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7098A - 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 - Google Patents

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7098A
CN115297098A CN202210934679.6A CN202210934679A CN115297098A CN 115297098 A CN115297098 A CN 115297098A CN 202210934679 A CN202210934679 A CN 202210934679A CN 115297098 A CN115297098 A CN 115297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computing
target
node
information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46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曾维微
张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46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70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97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7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基于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本公开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网络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无法正常获取服务及服务访问卡顿或服务访问失败的问题。

Description

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网络,边缘计算服务随之快速发展。边缘计算就是将用户所需的计算任务部署于接近数据产生源的网络边缘,利用边缘资源为用户提供大量服务或功能接口,从而减少上传至云数据中心的数据量,缓解网络带宽压力,解决网络时延问题。
相关技术中,在终端设备的服务获取过程中,由于网络环境不稳定,经常会出现网络抖动、重连或网络切换、地址变更而导致无法正常获取服务的问题。此外,在带宽量出现突发式增长的情况下,会出现访问服务卡顿,甚至访问失败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网络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无法正常获取服务及服务访问卡顿或服务访问失败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基于所述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目标代理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以通过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获取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分别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部署于公网环境中。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地址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确定域名系统服务器;向所述域名系统服务器发送代理服务器查询请求,以获得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基于所述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确定目标代理服务器;其中,所述域名系统服务器与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为基于Https协议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向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包括:对所述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任务进行拆分,以获得拆分任务;将所述拆分任务分别发送给所述源内容分发网络、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以获得对应业务数据;并获取所述源内容分发网络、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的当前服务能力;基于所述当前服务能力,调整下一次所述请求任务的拆分方式和发送方式,所述发送方式包括发送对象及每个发送对象的发送任务量。
可选地,所述业务请求信息包括本地地址信息和所述边缘计算单元的监听端口信息。
可选地,在向所述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获取配置策略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并基于所述配置策略信息和所述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通过QUIC协议与共享节点进行资源交换;其中,所述共享节点包括从索引服务器获取的第一边缘计算节点、通过在网络广播共享信息获取的第二边缘计算节点和与所述第二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节点交换获取的第三边缘计算节点。
可选地,在所述资源交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待交换资源进行加密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边缘服务获取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和第一发送模块,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目标代理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以通过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获取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分别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部署于公网环境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和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对所述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任务进行拆分,以获得拆分任务;将所述拆分任务分别发送给所述源内容分发网络、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以获得对应业务数据;并获取所述源内容分发网络、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的当前服务能力;基于所述当前服务能力,调整下一次所述请求任务的拆分方式和发送方式,所述发送方式包括发送对象及每个发送对象的发送任务量。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边缘计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服务端,其中:所述用户终端,被配置为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基于所述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并向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所述服务端,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业务请求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相应的业务数据;其中,所述服务端包括目标边缘计算节点,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服务端还包括索引服务器,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还被配置为:获取策略配置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基于所述策略配置信息和所述资源信息,通过QUIC协议与共享节点进行资源交换,以使不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共享资源;其中,所述共享节点包括从所述索引服务器获取的第一边缘计算节点、通过在网络广播共享信息获取的第二边缘计算节点和与所述第二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节点交换获取的第三边缘计算节点。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具有以下部分或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中,一方面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同时,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扩展了边缘服务提供节点,降低了服务获取过程对主干网络的依赖,当主干网络出现短时间抖动或异常的情况,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或其他边缘计算节点继续获取服务,解决了网络抖动或短时异常引起的无法获取服务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通过QUIC协议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能够解决在弱网环境下或非公网节点下数据传输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再者,本方法利用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可以节省带宽资源消耗,避免带宽量突发增长时的服务卡顿和访问失败的问题,且可以降低用户的带宽费用;此外,本公开对用户的现有应用、服务系统改动较小,系统改造人力、物力成本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边缘服务获取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业务数据获取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中各设备或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边缘服务获取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边缘计算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在此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描述中引入的几个要素:
边缘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部署于接近数据产生源的网络边缘,利用边缘资源为用户提供大量服务或功能接口,大大减少上传至云数据中心的数据量,缓解网络带宽压力,同时可以更好地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边缘计算中的边缘(edge)指的是网络边缘上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这里的网络边缘与数据中心相对,无论是从地理距离还是网络距离上来看都更贴近用户。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传输层协议包括TCP和UDP协议,与TCP协议相比,UDP更为轻量,但是错误校验也要少得多,这意味着UDP往往效率更高(不经常跟服务端通信查看数据包是否送达或者按序),但是可靠性比不上TCP。通常游戏、流媒体以及VoIP等应用均采用UDP,而网页、邮件、远程登录等大部分的应用均采用TCP。
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协议,是基于UDP的低时延的互联网传输层协议。QUIC融合了包括TCP、TLS、HTTP/2等协议的特性,但基于UDP传输。QUIC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减少连接延迟,当客户端第一次连接服务器时,QUIC只需要1RTT(Round-TripTime,往返时延)的延迟就可以建立可靠安全的连接,相对于TCP+TLS的1-3次RTT要更加快捷。之后客户端可以在本地缓存加密的认证信息,在再次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可以实现0-RTT的连接建立延迟。QUIC同时复用了HTTP/2协议的多路复用功能,但由于QUIC基于UDP所以避免了HTTP/2的线头阻塞(Head-of-Line Blocking)问题。因为QUIC基于UDP,运行在用户域而不是系统内核,使得QUIC协议可以快速的更新和部署,从而很好地解决了TCP协议部署及更新的困难。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适用的系统架构图,从图1可以看出,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下列设备或服务器:
服务器群组:用于提供服务所需的配置策略和各种资源。主要包括Index索引服务器、HttpsDNS域名解析服务器、Relay网络类型探测及建连服务器、Policy策略管理服务器。Index索引服务器用于系统的数据资源、边缘计算节点资源的索引管理。HttpsDNS域名解析服务器主要用于域名解析和管理。Relay网络类型探测及建连服务器主要用于各边缘计算节点的网络类型探测及建立连接。Policy策略管理服务器主要用于管理数据缓存策略、热门资源缓存策略、计算服务的数据拆分、计算规则的配置等。
服务器群组还可以包括代理服务器Proxy和Web管理端。Proxy是指部署在公网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互连协议)环境的边缘计算强节点,主要用于数据代理,把分布在内网环境的边缘计算节点的数据分享转发给其他节点。Web管理端:用于配置边缘计算节点的资源缓存策略、编辑计算规则拆分策略、版本更新、日志审计等。
边缘计算节点:可以包括专属边缘计算节点和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终端设备。边缘计算节点可以分布在公网,也可以分布在内网。每个边缘计算节点都具备提供边缘计算的能力。例如,每个边缘计算节点都具备音视频资源缓存和分享服务、普通数据资源的缓存和分享服务、数据计算服务、设备健康检测服务、网络类型探测服务、共享节点发现和管理服务、策略管理服务、链路跟踪及审计服务、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服务。
终端设备:是指可以接入网络的智能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接入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或用户装置。示例性地,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电视盒子、路由器、车载移动设备、网络打印机等。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是集成了边缘计算单元的各种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现有各种终端设备,也可以是集成了边缘计算单元的各种终端设备,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可以部署于上述系统架构中。
以下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参考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示例实施方式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包括:
步骤S210,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上的应用发起业务请求。业务请求信息可以包括请求的业务类型(观看视频、下载数据、数据计算等)、业务数据、本地地址信息等,还可以包括任务量、访问路径等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与业务相关的信息,如业务名称、业务标识等信息,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定。当应用所在的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边缘计算单元,则业务请求信息还包括本地IP地址和边缘计算单元的端口信息。边缘节点相关信息可以指能提供服务的候选边缘节点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候选边缘节点的基本信息和资源信息,基本信息可以包括节点的IP地址信息、位置信息、名称信息、标识信息等,资源信息可以包括节点的可用资源和总资源信息。边缘节点相关信息还可以包括边缘强节点即代理服务器信息,如代理服务器的基本信息和资源信息。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向索引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从索引服务器获取返回的与请求相关的边缘节点相关信息。
步骤S220,基于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从策略服务器获取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资源缓存和数据计算的策略,再依据策略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例如,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与候选边缘节点之间的距离及候选边缘节点的资源信息(缓存资源和计算资源),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可以包括专属边缘计算设备(如专门设置的边缘计算服务器或服务器群组)和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各种终端设备,如用户终端设备(智能手机、电脑等)、网络打印机、路由器等,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定。边缘计算单元可以是针对边缘计算调度算法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SDK是被用于为特定的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创建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的集合,可以为某个程序设计语言提供应用程序接口API的一些文件,也可以包括能与某种嵌入式系统通讯的复杂的硬件。
本示例中,边缘计算单元可以是集成了边缘计算调度算法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应用。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上的一个应用发起业务请求,而从自身的或其他终端设备的边缘计算单元(即另一个应用)获取业务数据。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作为目标边缘计算节点。
步骤S230,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同时从源内容分发网络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请求业务数据。源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系统原本建立的内容分发网络,第一终端设备与源内容分发网络之间可以采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进行数据交互。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采用QUIC协议使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的通信不需要建立多个链接,在一个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通道里即可维护多个节点的数据传输,解决了在弱网环境下及非公网节点下难以建立稳定传输隧道的问题。
本公开示例提供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一方面,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同时,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扩展了边缘服务提供节点,降低了服务获取过程对主干网络的依赖,当主干网络出现短时间抖动或异常的情况,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或其他边缘计算节点继续获取服务,解决了网络抖动或短时异常引起的无法获取服务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通过QUIC协议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能够解决在弱网环境下或非公网节点下数据传输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再者,本方法利用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提供服务,可以节省带宽资源消耗,避免带宽量突发增长时的服务卡顿和访问失败的问题,且可以降低用户的带宽费用;此外,本公开对用户的现有应用、服务系统改动较小,系统改造人力、物力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向目标代理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通过目标代理服务器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获取业务数据。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目标代理服务器部署于公网环境中。目标代理服务器是指符合业务请求且能与发起业务请求的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主要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和边缘计算节点之间建立连接,尤其是在第一终端设备处于弱网环境的情况下,代理服务器利用公网IP的强连接优势,建立内网内的边缘计算节点的网络连接和数据共享。此外,代理服务器也可以作为一个边缘计算节点为应用提供相应服务。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目标代理服务器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分别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以提高通过代理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时的传输稳定性。
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地址信息,基于第一地址信息,确定域名系统服务器。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地址信息可以包括域名系统服务器的地址信息(IP地址),还可以包括备用域名信息。第一地址信息可以预先配置于第一终端设备内,示例性地,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的边缘计算单元的SDK发布前,植入若干个固定的域名系统服务器的IP地址和备用域名信息。
向域名系统服务器发送代理服务器查询请求,以获得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域名系统服务器DNS为基于Https协议的域名系统服务器DNS,能够有效的防止DNS解析被过滤、劫持或篡改。
基于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确定目标代理服务器。其中,域名系统服务器与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为基于Https协议的数据传输。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可以是符合域名要求的域名列表,在该代理服务器域名列表中,根据距离、负载、响应时间等信息选择目标代理服务器。该目标代理服务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向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包括:
对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任务进行拆分,以获得拆分任务。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请求任务可以包括任务类型(如视频下载或数据计算)和所需带宽、网络流量信息,例如,请求任务为下载500MB的视频数据。可以按网络流量将待下载的500MB的数据拆分成多个任务,拆分规则可以是均分式拆分,也可以是动态拆分,即根据每个服务节点的响应速度和带宽信息进行任务拆分。示例性地,可以先拆分很小一部分任务(如512KB)对向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进行网络试探,再依据每个服务节点反馈情况进行后续任务拆分。
将拆分任务分别发送给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以获得对应业务数据;并获取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的当前服务能力。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不同数据来源会通过不同服务节点(源内容分发网络的节点、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反馈给应用。源内容分发网络返回第一业务数据、目标代理服务器返回第二业务数据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返回的第三业务数据。在接收业务数据的同时,可以获得每个服务节点的当前服务能力,该当前服务能力可以包括服务节点的响应速度和带宽信息(如可用带宽信息)。
基于当前服务能力,调整下一次请求任务的拆分方式和发送方式,发送方式包括发送对象及每个发送对象的发送任务量。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可以对带宽大且响应速度快的服务节点的下一次拆分任务的数据流量调整大一些(如由500KB调整为5MB-10MB),而将带宽小且响应速度慢的服务节点的下一次拆分任务的数据流量调整小一些(如由1MB调整为500KB)。具体调整幅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发送对象和每个对象的发送任务量可以确定下一次对剩余请求任务的拆分方案和任务获取对象。发送对象可以是源内容分发网络的服务节点、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本公开通过动态的任务拆分,相当于在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建立了数据供应竞争机制,从而能够使应用以更快的速度获得业务数据,提高服务获取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请求信息包括本地地址信息和边缘计算单元的监听端口信息。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本地地址信息可以包括本地IP地址信息。边缘计算单元的监听端口信息可以通过应用调用SDK的初始化接口,获得SDK的监听端口信息,在后续的HTTP请求时,可以在业务请求信息的URL里添加本地IP和监听端口信息即可。
一些实施例中,在向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
当第一终端设备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获取配置策略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并基于配置策略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通过QUIC协议与共享节点进行资源交换;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终端设备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则第一终端设备相当于边缘计算节点,可以与其他边缘计算节点之间资源交换。可以从策略服务器获取资源缓存和数据计算的策略。每个边缘计算节点都可以通过广播发现周边的共享节点,且可以基于QUIC协议和共享节点保持连接并分享数据。各边缘计算节点根据配置的策略信息,维护共享节点的连接情况和资源交换情况。不同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资源交换时基于QUIC协议进行的,使得每个边缘计算节点与其共享节点的信息交互(如资源交换)都在同一个消息隧道内,避免了建立多个连接占用系统资源,节省通信资源。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共享节点可以包括从索引服务器获取的第一边缘计算节点、通过在网络广播共享信息获取的第二边缘计算节点和与第二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节点交换获取的第三边缘计算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资源交换之前,方法还包括:对待交换资源进行加密处理。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加密处理可以包括对称加密、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哈希加密或随机数加密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定。资源交换前对其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提高数据安全性。
举例而言,参考图4,为本公开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都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SDK,可以作为边缘计算节点。第一终端设备为业务请求方,以下边缘计算节点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401-S409。
步骤S401,第一终端设备和边缘计算节点分别进行网络类型探测,以获得网络类型信息。
在本示例中,网络类型探测可以包括NAT网络类型探测,网络类型可以包括PublicIP(公网IP)、全锥型(Full Cone)、IP/端口受限锥型(IP/Port restricted)、对称型(Symmetric)等。
步骤S402,第一终端设备和边缘计算节点向索引服务器注册,上报设备信息和资源信息。
在本示例中,设备信息可以包括设备标识信息、设备IP地址、设备型号、设备位置等信息,还可以包括设备的网络类型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相关信息,本示例对此不做限定。资源信息可以包括设备的计算资源和缓存资源信息,还可以包括设备当前可使用/分享的计算资源或缓存资源信息。
步骤S403,边缘计算节点从策略服务器获取资源缓存和数据计算的策略信息。
步骤S404,边缘计算节点通过广播共享信息,获取各自的共享节点,并与共享节点建立连接。
在本示例中,边缘计算节点可以通过在网络(内网或公网)中广播信息来发现其周边的共享节点。共享节点的来源可以是从索引服务器获取的第一边缘计算节点、通过在网络广播共享信息获取的第二边缘计算节点(自发现节点)和与第二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节点交换获取的第三边缘计算节点(交换节点)。
步骤S405,边缘计算节点根据配置的策略信息,基于QUIC协议与共享节点进行资源交换。
步骤S406,第一终端设备从索引服务器获取节点信息和资源信息。
在本示例中,节点信息可以包括可提供业务数据的边缘计算节点信息,可以包括节点标识、节点地址、节点位置、节点域名信息等。资源信息可以包括每个节点的计算资源和缓存资源信息。
步骤S407,第一终端设备从域名系统服务器DNS获取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
在本示例中,域名系统服务器为基于Https协议的域名系统,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发送基于Https协议的代理服务器域名查询请求,以获取代理服务器域名列表。
步骤S408,第一终端设备分别向源内容分发网络、代理服务器和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
在本示例中,在代理服务器和边缘计算节点未完成以上步骤S401-S407时,可以只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发送业务请求,获取业务数据。待代理服务器和边缘计算节点完成以上步骤S401-S407,则可以对请求任务进行多次拆分,每次拆分数据依据前一次的各服务节点的响应速度和带宽资源进行当前拆分任务的发送,以充分利用资源,加快业务数据获取速度。
步骤S409,源内容分发网络、代理服务器和边缘计算节点基于业务请求信息,获取相应业务数据,并返回给第一终端设备。
在本示例中,源内容分发网络返回第一业务数据,代理服务器返回第二业务数据,边缘计算节点返回第三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第一业务数据、第二业务数据、第三业务数据的响应时间确定下一次任务拆分情况、发送对象和发送任务量。
以上实施例中的各个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协议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第一终端设备与边缘计算节点之间、不同边缘计算节点之间、代理服务器与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第一终端设备与代理服务器之间都是通过QUIC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终端设备分别与域名系统服务器、索引服务器、中继服务器、源内容分发网络之间通过TCP协议传输数据。中继服务器、索引服务器、策略服务器之间通过TCP协议传输数据,策略服务器与边缘计算节点之间通过TCP协议传输数据。Web管理端与策略服务器之间基于HTTP协议交互。此外,第一终端设备分别与源内容分发网络、中继服务器之间也可以基于UDP协议交互。中继服务器主要用于协助边缘计算节点和终端设备进行网络NAT类型探测、打洞、建立连接。
本公开方法的各示例实施例中,一方面,通过在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集成边缘计算单元SDK,使其可以处理边缘计算调度算法,作为边缘计算节点;客户端应用需要在各种业务请求的HTTP地址前添加本地IP地址和SDK的监听端口号即可,不需要对系统做大量改动,就可以利用已有设备扩展边缘计算节点,提高服务效率。另一方面,边缘计算节点对外可以提供基于QUIC的数据流,解决在弱网环境下及非公网节点下难以建立稳定传输隧道的问题。再者,对于分布在内网环境的边缘节点,可以直接对与其连接的终端设备提供服务。
本公开通过在公网环境中部署代理服务器,即边缘计算强节点,可以在弱网环境下实现与用户终端的连接,从而通过该代理服务器有效调度分布在内网环境的边缘计算节点,保证弱网环境下的服务获取速度和效率。
本公开的边缘计算节点之间可以自发现、自维护与周边节点(共享节点)的连接关系,根据自身的数据缓存情况和计算负载量,与共享节点进行资源交换,以更好提供服务。此外,本公开通过创建基于Https协议的域名系统服务DNS,可以使系统在管理端维护边缘计算节点信息,且有效防止DNS解析被过滤、劫持、篡改等问题,提高数据安全性。
进一步的,参考图6,本示例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边缘服务获取装置,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10、第一确定模块620和第一发送模块630,第一获取模块610,被配置为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第一确定模块620,被配置为基于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第一发送模块630,被配置为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600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640,被配置为向目标代理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通过目标代理服务器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获取业务数据,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目标代理服务器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分别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目标代理服务器部署于公网环境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630和第二发送模块640还被配置为:对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任务进行拆分,以获得拆分任务;将拆分任务分别发送给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以获得对应业务数据;并获取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的当前服务能力;基于当前服务能力,调整下一次请求任务的拆分方式和发送方式,发送方式包括发送对象及每个发送对象的发送任务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600还包括:域名确定模块、第三发送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域名确定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地址信息,基于第一地址信息,确定域名系统服务器;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域名系统服务器发送代理服务器查询请求,以获得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确定目标代理服务器;其中,域名系统服务器与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为基于Https协议的数据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业务请求信息包括本地地址信息和边缘计算单元的监听端口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600还包括资源交换模块,资源交换模块被配置为:当第一终端设备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获取配置策略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并基于配置策略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通过QUIC协议与共享节点进行资源交换;其中,共享节点包括从索引服务器获取的第一边缘计算节点、通过在网络广播共享信息获取的第二边缘计算节点和与第二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节点交换获取的第三边缘计算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600还包括加密模块,加密模块被配置为:在资源交换之前,对待交换资源进行加密处理。
本公开的边缘服务获取装置可以布设于终端设备中。
上述边缘服务获取装置中各模块或单元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系统700,系统700包括用户终端710和服务端720,其中:用户终端710,被配置为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基于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并向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服务端720,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业务请求信息,向用户终端发送相应的业务数据;其中,服务端包括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用户终端与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服务端720还包括目标代理服务器,目标代理服务器设置于公网环境中;用户终端710还被配置为:向目标代理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信息;目标代理服务器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业务请求信息,向用户终端发送相应的业务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服务端720还包括索引服务器和策略服务器,策略服务器被配置为:向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策略配置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被配置为:基于策略配置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通过QUIC协议与共享节点进行资源交换;其中,共享节点包括索引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边缘计算节点、通过在网络广播共享信息获取的第二边缘计算节点和与第二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节点交换获取的第三边缘计算节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服务端720还包括域名系统服务器,用户终端710被配置为获取第一地址信息,基于第一地址信息,确定域名系统服务器,并向域名系统服务器发送代理服务器查询请求。域名系统服务器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代理服务器查询请求,确定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并将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被配置为基于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确定目标代理服务器;其中,域名系统服务器与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为基于Https协议的数据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终端710还被配置为:对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任务进行拆分,以获得拆分任务;将拆分任务分别发送给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以获得对应业务数据;并获取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的当前服务能力;基于当前服务能力,调整下一次请求任务的拆分方式和发送方式,发送方式包括发送对象及每个发送对象的发送任务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业务请求信息包括本地地址信息和边缘计算单元的监听端口信息。
上述边缘服务获取系统中各模块或服务器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例如,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如图2-图4所示的各个步骤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8示出的计算设备的计算机系统8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20、输入输出接口830以及通信总线840。处理器810连接到存储器820和输入输出接口830,例如处理器810可以通过通信总线840连接到存储器820和输入输出接口830。处理器810被配置为支持该电子设备执行图2-图5中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处理器8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存储器82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存储器8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VM),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820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8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该输入输出接口830用于输入或输出数据。
处理器810可以调用上述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基于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810还可以调用上述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向目标代理服务器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通过目标代理服务器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获取业务数据;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目标代理服务器与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分别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目标代理服务器部署于公网环境中。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810还可以调用上述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获取第一地址信息,基于第一地址信息,确定域名系统服务器;向域名系统服务器发送代理服务器查询请求,以获得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基于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确定目标代理服务器;其中,域名系统服务器与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为基于Https协议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上述业务请求信息包括本地地址信息和边缘计算单元的监听端口信息。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810还可以向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执行以下操作:
对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任务进行拆分,以获得拆分任务;将拆分任务分别发送给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以获得对应业务数据;并获取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的当前服务能力;基于当前服务能力,调整下一次请求任务的拆分方式和发送方式,发送方式包括发送对象及每个发送对象的发送任务量。
可选的,处理器810可以调用上述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
当第一终端设备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获取配置策略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并基于配置策略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通过QUIC协议与共享节点进行资源交换;其中,共享节点包括从索引服务器获取的第一边缘计算节点、通过在网络广播共享信息获取的第二边缘计算节点和与第二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节点交换获取的第三边缘计算节点。
可选的,处理器810可以调用上述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对待交换资源进行加密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操作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图2-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上述处理器810还可以与输入输出接口830配合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其他操作。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均应视为本公开的一部分。
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公开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公开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公开。

Claims (15)

1.一种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
基于所述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
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目标代理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以通过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获取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分别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部署于公网环境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地址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地址信息,确定域名系统服务器;
向所述域名系统服务器发送代理服务器查询请求,以获得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
基于所述代理服务器域名信息,确定目标代理服务器;其中,所述域名系统服务器与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为基于Https协议的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源内容分发网络、目标代理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包括:
对所述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任务进行拆分,以获得拆分任务;
将所述拆分任务分别发送给所述源内容分发网络、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以获得对应业务数据;并获取所述源内容分发网络、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的当前服务能力;
基于所述当前服务能力,调整下一次所述请求任务的拆分方式和发送方式,所述发送方式包括发送对象及每个发送对象的发送任务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请求信息包括本地地址信息和所述边缘计算单元的监听端口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获取配置策略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并基于所述配置策略信息和所述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通过QUIC协议与共享节点进行资源交换;
其中,所述共享节点包括从索引服务器获取的第一边缘计算节点、通过在网络广播共享信息获取的第二边缘计算节点及与所述第二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节点交换获取的第三边缘计算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资源交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待交换资源进行加密处理。
8.一种边缘服务获取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源内容分发网络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以获取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边缘服务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目标代理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以通过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获取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之间、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与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分别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部署于公网环境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边缘服务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和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还被配置为:
对所述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任务进行拆分,以获得拆分任务;
将所述拆分任务分别发送给所述源内容分发网络、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以获得对应业务数据;并获取所述源内容分发网络、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和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的当前服务能力;
基于所述当前服务能力,调整下一次所述请求任务的拆分方式和发送方式,所述发送方式包括发送对象及每个发送对象的发送任务量。
11.一种边缘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服务端,其中:
所述用户终端,被配置为响应于应用发起的业务请求信息,获取边缘节点相关信息;基于所述边缘节点相关信息,确定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并向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包括集成有边缘计算单元的第二终端设备;
所述服务端,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业务请求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相应的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服务端包括目标边缘计算节点,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服务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为基于QUIC协议的数据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边缘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还包括目标代理服务器,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设置于公网环境中;
所述用户终端还被配置为:向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发送所述业务请求信息;
所述目标代理服务器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所述业务请求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相应的业务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边缘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还包括索引服务器,所述目标边缘计算节点被配置为:
获取策略配置信息和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基于所述策略配置信息和所述共享节点的资源信息,通过QUIC协议与共享节点进行资源交换;
其中,所述共享节点包括从所述索引服务器获取的第一边缘计算节点、通过在网络广播共享信息获取的第二边缘计算节点和与所述第二边缘计算节点进行节点交换获取的第三边缘计算节点。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34679.6A 2022-08-04 2022-08-04 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 Pending CN1152970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4679.6A CN115297098A (zh) 2022-08-04 2022-08-04 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4679.6A CN115297098A (zh) 2022-08-04 2022-08-04 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7098A true CN115297098A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2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4679.6A Pending CN115297098A (zh) 2022-08-04 2022-08-04 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970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0755A (zh) * 2023-11-10 2023-12-15 北京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缘计算设备的日志审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6766A (zh) * 2019-05-22 2019-09-20 深圳华科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攻击分布式网络节点的构建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0769039A (zh) * 2019-10-09 2020-02-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09553A1 (en) * 2019-07-18 2021-0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band signaling in a quic session
US20210045186A1 (en) * 2018-01-30 2021-0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ling migration of a quic connection
KR102345473B1 (ko) * 2020-11-30 2021-12-30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사물 인터넷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QUIC-Proxy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및 장치
CN114095869A (zh) * 2022-01-07 2022-02-25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为终端调度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90060A (zh) * 2021-12-13 2022-04-22 杭州网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网络分发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220150327A1 (en) * 2019-02-18 2022-05-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Edge Node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045186A1 (en) * 2018-01-30 2021-0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trolling migration of a quic connection
US20220150327A1 (en) * 2019-02-18 2022-05-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Edge Node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0266766A (zh) * 2019-05-22 2019-09-20 深圳华科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攻击分布式网络节点的构建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WO2021009553A1 (en) * 2019-07-18 2021-01-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band signaling in a quic session
CN110769039A (zh) * 2019-10-09 2020-02-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345473B1 (ko) * 2020-11-30 2021-12-30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사물 인터넷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QUIC-Proxy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및 장치
CN114390060A (zh) * 2021-12-13 2022-04-22 杭州网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边缘计算网络分发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095869A (zh) * 2022-01-07 2022-02-25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为终端调度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梦颖等: "《基于QUIC协议的高效边缘服务访问》", 《信息通信技术》, 15 August 2021 (2021-08-15), pages 2 - 3 *
吴梦颖等: "《基于QUIC协议的高效边缘服务访问》", 《信息通信技术》, pages 2 - 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0755A (zh) * 2023-11-10 2023-12-15 北京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缘计算设备的日志审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7240755B (zh) * 2023-11-10 2024-02-06 北京派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边缘计算设备的日志审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glio et al. Service delivery models for converged satellite-terrestrial 5G network deployment: A satellite-assisted CDN use-case
US11546444B2 (en) Traffic forwarding and disambiguation by using local proxies and addresses
CN104580192B (zh) 应用程序的网络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470436A (zh) 使用srv6和bgp的多云连通性
CN114124451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2061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grammable native analytics in 5G mobile networks
WO2012058643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 the fly protocol conversion in obtaining policy enforcement information
CN114501593B (zh) 网络切片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917900A (zh) 一种域名代理的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22561A (zh) 一种传输层反向代理方法
WO2023151264A1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节点及存储介质
US20230239326A1 (en) Microservice-Based Service Mesh System and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Governance Method
US20230179522A1 (en) Executing workloads across multiple cloud service providers
US201603809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raffic received from a client devi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769743B (zh) 一种视频播放控制方法、系统、节点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726863B (zh) 用于负载均衡的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92642B (zh) 网关代理服务器的流量审计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5297098A (zh) 边缘服务获取方法和装置、边缘计算系统、介质、设备
CN113422768B (zh) 零信任中的应用接入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2968965B (zh) Nfv网络节点的元数据服务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13022698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optimized web browser communications
CN11329760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US20030204586A1 (en) Intelligent data replicator
Caviglione et al. A deep analysis on future web technologies and protocols over broadband GEO satellite networks
CN116781764A (zh) 长连接的任务执行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