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8586A - 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8586A
CN115328586A CN202110511886.6A CN202110511886A CN115328586A CN 115328586 A CN115328586 A CN 115328586A CN 202110511886 A CN202110511886 A CN 202110511886A CN 115328586 A CN115328586 A CN 115328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system
application program
sensor
target applica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18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子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18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285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7541 priority patent/WO20222372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328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8586A/zh
Priority to US18/502,632 priority patent/US2024006992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1Emotion or mood input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sensed human body parameters such as pulse, heart rate or beat, temperature of skin, facial expressions, iris, voice pitch, brain activity patter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所述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Description

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和种类越来越丰富,包括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可穿戴设备提供的智能化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可以提供功能丰富的多种应用程序供用户使用,例如可以提供监测步数、速率的运动及健康应用程序以及心电传感测试应用程序等。
然而,目前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式中,绝大部分运动及健康算法、传感器都依托于小核系统,小核系统虽然续航能力强,但运算能力弱,无法满足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满足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所述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
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模块,用于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所述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在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由此使得,能够根据应用程序所需的运行条件,匹配符合运行条件的操作系统,再实现传感器控制权的自动切换至对应的操作系统,在对应的操作系统下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从而满足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
调用挂载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传感器,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模块,用于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
获取模块,用于调用挂载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传感器,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调用挂载在目标操作系统的传感器,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由此使得,能够根据应用程序所需的运行条件,匹配符合运行条件的操作系统,直接调用在目标操作系统的传感器采集数据,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无需进行传感器控制权的切换,实现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步骤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步骤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为将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大核系统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为将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小核系统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客户端称为第二客户端,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客户端称为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两者都是客户端,但其不是同一客户端。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电子设备102,电子设备102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第二处理器运行第二操作系统,应用环境可为用户与电子设备102交互的环境。电子设备102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电子设备102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在目标操作系统下,电子设备102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其中,电子设备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电子设备上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2至步骤206。
步骤202,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
电子设备是一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软件结构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中,系统软件主要是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常见的电子设备操作系统有苹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惠普的WebOS及微软Windows等。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终端的用户均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市场界面下载多种类型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应用程序可以包括系统应用程序、桌面应用程序、驱动应用程序、网络应用程序、手机应用程序、物联网应用程序等。从用户使用应用程序的功能划分,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又可以包括即时通讯应用程序、运动及健康应用程序、影音娱乐应用程序等。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穿戴式设备等,穿戴式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操作选取电子设备中某个应用程序,启动该应用程序,并进入与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中。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电子设备主界面中的心电测量应用程序的图标,启动该应用程序,并进入与该心电测量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中。即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操作运行电子设备中不同类型应用程序,并使用不同类型应用程序对应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用户通过触发操作启动应用程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点击操作,还可以为语音操作、手势操作等其他方式触发,只要能够实现启动应用程序,对其触发方式不做限定。此外,电子设备中安装有传感器,可以包括具有多种功能的传感器,例如运动传感器,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运动传感器监测当前时刻用户对应的状态。
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智能手环能够运行至少两个操作系统,且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共用同一屏幕。即智能手环包括至少两个处理器,一个处理器运行一个操作系统。假设智能手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等,第二处理器可以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等。第一处理器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第二处理器运行第二操作系统,且智能手环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其中,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可包括Android(安卓)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RTOS(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实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等。其中,Android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能够提供丰富的功能,且性能强,功耗高。RTOS操作系统能够提供简单的功能,功耗低。智能手环可以响应于用户在智能手环屏幕中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对应的目标应用程序。其中,目标应用程序是指用户从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应用程序中选取的当前需要使用的应用程序,即为目标应用程序。触发操作是指用户通过预设手势、点击、长按等一系列操作触发对应的事件。开发人员可以在不同应用程序的控制面板中预先设置不同触发操作所对应的功能,例如,可以设置单击应用程序图标的操作触发启动该应用程序,双击应用程序图标的操作触发从当前应用程序中退出等。用户可以通过单击心电测量应用程序图标的操作触发启动该应用程序,即智能手环响应于用户对心电测量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该心电测量应用程序。
步骤204,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
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对应的目标应用程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其中,运行条件是指预先根据应用程序运行环境设置的相应的运行条件。运行条件可以包括应用程序运行所需的硬件运行条件和软件运行条件。例如,运行条件可以为与功耗相关的运行条件、与性能相关的运行条件。与性能相关的运行条件可以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高精度算法运行条件,与功耗相关的运行条件可以为功耗低于功耗阈值的低功耗运行条件。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两个操作系统,即双核双系统架构(MCU系统、Android系统),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用于从双核双系统架构中匹配符合当前应用程序运行条件的操作系统。此外,电子设备设备上至少两个操作系统共用同一屏幕,一个处理器对应运行一个操作系统,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处理器具有传感器的控制权,只有获得传感器控制权的操作系统才可以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为了实现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硬件上有开关,电子设备可以切换传感器对接第一操作系统还是对接第二操作系统。以第一操作系统为大核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为小核系统为例,若电子设备需要将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目标应用程序运行条件匹配的大核系统处理数据,则电子设备通过大核系统驱动去操作开关,将传感器对接到大核系统。可以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时,传感器控制权可以默认设置在低功耗的小核系统。
具体的,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智能手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第二处理器运行第二操作系统,且智能手环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智能手环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跑步运动app)的触发操作,运行该跑步运动app之后,智能手环可以根据跑步运动app的运行条件,假设该跑步运动app的运行条件为低功耗的处理能力,则智能手环将与该跑步运动app对应的内置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低功耗的处理能力匹配的第二操作系统。可以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上运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操作系统时,可以比较各个操作系统运行时的功耗,然后按照功耗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对操作系统进行排序,然后按照该跑步运动app的运行条件所要求的功耗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
步骤206,在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
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之后,在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其中,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传感器,例如,陀螺仪传感器,电子设备可内置陀螺仪传感器,并通过内置的陀螺仪传感器获取对应的检测信息,例如电子设备通过内置的传感器检测用户的步数、速率等信息。其中,处理结果是指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利用匹配到的目标操作系统对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处理结果。
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智能手环上能够同时运行至少两个操作系统,通常功能多且性能强的操作系统运行时功耗高。假设智能手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第二处理器运行第二操作系统,且智能手环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假设本实施中的第一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大核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为RTOS操作系统(小核系统)。智能手环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心电测量app)的触发操作,运行该心电测量app之后,智能手环可以根据心电测量app的运行条件,假设该心电测量app的运行条件为高精度运算的处理能力,则智能手环将与该心电测量app对应的内置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高精度运算处理能力匹配的第一操作系统,即智能手环将与该心电测量app对应的内置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高精度运算处理能力匹配的Android操作系统,在Android操作系统下对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高精度运算,得到对应的运算结果,并将运算结果传输给该心电测量app,通过该心电测量app展示运算结果。其中,应用程序可以设置传感器采样率,大核系统运算能力强,因此可以设置更高的采样率。小核系统运算能力弱,若传感器数据输出频率太高,则会导致小核系统处理不过来,大核系统运算能力强,内存及代码空间更大,因此当传感器数据输出频率更高的数据时,大核系统可以快速处理更复杂的运算。
传统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式中,绝大部分运动及健康算法、传感器都依托于小核系统,小核系统虽然续航能力强,但运算能力弱,因此,不能对传感器高频输出的数据进行运算,这限制了应用程序算法的精度。大核系统运算能力较强,能处理更多的传感器数据,但续航能力弱,导致无法满足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通过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在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由此使得,能够根据应用程序所需的运行条件,匹配符合运行条件的操作系统进行处理,即根据不同操作系统的特性,灵活切换传感器控制权,从而实现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或第二操作系统,电子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且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高于在第二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的步骤,包括:
步骤302,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第一操作系统。
步骤304,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低于或等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
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对应的目标应用程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具体的,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第一操作系统。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低于或等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其中,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或第二操作系统,电子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且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高于在第二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双核双系统是基于两个处理器芯片的硬件架构,每个处理器运行一个独立操作系统,两个操作系统间互相交互,完成硬件设备的功能。在电子设备的双核双系统架构中,第一操作系统为大核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为小核系统。大核系统属于双系统架构中的主处理器系统,一般可包括Android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操作系统。小核系统属于双系统架构中的从处理器系统,一般可包括RTOS操作系统、freertos操作系统等。第一操作系统和第二操作系统可以通过双核通信机制进行通讯。双核通信机制是两个操作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交互的一种通讯方式。
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智能手环上能够同时运行至少两个操作系统,通常功能多且性能强的操作系统运行时功耗高。假设智能手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第二处理器运行第二操作系统,即在智能手环的双核双系统架构中,第一操作系统为大核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为小核系统,智能手环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且智能手环在第一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高于在第二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
例如,当用户通过单击跑步运动app图标的操作触发启动该应用程序时,智能手环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跑步运动app)的触发操作,运行该跑步运动app之后,智能手环可以根据跑步运动app的运行条件,假设该跑步运动app的运行条件为低功耗的处理能力,则智能手环将与该跑步运动app对应的内置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低功耗的处理能力匹配的第二操作系统(小核系统),小核系统获取到传感器控制权后,可以通过I2C(I2C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SPI(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等总线从传感器获取数据,并进行运算。当用户通过单击心电测量应用程序图标的操作触发启动该应用程序时,智能手环响应于用户对心电测量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该心电测量应用程序之后,智能手环可以根据心电测量app的运行条件,假设该心电测量app的运行条件为高精度运算的处理能力,则智能手环将与该心电测量app对应的内置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高精度运算处理能力匹配的第一操作系统(大核系统),即如果app对算法精度要求高的,可以通过大核提供的传感器控制权接口,获取到传感器控制权。对于算法精度要求不高且有低功耗要求的应用场景,算法及传感器都可以挂在小核系统。对于算法精度要求高且功耗要求不是很高的应用场景,算法及传感器都可以挂在大核系统。例如,进行心电传感测试时,可以将传感器控制权切换到大核系统,大核系统运算能强,可以获取并处理传感器更多的数据,计算结果会更精确。对于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算法,例如,进行步数、速率测试时,可以将传感器控制权切换到小核系统,在小核系统运算功耗会更低。由此,通过对传感器控制权进行灵活的切换,能够有效提高心电测量算法精度,用户可以获取更高精度的健康参数,同时也能够满足功耗与性能间的平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操作系统下,响应于关闭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第一操作系统下,响应于关闭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将传感器关闭,并将传感器的控制权从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
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对应的目标应用程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具体的,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第一操作系统。在第一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通过目标应用程序展示运算结果。进一步的,当用户查看目标应用程序展示的运算结果之后,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操作关闭目标应用程序,即当用户使用完目标应用程序之后,在第一操作系统下,响应于用户关闭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将传感器关闭,并将传感器的控制权从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即退出app使用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权接口,将控制权自动切换至小核系统。
例如,当用户通过单击心电测量应用程序图标的操作触发启动该应用程序时,智能手环响应于用户对心电测量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该心电测量应用程序之后,智能手环可以根据心电测量app的运行条件,假设该心电测量app的运行条件为高精度运算的处理能力,则智能手环将与该心电测量app对应的内置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高精度运算处理能力匹配的第一操作系统(大核系统)。在第一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心电测量app,通过心电测量app展示运算结果。当用户查看心电测量app展示的运算结果之后,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操作关闭心电测量app,即当用户使用完心电测量app之后,在第一操作系统下,响应于用户关闭心电测量app的触发操作,将传感器关闭,并将传感器的控制权从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将传感器的控制权切回小核系统,是因为小核系统更省功耗,且小核系统也需要用到传感器,运用小核系统的低功耗能力,可以长时间获取并处理心电测量传感器数据,虽然不能处理很高输出频率的数据,但能满足低功耗要求。
由于智能手环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为了实现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当用户关闭运行条件为高精度运算处理能力的应用程序后,电子设备将传感器控制权切换至功耗较小的操作系统(即第二操作系统)。即当用户关闭运行条件为高精度运算处理能力的应用程序后,将传感器控制权切换至功耗较小的操作系统,避免了一直处于高功耗操作系统下而导致功耗高的问题,降低了功耗,延长了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长。由此使得,在大核系统下执行高精度的运算,在小核系统下执行低功耗运算,可以达到算法高精度与系统低功耗的平衡。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以第一采样率采集的数据。
在第二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以第二采样率采集的数据,第二采样率低于第一采样率。
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之后,在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具体的,在第一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以第一采样率采集的数据。在第二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以第二采样率采集的数据,其中,第二采样率低于第一采样率。即第二操作系统(小核系统)运算能力弱,第一操作系统(大核系统)运算能力强,当传感器数据输出频率很高时(例如:200+hz),小核系统对传感器输出的高频数据处理不过来,会容易产生丢失传感器数据的情况,甚至出现稳定性问题。由于大核系统运算能力强,可以快速准确的处理更多的数据,因此,通过利用双核双系统(MCU系统、Android系统)架构,即运用大核系统的高精度运算处理能力,获取并处理传感器支持的最大输出频率的数据,可以得到更精确的运算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一操作系统将获取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给第二操作系统的步骤,包括:
若传感器的控制权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且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发起的获取传感器数据请求,则通过第一操作系统将获取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给第二操作系统。
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对应的目标应用程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具体的,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第一操作系统。在第一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第一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通过目标应用程序展示运算结果。
进一步的,若传感器的控制权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且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发起的获取传感器数据请求,则通过第一操作系统将获取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给第二操作系统。即在大核系统获取传感器的控制权的情况下,如果此时小核系统也需要传感器数据,则可以利用双核通信技术回传传感器数据给小核系统。双核通信技术通过SPI协议进行大核系统和小核系统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传感器控制权切换技术是基于双核通信技术将传感器的控制权在大核系统与小核系统之间切换。由于双核通信机制要求数据能够做到平稳、快速传输,因此可以在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之间构建数据链路,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可以通过该数据链路将数据包发送至对方,达到信息交互的目的。由此,基于双核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控制权切换技术,能够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平稳、快速传输,有效提高了应用程序运行的稳定性。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电子设备上为例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402至步骤406。
步骤402,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
步骤404,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
步骤406,调用挂载在目标操作系统的传感器,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
用户通过触发操作选取电子设备中某个特定功能的应用程序,启动该应用程序,并进入与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中。即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调用挂载在目标操作系统的传感器,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其中,挂载在目标操作系统的传感器是指目标操作系统配置的对应的一套检测装置(传感器)。电子设备中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可以为功耗低的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可以为功耗高的处理器。即第一处理器是小核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是大核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处理器是小核处理器,第一操作系统实现的功能较少,而对算法精度要求高的应用程序的运行内容存储起来较繁琐,记录和处理对应的数据会加重第一处理器的负担,故电子设备需要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第一处理器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第二处理器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相应的,第二操作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多于第一操作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例如,第二操作系统运行的状态下,能够检测体温、检测心率、显示页面的分辨率高;第一操作系统运行的状态下,能够实现较少的功能,如时间显示功能、表盘显示功能等。第一处理器例如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等。第二操作系统可以是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包括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深度开发的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包括基于IOS操作系统深度开发的操作系统)或其它操作系统;第一操作系统可以是实时操作系统(RTOS)、Linux操作系统或其它操作系统。在电子设备的双系统架构中,第一操作系统为大核系统,第二操作系统为小核系统,每个操作系统均配置有对应的一套传感器。
例如,预先在电子设备中配置两套运动与健康传感器,大核系统挂载一套运动与健康传感器A,小核系统挂载一套运动与健康传感器B。当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程序(心电传感测试app)的运行条件(需要高精度运算)匹配得到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为大核系统时,则调用挂载在大核系统的传感器A,即开启挂载在大核系统的传感器A,并获取传感器A输出的更高频率的数据,对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高精度运算,得到对应的运算结果,并将运算结果传输给心电传感测试app,通过心电传感测试app展示运算结果。当用户查看心电传感测试app展示的运算结果之后,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操作关闭心电传感测试app,即当用户使用完心电传感测试app之后,在大核操作系统下,响应于用户关闭心电传感测试app的触发操作,将传感器A关闭。当电子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程序(运动及健康app)的运行条件(低功耗且算法精度低于或等于精度阈值的运行条件)匹配得到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为小核系统时,则调用挂载在小核系统的传感器B,即开启挂载在小核系统的传感器B,并获取传感器B输出的低频率的数据,对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运算,得到对应的运算结果,并将运算结果传输给运动及健康app,通过运动及健康app展示运算结果。当用户查看运动及健康app展示的运算结果之后,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操作关闭运动及健康app,即当用户使用完运动及健康app之后,在小核操作系统下,响应于用户关闭运动及健康app的触发操作,将传感器B关闭。由此使得,大核系统与小核系统各用一套传感器,不需要进行传感器控制权的切换,相互间不影响,能够实现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或第二操作系统,电子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且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高于在第二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的步骤,包括:
步骤502,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匹配得到第一操作系统。
步骤504,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低于或等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匹配得到第二操作系统。
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具体的,电子设备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匹配得到第一操作系统。电子设备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低于或等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匹配得到第二操作系统。本实施中的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或第二操作系统,电子设备运行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且电子设备在第一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高于在第二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当电子设备检测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匹配得到第一操作系统,即第一操作系统运算能力强,内存及代码空间更大,因此可以进行更多、更复杂、更快的运算,即第一操作系统能够提供丰富的功能,性能强,但功耗高。当电子设备检测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低于或等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匹配得到第二操作系统,即第二操作系统运算能力弱,功耗低,能够提供简单的功能,更省功耗。由此使得,通过根据应用程序所需的运行条件,匹配符合运行条件的操作系统进行处理,即根据不同操作系统的特性,在大核系统下执行高精度的运算,在小核系统下执行低功耗运算,可以达到算法高精度与系统低功耗的平衡。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智能手环内置有传感器。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手环至少包括两个操作系统,即双核双系统架构,假设智能手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第二处理器运行RTOS操作系统,智能手环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RTOS操作系统的功耗,且智能手环在Android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高于在RTOS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
如图6所示,为将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大核系统进行处理的流程图。用户开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进入Android系统。用户通过单击心电测量应用程序图标的操作触发启动该应用程序,即智能手环响应于用户对心电测量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该心电测量应用程序之后,假设该心电测量app的运行条件为高精度运算的处理能力,智能手环可以根据心电测量app的运行条件,将与该心电测量app对应的内置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高精度运算处理能力匹配的Android操作系统(大核系统)。在Android操作系统下,开启传感器,并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更高频率的数据,对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高精度运算,得到对应的运算结果,并将运算结果传输给心电测量app,通过心电测量app展示运算结果。当用户查看心电测量app展示的运算结果之后,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操作关闭心电测量app,即当用户使用完心电测量app之后,在Android操作系统下,响应于用户关闭心电测量app的触发操作,将传感器关闭,并将传感器的控制权从Android操作系统切换至RTOS操作系统。即当用户关闭运行条件为高精度运算处理能力的应用程序后,电子设备将传感器控制权切换至功耗较小的操作系统(即RTOS操作系统),从而实现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如图7所示,为将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小核系统进行处理的流程图。用户开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进入Android系统。用户通过单击跑步运动应用程序图标的操作触发启动该应用程序,智能手环响应于用户对目标应用程序(跑步运动app)的触发操作,运行该跑步运动app之后,假设该跑步运动app的运行条件为低功耗的处理能力,同时对算法要求不高的处理能力,智能手环可以根据跑步运动app的运行条件,将与该跑步运动app对应的内置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低功耗的处理能力匹配的RTOS操作系统(小核系统)。在RTOS操作系统下,开启传感器,并获取传感器输出的低频率的数据,对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进行运算,得到对应的运算结果,并将运算结果传输给跑步运动app,通过跑步运动app展示运算结果。当用户查看跑步运动app展示的运算结果之后,用户可以通过触发操作关闭跑步运动app,即当用户使用完跑步运动app之后,在RTOS操作系统下,响应于用户关闭跑步运动app的触发操作,将传感器关闭。由于该跑步运动app的运行条件在低功耗的RTOS操作系统下即可完成,则无需切换传感器控制权,默认智能手环运行在低功耗的RTOS操作系统,以满足应用程序运行的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8为一个实施例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包括:运行模块802、切换模块804、获取模块806和处理模块808,其中:
运行模块802,用于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
切换模块804,用于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
获取模块806,用于在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
处理模块808,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模块还用于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第一操作系统;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低于或等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将与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操作系统下,响应于关闭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将传感器关闭,并将传感器的控制权从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第二操作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用于在第一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以第一采样率采集的数据;在第二操作系统下,获取传感器输出的以第二采样率采集的数据,第二采样率低于第一采样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检测模块。
检测模块用于若传感器的控制权在第一操作系统下,且检测到第二操作系统发起的获取传感器数据请求,则通过第一操作系统将获取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给第二操作系统。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包括:运行模块902、匹配模块904、获取模块906和处理模块908,其中:
运行模块902,用于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目标应用程序。
匹配模块904,用于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
获取模块906,用于调用挂载在目标操作系统的传感器,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数据。
处理模块908,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匹配模块还用于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匹配得到第一操作系统;在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低于或等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匹配得到第二操作系统。
上述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关于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电子设备的运行。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所执行,以用于实现以下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提供高速缓存的运行环境。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可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终端或服务器上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构成的程序模块可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上。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所述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
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或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且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高于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所述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包括:
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低于或等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响应于关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将所述传感器关闭,并将所述传感器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切换至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以第一采样率采集的数据;
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下,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以第二采样率采集的数据;所述第二采样率低于所述第一采样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传感器的控制权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下,且检测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发起的获取传感器数据请求,则通过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将获取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6.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
调用挂载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传感器,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数据,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为第一操作系统或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功耗大于运行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功耗,且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高于在所述第二操作系统的运算能力;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包括:
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高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匹配得到所述第一操作系统;
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为算法精度低于或等于精度阈值的情况下,匹配得到所述第二操作系统。
8.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模块,用于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将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对应的传感器的控制权切换至与所述运行条件匹配的目标操作系统;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下,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9.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模块,用于响应于对目标应用程序的触发操作,运行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条件匹配对应的目标操作系统;
获取模块,用于调用挂载在所述目标操作系统的传感器,获取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511886.6A 2021-05-11 2021-05-11 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3285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1886.6A CN115328586A (zh) 2021-05-11 2021-05-11 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2/077541 WO2022237273A1 (zh) 2021-05-11 2022-02-24 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8/502,632 US20240069925A1 (en) 2021-05-11 2023-11-06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unning of appl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1886.6A CN115328586A (zh) 2021-05-11 2021-05-11 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8586A true CN115328586A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11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1886.6A Pending CN115328586A (zh) 2021-05-11 2021-05-11 应用程序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9925A1 (zh)
CN (1) CN115328586A (zh)
WO (1) WO202223727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6679A (zh) * 2022-12-09 2023-01-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614B (zh) * 2013-05-03 2015-07-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系统智能终端运行方法及装置
US9367332B2 (en) * 2014-04-18 2016-06-14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nsing data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5204931B (zh) * 2014-06-11 2019-03-1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低功耗可穿戴设备及其多操作系统切换、通信及管理方法
US20160055031A1 (en) * 2014-11-13 2016-02-25 Mediatek Inc. Dual-System Architecture With Fast Recover And Switching Of Operating System
CN111142651B (zh) * 2019-05-09 2021-07-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的系统切换方法及通信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6679A (zh) * 2022-12-09 2023-01-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69925A1 (en) 2024-02-29
WO2022237273A1 (zh) 2022-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96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KR102620178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EP3480816B1 (en) Method for voice recogni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US2020021769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ardware diagnosis result-based process execution method thereof
US10712919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physiological state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KR102561587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1084243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body composition measur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recognizing body part to be measured
CN107278138B (zh) 能够自动识别待测量的身体部位的电子装置以及电子装置的身体组分测量方法
CN108351890B (zh) 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KR102349757B1 (ko) 생체 센서의 전극을 이용한 충전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전자 장치
KR20170138667A (ko) 어플리케이션을 활성화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EP334388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ent output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US105519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ouch coordinate thereof
US106526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put and output by electronic device
US1141196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 data
KR102644876B1 (ko)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및 이에 포함되는 전자 장치
CN108024763B (zh) 活动信息提供方法及支持其的电子设备
EP352069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sens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US20240069925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unning of appl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7191908A1 (ko) 위치 정보 계산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2490673B1 (ko) 어플리케이션에 대한 부가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209335A (zh)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62130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linking exercise schedule thereof
US1119143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contents
EP351326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en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