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8967A - Pim下行链路子空间获取方法 - Google Patents

Pim下行链路子空间获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8967A
CN115298967A CN202080099366.2A CN202080099366A CN115298967A CN 115298967 A CN115298967 A CN 115298967A CN 202080099366 A CN202080099366 A CN 202080099366A CN 115298967 A CN115298967 A CN 115298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averaging
pim
covariance matrix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993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A·拉波特
M·威维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5298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89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网络节点中用于无源互调(PIM)下行链路子空间获取的方法和无线电设备。根据一个方面,方法包括确定使用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权重形成的下行链路投影矩阵并且至少部分基于将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乘以取决于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中生成的无源互调PIM功率的比例因子来确定当前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Description

PIM下行链路子空间获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并且特别地,涉及无源互调(PIM)下行链路子空间获取。
背景技术
当至少一个损坏了的信号被某种非线性行为影响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收发器处生成非线性干扰。可在存在损坏了的信号的任何地方经历这种非线性行为。非线性行为可在无线电、信号传输线网络、天线系统中或者在其中传送损坏了的信号的RF环境中。损坏了的信号通常是由于非线性互调项的创建造成干扰期望的上行链路信号的下行链路信号。
与非线性干扰相关联的问题之一是何时干扰耦合进接收器中,并且干扰与用于接收器的指派的频率信道重叠。干扰将会降低接收器中的接收信号的质量,从而降低性能。
在例如蜂窝基站的网络节点中,这种非线性行为可以被认为是表现出无源互调(PIM)的无源装置所造成的。PIM源可以在许多地方出现。一些示例在无线电设备的滤波器、连接器、从无线电设备到天线的电缆组件中;如果多个无线电设备被复用到相同电缆或天线上则在复用器中;在天线中;或者在天线外部的环境中。
非线性干扰在多个频率下生成干扰。当生成的频率中的一些落入基站的指派的接收信道时,这种干扰可能是有问题的。干扰可使接收器不敏感,从而降低接收器的性能。
图1中示出了具有PIM干扰的频分双工(FDD)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框图,其中引用了下列系统参数:
·M个下行链路MIMO层;
·K个上行链路MIMO层;
·N个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基站天线;
·ω_DL是下行链路信道频率;
·ω_UL是上行链路信道频率;
·I_s是被PIM影响的信道维度-它可以对应于诸如PIM源的干扰源的总数量;以及
·N_L是PIM源的非线性阶。
图1的系统的系统变量如下所述:
·b是层域中的DL控制和业务信令的Mx1向量;
·a是天线域中的预编码的DL控制和业务信令的Nx1向量;
·s是WD处的层域中的UL控制和业务信令的Kx1向量;
·r是基站处的天线域中的UL接收的控制和业务信令的Nx1向量;
·H DL_UE 12是下行链路子载波中的每个下行链路子载波的从基站到WD的信道响应的MxN矩阵;
·H UL_UE 14是上行链路子载波中的每个上行链路子载波的从WD到基站的信道响应的NxK矩阵;
·H DL_IF 16是下行链路子载波中的每个下行链路子载波的从基站到PIM源的信道响应的I s xN矩阵;
·H UL_IF 18是上行链路子载波中的每个上行链路子载波的从PIM源到基站的信道响应的NxI s 矩阵;
·h NL 20是PIM源的一些非线性时域模型;
·P DL 22是DL子载波中的每个DL子载波的波束成形权重的NxM矩阵(可以使用PRB粒度来降低实现成本);以及
·P UL 24是UL子载波中的每个UL子载波的波束成形权重的KxN矩阵(可以使用PRB粒度来降低实现成本)。
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的表达式如下所述:
Figure 641613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U是由N个特征向量
Figure 558754DEST_PATH_IMAGE002
形成的NxN矩阵:
°干扰源的信道协方差矩阵的信号子空间-干扰子空间-对应于I s 个主要特征向量
Figure 338491DEST_PATH_IMAGE003
;以及
°上行链路协方差矩阵的噪声子空间对应于剩余的特征向量
Figure 733700DEST_PATH_IMAGE004
·
Figure 548072DEST_PATH_IMAGE005
是具有设置为N个上行链路干扰信道协方差矩阵特征值
Figure 167272DEST_PATH_IMAGE006
的对角元素的NxN对角矩阵。第一元素
Figure 434306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633206DEST_PATH_IMAGE008
)是干扰特征值,而剩余项
Figure 302085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295448DEST_PATH_IMAGE010
)是噪声特征值;
·
Figure 876209DEST_PATH_IMAGE011
运算符表示Hermitian转置(即复共轭);
·非共轭转置运算符
Figure 613221DEST_PATH_IMAGE012
实现上行链路到下行链路信道转换;以及
·
Figure 136606DEST_PATH_IMAGE013
运算符表示没有转置情况下的矩阵共轭。
本领域技术人员意识到,如下列等式所示出的,
Figure 566450DEST_PATH_IMAGE014
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可能另外需要电变换以补偿上行链路频带和下行链路频带之间的不同元件间天线间距:
Figure 604814DEST_PATH_IMAGE015
其中
Figure 879937DEST_PATH_IMAGE016
是或者基于多维空间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或者基于其他方法的电变换。
然而,在具有宽双工间隙的频分双工(FDD)系统中,由相互耦合和其他天线缺陷产生的一些额外损伤可产生上行链路频带和下行链路频带之间显著的天线响应变化。如图2所示,一些模拟黑盒子25被引入天线模型以从子阵列中捕获频率相关的损伤。如图2所说明的,未知的响应从一个子阵列和/或天线变化到下一个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具有N个天线的系统,存在有N个不同的黑盒子。黑盒子响应是三个输入参数的函数:频率
Figure 523408DEST_PATH_IMAGE017
、仰角
Figure 858575DEST_PATH_IMAGE018
和方位角
Figure 649813DEST_PATH_IMAGE019
此外,由于零点比波束窄,因此与波束控制相比,零点控制对估计误差更加敏感。因此,必须捕获这些模拟损伤的影响以在具有宽双工间隙的FDD系统中执行PIM下行链路零点控制。
发明内容
一些实施例有利地提供了用于无源互调(PIM)下行链路子空间获取的方法和系统。
一些实施例利用自然的“PIM反馈回路”来产生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的估计
Figure 728627DEST_PATH_IMAGE020
。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些优势可以包括下列中的一项或多项:
·一些实施例独立于FDD上行链路到下行链路频率分离而工作;
·一些实施例甚至在其中显著的子阵列响应损伤确实存在的情况下工作;和/或
·在正常产品操作期间估计PIM子空间;不需要特殊模式。
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在网络节点的第一无线电设备中实现的方法。方法包括通过处理电路至少部分基于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权重来确定下行链路投影矩阵。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基于将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乘以取决于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中生成的无源互调PIM功率的比例因子来确定当前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根据这个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比例因子至少部分基于当前下行链路OFDM符号的功率、用来补偿上行链路功率和下行链路功率的差异的常数以及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PIM DL协方差矩阵确定器来确定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针对多个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有一个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以及对多个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协方差矩阵和附加下行链路协方差矩阵求平均以确定平均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被选择成以相等的发生概率捕获多个下行链路预编码权重的时间段期间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多个极化中的每个极化分别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网络节点的多个天线上联合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求平均是宽带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求平均排除了接收的上行链路无源互调功率低于阈值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进一步包括按顺序确定多个下行链路码本中的每个下行链路码本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至少部分基于PIM功率的测量,从网络节点的第二无线电设备接收所述测量。
根据另一方面,网络节点的第一无线电设备包括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权重来确定下行链路投影矩阵的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将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乘以取决于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中生成的无源互调PIM功率的比例因子来确定当前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根据这个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比例因子至少部分基于当前下行链路OFDM符号的功率、用来补偿上行链路功率和下行链路功率的差异的常数以及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成确定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针对多个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有一个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成对多个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和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求平均以确定平均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被选择成以相等的发生概率捕获多个下行链路预编码权重的时间段期间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多个极化中的每个极化分别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网络节点的多个天线上联合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求平均是宽带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求平均排除了接收的上行链路无源互调功率低于阈值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成按顺序确定多个下行链路码本中的每个下行链路码本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至少部分基于PIM功率的测量,从网络节点的第二无线电设备接收所述测量。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的描述,将会更容易地理解对本实施例及其伴随的优势和特征的更完整的理解,其中:
图1是具有PIM干扰的频分双工(FDD)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框图;
图2说明了与不同天线通信的独立信道函数,所述信道函数代表子阵列频率相关的损伤;
图3是具有宽双工间隙的FDD大规模MIMO系统的框图;
图4是具有至少两个无线电设备的网络节点的框图,所述至少两个无线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能够零点控制并且所述至少两个无线电设备中的另一个能够PIM测量,以及所述至少两个无线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基于PIM测量的PIM DL协方差矩阵确定;
图5是用于确定PIM DL协方差矩阵估计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用于确定PIM DL协方差矩阵估计的备选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示例实施例之前,注意到实施例主要存在于与无源互调(PIM)下行链路子空间获取有关的设备部件和处理步骤的组合之中。因此,已经在图中通过常规符号在适当之处表示了部件,所述图仅示出了与理解实施例有关的那些具体细节,以便不会用对于受益于本文中的描述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容易显而易见的细节来模糊公开。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等等的关系术语可以只被用来将一个实体或元件与另一个实体或元件区分开,而不必要求或者暗示这样的实体或元件之间的任何物理或逻辑关系或顺序。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网络节点”可以是包括在无线电网络中的任何种类的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可以进一步包括下列中的任何:基站(BS)、无线电基站、基站收发信台(BTS)、基站控制器(BSC)、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g Node B(gNB)、演进节点B(eNB或eNodeB)、节点B、诸如MSR BS的多标准无线电(MSR)无线电节点、多小区/多播协调实体(MCE)、集成接入和回程(IAB)节点、中继节点、控制中继的施主节点、无线电接入点(AP)、传输点、传输节点、远程无线电单元(RRU)远程无线电头端(RRH)、核心网络节点(例如移动管理实体(MME)、自组织网络(SON)节点、协调节点、定位节点、MDT节点等)、外部节点(例如第三方节点、当前网络外部的节点)、分布式天线系统(DAS)中的节点、频谱接入系统(SAS)节点、元件管理系统(EMS)等。网络节点还可以包括测试设备。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无线电节点”还可以被用来表示WD或无线电网络节点。
再次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3中示出了用于确定PIM DL协方差矩阵的示例实施例的框图。除了代替图1的标记为“HDL_IF”的框的图3中的标记为“黑盒子”的框之外,图3中的示例和元件与图1的示例相同。因此,DL PIM信道响应被黑盒子26代替,因为根据公开,无法将上行链路PIM协方差矩阵直接用于估计具有宽双工间隙的FDD系统中的DL PIM子空间。
在图4的示例中,PIM下行链路协方差矩阵确定器38可以如下所述地估计PIM 下行链路协方差矩阵
Figure 226605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998252DEST_PATH_IMAGE022
其中
·
Figure 948890DEST_PATH_IMAGE023
是期望运算符;
·
Figure 159292DEST_PATH_IMAGE024
对应于使用例如已知或变得已知的方法实时测量的接收的上行链路(UL)PIM功率;
·
Figure 511776DEST_PATH_IMAGE025
对应于当前下行链路(DL)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功率;以及
·
Figure 454324DEST_PATH_IMAGE026
是被用来补偿UL到DL功率差异的任意常数。
为每个OFDM符号定义比例因子。比例因子对应于在上行链路中生成的PIM功率
Figure 892258DEST_PATH_IMAGE027
加上DL OFDM符号功率的调整版本
Figure 312876DEST_PATH_IMAGE028
的总和。因子
Figure 83648DEST_PATH_IMAGE029
被用来补偿UL到DL功率差异。换言之,可以通过下式来给出比例因子:
Figure 197097DEST_PATH_IMAGE030
可以由PIM DL协方差矩阵确定器38来计算这个。然后,DL预编码权重
Figure 122328DEST_PATH_IMAGE031
被用来形成下行链路投影矩阵,将所述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乘以比例因子并且将所述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与来自其他OFDM符号的结果进行平均。可以由PIM DL协方差矩阵确定器38来执行乘法。求平均周期可以足够长以便以相等的发生概率来捕获所有可能的DL预编码权重。可以针对DL极化中的每个DL极化分别执行用于
Figure 346636DEST_PATH_IMAGE032
的等式的求平均过程或者可以将所有天线组合在一起来完成它。求平均过程可以是宽带的,或者可以使用更精细的频率粒度来完成它。
处理电路34可以包括用来帮助用于
Figure 736029DEST_PATH_IMAGE033
的等式的处理的控制逻辑。处理电路34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特别地,除了诸如中央处理单元的处理器和存储器之外或者代替诸如中央处理单元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电路34还可以包括例如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处理器内核和/或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的、用于处理和/或控制的集成电路。这样的处理器可以被配置成访问(例如写入和/或读取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例如高速缓冲存储器和/或缓冲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或ROM(只读存储器)和/或光存储器和/或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任何种类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
例如,取决于PIM上行链路(UL)功率
Figure 20380DEST_PATH_IMAGE034
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可以使用一些条件语句来丢弃或者保留每个OFDM符号的结果。例如,当PIM UL功率小于预定阈值时,可以丢弃OFDM符号的
Figure 432906DEST_PATH_IMAGE035
的计算的结果。
本文中公开的PIM子空间获取方法在正常产品操作期间起作用。在备选实施例中,可存在有PIM子空间获取模式,其中所有可能的DL码本被连续扫描。
可以在云中全部或部分地实现本文中描述的反馈辅助的PIM子空间获取方法(即在通过因特网连接到网络节点30的多个位置或某个中心位置处)。
本文中描述的反馈辅助的PIM子空间获取方法利用自然的PIM反馈回路来加权不同DL预编码权重的PIM贡献。在时间间隔期间对加权的贡献求平均以产生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
Figure 460905DEST_PATH_IMAGE036
的估计。
图4示出了相同网络节点30中被统称为无线电设备32的两个无线电设备A和B(32-A、32-B)的框图。在这个示例中,无线电设备32-A传送DL信号,所述DL信号照射环境中的PIM源,所述PIM源又干扰无线电设备32-B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无线电设备32-B由其测量PIM。这个测量的PIM可以被称为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根据所述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来确定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
Figure 642488DEST_PATH_IMAGE037
PIM测量单元36-B可以测量由无线电设备32-A传送的多个DL预编码权重中的每个DL预编码权重的PIM功率。根据上面阐述的以及在这里重复的等式,PIM DL协方差矩阵确定器38-A可以确定PIM DL协方差矩阵
Figure 628899DEST_PATH_IMAGE037
Figure 528721DEST_PATH_IMAGE038
因此,每个无线电设备32可以具有处理电路(34-A、34-B)、PIM测量单元(36-A、36-B)、PIM DL协方差矩阵确定器(38-A、38-B)和收发器(40-A、40-B)。无线电设备32-A中的每个单元类似于无线电设备32-B中的每个对应的类似编号的单元进行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PIM DL协方差矩阵确定器38实现为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由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指令。可以在存储器中存储这样的软件。如上所述,可以在处理电路34中包括存储器和微处理器。
图5是诸如网络节点30的无线电设备32的无线电设备中的用于确定PIM DL协方差矩阵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过程包括通过处理电路34至少部分基于当前下行链路OFDM符号的功率、用来补偿上行链路功率和下行链路功率的差异的常数以及接收的上行链路无源互调PIM功率来确定比例因子(框S10)。过程还包括至少部分基于当前PFDM符号的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权重来确定下行链路投影矩阵(框S12)。过程还包括将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乘以当前OFDM符号的比例因子(框S14)。过程进一步包括对多个OFDM符号上的乘法结果求平均以产生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的估计(框S16)。
图6是网络节点30的诸如无线电设备32的无线电设备中的用于确定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的备选过程的流程图。过程包括至少部分基于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权重来确定下行链路投影矩阵(框S18)。过程进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基于将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乘以取决于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中生成的无源互调PIM功率的比例因子来确定当前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框S20)。
因此,根据一个方面,提供了在网络节点30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中实现的方法。方法包括通过处理电路34至少部分基于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权重来确定下行链路投影矩阵。方法还包括至少部分基于将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乘以取决于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中生成的无源互调PIM功率的比例因子来确定当前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根据这个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比例因子至少部分基于当前下行链路OFDM符号的功率、用来补偿上行链路功率和下行链路功率的差异的常数以及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PIM DL协方差矩阵确定器38来确定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针对多个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有一个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并且对多个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协方差矩阵和附加下行链路协方差矩阵求平均以确定平均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被选择成以相等的发生概率捕获多个下行链路预编码权重的时间段期间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多个极化中的每个极化分别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多个天线极化上联合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求平均是宽带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求平均排除了接收的上行链路无源互调功率低于阈值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进一步包括按顺序确定多个下行链路码本中的每个下行链路码本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至少部分基于PIM功率的测量,从网络节点的第二无线电设备接收所述测量。
根据另一方面,网络节点30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包括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权重来确定下行链路投影矩阵的处理电路34。处理电路34被进一步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将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乘以取决于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中生成的无源互调PIM功率的比例因子来确定当前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根据这个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比例因子至少部分基于当前下行链路OFDM符号的功率、用来补偿上行链路功率和下行链路功率的差异的常数以及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34被进一步配置成确定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针对多个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有一个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干扰矩阵。处理电路34被进一步配置成对多个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和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求平均以确定平均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被选择成以相等的发生概率捕获多个下行链路预编码权重的时间段期间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多个极化中的每个极化分别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网络节点的多个天线上联合执行求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求平均是宽带平均。在一些实施例中,求平均排除了接收的上行链路无源互调功率低于阈值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34被进一步配置成按顺序确定多个下行链路码本中的每个下行链路码本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至少部分基于PIM功率的测量,从网络节点的第二无线电设备接收所述测量。
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的,本文中描述的概念可以体现为方法、数据处理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文中描述的概念可以采取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者组合所有在本文中通常被称为“电路”或“模块”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此外,公开可以采取有形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所述有形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具有包括在介质中的、可以被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利用包括硬盘、CD-ROM、电子存储装置、光存储装置或磁存储装置的任何合适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本文中参考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说明和/或框图来描述一些实施例。将会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流程图说明和/或框图的每个框以及流程图说明和/或框图中的框的组合。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框或者多个流程图和/或框图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部件。
还可以将可以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运行的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或存储介质中,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框或者多个流程图和/或框图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部件的制品。
还可以将计算机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以促使一系列操作步骤在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设备上被执行,从而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框或者多个流程图和/或框图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步骤。要理解,框中注释的功能/动作可以不按操作说明中注释的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涉及的功能性/动作,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框,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所述框。尽管图中的一些图包括通信路径上的箭头以示出通信的主要方向,但是要理解,通信可以在与描绘的箭头相反的方向上发生。
可以用诸如Java®或C++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编写用于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概念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然而,还可以用诸如“C”编程语言的常规过程编程语言来编写用于执行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在后一种场景中,可以通过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将远程计算机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者(例如使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通过因特网)可以做成到外部计算机的连接。
在本文中已经结合上面的描述和图公开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将会理解,字面上描述和说明这些实施例的每一种组合和子组合将会是过度重复和模糊的。因此,可以以任何方式和/或组合来组合所有的实施例,并且包括图的本说明书应当被解释成构成了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所有组合和子组合的以及制造和使用它们的方式和过程的完整的书面描述,并且包括图的本说明书应当支持对任何这样的组合或子组合的权利要求。
可以在本文中使用的一些缩写词如下所述:
缩写词 解释
DL 下行链路
FDD 频分双工
MIMO 多输入多输出
OFDM 正交频分双工
PIM 无源互调
UL 上行链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不限于已经在上文中特别示出和描述的内容。另外,除非上面做出过相反的提及,否则应当注意到附图中的所有附图都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在没有背离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根据上面的教导,各种各样的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

Claims (22)

1.一种在与无线装置WD通信的网络节点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至少部分基于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权重来确定(S18)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以及
至少部分基于将所述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乘以取决于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中生成的无源互调PIM功率的比例因子来确定(S20)当前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比例因子至少部分基于所述当前下行链路OFDM符号的功率、用来补偿上行链路功率和下行链路功率的差异的常数以及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针对多个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有一个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以及
对所述多个OFDM符号的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和所述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求平均以确定平均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被选择成以相等的发生概率捕获多个下行链路预编码权重的时间段期间执行所述求平均。
5.如权利要求3和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多个天线极化中的每个天线极化分别执行所述求平均。
6.如权利要求3和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多个天线极化上联合执行所述求平均。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求平均是宽带平均。
8.如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每个子载波或子载波组分别进行所述求平均。
9.如权利要求3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求平均排除了所述接收的上行链路无源互调功率低于阈值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按顺序确定多个下行链路码本中的每个下行链路码本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至少部分基于PIM功率的测量,从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无线电设备接收所述测量。
12.一种网络节点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
至少部分基于下行链路波束成形权重来确定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以及
至少部分基于将所述下行链路投影矩阵乘以取决于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中生成的无源互调PIM功率的比例因子来确定当前下行链路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其中,所述比例因子至少部分基于所述当前下行链路OFDM符号的功率、用来补偿上行链路功率和下行链路功率的差异的常数以及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其中,所述处理电路(34)被进一步配置成:
确定附加下行链路协方差干扰矩阵估计,针对多个OFDM符号中的每一个OFDM符号有一个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以及
对所述多个OFDM符号的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和所述附加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求平均以确定平均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其中,在被选择成以相等的发生概率捕获多个下行链路预编码权重的时间段期间执行所述求平均。
16.如权利要求14和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其中,针对多个极化中的每个极化分别执行所述求平均。
17.如权利要求14和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其中,在多个天线极化上联合执行所述求平均。
18.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其中,所述求平均是宽带平均。
19.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其中,针对每个子载波或子载波组分别进行所述求平均。
20.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其中,所述求平均排除了所述接收的上行链路无源互调功率低于阈值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21.如权利要求12至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其中,所述处理电路(34)被进一步配置成按顺序确定多个下行链路码本中的每个下行链路码本的下行链路干扰协方差矩阵估计。
22.如权利要求12至1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设备(32),其中,接收的上行链路PIM功率至少部分基于PIM功率的测量,从所述网络节点的第二无线电设备接收所述测量。
CN202080099366.2A 2020-04-03 2020-04-03 Pim下行链路子空间获取方法 Pending CN1152989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20/053226 WO2021198741A1 (en) 2020-04-03 2020-04-03 Pim downlink subspace acquisition meth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8967A true CN115298967A (zh) 2022-11-04

Family

ID=7028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99366.2A Pending CN115298967A (zh) 2020-04-03 2020-04-03 Pim下行链路子空间获取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7335A1 (zh)
EP (1) EP4128562A1 (zh)
CN (1) CN115298967A (zh)
WO (1) WO20211987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1378B (zh) * 2015-06-17 2021-01-26 Lg 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1937318B (zh) * 2018-05-16 2022-07-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频分双工(fdd)系统中存在干扰源时的辐射图修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87335A1 (en) 2023-03-23
WO2021198741A1 (en) 2021-10-07
EP4128562A1 (en) 2023-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8803B2 (en) MIMO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stimation with coupled iterative two-stage ranking
US10045352B2 (en) Channel estimation in large scale MIMO systems using iterative location based spatial filtering
US9667378B2 (en) Multi-granular feedback reporting and feedback processing for precoding in telecommunications
US10812159B2 (en) Antenna calib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901979B2 (en) Channel reciprocity-based precoding matrix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706054B2 (en) Methods,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system, remote radio unit and base band unit system for handling uplink signals
JP6342956B2 (ja) 通信デバイス、ベースバンドユニット、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1414665B1 (ko) 부분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이용한 다층 빔포밍
US88182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tenna calibration
US20200287608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units of a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system for handling of downlink communication
KR101546177B1 (ko) 잡음 평가 필터
CN110958097B (zh) Csi的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253603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reciprocity errors
US10454664B2 (en) Phase synchronization and channel reciprocity calibration of antennas via terminal feedback
WO2016183957A1 (zh) 一种天线通道的降阶方法及装置
CN109831823B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298967A (zh) Pim下行链路子空间获取方法
WO202303714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terative downlink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spatial avoidance
WO2022139639A1 (en) Calibration of transmit antenna chains and receive antenna chains of an antenna system
Xu et al. Distributed dynamic SINR pricing for multi-cell beamforming with limited backhaul signaling
US20230318717A1 (en) Ue aided antenna calibration
WO2024103248A1 (en) Channel reconstruction
CN114584430B (zh) 一种上行接收机降维优化的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US20240056137A1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precod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7692281A (zh) 使用有损压缩方法确定协方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