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0799A - 电疗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疗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00799A
CN115300799A CN202210988663.3A CN202210988663A CN115300799A CN 115300799 A CN115300799 A CN 115300799A CN 202210988663 A CN202210988663 A CN 202210988663A CN 115300799 A CN115300799 A CN 115300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requency
generating
magnetic field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886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厉彦廷
徐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amagata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amagata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amagata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amagata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886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007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00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0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2/00Magnetotherapy
    • A61N2/02Magnetotherapy using magnetic fields produced by coils, including single turn loops or electromagn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疗装置及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电疗装置包括:振荡模块,与电源连接,用于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驱动模块,与振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共振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高频驱动信号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本发明通过生成高频振荡磁场,利用高频振荡磁场作用于生物体,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达到生物体康复理疗效应,不会产生生物热效应,解决了现有非接触式电疗设备利用微波热效应进行治疗,对人体造成意外损伤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疗装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疗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疗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疗装置是基于人们对于电这种物理现象的理解,从而开发出的应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相关技术中,常规电疗装置包括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现有非接触式电疗装置主要利用的是微波热效应进行治疗,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意外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疗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非接触式电疗装置利用微波热效应进行治疗,对人体造成意外损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疗装置,电疗装置包括:
振荡模块,与电源连接,用于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
驱动模块,与振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
共振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高频驱动信号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
可选地,共振模块包括:
发射天线,与驱动模块连接;
接收天线,接收天线接地;
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相对设置于同一轴线上,用于根据高频驱动信号产生共振,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
可选地,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采用相同的线圈结构,线圈结构包括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
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均设置有一开口,以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的圆心为中心,向外排列的奇数圈圆形线圈的开口均朝向第一方向,向外排列的偶数圈圆形线圈的开口均朝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
可选地,电疗装置还包括:
第一整流滤波模块,与电源连接,用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得到整流滤波后的输出电压;
振荡模块,与第一整流滤波模块连接,还用于在电源接入时,根据整流滤波后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
可选地,电疗装置还包括:
第二整流滤波模块,与振荡模块连接,用于对高频振荡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得到整流滤波后的高频振荡信号;
驱动模块,与第二整流滤波模块连接,还用于根据整流滤波后的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
可选地,振荡模块包括:
初级线圈L1,初级线圈L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均接地;
次级线圈L2,次级线圈L2的一端与驱动模块连接,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
可选地,振荡模块包括:
初级线圈L1,初级线圈L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火花间隙K1的一端连接,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与火花间隙K1的另一端均接地;
次级线圈L2,次级线圈L2的一端与驱动模块连接,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振荡模块包括:
初级线圈L1,初级线圈L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电容C3的一端和火花间隙K1的一端连接,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火花间隙K1的另一端均接地;
次级线圈L2,次级线圈L2的一端与驱动模块连接,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驱动模块包括:
火花间隙K2,火花间隙K2的一端与次级线圈L2的一端连接,火花间隙K2的另一端与发射天线连接。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疗方法,电疗方法包括:
通过振荡模块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
通过驱动模块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
通过共振模块根据高频振荡信号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疗装置及方法,通过振荡模块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通过驱动模块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共振模块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利用高频振荡磁场作用于生物体,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达到生物体康复理疗效应,不会产生生物热效应,解决了现有非接触式电疗设备利用微波热效应进行治疗,对人体造成意外损伤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疗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疗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疗装置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疗装置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电疗装置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电疗装置实施例三的电路原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装置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装置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装置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另外,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电疗在人类有史以来,已经具有很长的历史,这种疗法基于人们对于电这种物理现象的理解程度,由于不同时期,技术开发人员基于对电的不同理解,从而开发出不用的应用于人体的电疗设备,现代医学中通常在物理康复领域中使用的大多数常规电疗设备都是电流治疗,基本属于低强度振荡磁场的衍生产品。电流治疗装置几乎专门用于治疗疼痛、肌肉刺激和促进骨愈合的过程。电流治疗的电疗设备的总体有效性受到限制,因为其主要用于治疗症状,无法解决最初导致症状发展的潜在生物体深层状况。
此外,电流治疗的电疗设备不能直接诱导显著的生物活性作用,例如改变细胞的跨膜电位为标志的细胞代谢修饰和恢复活力,根除病原体,诱导肿瘤细胞程序性凋亡或直接改变人体细胞内外体液的pH值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病变细胞的存在环境,促使身体从根本上恢复健康。
目前市面上的电疗设备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接触式电疗设备,治疗设备需要电极和生物体进行物理接触,一种是非接触式电疗设备,治疗设备不用和人体进行物理接触;接触式电疗设备,主要采取频率脉冲加电流刺激的物理治疗为主,充分利用了脉冲电的肌电刺激效应,达到一定的缓解痛疼、消除炎症的康复效果,其主要特征是:使用低压低频或者高频振荡电磁场进行直接物理刺激,直接利用生物体的肌电刺激效应产生康复效果,在治疗生物体痛疼,消除局部的生物体炎症方面具有一定效果。比如专利号为的专利cn2520883y就是属于接触式电疗设备,接触式电疗设备的缺点为:
1、必须要于被理疗机体进行物理接触,因为电刺激,常常导致病人的心理抵触;
2、电刺激产生的直接刺痛效应和收缩痉挛,常常导致病人不愿意坚持治疗;
3、仅仅利用了直接电刺激的生物肌电效应,没有利用更深层的生物能量,导致直接电刺激的效果和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目前,另一类电疗设备是非接触式电疗设备,比如各种微波治疗仪,主要利用的是微波的热效应,进行治疗,比如专利号为:cn213554924u的专利,微波治疗属于非接触治疗,目前经过临床实践验证的微波效应有:有镇痛、解痉和消炎作用,对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等组织及周围神经和某些内脏器官炎症损伤和非化脓性炎症效果显著,并主治亚急性炎症,比如对骨关节炎、前列腺炎和妇科炎症等病灶位置较深的疾病,使用微波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目前的电疗技术,是基于已经发现的直接或者间接电磁场刺激的基本生物效应达到镇痛、解痉、消炎的作用,没有把电磁和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有一定突破性的理念来指导产品设计,局限于传统电磁教育的高度精细化的分科,缺乏跨学科的设计理念和认知理念,造成所有的电磁电疗仪器,都局限于镇痛、解痉、消炎这些基本的生物效应上做文章,缺少产品设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际效果的重大突破。
鉴于现有技术中非接触式电疗设备利用微波的生物热效应进行治疗,对人体造成意外损伤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疗装置及方法,总体思路如下:
电疗装置包括:振荡模块,与电源连接,用于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驱动模块,与振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共振模块,与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高频驱动信号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疗装置及方法,通过振荡模块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通过驱动模块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共振模块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利用高频振荡磁场作用于生物体,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达到生物体康复理疗效应,不会产生生物热效应,解决了现有非接触式电疗设备利用微波热效应进行治疗,对人体造成意外损伤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疗装置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实现中应用到的电疗装置及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电疗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电疗装置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线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电疗装置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疗装置20,电疗装置20包括:
振荡模块21,与电源10连接,用于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
驱动模块22,与振荡模块21连接,用于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
共振模块23,与驱动模块21连接,用于根据高频驱动信号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
具体的,如图2所示,共振模块23包括:
发射天线,与驱动模块22连接;
接收天线,接收天线接地;
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相对设置于同一轴线上,用于根据高频驱动信号产生共振,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
具体的,如图2所示,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采用相同的线圈结构,线圈结构包括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
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均设置有一开口,以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的圆心为中心,向外排列的奇数圈圆形线圈的开口均朝向第一方向,向外排列的偶数圈圆形线圈的开口均朝向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电源可以是直流电源,也可以是交流电源;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根据预设距离相对设置于同一轴线上,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图2所示,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采用相同的线圈结构,线圈结构中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可以通过固定直径的金属线绕制而成,金属线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例如,铜线、铝线或铁线等;具体的,线圈结构包括12个同心的圆形线圈,该12个同心的圆形线圈采用相同类型的金属线绕制而成,并通过相同类型的金属线连接,以圆形线圈的圆心为中心,向外的第一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14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3mm,第二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30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3mm,第三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51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3mm,第四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81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6mm,第五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112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6mm,第六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143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6mm,第七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184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6mm,第八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225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6mm,第九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275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8mm,第十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320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10mm,第十一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400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12mm,第十二个圆形线圈的直径为500mm,所采用的金属线的直径为14mm;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上均设有一开口,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的开口大小不同,以圆形线圈的圆心为中心,向外排列的奇数圈圆形线圈的开口朝一水平线的第一方向,以圆形线圈的圆心为中心,向外排列的偶数圈圆形线圈的开口朝该水平线的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可以理解,以圆形线圈的圆心为中心,向外排列的奇数圈圆形线圈的开口与偶数圈圆形线圈的开口均在该水平线上,并且朝向相反;相邻的任意两个圆形线圈的间隙大小固定,并且与其他任意两个圆形线圈的间隙大小不同;该线圈结构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在接收到驱动模块输出的高频驱动信号后,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产生一个频谱范围较宽的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时,可以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细胞内的线粒体,改变线粒体的跨膜电位,在生物体细胞还没有发生物理损坏以前,就阻止生物体组织的前兆性变坏;需要说明的是,线粒体的膜电位改变,是生物体细胞或器官发生物理损坏的前兆,通过磁共振对线粒体进行充电,从而纠正线粒体不正确的电位改变,提前在细胞没有发生物理损坏以前就进行阻止和康复,可以防止生物体细胞或器官持续变坏,发生病变。另外,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上还可以叠加各种复合材料、单原子材料或者中药等材料,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高频振荡磁场叠加,可以产出叠加能量的高频振荡磁场,可以放大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高频振荡磁场的能量,提高电疗装置的理疗效果。
具体实现中,通过振荡模块与电源连接,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通过驱动模块与振荡模块连接,根据振荡模块输出的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通过根据预设距离设置于同一轴线上的特殊线圈结构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根据驱动模块输出的高频驱动信号共振,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产生一个频谱范围较宽的高频振荡磁场,作用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生物体,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对生物体细胞内线粒体进行充电,纠正生物体细胞内线粒体的跨膜电位,达到理疗和康复效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装置,一方面,通过振荡模块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通过驱动模块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共振模块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利用高频振荡磁场作用于生物体,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达到生物体康复理疗效应,不会产生生物热效应,解决了现有非接触式电疗设备利用微波热效应进行治疗,对人体造成意外损伤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疗装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通过特殊线圈结构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得高频振荡磁场的频谱范围较宽,提高了高频振荡磁场的穿透能量,可以直接作用于生物体细胞内线粒体,利用共振效应,产生一种特殊的高频振荡磁场,从而与生物体产生多种非热物理效应,可以实现部分传统电疗装置达不到的物理效果,提高了电疗装置的理疗效果;并且,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上叠加不同材料的能量场,放大高频振荡磁场的能量,提高了高频振荡磁场的穿透能量,也达到了提高理疗效果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3所示,振荡模块21包括:
初级线圈L1,初级线圈L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均接地;
次级线圈L2,次级线圈L2的一端与驱动模块连接,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驱动模块22包括:
火花间隙K2,火花间隙K2的一端与次级线圈L2的一端连接,火花间隙K2的另一端与发射天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可以分别为变压器的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变压器、场效应管Q1、电阻R1、电阻R2和稳压二极管D2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火花间隙K2的一个极与次级线圈L2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极与发射天线连接,当次级线圈L2的电流足够大时,火花间隙K2被击穿,使得发射天线接入开始振动,当过次级线圈L2的电流减小后,火花间隙K2断开,发射天线停止振动,火花间隙K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具体实现中,场效应管Q1、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构成自激振荡电路,当电源接入时,场效应管Q1的栅极接入电源,场效应管Q1逐渐导通,初级线圈L1的电流逐渐增大,产生感应电动势,次级线圈L2产生电流,使得火花间隙K2逐渐导通,驱动发射天线振动;然后,次级线圈L2的电流逐渐减小,为了持续导通火花间隙K2,次级线圈L2分流,使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压减小,场效应管Q1逐渐截止,初级线圈L1的电流逐渐减小为零,无感应电动势产生,次级线圈L2的电流减小,无法使火花间隙K2继续导通,火花间隙K2断开,发射天线停止振动,次级线圈L2的电流减小为零;此时,场效应管Q1的栅极接入电源,场效应管Q2重新逐渐导通,初级线圈L1重新产生感应电动势,使次级线圈L2产生电流,使火花间隙K2重新导通,驱动发射天线振动;通过三极管Q1循环导通或截止产生高频振荡信号,通过火花间隙K2根据高频振荡信号循环导通或断开,产生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发射天线振动,使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装置,通过场效应管Q1、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构成的自激振荡电路,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通过火花间隙K2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利用高频振荡磁场作用于生物体,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达到生物体康复理疗效应,不会产生生物热效应,解决了现有非接触式电疗设备利用微波热效应进行治疗,对人体造成意外损伤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疗装置的安全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电疗装置20还包括:
第一整流滤波模块24,与电源10连接,用于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得到整流滤波后的输出电压;
振荡模块21,与第一整流滤波模块24连接,还用于根据整流滤波后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整流滤波模块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和滤波,可以去除电源的输出电压中的交流电压干扰。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整流滤波模块24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振荡模块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C1的另一端接地。其中,二极管D1和电容C1根据实际需要选型。
具体实现中,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连接,将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振荡模块和电容C1的一端连接,C1的另一端接地,对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和滤波,去除电源的输出电源中的交流电压干扰,得到整流滤波后的输出电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装置,通过二极管D1和电容C1去除电源的输出电源中的交流电压干扰,使电疗装置根据去除干扰后的输出电压工作,提高了电疗装置的可靠性。
具体的,如图2所示,电疗装置20还包括:
第二整流滤波模块25,与振荡模块连接,用于对高频振荡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得到整流滤波后的高频振荡信号;
驱动模块22,与第二整流滤波模块25连接,还用于根据整流滤波后的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二整流滤波模块对振荡模块输出的高频振荡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可以去除高频振荡信号中的信号干扰。
具体的,第二整流滤波模块25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3的正极与振荡模块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驱动模块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C2的另一端接地。其中,二极管D3和电容C2根据实际需要选型。
具体实现中,二极管D3的正极与振荡模块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与驱动模块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C2的另一端接地,对振荡模块输出的高频振荡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去除高频振荡信号中的信号干扰,得到整流滤波后的高频振荡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装置,通过二极管D3和电容C2去除高频振荡信号中的信号干扰,使驱动模块根据去除干扰后的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共振模块共振,提高了电疗装置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进一步的,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电疗装置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装置第二实施例,区别于上述实施例一,振荡模块21包括:
初级线圈L1,初级线圈L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火花间隙K1的一端连接,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与火花间隙K1的另一端均接地;
次级线圈L2,次级线圈L2的一端与驱动模块连接,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可以分别为变压器的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变压器、电容C3和火花间隙K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具体实现中,电源接入时,电容C3开始充电,火花间隙K1断开,初级线圈L1无电流通过,随着电容C3充电完成后,电源的输出电压通过初级线圈L1使火花间隙K1导通,电容C3开始放电,初级线圈L1的电流逐渐增大,产生感应电动势,次级线圈L2产生电流,使火花间隙K2导通,驱动发射天线振动;电容C3完成放电后,初级线圈L1的电流逐渐减小为零,次级线圈L2电流逐渐减小为零,火花间隙K2断开,发射天线停止振动,火花间隙K1断开,电容C3重新开始充电;通过电容C3充放电控制火花间隙K1通断,通过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输出高频振荡信号,通过火花间隙K2根据高频振荡信号导通或断开,产生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发射天线振动,使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装置,通过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电容C3和火花间隙K1,通过电容C3的充放电,输出高频振荡信号,通过火花间隙K2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利用高频振荡磁场作用于生物体,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达到生物体康复理疗效应,不会产生生物热效应,解决了现有非接触式电疗设备利用微波热效应进行治疗,对人体造成意外损伤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疗装置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进一步的,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电疗装置实施例三的电路原理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装置第三实施例,区别于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振荡模块21包括:
初级线圈L1,初级线圈L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电容C3的一端和火花间隙K1的一端连接,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火花间隙K1的另一端均接地;
次级线圈L2,次级线圈L2的一端与驱动模块连接,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实现中,电源接入时,电容C3开始充电,火花间隙K1断开,初级线圈L1无电流通过,随着电容C3充电完成后,电源的输出电压使火花间隙K1导通,电容C3开始放电,初级线圈L1的电流逐渐增大,产生感应电动势,次级线圈L2产生电流,使火花间隙K2导通,驱动发射天线振动;电容C3完成放电后,火花间隙K1断开,电容C3重新开始充电,初级线圈L1的电流逐渐减小为零,次级线圈L2电流逐渐减小为零,火花间隙K2断开,发射天线停止振动,火花间隙K1断开,电容C3重新开始充电;通过电容C3充放电控制火花间隙K1通断,通过初级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输出高频振荡信号,通过火花间隙K2根据高频振荡信号导通或断开,产生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发射天线振动,使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装置,通过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电容C3和火花间隙K1,通过电容C3的充放电,输出高频振荡信号,通过火花间隙K2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利用高频振荡磁场作用于生物体,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达到生物体康复理疗效应,不会产生生物热效应,解决了现有非接触式电疗设备利用微波热效应进行治疗,对人体造成意外损伤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疗装置的安全性。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任一项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疗方法,电疗方法包括:
通过振荡模块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
通过驱动模块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
通过共振模块根据高频振荡信号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
具体实现中,通过振荡模块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通过驱动模块根据振荡模块输出的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通过共振模块根据驱动模块输出的高频驱动信号共振,产生一个高频振荡磁场,作用于生物体,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达到理疗和康复效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疗方法,通过振荡模块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通过驱动模块根据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驱动共振模块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利用高频振荡磁场作用于生物体,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达到生物体康复理疗效应,不会产生生物热效应,解决了现有非接触式电疗设备利用微波热效应进行治疗,对人体造成意外损伤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疗装置的安全性。
上述方法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更多实施细节可参见实施例一中显示面板驱动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疗装置包括:
振荡模块,与电源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
驱动模块,与所述振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
共振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高频驱动信号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模块包括:
发射天线,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接收天线,所述接收天线接地;
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相对设置于同一轴线上,用于根据所述高频驱动信号产生共振,在所述发射天线和所述接收天线之间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与所述接收天线采用相同的线圈结构,所述线圈结构包括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
所述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均设置有一开口,以所述多个同心的圆形线圈的圆心为中心,向外排列的奇数圈圆形线圈的开口均朝向第一方向,向外排列的偶数圈圆形线圈的开口均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疗装置还包括:
第一整流滤波模块,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得到整流滤波后的输出电压;
所述振荡模块,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模块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整流滤波后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疗装置还包括:
第二整流滤波模块,与所述振荡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高频振荡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得到整流滤波后的高频振荡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模块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整流滤波后的高频振荡信号,生成所述高频驱动信号。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模块包括:
初级线圈L1,所述初级线圈L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均接地;
次级线圈L2,所述次级线圈L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模块包括:
初级线圈L1,所述初级线圈L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火花间隙K1的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与所述火花间隙K1的另一端均接地;
次级线圈L2,所述次级线圈L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接地。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模块包括:
初级线圈L1,所述初级线圈L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容C3的一端和火花间隙K1的一端连接,所述初级线圈L1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火花间隙K1的另一端均接地;
次级线圈L2,所述次级线圈L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火花间隙K2,所述火花间隙K2的一端与所述次级线圈L2的一端连接,所述火花间隙K2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天线连接。
10.一种电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疗方法包括:
通过振荡模块根据电源的输出电压,生成高频振荡信号;
通过驱动模块根据所述高频振荡信号,生成高频驱动信号;
通过共振模块根据所述高频振荡信号产生共振,生成高频振荡磁场,与生物体磁场产生磁共振。
CN202210988663.3A 2022-08-17 2022-08-17 电疗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53007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8663.3A CN115300799A (zh) 2022-08-17 2022-08-17 电疗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88663.3A CN115300799A (zh) 2022-08-17 2022-08-17 电疗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0799A true CN115300799A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62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88663.3A Pending CN115300799A (zh) 2022-08-17 2022-08-17 电疗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00799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4535A (en) * 1919-07-12 1922-02-23 Earl Charles Hanso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electro-therapeutic apparatus
CN86210208U (zh) * 1986-12-20 1987-12-12 航天部七○一所 Rdc热电磁治疗仪
CN2046020U (zh) * 1988-05-27 1989-10-18 拉尔夫·E·伯格斯特烈沙 电磁波治疗机
CN1077655A (zh) * 1992-11-21 1993-10-27 邹剑钢 生物核磁共振医疗技术
CN1121434A (zh) * 1995-06-30 1996-05-01 张永福 磁场电热药物多效应治疗仪
US6497648B1 (en) * 2000-07-18 2002-12-24 Omar Vicente Rey Device for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KR200355189Y1 (ko) * 2004-03-23 2004-07-03 김형수 고주파 전기치료기
CN1861213A (zh) * 2006-06-09 2006-11-15 王贵生 白血病细胞激励波峰融合理疗康复仪
KR20110007358U (ko) * 2010-01-18 2011-07-26 한국산업기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자기 공명을 이용하는 인체 착용식 골절 치료기
CN104958836A (zh) * 2015-07-24 2015-10-07 深圳市尤搏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理疗方法及装置
CN106540375A (zh) * 2015-09-18 2017-03-29 乐慈元(武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对人体美容、除皱的磁力装置及其美容方法
CN206103126U (zh) * 2016-07-12 2017-04-19 北京微朗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共振设备
CN107241092A (zh) * 2017-06-22 2017-10-10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电磁波理疗仪
CN206641852U (zh) * 2016-07-22 2017-11-17 李萌 阵列谐频磁共振集成模块
CN113730804A (zh) * 2021-09-09 2021-12-03 重庆极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电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4535A (en) * 1919-07-12 1922-02-23 Earl Charles Hanso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electro-therapeutic apparatus
CN86210208U (zh) * 1986-12-20 1987-12-12 航天部七○一所 Rdc热电磁治疗仪
CN2046020U (zh) * 1988-05-27 1989-10-18 拉尔夫·E·伯格斯特烈沙 电磁波治疗机
CN1077655A (zh) * 1992-11-21 1993-10-27 邹剑钢 生物核磁共振医疗技术
CN1121434A (zh) * 1995-06-30 1996-05-01 张永福 磁场电热药物多效应治疗仪
US6497648B1 (en) * 2000-07-18 2002-12-24 Omar Vicente Rey Device for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therapy
KR200355189Y1 (ko) * 2004-03-23 2004-07-03 김형수 고주파 전기치료기
CN1861213A (zh) * 2006-06-09 2006-11-15 王贵生 白血病细胞激励波峰融合理疗康复仪
KR20110007358U (ko) * 2010-01-18 2011-07-26 한국산업기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자기 공명을 이용하는 인체 착용식 골절 치료기
CN104958836A (zh) * 2015-07-24 2015-10-07 深圳市尤搏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理疗方法及装置
CN106540375A (zh) * 2015-09-18 2017-03-29 乐慈元(武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对人体美容、除皱的磁力装置及其美容方法
CN206103126U (zh) * 2016-07-12 2017-04-19 北京微朗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共振设备
CN206641852U (zh) * 2016-07-22 2017-11-17 李萌 阵列谐频磁共振集成模块
CN107241092A (zh) * 2017-06-22 2017-10-10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电磁波理疗仪
CN113730804A (zh) * 2021-09-09 2021-12-03 重庆极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电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29625B1 (ko) 전자기 치료 장치 및 방법
US79791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ysiological treatment with electromagnetic energy
US11413471B2 (en) Central nerve magnetic stimulation device and healthcare or medical instrument having same
CN106264723A (zh) 一种级联式方波不可逆性电穿孔仪
EP4144410A1 (e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vice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
KR20080061463A (ko) 밴드형 자기치료기
CN115300799A (zh) 电疗装置及方法
US20240180606A1 (en) Power unit for delivering coherent sine burst 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energy to a biological tissue
CN104039390A (zh) 具有粘性敷贴器的脉冲电磁场装置
EP0547023B1 (en) Portable electro-therapy system
CN114377296A (zh) 无创脑深部电磁耦合神经调控装置
CN202478410U (zh) 一种反激式充电的便携式磁场刺激器
RU271443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агнитн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живые организмы
RU18478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ерапи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 полем
CN107261328B (zh) 脊髓电刺激专用体外充电耦合装置
CN113332605A (zh) 一种低频梯形波调制的中频脉冲磁场骨折治疗装置
US2003023312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hysiological treatment with electromagnetic energy
CN102179004A (zh) 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
KR100846093B1 (ko) 출력조절이 가능한 자기치료기용 코일 프로브
US6332097B1 (en) Hair regrowth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21105533A4 (en) A biologically enhanced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
CN212730731U (zh) 一种便携式脉冲电磁场理疗仪
KR102575903B1 (ko) 전립선 자극 장치
TWI824667B (zh) 電刺激裝置與電刺激系統
CN117582605B (zh) 一种电场耦合式神经刺激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