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7504A - 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97504A CN115297504A CN202210878721.7A CN202210878721A CN115297504A CN 115297504 A CN115297504 A CN 115297504A CN 202210878721 A CN202210878721 A CN 202210878721A CN 115297504 A CN115297504 A CN 1152975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du
- pdu
- status
- rlc entity
- sign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7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2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5593 POU domain, class 2, transcription facto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084414 POU domain, class 2, transcription factor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5591 POU domain, class 2, transcription factor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459 POU domain, class 3, transcription factor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33394 POU domain, class 3, transcription factor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456 POU domain, class 3, transcription factor 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33393 POU domain, class 3, transcription factor 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450 POU domain, class 3, transcription factor 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33389 POU domain, class 3, transcription factor 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22483 SLC22A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86694 SLC22A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通过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进而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SDU标识,以使得PDCP实体根据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 PDU。由此,当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负向反馈信息时,RLC实体仅向PDCP实体发送一条信令,以实现PDCP实体根据所述信令删除已正确接收的数据,提高状态报告处理效率,减少信令开销,优化层间交互流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NB-IoT(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通信技术中,针对物联网业务的需求特性在EPS(Evolved PacketSystem,演进的包系统)框架下为CIoT(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蜂窝物联网)定义了两种EPS优化模式:控制面CIoTEPS优化(简称CP-CIoT)和用户面CIoTEPS优化(简称UP-CIoT)。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CP-CIoT优化方案或UP-CIoT优化方案发送数据时,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反馈的状态报告来确定已发送数据的接收情况。具体地,发送端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后,需要根据状态报告中每个负向反馈信息对应的PDU序列号来确定接收端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对于任一负向反馈信息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的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RLC实体都需要向高层发送一条信令,且每条信令至少包括一个起始标识和一个结束标识,进而高层根据信令进行相应处理,所述高层可以为RLC层的更上层数据协议层,例如PDCP层、RRC层等。
但是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负向反馈信息时,就需要RLC实体根据多个负向反馈信息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多段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导致状态报告处理效率较低,时延较长,不利于RLC实体对RLC缓存维护更新,同时RLC实体需向高层发送多条信令,信令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以提高状态报告处理效率,减少信令开销,优化层间交互流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服务数据包SDU标识,所述负向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接收端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
所述RLC实体向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SDU标识;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和所述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服务数据包SDU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第一确认状态值;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SDU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RLC实体根据接收到所述状态报告时发送窗口的确认状态值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初始确认状态值;以及
根据所述初始确认状态值对应PDU包括的第一个SDU的标识确定初始SDU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完整的SDU,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信令;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且所述初始SDU标识与所述第一SDU标识不同,所述RLC实体更新所述第一SDU标识为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前一个SDU的标识,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信令;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且所述初始SDU标识与所述第一SDU标识相同,所述RLC实体等待接收后续状态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RLC实体接收到所述状态报告,在第一缓存中将第三状态PDU以外的PDU标记为第一状态PDU,所述第一缓存用于缓存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状态PDU表征所述RLC实体已确认正确接收的PDU,所述第三状态PDU表征所述RLC实体已确认正确接收且待确认处理的PDU;
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的负向反馈信息将所述第一状态PDU中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标记为第二状态PDU;以及
将序列号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且,不是第二状态PDU的PDU标记为所述第三状态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状态PDU的信息缓存至第二缓存,所述第二缓存用于缓存需要进行重传数据的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二缓存中删除所述第一状态PDU的信息和所述第三状态PDU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所述第一缓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状态PDU,所述RLC实体确定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状态PDU包括的SDU的标识;
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至少一条信令,所述信令包括所述SDU的标识;以及
根据所述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所述SDU的标识对应的PDCP 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内存状态表征内存不足或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所述RLC实体在所述发送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所述轮询比特用于向所述接收端请求回复状态报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进而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SDU标识,以使得PDCP实体根据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 PDU。由此,当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负向反馈信息时,RLC实体仅向PDCP实体发送一条信令,以实现PDCP实体根据所述信令删除已正确接收的数据,提高状态报告处理效率,减少信令开销,优化层间交互流程。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协议层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发送端请求和处理状态报告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RLC实体处理状态报告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RLC实体处理状态报告具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状态报告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请求接收端回复状态报告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故障重新连接过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与发送端的PDCP实体通信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含”、“包括”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括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配置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如下的描述中,以智能手机、智能自行车与基站进行通信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各种类型的可以基于NB-IoT进行通信的场景中,例如智能交通管控、智能消防管控、智能家电管控、共享单车管控、GPS定位、智能楼宇、智能停车场等场景。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包括基站2和多个终端,在图1中,终端为多个,分别为图中所示的1和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1和3通过基站2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收发。其中,终端1和3作为发送端可以向基站发送数据,也可以作为接收端从基站接收数据实现通信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1和3可以为具有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功能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自行车、智能路灯、智能电表、智能井盖、智能锁、智能消防栓等,所述无线通信可以通过NB-IoT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中多个终端和基站2具有基于NB-IoT(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的通信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以通信系统采用UP-CIoT优化方案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对通信系统采用的优化方案不做限制,所述优化方案例如CP-CIoT优化方案等。
在本实施例中,以多个终端与基站2进行通信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对进行通信的终端和基站的数量不做限制,其可以为一个基站和一个终端进行通信,也可以为多个基站和多个终端进行通信,还可以为多个基站与一个终端进行通信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进而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SDU标识,以使得PDCP实体根据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 PDU。由此,当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负向反馈信息时,RLC实体仅向PDCP实体发送一条信令,以实现PDCP实体根据所述信令删除已正确接收的数据,提高状态报告处理效率,减少信令开销,优化层间交互流程。
在协议层面,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发送端的RLC实体向接收端请求回复状态报告和处理状态报告。在如下的描述中,采用发送端和接收端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请求和处理状态报告的方法。
进一步地,发送端和接收端基于协议层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具体地,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协议层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协议层包括NAS层(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PDCP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RLC层(RadioLink 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MAC层(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和PHY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接收端的协议层包括NAS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数据时,数据经发送端NAS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发送至接收端。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数据时,数据经接收端PHY层、MAC层、RLC层、PDCP层和NAS层由接收端接收,由此,可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的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在发送数据过程中,发送端根据接收端反馈的状态报告来确定已发送数据的接收情况。图3是现有技术的发送端请求和处理状态报告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发送端请求和处理状态报告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响应于RLC缓存中没有新数据包和重传数据包需要发送或发送窗口达到最大无法发送数据包,在发送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为1。
在现有技术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过程中,发送端RLC实体响应于RLC缓存中待发送的RLC PDU之后没有新数据包和重传数据包需要发送或发送窗口达到最大无法发送数据包,在所述RLC PDU的RLC头中设置轮询比特为1,所述轮询比特用于向接收端请求回复状态报告。
步骤S110、发送数据。
在现有技术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设置有轮询比特为1的数据。
步骤S120、RLC实体解析数据包确定轮询比特为1。
在现有技术中,响应于接收到数据包,接收端RLC实体解析数据包确定轮询比特为1。
步骤S130、响应于确定轮询比特为1或未正确接收数据,反馈状态报告。
在现有技术中,接收端响应于确定轮询比特为1或未正确接收数据,反馈状态报告至发送端,接收端未正确接收数据的方式例如接收的数据包丢失、数据错误等。在NB-IoT通信技术中,发送端不具备LTE架构(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中发送预定字节或预定数据包后在后续发送的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为1,以使得接收端反馈状态报告的功能。由此,在连续发送数据时,现有技术中发送端无法及时请求接收端回复状态报告,导致大量数据在发送端RLC缓存堆积,发送端RLC层无法及时释放内存,进而导致发送端内存耗尽等问题。
步骤S140、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正向反馈信息和负向反馈信息的PDU序列号确定接收端已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和未正确接收数据。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状态报告中任一负向反馈信息,发送端RLC实体会根据该反馈信息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接收端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同时发送端RLC实体会根据状态报告中的正向反馈信息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接收端已正确接收到的数据,由此,状态报告中每存在一个负向反馈信息,需要发送端RLC实体确定2段PDU的接收情况。
进一步地,当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负向反馈信息时,发送端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多个负向反馈信息对应的多个PDU序列号确定多段接收端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导致状态报告处理效率较低,时延较长,不利于RLC实体对RLC缓存维护和更新。
步骤S150、RLC实体向高层发送多条信令,高层根据信令进行相应处理。
在现有技术中,发送端RLC实体向高层发送多条信令,信令开销较大,且每条信令至少包括一个起始SDU标识和一个结束SDU标识。所述高层可以为RLC层的更上层数据协议层,例如PDCP层、RRC层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RLC层的高层为PDCP层为例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RLC实体响应于内存状态表征内存不足或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或RLC缓存中没有新数据包和重传数据包需要发送又或发送窗口达到最大无法发送数据包,在发送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以使得接收端反馈状态报告。进而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进而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SDU标识,以使得PDCP实体根据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 PDU。由此,当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负向反馈信息时,RLC实体仅向PDCP实体发送一条信令,以实现PDCP实体根据所述信令删除已正确接收的数据,提高状态报告处理效率,减少信令开销,优化层间交互流程。
在如下的描述中,NAS实体即NAS层,PDCP实体即PDCP层,RLC实体即RLC层,PHY实体即PHY层,MAC实体即MAC层。其中,NAS实体、PDCP实体、RLC实体、PHY实体和MAC实体可以接收数据并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信令、发送信令并处理信令。
在如下描述中,通过图4-图10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请求和处理状态报告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RLC实体处理状态报告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RLC实体处理状态报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服务数据包SDU标识。
步骤S220、RLC实体向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SDU标识。
步骤S230、根据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服务数据包SDU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第一确认状态值;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SDU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RLC实体根据接收到所述状态报告时发送窗口的确认状态值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初始确认状态值;以及
根据所述初始确认状态值对应PDU包括的第一个SDU的标识确定初始SDU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完整的SDU,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信令;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且所述初始SDU标识与所述第一SDU标识不同,所述RLC实体更新所述第一SDU标识为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前一个SDU的标识,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信令;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且所述初始SDU标识与所述第一SDU标识相同,所述RLC实体等待接收后续状态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RLC实体接收到所述状态报告,在第一缓存中将第三状态PDU以外的PDU标记为第一状态PDU,所述第一缓存用于缓存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状态PDU表征所述RLC实体已确认正确接收的PDU,所述第三状态PDU表征所述RLC实体已确认正确接收且待确认处理的PDU;
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的负向反馈信息将所述第一状态PDU中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标记为第二状态PDU;以及
将序列号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且,不是第二状态PDU的PDU标记为所述第三状态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状态PDU的信息缓存至第二缓存,所述第二缓存用于缓存需要进行重传数据的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二缓存中删除所述第一状态PDU的信息和所述第三状态PDU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所述第一缓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状态PDU,所述RLC实体确定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状态PDU包括的SDU的标识;
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至少一条信令,所述信令包括所述SDU的标识;以及
根据所述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所述SDU的标识对应的PDCP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内存状态表征内存不足或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所述RLC实体在所述发送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所述轮询比特用于向所述接收端请求回复状态报告。
进一步地,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RLC实体处理状态报告具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RLC实体处理状态报告具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根据接收到状态报告时发送窗口的确认状态值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初始确认状态值。
在本实施例中,状态报告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图6中,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Oct(octet,字节),分别为图6中所示的Oct1-Oct9。
在本实施例中,以状态报告为AM报文(Acknowledged Mode,确认模式)中的控制报文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对状态报告的类别不做限制。
具体地,Oct1包括D/C指示位(Data/Control,数据/控制)、CPT指示位(ControlPDU Type,协议数据单元控制类型)和ACK_SN(Acknowledgement_Serial Number,确认序列号)。在本实施例中,D/C指示位用于指示报文类别为数据报文或控制报文,CPT指示位用于指示RLC实体控制PDU的类型,ACK_SN即正向反馈信息,表征ACK_SN对应PDU之前的,且,不是NACK_SN对应PDU的PDU接收端已正确接收。
Oct2包括ACK_SN和E1(Extension bit 1,扩展位1)。在本实施例中,E1=1表征后面的字节中有NACK_SN。
Oct3包括NACK_SN(Negative Acknowledgement_Serial Number,错误确认序列号),NACK_SN即负向反馈信息,表征接收端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
Oct4包括E1、E2(Extension bit 2,扩展位2)和NACK_SN。在本实施例中,E2=1表征NACK SN后有SO_START和SO_END。。
Oct5包括NACK_SN、E1和E2。
Oct6包括SOstart(Segment Offset start,分段偏移起始位),SOstart用于指示NACK_SN对应PDU中未正确接收的数据部分的第一个字节在原PDU的偏移位置。
Oct7包括SOstart和SOend(Segment Offset end,分段偏移结束位),SOend用于指示NACK_SN对应PDU中未正确接收的数据部分的最后一个字节在原PDU的偏移位置。
Oct8包括SOend。
Oct9包括NACK_SN。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状态报告包括4个负向反馈信息NACK_SN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对状态报告包括负向反馈信息NACK_SN数量不做限制,状态报告可以不包括负向反馈信息NACK_SN且只包括正向反馈信息ACK_SN,状态报告也可以包括一个NACK_SN,状态报告还可以包括多个NACK_SN。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对状态报告包括NACK_SN、SOstart和SOend的数量同样不做限制,所述NACK_SN、SOstart和SOend的数量可以由接收端根据数据接收的情况来确定。
由此,发送端可以根据接收端反馈的状态报告中的正向反馈信息ACK_SN确定已发送数据中接收端正确接收的数据,并根据状态报告中的负向反馈信息NACK_SN确定已发送数据中接收端未正确接收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通过确认状态值VT(A)和最大可发送状态值VT(MS)维护一个发送窗口。
具体地,确认状态值VT(A)表征顺序排列的第一个待确认接收的RLC PDU的序列号,所述第一个待确认接收的RLC PDU是期待下一次根据接收端回复的状态报告来确认接收的,且VT(A)对应的RLC PDU的序列号为发送窗口的下边缘。
最大可发送状态值VT(MS)表征顺序排列的最后一个待确认接收的RLC PDU的序列号,且VT(MS)对应的RLC PDU的序列号为发送窗口的上边缘。
进一步地,对于序列号落在发送窗口之内的RLC PDU,也即VT(A)<=SN<VT(MS),发送端RLC实体将该序列号对应的RLC PDU发送至接收端,对于序列号落在发送窗口之外的RLC PDU,发送端RLC实体暂不发送该序列号对应的RLC PDU。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响应于接收到状态报告,将接收到状态报告时发送窗口的确认状态值VT(A)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为初始确认状态值preVta,具体地,RLC实体记录接收到状态报告时发送窗口的VT(A)对应的第一个待确认接收的RLC PDU的序列号为初始确认状态值preVta。
步骤S302、RLC实体根据初始确认状态值对应PDU包括的第一个SDU的标识确定初始SDU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初始确认状态值preVta对应PDU包括的第一个SDU的标识确定初始SDU标识First SDU Id。
步骤S303、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服务数据包SDU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3还包括步骤S3031和步骤S3032,具体地,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的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S3031、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第一确认状态值。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NACK_SN,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第一个NACK_SN确定第一确认状态值为第一个NACK_SN对应的RLCPDU的序列号,同时RLC实体更新确认状态值VT(A)为第一确认状态值。
步骤S3032、根据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标识确定第一SDU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第一确认状态值VT(A)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的序列号记录为VT(A)-1。
进一步地,RLC实体根据VT(A)-1对应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标识确定第一SDU标识Last SDU ID。
在本实施例中,以RLC PDU包括多个不完整的SDU与多个完整SDU的组合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对RLC PDU包括的RLC SDU数量和RLC PDU包括的RLC SDU完整情况不做限制,例如RLC PDU包括1个或多个完整的RLC SDU,又例如RLC PDU包括1个不完整的RLCSDU,再例如RLC PDU包括一个不完整的SDU与多个完整SDU的组合等。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3和步骤S301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303和步骤S301也可以按当前步骤顺序执行,步骤S303还可以在步骤S301前执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正向反馈信息ACK_SN且不包括负向反馈信息NACK_SN,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正向反馈信息ACK_SN确定第一确认状态值为ACK_SN对应的RLC PDU的序列号,同时RLC实体更新确认状态值VT(A)为第一确认状态值。进一步地,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第一确认状态值VT(A)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的序列号记录为VT(A)-1,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VT(A)-1对应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标识确定第一SDU标识Last SDU ID。
步骤S304、RLC实体在第一缓存中将第三状态PDU以外的PDU标记为第一状态PDU。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发送端的RLC实体提高状态报告处理效率,本发明实施将RLC PDU划分为第一状态PDU、第二状态PDU、第三状态PDU和第四状态PDU。
具体地,第一状态为ACK,表征接收端已正确接收到的数据。
第二状态为NACK,表征接收端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
第三状态为ACKED,表征RLC实体已确认接收端正确接收且待确认处理的数据。
第四状态为NULL,表征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新数据时的新传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于发送端的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发送端的RLC实体在第一缓存中将ACKED状态PDU以外的PDU标记为ACK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缓存用于缓存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的数据,所述ACKED状态PDU为所述RLC实体之前接收到状态报告的已确认接收端正确接收且待确认处理的数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响应于接收到状态报告且第一缓存中ACKED状态PDU以外的PDU包括NULL状态PDU,在第一缓存中将ACKED状态PDU以外的PDU标记为ACK状态,进一步地,若第一缓存包括ACKED状态PDU以外的其他状态PDU,在第一缓存中将ACKED状态PDU以外的PDU标记为ACK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4和步骤S301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304和步骤S301也可以按当前步骤顺序执行,步骤S304还可以在步骤S301前执行。
步骤S305、根据状态报告中的负向反馈信息将第一状态PDU中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标记为第二状态PDU。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状态报告中的全部NACK_SN将第一缓存中ACK状态PDU中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标记为NACK状态。具体地,发送端的RLC实体获取状态报告中全部NACK_SN,根据所述全部NACK_SN将第一缓存中ACKED状态PDU以外的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标记为NACK状态。
步骤S306、将序列号大于等于第一确认状态值,且,不是第二状态PDU的PDU标记为第三状态PDU。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第一缓存中序列号大于等于第一确认状态值VT(A),且,不是NACK状态PDU的PDU标记为ACKED状态。
步骤S307、将第二状态PDU的信息缓存至第二缓存。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将第一缓存中NACK状态PDU的信息缓存至第二缓存,等待调度进行重传,所述第二缓存用于缓存需要进行重传数据的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PDU的信息包括PDU标识、PDU内存指针和PDU包括的RLC SDU协议头长度等。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PDU的信息包括PDU标识、PDU内存指针和PDU包括的SDU协议头长度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实施例对PDU的信息不做限制,例如PDU的信息还包括加密计数值、PDU包括的RLC SDU协议头内容、压缩头长度等。
步骤S308、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
在本实施例中,若第一SDU标识Last SDU ID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执行步骤S309。若第一SDU标识Last SDU ID对应的SDU表征一段完整的SDU,执行步骤S311。
步骤S309、初始SDU标识与第一SDU标识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若初始SDU标识First SDU Id与第一SDU标识Last SDU ID不同,执行步骤S310。若初始SDU标识与第一SDU标识相同,执行步骤S317。
步骤S310、RLC实体更新第一SDU标识为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前一个SDU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RLC实体更新第一SDU标识Last SDU ID为VT(A)-1对应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前一个SDU的标识。
步骤S311、RLC实体向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SDU标识,所述第一SDU标识为Last SDU ID或VT(A)-1对应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前一个SDU的标识。
步骤S312、根据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PDCP实体响应于接收到第一信令,遍历PDCP PDU链表头至第一SDU标识对应的PDCP PDU,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 PDU数据内存和链表,执行本步骤后执行步骤S313和步骤S314。
步骤S313、在第二缓存中删除第一状态PDU的信息和第三状态PDU的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在第二缓存中删除ACK状态PDU和ACKED状态PDU在第二缓存中对应的PDU的信息,也即,发送端的RLC实体在第二缓存中删除接收端已确认正确接收数据的信息,所述第二缓存用于缓存需要进行重传数据的信息,当前步骤结束。
步骤S314、RLC PDU序列号小于第一确认状态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RLC PDU序列号小于第一确认状态值VT(A)对应的RLC PDU序列号,执行步骤S315。若RLC PDU序列号大于第一确认状态值VT(A)对应的RLC PDU序列号,执行步骤S316。
步骤S315、在第一缓存中删除序列号小于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的PDU链表和数据内存。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在第一缓存中删除序列号小于第一确认状态值VT(A)对应的RLC PDU链表和数据内存,所述第一缓存用于缓存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数据,当前步骤结束。
步骤S316、在第一缓存中删除序列号大于第一确认状态值,且,不是第二状态PDU的PDU数据内存,保留PDU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在第一缓存中删除序列号大于第一确认状态值VT(A),且,不是NACK状态PDU的PDU数据内存,保留所述序列号大于第一确认状态值VT(A),且,不是NACK状态PDU的PDU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在第一缓存中保留NACK状态PDU数据内存和信息。
执行本步骤后执行步骤S317
步骤S317、RLC实体等待接收后续状态报告。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等待接收后续新的状态报告后,继续处理后续后续接收到的新的状态报告。响应于接收到新的状态报告,返回步骤S301。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进而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SDU标识,以使得PDCP实体根据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 PDU。由此,当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负向反馈信息时,RLC实体仅向PDCP实体发送一条信令,以实现PDCP实体根据所述信令删除已正确接收的数据,提高状态报告处理效率,减少信令开销,优化层间交互流程。
进一步地,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请求接收端回复状态报告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端请求接收端回复状态报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0、RLC实体查询当前内存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响应于接收到发送端的PDCP实体发送的数据包,查询当前内存状态,所述内存状态包括内存充足状态和内存不足状态,所述内存充足状态和内存不足状态可以由内存使用率低于或高于设定的阈值确定,所述阈值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用户设定所述阈值。例如,用户设定阈值为70%,当内存使用率低于70%时,RLC实体内存状态为内存充足状态;当内存使用率高于70%时,RLC实体内存状态为内存不足状态。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发送端自动设定所述阈值。例如,发送端自动设定阈值为7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内存不足状态还包括内存未满状态和内存已满状态。具体地,设定阈值为50%和70%,当内存使用率低于50%时,内存状态为内存充足状态;当内存使用率高于50%且内存使用率低于70%时,RLC实体内存状态为内存未满状态;当内存使用率高于70%时,RLC实体内存状态为内存已满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PDCP实体将数据进行压缩、加密、附加PDCP头以后生成PDCP PDU(Pt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进而PDCP实体分配内存将PDCP PDU存储至PDCP PDU缓存中,并将PDCP PDU发送给发送端的RLC实体。
进一步地,发送端的RLC实体将PDCP实体发送的数据存储至RLC SDU链表(ServiceData Unit,服务数据单元)。
发送端的PHY实体检测到接收端发送的上行调度,指示发送端的MAC实体通过RLCSDU缓存读取数据,发送端的MAC实体根据上行调度将RLC SDU进行分割/连结组成RLC PDU,所述RLC PDU中可以包括1个或多个完整的RLC SDU,也可以只包括1个不完整的RLC SDU,或者是不完整的SDU与完整SDU进行的组合。
进一步地,发送端的MAC实体将RLC PDU添加MAC头或通过MAC CE(MAC ControlElement,MAC控制元单元)添加MAC头后,组成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由发送端的PHY实体进行发送至接收端,由此,可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的数据传输。
步骤S410、响应于内存状态表征内存不足或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RLC实体在发送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为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发送端的PDCP实体发送的数据,发送端的RLC实体查询当前内存状态,同时查询RLC SDU链表和RLC重传缓存情况,响应于内存状态表征内存不足或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或RLC缓存中没有新数据包且没有重传数据包需要发送又或发送窗口达到最大无法发送数据包,发送端的RLC实体在发送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轮询比特为1,所述轮询比特为POLL Bit,用于向接收端请求回复状态报告。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内存状态表征内存不足或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发送端的RLC实体在发送数据中设置POLL Bit为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在RLC发送缓存中待发送RLC PDU中的第一个RLC PDU的RLC头中设置POLL_SN,所述POLL_SN(POLL Serial Number,轮询序列号)表征RLC头中设置POLL Bit为1的RLC PDU的序列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可以由设定的阈值确定,例如,设定已发送且未被确认数据包的个数为10个,则发送端的RLC实体响应于已发送10个数据包待确认,在发送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为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用户设定已发送且未被确认数据包的个数。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发送端自动设定已发送且未被确认数据包的个数。
步骤S420、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将设有POLL_SN的RLC PDU发送至接收端,以使得接收端回复状态报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端还配置有定时模块,用于记录发送端已发送设有POLL_SN的RLC PDU的时间。响应于已发送设有POLL_SN的RLC PDU的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未接收到接收端回复状态报告,发送端的RLC实体在发送数据中再次设置轮询比特为1,具体的实施方式与步骤步骤S410类似,被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30、RLC实体解析数据包确定轮询比特为1。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的RLC实体接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中设有POLL_SN的RLCPDU确定设置轮询比特为1的RLC PDU序列号。
步骤S440、响应于确定轮询比特为1或未正确接收数据,反馈状态报告。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响应于确定轮询比特为1或未正确接收数据,反馈状态报告至发送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RLC实体响应于内存状态表征内存不足或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或RLC缓存中没有新数据包和重传数据包需要发送又或发送窗口达到最大无法发送数据包,在发送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以使得接收端反馈状态报告。进而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进而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SDU标识,以使得PDCP实体根据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 PDU。由此,当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负向反馈信息时,RLC实体仅向PDCP实体发送一条信令,以实现PDCP实体根据所述信令删除已正确接收的数据,提高状态报告处理效率,减少信令开销,优化层间交互流程。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故障重新连接过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与发送端的PDCP实体通信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故障重新连接过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与发送端的PDCP实体通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0、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第一缓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状态PDU,RLC实体确定至少一个第三状态PDU包括的SDU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第一缓存包括至少一个ACKED状态PDU,发送端的RLC实体确定至少一个ACKED状态PDU包括的SDU的标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第一缓存包括多个ACKED状态PDU,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多个ACKED状态PDU的序列号确定多个ACKED状态PDU包括的SDU的标识。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第一缓存包括的任一ACKED状态PDU包括多个SDU时,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ACKED状态PDU包括多个SDU的标识确定多个SDU标识。
步骤S520、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至少一条信令,所述信令包括所述SDU的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PDCP实体发送至少一条信令,所述信令包括所述SDU的标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发送端的RLC实体向发送端的PDCP实体发送至少一条信令后,发送端的RLC实体在第一缓存中删除所述SDU的标识对应的数据缓存。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第一缓存不包括ACKED状态PDU,发送端的RLC实体不向发送端的PDCP实体发送信令。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第一缓存包括多个ACKED状态PDU,RLC实体根据多个ACKED状态PDU的序列号依次向PDCP实体发送多条信令,且每条信令包括一个ACKED状态PDU包括的一个SDU的标识。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第一缓存包括的任一ACKED状态PDU包括多个SDU时,发送端的RLC实体根据所述ACKED状态PDU包括多个SDU的序列号依次向PDCP实体发送多条信令,且每条信令包括所述ACKED状态PDU包括的一个SDU的标识。
步骤S530、根据所述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所述SDU的标识对应的PDCP PDU。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的PDCP实体响应于接收到至少一条信令,根据所述信令中的SDU标识在PDCP缓存中删除所述SDU标识对应的PDCP PDU。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进而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SDU标识,以使得PDCP实体根据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 PDU。由此,当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负向反馈信息时,RLC实体仅向PDCP实体发送一条信令,以实现PDCP实体根据所述信令删除已正确接收的数据,提高状态报告处理效率,减少信令开销,优化层间交互流程。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流程图。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通信装置适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411、标识确定单元412、信令发送单元413和数据管控单元414。其中,接收单元411用于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实体接收状态报告。标识确定单元412用于响应于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服务数据包SDU标识。信令发送单元413用于RLC实体向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SDU标识。数据管控单元41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和所述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确认状态值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第一确认状态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确定单元412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SDU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认状态值单元还用于:
RLC实体根据接收到所述状态报告时发送窗口的确认状态值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初始确认状态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确定单元412还用于:
根据所述初始确认状态值对应PDU包括的第一个SDU的标识确定初始SDU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确定单元412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且所述初始SDU标识与所述第一SDU标识不同,所述RLC实体更新所述第一SDU标识为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含的最后一个SDU的前一个SDU的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令发送单元413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完整的SDU,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信令;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且所述初始SDU标识与所述第一SDU标识不同,所述RLC实体更新所述第一SDU标识为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含的最后一个SDU的前一个SDU的标识,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信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411还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且所述初始SDU标识与所述第一SDU标识相同,所述RLC实体等待接收后续状态报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第一缓存,用于缓存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数据状态标记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RLC实体接收到所述状态报告,在第一缓存中将第三状态PDU以外的PDU标记为第一状态PDU,所述第一状态PDU表征所述RLC实体已确认正确接收的PDU,所述第三状态PDU表征所述RLC实体已确认正确接收且待确认处理的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状态标记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的负向反馈信息将所述第一状态PDU中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标记为第二状态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状态标记单元还用于:
将序列号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且,不是第二状态PDU的PDU标记为所述第三状态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第二缓存,用于缓存需要进行重传数据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管控单元414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状态PDU的信息缓存至第二缓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管控单元414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缓存中删除所述第一状态PDU的信息和所述第三状态PDU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链路故障重连单元,用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确定单元412还用于:
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所述第一缓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状态PDU,所述RLC实体确定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状态PDU包括的SDU的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令发送单元413还用于:
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至少一条信令,所述信令包括所述SDU的标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管控单元414还用于:
根据所述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所述SDU的标识对应的PDCP PDU。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内存状态单元,用于表征内存不足。
发送数据包待确认单元,用于确定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
轮询比特单元,用于响应于内存状态表征内存不足或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所述RLC实体在所述发送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所述轮询比特用于向所述接收端请求回复状态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SDU标识,进而RLC实体向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第一SDU标识,以使得PDCP实体根据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第一SDU标识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和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 PDU。由此,当状态报告中包括多个负向反馈信息时,RLC实体仅向PDCP实体发送一条信令,以实现PDCP实体根据所述信令删除已正确接收的数据,提高状态报告处理效率,减少信令开销,优化层间交互流程。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为通用数据处理芯片或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芯片或装置包括通用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其至少包括处理器421和存储器422。处理器421和存储器422通过总线423连接。存储器422适于存储处理器421可执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421可以是独立的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微处理器集合。由此,处理器421通过执行存储器422所存储的指令,从而执行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实现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对于其它装置的控制。总线423将上述多个组件连接在一起,同时将上述组件连接到显示控制器424和显示装置以及输入/输出(I/O)装置425。输入/输出(I/O)装置425可以是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触控输入装置、体感输入装置、打印机以及本领域公知的其他装置。典型地,输入/输出装置425通过输入/输出(I/O)控制器426与系统相连。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电子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括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中的每一流程。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芯片或装置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中指定的功能。
也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芯片或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芯片或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被配置为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被配置为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实体接收到状态报告,响应于所述状态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负向反馈信息,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服务数据包SDU标识,所述负向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接收端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
所述RLC实体向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DCP实体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第一SDU标识;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和所述第一SDU标识之前对应的PDCP协议数据包PD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LC实体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确定第一服务数据包SDU标识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第一个负向反馈信息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第一确认状态值;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SDU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RLC实体根据接收到所述状态报告时发送窗口的确认状态值对应的PDU序列号确定初始确认状态值;以及
根据所述初始确认状态值对应PDU包括的第一个SDU的标识确定初始SDU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完整的SDU,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信令;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且所述初始SDU标识与所述第一SDU标识不同,所述RLC实体更新所述第一SDU标识为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对应PDU之前的最后一个PDU包括的最后一个SDU的前一个SDU的标识,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所述第一信令;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SDU标识对应的SDU表征一段不完整的SDU且所述初始SDU标识与所述第一SDU标识相同,所述RLC实体等待接收后续状态报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RLC实体接收到所述状态报告,在第一缓存中将第三状态PDU以外的PDU标记为第一状态PDU,所述第一缓存用于缓存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状态PDU表征所述RLC实体已确认正确接收的PDU,所述第三状态PDU表征所述RLC实体已确认正确接收且待确认处理的PDU;
根据所述状态报告中的负向反馈信息将所述第一状态PDU中未正确接收到的数据标记为第二状态PDU;以及
将序列号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确认状态值,且,不是第二状态PDU的PDU标记为所述第三状态PDU。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状态PDU的信息缓存至第二缓存,所述第二缓存用于缓存需要进行重传数据的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二缓存中删除所述第一状态PDU的信息和所述第三状态PDU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链路故障重新连接且所述第一缓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状态PDU,所述RLC实体确定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状态PDU包括的SDU的标识;
所述RLC实体向所述PDCP实体发送至少一条信令,所述信令包括所述SDU的标识;以及
根据所述信令在PDCP缓存中删除所述SDU的标识对应的PDCP PDU。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内存状态表征内存不足或已发送多个数据包待确认,所述RLC实体在所述发送数据中设置轮询比特,所述轮询比特用于向所述接收端请求回复状态报告。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一条或多条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78721.7A CN115297504B (zh) | 2022-07-25 | 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78721.7A CN115297504B (zh) | 2022-07-25 | 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97504A true CN115297504A (zh) | 2022-11-04 |
CN115297504B CN115297504B (zh) | 2024-11-12 |
Family
I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42514A (zh) * | 2024-04-11 | 2024-05-1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pdu集错误率的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24147688A1 (en) * | 2023-01-05 | 2024-07-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n media adapt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pporting media-aware packet handling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19643A1 (en) * | 2007-12-13 | 2011-0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449944A (zh) * | 2009-08-17 | 2012-05-09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跳中继通信系统中对下行数据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617029A (zh) * | 2016-12-30 | 2018-10-02 | 夏普株式会社 | 多连接传输能力上报方法、多连接传输方式配置方法、避免重传数据的方法、ue和基站 |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019643A1 (en) * | 2007-12-13 | 2011-0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449944A (zh) * | 2009-08-17 | 2012-05-09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跳中继通信系统中对下行数据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617029A (zh) * | 2016-12-30 | 2018-10-02 | 夏普株式会社 | 多连接传输能力上报方法、多连接传输方式配置方法、避免重传数据的方法、ue和基站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TR 37.816 v0.4.0-rm"", 3GPP SPECS\\37_SERIES, 14 June 2019 (2019-06-14) * |
李一;刘光海;李菲;龙青良;: "5G NSA网络端到端差异化QoS策略研究", 邮电设计技术, no. 03, 20 March 2020 (2020-03-20)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47688A1 (en) * | 2023-01-05 | 2024-07-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n media adapt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supporting media-aware packet handling |
CN118042514A (zh) * | 2024-04-11 | 2024-05-1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pdu集错误率的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90866B1 (en) | Method for moving a receive window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
EP2229745B1 (en) | Status reporting for retransmission protocol | |
EP3557801B1 (en) | Segment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KR101095830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태 보고 방법 | |
US20060062323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ling a protocol data unit of a transmission buffer | |
KR101178625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태 보고 트리거링 | |
CN109076475B (zh) | 一种用于保持无连接传输中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 |
JP4060181B2 (ja) | データ送信プロトコル | |
KR20140097610A (ko) | 다중 무선 접속 기술 기반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 링크 제어 상태 보고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3765626B (zh)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8886713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设备及数据发送设备 | |
WO2022042379A1 (zh) | 数据处理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5297504B (zh) | 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KR100612654B1 (ko) | 자동 재송신 요청을 위한 프레임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5297504A (zh) | 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07548104A (zh) |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点及站点 | |
EP2023522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unting transmission times of data unit,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 |
EP2023524A2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 |
KR100896507B1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계층적 헤더 포맷과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 |
CN109379170B (zh) | 一种PDCP UM模式下基于End/Start Mark的重映射确认方法 | |
CN107888341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Room 401-13, Block A, Building 1, No. 195 Huilongguan East Street,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8 Applicant after: Cor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03-1, 303-3, 3rd Floor, Building 1, Courtyard No. 318, Huilongguan East Street,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6 (Changping Demonstration Park) Applicant before: Cor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