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4732B - 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4732B
CN115314732B CN202210932136.0A CN202210932136A CN115314732B CN 115314732 B CN115314732 B CN 115314732B CN 202210932136 A CN202210932136 A CN 202210932136A CN 115314732 B CN115314732 B CN 115314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client
file
server
video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21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14732A (zh
Inventor
鲁永泉
储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uangyi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uangyi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uangyi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uangyiyun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21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14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14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4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14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4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04N21/234309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by transcoding between formats or standards, e.g. from MPEG-2 to MPEG-4 or from Quicktime to Realvide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9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prioritizing client content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7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for transmitting client requests to a VOD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H04N21/44222Analytics of user selections, e.g. selection of programs or purchase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05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e.g. interacting with MPEG-4 objects, editing loc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可应用于视频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客户端上传的视频修改意见;将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修改视频文件;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将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上述方法不仅能够实时将导演的视频修改意见反馈给制作团队,简化沟通流程,保证修改交流的实时性,还能够输出不同格式的视频文件,满足导演审片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减少了人为操作的时间,提高了多方审片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视频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视频剪辑、影视制作等流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影视分包,即将部分视频的剪辑和制作等工作交由他人负责。在他人处理完视频后,再由导演进行审片。在导演审片的过程中,制片需要全程跟随并记录退修单,在将退修单整理完毕后,再反馈至视频制作团队进行修改。
但是,基于上述传统的审片方式,导演和制作团队之间无法直接交流。而当镜头量多时,对应的反馈意见的表格也多,不仅容易造成信息的遗漏,而且制作团队无法直接理解导演的想法,就容易产生大量的沟通成本,甚至无法满足导演的要求的情况产生。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在视频制作过程中高效地进行审片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在视频制作过程中高效地进行审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客户端上传的视频修改意见;将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修改视频文件;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将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包括:基于ffprobe技术解析修改视频文件得到媒体文件元信息。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包括:基于ffmpeg技术对修改视频文件进行处理得到媒体编码文件;所述媒体编码文件包括媒体文件帧图片、H.264全I帧媒体文件、VP9压缩码率媒体文件、HLS流文件和带水印原始视频文件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基于python技术实现rpc通讯和ffmpeg、ffprobe命令的创建与执行。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之后,还包括:将第一客户端反馈的视频评审结果发送至其他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进行展示。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应用于第一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发送视频修改意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视频修改意见转发至第二客户端,使得第二客户端基于视频修改意见生成对应的修改视频文件;接收服务器发送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包括由服务器对修改视频文件转码后得到的文件;基于用户的选取操作展示对应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
优选的,所述基于用户的选取操作展示对应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包括:基于用户所选取的展示方式,通过图片模式、单视频模式、时间线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模式来播放所述目标视频文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客户端展示有时间线区域;所述基于用户的选取操作展示对应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包括:接收用户在所述时间线区域针对至少两个目标视频文件的排序指令;基于所述排序指令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视频文件进行剪辑式排序播放。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应用于第二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视频修改意见;所述视频修改意见由第一客户端上传至服务器;在展示视频修改意见至用户后,接收用户上传的修改视频文件;将所述修改视频文件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后,将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至少一个第一客户端和至少一个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将视频修改意见上传至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并展示服务器发送的目标视频文件;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接收服务器转发的视频修改意见;还用于将修改视频文件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第一客户端发送的视频修改意见转发至第二客户端;还用于将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修改视频文件输出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能够基于第一客户端的用户所上传的视频修改意见直接反馈给第二客户端,使得第二客户端能够直接根据意见对视频进行修改。同时,服务器能够将修改视频文件输出为不同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使得客户端能够展示不同格式的视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上述方法不仅能够实时将导演的视频修改意见反馈给制作团队,简化沟通流程,保证修改交流的实时性,还能够输出不同格式的视频文件,满足导演审片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减少了人为操作的时间,提高了多方审片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视频转码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转码服务模型的结构流程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的模块图;
图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的模块图;
图9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发明构思,首先介绍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多用户协同审片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10、至少一个第一客户端120和至少一个第二客户端130。
第一客户端120可以是审片过程中导演方所对应的客户端。导演方通过审阅制作团队制作的视频,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并反馈给制作团队,使得制作团队基于修改意见对视频进行相应的修改。此外,第一客户端120配置有相应的展示界面,使得导演方能够选取相应格式的视频进行展示,或是对视频进行排序和剪辑处理等,从而保证导演方能够直接确定剪辑视频的展示效果。
第二客户端130可以是制作团队对应的客户端。制作团队在接收到针对视频的修改意见之后可以对视频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剪辑处理后的视频上传至第二客户端130,由第二客户端130将视频发送至服务器110后再转发至各个客户端,使得各个用户都能够直接查看到视频的展示效果。
此外,客户端中可以包含媒体池、检视器、时间线区域和反馈区域。其中,媒体池能够支持树结构式文件管理;检视器支持不同模式来播放视频,例如包括图片模式、单视频模式、时间线模式等;时间线区域用于展示不同视频的时间线,从而支持多视频剪辑式排序播放;反馈区域支持实时展示各个客户端的反馈信息,相应的也能够支持重新打开和关闭反馈。
服务器110可以对应于云端设备,用于进行客户端之间的信息转发、信息转发以及视频处理等操作。服务器110中设置有相应的处理逻辑,能够直接对视频进行处理,并输出对应格式的视频。
具体的,所述服务器110基于python技术实现rpc通讯和ffmpeg、ffprobe命令的创建与执行。在处理视频时,所述服务器110基于ffprobe技术解析修改视频文件得到媒体文件元信息,并基于ffmpeg技术对修改视频文件进行处理得到媒体编码文件;所述媒体编码文件包括媒体文件帧图片、H.264全I帧媒体文件、VP9压缩码率媒体文件、HLS流文件和带水印原始视频文件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只是为了描述方便将该设备称为服务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利用工控机、PC机、分布式设备等其他类型的设备充当本申请中的服务器,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只是示例性地描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场景,实际应用中对于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数量不做限制。
基于上述多用户协同审片系统,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如图2所示,为以服务器为执行主体的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210:接收第一客户端上传的视频修改意见。
视频修改意见可以是第一客户端所对应的用户在查看视频之后所提出的修改建议。第一客户端所对应的用户大概率是导演方,导演方根据自身的判断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并将修改意见输入第一客户端中,以将修改意见转发给视频制作团队。
具体的,在执行该步骤之前,第一客户端已经接收到了视频制作团队发送的初始视频或剪辑后的视频,在导演方观看视频后,基于自己经验输入对应的视频修改意见,以使制作团队基于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对视频进行修改。
S220:将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后,可以将视频修改意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优选的,在当前系统中包含多个第二客户端的情况下,视频修改意见中还可以包含对应的第二客户端的标识,以使服务器能够根据第二客户端的标识发送至对应的第二客户端。
S230: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修改视频文件。
第二客户端在接收到视频修改意见后,展示给对应的用户,例如可以是视频的制作团队。制作团队基于视频修改意见对视频进行相应的处理,再将修改后的修改视频文件基于第二客户端发送至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进行修改可以是实时进行的。具体的,初始的视频可以由服务器提供支持,在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上进行同步播放。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导演方可以基于第一客户端输入视频修改意见,服务器将视频修改意见实时转发至第二客户端,使得第二客户端所对应的制作团队能够在视频播放的过程,基于视频播放进度查看视频修改意见,从而能够更为直观地确定修改内容,保障了导演方和制作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接收第二客户端的相应处理指令,基于指令对视频进行云端剪辑、云端合成,从而简化了第二客户端的用户的相关操作,加快视频处理进度。此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无需在客户端设置相应的应用程序,使得用户能够直接基于WEB端实现视频媒体的剪辑和合成输出。
利用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在审片室观看视频,并上传修改后的视频,使得服务器对视频进行转码后,在客户端通过检视器进行展示、播放;或是能够在客户端通过时间轴合成,直接进行播放;此外,还能通过反馈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在之后的处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基于反馈信息对视频进行调整修改。
S240: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
在服务器获取到修改视频文件后,为了便于后续基于不同需求对视频进行利用,可以对视频进行转码处理,得到不同格式的文件。
具体的,如图4所示,转码服务不仅包含基于python技术实现的rpc通讯和ffmpeg、ffprobe命令的创建与执行,还包含基于ffprobe技术解析修改视频文件得到媒体文件元信息。此外,基于ffmpeg技术能够执行媒体文件的编码,从而输出媒体文件帧图片、H.264全I帧媒体文件、VP9压缩码率媒体文件、HLS流文件和带水印原始视频文件。其中,媒体文件帧图片用于进行WEB页面展示;H.264全I帧媒体文件用于进行时间轴合成;VP9压缩码率媒体文件用于进行WEB页面播放;HLS流文件用于WEB页面的时间轴播放;带水印原始视频文件可以供用户下载观看。因此,基于不同的转码格式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实际应用中基于需求还可以输出其他转码格式的视频文件,在此不再赘述。
S250:将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在得到目标视频文件后,可以将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以使导演方对视频继续进行查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能够选取对应的展示方式,从而能够通过图片模式、单视频模式、时间线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模式来播放所述目标视频文件。相应的,所选取的不同模式对应于不同转码格式的视频文件,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基于自身的需求查看不同类型的视频。
其中,在时间线模式下,客户端展示有时间线区域,用于展示不同视频的时间线。用户能够在时间线区域针对至少两个目标视频文件进行排序。基于所生成的排序指令,第一客户端能够按照排序的要求对所选定的目标视频文件进行剪辑式排序播放,从而能够快速直接地显示相应的剪辑播放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系统中可能包含有多个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而本次流程可能只涉及一个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之间的交流。因此,为了保证多用户协同审片,在将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后,还可以将第一客户端反馈的视频评审结果发送至其他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进行展示。视频评审结果可以是第一客户端的用户针对目标视频文件的评价结果。通过上述方式进行展示,使得视频处理过程中能够综合各方的建议,保障视频处理的有效进行。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介绍,可以看出,所述方法能够基于第一客户端的用户所上传的视频修改意见直接反馈给第二客户端,使得第二客户端能够直接根据意见对视频进行修改。同时,服务器能够将修改视频文件输出为不同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使得客户端能够展示不同格式的视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上述方法不仅能够实时将导演的视频修改意见反馈给制作团队,简化沟通流程,保证修改交流的实时性,还能够输出不同格式的视频文件,满足导演审片过程中的不同需求,减少了人为操作的时间,提高了多方审片的效率。
基于图2所对应的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以第一客户端为执行主体的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如图5所示,所述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510:发送视频修改意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视频修改意见转发至第二客户端,使得第二客户端基于视频修改意见生成对应的修改视频文件。
对于该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步骤S210、S220、S230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520:接收服务器发送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包括由服务器对修改视频文件转码后得到的文件。
对于该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步骤S240、S250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530:基于用户的选取操作展示对应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
对于该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步骤S250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图2所对应的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以第二客户端为执行主体的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如图6所示,所述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610: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视频修改意见;所述视频修改意见由第一客户端上传至服务器。
对于该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步骤S210、S220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620:在展示视频修改意见至用户后,接收用户上传的修改视频文件。
对于该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步骤S230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S630:将所述修改视频文件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后,将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对于该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步骤S240、S250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图2所对应的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所述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设置于服务器。如图7所示,所述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视频修改意见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上传的视频修改意见。
视频修改意见发送模块720,用于将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修改视频文件接收模块730,用于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修改视频文件。
目标视频文件输出模块740,用于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
目标视频文件发送模块750,用于将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基于图5所对应的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所述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设置于第一客户端。如图8所示,所述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视频修改意见发送模块810,用于发送视频修改意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视频修改意见转发至第二客户端,使得第二客户端基于视频修改意见生成对应的修改视频文件。
目标视频文件接收模块820,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包括由服务器对修改视频文件转码后得到的文件。
目标视频文件展示模块830,用于基于用户的选取操作展示对应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
基于图6所对应的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所述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设置于第二客户端。如图9所示,所述多用户协同审片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视频修改意见接收模块910,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视频修改意见;所述视频修改意见由第一客户端上传至服务器。
修改视频文件接收模块920,用于在展示视频修改意见至用户后,接收用户上传的修改视频文件。
修改视频文件发送模块930,用于将所述修改视频文件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后,将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可应用于视频处理技术领域,也可以应用至其他技术领域,对此不做限制。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虽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客户端上传的视频修改意见;其中,包括:提供视频以使所述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进行同步播放;
将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其中,包括:将视频修改意见实时转发至第二客户端;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对应于视频播放进度;
接收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修改视频文件;所述修改视频文件基于所述视频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
将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包括:
基于ffprobe技术解析修改视频文件得到媒体文件元信息;
基于ffmpeg技术对修改视频文件进行处理得到媒体编码文件;所述媒体编码文件包括媒体文件帧图片、H.264全I帧媒体文件、VP9压缩码率媒体文件、HLS流文件和带水印原始视频文件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基于python技术实现rpc通讯和ffmpeg、ffprobe命令的创建与执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之后,还包括:
将第一客户端反馈的视频评审结果发送至其他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进行展示。
5.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视频修改意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视频修改意见转发至第二客户端,使得第二客户端基于视频修改意见生成对应的修改视频文件;在视频展示的过程中接收用户输入的视频修改意见,并将视频修改意见实时发送至第二客户端;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对应于视频播放进度;所述视频在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上同步播放;所述修改视频文件基于所述视频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接收服务器发送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所述目标视频文件包括由服务器对修改视频文件转码后得到的文件;
基于用户的选取操作展示对应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的选取操作展示对应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包括:
基于用户所选取的展示方式,通过图片模式、单视频模式、时间线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模式来播放所述目标视频文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展示有时间线区域;所述基于用户的选取操作展示对应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包括:
接收用户在所述时间线区域针对至少两个目标视频文件的排序指令;
基于所述排序指令对所述至少两个目标视频文件进行剪辑式排序播放。
8.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视频修改意见;所述视频修改意见由第一客户端上传至服务器;在视频展示的过程中接收用户输入的视频修改意见,并将视频修改意见实时发送至第二客户端;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对应于视频播放进度;所述视频在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上同步播放;
在展示视频修改意见至用户后,接收用户上传的修改视频文件;所述修改视频文件基于所述视频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将所述修改视频文件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基于所述修改视频文件输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后,将目标视频文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9.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至少一个第一客户端和至少一个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将视频修改意见上传至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并展示服务器发送的目标视频文件;所述视频修改意见被实时发送至第二客户端;所述视频修改意见对应于视频播放进度;所述视频在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上同步播放;所述修改视频文件基于所述视频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接收服务器转发的视频修改意见;还用于将修改视频文件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第一客户端发送的视频修改意见转发至第二客户端;还用于将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修改视频文件输出为对应于至少两种转码格式的目标视频文件,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CN202210932136.0A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314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2136.0A CN115314732B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2136.0A CN115314732B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4732A CN115314732A (zh) 2022-11-08
CN115314732B true CN115314732B (zh) 2024-03-29

Family

ID=8385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2136.0A Active CN115314732B (zh) 2022-08-04 2022-08-04 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147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3900A (zh) * 2022-11-29 2023-03-31 优酷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在线审阅方法、装置、设备和程序产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787A (zh) * 2009-08-12 2010-02-17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化文件化数字媒体节目审片系统
CN103685485A (zh) * 2013-12-02 2014-03-26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移动终端VoIP通讯音频管理系统
CN105898499A (zh) * 2015-12-15 2016-08-24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客户端及在其中实施的视频文件修改方法
CN111885282A (zh) * 2020-07-06 2020-11-03 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 面向超高清数字内容的远程云协同审片的制作系统
CN111901608A (zh) * 2020-06-28 2020-11-06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节目审片系统及方法
CN113411619A (zh) * 2021-04-30 2021-09-17 成都东方盛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广播电视领域的非编工程流媒体审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787A (zh) * 2009-08-12 2010-02-17 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化文件化数字媒体节目审片系统
CN103685485A (zh) * 2013-12-02 2014-03-26 无锡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物联网技术中心 移动终端VoIP通讯音频管理系统
CN105898499A (zh) * 2015-12-15 2016-08-24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客户端及在其中实施的视频文件修改方法
CN111901608A (zh) * 2020-06-28 2020-11-06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节目审片系统及方法
CN111885282A (zh) * 2020-07-06 2020-11-03 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 面向超高清数字内容的远程云协同审片的制作系统
CN113411619A (zh) * 2021-04-30 2021-09-17 成都东方盛行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广播电视领域的非编工程流媒体审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4732A (zh)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354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on of composite video
JP6397911B2 (ja) ビデオコンテンツを配布するビデオ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0409445B2 (en) Rendering of an interactive lean-backward user interface on a television
US20160219279A1 (en) EXPERIENCE OR "SENTIO" CODECS, AN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ROVING QoE AND ENCODING BASED ON QoE EXPERIENCES
US9002175B1 (en) Automated video trailer creation
US11563915B2 (en) Media content presentation
WO2005013618A1 (ja) ライブストリーミング放送方法、ライブストリーミング放送装置、ライブストリーミング放送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放送方法及び放送装置
KR20180038256A (ko) Vr 스트림의 지연을 보상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210264686A1 (en) Method implemented by computer for the creation of contents comprising synthesis images
WO20192463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encoding optimization and broadcasting
CN115314732B (zh) 一种多用户协同审片方法及系统
US10735784B2 (en) Social media asset portal
US2022030364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150128040A1 (en) Generating custom sequences of video streams
CN109874024A (zh) 一种基于动态视频海报的弹幕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30283813A1 (en) Centralized streaming video composition
US20230217047A1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implementing fast-switching mode between channels in multi-live transmission environment
CN112153472A (zh) 一种画面特效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764655B2 (en) Main and immersive video coord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6095388A (zh) 视频生成方法、视频播放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162380A (zh) 一种在线视频调用方法及系统
US114382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reproducing ultra short media content
US202100447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virtual studio
EP2168379B1 (en) High-speed programs review
Lugmayr et al. E= MC2+ 1: a fully digital, collaborative, high-definition (HD) production from scene to scre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