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2409B - 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2409B
CN115282409B CN202211087098.XA CN202211087098A CN115282409B CN 115282409 B CN115282409 B CN 115282409B CN 202211087098 A CN202211087098 A CN 202211087098A CN 115282409 B CN115282409 B CN 115282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area
positioning
unit
central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70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82409A (zh
Inventor
岳新宇
王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10870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2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2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2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82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2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42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having means for desensitising skin, for protruding skin to facilitate piercing, or for locating point where body is to be pierced
    • A61M5/427Locating point where body is to be pierced, e.g. vein location means using ultrasonic waves, injection site templ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对于需要周期性注射药物的患者而言,每一次在皮肤上精确地寻找历史注射位置都十分困难,并且即使是显示了可注射区域,对于患者或医护人员而言还需要自行规划下一次注射的位置,以避免本次注射位置距离前次注射位置距离过近。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定位系统。系统包含用于限定注射区域的注射定位单元、用于提示操作者注射区域的注射引导单元和中心处理器。所述中心处理器响应于其两端接触的所述注射定位单元发送的开机的信号,触发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向所述开放区域投射用于提示当次可注射区域的可视图像。本系统基于注射周期和历史注射位置进行注射区域规划,并考虑患者状态而为注射药物的医护人员或患者提供推荐的可注射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肌肉注射用药物在注射时需要注意注射位置和注射角度,其中,注射位置过于靠近极易产生皮下出血症状。临床建议单次注射的注射位置距离需要超过2cm。例如,可肌肉注射的溶栓抗凝药物。
抗凝药通过阻止血液凝固来防止血栓形成,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抗栓药物,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导致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他血栓疾病,广泛应用于房颤、急性心肌梗死(AMI)、外周静脉血栓、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体外循环的抗凝等。
采用划分注射区域和记忆已注射区域的方式可辅助医护人员判断推荐注射位置。现有技术中采用定位卡来帮助医护人员记忆上述信息。公开号为CN2151350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用腹部定位卡,包括腹部定位卡本体,所述腹部定位卡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腹部定位卡本体正面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肚脐定位孔。对于臂膀位置的注射,公开号为CN2132521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抗凝剂手臂注射定位构件。构件包括带体,带体包括抗凝剂手臂注射定位板及系紧件;抗凝剂手臂注射定位板外表面均匀开有多个抗凝剂手臂注射定位孔;相邻两抗凝剂手臂注射定位孔之间间距为L1,每个抗凝剂手臂注射定位孔直径均为D。
在实际操作中,定位卡是患者自行手持或医院帮助保存的,患者手持定位卡容易造成定位卡的丢失或损坏,医院保存则存在每次注射时找寻定位卡的低效行为。针对腹部的定位系统,公开号为CN108430549B的中国专利涉及一种定位确定装置,用于确定和记录给用户施用的流体药物的注射位置,其中该定位确定装置包括定位确定元件,该定位确定元件适于确定该定位确定装置的当前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适于基于由定位确定单元确定的当前位置而导出表示实际注射位置的数据。
上述装置仅能够单一性提供可注射区域,而具体的注射位置并不会被进一步地提出,对于需要周期性注射药物的患者而言,每一次在皮肤上精确地寻找历史注射位置十分困难,并且即使是显示了可注射区域,对于患者或医护人员而言还需要自行规划下一次注射的位置,以避免本次注射位置距离前次注射位置距离过近。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定位系统,该系统能够基于医嘱中的注射周期、历史注射位置以及初始提供的注射区域进行注射区域规划,并考虑患者状态而为注射药物的医护人员或患者提供推荐的可注射区域。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药物注射时最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出血。由于注射位置的毛细血管丰富且存在一定注射深度,因此极易在注射过程中产生出血或血肿。肌肉注射类药物,例如胸腺五肽、干扰素或可肌肉注射的抗凝性药物,需要在注射时注意注射操作和不同时间间隔的注射位置。
肌肉注射部位主要为:腹壁、双侧大腿前外侧上1/3、双侧臀部外上侧、上臂外侧中1/3。
在腹部区域注射有以下优点:(1)皮下组织层较厚,在此部位注射可降低药液外渗的风险;(2)腹部区域所含神经纤维较少,痛感相对较轻;(3)注射面积大、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影响;(4)易被患者接受,便于操作。
双侧大腿前外侧上1/3的皮下组织较厚,痛觉敏感度较低,远离大血管和神经,相对大腿其它部位更安全。
双侧臀部外上侧(过臀裂顶点水平线与过髂嵴最高点垂直平分线相交而成的外上方1/4区域)捏皮较为困难,且不便于患者自我注射。
上臂外侧中1/3的皮下组织较厚,与上臂其它部位相比,肌内注射出现局部血肿的风险较低。由于上臂区域位置暴露方便,且注射风险较低,因此,药物的注射区域包含上臂外侧的三角肌区域。
由于很多药物的注射一般是以周期形式进行的,因此每次药物的注射位置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在注射药物时,医护人员需要有规律地轮换注射位置,避免在同一位置重复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需要在2cm以上。注射位置之间的距离设置能够明显减少注射的药液局部浓度过高引起的出血及注射部位疼痛等不适症状。
现有技术给出注射部位内的轮换方法,包含表盘式轮换(以肚脐为中心按表盘式将腹部分为12个象限,周一至周日每日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和十字分时分区(以肚脐为中点作十字线,将腹部分成4个象限,逐日交替选择左腹部或右腹部,再根据注射时间上午或下午选择上腹部或下腹部)两种。同时,注射定位卡已在逐步推广应用。
然而,对于手臂三角肌区域的注射位置的轮换方法,现有技术并未提及。在上手臂区域的注射位置仅需要遵循间隔注射即可。然而,即使是为患者配备注射卡纸,一方面卡纸与手臂的相对位置的定位准确性有待估测,且卡纸的开孔较小,无法保证消毒安全;另一方面,手持的卡纸容易丢失,一旦丢失,患者注射的安全性便无法保证。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定位系统。系统包含用于限定注射区域的注射定位单元、用于提示操作者注射位置的注射引导单元和中心处理器。
所述注射定位单元被配置为一包裹手臂三角肌区域的紧固带,所述紧固带覆盖所述三角肌中部肌束的区域设置有用于肌肉注射的开放区域。如图1所示,所述注射定位单元为医护人员提供初级定位区域。初级定位区域是通过肌肉轮廓或距离患者肩膀的固定距离而确定的,不会出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同时初级定位区域是一个比较大的暴露区域,相较于小直径的定位孔,初级定位区域更易被消毒且不会因挪动或触碰消毒棉签的非无菌区域而被污染。为保证消毒杀菌的面积大于注射区域,开放区域面积大于初级定位区域,即初级定位区域在开放区域中限定注射区域。优选地,初级定位区域能够对应三角肌中束区域。开放区域对应三角肌的前束、中束和后束区域。
本发明中,所述注射定位单元设置为一捆绑在手臂上的紧固带,医生能够基于对患者三角肌位置的确认或患者自肩膀向下的固定距离的确认使每次捆绑的紧固带的位置与前次或前几次的位置相同,从而使紧固带上的开放区域每一次都暴露患者手臂相同的区域,初级定位区域也因此能够完整定位三角肌中束。
初级定位区域能够用于为下一级定位提供引导。在实际注射过程中,由于针头细长,其实际注射所占用的位置非常小,又因为注射周期漫长(例如,是每天两次,连续2周),对手臂三角肌区域的区域划分会非常细,每次提供的推荐注射位置的直径不会超过2cm。因此,通过一次定位而确定注射位置会造成非常大的误差。
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开放区域投射当前注射提示的图像。
响应于两端接触的所述注射定位单元发送的开机的信号,所述中心处理器触发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向所述开放区域投射用于提示当次推荐注射区域的可视图像。注射位置指针刺的点。注射区域指可针刺的皮肤范围。
通过初级定位区域的引导,限制次级定位区域,即次级定位区域能够给出更精确的位置信息。次级定位区域位于初级定位区域内,次级定位区域的面积小于初级定位区域。
现有技术仅能够单一性提供可注射区域,而具体的注射位置并不会被进一步地提出,对于需要周期性肌肉注射药物的患者而言,每一次在皮肤上精确地寻找历史注射位置十分困难,并且即使是显示了可注射区域,对于患者或医护人员而言仍然需要自行规划下一次的注射位置,以避免第三次注射位置距离前两次注射位置距离过近。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系统包含用于直接为医护人员提供当前注射提示的第一模式,其中,所述中心处理器能够基于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提供的与手臂三角肌区域状态相关的信息生成符合与所述历史注射位置距离超过第一阈值的要求的推荐注射位置的优先级。手臂三角肌区域状态至少包含皮肤状态和历史注射位置两个信息。与历史注射位置的距离在第一阈值范围内的区域为不可注射区域。基于划分的可注射区域,所述中心处理器基于由所述注射引导单元采集的划分的可注射区域内的皮肤图像提取该皮肤图像内的皮肤状态信息,皮肤状态信息包含皮肤疤痕、皮肤痤疮或皮肤肿块。优选地,第一阈值为2cm。
由于异常皮肤状态一般不会将划分的可注射区域填满,该区域依然可以使用,因此,该区域能够在可注射区域范围内,当所述注射引导单元仅需要向初级定位区域投射当前的注射区域时,该区域处于可注射区域推荐等级的低一级的优先顺序,即正常皮肤状态的可注射区域的推荐优先级高于该区域的推荐优先级。通过筛选可注射区域的其他影响注射因素而对注射位置进行排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手臂皮肤正常的患者同样需要分级推荐。皮肤状态为第一考虑因素,而与最近一次历史注射位置的距离为第二考虑因素。当皮肤状态正常时,距离最近一次历史注射位置最远的可注射区域为推荐的第一优先级。
在实际注射过程中,药物的注射既需要满足普通注射所需要注意的条件又要满足其药物特有性质所需要注意的条件。当注射区域内出现疤痕、肿块或痤疮时,该位置不可进行注射操作。
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能够采集所述初级定位区域内的皮肤状态,并基于所述皮肤状态的图像获取该皮肤区域的不可注射区域。
历史注射位置为不同类型试剂的注射位置,但该历史追溯时间能够外部设置。例如,胰岛素的注射位置追溯时间为1天,抗凝药剂的历史追溯时间为2天。本系统还能够用于胰岛素或其他需要长期注射的药物的位置监测。即使是非抗凝药物的注射,于相近的时间选择两个过于靠近的位置进行药物注射依然存在引起注射位置的皮下血凝或毛细血管损伤的皮下血斑的可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至少能够于所述开放区域为医护人员提供具有区别特征的可注射区域和推荐注射位置,其中,所述推荐注射位置位于所述可注射区域内。可注射区域和推荐注射位置能够被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投影于初级定位区域。可注射区域被划分后的某个区域为推荐注射位置。在注射过程中,医护人员捏取推荐注射位置以外的区域,将推荐注射位置的皮肤暴露以方便医护人员注射针剂。初级定位区域包含可注射区域和历史注射位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视图像为:于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呈现的包含历史注射位置和允许注射的区域的图像,其中,与所述历史注射相关的区域能够以形状或颜色方式区别于与所述允许注射相关的区域。为了区分所述可注射区域和历史注射位置,初级定位区域被分隔为至少两个具有区分度的区域。系统处于第二模式时,其显示具有区分度的历史注射位置和可注射区域。系统处于第三模式时,其仅显示可注射区域。系统处于第四模式时,其仅显示历史注射位置。处于第一模式的系统能够直接为医护人员提供注射位置参考意见。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推荐切换注射位置的参考意见,即当第一推荐优先级的注射位置不被采纳时,医护人员能够切换系统提供第二推荐优先级的注射位置。当医护人员基于自身经验或其他原因自行判断注射位置时,医护人员能够将系统切换至其他三种模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视图像还能够为:于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呈现的允许注射的区域。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注射定位单元被佩戴时,中心处理器触发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开启工作,其中,所述注射定位单元被佩戴的信号指:所述紧固带按照包裹所述人体手臂的方式两端接触。当紧固带被套接在患者手臂上时,代表患者准备或开始接受注射。基于紧固带的一个状态的变化而生成开机指令。当医护人员准备进行注射时,其手部佩戴无菌手套,此时随意触碰其他区域会污染无菌手套,因此,设置自动化的开机感应方式,使得注射定位系统能够基于患者完成佩戴紧固带的准备工作而开启工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视图像为包含覆盖所述初级定位区域和限制注射区域、突出显示于所述初级定位区域中的提示图像。所述提示图像与所述背景图像重叠。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能够自动追踪所述注射定位单元上的开放区域。患者只需要听从医护人员的口头指令调整紧固带,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基于对所述开放区域的位置追踪而自动调整投影的镜头。当紧固带超过至少3s未发生位移时,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调整其投影于开放区域的图像的分辨率、焦距以及角度,使得投影图像清晰。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心处理器基于与患者注射周期相关的医嘱生成划分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并使一个周期内在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注射药物的注射位置彼此间隔超过第一阈值的计划。基于医嘱内的注射周期统计周期内的注射次数,所述中心处理器获取划分后的初级定位区域的数量。优选地,所述中心处理器能够自初级定位区域的中心将所述初级定位区域扇形划分,并形成不同数量的次级定位区域。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设置有视觉感应模块,当具有注射功能的流体药剂施用单元至少一次出现于所述视觉感应模块的监测范围内时,所述中心处理器能够基于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提供的所述流体药剂施用单元的图像确认由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提供的当前的注射区域已被使用的信息。
现有技术中,腹部注射位置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定位卡或定位图像,医护人员能够基于定位卡或定位图像确认未被注射过的区域,从而寻找可注射区域。单一的区域限定仅能够提示医护人员历史注射位置,但无法为医护人员选择当前最优的注射区域,同时,由于注射周期的问题,医护人员的随机选择很可能存在短期内的注射区域重叠问题,例如,患者需要在该区域注射胰岛素和抗凝药物,一天两次,一天四针,而无序的注射导致第二天无法找到距离前次注射超过2cm距离的可注射区域,浪费很多空白区域。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对于需要多次进行的注射性的药物供给,频繁的在某一处位置进行针刺,可能会导致患者该处皮肤产生过敏、溃烂或无法快速凝血的问题。肌肉注射过程中,注射位置过度密集对患者的身体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注射定位系统能够降低注射位置过度密集的问题。本发明涉及的注射定位系统适用于不需要进行特定人体组织位置(例如,静脉血管)选择的注射类型,例如,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例如,当患者存在肌肤敏感的体质问题时,三天内于患者的三角肌位置进行超过3次注射,且注射距离接近2cm,引起患者该处皮肤红肿、溃烂的几率大大提升,因此,本发明涉及的注射定位系统即适用于肌肉注射,也同样适用于皮下注射。本系统还能够应用于其他可皮下注射的区域,如小臂。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注射系统适用于需要严格卧床或不能进行侧翻的患者。由于该种患者无法翻身移动而暴露臀部,因此该种患者需要进行三角肌肌肉注射获得药物治疗。该种患者具有需要降低肌肉注射位置密度的需求。该种患者长期卧床,其皮肤状态较差,过于密集的肌肉注射位置会增加其皮肤表面溃烂、止血能力降低以及感染的风险。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注射定位系统还能够应用于教学领域。医护领域的初学生或工作年限较少的医护人员可能经验不足,对于注射位置的选择存在疑虑,本系统能够为该类医护人员提供辅助,避免其经验不足导致的注射位置选择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响应于两端接触的注射定位单元发送的开机的信号,所述中心处理器读取当前待注射患者的个人信息,并基于该患者的个人信息获取该患者对应的历史注射位置的信息;所述中心处理器基于所述历史注射位置的信息生成开放区域内的可注射区域;响应于所述中心处理器发送的指令,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向所述开放区域投射用于提示当次可注射区域的可视图像。
本发明提供的两重定位的方法,一方面为消毒提供更大区域,避免出现小孔径定位装置影响消毒操作而导致的注射区域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患者的骨骼或者说臂膀的生长速度缓慢或者是基本不会发生生长变化,初级定位区域能够以宏观的人体组织如三角肌或臂膀作为定位坐标,保证每一次患者的装置佩戴位置正确,而后以初级定位区域为锚点的次级定位区域在初级定位区域内进行定位提示,降低小面积的注射定位提示的位置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投影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开放区域;200:初级定位区域;300:次级定位区域;310:第一次级定位区域;320:第二次级定位区域;330:第三次级定位区域;340:第四次级定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包含用于限定注射区域的注射定位单元、用于提示操作者注射位置的注射引导单元和中心处理器。
所述注射定位单元被配置为一包裹手臂三角肌区域的紧固带,所述紧固带覆盖所述三角肌中部肌束的区域设置有用于肌肉注射的开放区域100。开放区域100的轮廓处设置定位器。所述注射引导单元的投影组件能够追踪该定位器,使投影内容实时定位投影于开放区域100内的固定位置。优选地,开放区域100的轮廓至少包含三个定位器,通过三个定位器的引导使所述注射引导单元确定所述开放区域100在手臂上的设置位置。当患者以相反的方位佩戴紧固带时,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能够将检测的倒置的定位器的分布图像发送至所述中心处理器,所述中心处理器发送警报指令给所述注射定位单元,以提示患者重新佩戴紧固带。
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被配置为于所述开放区域100投射当前注射提示的图像。优选地,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可以是分辨率为1MP、2MP甚至更高的摄像头,例如HD摄像头。该摄像头可以配备闪光灯,但不是必须的。它还可以以更低的分辨率拍摄实时图像,并且一旦激活了摄像头,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就可以基于摄像头实际“看到”的画面转化图像画面并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给所述中心处理器。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设置有投影组件。所述投影组件能够与投影仪的投影原理相同。所述投影组件能够对投影内容进行图形矫正,以防止投影过程中手臂或投影组件抖动影响医护人员获取注射位置。
响应于两端接触的所述注射定位单元发送的开机的信号,所述中心处理器触发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向所述开放区域100投射用于提示当次可注射区域的可视图像。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所述中心处理器和所述注射定位单元彼此无线连接。三者之间的传输信号能够为wifi、蓝牙或其他能够满足本系统信息传输速度和传输量要求的信号类型。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中心处理器基于与患者注射周期相关的医嘱生成划分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并使一个周期内在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注射药物的注射位置彼此间隔超过第一阈值的计划。优选地,第一阈值是2cm。第一阈值是3cm。第一阈值是4cm。所述患者注射周期为医学上的一个疗程或者医嘱所述不可中断的持续性注射时间。由于手臂三角肌的区域面积有限,因此当一个周期内需要注射的次数较多时,系统能够考虑注射区域的循环式使用。例如,当患者的注射次数为12次时,将手臂三角肌区域分为4个区域,第1次注射的区域同样是第5次注射的区域。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包含用于直接为医护人员提供当前注射提示的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所述中心处理器能够基于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提供的与手臂三角肌区域历史注射位置相关的信息生成符合与所述历史注射位置距离超过第一阈值的要求的推荐注射位置的优先级。优先级的主要显示方式为系统推荐注射位置的顺序。当系统处于第一模式时,第一优先级即为系统最优先推荐给医护人员使用的注射位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至少能够于所述开放区域100为医护人员提供具有区别特征的可注射区域和推荐注射位置,其中,所述推荐注射位置位于所述可注射区域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设置有视觉感应模块,当具有注射功能的流体药剂施用单元至少一次出现于所述视觉感应模块的监测范围内时,所述中心处理器能够基于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提供的所述流体药剂施用单元的图像确认由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提供的当前的注射区域已被使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视图像为:于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呈现的包含历史注射和允许注射的区域的图像,其中,与所述历史注射相关的区域的形状或颜色区别于与所述允许注射相关的区域。具体的,如图2所示,形状指投影的区域内填充的图形不同。优选地,形状能够为网格状或斑点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视图像还能够为:于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呈现的允许注射的区域的图像。可视图像能够单独投影允许注射区域或历史注射位置,或两者共同投影。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注射定位单元被佩戴的信号指:所述紧固带按照包裹所述人体手臂的方式两端接触。优选地,紧固带的两端设置触发式传感器。当两端分体的传感器接触或靠近一定距离时,传感器向所述中心处理器发送信号,所述中心处理器触发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开启工作。开放区域100的轮廓设置定位或追踪组件,其能够实时发送信号使得所述注射引导单元的投影组件感知开放区域100所在位置,并对其进行追踪,保证投影图像能够一直处于开放区域100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视图像包含覆盖初级定位区域200和限制注射区域范围的突出显示于所述初级定位区域200的提示图像,其中,所述提示图像与所述初级定位区域200重叠。系统还能够被切换为自主模式,即系统将所有可投影的区域全部展示,包含初级定位区域200、历史注射位置、可注射区域以及推荐注射区域,其中不同的、可区分的历史注射位置和可注射区域构成初级定位区域200。可注射区域基于医嘱而被划分为多个推荐注射区域,第一优先级的推荐注射区域以不同的区分标志重叠于可注射区域。
实施例1
患者,男,42岁,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手术期肺栓塞,术后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
术后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一天两次,持续四天,每日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使其国际化标准比值保持于2.0~3.0。
本发明提供的注射定位系统接收该患者的医嘱,获知该患者的注射周期和注射次数。
系统基于患者8次的注射次数而将初级定位区域200分为四个次级定位区域300。四个次级定位区域300按照顺序分别是第一次级定位区域310、第二次级定位区域320、第三次级定位区域330、第四次级定位区域340。
当患者第一次注射抗凝药物时,患者握持紧固带并将紧固带固定在其手臂三角肌位置,患者基于医生指导自行调整紧固带,使开放区域100暴露出其三角肌中束对应的皮肤区域。紧固带两端通过魔力贴连接,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开启工作。
响应于两端接触的所述注射定位单元发送的开机的信号,所述中心处理器访问数据库,获取患者的初级定位区域200的规划图像以及历史注射位置。
当患者第一次注射时,所述中心处理器向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发送指令。所述注射引导单元的摄像头扫描患者暴露于开放区域100的皮肤,并将该区域的皮肤图像发送至所述中心处理器。所述中心处理器基于皮肤图像信息确认第四次级定位区域340的皮肤处于不可注射的异常皮肤状态,进而降低第四次级定位区域340的推荐等级。
当系统处于第一模式时,所述中心处理器向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发送第一次级定位区域310图像的相关数据信息。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基于第一次级定位区域310图像的相关数据向所述开放区域100投射用于提示当次可注射区域的第一次级定位区域310的可视图像。第一次级定位区域310的可视图像为斑点图像,如图2所示。
当所述患者第二次注射时,所述中心处理器向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发送指令。所述注射引导单元的摄像头扫描患者暴露于开放区域100的皮肤,并将该区域的皮肤图像发送至所述中心处理器。所述中心处理器访问数据库获得该患者的历史注射位置。
第一次级定位区域310图像被认定为历史注射位置。此时,初始定位区域的皮肤状态无异常。中心处理器发送第二次级定位区域320的相关数据给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所述注射引导单元于第二次级定位区域320图像的相关数据向所述开放区域100投射用于提示当次可注射区域的第二次级定位区域320的可视图像。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Claims (10)

1.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用于限定注射区域的注射定位单元、用于提示操作者注射区域的注射引导单元和中心处理器,
所述注射定位单元被配置为一包裹手臂三角肌区域的紧固带,所述紧固带覆盖三角肌中部肌束的区域上设置有用于肌肉注射的开放区域(100),
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开放区域(100)投射当前的注射提示图像,所述开放区域(100)的轮廓处设置定位器,其中,
响应于两端接触的所述注射定位单元发送的开机的信号,所述中心处理器触发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设置的能够追踪所述定位器的投影组件向所述开放区域(100)投射用于提示当次可注射区域的可视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处理器基于与患者注射周期相关的医嘱生成划分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并使一个周期内在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注射药物的注射位置彼此间隔超过第一阈值的计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用于直接为医护人员提供当前注射提示的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所述中心处理器能够基于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提供的与手臂三角肌区域历史注射位置相关的信息生成符合与所述历史注射位置距离超过第一阈值的要求的推荐注射位置的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至少能够于所述开放区域(100)为医护人员提供具有区别特征的可注射区域和推荐注射位置,其中,所述推荐注射位置位于所述可注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引导单元设置有视觉感应模块,当具有注射功能的流体药剂施用单元至少一次出现于所述视觉感应模块的监测范围内时,所述中心处理器能够基于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提供的所述流体药剂施用单元的图像确认由所述注射引导单元提供的当前的注射区域已被使用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图像为:于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呈现的包含历史注射位置和允许注射的区域的图像,其中,与所述历史注射位置相关的区域能够以形状或颜色方式区别于与所述允许注射位置相关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图像还能够为:于所述手臂三角肌中部肌束呈现的允许注射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注射定位单元被佩戴时,中心处理器触发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开启工作,其中,所述注射定位单元被佩戴的信号指:所述紧固带按照包裹所述手臂的方式两端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图像包含覆盖初级定位区域(200)和限制注射区域的突出显示于所述初级定位区域(200)的提示图像,其中,所述提示图像边缘与所述初级定位区域(200)边缘重叠。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定位系统实现的注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响应于两端接触的注射定位单元发送的开机的信号,所述中心处理器读取当前待注射患者的个人信息,并基于该患者的个人信息获取该患者对应的历史注射位置的信息;
所述中心处理器基于所述历史注射位置的信息生成开放区域(100)内的可注射区域;
响应于所述中心处理器发送的指令,所述注射引导单元向所述开放区域(100)投射用于提示当次可注射区域的可视图像。
CN202211087098.XA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5282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7098.XA CN115282409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7098.XA CN115282409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2409A CN115282409A (zh) 2022-11-04
CN115282409B true CN115282409B (zh) 2024-02-23

Family

ID=8383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7098.XA Active CN115282409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240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5928A (zh) * 2008-06-16 2011-05-18 诺利株式会社 注射针引导装置
CN107468347A (zh) * 2017-08-15 2017-12-15 杭州德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心室壁注射辅助器械
CN208319215U (zh) * 2017-08-10 2019-01-04 赵兵清 异物定位装置及异物检测设备
CN208611507U (zh) * 2017-11-01 2019-03-19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胰岛素注射部位光学定位投影装置
CN212262070U (zh) * 2020-02-29 2021-01-0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一种投影式腹部注射定位装置
CN113425951A (zh) * 2021-06-28 2021-09-24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一种腹部注射胰岛素投影定位方法
CN113507952A (zh) * 2019-03-01 2021-10-15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用来定位肌肉注射部位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5928A (zh) * 2008-06-16 2011-05-18 诺利株式会社 注射针引导装置
CN208319215U (zh) * 2017-08-10 2019-01-04 赵兵清 异物定位装置及异物检测设备
CN107468347A (zh) * 2017-08-15 2017-12-15 杭州德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心室壁注射辅助器械
CN208611507U (zh) * 2017-11-01 2019-03-19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胰岛素注射部位光学定位投影装置
CN113507952A (zh) * 2019-03-01 2021-10-15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用来定位肌肉注射部位的装置
CN212262070U (zh) * 2020-02-29 2021-01-0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一种投影式腹部注射定位装置
CN113425951A (zh) * 2021-06-28 2021-09-24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一种腹部注射胰岛素投影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2409A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infield et al.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non-compliance by patients prescribed eyedrops.
Rodger et al. Drawing up and administering intramuscular injection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U2471514C2 (ru) Инъек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ых инъекций
EP1408436A1 (en) Pati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90287093A1 (en) Circulatory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836605B (zh) 用于监测伤口闭合和递送局部治疗药剂的装置和系统
US20210350897A1 (en) Aggregating and analyzing drug administration data
US20210345952A1 (en)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drug administration devices using surgical hubs
Ilfeld et al. Ambulatory continuous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to treat postamputation phantom limb pai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quadruple-mask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KR20220088703A (ko) 약물 전달 조정
CN116583313A (zh) 使用药物施用装置进行患者监测
CN115282409B (zh) 一种注射定位系统及方法
US2007001232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 at which to deliver a substance
US20090287094A1 (en) Circulatory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Miller Impact of seamless compression garments on limb functionality, comfort and quality of life
Ridley et al. Intrathecal baclofen therapy: ten steps toward best practice
KR102354629B1 (ko) 상처 관리를 위한 장치 및 상처 관리를 위한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Szadkowska et al. Experts opinion: implantabl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innov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CN116486992A (zh) 一种注射管理系统
Gross et al. Module 3: Surgical management of spasticity
Ready Acute pain services: an academic asset
Angeles et al. Infiltration and phlebitis: assessment, management, and documentation
Grant Patient care in parenteral hyperalimentation
Wicker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of perioperative patients
JP2017153873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