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3659B -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03659B
CN115303659B CN202210981497.4A CN202210981497A CN115303659B CN 115303659 B CN115303659 B CN 115303659B CN 202210981497 A CN202210981497 A CN 202210981497A CN 115303659 B CN115303659 B CN 115303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ertical pipe
gas
oil gas
storage wa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14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03659A (zh
Inventor
牛晓鹏
刘建立
王金昌
高秀宝
邹婧
刘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CNOOC Oil and Petro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CNOOC Oil and Petro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CNOOC Oil and Petro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22109814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03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03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3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03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36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22Safety features
    • B65D90/30Recovery of escaped vapo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76Large containers for use undergr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储油库和进油立管,进油立管的下端与储油库的油液入口连通;储油库的油气出口与进油立管的中部连通,进油立管内设置有回收组件,油液从进油立管的上端输入并在进油立管内下落至储油库内,油液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使回收组件将储油库内产生的油气吸入进油立管内;进入进油立管内的油气被油液压缩吸收并返回至储油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吸收塔回收油气的方案,本发明利用油液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回收储油库内的油气,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成本低以及占用空间小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水封洞库储油是利用稳定地下水的水封作用密封储存在洞库内的油液,由于该储油方式具有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土地资源节约、库容规模大储存效率高等特点,逐渐成为我国战略原油储备和各种商业储油库的主要方式。油液储存时,原油从地面储罐由泵抽出后输送,通过进油立管送入洞库中;这一过程中,洞库内会产生大量油气;为了回收洞库内产生的油气,需要在洞库附近设置油气回收系统。现有技术采用吸收塔回收油气,工作时,洞库内油气从吸收塔的下方进入,被从上方进入吸收塔内的液态油吸收,吸收了油气后的液态油积存在塔底,通过加压设备和管线输送回洞库。现有技术中的油气回收系统结构复杂,回收工艺流程繁琐,成本较高,且吸收塔高度较高,空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成本低以及占用空间小的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储油库和进油立管,所述进油立管的下端与所述储油库的油液入口连通;所述储油库的油气出口与所述进油立管的中部连通,所述进油立管内设置有回收组件,油液从所述进油立管的上端输入并在所述进油立管内下落至所述储油库内,所述油液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使所述回收组件将所述储油库内产生的油气吸入所述进油立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立管包括上立管、下立管以及连接于上立管和下立管之间的连接管,所述回收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内的限流板,所述限流板上开设有限流孔;所述连接管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内外两侧,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所述连接管内侧的端部开口向下或斜向下设置,且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所述连接管内侧的端部设置于所述限流孔的下方;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所述连接管外侧的一端与所述储油库的油气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限流孔和所述进气管道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气管道位于所述连接管内侧的端部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限流孔的下方;
所述回收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连接管的环形导管,所述环形导管的油气入口与所述储油库的油气出口连通;所述环形导管包括多个油气出口,多个所述环形导管的油气出口一一对应连接于多个所述进气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连接管内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和/或下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从所述壳体内伸出,且伸出端连接有叶轮;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以及所述传动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进油立管的轴线;所述壳体上设置与所述储油库的油气出口连通的油气入口,以及设置于所述进油立管内的油气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包括两个第一螺杆轴和连接于两个第一螺杆轴之间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螺杆包括两个第二螺杆轴和连接于两个第二螺杆轴之间的第二连接轴,两个所述第一螺杆轴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螺杆轴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的油气出口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回收系统还包括油气管路,所述油气管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储油库的油气出口和所述进油立管的中部连通;所述储油库的油气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气浓度的检测装置,所述油气管路上沿着油气走向依次设置有增压机构和第一止回阀。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管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所述增压机构和所述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二支路上沿着油气走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辅助回收机构以及第二止回阀。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以及成本低的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方法,所述油气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液通过进油立管输送至储油库内,油液在进油立管内下落产生的动能使设置于进油立管内的回收组件将储油库内产生的油气吸入进油立管内,进油立管内下落的油液将油气压缩吸收返回至储油库;
S2:检测储油库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和压力,当油气浓度和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开启增压机构,通过增压机构将储油库内产生的油气输送至进油立管内;
可选择性地开启辅助回收机构,通过辅助回收机构将储油库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临界液态并输送回储油库内;
S3:当进油工作结束后,储油库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和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开启辅助回收机构,通过辅助回收机构将储油库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临界液态并输送回储油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储油库和进油立管,储油库的油液入口与进油立管的下端连通;储油库的油气出口与进油立管的中部连通,进油立管内设置有回收组件,油液从进油立管的上端输入并在进油立管内下落至储油库内,油液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使回收组件将储油库内产生的油气吸入进油立管内;进入进油立管内的油气被油液压缩吸收并返回至储油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吸收塔回收油气的方案,本发明利用油液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回收储油库内的油气,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成本低以及占用空间小等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油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油气回收系统中回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A处的剖视图(去除上立管);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油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油气回收系统中回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B-B处的剖视图(去除上立管)。
图标:
1-储油库;
2-进油立管;21-上立管;22-下立管;23-连接管;231-进气管道;232-限流板安装孔;
3-回收组件;31-限流板;311-限流孔;32-环形导管;33-壳体;34-第一螺杆;35-第二螺杆;36-传动轴;37-叶轮;
4-油气管路;41-第一支路;42-第二支路;
5-检测装置;51-温度检测仪;52-压力检测仪;
6-增压机构;61-防爆风机;62-压缩机;
71-第一止回阀;72-第二止回阀;
81-第一阀门;82-第二阀门;83-第三阀门;84-第四阀门;
9-辅助回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和“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参照图1,该系统包括储油库1和进油立管2,储油库1的油液入口与进油立管2的下端连通;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与进油立管2的中部连通,进油立管2内设置有回收组件3,油液从进油立管2的上端输入并在进油立管2内下落至储油库1内,油液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使回收组件3将储油库1内产生的油气吸入进油立管2内;进入进油立管2内的油气被油液压缩吸收并返回至储油库1。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吸收塔回收油气的方案,本发明利用油液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回收储油库1内的油气,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成本低以及占用空间小等优势。
可选地,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与进油立管2的中上部连通,一方面能够便于回收组件3的检修,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油气和油液的接触时间,从而使得绝大部分油气能够被油液压缩吸收,提高油气回收效果。
具体地,进油立管2包括上立管21、下立管22以及连接于上立管21和下立管22之间的连接管23,回收组件3设置于连接管23内。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螺纹孔,连接管23的两端分别螺接与上立管21的下端和下立管22的上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管接头对上立管21、下立管22以及连接管23进行连接,在此不做限定。通过设置连接管23,便于回收组件3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地,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气浓度的检测装置5;示例性地,检测装置5包括温度检测仪51和压力检测仪52。
油气回收系统还包括油气管路4,油气管路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和进油立管2的中部连通;油气管路4上沿着油气走向依次设置有增压机构6和第一止回阀71。本实施例中,增压机构6包括沿着油气走向依次设置的防爆风机61和压缩机6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压缩机62。增压机构6能够将储油库1内的油气输送至进油立管2内,当检测装置5检测到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开启增压机构6,协同回收组件3完成对油气的回收工作。
可选地,油气管路4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41和第二支路42,第一支路41上设置有增压机构6和第一止回阀71,第二支路42上沿着油气走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81、辅助回收机构9以及第二止回阀72。辅助回收机构9采用常规的“冷凝”或“吸附”等油气回收结构,能够将从储油库1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临界液态,并配合连接管路将液化后的油气输送至储油库1内。辅助回收机构9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辅助回收机构9能够协同回收组件3完成对油气的回收工作,还能够在进油立管2的进油工作结束后,单独对储油库1内的油气进行回收。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油气管路4还包括第三支路43,第三支路43的输入端连接于增压机构6的输出端,第三支路43的输出端连接于辅助回收机构9的输入端,且第三支路43上设置有第二阀门82。第一支路41上还设置有第三阀门83,且增压机构6和第三阀门83沿着油气走向依次设置。设置第三支路43和第二阀门82使得增压机构6可以将储油库1内的油气输送至辅助回收机构9,提高油气进入辅助回收机构9内的流量,进而提高油气的回收效果。
在油液通过进油立管2进入储油库1的过程中,当检测装置5检测到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和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可以单独开启增压机构6,也可以单独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还可以同时开启增压机构6和辅助回收机构9。具体地,在单独开启增压机构6的工作模式下,第一门阀81和第二门阀82关闭,增压机构6和第三门阀83开启。在单独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的工作模式下,第二门阀82和第三门阀83关闭,辅助回收机构9和第一门阀81开启。同时开启增压机构6和辅助回收机构9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1)增压机构6只作用于进油立管2的模式,此时,第一门阀81、第三门阀83、增压机构6以及辅助回收机构9开启,第二门阀82关闭;2)增压机构6只作用于辅助回收机构9的模式,此时,第二门阀82、增压机构6以及辅助回收机构9开启,第一门阀81和第三门阀83关闭;3)增压机构6同时作用于进油立管2和辅助回收机构9的模式,此时,第二门阀82、第三门阀83、增压机构6以及辅助回收机构9开启,第一门阀81关闭。
在进油工作结束后,当检测装置5检测到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可以单独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还可以开启增压机构6只作用于辅助回收机构9的模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回收系统各部件运行的逻辑关系如下:
1、进油过程中,检测装置5检测到的油气浓度未超过设定值时(主要以压力、浓度、流量、温度等为指标),油气走向为:储油库1油气出口-增压机构6(不工作)-第三门阀83-进油立管2;
2、进油过程中,检测装置5检测到的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但相对稳定时,油气走向为:储油库1油气出口-增压机构6(工作)-第三门阀83-进油立管2;
3、进油过程中,检测装置5检测到的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且有继续上升趋势时,油气走向为:储油库1油气出口-第一门阀81(或第二门阀82-增压机构6(不工作))-辅助回收机构9-进油立管2;
4、进油过程中,检测装置5检测到的油气浓度超标严重时,油气走向为:储油库1油气出口-第二门阀82-增压机构6(工作)-辅助回收机构9-进油立管2;
5、进油结束后,检测装置5检测到的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油气走向为:储油库1油气出口-第一门阀81(或第二门阀82-增压机构6(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工作))-辅助回收机构9-进油立管2。
本发明提供的油气回收系统在正常工况下,不需要开启增压机构6和辅助回收机构9,其通过油液在进油立管2内下落的动能即可对储油库1内产生的大部分油气进行回收。设置增压机构6和辅助回收机构9一方面能够避免出现在进油工作中回收组件3损坏或者油液动能不足而导致油气回收效果差的问题,另一方面辅助回收机构9能够在进油工作结束后对储油库1内超标的油气进行回收,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安全可靠,油气回收效率高。
参照图2,回收组件3包括设置于连接管23内的限流板31,限流板31上开设有限流孔311;连接管23设置有进气管道231,进气管道23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连接管23的内外两侧,进气管道231位于连接管23内侧的端部开口向下或斜向下设置,且进气管道231位于连接管23内侧的端部设置于限流孔311的下方;进气管道231位于连接管23外侧的一端与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连通。本实施例中的回收组件3的回收原理为:依据文丘里效应(流体流速增大伴随流体压力降低,高速流动的流体附近会产生低压,从而产生吸附作用),油液在通过限流孔311时,在限流孔311的下方形成局部高流速和低压力,从而将储油库1内的油气通过进气管道231吸入进油立管2内;进入进油立管2内的油气溶入高速低压的油液流,并随着油液流返回至储油库1内,达到油气回收的目的。
限流板31除了具有回收油气的作用外,还能够降低油液的流量;由于油液下落的流量越大越容易产生雾化的现象,因此限流板31的设置能够减缓油液雾化的问题,从而减小油气的产生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流板31的安装结构,具体地,连接管23的上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螺纹孔、限流板安装孔232、油液通孔以及下螺纹孔,其中,上螺纹孔、限流板安装孔232以及油液通孔的孔径依次减小,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的孔径相同;限流板31设置于限流板安装孔232内,且限流板31的下端面抵靠于限流板安装孔232和油液通孔的连接面。
可选地,上立管21的下端螺接于连接管23的上螺纹孔,且上立管21的下端面抵靠于限流板31的上端面,以固定限流板31的位置。
参照图2和图3,限流孔311和进气管道23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进气管道231位于连接管23内侧的端部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限流孔311的下方;回收组件3还包括套设于连接管23的环形导管32,环形导管32的油气入口与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连通;环形导管32包括多个油气出口,多个环形导管32的油气出口一一对应连接于多个进气管道231。上述设置使得在限流板31的下方形成多股高流速的液流,并进一步降低此处的压力,进而提高对油气的回收效果。
由于本发明中的气相导入液相的技术方案本身自带一定的单向气密特性,因此设置多个进气管道231并不影响立管2的气密性。
可选地,环形导管32和进气管道231通过管接头连接。
本实施例中,限流孔311和进气管道231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且围绕进油立管2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限流孔311和进气管道231的数量。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与实施例一中的油气回收系统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回收组件3的结构不同。
参照图4和图5,回收组件3包括固设于连接管23内的壳体33,壳体33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杆34和第二螺杆35;第一螺杆34的上端和/或下端连接有传动轴36,传动轴从壳体33内伸出,且伸出端连接有叶轮37;第一螺杆34、第二螺杆35以及传动轴36的轴线平行于进油立管2的轴线;壳体33上设置有与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连通的油气入口,以及设置于进油立管2内的油气出口。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杆3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叶轮37。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螺杆34的上端或下端设置有一个叶轮37,优选叶轮37设置于第一螺杆34的上端。
本实施例中的回收组件3的回收原理为:油液下落的动能驱动叶轮37旋转,进而带动第一螺杆34以及与第一螺杆34相啮合的第二螺杆35旋转,利用螺杆泵的原理将油气吸入进油立管2内;进入进油立管2内的油气溶入油液流,并随着油液流返回至储油库1内,达到油气回收的目的。
可选地,第一螺杆34包括两个第一螺杆轴和连接于两个第一螺杆轴之间的第一连接轴,第二螺杆35包括两个第二螺杆轴和连接于两个第二螺杆轴之间的第二连接轴,两个第一螺杆轴分别与两个第二螺杆轴啮合传动。壳体33对应于第二连接轴的位置设置有油气入口,壳体33对应于第一连接轴的位置设置有油气出口;壳体33内包括螺杆腔和进气腔,且螺杆腔和进气腔分别在上下两端开设有用于气体流通的通孔。工作时,从油气入口进入壳体33内的油气先进入进气腔内,并在进气腔内分成两股,两股油气分别通过进气腔上下两端的通孔进入螺杆腔内;两股油气在两组相啮合的第一螺杆轴和第二螺杆轴的输送下,从壳体33中部的油气出口排出。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进油立管2设置有直通油液输送通道的油气入口;第一支路41和第二支路4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进油立管2的两个输入口,其中,第一支路41的输出端连接于壳体33的油气入口,第二支路42连接于进油立管上直通油液通道的油气入口,第二支路4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四门阀84。
在油液通过进油立管2进入储油库1的过程中,当检测装置5检测到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可以单独开启增压机构6,也可以单独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还可以同时开启增压机构6和辅助回收机构9。具体地,在单独开启增压机构6的工作模式下,第一门阀81、第二门阀82以及第四门阀84关闭,增压机构6和第三门阀83开启。在单独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的工作模式下,第二门阀82和第三门阀83关闭,第一门阀81、第四门阀84以及辅助回收机构9开启。同时开启增压机构6和辅助回收机构9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1)增压机构6只作用于进油立管2的模式,此时,第一门阀81、第三门阀83、第四门阀84、增压机构6以及辅助回收机构9开启,第二门阀82关闭;2)增压机构6只作用于辅助回收机构9的模式,此时,第二门阀82、第四门阀84、增压机构6以及辅助回收机构9开启,第一门阀81和第三门阀83关闭;3)增压机构6同时作用于进油立管2和辅助回收机构9的模式,此时,第二门阀82、第三门阀83、第四门阀84、增压机构6以及辅助回收机构9开启,第一门阀81关闭。
在进油工作结束后,当检测装置5检测到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可以单独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还可以开启增压机构6只作用于辅助回收机构9的模式。
可选地,壳体33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壳体主体和盖板,其中,连接管23和壳体主体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
参照图6,壳体33上的油气出口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壳体33上的油气出口的数量为三个。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方法,该油气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液通过进油立管2输送至储油库1内,油液在进油立管2内下落产生的动能使设置于进油立管2内的回收组件3将储油库1内产生的油气吸入进油立管2内,进油立管2内下落的油液将油气压缩吸收返回至储油库1;
S2:检测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当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开启增压机构6,通过增压机构6将储油库1内产生的油气输送至进油立管2内;
可选择性地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通过辅助回收机构9将储油库1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液态并输送回储油库1内;
S3:当进油工作结束后,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通过辅助回收机构9将储油库1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液态并输送回储油库1内。
可选地,在步骤2中,增压机构6可设置为单独向进油立管2或辅助回收机构9输送油气,也可设置为同时向进油立管2和辅助回收机构9输送油气。
可选地,在步骤3中,可通过增压机构6向辅助回收机构9输送油气。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施例一所述系统的油气回收方法,参照图1,该油气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第三阀门83,关闭第一阀门81和第二阀门82;将油液通过进油立管2输送至储油库1内,油液在进油立管2内下落并在通过限流孔311时,限流孔311的下方形成局部高流速和低压力,将储油库1内产生的油气吸入进油立管2内,进油立管2内下落的油液将油气压缩吸收返回至储油库1;
S2:检测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当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开启增压机构6,通过增压机构6将储油库1内产生的油气输送至进油立管2内;
可选择性地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和第一阀门81,通过辅助回收机构9将储油库1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液态并输送回储油库1内;
S3:当进油工作结束后,关闭增压机构6、辅助回收机构9以及各阀门;
S4:检测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若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和第一阀门81,通过辅助回收机构9将储油库1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液态并输送回储油库1内。
在步骤2和步骤4中,可关闭第一阀门81并开启第二阀门82,通过增压机构6将油气输送至辅助回收机构9。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施例二所述系统的油气回收方法,参照图4,该油气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第三阀门83,关闭第一阀门81、第二阀门82和第四阀门84;将油液通过进油立管2输送至储油库1内,油液下落的动能驱动叶轮37旋转,进而带动第一螺杆34以及与第一螺杆34相啮合的第二螺杆35旋转,从而将油气吸入进油立管2内,进油立管2内下落的油液将油气压缩吸收返回至储油库1;
S2:检测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当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开启增压机构6,通过增压机构6将储油库1内产生的油气输送至进油立管2内;
可选择性地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第一阀门81以及第四阀门84,通过辅助回收机构9将储油库1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液态并输送回储油库1内;
S3:当进油工作结束后,关闭增压机构6、辅助回收机构9以及各阀门;
S4:检测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若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超过设定值,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第一阀门81以及第四阀门84,通过辅助回收机构9将储油库1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液态并输送回储油库1内。
在步骤2和步骤4中,可关闭第一阀门81并开启第二阀门82,通过增压机构6将油气输送至辅助回收机构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储油库(1)和进油立管(2),所述进油立管(2)的下端与所述储油库(1)的油液入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与所述进油立管(2)的中部连通,所述进油立管(2)内设置有回收组件(3),油液从所述进油立管(2)的上端输入并在所述进油立管(2)内下落至所述储油库(1)内,所述油液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动能使所述回收组件(3)将所述储油库(1)内产生的油气吸入所述进油立管(2)内;
所述进油立管(2)包括上立管(21)、下立管(22)以及连接于上立管(21)和下立管(22)之间的连接管(23),所述回收组件(3)设置于所述连接管(23)内;
所述回收组件(3)包括固设于所述连接管(23)内的壳体(33),所述壳体(33)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杆(34)和第二螺杆(35);所述第一螺杆(34)的上端和/或下端连接有传动轴(36),所述传动轴从所述壳体(33)内伸出,且伸出端连接有叶轮(37);所述第一螺杆(34)、所述第二螺杆(35)以及所述传动轴(36)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进油立管(2)的轴线;所述壳体(33)上设置与所述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连通的油气入口,以及设置于所述进油立管(2)内的油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34)包括两个第一螺杆轴和连接于两个第一螺杆轴之间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螺杆(35)包括两个第二螺杆轴和连接于两个第二螺杆轴之间的第二连接轴,两个所述第一螺杆轴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螺杆轴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3)上的油气出口的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回收系统还包括油气管路(4),所述油气管路(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和所述进油立管(2)的中部连通;所述储油库(1)的油气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油气浓度的检测装置(5),所述油气管路(4)上沿着油气走向依次设置有增压机构(6)和第一止回阀(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管路(4)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41)和第二支路(42),所述第一支路(41)上设置有所述增压机构(6)和所述第一止回阀(71),所述第二支路(42)上沿着油气走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阀门(81)、辅助回收机构(9)以及第二止回阀(72)。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的油气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油液通过进油立管(2)输送至储油库(1)内,油液在进油立管(2)内下落产生的动能使设置于进油立管(2)内的回收组件(3)将储油库(1)内产生的油气吸入进油立管(2)内,进油立管(2)内下落的油液将油气压缩吸收返回至储油库(1);
S2:检测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和压力,当油气浓度和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开启增压机构(6),通过增压机构(6)将储油库(1)内产生的油气输送至进油立管(2)内;
可选择性地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通过辅助回收机构(9)将储油库(1)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临界液态并输送回储油库(1)内;
S3:当进油工作结束后,储油库(1)油气出口处的油气浓度和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开启辅助回收机构(9),通过辅助回收机构(9)将储油库(1)内排出的油气转换为临界液态并输送回储油库(1)内。
CN202210981497.4A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5303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1497.4A CN115303659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1497.4A CN115303659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3659A CN115303659A (zh) 2022-11-08
CN115303659B true CN115303659B (zh) 2024-01-09

Family

ID=8386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1497.4A Active CN115303659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036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67624B (zh) * 2023-11-21 2024-02-0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大落差进油管道的保护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04978A1 (en) * 1994-08-12 1996-02-22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recovery of organic vapors
WO2009013544A2 (en) * 2007-07-24 2009-01-29 Coolfuel Uk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petrol vapour recovery
CN102491019A (zh) * 2011-12-31 2012-06-13 李明波 喷射式油气回收系统和方法
CN202429998U (zh) * 2011-11-30 2012-09-12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油气回收器
CN207951165U (zh) * 2018-02-06 2018-10-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喉部含有多孔孔板的文丘里混合器
CN209530401U (zh) * 2018-12-26 2019-10-25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新型负压抽引装置
CN216808118U (zh) * 2021-11-23 2022-06-24 北京中科仪元科技有限公司 储油库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04978A1 (en) * 1994-08-12 1996-02-22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recovery of organic vapors
WO2009013544A2 (en) * 2007-07-24 2009-01-29 Coolfuel Uk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petrol vapour recovery
CN202429998U (zh) * 2011-11-30 2012-09-12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水封储油洞库的油气回收器
CN102491019A (zh) * 2011-12-31 2012-06-13 李明波 喷射式油气回收系统和方法
CN207951165U (zh) * 2018-02-06 2018-10-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喉部含有多孔孔板的文丘里混合器
CN209530401U (zh) * 2018-12-26 2019-10-25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新型负压抽引装置
CN216808118U (zh) * 2021-11-23 2022-06-24 北京中科仪元科技有限公司 储油库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进 ; .引射抽气技术在油气回收系统中的应用.油气田地面工程.2015,第34卷(第10期),第62-6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3659A (zh)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303659B (zh) 一种地下水封洞库的油气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16677918B (zh) 一种煤层气排采井井口气输送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5673506B (zh) 一种多功能水气两相压缩机及其应用
CN100425839C (zh) 单机双级螺杆制冷压缩机组及其应用方法
EP2971770B1 (en) Natural gas compression and refuel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23169551A1 (zh) 清洗装置
CN205298096U (zh) 天然气加气站的闭环液力压缩装置
CN110242258B (zh) 一种水下增压系统
CN201714356U (zh) 一种油田油井套管气回收装置
CN201837155U (zh) 一种冷媒回收加注机的改良结构
CN115450916A (zh) 一种储液器内置的微型压缩机
CN211314176U (zh) 一种水下增压系统
CN210178337U (zh) 油井套气回收降压装置
CN106499646A (zh) 新型真空压缩系统
CN2246172Y (zh) 全自动稳压供水器
CN206448983U (zh) 新型真空压缩系统
CN201170185Y (zh) 罗茨真空泵的冷却结构
CN220321064U (zh) 一种井口气液混输装置
CN117570018B (zh) 一种多功能高速燃油泵
CN117298799B (zh) 一种含水量较大的井口气一体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4330827U (zh) 一种采用二节增压的油气混输设备
CN213208723U (zh) 一种回收锅炉尾气装置
CN114876806B (zh) 节能型气体压缩机
CN210440011U (zh) 一种连续循环增压采气设备
CN219242154U (zh) 一种压缩机回流冷却器排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