;F表示抽风面积,单位为m2;h表示料层厚度,单位为mm;ΔP表示冷态下料层阻力损失,单位为Pa;n表示气体特性常数,对于冶金领域而言,n通常取0.6。
请参阅图3,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30中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的过程包括步骤S310和步骤S32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310.根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及关联模型,确认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
步骤S320.根据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
请参阅图4,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10中确认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确认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的过程包括步骤S410和步骤S42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410.获取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
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可自行设定,例如,设定为0.1%-10%(质量含量),水分数值可在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按照一定的规则自行设定,如以预设水分数值区间的下限端值为首项,以以一定公差(如0.1%)进行梯度递增,即可获得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多个不同水分数值。
步骤S420.将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不同水分数值输入关联模型中,得到不同水分数值所对应的透气性指数。
由于关联模型将烧结原料参数、烧结过程参数与透气性指数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进行关联,烧结原料参数和烧结过程参数作为输入,透气性指数和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作为输出,故将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多个水分数值输入关联模型中,可输出不同水分数值所对应的透气性指数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
请参阅图5,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20中根据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的过程包括步骤S510和步骤S52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510.对比不同多个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透气性指数最大值和透气性指数次大值;
需要说明的是,透气性指数次大值是指按照透气性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二大的透气性指数。
步骤S520.根据透气性指数最大值和透气性指数次大值,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
请参阅图6,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520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透气性指数最大值和透气性指数次大值,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的过程包括步骤S610、步骤S620和步骤S63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610.根据透气性指数最大值,确认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烧结质量指标参数;
由于关联模型将烧结原料参数、烧结过程参数与透气性指数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进行关联,烧结原料参数和烧结过程参数作为输入,透气性指数和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作为输出,故将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多个水分数值输入关联模型中,可输出不同水分数值所对应的透气性指数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故可通过关联模型获知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烧结质量指标参数。
步骤S620.当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烧结矿质量指标参数在预设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上下限所形成的区间范围内时,根据透气性指数最大值,确认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混合料水分数据,得到混合料目标水分;
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上下限用户可自行定义,此处不再赘述,具体的,例如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下限和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下限可通过技术人员的生产经验进行确认。
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上下限所形成的区间是指大于或等于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下限且小于或等于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上限之间的数值范围。
具体的,由于关联模型将烧结原料参数、烧结过程参数与透气性指数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进行关联,烧结原料参数和烧结过程参数作为输入,透气性指数和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作为输出,故可通过关联模型获知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混合料水分数据。
步骤S630.当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烧结矿质量指标参数不在预设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上下限所形成的区间范围内时,根据透气性指数次大值,确认透气性指数次大值所对应的混合料水分数据,得到混合料目标水分。
同样的,通过关联模型可获知透气性指数次大值所对应的混合料水分数据。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系统的框图。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混合料目标水分系统700包括:
采集模块710,用于获取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及当前烧结过程参数,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包括混合料水分数据;
关联模型构建模块720,用于根据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建立关联模型;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认模块730,用于根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关联模型,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系统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合料目标水分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其中各个模块和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本处也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申请提供一种烧结系统,该烧结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系统。
请参考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800。
请参考图8,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10和存储器820和通信总线830:
通信总线830用以连接处理器810和存储器820;
处理器810用于执行存储器82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可读指令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是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其中,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

Claims (10)

1.一种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及当前烧结过程参数,所述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包括混合料水分数据;
根据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建立关联模型;
根据所述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关联模型,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包括:
获取料层气体量历史数据、抽风面积历史数据、冷态下料层阻力损失历史数据及气体特性常数;
根据所述料层气体量历史数据、抽风面积历史数据、冷态下料层阻力损失历史数据及气体特性常数,确认气体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包括:
根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及关联模型,确认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
根据所述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认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包括:
获取预设水分数值区间内不同水分数值;
将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所述不同水分数值及输入所述关联模型中,得到不同水分数值所对应的透气性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包括:
对比所述不同水分数值对应的透气性指数,确认透气性指数最大值和透气性指数次大值;
根据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和透气性指数次大值,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和透气性指数次大值,确认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包括:
根据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确认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烧结质量指标参数;
当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烧结矿质量指标参数在预设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上下限所形成的区间范围内时,根据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确认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混合料水分数据,得到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
当所述透气性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烧结矿质量指标参数不在预设烧结质量指标参数上下限所形成的区间范围内时,根据所述透气性指数次大值,确认透气性指数次大值所对应的混合料水分数据,得到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
7.一种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及当前烧结过程参数,所述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包括混合料水分数据;
关联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烧结原料参数历史数据、烧结过程参数历史数据、透气性指数历史数据及烧结质量指标参数历史数据,建立关联模型;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烧结原料参数、当前烧结过程参数及关联模型,确认混合料目标水分。
8.一种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系统。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
CN202210982752.7A 2022-08-16 2022-08-16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5329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2752.7A CN115329575A (zh) 2022-08-16 2022-08-16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2752.7A CN115329575A (zh) 2022-08-16 2022-08-16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9575A true CN115329575A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2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2752.7A Pending CN115329575A (zh) 2022-08-16 2022-08-16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295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85289B (zh) 高炉炉况顺行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611844A (zh) 一种转炉出钢过程合金加入量的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13607611A (zh) 一种粉体物料混合均匀度的耦合评价方法
CN104846192A (zh) 一种计算铁矿石烧结最佳配加比例的方法
CN115329575A (zh) 混合料目标水分确定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3017535B (zh) 一种主抽风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986491A (zh) 一种基于反馈自适应预测模型的混合料水分检测值修正方法
CN110491454B (zh) 一种高炉冶炼成本管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存储介质
CN102156405A (zh) 小样本贫信息下的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测与智能控制系统
Qin et 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micro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during consolidation of cemented paste backfill
Ledergerber et al. No-regret selection of effective control handles for integrated urban wastewater systems management under parameter and input uncertainty
CN115167155B (zh) 一种矿山采空区充填体智能混合制备方法
CN103033054A (zh) 烧结机主抽风机负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017533A (zh) 烧结机主抽风机风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597214B (zh) 操作动作量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CN113159562B (zh) 一种用多元散料层空隙度评价烧结矿粒度的方法
CN115099693A (zh) 一种烧结钕铁硼磁钢材料的生产控制方法及系统
Ryabchikov et al. Simulation of the combined effect of production factors on metallurgical sinter mechanical strength
CN114875196A (zh) 一种转炉出钢量的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15408933A (zh) 一种配料优化方法、系统、烧结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592005B (zh) 一种转炉出钢参数推荐方法、系统、介质和终端
Toktassynova et al. Application of grey system theory to phosphorite sinter process: From modeling to control
WO2023189251A1 (ja) 造粒粒子の予測方法、造粒粒子の製造方法、造粒粒子製造装置及び焼結鉱の製造方法
Benguigui et al. Scaling and urban growth
CN113774174B (zh) 一种高炉焦炭选配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