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20050A - 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20050A
CN115320050A CN202211083220.6A CN202211083220A CN115320050A CN 115320050 A CN115320050 A CN 115320050A CN 202211083220 A CN202211083220 A CN 202211083220A CN 115320050 A CN115320050 A CN 115320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dated
needle valve
opening amplitude
cavity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32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20050B (zh
Inventor
裴士轻
蔡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nta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nta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nta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nta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32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20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20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0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20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20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7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of velocity or pressure of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of 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9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5/76498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494Controlled parameter
    • B29C2945/76531Tempera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822Phase or stage of control
    • B29C2945/76859Inj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 B29C29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2945/76929Controlling method
    • B29C2945/76973By cou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该方法基于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执行,包括:获取该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基于该压力数据和/或该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基于该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该调整方案包括每个模腔的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以及开启幅度调整值。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注塑成型生产技术的高效化和精密化的发展趋势,一模多腔在注塑成型装置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在多模腔注塑成型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也愈发重视注塑成型成品的整体质量。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可以提高注塑成型的成品的整体质量。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基于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基于所述压力数据和/或所述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所述调整方案包括每个模腔的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以及开启幅度调整值。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压力数据和/或所述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所述调整方案包括每个模腔的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以及开启幅度调整值。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后,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多模腔注塑成型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多模腔注塑成型系统的模块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确定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的方法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确定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的另一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本说明书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多模腔注塑成型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中,应用场景100可以包括服务器110、处理器120、数据采集装置130、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140和伺服针阀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场景100可以通过实施本说明书中披露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和/或系统来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例如,在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中,当需要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时,通过数据采集装置130获取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140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然后将该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发送至服务器110,服务器110基于该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进而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
服务器110可以用于管理资源以及处理来自本系统至少一个组件或外部数据源(例如,云数据中心)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是单一服务器或服务器组。该服务器组可以是集中式或分布式的(例如,服务器110可以是分布式系统),可以是专用的也可以由其他设备或系统同时提供服务。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是区域的或者远程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在云平台上实施,或者以虚拟方式提供。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包含处理器120。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20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处理器120可以处理从其他设备或系统组成部分中获得的数据和/或信息。处理器120可以基于这些数据、信息和/或处理结果执行程序指令,以执行一个或多个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例如,处理器120可以基于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确定水平阈值,又例如,处理器120可以确定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计算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20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子处理设备(例如,单核处理设备或多核多芯处理设备)。
数据采集装置130可以用于采集数据。数据采集装置1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温度采集装置130-1、压力采集装置130-2等。其中,温度采集装置130-1可以用于采集模腔140-1内部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采集装置130-1可以包括温度计、红外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等设备。压力采集装置130-2可以用于采集模腔140-1内部的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采集装置130-2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装置130可以获取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140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并传送至处理器120。
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140可以是指具有至少一个模腔的注塑成型装置,例如,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140可以包括且不限于立式注塑机、卧式注塑机和全电式注塑机等设备。其中,注塑成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即熔体),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制品的方法。模腔是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140中模型的内腔,即模具中用于容纳熔融的塑料材料,成型制品的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140可以包括处理器120,处理器120可以用于执行本说明书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140可以由注射机构、合模机构、液压传动机构、电气控制机构、润滑机构、加热及冷却机构、安全监测机构等组成。
伺服针阀150可以是指包括伺服电机和针阀的机构组件,例如,伺服电机针形阀等。其中伺服电机可以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针阀是指活门呈针状,用以截断或调节熔融塑料流量的阀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20可以基于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调整方案可以包括每个模腔的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以及开启幅度调整值。
应当注意注应用场景100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并不意图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说明书的描述,做出多种修改或变化。例如,应用场景100还可以包括网络、存储设备等。然而,这些变化和修改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多模腔注塑成型系统的模块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模腔注塑成型系统2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10、确定模块220和调整模块230。
获取模块210可以用于获取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关于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模腔、连续时间点、压力数据和温度数据的更多内容参见图3及其相关描述。
确定模块220可以用于基于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关于填充不平衡差异的更多内容参见图3及其相关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可以进一步用于基于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确定水平阈值;确定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计算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基于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和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确定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关于水平阈值和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的更多内容参见图3及其相关描述。
调整模块230可以用于基于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调整方案可以包括每个模腔的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以及开启幅度调整值。关于伺服针阀、伺服针阀工作参数、调整方案、当前开启幅度和开启幅度调整值的更多内容参见图3及其相关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230可以进一步用于基于各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以及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确定初始调整向量,初始调整向量中的各个元素代表各模腔开启幅度的调整值;基于初始调整向量,通过仿真模拟进行至少一轮计算,确定目标调整向量,基于目标调整向量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其中,至少一轮计算包括:基于待更新调整向量对待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基于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通过模拟仿真确定更新后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基于更新后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更新待更新调整向量,将更新后的调整向量作为下一轮的待更新调整向;其中,第一轮待更新调整向量为初始调整向量;响应于更新后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满足预设条件,停止对待更新调整向量进行更新,基于待更新调整向量确定目标调整向量。关于初始调整向量、目标调整向量、待更新调整向量、待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和更新后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的更多内容参见图4及其相关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230可以进一步用于基于预设算法对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至少一轮迭代,确定目标开启幅度;基于目标开启幅度和当前开启幅度确定开启幅度的调整值,进而确定调整方案,其中,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基于当前开启幅度确定。关于预设算法和目标开启幅度更多内容参见图5及其相关描述。
应当理解,图2所示的系统及其模块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及其模块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
以上关于模腔注塑成型系统及其模块的描述,仅为描述方便,并不能把本说明书限制在所举实施例范围之内。可以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了解该系统的原理后,可能在不背离这一原理的情况下,对各个模块进行任意组合,或者构成子系统与其他模块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中披露的获取模块210、确定模块220和调整模块230可以是一个系统中的不同模块,也可以是一个模块实现上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的功能。例如,各个模块可以共用一个存储模块,各个模块也可以分别具有各自的存储模块。诸如此类的变形,均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流程300可以由处理器120执行。如图3所示,流程300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310,获取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
连续时间点可以是指间隔一定时长的多个连续的时间点,间隔的时长可以为任意时长,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例如,连续时间点可以是间隔1秒钟的时间点:第1秒、第2秒、…、第n秒;又例如,连续时间点可以是间隔2分钟的时间点:第1分、第3分、…、第n分等。
压力数据是指与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模腔的压力相关的数据。例如,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中某一模腔中某一位置的压力、某一模腔中的平均压力、多个模腔中的平均压力等。
温度数据是指与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模腔的温度相关的数据。例如,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中某一模腔中某一位置的温度、某一模腔中的平均温度、多个模腔中的平均温度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10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装置130获取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例如,获取模块210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某一模腔中某一位置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又例如,获取模块210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某一模腔中熔体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因压力数据比温度反映更灵敏,故数据采集装置130可以优先采集压力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装置130可以将获取到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由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其中,模拟信号是指由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得到的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表示的信息,例如,温度、湿度、压力、长度、电流、电压等,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或在一段连续的时间间隔内,其代表信息的特征量可以在任意瞬间呈现为任意数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模拟数据经量化后得到的离散的信号,例如,用二进制数字来表示的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模拟信号至数字信号的转化过程也可以由处理器120来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采集装置130的采集频率不低于50Hz。其中,采集频率是指数据采集装置单位时间中可以采集的次数,例如,压力传感器的采集频率不低于50Hz可以指压力传感器每秒的采集次数不低于50次。
步骤320,基于所述压力数据和/或所述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填充不平衡差异可以是指至少一个模腔的温度数据或压力数据达到一定数值所需的时间,与所有模腔的温度数据或压力数据达到该一定数值所需时间的平均值的差异。例如,A模腔内熔体温度达到200℃所需的时间为10秒、B模腔内熔体温度达到200℃所需的时间为12秒,所有模腔的熔体温度达到200℃所需时间的平均值为11秒,则A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为+1,B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为-1。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可以基于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装置确定一个熔体填充模腔一定比例体积时的压力/温度数值,通过获得的各模腔的温度数据或压力数据达到该数值所需的时间,计算得到所有模腔的温度数据或压力数据达到该数值所需时间的平均值,进而计算前述各模腔所需的时间与前述所有模腔所需时间的平均值的差异,最终确定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例如,确定模块220可以通过数据采集装置确定熔体填充模腔二分之一体积时的压力数值为F,A模腔内压力达到F所需的时间为t1、B模腔内压力达到F所需的时间为t2、C模腔内压力达到F所需的时间为t3秒,则所有模腔的压力达到F所需时间的平均值为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091
进而A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为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092
B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为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093
C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为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094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可以包括:基于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确定水平阈值;确定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计算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基于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和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确定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水平阈值可以是指熔体在体积上填充满模腔时的压力数据或温度数据。例如,水平阈值可以是150巴(bar)(常用压强单位,1巴(bar)=100千帕(kPa)=0.1兆帕(MPa)),又例如,水平阈值可以是200摄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平阈值可以与模腔填充速度有关,某个模腔的填充速度越快,其达到水平阈值的时间越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可以根据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的最大值,确定水平阈值。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根据压力数据的最大值确定水平阈值,水平阈值的范围可以为50bar-200bar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平阈值的大小可以与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的最大值呈正相关。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可以将多种塑料在多个模腔的历史压力数据最大值、历史温度数据最大值和历史水平阈值等历史数据整理为数据对照表,并基于该数据对照表确定水平阈值。例如,确定模块220可以基于数据对照表中A塑料在B模腔内历史压力数据最大值500bar和历史水平阈值200bar,确定A塑料在B模腔内压力数据最大值为250bar时,水平阈值为100bar;又例如,确定模块220可以基于数据对照表中C塑料在D模腔内历史温度数据最大值300℃和历史水平阈值210℃,确定A塑料在B模腔内压力数据最大值为200℃时,水平阈值为140℃。
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可以是指各个模腔中的压力和/或温度到达水平阈值时所用的时间。例如,水平阈值为100bar,A模腔压力到达100bar所用时间为3秒、B模腔压力到达100bar所用时间为5秒,则A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为3秒、B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为5秒。
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是指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的平均值。例如,A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为3秒、B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为5秒,则所用时间的平均值为A模腔和B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的平均值,即4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可以确定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计算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例如,确定模块220可以利用从数据采集装置130获取的多个模腔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基于前述水平阈值的确定方法,确定多个模腔压力或温度达到水平阈值时所用的时间,进而确定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可以基于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和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确定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可以基于各个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和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的差值,确定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例如,A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为3秒,B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为4秒,C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为5秒,所用时间的平均值为4秒,则A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为-1,B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为0,C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为+1。
关于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和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的更多应用,可以参见本说明书图4及其相关描述。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更准确地确定出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有利于后续确定更适合的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
步骤330,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所述调整方案包括每个模腔的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以及开启幅度调整值。
伺服针阀工作参数可以是指伺服针阀在正常工作时的相关数据,例如,伺服针阀的开启幅度等。其中,关于伺服针阀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见本说明书图1的相关描述。
调整方案可以是指对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设置及调整的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方案可以包括每个模腔的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以及开启幅度调整值。
其中,当前开启幅度可以是指伺服针阀阀口在当前时间点开启的幅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可以用百分比表示,例如,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为0%可以表示伺服针阀关闭,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为50%可以表示伺服针阀开启一半,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为100%表示伺服针阀完全开启等。
开启幅度调整值可以是指对当前开启幅度进行调整的值。例如,当前开启幅度为10%,对当前开启幅度的调整为增大当前开启幅度至50%,则开启幅度调整值为+40%。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230可以基于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230可以根据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控制伺服针阀进行调整以缩小各个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和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的差异。例如,填充不平衡差异为负值的,控制伺服针阀适当增大当前开启幅度,填充不平衡差异为正值的,控制伺服针阀适当减小当前开启幅度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230可以不断调整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例如每个注塑周期后都能根据实际的填充不平衡差异进行一次调整,反复迭代,直至各个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与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的差异的绝对值小于等于参考阈值,则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过程结束,此过程中总的开启幅度调整值即可确定为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其中,参考阈值可以由系统或人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次调整伺服针阀的开启幅度调整值为0.1mm~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还可以包括:基于预设算法对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至少一轮迭代,确定目标开启幅度;基于目标开启幅度和当前开启幅度确定开启幅度的调整值,进而确定调整方案,其中,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基于当前开启幅度确定。
关于预设算法依照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见图5及其相关描述。
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通过获取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进而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更有效的控制多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在参考阈值范围内,进而提高注塑制品的质量。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有关流程300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例和说明,而不限定本说明书的适用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可以对流程300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然而,这些修正和改变仍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内。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确定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的方法示意图。如图4所示,流程400包括下述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流程400可以由确定模块220执行。
步骤410,基于各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以及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确定初始调整向量。
初始调整向量是指由各模腔开启幅度的调整值所组成的初始向量,初始向量中的各元素代表各模腔开启幅度的调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各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以及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确定初始调整向量。其中,初始调整向量可以包括多模腔注塑装置的每个模腔对应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调整值,可以是系统预先设定的调整值,也可以是基于实际生产经验确定的调整值。
步骤420,基于初始调整向量,通过仿真模拟来确定目标调整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20可以基于初始调整向量,通过仿真模拟进行至少一轮计算,确定目标调整向量。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仿真模拟进行至少一轮计算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待更新调整向量对待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
调整向量是指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的变化幅度。待更新调整向量是指等待下一轮迭代更新的调整向量。例如,进行k轮迭代,待更新调整向量可以是第k-1轮的调整向量。
待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是指等待下一轮迭代更新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例如,进行k轮迭代,待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可以是第k-1轮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待更新调整向量和待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对待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待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中每一个元素的值和待更新调整向量的对应值相加,得到更新后伺服针阀开启幅度。
步骤二:基于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通过模拟仿真确定更新后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步骤三:判断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可以是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下,每个模腔达到水平阈值的时间与平均值的差异的绝对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参考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满足预设条件时,基于待更新调整向量确定目标调整向量,并停止迭代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满足预设条件时迭代停止。例如,当迭代更新后的调整向量满足评估标准,迭代停止,将最后一轮迭代得到的更新后的调整向量确定为目标调整向量。
目标调整向量是指对初始调整向量进行迭代更新得到的向量。例如,目标调整向量可以是基于常用的迭代更新公式进行预设迭代次数迭代得到的更新后的各模腔开启幅度的调整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常用的迭代更新公式对初始调整向量进行至少一轮迭代更新,得到目标调整向量。例如,可以基于常用的迭代更新公式对初始调整向量进行一轮迭代更新作为目标调整向量。又例如,可以基于常用的迭代更新公式对初始调整向量进行两轮迭代更新作为目标调整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基于常用的迭代更新公式对待更新调整向量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调整向量,进而进行下一轮的仿真模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更新后的调整向量作为下一轮迭代更新的待更新调整向量,其中第一轮待更新调整向量为初始调整向量,可以基于人工随机设置或基于经验设置。可以将第一轮迭代更新得到的作为第二轮迭代更新的待更新预设调整向量。又例如,可以将第k-1轮迭代更新后得到的调整向量作为第k轮迭代更新的待更新调整向量。
通过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可以通过对调整向量进行多轮迭代,再基于每一轮迭代得到的调整向量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而得到每一轮迭代更新后的调整向量作为目标调整向量,可以提高效率,及时调整伺服针阀开启幅度。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确定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的另一方法示意图。如图5所示,流程500包括下述步骤。在一些实施例中,流程500可以由调整模块230执行。
步骤510,基于当前开启幅度,确定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
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是指基于当前开启幅度确定的用于迭代更新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工作参数的初始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可以基于当前开启幅度确定。例如,可以直接将当前开启幅度作为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评估,将评估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开启幅度作为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例如,对至少一个历史伺服开启幅度进行评估,当按照某一历史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生产时,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小于第一阈值,则将该历史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作为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其中,此处的第一阈值小于后文中的第二阈值。
步骤520,基于预设算法对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至少一轮迭代,确定至少一个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基于至少一个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确定目标开启幅度。
目标开启幅度指最终确定的用于实际生产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可以包括多模腔注塑装置中的每一模腔对应的伺服针阀的开启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确定每轮迭代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通过至少一轮迭代更新获得目标开启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开启幅度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经验确定。例如,可以基于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仿真模拟,根据仿真模拟的结果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并基于上述填充不平衡差异对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调整,获得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并对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下一轮仿真模拟,直到每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小于第二阈值,则将对应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作为目标开启幅度。其中,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或生产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通过预设算法对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至少一轮迭代更新,获得至少一个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并基于至少一个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确定目标开启幅度。
在迭代更新的过程中,每轮迭代中,伺服针阀开启幅度都包括多模腔注塑装置包含的至少一个模腔对应的每一个伺服针阀的开启幅度。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对应一个多维变化量,该多维变化量包括在每轮迭代中至少一个模腔对应的每一个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调整值。
在第一轮迭代中,可以基于初始多维变化量对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将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作为的待处理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将初始多维变化量作为下一轮的待处理多维变化量。初始多维变化量可以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的系统默认值、经验值、人为预先设定值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可以通过初始化向量表示。例如,对于具有若干模腔(假设数量为A)的注塑装置,可以设定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数量为N,此时,每个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维度为A(每一个维度对应一个模腔的伺服针阀的开启幅度),第i个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对应的向量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64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61
N个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对应的向量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62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63
其中,0为标识符(代表第0轮迭代,即还未开始迭代的初始值),i为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编号,其中,i≤N。
在后续的每一轮迭代中,可以对待处理多维变化量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多维变化量。基于更新后的多维变化量对待处理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将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作为下一轮的待处理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将更新后的多维变化量作为下一轮的待处理多维变化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每一轮迭代得到得更新后得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作为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可以用于确定目标开启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更新待处理多维变化量可以通过更新待处理子变化量实现。其中,子变化量是多维变化量的每一维的元素,多维变化量可以包括多个子变化量。待处理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中每个伺服针阀的开启幅度和每个子变化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子变化量可以用于表示对应模腔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调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上一轮当前损失更新待处理子变化量,更新后的子变化量作为下一轮的待处理子变化量。其中,上一轮当前损失可以基于上一轮得到的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中的元素于历史最优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作用差异确定。
示例性地,在第k+1轮迭代后,更新的子变化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1)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71
其中,i表示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序号,i=1,2,3,……,N,且i≤N;a表示注塑装置每一模腔的编号,a=1,2,3,……,A;k为迭代次数,其中,k≥0。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72
表示第i个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在第k轮迭代中得到的待处理多维变化量;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73
表示在第k轮迭代中得到的第i个伺服针阀开启幅度。ω为惯性权重;c1为个体学习因子;c2为群体学习因子;r1,r2为区间[0,1]内的随机数,用于增加搜索的随机性。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74
表示第i个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在第k次迭代后的历史最优解在第a个模腔的数值,此时的最优解可以指在第k轮迭代后,某一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下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为其在历次迭代中对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的最小值时,该候选伺服针阀开启方案所对应的各个模腔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集合(即个体历史最优解)。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75
表示群体在第k次迭代后,所有N个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在历次迭代过程中的最优解在第a个模腔的数值。此时的最优解可以指在第k轮迭代后,在前述多个具有历次迭代中最小填充不平衡差异对应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中,填充不平衡差异最小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所对应的各个模腔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集合(即群体历史最优解)。
前述惯性权重常数ω、个体学习因子c1、群体学习因子c2以及随机常数r1和r2可以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的系统默认值、经验值、人为预先设定值等或其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轮迭代中的子变化量的最大绝对值可以为vmax,即表示每个模腔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最大调整值。在第k+1轮迭代中,每个模腔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调整值所构成多维变化两Vi可以表示为(vi1,vi2,…,viA)。N个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对应的多维变化量的向量可以表示为((v11,v12,…,v1A),(v21,v22,…,v2A),…,(vN1,vN2,…,vNA))。其中,向量中的任意一个变化量的值均可以为负值,但绝对值均不大于vmax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可以基于更新后的多维变化量中的子变化量进行更新。示例性地,在第k+1轮迭代后,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可以通过如下公式(2)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81
例如,经过第一次迭代,更新后的第i个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可以通过如下公式(3)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82
N个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对应的向量表达形式可以通过如下公式(4)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3834312390000183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轮迭代更新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中,每一个模腔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均不大于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最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迭代更新时,当迭代符合预设的迭代结束条件时,迭代更新结束。其中,预设的迭代结束条件可以是迭代次数达到预设值,或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中各个元素对应的模腔达到水平阈值的时间于平均值的差异小于阈值。其中,上述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上述每一轮更新后的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仿真模拟,确定在不同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下多模腔注塑装置的各个模腔填充达到水平阈值的时间与平均值的差距。根据上述差距确定不同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评估值,将评估值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作为目标开启幅度。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每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小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或经验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的评估值可以是该候选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下各个模腔填充达到水平阈值的时间与平均值的差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230可以基于目标开启幅度和当前开启幅度确定开启幅度的调整值,进而确定调整方案,其中,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基于当前开启幅度确定。
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迭代的方式,对多个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更新,能够不断优化伺服针阀开启幅度,从而确定出能够使模腔填充不平衡差异最小的目标开启幅度,在更准确地获得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同时,提高了计算的效率。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说明书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说明书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说明书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说明书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说明书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发明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说明书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服务器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说明书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说明书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针对本说明书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作为参考。与本说明书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说明书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说明书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说明书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说明书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说明书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说明书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说明书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基于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
基于所述压力数据和/或所述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所述调整方案包括每个模腔的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以及开启幅度调整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所述基于所述压力数据和/或所述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包括:
基于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确定水平阈值;
确定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计算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
基于所述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和所述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确定所述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各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以及所述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确定初始调整向量,所述初始调整向量中的各个元素代表各模腔开启幅度的调整值;
基于所述初始调整向量,通过仿真模拟进行至少一轮计算,确定目标调整向量,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向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其中,
所述至少一轮计算包括:
基于待更新调整向量对待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
基于所述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通过模拟仿真确定更新后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基于更新后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更新所述待更新调整向量,将所述更新后的调整向量作为下一轮的待更新调整向;其中,
第一轮待更新调整向量为所述初始调整向量;
响应于所述更新后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满足预设条件,停止对所述待更新调整向量进行更新,基于所述待更新调整向量确定目标调整向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包括:
基于预设算法对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至少一轮迭代,确定目标开启幅度;
基于目标开启幅度和当前开启幅度确定开启幅度的调整值,进而确定调整方案,其中,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基于当前开启幅度确定。
5.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和调整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的至少一个模腔在多个连续时间点的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压力数据和/或所述温度数据,确定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确定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所述调整方案包括每个模腔的伺服针阀的当前开启幅度以及开启幅度调整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系统,所述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
基于压力数据和/或温度数据,确定水平阈值;
确定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计算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
基于所述各模腔到达水平阈值所用时间和所述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确定所述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系统,所述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
基于所述各模腔达到水平阈值所用时间,以及所述各模腔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确定初始调整向量,所述初始调整向量中的各个元素代表各模腔开启幅度的调整值;
基于所述初始调整向量,通过仿真模拟进行至少一轮计算,确定目标调整向量,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向量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伺服针阀工作参数的调整方案;其中,
所述至少一轮计算包括:
基于待更新调整向量对待更新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
基于所述更新后的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向量,通过模拟仿真确定更新后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
基于更新后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更新所述待更新调整向量,将所述更新后的调整向量作为下一轮的待更新调整向;其中,
第一轮待更新调整向量为所述初始调整向量;
响应于所述更新后的各模腔的填充不平衡差异满足预设条件,停止对所述待更新调整向量进行更新,基于所述待更新调整向量确定目标调整向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系统,所述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
基于预设算法对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进行至少一轮迭代,确定目标开启幅度;
基于目标开启幅度和当前开启幅度确定开启幅度的调整值,进而确定调整方案,其中,初始伺服针阀开启幅度基于当前开启幅度确定。
9.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后,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CN202211083220.6A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Active CN115320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3220.6A CN115320050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3220.6A CN115320050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0050A true CN115320050A (zh) 2022-11-11
CN115320050B CN115320050B (zh) 2024-04-09

Family

ID=8392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3220.6A Active CN115320050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2005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6582A (en) * 1995-02-17 1996-09-17 Stanford University Injection molding gate flow control
US20120193824A1 (en) * 2011-01-31 2012-08-02 Precision Machinery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s in hot runners of multi-cavity injection mold, method for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ose methods
CN103072244A (zh) * 2011-10-05 2013-05-01 君特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用来运行注塑装置中的多个针阀式喷嘴的方法
CN105936105A (zh) * 2016-04-08 2016-09-14 天津城建大学 一种细长杆多腔模流动平衡的优化方法
CN108357069A (zh) * 2018-01-24 2018-08-03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多型腔注塑模具熔体流动平衡检验方法
CN112805133A (zh) * 2018-10-05 2021-05-14 基斯特勒控股公司 用于控制注射模制系统的方法
CN215943617U (zh) * 2021-09-24 2022-03-04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一种注塑模具模腔压力温度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56582A (en) * 1995-02-17 1996-09-17 Stanford University Injection molding gate flow control
US20120193824A1 (en) * 2011-01-31 2012-08-02 Precision Machinery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er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s in hot runners of multi-cavity injection mold, method for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ose methods
CN103072244A (zh) * 2011-10-05 2013-05-01 君特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用来运行注塑装置中的多个针阀式喷嘴的方法
CN105936105A (zh) * 2016-04-08 2016-09-14 天津城建大学 一种细长杆多腔模流动平衡的优化方法
CN108357069A (zh) * 2018-01-24 2018-08-03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多型腔注塑模具熔体流动平衡检验方法
CN112805133A (zh) * 2018-10-05 2021-05-14 基斯特勒控股公司 用于控制注射模制系统的方法
CN215943617U (zh) * 2021-09-24 2022-03-04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一种注塑模具模腔压力温度测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顾永华、许建文: "注塑件流动平衡的数值模拟分析", 电加工与模具, no. 2010, pages 56 - 5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20050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1774B (zh) 用于模拟成型过程的方法
US11000982B2 (en) Methods of setting a shaping machine
CN111958933A (zh) 一种基于熔体粘度波动的注射成型自适应补偿法
CN111107972B (zh) 用于自动调谐注塑机的pid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38048B (zh) 注塑成型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1898265B (zh) 塑胶产品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系数库的建立方法
Hopmann et al. A self-optimising injection moulding process with model-based control system parameterisation
CN109460890B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与控制性能监测的智能自愈方法
Hopmann et al. Self-optimizing injection molding based on iterative learning cavity pressure control
CN101073913A (zh) 自适应温度实时控制注塑机控制器、控制方法、及其控温电路
CN1919579A (zh) 用于注射模塑成型机的自适应温度控制方法及其电路
Reiter et al.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cavity pressure in an injection moulding process
KR20210056235A (ko) 인공지능 기반의 사출성형시스템 및 성형조건 생성방법
CN115320050A (zh) 一种多模腔注塑成型方法
Ruan et al. Improving the consistency of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s by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control
CN114616083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注塑成型系统以及成型条件生成方法
JP2003039451A (ja) Rtm樹脂流動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10712345A (zh) 合模力的动态适配
CN206633366U (zh) 一种注塑制品缺陷自愈调控装置
SU802062A1 (ru)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 пРОцЕССОМ эКСТРузии
CN108859042B (zh) 注塑过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752507A (zh) 一种注塑机多段料筒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KR20200002652A (ko) 멀티-캐비티 금형을 구비하는 사출성형기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사출성형기
WO2017148422A1 (zh) 一种正反输入预测控制的注塑模具温度控制方法及设备
Prasad et al. PSO based I-PD controller for barrel temperature control in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